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叙事
上古结绳而理,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依类象形,始谓之文,形声相益,故谓之字。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1)扬雄曰:“孰有书不由笔?”(2)苟非书,则天地之心,形声之发,又何由而出哉?是故知笔有大功于世也。
【注释】
(1)谁能出不由户:出自《论语·雍也》。户,门。
(2)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文学家、学者。以模拟司马相如写作大赋而闻名,代表作有《甘泉赋》、《河东赋》等。除了文学创作外,扬雄好学深思,模拟《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并著《方言》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方言字典。孰有书不由笔:出自扬雄《法言·问道》。
【译文】
上古的时候人们结绳记事,后世的圣人改用文字。起始依类象形而造出的文字,称之为“文”,后来使用形声造字法衍生的文字,称之为“字”。孔子说:“谁能出入时不经由门呢?”扬雄说:“哪里有书写而不使用笔的呢?”要是没有书写,那么天地之心与世间的形体声音,又如何表达出来呢?因此可以知道,笔是有大功于世的。
【点评】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而文字的运用,又必须借助于书写工具。自从笔发明诞生以来,虽形制多有变化,但直至今日,仍是最为重要而通用的书写工具。
《释名》曰(1):“笔,述也,谓述事而言之。”又成公绥曰(2):“笔者,毕也,谓能毕具万物之形,而序自然之情也。”又《墨薮》云(3):“笔者,意也。意到即笔到焉。又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也。”又许慎《说文》云(4):“楚谓之聿(5)。聿字从帇、一,又帇音支涉反(6)。帇者,手之捷巧也,故从又、从巾。秦谓之笔,从聿、竹。”郭璞云(7):“蜀人谓笔为不律。虽曰蒙恬制笔,而周公作《尔雅》授成王(8),而已云简谓之札,不律谓之笔,或谓之点。”又《尚书中候》云(9):“元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时文写之。”《曲礼》云(10):“史载笔。”《诗》云(1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又夫子绝笔于获麟(12)。《庄子》云(13):“舐笔和墨。”是知古笔其来久矣。又虑古之笔不论以竹、以毛、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呼之为笔也。昔蒙恬之作秦笔也,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14),羊皮为被(15),所谓苍毫,非以兔毫竹管也。见崔豹《古今注》(16)。秦之时,并吞六国,灭前代之美,故蒙恬独称于时。又《史记》云(17):始皇令恬与太子扶苏筑长城,恬取中山兔毛造笔,令判案也。
战国时期制作的毛笔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的毛笔。现存最早的毛笔实物,则是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晚期楚墓出土。此枝毛笔湖北江陵包山2号战国墓出土。
【注释】
(1)《释名》:字典,成书于东汉末,作者刘熙。该书以事物的内容性质分类,其特点是采用了“声训”的方法,即以同音或近音字来解释词义。
(2)成公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人,三国魏文学家。博涉经传,闲默自守,为张华所知重,著有诗赋杂笔十余卷。今传《成公子安集》,为明人张溥辑本。
(3)《墨薮》:唐韦续撰,系书法鉴赏评论著作,共二卷。
(4)许慎《说文》:即《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提出“六书”理论,分析解释汉字的字形、字义,是历代研究文字学者的必读书。
(5)聿(yù):笔的本字。
(6)支涉反:这是古代的反切注音法。方法为取一字(切上字)的声母和另一字(切下字)的韵母及声调,说明被注音字(被切字)的读音。
(7)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著名学者。以博学多识而知名,曾注释《尔雅》,同时也精通术数,还是东晋游仙诗的代表作家。
(8)周公作《尔雅》授成王:周公,西周初期政治家,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死后,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周公平定多次叛乱并开疆辟土,为西周王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开创了分类释词的体例,是古代重要的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学)典籍,后被列入《十三经》。该书的作者问题,历来莫衷一是,有周公作、孔子增补、孔子弟子子夏增补、汉代经学家汇集等说法。本书取周公说。成王,即周成王,武王之子。
(9)《尚书中候》:古谶纬书,共十八篇,已佚。下文“元龟负图”两句指河出图的传说,据说上古时有大龟从黄河中浮出,背上刻有神秘图案,伏羲据此推演出八卦。
(10)《曲礼》:《礼记》的首篇。《礼记》为“三礼”之一,是秦汉间儒者释礼、说礼的文章汇编,成书在汉代。
(11)《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中期,收录诗歌305篇。下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出自《诗经·邶风·静女》。
(12)夫子绝笔于获麟:指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猎获麒麟,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辍笔。
(13)《庄子》:先秦道家学派代表著作。今传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并不尽出于庄周之手,多有后学所增入的内容。
(14)柱:毛笔头中心部分,一般选用较硬的动物毛。
(15)被:毛笔头的外侧。
(16)崔豹《古今注》:崔豹字正熊,西晋人,惠帝时曾任太傅丞。《古今注》全书三卷,杂记名物、制度、异闻等。
(17)《史记》:汉司马迁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之首。
【译文】
