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六章 南诏国、大理国 南诏国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七三八年——九○二年大理国九三七年———二五三年

第一节南诏国的兴亡

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各族聚居,名号繁杂,《新唐书·两爨蛮传》所谓“群蛮种类,多不可记”,确是实在的情形。汉族进入云南,设置若干居住点,开始传播先进的文化。战国时,楚将庄�率兵略地到滇池,建立滇国,子孙相继称王。苴兰城(昆明市附近)相传是庄�所筑。秦时常頞(音案àn)开辟五尺宽的道路,从蜀通到滇(诸葛亮始加宽路面)。公元前一○九年,汉武帝遣将军郭昌灭滇国,置益州郡。东汉增置永昌郡(治不韦,云南保山县北)。诸葛亮平定南方,又增置兴古(云南马龙县)、云南(云南祥云县)二郡。此后各朝陆续增置州县,扩大统治权,对非汉族的居民,都是采取诸葛亮“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施政方针,也就是“因其故俗,羁縻勿绝”,以求相安无事。固然,某些族和汉族接触较多,经济和文化都有所提高,但更多的族依旧是落后,甚至是非常落后。六二一年,唐高祖置姚州(云南姚安县北),管羁縻州三十二。六三二年,唐太宗置戎州(治■(音伯bó)道,四川宜宾县西南)都督府,唐玄宗时,都督府管羁縻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县,后又增管至九十二州。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这种羁縻状态,不利于落后各族,因为汉族统治阶级可以缓慢地伸展势力,安置州县,逼迫各族逐步后退。反之,如南朝梁末,梁统治者退出云南,州县全为豪酋占据,也不利于各族民众,因为在州县恢复豪酋统治,增强落后势力,是一个退步。唐天宝年间,云南成立南诏国,才改变了上述两种不利的形势,对各族民众说来,推动作用是不小的。

南诏是以乌蛮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统一的政权,自然要削弱豪酋的分散割据势力;集合各族共同立国,自然要废除羁縻状态;抵御唐与吐蕃两个强邻,自然要提高本国的经济与文化。经南诏以及大理前后五百余年的统治,国境内原来的落后面貌,有很大改变,经济和文化,一般地提高到汉族的水平。有些族虽然还保持所谓“故俗”,与南诏立国以前相比,数量却不是那么多,水平也多少有些提高了。

南诏以及大理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就在于推动落后各族的经济和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南诏建国前的形势

庄�建滇国,带来了楚文化。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各部落,受楚文化影响,由游牧逐渐转化为定居的农业部落。西汉立益州郡后,本地居民与汉人接触更多,文化也就比远处各部为高。唐末人樊绰所著《蛮书》说“在石城(南诏改唐郎州为石城郡,云南曲靖县)、昆川(昆明市)、曲轭(马龙县)、晋宁(晋宁县)、喻献(澄江县)、安宁(安宁县)至龙和城(禄丰县)谓之西爨;在曲靖州、弥鹿川(弥勒县,竹园,路南县等地)、升麻川(寻甸县、嵩明县等地)、南至步头(建水县),谓之东爨”。《蛮书》所说石城,《新唐书·两爨蛮传》作曲州靖州。按这两州都是戎州都督府所管羁縻州,曲州在东汉末年朱提郡(两汉称犍为郡,建安二十年改)境,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二百余里处,靖州在曲州北,大抵也在朱提郡境。西爨居地围绕在滇池四周,不可能远至曲州靖州,《新唐书》误。《蛮书》所说曲靖州,当是曲州靖州两州的简称,地在东汉末朱提郡境。现在的曲靖县在蜀汉时称为建宁郡,唐朝称为南宁州,又改为郎州,治所都设在味县(味县故城在曲靖县西)。诸葛亮南征,收用当地豪酋大姓,建宁郡爨习,朱提郡孟琰孟获都被用作官属。爨是西爨大姓,孟是东爨大姓,显然,东爨居地址从北方的曲州靖州到南方的步头,西爨居地是在石城以西的滇池周围。

东爨被称为“乌蛮”,西爨被称为“白蛮”。称为“蛮”,自然是汉族统治阶级的谬说,但乌与白有区别,却是事实。“乌蛮”“白蛮”的名称,在未作适当更改以前,也只好暂时沿用。《新唐书》说,乌蛮分七部,第一部名阿芋路,居曲州靖州,第七部名勿邓。勿邓地方千里,居民有邛部六姓,其中五姓是乌蛮,一姓是白蛮。又有初裹五姓,都是乌蛮。又有东钦蛮二姓,都是白蛮。乌蛮归人著黑色衣,衣长曳地;白蛮妇人著白色衣,长不过膝。勿邓地方乌蛮白蛮以衣色作区别,其他地方当是同样以黑白色作区别。乌蛮居地有少数白蛮,白蛮居地自然也有少数乌蛮,居地分东西,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形。

经济和文化,乌蛮白蛮也有区别。乌蛮多有牛羊,无布帛,男女都用牛羊皮作衣服。无拜跪的礼节。有些语言要经过四次翻译,才与汉语相通。乌蛮是以牧畜为业、不知耕织、很少同汉人接触的落后族。白蛮大姓爨氏,自蜀汉以来,历朝有人作本地长官,白蛮文字与汉族同,语言相近,耕田养蚕,也同汉人,很可能是庄�所率楚兵与旧居民融合而成的新族。有些白蛮酋长,自称祖先是安邑(山西运城县)人,西晋时来南宁(云南曲靖县西)。白蛮中有不少蛮化的汉人,当是事实。汉武帝灭庄氏滇国,立白霫酋长白人仁果为滇王,庄氏后裔退到滇池以西。《新唐书》说庄氏部落有稻麦粟豆丝麻薤蒜桃李,以十二月为岁首。庄氏原来与白蛮同住在滇池周围,白蛮也有农桑业,是无可置疑的。白蛮经济和文化部比乌蛮高,信鬼尚巫的风俗却相同,称主祭的人为鬼主,每户每年出一牛或一羊,到鬼主家祭祀。大部落有大鬼主,一百家有小鬼主。乌蛮七部有都大鬼主。爨氏兼并乌蛮,设两爨大鬼主。庄氏部落不设鬼主,祭祀在家内,亲友带牛酒来助祭,风俗与汉族更相近。

