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卷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六.释题解文。二。一总释名题。二别解文义。初二。一经题。二译人。

初。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释此经题。略作三法。一能所作对。二分别义相。三为存古式。能所作对者。通题八字。能所具有四对。一能诠所诠对。二能到所到对。三能拣所拣对。四能喻所喻对。能诠所诠对者。谓理不自明。必得义以析之。义不自显。必得经以诠之。是则经为能诠。上七字为所诠。能到所到对者。以梵言波罗蜜。此云彼岸到。译随梵言。为语仍倒。若依此方顺义回文。合云到彼岸。是知般若为能到。涅槃彼岸为所到也。能拣所拣对中。复具两重。一拣诸经。二拣当会。拣诸经者。以佛说修多罗藏。通名为经。若不拣别。恐滥前后所说。故以般若拣之。见者即知非余经故。则般若为能。余经皆所。拣当会者。般若一会所说。经分八部。皆带般若之名。若不拣别。恐滥余部。故加金刚二字拣之。见者即知非道行.光赞等故。则金刚二字为能。余部皆所。能喻所喻对者。以般若理微。劣机难入。取像金刚。庶有发明。故法华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是知金刚为能喻。般若为所喻。分别义相者。先释所诠。次释能诠。释所诠中。首言金刚者。梵言䟦折罗。亦云嚩左罗。天帝所有。力士所执。金中最刚。故以金刚名之。其体最坚。一切无能坏。其用最利。能坏于一切。如涅槃云。譬如金刚。无能坏者。而能碎坏一切诸物。无著云。金刚难坏。金刚能断。又晋武帝起居注云。武帝十三年。炖煌有人。献金刚宝。生于金中。色如紫石瑛。状如荞麦。百炼不销。可以切玉如泥。是知坚利之极也。用此为喻。喻下般若。不知般若者。可以准思。

般若。正翻为慧。智度论云。因位名般若。果位名智。是则慧为智之因。智为慧之果。纂要疏云。若依大品经。若字通智慧二义。故智与慧。名义少殊。体性无别。刊定记释云。此明字界字缘。若字是字界。般那都为缘。若以般为缘。助于若字。则名为慧。若以那为缘。助于若字。则名为智。常途亦有不分。以智即是慧。慧即是智。故般若二字。一往翻为智慧。如法华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是果中亦名为慧。又云。色力及智慧。斯等皆减少。是因中亦名为智。既有教可凭。今亦不分。然译主不翻。仍存梵言者。以尊重故。

金刚鎞云。般若者。众生之心。有实相观照之殊。实相者。心本无相。以远离虚妄。真实有体。不可破坏。无相之相。强名实相。此亦即是心体。可同金刚之坚。观照者。心本非照。以远离分别。真明皎然。有执皆破。无照之照。强名观照。此亦即是心用。可同金刚之利。法喻合明。故云金刚般若。以斯命名。盖欲众生。即金刚之坚利。识般若之体用。因中破执。依实相而起观照。果中证理。依观照而契实相。如珠发光。光照珠体。故知下之涅槃彼岸。即是究竟实相。曾无一法从外来者。楞严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于此可见。波罗蜜。译梵为华。回倒为正。已于能所作对中明。今约此方正语释之。

刊定记云。彼岸即是涅槃。为对生死之此。故号涅槃为彼。

到之一字。义兼事.理。若于因中。信知本有实相般若。依之而起观照般若。观照功极。当下执空。顿悟实相般若。即是到于彼岸。此理到也。若于既悟。之后自觉习气难除。虽曰执空。任运还起。对境逢缘。力不自由。由是重起观照。抵对妄习。加以六度万行。渐次磨砺。果到妄尽理圆。始称究竟彼岸。此事到也。

学般若者。切忌以悟为证。自滞中途。纂要云。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今疏云。执空妄尽。即是度烦恼耳。又永康云。西域风俗。所作究竟。皆云到彼岸。据此则是称赞般若。以此经所诠般若。于诸般若中。为最胜故。释能诠者。即是经字。梵语修多罗。或云修妒路。或云苏怛览。约义翻为契经。吃谓契理契机。以能上符佛理。下叶人心故。经谓贯穿摄持。以能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应度生故。若按西域修多罗。一名而召四实。谓圣教.席经.井索.线也。古德见此方圣教称经。遂半取席经。为顺两方圣教之义。又恐滥于儒道之经。故上以契字拣之。若通作梵言说者。应云欲底修多罗。以欲底翻为契故。不翻井索及线者。有二意。一别指彼物故。二此方不贵故。或言经者常义。谓过去诸佛已说。现在诸佛今说。未来诸佛当说。三世无能易故。或言经者法义。谓菩萨依之成佛。二乘依之回心。众生依之发意。一切皆应遵故。此经是佛所说。非余四人。合上所诠。理应信受。为存古式者。复有四义。一辨虚实。二判离合。三成比量。四明题法。

辨虚实者。但言金刚。不知所喻何法。但言经字。不知所诠何义。二皆为虚。般若波罗蜜为实。

判离合者。经是能诠属体。般若能生信.发解.起行.证果属用。经上加即字。持业释也。又金刚般若等。是所诠实法得胜之义。经之一字。是能诠虚文得劣之义。密下加之字。依主释也。又经非般若。以能诠般若。名般若经有财释也。又般若乃大部之名。此既别行。仍称般若者。以相近故。邻近释也。若谓般若有二。二即般若。亦通带数。若谓金刚是喻。般若是法。举法及喻。比类发明。亦通相违。

成比量者。般若是有法。无能破者。能破一切宗。因云体最坚。用最利故。同喻如金刚。异喻如余金。

明题法者。立题之法。通有七种。谓人法喻三。单复具足。今是法喻为题。经题竟。

二译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者。译经朝代。若论正统。当言东晋。以译经在秦。故以秦朝纪之。拣异前秦符氏。故曰姚秦。乃后秦姚兴在位时也。三藏法师者。译主德号。三藏者。经律论也。法师二字。义兼两利。若以三藏圣法。为自宗师。则是自利。若以三藏圣法。师范人天。则是利他。译主兼二。故总以三藏法师称之。鸠摩罗什者。译主发讳。华梵行实。详见第一门中。译者易也。易梵语成华言也。总释名题竟。

二别解文义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此是道安法师所判。凡属佛经。无论丰约。皆准此科。以其冥符西域。理应今古通遵。初二。一证信序。二发起序。

初证信者。谓说听时处。主伴分明。证是佛说。令人生信故。亦名通序。诸经通有故。亦名经后序。佛说经时。未有此序。既说之后。结集建立故。

建立此序。有因有意。建立因者。谓佛于将涅槃时。阿难愁恼。阿泥楼豆谓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须裁抑。当诣佛所。咨问后事。阿难言。云何后事。阿泥楼豆告曰。汝问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在世时。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谁而住。佛在世时。恶性比邱。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如何调伏。佛在世时。说法度生。佛灭度后。结集法藏。一切经首。当置何语。阿难承教。一一咨问。佛告阿难。我灭度后。当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恶性比邱。默而摈之。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若干等语。

建立意者有三。一断疑。二息诤。三异邪。断疑者。谓如来灭后。结集法藏时。阿难升座。感身相好如佛。众起三疑。一疑佛重起说法。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一说此言。三疑顿断故。息诤者。谓阿难与众。德位相等。若不推从佛闻。则诤论起。故唱此言。显是佛说。群诤自息故。

