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六 忤合 3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1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2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3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4,故归之不疑也。

【注释】

1忤合:逆合。《淮南子·人间》:“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陶弘景注:“言古之深识背向之理者,乃令同四海,兼并诸侯,驱置忤合之地,然后设法变化而转移之,众心既从,乃求其真主,而与之合也。”

2伊尹:名挚,辅佐商汤征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

3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即姜太公,辅佐文王、武王伐纣,被封于齐。伊尹、姜尚先后受命于明君暗主,观察其对待人才的态度,在正反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4天命之箝:顺应潮流,受命于天。这里是说伊尹辅佐商汤,姜尚辅佐文王,是因为他们知道天命所归,君臣相知不疑。

【译文】

古代深谙背向之理的人,可以协同四海,掌控诸侯,驱之于忤合之地,因循形势而设法化转,然后使之改变方向,与贤君明主相契合。因此,伊尹五次投靠商汤,五次投靠夏桀,不能昭明其志,最终受用于汤;姜尚三次投奔文王,三次投奔殷商,不能昭明其志,最终知遇于文王。他们运用“忤合”认清了天命所在,所以归附明主而不再怀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