唐玄宗时,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居石城。爨归王袭杀乌蛮首领孟聘孟启。白蛮首领兼并乌蛮,自尊为两部大首领,东爨西爨的名称,大概从这时候开始。后来南宁州大鬼主(《新唐书》作两爨大鬼主)爨崇道杀爨归王,白蛮内乱,南诏出兵击杀爨崇道等,兼并白蛮部落。

上面是说在南诏势力向东伸展以前,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主要居民白蛮和在东边的乌蛮。

西洱河(洱海)周围是另一个中心地区,这里居住着被称为河蛮的农业部落。六四八年,唐太宗命将军梁建方率蜀兵击败松外(松州边外。松州,四川松潘县)诸蛮,诸蛮七十部,共十余万户先后归附,梁建方任酋长蒙和等为县令,各统所部。蒙是乌蛮姓,这些诸蛮,可能是孟姓以外的乌蛮。梁建方遣奇兵从嶲州(四川西昌县)走间道突然到西洱河,酋长杨盛大惊,与各部首领十人到军门请归附。当年,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东洱河(洱河东边)大首领杨敛,松外首领蒙羽都入朝,唐太宗各授官秩。《通鉴》说,西洱河地区有杨、李、赵、董等数十姓,各据一州,大州六百户,小州二三百户,无大君长,不相统一。语言、生业、风俗大略与汉族同,只是以十二月为岁首与内地异。自称本是华人。《通鉴》这段文字与《新唐书》所说松外蛮相似,《新唐书》说松外蛮有城郭文字,颇知阴阳历数,又说,滇池以西都是庄�后裔,以十二月为岁首。松外蛮与河蛮居地相离很远,松外蛮大姓是蒙氏,《新唐书》以赵、杨、李、董为松外蛮的贵族,显然误指河蛮为松外蛮。《新唐书》记松外蛮,无“自云本皆华人”句,《通鉴》将河蛮、庄氏后裔合并为一,按文化情况,《通鉴》说较是。

河蛮是西爨以外的白蛮部落。河蛮一姓多不过五六百户,各姓分散,不相统一,当然不会有什么抵抗力。自六七八年(唐高宗仪凤三年)至七○四年(武则天长安四年),吐蕃陆续征服西洱河诸蛮,据吐蕃史书说,“向白蛮征税,乌蛮亦款服”。白蛮有农业,乌蛮住在西洱河北方山谷中,生产落后,所以白蛮要纳税,乌蛮只纳贡表示降服。唐玄宗开元年间,河蛮首领又来朝贡。当时南诏国兴起,西洱河地区开始发生大变化。

上面是说南诏国兴起以前,以西洱河地区为中心的主要居民白蛮和在北方的乌蛮。

河蛮柔弱,有些部落奉乌蛮为酋长,先后成立六个诏。诏的意义,或说诏即王,或说“先时南蛮六部不相臣服,天子(唐朝)每有恩赏,各颁一诏,呼六诏”(唐卢拟《成都记序》)。两说中以前说为是,所谓诏,意即大首领、大酋长。六诏名称和居地如下:

(一)蒙嶲诏——居地在巍山县北部至漾濞县,又称样备诏。

(二)越析诏——也称么些诏(磨些族部落),居地在凤仪县至宾川县。

(三)浪穹诏——居地在洱源县。

(四)■赕(音藤闪téngshǎn)诏——居地在邓川县。

(五)施浪诏——居地在浪穹诏东北牟苴和城。浪穹、■赕、施浪总称为三浪。

(六)蒙舍诏——居地在巍山县。六诏中蒙舍诏在南方,因称南诏。

六诏势力大致相等,不相臣服,其中蒙嶲、越析二诏地最大,兵最强,蒙舍诏比上列二诏较弱。

南诏国王姓蒙,始祖名舍龙,避仇家自哀牢(云南保山县)迁居到蒙舍川。舍龙生子龙独逻,又名细奴逻。唐太宗时,蒙舍酋长张(张是白蛮大姓)乐进求让位给细奴逻。六五三年,细奴逻遣子逻盛炎入朝,唐高宗任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六五四年,蒙嶲诏蒙敛、和舍等作乱,唐命李义为姚州道总管讨蒙敛等。张乐进求让位,细奴逻遣子入朝,求唐保护,大概都与蒙嶲诏的侵扰有关。唐高宗咸亨年间,唐用西爨酋长王仁求为将,平定乱事。《王仁求碑铭》说“咸亨之岁,犬羊(指蒙敛)大扰,枭将失津(唐兵败),元凶莫惩”,足见蒙敛侵扰多年,战败后才北迁至样备。南诏对唐恭顺,得兼有阳瓜州(云南巍山县)土地。

五诏与河蛮部落,受吐蕃威胁,常弃唐归附吐蕃。南诏始终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七一三年,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次年,皮逻阁遣谋臣张建成入朝。七三七年,皮逻阁战胜河蛮,取太和城(大理县)。次年,唐玄宗赐皮逻阁名为蒙归义,进爵为云南王。封王制书里说封王的原因是洱河诸部潜通犬戎(吐蕃),蒙归义率兵征讨有功。七三八年,皮逻阁谋乘胜兼并五诏,张建成建议厚赂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合六诏为一。王显向朝廷代请,得唐玄宗允许。唐玄宗给王昱敕文里说,蒙归义效忠出力,讨伐西蛮,“彼(指五诏)持两端(附唐也附吐蕃),宜其残破”。当时唐与吐蕃争夺安戎城,战事激烈,皮逻阁攻五诏,有牵制吐蕃的作用,得到朝命并不是因为王昱受贿代请。皮逻阁出兵,唐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训、御史严正诲参与军事,先灭越析,次灭三浪,又灭蒙嶲,很快统一了六诏,成立以西洱河地区为基地的南诏国。七三九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

二统一后的南诏国

唐力助南诏统一,原想南诏出更多的力去牵制吐蕃。皮逻阁利用唐与吐蕃的矛盾,立在唐一边取得胜利,胜利以后,南诏与唐各有自己的想法。南诏国王是乌蛮,臣民却是白蛮,向东兼并西爨,成立一个大白蛮国,是有理由的。可是,唐要保护西爨,又要南诏多出力攻吐蕃,这样,双方虽然还保持着和好关系,实际上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七四五年,剑南节度使章仇(姓)兼琼遣使至云南,与皮逻阁言语不相得,皮逻阁很不满意。七四八年,皮逻阁死,子阁逻凤继位。