《释名》说:“笔,是记述的意思,指描述事物而将其表达出来。”成公绥则称:“笔,是完备的意思,指能够完全表现万物的形态,表达自然的情况。”《墨薮》称:“笔就是意,意到则笔到。吴地方言称之为‘不律’,燕地方言称之为‘弗’,秦地方言称之为‘笔’。”许慎《说文解字》称:“楚地称之为‘聿’。聿字从帇、一,发音为支涉两字反切。帇是手巧的意思,因此该字从又、从巾。秦地方言称之为‘笔’,从聿、竹。”郭璞说:“蜀地人称笔为‘不律’。虽然传说笔是蒙恬发明制作的,但周公写作《尔雅》,用来教育成王,其中就已经提到‘简’就是‘札’,‘不律’就是笔,也有人称之为‘点’。”《尚书中候》称:“大龟背负图而出,周公拿笔用当时的文字摹写下来。”《曲礼》称:“史官持笔记录政事。”《诗经》称:“娴静的女子多么美丽,送给我彤管。”此外,还有孔子作《春秋》,记事终于获麟。《庄子》称:“舐着笔尖,调和墨汁。”由此可以知道古代笔的由来已久。古代的笔无论是竹制、毛制,还是木制,只要能蘸墨写字,就称之为笔。以前蒙恬制作秦笔,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皮为被,这就是所谓的“苍毫”,并非用兔毫和竹管制作的。此事见崔豹的《古今注》。秦国吞并六国,湮灭前代的成就,因此只有蒙恬的名声流传下来。此外《史记》称:秦始皇命令蒙恬与太子扶苏修筑长城,蒙恬选取中山地方的兔毛造笔,用它来判案。
《三才图会》中的笔
毛笔主要由笔头和笔管组成,笔头栽入笔管,有时配有笔帽,起保护笔头的作用。
【点评】
上文引《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之句,认为“彤管”是笔,实则未必。对此,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众说纷纭,有人主张指涂有红漆的笔,有人认为是笛子类的乐器,有人说是红色茎杆的草。
《西京杂记》云(1):汉制,天子笔以错宝为跗(2),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3)。又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注释】
(1)《西京杂记》:记载西汉逸闻杂事的杂史著作。关于其作者和成书年代,有多种说法,其中传统的说法是西汉刘歆(xin),现在较有力的说法是东晋葛洪。
(2)跗(fu):指毛笔栽毛的部位。
(3)官师:低级的官吏。路扈:或说汉代笔工,善制紫毫,或说为官职名。
【译文】
《西京杂记》称:按照汉朝的制度,天子用笔的跗用宝石镶嵌而成,所用的毛都是秋天的兔子细毛,由官师笔工制作。又用各色珍宝制作笔匣,四周用玉璧翠羽装饰,价值百金。
【点评】
上文所述汉代皇帝使用的笔具可谓备极精工奢华。其中提及的笔匣,颇似现今的文具盒,所不同者,笔匣内有用于放笔的凹槽。此外,笔匣的材质也非常多样,木、竹、陶瓷、金属均可。
又《汉书》云(1):尚书令、仆射、丞相、郎官(2),月给大笔一双。篆题云“北宫工作”。
【注释】
(1)《汉书》:东汉班固撰。记述了西汉与新莽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一百卷。
(2)尚书令:古官名,秦代始设。本为少府属官,掌管文书奏章等机要事务,在汉代权势渐重。仆射(yè):古官名,秦代始设。意为主管之官,侍中、尚书、博士、郎均有仆射。丞相:古官名,秦代始设,为最高行政长官。郎官:汉代郎官属郎中令管辖,是天子的侍从官。
【译文】
《汉书》称:尚书令、仆射、丞相、郎官,按月供应大笔一双。笔上题刻有“北宫工作”的字样。
【点评】
此条苏易简记忆有误,并非出自《汉书》,而是应劭《汉官仪》。
又傅玄云(1):汉末,一笔之柙(2),雕以黄金,饰以和璧(3),缀以隋珠(4),文以翡翠。非文犀之桢(5),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6),秋兔之翰(7)。用之者必被珠绣之衣,践雕玉之履。
【注释】
(1)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人,魏晋间文学家、学者。为人刚直,官至司隶校尉。著有《傅子》及《傅玄集》十五卷,今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一卷。
(2)柙(xiá):匣子。
(3)和璧:即和氏璧,这里代指美玉。
(4)隋珠:传说随国国君曾救治大蛇,大蛇衔明珠报恩。此处泛指质地优良的珍珠。
(5)桢:笔杆。
(6)丰狐:大狐狸。
(7)翰:羽毛。
清康熙竹管白潢恭进天子万年笔
函套中的笔盒设计也十分精巧,很像书册。
【译文】
傅玄称:汉末,有一种笔匣是用黄金雕成的,以美玉装饰,镶嵌着明珠,还有翡翠制成的花纹。笔杆不是用带有花纹的犀角制成,便是用象牙,以优质的狐狸毛为柱,用秋天的兔毛为翰。使用者一定是穿着珠绣之衣与雕玉之鞋的。
【点评】
从一方面而言,此条反映出汉代笔具已具备高度的工艺性和观赏性;但在另一方面,笔具尚且如此奢华,统治阶层的生活是如何的穷奢极欲,更可想见。
《王子年拾遗记》云(1):张华造《博物志》成(2),晋武赐麟角笔管(3)。此辽西国所献也。
【注释】
(1)《王子年拾遗记》:作者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十六国时期方士。受前秦苻氏政权礼遇,被后秦姚苌所杀。《拾遗记》又名《拾遗录》,原为十九卷,后散佚,经梁人萧绮搜集整理,形成今天所见的十卷本。此书记载了大量神仙奇异之事,是魏晋时期较重要的志怪小说。
(2)张华造《博物志》: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在今河北固安南)人。年少好学,因受阮籍的赞赏而名声大噪,官至司空,后死于“八王之乱”。张华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同时还以博学洽闻、精于方术而知名。《博物志》是其所著的博物志怪书,共十卷。
(3)晋武:即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265年篡魏称帝,290年卒。
【译文】
《王子年拾遗记》称:张华写成《博物志》后,晋武帝赏赐他麟角笔管。这笔管是辽西国所进献的。
【点评】
在我国古代,臣子写成著作后,以进献给皇帝,获得皇帝的褒奖为莫大荣誉。同时,为表示对该著作的认可和欣赏,君主常以赐纸墨笔砚为恩赏。此外,晋武帝时占据辽西地区的是鲜卑族慕容氏,慕容氏在其后的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政权。
《孝经援神契》云(1):孔子制作《孝经》,使七十二子向北辰磬折(2),使曾子抱河洛书北向(3)。孔子簪缥笔(4),衣绛单衣,向北辰而拜。
【注释】
孔子杏坛礼乐图
(1)《孝经援神契》:古谶纬书。
(2)七十二子:传说孔子弟子中成就较高能“身通六艺者”,共七十二人。北辰:北极星。磬折:弯腰行礼。
(3)曾子:即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孔子之孙子思师从曾参,孟子又出自子思门人门下。河洛书:指河图与洛书。河图,见前注。洛书与之类似,据传有大龟出自洛水,龟甲上刻有神秘图案。
(4)缥(piǎo):淡青色。
【译文】
《孝经援神契》称:孔子写作《孝经》,命七十二子向北极星弯腰行礼,让曾子抱着河图、洛书面向北方。孔子将淡青色的笔插在头上,穿着深红色的单衣,朝着北极星行拜礼。
【点评】
《孝经援神契》见于《后汉书·樊英传》,可知是汉代流行的谶纬书。谶纬书多记阴阳灾异,内容荒诞不经,其中所谓孔子事迹当然也不可信。不过在头上插笔,确是古代实有的。古代史官、谏官及君王的近臣侍从入朝值班时,在帽子上插笔,以便于随时记事;后来这一习惯逐渐演化为装饰,与官员佩剑相配合,以体现君子文武双全。
王羲之《笔经》云(1):有人以绿沉漆竹管及镂管见遗,录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必金宝雕琢(2),然后为贵乎?
【注释】
(1)王羲之《笔经》: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有“书圣”之称。《笔经》,王羲之撰,已散佚,有清人严可均辑本。
(2)讵(jù):难道。
【译文】
王羲之《笔经》称:有人送给我绿沉漆竹管笔和镂管笔,我使用了很多年,也很可珍爱赏玩。难道一定要黄金宝石雕琢而成的方才可贵吗?