异邪者。西域外道经初。多置阿忧二字。今言如是等。为异彼故。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邱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准智度论。此段具六种成就。以六缘缺一。教则不兴。兴则必具。故云成就。

首言如是。即信成就。以信者言如是。不信者则言不如是故。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居其首。华严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是故根力善法。皆以信为首也。若连下我闻。则是指法之词。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也。

次言我闻。即闻成就。以聋者无闻佛不与说故。我者拣他。显是自己亲闻。非私淑读古者类故。闻谓耳根发识。声在可闻处。作心欲闻。即便得闻。今唯言我。不言耳识等者。盖是废别从总。以我为一身之总故。又虽言我闻。实不计我。以阿难此时。已证四果。已达我空故也。经云愿乐欲闻。佛乃有说。故云成就。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是故七圣财中。亦以闻为财也。

三言一时者。时成就也。一者始终究竟之谓。时者迁流转变之法。体是不相应行。或否或泰。皆可言时。今云一者。应是清泰之时。以否则说听不能究竟。不得称一故。不纪岁月者。以如来说法。通乎上下。灭后结集。达于遐迩。约上下延促不等。约遐迩纪历不同。岁月难稽。故惟言一时。盖即取说无异座。听无异席。二俱究竟。为一时也。古德云。时节若至。其理自彰。法华云。今正是其时。时为如实说。则时之所关。亦大矣哉。

四言佛者。即主成就。具云佛陀耶。此云觉者。谓自觉觉他觉圆满故。异彼凡夫二乘及与菩萨。以凡夫不自觉。二乘不觉他。菩萨觉不满。故让如来独擅其名。若以本经释义者。自觉则无有定法。名阿耨菩提。觉他则灭度一切众生而无度相。觉满则离一切相。即名为佛。的指其人。即本师释迦文也。此法唯佛能证.唯佛能说。余则不能。故让佛为主。又设若无佛。望前则信无所归。闻无所从。时唯虚度。望后则众无所依。处亦空陈。是知余五成就。皆赖主成就耳。

五言舍卫等。即处成就也。舍卫亦名舍婆提。新云室罗筏悉底。盖五天梵音不同。此云丰德。或云闻物。以国丰四德。为物所闻故。四德者。谓欲尘.财宝.多闻.解脱也。义净三藏。译为名称大城。亦闻物义。此城在中印土憍萨罗国。今但言舍卫者。以南印土。亦有憍萨罗国。恐滥彼故。此总处也。下乃别处。祗园者。祗陀太子所施树也。祗陀。此云战胜。是波斯匿王太子。生时王征外国。战胜而还。因以为名。园中树木。是其所施。故名祗树。给园者。给孤独长者所施园也。长者本名须达多。是波斯匿王大臣。或名须达拏。此云善施。以好善行施为名。给孤独。是其德号。给周给也。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长者善施。又偏能周给此二。世美其德。故以此称。买园建舍。长者为主。故云给孤独园。

按刊定记引云。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须达多。为儿聘妇。躬至王舍城。寄止长者删檀那家。删檀那中夜而起。庄严舍宅。营办肴膳。须达问言。欲请国王为婚姻之会耶。答言。非也。为欲请佛。须达闻已。身毛皆竖。复问何等名佛。删檀那即为备述佛之功德。须达喜。问佛在何处。删檀那言。今在迦兰陀竹林精舍。时须达多一心念佛。忽然天明。见有光明。即寻光处。至城门下。佛神力故。门自开辟。寻路而往。尔时如来。出外经行。须达见已。欢喜踊跃。不知礼法。时首陀天化作四人。至世尊所。接足礼拜。胡跪问讯。右绕三匝。却住一面。须达见已。依而行之。世尊即为说法。须达闻已。得证初果。乃请佛言。唯愿临顾至舍卫城。受我微供。佛言。卿舍卫国。颇有精舍。能容我众共居止否。须达多言。必见垂顾。便当营办。尔时世尊。默然受请。令舍利弗同往舍卫。指授处所。唯太子园。可容佛僧。于是须达躬诣太子。议买其园。太子戏曰。能以金砖布地。即卖与卿。须达即出金藏。为砖布地。太子感发。并树施之。共构精舍。请佛及僧于中住止。此犹略述。广如涅槃.贤愚等经。及四分律.西域记说。今说此经。即在此处。设无此处。佛僧何依。六成就中。此亦叵少。依真谛记。住处有二。一境界处。为化俗故。即舍卫也。二依止处。为统僧故。即祗园也。善见论云。举舍卫令远人知。举祗园令近人知故。

六言与大比邱等。即众成就也。与者共义。显听非一人。复有所共之众故。人非泛常。故名为大。依纂要有二义。一名高。谓称誉广远。是人皆知。到处皆闻故。二德重。谓行业恢隆。外现声闻。内秘菩萨故。然此二义。亦互相资。以德重故显名不浪得。以名高故显德是实有。是则名德俱大。故总以大称。

比邱名含三义。一破恶。谓修戒定慧。能破见思烦恼恶故。二怖魔。谓魔王惊怖。恐出三界。损其党故。三乞士。谓离四邪命。乞食资身。利檀那故。翻一遗二故存梵名。五不翻中含多不翻。和合名众。谓多人共住。事理俱和。事和则戒同持。见同解。利同均。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理和则择灭无为同证。设不尔者。虽多非众也。

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度憍陈如五人。次度三迦叶波。兼徒总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长者子五十人。经举大数。故减五人。此等皆向修异道。空无所获。遇佛得证。感恩不舍。为常随众也。非无余众。意准流通中知。不具叙。证信序竟。

二发起序。

发起者。乞食往复。食讫敷坐。默示住降。发起正说故。亦名别序。别在当经故。亦名经前序。未说经前。先以相显。引发上根。密令当机故。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者。大众成就机感盈前时也。机感盈前。不得不说。说不遽说。必待请问。故尔默示住降。以发当机之问端也。

世尊者。十号之一。成实论云。具上九号。为物钦崇。故曰世尊。天上人间所共尊故。

食时者。人间饭食时也。按金刚蒙引。约十二时。分四食分。丑寅卯三。诸天食分。辰巳午三。人间食分。未申酉三。畜生食分。戌亥子三。鬼神食分。今论乞食。且约辰时为言。此有二意。一者当日初分。求乞易得。不恼自他故。二者乞已还园。正当巳时。如常斋法故。

着衣者。着僧伽黎衣。以律载。凡入王宫。及升座说法。聚落乞食。应着此故。持钵者。持四天王所献绀琉璃钵。以是维卫佛所遗之法器故。又佛必着衣持钵者。亦是为众作轨。寓有四意。一异俗。二拣外。三肃己。四益他。异俗者。在家着乐。多尚锦衣宝器。纵恣身心。出家异彼。以身所著衣。唯许粗疏麻布。手所持钵。唯许铁瓦二器故。拣外者。外道盲修。裸形捧饭。致招诃丑。僧众拣彼。以伽黎着身。不至裸露如畜。应器持手。不至抟食似鬼故。肃己者。衣像水田。着之则身有所矜。不敢妄行。钵唯应量。持之则心有所限。无复过贪故。益他者。有威可畏。有仪可仰。生他敬信故。