南诏国的发展过程,可分(1)附吐蕃反唐;(2)附唐反吐蕃;(3)向外攻掠,三个阶段。这样的过程是为它本身的弱小性所规定的。

(1)南诏附吐蕃反唐(七五○年——七九三年)

天宝年间,正是唐朝腐朽没落,大乱将发的时候,西南方面自然也不会安静。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性急躁,不知方略,他的属官云南(即姚州)太守张虔陀更加放肆。南诏国王谒见都督府都督,照惯例要带着妻子同来。七五○年,阁逻凤路过云南,张虔陀甚至侮辱同来的妇女。勒索贿赂,阁逻凤不应,张虔陀派人去辱骂,并向朝廷告发他的罪状。张虔陀如此狂妄,大概也知道一些南诏扩张土地的计谋,所以敢肆行要挟。阁逻凤愤怒,起兵攻破云南,杀张虔陀,并取羁縻州三十二州。七五一年,鲜于仲通率兵八万往击南诏,阁逻凤请和,并说,现在吐蕃大兵压境,如不许和,我归附吐蕃,云南不是唐所有了。鲜于仲通自恃兵多,进军至西洱河,被南诏击败,唐兵死六万人。阁逻凤想扩大南诏国,但并不想脱离对唐朝的臣属关系,因为与唐往来,利多害少。南诏本身贫弱,必须依附一个大国,既被唐逼迫,只好归附吐蕃。吐蕃弃隶缩赞赞普得到这个附属国,自然很满意,七五二年,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意为小赞普)南国大诏”,“赐为兄弟之国”。阁逻凤自立国号为大蒙。当时杨国忠当政,唐朝廷已经昏迷不省人事,不知大乱就在眼前,还继续出兵攻南诏,唐兵前后死亡约二十万人。云南方面自曲、靖二州以下东爨居地也被唐兵破坏。双方损失都很严重。战争促成白蛮乌蛮大迁徙,只剩下一部分乌蛮还向唐朝贡。

皮逻阁在位时,两爨大鬼主爨崇道杀南宁州都督爨归王。爨归王妻阿姹(音诧chà)母家是乌蛮酋长。阿姹回母家请父率部众报仇。唐玄宗任爨归王子爨守隅为南宁州(云南曲靖县西)都督。皮逻阁以一女妻爨守隅,又以一女妻爨崇道子爨辅朝,对双方表示和解,实际双方仍相攻战。显然,西爨内乱与皮逻阁的谋西爨有关系。阿姹请皮逻阁相助,皮逻阁出兵杀爨辅朝,又杀爨崇道。阁逻凤反唐后,废爨守隅,西爨地为南诏所有。阁逻凤遣将军杨牟利率兵胁迫西爨迁徙到太和城西南的永昌城(保山县),凡徙二十余万户。河蛮与西爨同为白蛮,徙居永昌,可以增加南诏的实力。西爨征服乌蛮(东爨),徙居后,乌蛮得自立,南诏国王世世与乌蛮通婚姻,让乌蛮徙居西爨故地,乌蛮自然对南诏和好,助南诏防御来自剑南的攻击。说东爨因言语不通,又多散居在林谷间,所以得免迁徙,并不是真实原因。乌蛮经济与文化都比较落后,徒居滇池周围,从畜牧改为农业部落,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与白蛮相接近,这对乌蛮也非常有利。南诏国有白蛮作基础,有乌蛮作辅助,具备了发展的条件。东西爨迁居,确是南诏国的一件大事。

七五四年,剑南留后李宓(音密mì)率兵七万击南诏,进至太和城,全军覆没。这是唐最后一次出兵。第二年,安禄山反叛,唐无力再进攻,可是南沼还有意归唐。阁逻凤在太和城中立一大碑(南诏德化碑),表示叛唐出于不得已,对臣属说,后世可能又归唐,当指碑给唐使者看,明白我的本心。阁逻凤知道依附吐蕃害多利少,两国关系是不能持久的。

七五五年以后,唐困于内乱,吐蕃向唐河西陇右地区扩张,南诏得到休息的机会,上下合力,完成立国的规模。下面略述南诏的几种重要制度。

中央官制——南诏国王坐向东,自称为元,称诸臣为昶(音场chǎng)。诸臣对国王只自称官衔不称臣。主要官员中最高级称清平官,凡六人,职位等于唐朝的宰相。又有大军将十二人,随同清平官每日见国王议事。请平官中一人为内算官,凡有文书,便代国王判押处置(平章事),二人为副内算官,同勾当(同平章事)。又外算官二人,或清平官或大军将兼任。外算官领六曹,凡六曹该行下的公事文书,由外算官与本曹出文牒行下。六曹相当于唐朝的六部,名称是兵曹、户曹(管户籍)、客曹、法曹、士曹(管营造工程)、仓曹(管财政)。六曹长有功绩,得升大军将。大军将在内随同清平官议政,出外镇守重要城镇,任节度使,积有功绩,得升清平官。

地方官制——地方组织是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分为十■(音简jiǎn相当唐朝的州)六节度。邆川城(大理自族自治州东南)、龙口城(大理县北)、大厘城(大理县喜州)、太和城(大理县太和村)、羊苴咩城(咩音miē大理县)为一组,分设三■:邆川城力赕■,大厘城,龙口城为史■,太和城、羊苴咩城为阳■。南诏国王往来居住,五处如一。此外,白崖■(又名勃弄■,大理县东南红岩)为国王亲属所居,亦为官员分田所在;赵川■(大理县)东南为亲近国王的白蛮所居,亦即南诏主要官员的家族所居;蒙舍■(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为南诏的发祥地。以上称六■,是南诏国家直接统治的地区。六■以外,东有云南■(祥云县)和品澹■(祥云县西品甸),西有蒙秦脸(漾濞县),北有牟和■(洱源县北蒙次和村),为拱卫中心地区的重镇,亦为洱海地区的门户,由国王的子弟镇守。以上共十■。各地方凡一百家设总佐一人,一千家设理人官一人,一万家设都督一人。南诏有会川、通海两都督。