【点评】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当然对毛笔会有深入心得。从上文可知,他最关心的是笔的使用与否,而非不惜工本的奢华做工。
崔豹《古今注》云:今士大夫簪笔佩剑,言文武之道备矣。
【译文】
崔豹《古今注》称:现在士大夫头上插笔,腰间佩剑,是为了表示文武双全。
【点评】
簪笔是古代习俗,指官员将笔插于发髻间,类似于簪,以便随时取用。最初这么做只是为了实用,后逐渐成为装饰。在考古发现中,许多汉晋时代的毛笔笔端均是削尖的,似乎就是为了簪笔的方便。
汉画石上簪笔的人物
晋蔡洪赴洛中(1),人问曰:“吴中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2),圣朝之盛佐,明时之俊乂(3)。朱永长(4),理物之宏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5),九皋之鸿鹄(6),空谷之白驹。顾彦先(7),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8),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龙(9),鸿鹄之徘徊,悬鼓之待槌。此诸君以洪笔为锄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10),以义理为丰年。”出《刘氏小说》(11),又出《语林》(12)。
【注释】
(1)蔡洪:字叔开,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有才辩。初仕孙吴,吴亡后,出仕晋朝。洛中:即洛阳。
(2)吴府君:即吴展,字士季,下邳(今江苏邳州)人。仕吴,为广州刺史、吴郡太守。
(3)俊乂(yì):才能出众之人。
(4)朱永长:即朱诞,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仕吴,为议郎。
(5)严仲弼:即严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仕吴,为议郎。
(6)九皋(gāo):曲折深远的沼泽。鸿鹄(hú):即天鹅。
(7)顾彦先:即顾荣,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吴重臣顾雍之孙。西晋末年的江南士族首领,在晋王室南渡后给予了支持。
(8)张威伯:即张畅,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仕吴。
(9)陆士龙:即陆云,西晋著名文学家,博闻强记,善诗赋,与兄陆机并称“二陆”。吴亡后,出仕晋朝,累迁太子舍人、清河内史。后卷入“八王之乱”而死。
(10)稼穑(sè):即农业劳动。稼,耕种。穑,收获。
(11)《刘氏小说》:疑即《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召集门下文人所撰写,主要记载魏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行,文辞清隽,为著名的志人小说。
(12)《语林》:东晋裴启撰。该书与《世说新语》类似,专记士人清隽可喜的言行。原为十卷,唐代就已散佚,现有鲁迅辑本。
清代竹管小紫颖笔
此笔笔管、笔帽皆竹制,笔头为紫毫制成,放置于精美的笔匣中。
【译文】
晋时,蔡洪前往洛阳,有人问他:“吴中的世家大族怎么样?”他回答说:“吴府君是圣朝了不起的辅佐之才,政治清明时德才出众的人。朱永长有治理百姓所需的高洁德行,有出类拔萃的声望。严仲弼犹如水泽深处的天鹅,僻静山谷中的白马驹。顾彦先好比乐器中的琴瑟,五色的龙纹。张威伯如寒冬时节茂盛的松树,幽静深夜中的月光。陆士龙有如鸿鹄在天空中徘徊,悬挂着的鼓待人敲响。以上这些人以笔为农具,把纸札当做良田,把沉默寡言当做劳作,将体味义理作为丰收。”以上出自《刘氏小说》,《语林》中也有。
【点评】
此则故事,《世说新语·赏誉》有类似记载,但文字细节有所不同。这类以比喻来评论人物特点的风气,从东汉后期至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世说新语》中收录极多。
《文士传》云(1):成公绥口不能谈,而有剧问,以笔答之,见其深智。
【注释】
(1)《文士传》:晋张隐撰。原五十卷,记载战国至曹魏文人故事,北宋时已不全,后失传,今有清人辑本。张隐,一作“张骘”。
【译文】
《文士传》称:成公绥不善言辞,有人问他艰深的问题,他用笔答,体现其深邃的智慧。
【点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才智出众的人材拙于言辞,比如汉代的大学者、大文学家扬雄就有口吃的毛病,但丝毫不妨碍其著作等身。
吴阚泽为人佣书(1),以供纸笔。
【注释】
(1)阚(kàn)泽:字德润,三国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博学闻名,仕吴,官至太子太傅。
【译文】
东吴的阚泽靠着给别人抄书,来获得纸笔。
【点评】
阚泽的事迹详见《三国志·吴书》本传,据称他在代人抄写书籍时,留心记忆,抄写一书,就等于诵读一遍,最终成为博学的学者。他还精于历算,曾写作《乾象历注》,纠正旧历的错误。
三国图像·钟繇
《世说》(1):王羲之得用笔法于白云先生,先生遗之鼠须笔。又云:钟繇、张芝(2),皆用鼠须笔。
【注释】
(1)《世说》:即刘义庆《世说新语》。
(2)钟繇(yóu):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著名书法家。仕曹魏,至太傅。钟繇的书法造诣极高,兼擅隶楷,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张芝:字伯英,敦煌渊泉(在今甘肃安西东)人,东汉书法家。尤擅草书。
【译文】
《世说新语》称:王羲之从白云先生处学习到了用笔之法,白云先生送给他鼠须笔。又称:钟繇与张芝都用鼠须笔。
【点评】
今本《世说新语》无此条,该书在流传过程中曾有散佚,苏易简是宋初人,所见《世说新语》确有可能与今本不同。所谓白云先生,未详其人,王羲之撰有《记白云先生书诀》,可能就是此条记事的蓝本。《记白云先生书诀》的内容是“天台紫真”谈论书法至理,天台紫真和白云先生这两个名字,明显有道教色彩,《书诀》的书法理论也有很强的道教元素。至于王羲之信奉五斗米道,则是人所共知的。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撰写论文《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其中述及魏晋书法发展与道教之关系。《记白云先生书诀》也可为其一证,不过此文不载于宋前典籍,历来多被断定为伪作。
晋王珣(1),字元林,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人说云:“君当有大手笔。”后孝武哀策、谥文(2),皆珣所草。
【注释】
(1)王珣:晋代书法家,出身琅琊王氏,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之孙。
(2)孝武:指晋孝武帝司马曜,东晋第九帝,372—396年在位。哀策:又称“哀册”,颂扬死去帝王功德的韵文,礼时当众宣读后埋入墓中。
【译文】
晋代的王珣,字元林,他曾梦见有人送给自己如椽的大笔。有人对他说:“你会有大手笔的。”其后晋孝武帝的哀策、谥文,都是王珣起草的。
明嘉靖雕漆紫檀管雕毫提笔
根据选用动物毛料的不同,毛笔可分为紫毫(紫色兔毫)、羊毫、狼毫等,多种毫混合制成的则称兼毫。
【点评】
王为王羲之之侄,书法上的名声虽不及其叔,但实际造诣极高。王《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为清内府三希堂镇库之宝,也是三希堂所谓“三希”之一,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且难能可贵的是,《伯远帖》为王真迹,不似传《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均为后人摹本。《伯远帖》也是现存的年代仅次于陆机《平复帖》的晋人书法真迹。
《汉书》:张安世持橐簪笔(1),事孝武数十年(2),以备顾问,可谓忠谨矣。
【注释】
(1)张安世:西汉人,官车骑将军。橐(tuó):口袋。
(2)孝武:即汉武帝刘彻,西汉著名君主,以雄才大略著称,在位53年(前140—前87)。