入者。由远及近。自外向内。纂要云。园在城东南五六里。故须入也。舍卫乃中印名都。故称为大。准西域记云。国周六十余里。内城周二十里。智度论云。居家九亿。据此则地广人稠。亦可以大城称之。

乞食者。为欲显示头陀功德。令放逸者。知惭愧故。准缨络女经。说化佛身。如全段金刚。无生熟二藏。涅槃云。如来之身。非杂食身。今云乞食者。利益他故。又佛教比丘离四邪命。乞食自活。故自乞食。所谓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也。若准缨络经说。佛自乞食。有十种意。避繁不引。今略取三意。一折伏余众憍慢故。二怜愍障阂众生故。三显示不应畜积故。折伏憍慢者。以佛为王种。出世成佛。尚尔乞食。何况余众。岂可自生憍慢而不行乞。怜愍障碍者。如妇女受制老病无能等。不得见佛。不得行施。皆名障碍。佛为愍此。自行乞食。令其得见。随便行施。示不应畜者。以末法僧伦。多事畜积。致于非法。佛慧预知。因示乞食。令知畜积。法所不应。

于其城中者。已到舍卫。正当人民等居住处也。

次第者。挨门沿户。无所拣择。必如此乞者。依纂要有五意。

一.内证平等理故。谓佛性平等。无有高下。凡小未证此理。遂于众生见有差别。佛既证此。一体同观。以不见有贫富等相。故能次第而乞。

二.心无贪慢故。无贪则不趣富贵。无慢则不傲贫贱。持心平等。慈无偏利。故能次第。无所拣择。

三.表显威德故。以小乘律中。不许入恶象家。恐彼损害。不许入淫女沽酒家。恐生染心。以其无有威德。故尔禁制。佛乞不尔。故次第也。

四.破二乘分别心故。如大迦叶舍富乞贫。意在令生福德。须菩提舍贫乞富。意在不欲恼他。各有遮限。皆为分别。佛为破此。故尔次第。楞严云。开阐无遮。即斯意也。

五.为息凡夫猜嫌故。谓舍富从贫。多致凡夫生猜。舍贫从富。多致凡夫生嫌。佛以次第而乞。二过俱免。楞严云。度诸疑谤。即斯意也。

然此五意。虽出纂要。而释义稍详。为取易明。不费寻讨。后二义易前为后者。为取顺便易释。以猜嫌由偏乞致故。乞而云已者。非谓乞偏一城。但满钵则已也。

还至本处者。由城返园。正当巳午。如常斋法时也。

若论佛不须食。为令他福得满。亦应随众。以佛若不食。他福不得满故。若依宝云经说。随所乞得。分为四分。一拟与同梵行者。二拟施贫病乞人。三施水陆众生。四分自食。十二头陀经。唯说三分。除梵行者。刊定记释云。以自乞故。今约有因缘故。不暇自乞者。故应分与。故梵行与贫病乞人。而言拟与拟施。盖不一定。以来者则与之施之。不来则不须也。若水陆众生。一定应施。故不言拟。然处字下文缺饭食。影在下句。以有讫。即有正食时故。饭食讫者。无论美恶精粗。一饱则讫也。

衣钵不收。心有劳虑。不能成定。故须收好。佛实不尔。但示现为后轨耳。为护生故。跣足行乞。恐着尘染。故须洗已而坐。问。阿含经说。佛行离地四指。莲华承足。何用洗为。答。不欲炫异。随顺世间故。

敷座者。自敷坐具于座。魏译云如常敷座。以如来每说般若。皆自敷坐具。为般若是诸佛之母。表敬法故。今亦如常。

而坐者。端身正住。一念不生。所谓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澹泊。未曾有散乱也。魏译云。结跏趺坐。今虽不言跏趺。准常可知。以诸佛坐必跏趺。无异式故。智论云。见画跏趺坐。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身不倾动。是故佛及弟子通依此法。又跏趺有四种利益。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二能经时久。不速疲倦。三不共外道。彼无此法。四形相端严。起他敬信。由此四义。可为后轨。故知佛坐。必用跏趺。此是随文销释。

若明发起正说意者。有说着衣持钵。次第行乞。通名为戒。敷座而坐。乃名为定。意显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今以欲谈般若深慧。先示戒定而为发起。此亦有理。但本疏所取。意在言外。良以此经妙旨。惟在降心住心。要知一有所住。则觉心便亡。才欲施降。而妄心愈炽。是须以无降而降。无住而住。乃为真降心.真住心也。试观世尊于未到食时。其心本自不动。一到食时。便尔着衣持钵。入城便入。初无系念于祗园。乞食便乞。何曾有心于彼此。以任繁华射眼。佛自乞已还归。所谓如如而去。如如而来。于我本觉真心。何曾动着丝毫。此正如来密示住心法也。

遽尔收缘洗足。敷座而坐。一念不生。万虑皆亡。五蕴既空。四相何有。此又如来密示降心法也。

准楞严经。阿难乞食。于未乞之先。则曰方行等慈。度诸疑谤等。已有许多计算。于将乞之际。则曰徐步郭门。严整威仪。又有许多做饰。于正乞之时。则曰肃恭斋法。然既曰肃恭。则是住着。是觉心已无所住。至被摩登伽女。摄入淫席。其妄心又何能降哉。两经对观。则降心住心之旨。思过半矣。

但此意人所难知。唯有空生觑破。故向下开口便赞。又以如来境界。非初心所能及。由是连兴二问。以敬正说之端。所谓发起者。意在是耳。叙分竟。

二正宗分四。一略明降住生信分。二推广降住开解分。三究竟降住起修分。四决定降住成证分。初四。一当机诚请。二如来许说。三当机愿闻。四如来开示。初二。一承前赞善。二因机设问。

初。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时。即如来乞食还园。食讫晏坐时也。空生仰观调御。明明护念付嘱。俯察群机。昏昏如盲如聋。正当请问。故尔修敬赞德。以启发问之端。

长老者。德腊俱尊之称。唐译云具寿。唯显腊尊。魏译云慧命。唯显德尊。空生兼二。故什师以长老译之。须菩提。当机人也。含多义故。经存梵名。谓或翻空生。以初生时。其家库藏空故。或翻善吉。以相师占云。此子善吉。不须虑故。或翻善现。以既生七日。其家库藏复现。父母称善故。按西域记云。是东方青龙陀佛。影现释迦之会。示迹声闻。发扬空理。据此则初生藏空等。即后来解空之兆。从座起者。有所咨询。不应坐故。如曾子避席之类。偏袒右肩者。执弟子礼。取服劳之便。右膝着地者。示下役相。取领命之速。此上皆身业虔诚。合掌者。端秉一心。恭敬者。尊重其事。此表意业虔诚。而白佛言等。乃发语赞叹。又口业虔诚也。

去来动静。任运合道。唯佛一人。余非所论。空生见此。不胜叹异。故曰希有世尊。

天亲论云。善护念者。依根熟菩萨说。谓与智慧力。令成就佛法。与教化力。令摄受众生。善付嘱者。依根未熟菩萨说。惧其退失。付授智者。嘱令教化。此约起后意说。谓先赞后请也。

今约承前。另为一理。言善护念者。约未得住心者说。言觉心难住。或三月不违。或日月一至。如来时时加护。心心忆念。务令常得安住。善付嘱者。约未得降心者说。言妄心难降。或对境而起。或任运而兴。如来付以方法。嘱令降伏。务令永以不生。