六个节度使卒兵分驻外围要害地方,统治六诏以外的诸部落。弄栋节度使驻弄栋城(姚安县),管诸族部落。境内不许汉人居住,原来住在姚州的汉人都被迁徙到远处。永昌节度使驻永昌城(保山县)。永昌是古哀牢族(乌蛮别种)居地,南诏国王的始祖舍龙来自哀牢,南诏与哀牢有良好关系。南诏全国常备兵数为三万,永昌镇就有兵一万,其中一部分当是哀牢人,另一部分是勇健善斗的望苴子,也是乌蛮别种。永昌镇拥重兵监视西爨,又管辖金齿、漆齿、银齿、绣脚、穿鼻、裸形、磨些、望外喻等落后部落。这些部落要通过三译四译,才能与南诏言语相通。银生节度使驻银生城(景东县),辖区直到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督辖朴子、长鬃等数十族。南诏迁徙弄栋镇境年汉族人到远处,很可能是指与唐境隔绝的永昌银生两镇。汉族人受虐待,自然很痛苦,但因此散播汉文化的影响,对落后部落是有益的。剑川节度使驻铁桥城(剑川县北),管辖浪加萌、于浪、传衮、长裈(音坤kun)、磨些、朴子、河人、弄栋等十余族。拓东节度使驻善阐府(南诏别都,昆明市),管辖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七九四年,南诏击败吐蕃,迁施蛮、顺蛮、磨些蛮、茫蛮、弄栋蛮、汉裳蛮(蛮化的汉人)等数万户到拓东镇,充实云南的东北境。丽水节度使驻丽水城(在腾冲县西),管辖金齿、漆齿、绣脚、绣面、雕题、僧耆等十余族。六节度使对外是剑川、丽水两镇防吐蕃,拓东、弄栋两镇防唐剑南,对内是六镇都管辖境内诸族。看诸族名号,可知许多是非常落后的部落,南诏国行施统治权,自然要和诸族接触,在接触中诸族接受一些较高的文化,改革一些野蛮的“故俗”,节度使用兵力迫胁,破坏诸族的闭塞生活,比起唐朝的羁魔政策,终究是一件好事。

兵制——南诏国采用唐均田制、府兵制,文武官员和自由民都受到耕地,也都负担服兵役的义务。丁壮人当战兵,有马的人当马军。器械各兵自备。军事组织以乡兵为主,按照居地远近,编为东南西北四个军,每军置一将,统带一千人或五百人。统带四个军的军官称军将。各地方人口有多有少,编成的军也多少不等,因之管军的府,有大府、中府、下府、小府四级的区别。每年十、十二两月,农事完毕,兵曹长行文书到境内诸城邑村谷,各依四军的编制,集合队伍,操练武艺,检查器械。挑选最精锐的乡兵作前锋,称为罗苴子,每百人置罗苴佐一人统带。四军各有罗苴子,无论操练或作战,总走在最前列。有敌人从某方入境,即由某方的军抵御。出兵征战,以二千五百人为一营(即军将所统率的四军,其中一军一千人,三军各五百人),每兵携带粮米一斗五升,鱼干若干,此外别无给养。因为带粮不多,急求决战,军法规定兵士前面受伤,允许治疗,如背后受伤,即行杀戮。行军出国境后,不禁止抢掠,邻国的人口、粮食、牛羊都成了南诏军的掠夺对象。南诏出兵攻邻国,通常要征发更落后的诸族来助战。望苴子蛮最强悍,凡大将出兵,望苴子蛮照例作前驱。其余如裸形、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穿鼻、长鬃、栋峰、茫、桃花、朴子等族,也被用来作冲锋兵,南诏兵在后面监阵,斩杀作战不力的人。南诏兵制显然是自卫性质,但军队一出国境,却是可怕的破坏者。

七五六年,唐玄宗避难在成都。吐蕃弃松德赞赞普看到机会可乘,命令阁逻凤攻唐嶲州。阁逻凤派出大军将六人、清平官一人率大军会同吐蕃军进攻,夺取会同军(四川会理县),进据清溪关(四川越嶲县北、大渡河南)。南诏占领大块唐土地,地上的人畜财物,照《南诏德化碑》说“子女玉帛,百里塞途;牛羊积储,一月馆谷”,也就是说尽量抢劫,地上一空如洗。七五七年,又进攻唐境,再破越嶲,唐都督被擒,唐兵全部被掳。南诏两次取胜,颇立声威,西服寻甸、裸形诸族,南败骠国(骠音票piào在缅甸境),俨然成为西南的强国。

阁逻凤开始建立制度,集合诸族,成立一个国家,这是诸族社会的大进步。南诏境内最落后的族,如寻传蛮,居住怒江上游一带,披波罗皮(虎皮)当衣服,射杀野猪,生食其肉;又如棵形蛮,也被称为野蛮,居地在寻传的西边。这种人造巢或穴,散居在山谷中,无君长,用木皮蔽形体。男少女多,妇女五人或十人共同养活一个丈夫,丈夫整天持弓守巢穴,妇人入山林采虫、鱼、果、菜、螺、蚬等物。这类极原始的人群和文化比较高些的部落,南诏都收入版图,开辟道路,建置城邑,设立起统治机构,说是要“革之以衣冠,化之以礼义”(《德化碑》)。山林中人因此接触一些文明景象,增加一些生活常识,得益还是不小的。

七七八年,阁逻风死,孙异牟寻嗣位。七七九年,南诏吐蕃合兵十万,分三路攻唐剑南,企图夺取成都。唐德宗派遣大将李晟、曲环率北方兵数千,联合当地唐兵,大破吐蕃南诏军,收复被吐蕃占去的维(四川理县)茂(四川茂县)二州,追击南诏军过大渡河。吐蕃南诏军死八九万人。吐蕃南诏二国所以一时称强,主要由于唐内乱不能兼顾边事,如果唐认真出兵,二国当然不是唐的敌手。二国战败后,吐蕃悔怒,南诏恐惧,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要求确定君臣关系。