【译文】
《汉书》称:张安世持橐簪笔,侍奉汉武帝数十年,以备顾问,可算是忠诚谨慎了。
【点评】
“持橐簪笔”原意指帝王的近侍之臣头上插着笔,手里拿着装书的口袋,随时准备回答帝王提出的问题,之后意义逐渐引申为忠于职守。这段文字出自《汉书·赵充国传》,说是张安世触怒汉武帝,武帝有意诛杀,幸而有人以张安世忠于职守,数十年如一日劝解,武帝方才饶过他。
《梁书》(1):纪少瑜(2),字幼玚,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3),云:“我以此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遂进。
【注释】
(1)《梁书》:唐姚思廉撰。共五十六卷,记载南朝梁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
(2)纪少瑜: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梁代文士,入《南史·文苑传》。
(3)陆倕(chuí):字佐公,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南朝齐梁文学家。与沈约、谢朓等人同为著名的“竟陵八友”成员。
【译文】
《梁书》称:纪少瑜,字幼玚,他曾经梦见陆倕将一束青镂管笔送给自己,并说:“我认为这笔还能用,你自己选择其中好的吧。”纪少瑜的文章因此大有进步。
【点评】
根据《南史》的记载,纪少瑜姿容美妙,又工书法,侍奉梁朝诸王,尤其得到时为晋安王的梁简文帝萧纲的赏识。但他一生没有做过大官,曾有人感慨,说他“有大才而无贵仕”。至于他所梦到的陆约,后世的名声远不及沈约、谢等人,但在当时则是一代文宗。萧纲《与湘东王书》就曾说:“近世谢沈约之诗,任陆约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梁郑灼(1),家贫好学,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必削而用之。
【注释】
(1)郑灼:字茂昭,东阳信安(今浙江衢州)人,南朝梁陈间经学家。累迁中散大夫、国子博士。
【译文】
梁代的郑灼家境贫寒却十分好学,抄写义疏夜以继日。笔毫耗尽,就将笔杆削尖了继续用。
【点评】
此段出自《陈书·儒林传》。郑灼以经学著称,尤其精通《三礼》。他曾师从南朝经学大师皇侃。除了削笔的故事外,《陈书》还记载了另一件趣事。据说郑灼年轻时曾梦见与皇侃在路上相遇,皇侃对他说:“郑郎,你张开嘴巴。”然后吐了口吐沫到郑灼口中,郑灼从此经学大通。这个故事虽有些恶心,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与纪少瑜梦见陆赠笔,则是同类故事的不同变型。
翡翠玛瑙毛笔
明代象牙管毛笔
毛笔的握笔法为:食指关节处压住笔杆,中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的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笔杆,顶住食指,拇指向上捏住笔杆。掌心应中空,有如握着鸡蛋。
柳公权为司封员外(1),穆宗问曰(2):“笔何者书善?”对曰:“用笔在心正,心正则书正。”上改容,知其笔谏。
【注释】
(1)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尤以楷书知名,与颜真卿齐名,代表作有《送梨帖题跋》、《玄秘塔碑》等。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仕途显达,官至太子少师。司封员外:即司封司员外郎。司封司为吏部诸司之一,掌册封、朝命;员外郎为该司主官。
(2)穆宗:即唐穆宗。原名李宥,被立为皇太子后改名“李恒”。唐朝第十二帝,在位4年(821—824)。
【译文】
柳公权任司封司员外郎时,唐穆宗问他:“用什么样的笔写字好?”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在于心要正,心正,则书法自然端正。”穆宗脸色马上变了,知道他是借笔的名义来进谏。
【点评】
穆宗在唐代诸帝中,名声不好。他由宦官拥立,继位后沉迷游乐,畋游无度,不留意政务,又好服药求仙,后服金石之药而死,死时还不到三十岁。
十竹斋画谱·邺架
“邺架”这一典故出自唐代。唐人李泌受封邺侯,他喜好藏书,收聚书籍三万余卷,因此后世常以“邺架”称指藏书。
《景龙文馆集》云(1):中宗令诸学士入甘露殿(2)。其北壁列书架,架上之书学士等略见,有《新序》、《说苑》、《盐铁》、《潜夫》等论(3)。架前有银砚一,碧镂牙管十,银函盛纸数十种。
五老图
人物的后侧有一个书柜,一童子正将书从书柜中取出。
【注释】
(1)《景龙文馆集》:当作“景龙文馆记”,唐武甄撰。甄字平一,以字行,为武后族人,官修文殿学士。该书原为八卷,今本一卷,当有散佚。书中记载唐代文馆杂事及诸学士应制、唱和之作。
(2)中宗:即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子,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7年。甘露殿:唐宫殿名,在唐长安宫城内。
(3)《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一卷,今传十卷,其中保留大量先秦人物的言行事迹。《说苑》:共二十卷,西汉刘向撰。是一部汇集各种材料再分类编排的杂著杂纂类著作,编纂意图在于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揭示治国方略。《盐铁》:即《盐铁论》,西汉桓宽撰,共十卷六十篇。系研究西汉政治、经济的重要材料。《潜夫》:即《潜夫论》,东汉王符撰,共十卷三十六篇。系研究东汉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
【译文】
《景龙文馆记》称:唐中宗命令诸学士进入甘露殿。宫殿北侧墙壁陈列着书架。学士们大略一看,架上的书有《新序》、《说苑》、《盐铁论》、《潜夫论》等。书架前放着一方银砚,十枝碧镂牙管笔,还有银制的匣子盛着数十种纸。
【点评】
上文提及“碧镂牙管笔”,应是指笔管以象牙制成,并雕有图案的毛笔。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古人还非常强调毛笔的艺术性,特别是在笔管上雕绘图案,集书法、绘画、微雕于一身,更是体现其艺术品特色的主要方式。
清代斑竹管玉笋笔
笔管、笔帽均为竹制;笔头羊毫制,长锋型。
曹褒(1),字叔通,尝慕叔孙通为汉书仪(2),夜则沉思,寝则怀铅笔(3),行则诵文书。当其念至,忽忘所之。
【注释】
(1)曹褒:原文误作“曹裒”,据《后汉书》改。曹褒,鲁国薛(今山东滕州)人,东汉儒者。
(2)叔孙通:秦汉之交儒者,事汉高祖刘邦,为刘邦制定礼仪典章。
(3)铅笔:古代蘸铅粉用以涂改错误的笔。
【译文】
曹褒字叔通,他羡慕叔孙通为汉王朝制定典礼制度,晚间沉思不已,睡觉的时候也怀揣着铅笔,走路的时候诵读文书。每当想到一个念头,往往就忘了自己要去哪里。
【点评】
曹褒勤学好思,是东汉有名的儒者。他出身儒学世家,其父曹充曾为博士官,研习《庆氏礼》。曹褒继承父业,在汉章帝年间奉诏修订了朝廷礼仪制度;同时他招徒讲学,据说弟子有千人之多,当时被奉为儒宗。
《韩诗外传》曰(1):赵简子有臣曰周舍(2),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问其故,对曰:“臣为君谔谔之臣(3)。墨笔执牍,从君之后,伺君过而书之。”
【注释】
(1)《韩诗外传》:汉代研究《诗经》的学派有齐、鲁、韩、毛四家。韩诗的创始人为韩婴。《韩诗外传》是该派有关《诗经》的学说,原有内传、外传两部分,内传已失传,现存外传也已经过后人的改动。
(2)赵简子:即赵鞅,“简”为谥号。春秋后期晋国六卿之一,长期执掌晋国政权,为赵氏的强大乃至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谔谔(è)之臣:指敢于忠言直谏、据理力争的臣子。
【译文】
《韩诗外传》称:赵简子有家臣名叫周舍,他在赵简子的宅邸门下站立了三天三夜。赵简子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是您的忠直之臣。手持墨笔和简牍,跟随在您身后,等发现您犯下过错就把它记下来。”
【点评】