二俱言善者。若待起心护念。则护念有时。若待发言付嘱。则付嘱无多。不名为善。今以如来入城还园。如如不动。密示住心。标榜后进。正是加护忆念。又以食讫晏坐。一念不生。密示降心。模范新意。正是付授诚嘱。如天不言。四时运行而无间。地不言。万物生成而不遗。是不唯护念付嘱。且二者俱善。空生开口叹希。良有以也。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邱也。今佛不自说。必待空生注破。为令引发同类机故。

偈。巧护义应知加彼身同行不退得未得是名善付嘱。

合云。上二句颂善护念义。巧即善也。护亦摄念。谓身护必由心念起故。应知者。应知即在日用动用中也。加即加被。亦是护义。彼指未得住心者言。身指佛身。同行者。谓同行乞食之事。盖佛不须食。但为加护于彼。示现自身与其同行。彼若果能同佛行处而行。不患乎觉心不能住矣。

下二句。颂善付嘱义。不退二字。双通得与未得。言妄心已降。则是不退已得。妄心未降。即是不退未得。但降与未降。得与未得。初心不自觉知。故如来示现食讫晏坐。一念不生。无妄可降。即是降心。彼若果能如佛降处而降。即不退已得。设未能者。即不退未得。当自黾勉。务令同佛。亲切提持。无逾此者。故云是名善付嘱也。承前赞善竟。

二因机设问。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先称世尊者。示问有所属故。世尊去来动静。总为护念付嘱。空生虽知。其奈余众未谕。第恐妄拟圣境。有类画鹄。故特举善男善女等以问也。男子以刚健为德。女人以柔顺成美。此虽称善。犹通外教。今言善男善女者。显是佛教中人。以是宿植善根。现从佛化之男女故。

发者许发。谓许身于佛。发起上求下化之心。期证无上果也。然义通能所。以上之善男善女为能发。下之阿耨等为所发故。

梵语阿耨多罗。此云无上。梵语三藐。此云正等。梵语三菩提。此云正觉。合云无上正等正觉。言无上者。究竟圆满之号。正等正觉者。悲智双运之称。以正等即悲。谓平等普度无偏党故。正觉即智。谓觉了自心。离邪外故。亦可正觉拣凡夫。以凡夫有我。不能自觉。纵有所觉。亦属邪外。非正觉故。正等拣二乘。以二乘无平等心。不能修善度生。纵有所度亦堕偏党。非正等故。无上拣菩萨。以菩萨虽修善度生。不能修一切善。度一切生。犹有可上。非究竟故。故后文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知无上属果。正等正觉属因。所发之心。通乎因果。先言无上者。正是所求故。欲求无上。须假度生。故次云正等。欲度众生。要先自悟。故次云正觉。逆次而言。即是自觉觉他觉圆满也。

良以初发是心。轻若鸿毛。不能同佛随缘安住。故问云何应住。意是求佛说出。有何方法。能令相应而住。又以妄心数起。状如野烧。不能同佛自然降伏。故问云何降伏。意是求佛说出。有何方法能使任运而降。然此二问。亦互相资。以觉心住则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则觉心不住而住。所谓汉贼不两立者。可为譬耳。当机诚请竟。

二如来许说二。一赞善印是。二诫听许说。

初。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空生二问皆有切于初心。故重言善哉以赞之。赞已呼名者。示赞有所属。盖明奖空生。密感众心也。如汝所说者。非印其所问。乃印其赞佛之说。犹云如汝所说者是矣。如来二句。原是空生赞佛之语。今佛极力承当。犹是欲令会众。于如来着衣持钵。去来动静处。荐取护念付嘱之意。

二诫听许说。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汝今谛听者。谛有二义。一者真实义。谓诫以真实心听。勿得以生灭心。而听实相法故。楞严云。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故须真心。二者审思义。谓诫以审思而听。勿得过耳成空。如不闻故。智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生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故应审思。具上二义。既无缘心听法之𠍴。亦无漏文失义之过。此而不说。则为失人。故云当为说也。

前当机设问。原为善男善女发心者起见。今如来许说。故亦约善男善女发心者言之。上云当为汝说。但是许说。不知当说何法。此云应如是住等。乃应其所问而再许之。佛意以初发心人。固不能如我所住。如我所降。亦自应有渐次住心渐次降心之法。谓应当如是如是而住。如是如是而降。是知自下所说。乃至正宗分尽唯一住心降心。无异法也。如来许说竟。

三当机愿闻。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文语曰唯。野语曰阿。皆应诺之词。故老子云。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今于唯下继之以然者盖直应连应。犹既云阿。复言是也。金刚鎞云。闻有三种。曰闻言。曰闻义。曰闻意。闻言者。耳根发识。但闻于言。闻义者。意识于言。采取其义。闻意者。神凝心一。寻义取意。良以说者依意而现于义。由义而发于言。听者因言而寻于义。以义而取于意。得意忘义而遗言。则近道矣。今云愿乐欲闻者。知不唯闻言闻义。将必至得意忘义。而况于言乎。观后之涕泪悲泣。自叹从昔未闻。则愿乐欲闻之语。为不虚也。

若以字义释者。愿是心许。乐是好乐。欲是希求。若唯是心许而不好乐。闻或不切。又虽亦好乐而不希求。闻或不深。故曰愿曰乐曰欲。华严十地品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即愿乐欲闻义也。

四如来开示三。一开示降住。二成就信心。三较量持福。初三。一降心之方。二住心之方。三兼释伏疑。初三。一标示。二正明。三徴释。

初。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佛告者。前许今说也。菩萨者。略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翻觉有情。释有三义。一约自利。二约利他。三兼二利。约自利者。谓觉已分证。余有情识故。约利他者。谓说法度生。觉悟有情故。兼二利者。谓上求佛觉。下化有情故。

摩诃萨亦略言也。具言摩诃菩提萨埵。摩诃云大。谓是大菩萨故。问。请许皆为初心。何故此约大菩萨说耶。答。此有二义。一约发心胜劣。二约说经前后。发心胜劣者。若发住相之心。或滞有漏。但称菩萨。今发离相之心。定是无漏。故兼以摩诃萨称之。说经前后者。此经前后。分为四分。信解二分。为初心说。修证二分。为深位说。是则诸菩萨者。对前二分称之。摩诃萨者。对后二分称之。然菩萨与摩诃萨。各有降心之法。故两言之。前虽总许。但以言不并彰。且先示降心。故再为别标。而言应如是降。又如是二字。对上二种菩萨。意含浅深。犹言诸菩萨。应如是如是而降。以有信降解降异故。摩诃萨应如是如是而降。以有修降证降异故。据此则上释诸菩萨摩诃萨。二义之中。后义为正。标示竟。