吐蕃在南诏征收重税,险要处设立营堡,还要南诏每年出兵助防。异牟寻感到依附吐蕃的害处。清平官郑回,本是唐西沪县令,阁逻凤破嶲州,郑回被俘。阁逻风器重他有学问,赐号为蛮利,使教王室子弟读书,授权得责打生徒,因此威望很高,后来做清平官,甚得信任。郑回劝异牟寻说:唐朝有礼义,很少求索财物,不象吐蕃贪婪不知满足。如果归附唐朝,可免出兵助吐蕃战守,利莫大于此。异牟寻同意他的建议,暗中谋划,不敢公开反吐蕃。

(2)南诏附唐反吐蕃(七九三年——八三○年)

唐剑南节度使韦臯是一个能干的地方长官。他知道南诏有意归唐,积极施加压力和劝诱,并且压倒吐蕃在南诏的势力。七九三年,异牟寻决定归唐,遣使者分三批到成都表示诚意,愿为唐作藩臣。七九四年,唐遣使者崔佐时到羊苴咩城,在点苍山会盟。盟辞大意是唐南诏各守疆界,不相侵犯,保持和好关系,南诏不与吐蕃私下交通。此次结盟,郑回是有力的促成者,他助唐朝达到孤立吐蕃的目的,也助南诏取得保境自立的权利,比依附吐蕃时大有改进。会盟后,异牟寻发兵袭击吐蕃,大破吐蕃军于神川(云南境内金沙江),取铁桥等十六城,得降众十余万人。征服施、顺、磨些等部,迁数万户充实弄栋镇。吐蕃倾全部兵力来攻剑南和南诏,八○一年,韦臯与异牟寻合力,大破吐蕃军。南诏生擒吐蕃军统帅论莽热,大有俘获,向朝廷献论莽热。

南诏附唐,得唐助力,获前所未有的大胜利。此后,吐蕃衰弱,不再进攻,唐守盟誓,也无力出兵干涉,外面没有强邻,南诏才成为西南的强国。

八○八年,异牟寻死,子寻阁劝立。寻阁劝自称骠信(国王称号)。八○九年,寻阁劝死,子功龙晟立。八一六年,弄栋节度使王爵蒙嵯巅杀劝龙晟,拥立劝龙晟弟劝利。南诏自战胜吐蕃以来,节度使权力逐渐增大,杀国王就是武人权重的表现。劝龙晟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劝利仅十五岁,幼君相继在位,也是武人伸张权力的机会。武人得势不是起内乱就是开边衅,蒙嵯巅开始变保境自立为向外攻掠,此后南诏乘唐朝衰弱,经常攻入唐境,武人势力愈大,蒙氏王朝也就在强臣控制下归于灭亡。

(3)向外攻掠(八三○年——九○二年)

剑南节度使杜元颖是个贪婪昏庸的老官僚,边境上毫无防备。八二三年,劝利死,弟丰祐立。八三○年,蒙嵯巅发动全国兵力,攻入成都,掳去子女百工数万人及财物无数。蒙嵯巅驱被俘民众到大渡河边,告民众说,河南岸就是南诏境,允许你们哭别你们的故乡故国。民众都痛哭,几千人跳水自杀,这次掳掠,自成都至越嶲,八百里间人畜财物,荡然无存,蜀人说“西戎尚可,南蛮残我”。南诏继吐蕃之后,为唐边境大患,行为比吐蕃更贪残,因为南诏军只有一个抢掠的目的。蒙嵯巅怕唐出兵讨代,送给吐蕃金帛及蜀俘二千人,谋合力抵御唐军。唐文宗准许南诏求和,立约互不相侵,又用李德裕为剑南节度使,整顿边防,训练士卒,防南诏再来攻掠。南诏获得大量工匠,从此手工业发达,与蜀地不相上下。吐蕃早在七七九年,与异牟寻合兵攻成都,企图俘获全部工匠送到逻娑城,现在得蜀俘二千人,也算是意外收获。痛苦无告的只是蜀地民众,无端被腐朽统治者断送,永远做两国的手工业奴隶。八三二年,南诏攻掠骠国,掳获三千余人,隶配拓东镇。

唐宣宗时,安南经略使李琢贪暴自私,虐待居民,南诏拓东节度使暗结某些部落,侵扰安南境。八五九年,丰祐死,子酋龙(也写作世隆)立。酋龙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礼。勇将段宗牓杀摄政蒙嵯巅,南诏政权落入段氏手中。

八六○年,安南引南诏兵合三万余人,乘虚攻破唐安南交趾城。唐兵收复安南。八六一年,南诏兵攻破邕州,掳掠人口,原有居民,什不存一。八六二年,南诏又攻安南,见唐有备,引兵退去。不久,南诏兵合桃花、茫、裸形等部共五万人攻安南。八六三年,攻破交趾城。南诏两次破安南,唐人被杀被俘不下十五万。南诏使善阐节度使杨思缙率兵二万守安南,唐退守岭南。八六六年,唐安南都护高骈大破南诏军,杀三万亲人,南诏败军逃走。唐懿宗命安南、邕州、西川诸军各保疆界,不得进攻南诏,又遣使去劝导说,南诏如愿恢复和约,唐一切不追问。当时唐朝已经全部腐朽,迫近崩溃,边境大小地方官无不贪暴昏懦,朝廷尽管说各守疆界,地方官依然为私利制造边衅。八六九年,南诏军入侵西川,攻破沿路州县。八七○年,围攻成都。直到八七五年,高骈为西川节度使,才驱逐南诏军过大渡河,收复所失州县。八八○年,唐宰相卢携等总结南诏的攻掠说,“自咸通(八六○年)以来,蛮(南诏)两陷安南、邕管,一入黔中,四犯西川,征兵运粮,天下疲弊,逾十五年,租赋太半不入京师,三使、内库由兹空竭,战士死于瘴厉,百姓困为盗贼,致中原榛杞,皆蛮故也”。从表面看,唐朝的加速崩溃,与南诏入侵确有关系,但招致南诏祸乱的根本原因却是唐朝的极度腐朽,这一点,卢携等人是不敢正视的。