我国有史官传统,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官要时刻跟随君主左右,随时记载君主的言行与政治事件。且史官的记载有相对独立性,往往能不讳恶隐疾。自古以来,人们均以是否能秉笔直书作为评价史官品质的重要标准。
梁元帝为湘东王时(1),好文学,著书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精粹者用银管书之,文章赡逸者以斑竹管书之。故湘东之誉,播于江表(2)。
【注释】
(1)梁元帝:即萧绎,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初封湘东王,侯景之乱后在江陵称帝,在位3年(552—554),被西魏攻灭。
(2)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清代粉彩花鸟瓷毛管
【译文】
梁元帝做湘东王的时候,喜好文学,写书时常记载忠臣义士以及文章写得优美的人。他使用的笔分为三种,有的用金银雕饰,有的用斑竹做笔管。忠孝两全的,用金管笔书写;德行精粹的,用银管笔书写;文章华美飘逸的,用斑竹管笔书写。因此湘东王的美名,在江南盛传。
【点评】
梁元帝才高而不幸,他雅好文学,精通佛道、书法与绘画,其文化修养程度之高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极其少见的。本来帝位与他无关,好不容易趁着侯景之乱上台,仅做了三年皇帝,就被西魏大军攻破江陵,被俘而死。
梁元帝同时又是一个自私而残忍的人,在侯景之乱中,他将争位的兄弟一一杀死。江陵城破时,又将积聚的十四万卷藏书付之一炬,为自己陪葬,造成了中国典籍的一次大破坏。
《东宫旧事》(1):皇太子初拜,给漆笔四枝,铜博山、笔床副焉(2)。
【注释】
(1)《东宫旧事》:晋张敞撰,原为十卷,记载皇太子及东宫的制度掌故。今有《说郛》辑本,存五十条。
(2)铜博山:一种铜制熏炉。炉盖似山形,古人以传说中的仙山博山名之,故称“博山”。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刘胜墓曾出土错金博山炉。笔床:一种放置笔的器具。
【译文】
《东宫旧事》称:皇太子刚一册立,供给漆笔四枝,以及铜博山、笔床。
清代铜龙形笔架
笔架、笔山、笔格异名同实,指的都是放置毛笔的器具,便于写字者在构思、暂歇时搁笔,其放置方法为笔头朝上斜置。笔架的材质和造型十分丰富,难以一一列举。
【点评】
笔床是放置毛笔的器具,功能与笔筒、笔架类似,但形制不同。笔筒置笔为竖插,笔架为斜放,笔床则是平置,故称为“笔床”。笔床在中古时代颇为流行,南朝著名文学家徐陵《玉台新咏序》就称:“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可见笔床是文人必备之物。不过后来笔床似乎不再流行,明人屠隆《考余事》是一本专讲文房雅趣的好书,其中说:“笔床之制,行世甚少。”屠隆本人见过“古镏金者,长六七寸,高寸二分,阔二寸余”,十分小巧,上面可放笔四支。
欧阳通(1),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管,貍毛为心,覆以秋毫(2)。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用紧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重也。
【注释】
(1)欧阳通:字通师,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尤工楷书,与父亲欧阳询并称,世称“欧体”。
(2)秋毫:原指动物秋天生长的毛发,此处专指秋天的兔毛。
【译文】
欧阳通是欧阳询之子,擅长书法,笔画比其父更为精瘦,经常以此自豪。写字时,笔必须是用象牙犀角做笔管,用貍毛为笔心,外面则是秋天的兔毛。用松烟制墨,其中加上麝香。纸必须是紧薄白滑的才写。他这样做是因为自视甚高。
【点评】
古人常说:“笔墨精良,人生一乐。”南朝大诗人鲍照则说:“秋毫精劲,霜素凝鲜。”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从追求品味来说,文人对于每日伴随左右的文房四宝提出高要求,都在情理之中。古代很多书法家尤是如此,他们往往有特制或专用的文具,如钟繇、张芝用鼠须笔。
柳恽尝赋诗未就(1),以笔捶琴,坐客以箸扣之(2),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笔捶之始也。
【注释】
(1)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南朝诗人。
(2)箸(zhù):筷子。
【译文】
柳恽曾赋诗未完,便以笔敲琴,席上的客人用筷子打拍子,柳恽为其哀婉的声韵而震惊,于是将其谱为雅致的乐曲。这就是后来相传的用笔敲琴的渊源。
【点评】
柳恽是多才之士,除了长于文学创作之外,还精通音律、围棋。据《梁书·柳恽传》,他曾写作音乐理论著作《清调论》,还推行音乐革新,“以今声转弃古法”。
《史记》:相如为天子游猎之赋,赋成,武帝许尚书给其笔札(1)。
南生鲁四乐图(局部)
【注释】
(1)尚书: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原为皇帝身边的侍从,负责掌管文书。汉武帝时,渐成机要之职,后逐渐演化为一部主官。札:古代用于书写的木片。
【译文】
《史记》称:司马相如写作描写天子游猎场面的赋,完成后,武帝允许尚书供给毛笔和札。
【点评】
在纸张发明之前,竹木因其材质易得且加工方便,是最主要的书写材料。而由于当时的生产力限制,无论是笔还是简牍书札,均数量有限,并不易得。所以武帝特许供给笔札,是相当的恩遇,这当然是因为司马相如所作《上林》等赋,壮丽华美,极得武帝喜爱,甚至使其“超然有凌云之志”,沉醉其间。
又汉献帝令荀悦为《汉纪》三十篇(1),诏尚书给其笔札。
【注释】
(1)汉献帝:刘协,汉灵帝之子,东汉末代皇帝,在位31年(190—220)。长期为曹操傀儡,曹操死后,被迫禅位于曹丕。荀悦: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汉纪》:荀悦撰,编年体史书。汉献帝因班固《汉书》繁杂难读,命荀悦加以改编简化。
【译文】
此外,汉献帝命令荀悦写作《汉纪》三十篇,诏令尚书供给笔札。
【点评】
荀悦的《汉纪》以《汉书》为蓝本改写,仿效《左传》的体例,将其改为编年体史书。据说荀悦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怀有不满,写作此书有讽谏曹操不要篡位的用意。
江淹梦得五色笔(1),由是文藻日新。后有人称郭璞,取之。
【注释】
(1)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南朝著名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著有《江文通集》传世,代表作有《别赋》、《恨赋》。
【译文】
江淹梦中得到五色笔,从此文章辞藻越来越好。后来有人自称是郭璞,将五色笔拿走了。
【点评】
江淹少有才华,以诗文知名,中年之后仕途得意,文章却大不如前,人们称之为“江郎才尽”,由此就产生了各种传说。此事最早见于钟嵘《诗品》,称江淹从宣城郡罢官,夜里梦见一人,伟岸貌美,自称郭璞,对江淹说:“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江淹从怀中掏出五色笔还给那人,之后便文思枯竭。《南史·江淹传》记载了一则相似的故事,人物则变为西晋文学家张协与江淹。张协在梦中向江淹要回寄存的一匹锦缎,之后江淹的文才便一蹶不振。这个故事被称为“文通残锦”。
清代象牙八仙狼毫笔
君子有三端,其一曰文士之笔端。
【译文】
君子有三样东西,其中之一便是文士的笔端。
【点评】
三端的说法出自《韩诗外传》,但原文是“君子避三端,避文士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口诛笔伐,有时严于斧钺,其力量不可小觑。唐人徐寅有七律《笔》大赞笔的功用:“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势健岂饶淝水阵,锋聒还学历山耕。毛干时有何人润,尽把焚烧恨始平。”
汉班超常为官佣书(1),久劳苦,乃投笔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2),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焉能久事笔砚?”