二正明。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所有句。总显所度之广。一切者。总该之词。众处受生。众法相生。各有其类。繁难俱悉。故以一切众生之类该之。若卵下。略分十种异生。从古注家。所说各异。有取楞严十二类生之义释者。然数既不符无庸强会。有约受生差别。依止差别。境界差别之义释者(受生差别意指四生。依止差别。意指有色。无色。境界差别。意指有想。无想等)。但语出论文。不甚晓畅。今取易明。略以三界各别收之。胎卵湿化。约欲界言。以欲界五趣杂居。四生具故。如古德颂云。人旁生具四(人四生者。常人胎生。毗舍佉母卵生。奈女湿生。劫初之人化生。旁生四者。如正法念云。化生金趐鸟。能食四生龙。余可例知)。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三皆化生)。鬼通胎化二(地行罗刹。及鬼子母。属胎生。余皆化生也)。若释其相者。卵谓从卵壳出。胎谓因胎藏生。湿谓因湿气有。化谓因变化成。楞严云。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盖约一念之差。而分四生之异。上二界唯有化生。生不具故。不以生论。有色约色界言。虽有凡圣外道。皆具身相。故总以有色名之。望欲界言。色相胜妙。故独擅有色之名。无色约空处言。以其无身相故。上三虽亦无身。另有可称。故无色之名。独让空处。有想。约识处言。以其无色。唯以想心相续为命故。无想。约无所有处言。以其诸识都灭。虽赖耶独存。而无分别。分别尚无。岂复有想。故以无想名之。非有想非无想。即非非想处天也。以此天欲尽赖耶。深入灭定。以定障故。似赖耶尽。故作非有想。灭定稍亏。似赖耶存。故作非无想。如楞严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是也。此分二类。楞严云。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合前卵胎湿化。乃至有想无想。是为十种异生。

我皆下。示以度生降心。我之一字。即指发心菩萨。如来代彼说故。若论菩萨不应计我。为拣所度。假名为我。非彼凡夫遍计。及外道邪计。令者。使令。谓说法度之也。而言皆令者。显示平等心故。

涅槃略梵语也。具云般涅槃那。此云圆寂。谓无真不圆。无妄不寂。故秦言灭度。谓证寂灭。度生死故。故下言。而灭度之。使华梵互影也。

无余有二。一约小乘。若子缚已断。果缚犹存。名有余依。以犹有最后身智为所依故。若灰身泯智。滞寂沈空。为无余依。以不受后有。无余所依身故。二约大乘。若五住究尽。二死永亡。证转依果。住于涅槃。为有余依。以犹有涅槃为所依故。若不住涅槃。还度众生。虽度众生。不住生死。名无余依。以无余涅槃。无余生死。为所依故。今约大乘言之。准唯识论说有四种涅槃。一自性清净涅槃。凡圣同有。真本自圆。而妄本自寂故。二有余依涅槃。出烦恼障。有苦依身故。三无余依涅槃。身出生死。苦无依故。四无住处涅槃。悲智相兼。生死涅槃。两无住故。四中初唯性具。次二小乘。后一大乘。今是后一。

而灭度之。之字非但语词。寓有证得之义。若连上文。则是令入涅槃。而灭度证得也。

无著云。何故愿此不可得义。生所摄故。(何故句。难词也。意以五性众生三分半不得成佛。是不可得度者。何故愿皆令入。是明知不可而虚发是愿。何所益乎。生所句。通词也。意以三分半众生。亦是众生所摄。既是众生所摄。莫不有心。涅槃云。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何不可度)。又云。卵湿无想有顶。则不能。云何普入。有三因缘。一难处生者待时故。二非难处生未成熟者成熟之。三已成熟者解脱之。(卵湿等亦难词。意以卵湿二生。是畜生难。无想有顶是长寿天难。既有难缘所障。则不能入。云何普入。普即皆也。有三下。亦通词。意以难处者。纳种待时。非难处种未成熟者。令成熟。已得成熟者。令解脱。是虽种熟脱三。浅深不同。而今后中间。远近得度。何不可入)。又金刚鎞云。为菩萨者。但当发此满足之心。行此满足之行。不必其一时即有此满足之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一夫不被。若己溺之。可证此义。如是灭度等者。正教以降心之法。

言一切众生。略明十类。详分则有无量无边。若待如是灭度。恐无尽时。此念一萌。则是妄心。设不能降。其行必退。故示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言实无众生等。依古德说。有五义。一性空故。二同体故。三本寂故。四无念故。五法界故。今合本寂。无念为一。为顺始终顿圆四教义故。言性空者。谓一切众生。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生法本无。本无即性空义也。言同体者。谓自身他身。同一真如。真如无别。岂复见有众生为我所度。言本寂者。以无念故。谓无念则无分别。无分别则不见众生。故本寂也。言法界者。谓一真法界。无法不融。言我则一切皆我。谁为所度。言生则一切皆生。谁为能度。能度所度。称性混融。岂复见有众生灭度。始终顿圆。依次分配。虽浅深不同。同一无生灭度。知此义者。则终日度生。不见生相。一切众生。一时成佛。尽亦可。不尽亦可。度亦得。不度亦得。既无疲劳。焉有退堕。此降心之第一法也。正明竟。

三徴释。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何以故者。徴起之辞。言既曰如是灭度而又言实无众生得灭者。何也。须菩提等。乃重呼当机而释成之。意谓设若菩萨。计我为能度。则有我相。计他为所度。即有人相。若更计所度无量无边。必待长时度脱。则有众生.寿者二相。如是度生。必见退堕。故云即非菩萨。是知为遣四相。故示以实无等。以既无所度。则无能度。能所尚无。况计数多。及与时长。则四相俱遣。任运成就菩萨行矣。

偈。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

合云。此通颂上科及此科义也。言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涅槃。即广大心。不唯令入涅槃。且是令入无余涅槃。即第一心。实无众生灭度。不见生相。则无疲劳。即是常心。为遣四相。故言实无等。即是不颠倒心。如是利益。成深远心。而住菩萨之行。则此大乘自利利他。一切功德。皆圆满也。降心之方竟。

二住心之方三。一正示其方。二徴释其意。三劝如教住。初三。一标示。二指释。三结示。

初。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降心约度生。住心约布施者。以度生降心难。逆事难忍故。布施住心难。顺境易入故。复次等者。谓复于降心之次。再呼当机进示住心法也。法该内外中间。及自身报恩果报等法。言但有所住。则觉心便晦。欲令觉心安住。故示以于法应无所住。修一切行。皆当如此。且约行于布施言之。以布施率万行之首。又能含摄于万行故。

偈。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

合云。此颂布施能摄万行之义。檀略梵语也。具云檀那。此翻布施。义含三施。能摄六度。此总标也。资生句。先释檀义有三。一资生。即财施。资养形命故。二无畏施。能与无畏故。三法施。随机授法故。此中句。次释摄于六义。言此中第一资生。即摄六度中布施。谓一摄一也。此中第二无畏。即摄六度中持成.忍辱。谓二摄二也。以持戒不杀。忍辱不报。能令人无畏故。此中第三法施。即摄六度中进.禅.慧三。谓三摄三也。以精进则为人不倦。禅.慧则能与授法故。既三施能摄六度。则六度可开万行。是知但行布施。则为修菩萨行而住菩萨地矣。标示竟。

二指释。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所谓者。指释之词。言上云应无所住者。不住何等法也。故云所谓不住等。准天亲论。但指三事。谓自身。报恩。果报。今云不住六尘者。以六尘即含三事。谓若计六尘为己受用。不行布施。即是住于自身。若于受者。望其以六尘酬我。即是住于报恩。若计我能施。将来得大福德。即是住于果报。是知不住六尘。则三事皆不复住。又三事中。初有施物相。次有受施相。后有能施相。既已不住三事。则中间无物。外无受者。内无施者。是为三轮体空。如是布施。乃成无漏因矣。