八九七年,南诏皇帝法在善阐城被人杀死,子舜化立。九○二年,舜化死,舜化的儿子不满一岁,权臣郑买嗣掌国政,杀舜化子,起兵杀蒙氏亲族八百人,灭南诏。

南诏自七三八年皮逻阁统一六诏起至九○二年郑买嗣灭南诏,首尾凡一百六十五年。南诏国王世系表

舍龙—细奴逻(六四九年——六七四年)—逻盛炎(在位年不明)—炎阁(在位年不明)—(弟)盛逻皮(在位年不明)—皮逻阁(唐赐名蒙归义,?——七四八年)—阁逻凤(七四八年——七七八年)—(孙)异牟寻(七七八年——八○八年)—寻阁劝(八○八年——八○九年)—劝龙晟(八○九年——八一六年)—(弟)劝利(八一六年——八二三年)—

(弟)丰祐(八二三年——八五九年)—酋龙(世隆,八五九年——八七七年)—法(隆舜,八七七年——八九七年)—舜化(八九七年——九○二年)大长和国(九○二年——九二八年)

郑买嗣又名■(同昶),郑回的七世孙。郑回也叫王蛮利,王是爵号,他的子孙自然列入贵族,参与政治。降舜时郑买嗣执掌政柄,舜化时为宰相,养成夺国的势力。灭南诏后改国号为大长和,其他制度不改。“长和”名称正反映当时贵族间争夺权利,很不和好。南诏战胜吐蕃,尤其是攻唐大有俘获,武人得势,拥兵自雄,向外攻掠转为内部互相争夺。自长和国至大理国,对内地朝廷采深闭固拒的态度,政治上很少有往来,更不敢有军事行动,原因是内部争夺剧烈,如果被内地朝廷干涉,弱小国家是无法对抗的。九六五年,宋将王全斌灭后蜀国,请乘胜攻云南,宋太祖正在集全力稳定内部,不敢进取,在地图上用玉斧画大渡河以西说,河外不是我的土地。云南与宋朝都因为内部欠稳,彼此隔绝了三百余年。

郑买嗣传位至孙郑隆亶时,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郑隆亶,灭大长和国。大长和国国王世系表

郑买嗣(九○二年——?)一郑是(?——九二六年)一郑隆亶(九二六年——九二八年)大天兴国大义宁国(九二八年——九三六年)

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拥立赵善政为骠信,国号大天兴,又名兴源国。九二九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改国号为大义宁。杨赵都是白蛮大姓,郑买嗣杀蒙氏亲族,乌蛮失势,白蛮人相继得国。九三七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大理国(九三七年——一二五三年)

段思平是白蛮贵族,《南诏德化碑》上列名首位的大臣段忠国(原名俭魏),就是段思平的六世祖。段氏自称先世是武威郡(凉州)人,段氏很可能是蛮化的汉人。杨干贞要杀害段思平,段思平得舅父爨判和友人高方素(赵善政旧臣)的保护,并向东方黑爨、松爨三十七部借兵,在石城(曲靖县)会师,以董迦罗为军师,攻入太和城,建立大理国。

三十六部多数是乌蛮,也有几部是瑶人。杨干贞灭郑氏,段思平灭杨氏,都依靠三十七部的助力。段思平得国,首先免除三十七部的徭役,立盟誓互保和好。三十七部居地在滇池东、北、南三方,大理国疆域,与南诏略同,实际势力却局限在以洱海为中心的云南西部,不再象南诏那样敢于向外攻掠了。

大理国王位传至段连义时,臣杨义贞废段氏,自立为广安皇帝。四年后,段氏臣高智升遣子高升泰起东方兵(当即三十七部兵)灭杨氏,拥立段寿辉。一○九九年(宋哲宗元符二年),段寿辉让位给高升泰。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高升泰死,子高泰明又让位给段正淳,改国号为后理国。其时东方三十七部已独立,屡与后理国作战。高氏专权,国人称为高国主,波斯、昆仑等国商人来通商,都得先见国主。高氏退还王位,名义上不敢废段氏,大概与东方三十七部的反对高氏有关。一一一六年(宋徽宗政和三年),后理国王段和誉遣使来朝贡,宋徽宗封段和誉为大理国王。一一七三年,大理国遣使人李观音得等二十三人到邕州议通商。一二五三年,元宪宗命忽必烈率兵入云南,擒段兴智及高泰祥,灭大理国。云南与内地脱离以至隔绝,前后凡三百余年,唐宋两朝都无力改变这个局面,元朝消灭云南割据者,用兵顺利,没有遇到较大的抵抗,说明云南各族民众厌弃段氏高氏的割据,愿意与内地统一起来,因为提高了的经济和文化,更需要与内地联系,不允许统治阶级长期保持人为的分裂。

大理国自段思平至段兴智,凡二十二主,三百十七年。

七三八年南诏皮逻阁统一六诏至一二五三年大理国灭亡,凡五百十六年。

第二节社会经济与文化

云南原是“群蛮种类多不可记”的各族聚居地。各族中经济和文化的水平,汉族最高,其次是白蛮,再其次是乌蛮,自此以下,文化程度极为参差,大抵吃生肉的寻传,多妻养夫的裸形,应属于最低的一类。比较高一些的部落,习俗也实在急待改革,例如黑齿、金齿、银齿三种,与人相见,用漆器或金、银器饰齿,表示礼貌。绣脚种,在小腿上刻花纹。绣面种,小儿生满月,在面上刻黑纹。雕题种,在面上和身上刻黑纹。穿鼻种,鼻上挂个大金环;酋长出行,使人用丝绳牵着金环在前面走。也有人用两支金钉,穿入鼻中,钉脚露在鼻孔外。长鬃种,额前作长髻,下垂过脐,走路时用物举着长髻;酋长要两个女人在前面举髻,才可行走。这种习俗,正反映他们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落后性,文化较高的人看来,不免要发笑;同样,文化更高的人看较高的人的某些习俗,也不免要发笑。文化发展无止境,较落后的文化,总不免残留着若干可笑的故俗,关键在于择善而从,不断改革自己的故俗。可是,落后性与保守性总是紧密相结合,落后族总想保守故俗,以为故俗存在,等于本族存在。要求本族存在,完全是合理的,但因此安于落后状态。这就很不合理了。事实上,任何一个族,都是遵循着客观规律而存在或消失,不合理的要求,只能得到与愿望相反的后果。譬如水,一条小水流过一段路,不再往前流,太阳顺,沙土填,到后来,这条小水不见了,这是实在的消失。另外有许多小水,一直往前流,在不同的地点流入一条中等河里。这条中等河不保存原来诸小水的名称,而诸小水的水既然汇合成这条中等河,那末,中等河的名称,就成为诸小水的总称。许多中等河往前流,在不同的地点流入一条大河里,同样,这条大河的名称,就是许多中等河的总称。许多大河往前流,都流入大海里。大海不分别某部分水来自某大河,总而称之为侮水。如果不拘泥于某些形式,心知其意地以水的譬喻来看一个族的消失或存在,很有相同处。落后不前进的族,到了一定时期,因为缺乏生存条件(社会愈前进,生存条件愈提高,落后族处境愈危险),逐渐由衰微以至消失,这种事例,历史上是常见的。前进中(进程有快有慢)的族,当然是大多数。它们从小族融合成中等族,再从中等族融合成大族,后来似乎只剩下一个大族,许多小族、中等族消失了,实际恰恰相反,不是消失而是发展成为大族了。现在世界上有许多民族,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若干世纪后,诸民族都要归于消失,融合而成一个人类总体。那时候不再有人种特征和民族特征等区别,好比诸大河流入大海,清水浊水淡水都变成海水,不是消失而是诸大河总融合了。