【注释】
(1)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史学家班固之弟。班超是卓越的军事家、外交家,长期驻扎西域,依靠智慧和谋略,维持了汉朝在西域的势力。
(2)傅介子:北地(今甘肃庆阳)人,西汉大臣,曾平定西域龟兹、楼兰等国的反汉势力。张骞:字子文,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西汉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奉武帝命,出使西域,是沟通西域的第一人,为“丝绸之路”的开辟立下了不朽功勋。
班超投笔从戎
《投笔记》中的一幕。
【译文】
汉代的班超曾为官府抄书,长期劳苦不堪,于是将笔扔在地上,说:“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张骞,在异域立下功勋,以获取封侯的奖赏。怎么能长久地与笔砚打交道呢?”
【点评】
这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在西域二十二年,所能直接指挥的汉朝军队数量非常有限,他运用极为高超的外交和手腕,依靠西域当地亲汉势力,彻底驱逐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最终获封“定远侯”,实现了自己当初立下的志愿。
魏明帝见殿中侍御史簪白笔(1),侧阶而立,问曰:“此何官也?”辛毗对曰(2):“御史簪笔书过,以记陛下不依古法者。今者,直备官眊笔耳(3)。”
【注释】
(1)魏明帝:曹叡,曹魏第二帝,魏文帝之子,在位12年(227—239)。侍御史:官名,曹魏时始置。
(2)辛毗:字佐治,汉末三国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早年侍奉袁绍,后出仕曹魏。
(3)眊(mào):昏聩不清。
【译文】
魏明帝看见殿中有侍御史头插白笔,在台阶两侧站立,询问说:“这是什么官?”辛毗回答说:“御史簪笔记载过失,专门负责记载陛下做事不依照古法之事。但现在的御史,只不过是聊备官职,浪费毛笔罢了。”
【点评】
据《三国志·辛毗传》,辛毗屡屡忠言直谏。曹丕得以继承曹操之位,就得益于辛毗坚持主张不可废长立幼。至明帝时,辛毗已是元老重臣,固可言无忌。
左思为《三都赋》(1),门庭藩溷(2),必置笔砚,十稔方成(3)。
【注释】
(1)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三都赋》:左思的代表作,分述蜀都成都、吴都建业、晋都洛阳的情形,以夸耀晋朝的文治武功。
(2)溷(hùn):厕所。
(3)稔(rěn):年。
【译文】
左思写作《三都赋》时,在门口、庭院、围墙、厕所等处都放了笔砚,花费了十年才写成。
【点评】
《三都赋》是左思的潜心力作,在各处放置笔砚,是为了随时记录不时跃出的文思。左思未曾去过成都、建业,但凡有熟人从两地回来,他就会详细询问风土民情。在如此的呕心沥血下,《三都赋》写成后轰动一时,洛阳城内人人竞相传抄,引发纸张紧张而涨价,这便是成语“洛阳纸贵”的出处。
薛宣令人纳薪(1),以炙笔砚。
【注释】
(1)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西汉大臣。由小吏出身,因为政有法,执法公平,最终升至丞相。
【译文】
薛宣令民众缴纳木柴,用来烤暖笔砚。
【点评】
古时寒冷,冬天磨墨后常易冻结,所以需要用火烤化。
朱松麟刻松鹤竹笔筒及背面刻铭
又鱼豢《魏略》曰(1):颜斐(2),字文林,为河东太守。课人输租(3),车便置薪两束,为寒炙笔砚。风化大行。
【注释】
(1)鱼豢(huàn)《魏略》:鱼豢,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三国魏官员,著名史学家。《魏略》,魏国史书,记事至魏明帝曹叡止。现已失传。
(2)颜斐:济北人,曹魏大臣,历任京兆太守、平原太守。
(3)课:征收租税。
【译文】
鱼豢《魏略》称:颜斐字文林,任河东太守。他向百姓征收租税,随车放置两束木柴,为的是天冷时烘烤笔砚。从此风化大行。
【点评】
在豪杰辈出的三国时代,颜斐声名不显,但他历任各地太守,劝课农桑,发展生产,使经历汉末大乱的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因此极受爱戴。传说他调离时,百姓极力挽留,不使前行,整整花费了十余天才走出郡界。
祢衡为《鹦鹉赋》于黄射祖之子座上(1),笔不停辍。又阮瑀援笔草檄立成(2),曹公索笔求改,卒无下笔处。
【注释】
(1)祢衡:字正平,平原般县(今山东临邑)人。汉末名士,与孔融、杨修亲善,为人狂傲。触怒曹操,后被江夏太守黄祖所杀。《鹦鹉赋》:祢衡的代表作,汉末小赋的优秀作品。祖:指黄祖,东汉末年人,为刘表部下,任江夏太守。
(2)阮瑀(yu):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籍之父。
【译文】
祢衡在黄射黄祖之子座上写作《鹦鹉赋》时,一气呵成,毫无停顿。又有阮瑀持笔起草檄文,立刻写就,曹操索笔想要修改,最终竟然没有可以下笔的地方。
【点评】
祢衡年轻而有大才,孔融曾称赞他为“颜回不死”,由此恃才傲物,屡屡出言不逊。他曾触怒曹操,曹操虽有意杀他,但为了爱惜名声,便将他转送去荆州刘表处,想借刀杀人。刘表也没有上当,又将祢衡转送至黄祖处。祢衡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触犯黄祖,招致杀身之祸。
《史记》:西门豹为邺令(1),投巫于水,复投三老(2)。乃簪笔磬折,向河而立,以待良久。
【注释】
(1)邺:古地名,今河北临漳。
(2)三老:古代县、乡地方掌教化之官,由乡里推举的年老德高者出任。
【译文】
《史记》称:西门豹任邺令,将巫扔到河中,再扔三老。然后簪笔弯腰行礼,面向河水站立了许久。
【点评】
西门豹治邺是《史记》的名段落,出自《滑稽列传》。当时邺地水患频发,迷信盛行,巫人与地方上的三老等勾结起来,以给河伯娶媳妇为名,伺机敛财,使穷苦民众深受其害。西门豹机智地惩治了这些恶党,之后兴修水利,使邺地不再受水患之苦。
崔豹《古今注》云:牛亨问:“彤管何也?”答曰:“彤,赤漆耳。史官载事,故以赤管,言以赤心记事也。”
【译文】
崔豹《古今注》称:牛亨提问:“彤管是什么?”回答说:“彤是红色的漆。史官记载事件,之所以要用红色的笔管,是表示以赤心肝胆记事。”
【点评】
许慎《说文解字》:“彤,丹饰也。”即用红色漆涂饰之意。古代漆器多为红色、黑色,因此笔管为红色,并不奇怪。但史官用笔为红色是否真的带有上述道德意味,则不可知。不过汉代宫廷的确设有女性史官,选择知书达理的良家妇女充任,持彤管笔,记载宫闱起居之事,以示劝诫。《后汉书·皇后纪序》称:“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又因女史持彤管笔,而得“彤史”的雅称。
曹公欲令十吏就蔡琰写书(1)。姬曰:“妾闻男女礼不亲授。乞给纸笔一月,真草维命(2)。”于是缮写送之,文无遗误。
三国图像·蔡文姬
明代画卷中的蔡文姬
【注释】