偈。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护存己不施防求于异事。

合云。此通颂此科及上科义也。上二句标。斯字即指三事。谓三事皆不着也。下二句释。护犹遮也。亦同下句防字。存为己想。不行布施。是所应遮。以住自身相故。防犹止也。异事者。异含二义。一对自名异。求异事。即是望彼酬我。二对因名异。求异事。即是要来世福。此二皆所应防。以住报恩。及果报相故。指释竟。

三结示。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菩萨者。即前发心菩萨。示以应如是布施等者。以不住于相。则安住觉心。一色一香。有施皆回向菩提。一声一味。无因而不契佛果。发菩提心愿成佛果者。理应尔也。正示其方竟。

二徴释其意。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文分三义。一徴释。二喻例。三法合。在文可见。初中徴者。谓以何以故。而言应如是布施等耶。释中。言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者。以是无漏因故。反显住相布施。纵有福德。亦可思量。以是有漏之因。如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是也。

喻例中。首举东方虚空者。以是方之首故。不住之施。是无漏因。如虚空性。不可破坏。故以虚空喻之。正以虚空不可破坏。所以横遍竖穷。难可思量。以喻无漏之因广大甚深。非心识思量所能及也。

问以可思量不者。令其因喻知法。答以不也者。是空生于喻中已知故。更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喻者。显空不住方。随方异称。以喻无漏之因。不住诸位。随位各证。虽随位各证。亦互相摄。故皆以不可思量喻之。盖欲以一空。知一切空。一位见一切位故。法合中言不住相施福德亦如是等。正见如来所谓应如是布施等者。非无谓耳。徴释其意竟。

三劝如教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言如上所教。即是住心之方。而发心菩萨。但应如我所教而住。无劳别求住心之法。住心之方竟。

三兼释伏疑。

偈。调伏彼事中远离取相心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

合云。此是结前起后颂也。调伏彼事中。谓调摄觉心令住于彼行施事中。降伏妄心令灭于彼度生事中。远离取相心者。若见有生可度。有施可行。皆为取相。前于度生。则曰实无众生等。于行施。则曰不住色声等。则是于取相心已能远离。此结前也。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者。谓及此又复断种种疑。亦是防其因前生疑。及展转成疑之心。此起后也。

经文分二。一释因生疑。二防转成疑。

初。

疑云。布施一法。通乎上下。下济众生。不住生相可矣。以为超有漏因故。上供诸佛。岂可不住佛相。然佛是无漏。不住佛相。恐不成无漏之因。施何益哉。为有斯疑。故尔释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于意云何者。探问之词也。如来意谓。设汝疑佛相为可住者。吾今问汝。于汝意地之下以为云何。将谓可以金色之身。三十二相得见真如来不。若果以身相得见。是则可住。设不尔者。则非真实。云何欲住。而要依之成无漏因。其犹以手攀空。而欲依之为不坠因。固知其不可得矣。答以不也者。因问方醒。不可以身相得见者。是空生已知。虽上供诸佛。佛相亦不可住。良以法身如水。报身如水面之光。应身如光所现影。若认影为真。而欲依之。必遭陷溺之患。故不可也。

二防转成疑二。一防报相可住疑。二防究竟无佛疑。

初。

疑云。应化之身三十二相固不可住。或别有报身无量相海。为可住耶。恐转此疑。故尔防断。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意。不惟应化身相。为不可住。即报身无量相海亦不可住。良以报身如水面之光。光即是水。岂离水而有光。是知报相即是法身。岂离法身而有报相。特由十地菩萨。微细念相不尽。妄见有报身无量相海。若住此相。不见法身。故总遣之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盖是令其不住报相。亲见如来真法身故。

二防究竟无佛疑。

疑云。报化不住。法身无相。又不可见。将究竟无佛可供耶。恐转此疑。故尔防断。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意。以住应相。仍滞有漏。住报相。不见法身。其犹住影有陷溺之患。住光无得水之益。若见应报诸相。非是真相不生住者。不唯报身是佛。而应身亦是佛。其犹识影是幻。了光无体。不惟全光全水。而全影亦全水。故云即见如来。谓亲见如来真法身故。是知但不住相。供报应佛。即是供养法身如来。不患其不成无漏之因。岂究竟无佛可供哉。

偈。分别有为体防彼成就得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

合云。此总颂因生疑。及转成疑中义也。分别有为体者。分别指能缘心智。有为体指所缘佛身。佛身有报有应。分别有粗有细。虽有粗有细。同一未离念相。故总名分别。虽有报有应。总是修因所成。故同号有为。如唯识云。应身有为有漏。报身有为无漏。可证此义。

防者不可义。防彼成就得者。谓不可以此有为身相。成就建立得见如来义故。

三相句。具释上成下二义。释上者。言有为身相。不可以成就得者。正以既属有为。即具生住灭之三相。非是法身体故。成下者。正以有为之身。属于三相。非是真体。所以离彼即是如来。言离彼者。即是不住于相。不住于相。全相全真。故云是如来也。总结开示降住竟。

二成就信心四。一显信具德。二展转徴释。三结示进信。四重释伏疑。初二。一深生实信德。二一念净信德。初三。一当机问信。二如来答有。三显示其德。

初。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上文因取无漏。果取无为。因果俱深。取信良难。以众生修因。多著有漏。期果。多趣有为故。当机恐有不信。失大利益。故白佛以问也。颇者。可也.还也。问以可还有者。即恐有不信之意。言说二字。义通能所。佛为能言说。章句为所言说。盖通指因深果深文也。文中有章段。有句逗。故言章句。此但举能诠。即该所诠。以章诠大旨。句诠细义。不言可知故。

实信者。非但信其章句。必能信其旨义。以但信章句为浮。兼信旨义乃实。如才闻度生无相。行施无住。便信其为无漏之因。才闻不以相见。离相是佛。便信其是无为之果。决定忍可。不生疑惧。是为生实信者。不者。两可之词。应上颇字。盖是问以或有或无。希佛明示耳。

魏译云。颇有众生于未来世等。意以佛答有如来灭后等言。故尔足译。取问答必相应故。今本不言于未来世者。意以空生恐现在即有不信。如来答后世尚有能信。有以后。况今意故。或亦梵本原无。故什师不译。当机问信竟。

二如来答有。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佛意以高山流水。自有知音。耳提面命。岂无信者。故教以莫作是说。恐中下之机以难信生怯怖心耳。又莫作是说者。示以莫说现在。故向下约未来以况。

如来灭后。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于中初五百岁。解脱坚固。次五百岁。禅定坚固。三五百岁。多闻坚固。四五百岁。塔寺坚固。五五百岁。斗诤坚固。今云后五百岁者。当末法五百年。正是斗诤坚固。显当恶世时也。

持戒者。三聚精修。修福者。三施齐行。此二为能信之缘。显破戒无福者。不能信故。良以持戒者。必信罪福。修福者。必信因果。故曰于此章句能生信心。而言以此为实者。以无漏因。为真实之因。以无为果。为真实之果。决定忍可。不生疑惧。空生所问实信是也。此中有两重况显。一灭后尚信。何况现在。二后五百岁尚信。何况前四。且不可以难信生怯有失大利。