诸族融合的规律,人数少的族往往融合于人数多的族,但不算是最主要的规律。最主要的规律是经济文化低的族融合于经济文化高的族。因为水总是向低处流,社会却总是向高处走,没有一种力量能够长久遏阻这个趋势。社会在前进,前进的族列在前面,列在后面的族自然要追上去,企图阻止在后面的向前,强迫在前面的退后,都是反规律的,做这种愚蠢事的人一定是统治者而不是劳动民众,因之,前进势力终究会战胜保守势力,推动社会向高处走。到了没有高低和其他的区别,区别反而障碍再前进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人力不能阻止也不能强迫的社会趋势。

南诏立国,起着促成云南各族融合的作用。白蛮的经济文化水平,比汉族以外各族都高。南诏是以白蛮为主体的弱小国家,它受到唐和吐蕃的威胁,必须开发经济,补充人力,才能自立,因此,住在深山穷谷中的落后部落和原始人群,都被它寻找出来,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南诏德化碑》说“爱有寻传,畴壤沃饶,人物殷凑。⋯⋯开辟以来,声教所不及;羲皇之后,兵甲所不加。诏(王)欲革之以衣冠,化之以礼义。十一年(七六二年)冬,亲与寮佐,兼总师徒,刊木通道,结舟为梁,耀以威武,喻以文辞,款降者抚慰安居,抵捍者系颈盈贯,矜愚解缚,择胜置城。裸形不讨自来,祁鲜望风而至”。这段话的实质就是南诏用政治军事力量,打破闭塞状态,使原始居民接受统治,尽管政治是为了剥削,军事是为了征服,按社会趋势来说,终究是有进步意义的。

南诏立国的武力依靠白蛮贵族和自由民,因之经济上有特殊的待遇。南诏采用唐均田制,按户授田。

田五亩称一双。高级官授田四十双(二顷)。上等户授田三十双。中户下户各依次减授,当是中等户授田二十双,下等户授田十双。凡受田的户,不分贵贱都亲自耕作,不役使别户。受日户每年纳税米二斗。一年收一次的田不纳税米,收两次的田才纳税。受田户所有丁壮都服兵役,自备武器衣装。八三○年以前,南诏保境自守,战争较少,自由民赋税和兵役都不感沉重,南诏国家也就得到巩固。

南诏国赋税的来源,主要是剥削种官田的“佃人”。《蛮书》说,南诏修治山田很精好,城镇长官派出官员到当地监守催促,使“佃人”耕作。这种用“佃人”耕作的田,往往接连至三十里。收获完毕,监守官按“佃人”家口数目,发给口粮,其余全部归官。“佃人”除得到口粮以外,一无所有,显然是一种农业奴隶。

南诏耕田用二牛三夫。一夫牵牛,一夫按犁辕,一夫操犁。耕田必须有三个人,又受田户不相役使,这就需要使用奴隶来进行生产。官田是用奴隶的,高级官上等户所受田,也要用奴隶,中等户下等户劳动力不足时,自然也希望获得奴隶。南诏向外攻掠,经常掳获大批人口回国,国内奴隶买卖盛行,有理由说南诏是封建制奴隶制并存、奴隶制占较大比重的国家。大理国停止向外攻掠,奴隶来源减少,应是封建制占较大比重的国家。

南诏文化显示着向汉文化看齐的趋势,也就是逐渐革除白蛮故俗,完全接受较高级的汉文化。阁逻凤认郑回为淳儒,使教子弟读书。郑回所授书自然是儒家经典。异牟寻与唐朝恢复和好,唐西川节度使韦臯允许南诏派遣贵族子弟轮流到成都就学,前后相沿五十年,学成回国的人数至少有好几百。唐宣宗说要节省费用,拒绝收受南诏学生。南诏表示不满,来信说:“一人有庆,方当万国而来朝;四海为家,岂计十人(学生名额)之有费”。此后南诏停止入贡,并骚扰边境,要求继续就学。高骈《回云南牒》里说,“传周公之礼乐,习孔子之诗书,片言既知,大恩合报”;牛丛《报(答)坦绰(首相)书》里也说“赐孔子之诗书,颁周公之礼乐,数年之后,蔼有华风。⋯⋯岂期后嗣,罔效忠诚⋯⋯遂令凶丑,肆害生灵”。南诏国人深爱汉文化,尽量吸取,在文化交流的一方——店朝,因南诏攻掠庸境,两国政治上交恶,竟采取谬误措施,停止交流的进行。文化交流,上层人士往往起媒介作用,但主要的意义在于两国民众间得以友好互助。政治交恶,总是出于两国统治者间,与民众无涉。唐君臣损害南诏民众的利益作为对南诏统治者的报复手段,甚至要求报“大恩”,当然不会发生任何效果,内地与云南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却长时期被两地统治者割断了。