(1)蔡琰:即蔡文姬,“琰”为其名,原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汉末文学家蔡邕之女,同时也是著名的女诗人。早年被匈奴虏掠,后被曹操赎回。
(2)真草:指楷书与草书。
【译文】
曹公想要让十名官吏到蔡琰处抄写书籍。蔡文姬说:“我听说男女之间按照礼,是不能直接接触的。请您给我纸笔和一个月的时间,由我来抄写,楷书也好,草书也好,听凭您的命令。”于是蔡文姬缮写后送呈曹操,文字没有遗误。
【点评】
蔡邕是东汉末年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除了极富才学之外,还拥有大量的藏书。曹操与蔡邕交好,文姬归汉后,便向她询问蔡家藏书的情况。文姬答以原先有书四千余卷,经战乱已经全部散失,但记忆所及能背诵四百余篇,于是便有了上述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蔡文姬对于中国文化和典籍的流传是有功的。
王粲才高(1),辨论应机,属文举笔便成。钟繇、王朗(2),名为魏卿相,至朝廷奏议,皆阁笔不敢措手。
【注释】
(1)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汉末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少年时即受知于蔡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2)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末名士。出仕曹魏,官至司徒,与钟繇、华歆并为“三公”。玄学家王肃之父。
【译文】
王粲才华很高,辩论时能随机应变,写文章提笔便成。钟繇、王朗,虽名为魏的重臣,但每逢写作朝廷的奏议,都搁笔不敢下手。
【点评】
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才思敏捷,《三国志》说他“善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王粲的记忆力也非常惊人,他观棋时不慎将棋盘打翻,却能复盘,分毫不差。
《袁子正书》云(1):尚书以六百石为名,佩契刀囊(2),执版,右簪笔焉。
【注释】
(1)《袁子正书》:晋袁准撰,原为二十五卷,今失传,仅有清人辑本。
(2)契刀囊:用来盛放秘密文书的布袋。
【译文】
《袁子正书》称:尚书的官秩为六百石,随身佩带契刀囊,手执版牍,冠的右侧簪笔。
【点评】
尚书自汉武帝时,逐渐成为机要职务,掌管朝廷奏议和文书的起草,契刀囊、版与簪笔都是必备的工作装备。契刀囊专门用于存放需要保密的文书,版指木牍,用于随时记事,大臣上朝时手持的朝笏即源自于此。
《孔子世家》云(1):孔子在位听讼,文辞可以与人共者,不独有也。至于修《春秋》笔则笔(2),削则削。子夏之徒(3),不能赞其一辞。
【注释】
(1)《孔子世家》:指《史记·孔子世家》。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所撰,实则乃鲁国史官编纂,记事起鲁隐公元年(前722),终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3)子夏:即卜商,“子夏”乃其字,孔子晚年所收弟子。精于学问,能传孔子之学。
【译文】
《孔子世家》称:孔子任官审理案件时,文辞上有可以与别人商讨的,决不独断。到了他修《春秋》的时候,则该写的一定要写,该删去的一定要删去。子夏等人,不能增删一句。
【点评】
孔子撰《春秋》之说不可信,但若说孔子曾对其整理、修订则大致可信。《春秋》行文简省,措辞严谨,古人说《春秋》“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能使“乱臣贼子惧”,可见其文字的威力。
闭户著书图
王充好理实,闭门潜思,户牖墙壁各置刀笔(1),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注释】
(1)牗(you):窗户。
【译文】
王充喜好理实,闭门潜心思索,在门口、窗户和墙壁等处都放置了刀和笔,就这样写成了《论衡》八十五篇,共二十余万字。
明代树根笔挂
笔挂是长时间放置毛笔所使用的器具,上面的横梁有挂钩,用于挂笔。
【点评】
王充是东汉重要的思想家,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信谶纬、好迷信的虚妄风气,王充对此极为不满,因而潜心创作了《论衡》,致力破除迷信,是汉代思想史的重要著作。
文中所提及的“刀”,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橡皮,用于刮削竹简,修改错误。从这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纸张在王充身处的东汉已经被发明、使用,但仍有一个纸张与竹简并行的过渡时期。
谢承《后汉书》云(1):杨璇(2),字玑平,平零陵贼,为荆州刺史赵凯横奏(3)。槛车征之(4),仍夺其笔砚。乃啮臂出血,以簿中白毛笔染血以书帛上,具陈破贼之形势,及言为凯所诬。以付子弟诣阙。诏原之。
【注释】
(1)谢承《后汉书》:谢承字伟平,三国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学多闻,尤熟于东汉史事。谢氏《后汉书》原为一百三十卷,现已失传,有鲁迅辑本。
(2)杨璇: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灵帝时任零陵太守。
(3)荆州刺史:荆州的地方长官。荆州,最早为九州之一,汉代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一部。刺史,始设于汉代,初为监察官,后权柄渐重,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4)槛(jiàn)车:四周有栅栏的车,多用于押送犯人。
【译文】
谢承《后汉书》称:杨璇字玑平,平定零陵的叛乱,却遭到荆州刺史赵凯的诬告。朝廷派出槛车押送他,并没收了他的笔砚。于是他将手臂咬出血来,用簿中的白毛笔蘸着血在帛上书写,具体陈述了平定叛乱的情形,并称自己系被赵凯诬陷。他将这封血书交给子弟,让他们去皇宫申冤。皇帝下诏赦免了他。
【点评】
写血书以表坚定不移的志向或者申诉千古奇冤,似乎是中国历代相承的特色。未知杨璇所为是否就是血书之滥觞。
王隐《晋书》(1):陈寿卒(2),洛阳令张泓遣吏赍纸笔(3),就寿门下写《三国志》(4)。
【注释】
(1)王隐《晋书》:王隐字处叔,东晋陈郡陈(今河南淮阳)人。博学多闻,尤其熟悉西晋历史。他所撰《晋书》原为九十三卷,是记述晋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为房玄龄《晋书》的蓝本之一,现已失传,有清人辑本。
(2)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曾师从学者谯周。原为蜀臣,蜀亡后,出仕西晋。
(3)赍(ji):抱着,带着。