偈。说因果深义于后恶世时不空以有实菩萨三德备。

合云。此单颂此科义也。因取无漏。果取无为。即指前之所说。拣彼有漏有为。故曰深义。以彼为浅义。易知信故。于后恶世时。即指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时也。不空二字。应作逗。谓教不空设。以有实三字。连下读之。谓以有真实菩萨。持戒修福生信。三德备故。是盖以戒德.福德。助成信德也。

三显示其德。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言生信固以戒福助成。戒福亦由宿善所发。故曰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意以见佛若少。供佛闻法亦少。供佛闻法既少。宿世善根不深。现世未必能持戒.修福而助成信心。信心岂易言生哉。已于无量千万等者。正显其见佛多。供佛多。闻法多。善根既深。乃能于现世之中。持戒修福助成信心。据此则欲信般若者。当愿生生世世。见佛供佛闻法。种善根也。

偈。修戒于过去及种诸善根。

合云。此亦单颂此科义也。意以今生持戒。亦由修戒于过去佛时。今生修福。亦由种善于过去佛时。盖善习致之然也。经中但云种善。亦该持戒。以戒亦善法摄故。深生实信德竟。

二一念净信德。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佛意以宿种善根。今生实信。得福无量。不待言矣。设有闻是章句或经年受持。或月日读诵。乃至不必如此。但只一念之间。顿空四相。于此因果深义。生清净信。无介纤疑者。其所得福德。亦非浅鲜。故重呼当机而再告之。言如来悉知悉见者。显其得福无虚。天亲论云。若不说见。或谓如来以比智知。若不说知。或谓如来以肉眼见。故须二语。意显如来知处悉见。非比智知。见处悉知。非肉眼见故。得如是无量福德者。谓亦得如是前人无量福德。良以顿渐虽殊。能信无二。况后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其所得福德。岂让前人哉。

偈。戒具于诸佛亦说功德满。

合云。此亦单颂此科义也。言虽一念净信。亦由持戒具足于过去诸佛之所。不言种善者。戒亦该善。以三聚中有善法戒故。亦说功德满者。如来悉知悉见。其功德自应无量。故亦同前人说其功德圆满。总结显信具德竟。

二展转徴释三。一承徴承释。二转徴转释。三再徴再释。

初。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初徴起。言如上所说。二种能信之人。以何义故。得无量福德耶。是诸下。释成。无我相者。即已达我空。无我执也。纂要云。执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为众生。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者。前一为本。后三皆依我上而起。此总一我相也。无法相者。已达法空。无法执也。无非法者。已达空空。无空执也。以非法即是空。无非法。即并空亦空故。然既三空俱朗。见处同佛。如是而信。宜乎其得福无量。

偈。彼寿者及法远离于取相亦说知彼相依八八义别差别相续体不断至命住复趣于异道是我相四种一切空无物实有不可说依言辞而说是法相四种彼人依信心恭敬生实相闻声不正取正说如是取佛不见果知愿智力现见求供养恭敬彼人不能说。

合云。此单颂承徴承释义也。于中前十六句。合颂无我无法。后四句。别颂亦无非法。

前中首二句。略明二相俱离。彼字指能信之人。寿者即是我相。及法。即是法相。不言我相而云寿者者。以我相有四。寿者难破。菩萨以别代总。令知寿命无常。则我相易攻。余亦易破耳。远离于取相者。谓于我于法。已能远离取相心也。亦说下。是弥勒许彼之词。言不唯佛说彼能离于我法。我亦说其知彼我法二相。云何知也。言我法二相。相依而生八相。则有八义差别。下偈自见。

差别者。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者。前灭后生。即众生相。所依之体。计以为我。即是我相。相续不断。而至计命久住。即寿者相。计我展转复趣异道。即是人相。是皆依我执起。故云我相四种。

一切者。总该诸法。即是有相。若了性空。本无有物。即是空相。若谓二俱实有。此不可说。谓不可说其实有空义。实有有义。即双非相。为度众生。离二边故。依言词而说有。依言词而说空。即双亦相。是皆依法执起。故云法相四种。

彼人者。仍指能信之人。依信心者。依于二种信心。恭敬者。尊重于法。尊重于法。心开意解。实相理显。义言生也。实相既生。依实相而闻法。虽闻说我之声。不直取于我相。虽闻说法之声。不直取于法相。故云闻声不正取。正犹直也。若说我空法空。是为正说。如是取者。谓依佛所说。如是而取二空义故。故经云。无我相无法相也。

佛不下四句。颂无非法。言上云。如是而取。亦非决定取于空义。以何义故不决定取耶。以佛不见果知故。果者决定义。谓佛不立见。我决定知二空义故。若尔何故说空。但以大愿大智力故。为遣二执。示现见有我空法空之义。此法唯佛能说。若世间邪师及佛教之为利说法者。求供养求恭敬。彼人不能说此。是知能信之人。随顺佛意。亦不决定取空。故经云。亦无非法相。

二转徴转释。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初转徴。言上许是诸众生无我无法兼无非法者。何以故耳。是诸下转释。言无论我相法相非法相。但若心中有所取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以既有所取之相。即有能取之我。既有能取之我。则人等三相。相依而兴。既四相依然。岂能于此离相因果。深生实信及顿生净信也哉。若取下防辨。恐有辨云。二乘已达我空。但取法相。似应无我。何言若心取相。即着我人众生等耶。故此防云。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三再徴再释。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则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何以句再徴。若取下再释。以若取非法。尚着四相。况复取法。不言可知。总以能所未忘。我未真空。

圆觉经。迷智四相。可证此义。(迷智四相者。心有所证。不忘能所。为我。悟我为非。此智不祛。为人。了我人非。存有所了。为众生。觉所了者。业智潜续。为寿者。详在彼文。兹不繁述)。是故下总结。谓以是上来取法.取非法。皆为着我义故。所以汝诸声闻。虽不取我。还要知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但有能取。即属我相故也。此上二科弥勒不颂者。以是相因而说。非正意故。总结展转徴释竟。

三结示进信。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邱。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以是义故者。谓以是我相法相非法相三相皆不应取之故。所以如来寻常作是说也。汝等比邱。知我说法者。是如来寻常之间。呼诸比邱。教以应知我所说法之意。如我初说我空。为度我执。次说法空。为度法执。后说空空。为度空执。故曰如筏喻者。言初结小筏。为渡河而至江。次结中筏。为渡江而至海。后结大筏。为渡海而至宝山。是知守小筏。不能渡江。守中筏。不能渡海。守大筏。不能上山采宝。是三筏虽有胜劣。而及时俱应舍离。佛法亦然。故云法尚应舍。此中法字。不同前法相之法。盖是指佛所说法。下句非法。亦不同前之非法。盖是指世间所有名誉利养等事。言佛所说法。及时尚应舍离。何况世间名誉利养等。非佛法者。益应无所取着。此又世尊。为后世之口口谈空。步步行有者。作解粘去缚法耳。

偈。彼不住随顺于法中证智如人舍船筏法中义亦然。

合云。此是约义而颂。文势与经文稍异。经文承三相俱不应取。引寻常所说为喻。此中指能信之人。直取舍船筏为喻。若释其义者。彼指能信之人。信知佛所说法。皆为随顺时机。不生住取。故曰彼不住随顺。但于佛所说法。随分取证。故曰于法中证智。智谓我空智.法空智.空空智也。虽证三空之智。然亦不住三空。故曰如人舍船筏。以喻方法。法必同喻。故曰法中义亦然。结示进信竟。