两宋时,朝廷对大理国仍采取消极态度,大理国对内地却有恢复经济文化上联系的要求。一一一三年(宋徽宗政和三年),大理国请入贡。一一一六年,大理国进奉使李紫琮等来朝,路过鼎州(湖南常德县),到学宫拜宣圣(孔子)像,与诸生相见。李紫琮到京师,贡马及麝香等物,宋封段和誉为大理国王。一一三三年(宋高宗绍兴三年),广西奏称大理国求入贡及卖马。宋高宗说,入贡就是求通商,可勿许,马匹供军用,可给价收买。一一七三年(宋孝宗乾道九年),有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二十三人来邕州议马匹贸易,给宋官文书,要求购买《文选五臣注》、《五经广注》、《春秋后语》、《三史》加注、《都大本草广注》、《五藏论》、《大般若十六会序》及《初学记》、《张孟押韵》、《切韵》、《玉篇》、《集圣历》、《百家书》等书籍,又要浮梁(江西景德镇)瓷器、琉璃碗及紫檀、沉香木、甘草、石决明、井泉石、蜜陀僧、香蛤、海蛤等药物。文书后边有附记说“古文有云,察音者不留声,观行者不识辞,知己之人,幸逢相谒,言音未同,情虑相契。吾闻夫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今两国之人不期而会者,岂不习夫子之言哉。续继短章,伏乞斧伐”。短章中有“言音未会意相和,远隔江山万里多”等句。从李观音得文书里表现,文理人除方音及人名用三个字与内地人不同,其余无异于内地人。段氏自称祖先本是汉人,段氏立大理国,愈益推行汉文化,是很自然的。大抵南宋时,白蛮文化已经提高到汉族的水平。乌蛮和落后部落,受白蛮文化的影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自一二五三年元灭大理国以后,汉人和白蛮以及文化较高的各蛮部,加速了融合过程,《新唐书·南蛮传》所载以落后习俗为称号的部落,许多不再见于记载,说明这些部落脱离故俗,文化上升到较高水平了。

简短的结论

云南地区原先居住着被称为蛮族的许多部落。在滇池和洱海周围的居民,被称为白蛮,他们经济文化都比较先进,接近汉族的水平。被称为乌蛮的人,居住在儿地,以畜牧为业,文化远不及白蛮。此外,还有许多落后部落,甚至还有原始人群。白蛮乌蛮人口较多,是主要的居民,尤其是白蛮,有资格代表蛮族社会。

战国时,楚威王派遣将军庄�率兵进入云南地区。庄�因归路断绝,以滇池为中心,建立起地方数千里的滇国,子孙相继为滇王。楚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为白蛮,是很有可能的。汉武帝灭滇国,置益州郡。此后,历朝增设郡县,汉族人逐渐增加,汉文化影响也随而扩大。内地有变乱,流民逃来避难,或朝廷统治力衰弱(如梁未撤退地方官),汉族人失势,都会融合到白蛮里去。白蛮的生产技术和语言文字与汉族相同或相似,并自称本是华人,足见两族关系非常密切。

居住在洱海周围的白蛮,有六个大部落。部落酋长号称诏,因而有六诏的名称,蒙舍诏地在南方,也称为南诏。唐太宗时,蒙舍酋长张乐进求让位给蒙细奴逻,南诏开始强大起来。细奴逻的父亲舍龙是哀牢山乌蛮,避仇到南诏,耕地谋生,张乐进求让位给流寓的农家子,想见当时阶级的区别并不严格,乌蛮白蛮的界限也并不显著。

吐蕃势力进入洱海地区,征服五诏。南诏始终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云南王,帮助南诏兼并五诏,成立统一洱海地区的南诏国。

唐助南诏统一,是要南诏有力地牵制吐蕃的兵力。南诏统一后,是要扩大领土到滇池地区,建立起大白蛮国。这一计划遭到唐朝的阻挠,唐与南诏发生了矛盾,但南诏对唐仍保持朝贡关系。

天宝年间,唐朝廷已经腐朽不堪,自以为强大无敌,对南诏进行难以容忍的压迫。七五○年(天宝九载),南诏阁逻凤被迫起兵反唐,依附吐蕃,大大加强了吐蕃侵唐的力量。

阁逻凤兼并滇池地区,迁徙当地白蛮二十余万户到永昌,让居住在东方的乌蛮迁徙到白蛮故地。乌蛮从畜牧改进为农业部落,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与白蛮文化相接近。蛮族社会发生这个大变化,意义是巨大的。

南诏本身贫弱,介在唐、吐蕃两大国间,必须依附一个大国。附唐利多害少,附吐著利少害多,南诏自然愿意附唐。安史乱后,唐困于内战,无意争取南诏来归,南诏附吐蕃四十余年,成为唐西南方的一个敌国。唐德宗时,南诏想摆脱吐蕃的压迫,又由于唐的争取,南诏转附唐朝,成为吐蕃东南方的一个强敌。南诏利用自己的中间地位,附唐后,拒绝唐势力伸入国内,除朝贡外,完全保持政治上的独立。

南诏附唐将近四十年,在唐援助下,大破吐蕃军,国力可称极盛,但衰亡的征兆也在这时候开始。南诏击吐蕃获胜,藩镇权力逐渐增大,王室失去控制力,后未反被强藩控制了。武人得势,乘唐朝衰弱,八三○年以后,积极进攻唐境,唐损失巨大。南诏出兵攻掠加速了唐朝的崩溃,也加剧了本国内部的分裂。九○二年,权臣郑买嗣灭蒙氏王朝,南诏国亡。

南诏亡后,国内常起变乱,国号屡改。九三七年,段思平成立大理国,形势才较为稳定。原因是乌蛮三十七部占有滇池地区,白蛮为保全自身,内部争夺多少有些限制。

南诏是封建制奴隶制并存、奴隶制占较大比重的落后国家,尤其是八三○年以后,掳掠大量唐人,愈益增加了奴隶制成分。但在另一方面,云南境内落后的和非常落后的许多蛮部,都被它搜寻出来,迫使接受统治,在经济和文化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尽管这种统治带着残暴性,从社会发展的观点看来,却也含有进步意义,不容否认它对蛮族社会的贡献。

白蛮文化基本上就是汉文化,到段氏王朝时,已经无甚区别。一二五三年,元朝灭大理国,云南和内地合并成一体,很大部分白蛮和汉族也融合成一体。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