四重释伏疑三。一防疑示问。二当机裁答。三徴起释成。

初。

疑云。如上所说。一切皆不应取。不合有得有说。何故如来得道说法。为防斯疑。故先示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佛意。以实际理地。一法不立。建化门头。一法不少。若谓有得有说。即堕常见。亦违前语。若谓无得无说。又落断见。亦乖化门。故问以如来得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观二耶字。则如来已操必胜之势。左来左擒。右来右擒。且看空生识机不识机耳。古德云。辞虽得否双兼。意则在于无得。此说似不解空生答词。

二当机裁答。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空生亦善战老将。借彼之势。还攻于彼。故曰如我解佛所说义。盖即指前说一切皆不应取之义。意以虽一切皆不应取。亦非一向无得。但只无有定法名阿耨菩提。以凡言得菩提者。俱属应化之身。有机则现。无机则隐故。亦非一向无说。但只无有定法可说。以凡言说法者。俱属方便。有机则说。无机则默故。是知有得有说。固不可说。无得无说亦不可说。则空生可谓善解中道者矣。虽然。不因提起。几乎忘却。

偈。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合云。意以应化之身。随机隐显。故非真佛。此颂无定法可得。方便之智。随机说默。故非说者。此颂无定法可说。

三徴起释成。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首句承徴。盖承前双徴。得无定得。说无定说意也。如来下承释。单释说无定说者。以说例得故。如来句。通指昔年所说。皆不可取者。谓不可有能取.所取执故。所谓远离诸性相。能取所取执是也。不可说三字。连下读之。通贯非法及非非法。言不可说非法者。谓不可说其不是法。以是如己所证。渐次说故。言不可说非非法者。谓不可说其是法。以既是渐次而说。皆为方便。非真实义故。所以句转徴。言既不可说非法。又不可说非非法。所以然者何也。一切下转释。一切贤圣者。总该三贤十圣.佛也。无为者。自性清净之心。本自具足。非作得故。故曰无为。三乘贤圣。离此无可取证。故曰皆以。谓皆以无为法为所证故。贤圣既尔。如来亦然。皆知如来凡有所说。皆依自证无为。岂可说其非法。而有差别者。谓虽以无为为证。而贤圣地位不同。前后浅深有异。是知如来凡有所说。皆为随顺机宜。方便非真。岂可说其非是非法。所说既尔。所得亦然。以是如其所得说故。既可例思。故不另释。亦可以何以下释说无定说。所以下释得无定得。言既皆以无为。不可说有得。以本自具足故。而有差别。不可说无得。以宛有位地故。若准弥勒之偈。前意为正。以彼亦唯释说故。如下自见。

偈。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

合云。上句颂不可取。谓佛所说法。不可于中有能取.所取二种执故。下句颂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谓佛所说法。无能于中说非说是。以法离言相不可说故。伏疑既破。净信斯生。总结成就信心竟。

三较量持福三。一能较量。二所较量。三释伏疑。

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开口便言于意云何者。欲其着意故。后皆仿此。若人者。谓设若有人。以下所说。乃假设之事故。三千大千世界者。俱舍偈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初禅各一千。(上覆一二禅)。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上覆一三禅)。说名一中千。此中千千倍。(上覆一四禅)。名为大千界。论偈义少不周。双书小字。乃今疏加之。末二句亦少更易。详论意。盖是以三次言千。叠成大千世界。谓三千之大千。依士释也。

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见弥陀经)。佛意以大千地广。七宝珍贵。以珍贵之七宝。满大千之界地。用为布施。其福可谓胜矣。宁犹可也。问以可为多不者。欲假此福。形显下之二福。为最胜故。答以甚多者。已谕佛意故。恐招滥许之难。故又徴起而瓜豆之。言是福虽胜。但是财施所感。有为有漏。名福德相。即非法施所感。无为无漏。名福德性。即此二语。已显此福。不及下之二福。以相属可坏。性是不可坏故。又相有分限。性属无分限故。是故如来四字。略断一断。说福德多。另作一句。犹云以是非福德性之故。今对如来说以福德甚多。以有分限故。意显若是福德性者。我则不说甚多。以无分限故也。能较量竟。

二所较量。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科首应有佛言或须菩提字样。以此下皆属佛语。或译者脱故。若复有人者。谓设更有人。于此经中者。即指前所说。净信既生。为义略周。故得以此经称之。是知自下所说。但推广此中之义。受持者。领受执持。谓文义双摄。且约自利言之。乃至者。超略之词。谓多则全分半分。少则乃至四句偈。或再少而至一句。故置等言。

问。上唯长行。何以言偈。答。此有二说。一者不必一定四言五言七言。但以四句义周。则为一偈。如圭峰指凡所有相四句可例。二者长行恐难记忆。贯成伽陀。如慈氏依经作偈之类。

为他人说者。以己所见。说之于人。乃约利他言也。其福者。即指持说之福。胜彼者。超过前人。以是法施所感。无为无漏。是福德性故。恐犹未明。故再徴释。一切诸佛者。能证人也。阿耨菩提者。所证道也。皆从此经出者。有三因缘。一者是福德性。性能随缘。随修因之缘而成佛。随成佛之缘而证道故。二者经是信分。能生净信。为道之元。为功德母故。三者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实相无为。成佛证道。皆以无为有差别故。

偈。受持法及说不空于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于实名了因亦为余生因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

合云。前四句总颂能较所较。受持法及说者。谓受持此法。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也。此具二种福德。一持二说。空犹徒也。不空于福德者。谓此持说。不徒说于福德。且是福德性故。意显财施徒说福德。但是福德相耳。福不趣菩提者。谓财施福德不趣菩提。以是有为有漏福故。二能趣菩提者。谓此持说二福能趣菩提。以是无为无漏福故。校量文势。与经少异。经中以财施校法施。显法施福胜。此中以法施校财施。显财施福劣。其意一也。

后四句别颂徴起释成。偈无徴词。准经中说故若取周备。应补徴词云所以趣菩提以何因缘故。再接本偈读之。义则畅矣。实即本觉亦即众生自性。久隐情识。唯持说可了。故曰于实名了因。余即始觉。亦即菩萨地位。万行修习。唯持说得生。故曰亦为余生因。此犹未显极胜。唯独诸佛及法。皆以此福所成。此福乃第一最胜。有真实体。所谓能趣菩提者以此。所校量竟。

三释伏疑。

疑云。如我前言得无定得。说无定说。佛既无词。即是忍可。佛今又言。佛及佛法。从此经出。然佛法有出。似是菩提可得。是经能出。似有此法可说。得毋前后相违。令两处义宗皆不成耶。释云。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言我所谓诸佛菩提及所说法者。即非诸佛菩提及所说法。以佛本无我。虽成佛不见成相。虽得菩提不见得相。虽说法不见说相。仍与前语不相违反。复何疑哉。

偈。不可取及说。自果不取故。

合云。取者证义。不可取及说者。谓不可说有菩提可证及有法可说。此明得菩提不见得相。说法不见说相。自果即佛。谓成自佛果也。不取者。于成佛时不生执取。此明成佛不见成相。故者。通承上三谓以是三相俱不见故。所以与前所说义不相违。总结大科。略明降住生信分竟。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卷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