(4)《三国志》:陈寿撰。记载三国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译文】
王隐《晋书》称:陈寿死后,洛阳令张泓派遣官吏带着纸笔,到陈寿家里抄写《三国志》。
【点评】
此事见于房玄龄《晋书》陈寿本传。《三国志》在陈寿生前似乎并未流传,他死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等人上表,称“故治书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希望朝廷能加以采录,于是朝廷诏令河南尹、洛阳令备纸笔,到陈寿家中去抄写。
《谢庄传》云(1):时宋世宗出行夜还(2),敕开门。庄居守曰:“伏须神笔,乃敢开门。”
【注释】
(1)《谢庄传》:指《宋书·谢庄传》。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文学家。代表作有《月赋》等。
(2)宋世宗:即宋文帝刘义隆,在位30年(423—453),年号“元嘉”,期间为刘宋王朝的全盛期,史称“元嘉之治”。
【译文】
《谢庄传》称:当时宋世宗外出,夜间才回来,下令开门。谢庄负责守备,说:“需要陛下的亲笔诏书,才敢开门。”
【点评】
宋文帝之后曾在某次酒宴中,询问谢庄为何坚持不开门。谢庄从容不迫地说:“臣听说帝王外出巡游、郊祀,都应有所节度。陛下白天出门,夜间才返回,我怕有别有用心的恶徒借陛下的名义发布假命令,因此必须要看到诏书,才敢开门。”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以笔迹判断真伪,自古有之。古代还有“画押”,即个人创造的个性化符号,也起到防伪的作用。
《王僧虔传》云(1):宋孝武欲擅书名(2),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
【注释】
(1)《王僧虔传》:指《南齐书·王僧虔传》。王僧虔,出身琅琊王氏,南朝宋齐间人,擅长书法,有唐人摹本《太子舍人帖》传世。
(2)宋孝武:此处原误作“齐孝武”。宋孝武帝刘骏,南朝宋第四帝,在位11年(454—464)。
【译文】
《王僧虔传》称:宋孝武帝想要独享书法家的名头,王僧虔不敢显山露水,经常用不好的笔写字,以求被宽容。
【点评】
宋孝武帝生性忌刻,自以为书法造诣很高,容不得臣下比他高明,故而王僧虔不得不出此下策。南朝皇帝中不乏喜好书法者,齐高帝萧道成也擅长书法,称帝后曾与王僧虔比赛书法,问王僧虔:“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好明说自己比皇帝高明,只能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萧道成的气度较大,闻弦歌而知雅意,也不为难王僧虔,哈哈一笑了事。
水晶笔插
孔稚圭上表曰(1):圣照元览,断自天笔。
【注释】
(1)孔稚圭: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朝宋齐间文学家。擅长骈文。
【译文】
孔稚圭上表称:圣上洞察细微、如同手里握有天笔,能断知一切。
【点评】
这句出自孔稚圭永明九年(491)所上表,见《南齐书》本传。古代臣下向帝王上表,基本都有这类表示诚惶诚恐的恭敬之语。
庾易(1),字幼简。侍中袁彖雅慕之(2),赠鹿角书格、蚌砚、象牙笔管。
【注释】
(1)庾易:此处原误作“庾廙”。庾易,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朝隐士。
(2)侍中:古代官名,秦始置,汉代袭之,因随从皇帝左右,参闻朝政,成为清要贵重之职。袁彖(tuàn):字伟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宋齐间人。
【译文】
庾易字幼简,侍中袁彖仰慕他的为人,赠送给他鹿角制作的书格、蚌壳制作的砚和象牙制的笔管。
【点评】
文中提及的书格,也是文房清玩之一,功能是写字时支撑手臂,使手腕不摩擦纸,以防染墨。用鹿角制成,可知除了实用之外,还是奢侈贵重的玩物。
陶弘景,字通明(1)。年四五岁,常以荻为笔(2),画灰中学书,遂为善隶。
【注释】
(1)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北朝道士、道教茅山宗的创始者。同时也是医药学家,增补《神农本草经》,撰成《本草经集注》(敦煌卷子中有该书残卷)。字通明,原文误作“字彦通”。
(2)荻(dí):草本植物,生长于水边,与芦苇同类。
【译文】
陶弘景字通明,四五岁的时候,经常拿着荻当做笔,在灰中画着学习写字,由此后来擅长写隶书。
【点评】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身上。他幼年时,家境贫困,无力购置纸笔,母亲郑氏便用荻草为笔,在地上写字,教育欧阳修。
范岫(1),字懋宾,济阳考城人。每居,常以廉洁著称。为晋陵太守(2),虽牙管一双,犹以为费。
【注释】
(1)范岫(xiù):南朝文士,以博学而著称,为官廉洁,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2)晋陵:古郡名,治所在丹徒(今江苏镇江)。
【译文】
范岫字懋宾,是济阳考城人。每在一地做官,都以廉洁著称。他任晋陵太守时,虽然只有一对象牙管笔,还觉得太浪费。
【点评】
范岫是南朝著名文士,与当时文坛领袖沈约交谊深厚。据《梁书》本传,范岫身高“七尺八寸”,举止恭敬守礼,双亲病逝后,不食荤腥,只穿布衣。他为官十分廉洁,当时享有盛誉。他担任长城令时,置办了一个“梓材巾箱”,用了几十年,后来官位渐显,还依旧使用。
《太公阴谋》(1):笔之书曰,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
【注释】
(1)《太公阴谋》:相传为西周吕望撰,兵法书,原为八十一篇,已佚。
【译文】
《太公阴谋》称:笔之书上说,笔的毫毛那么茂盛,人掉进水中可以逃脱,陷入文网就活不了了。
【点评】
文字的力量有时非常可怕,深文周纳,足以置人死地。“陷文不活”,的确是非常精到的归纳。《太公阴谋》是兵书,其中讲到“陷文不活”,猜测与设置离间计有关。
蔡邕《与梁相》(1):复惠善墨良笔,下工所无重,惟大恩厚施,期于终始。“工”一作“士”。
【注释】
(1)蔡邕(yong):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汉末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
【译文】
蔡邕《与梁相书》中写道:您又送给我优良的墨和笔,我这个人无足轻重,只是希望您的大恩厚施能始终如一。“工”一作“士”。
【点评】
由此信可见,古人在获得良笔佳墨之后的欣喜之情。
徐广《车服仪制》曰(1):古者,贵贱皆执笏(2)。缙绅之士者,缙笏而垂绅带也(3)。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像。
【注释】
(1)徐广《车服仪制》:徐广字野民,晋宋东莞姑幕(今山东莒县)人。学问广博,尤其精通礼学,著有《车服仪制》及《晋纪》凡四十六卷。
(2)笏(hù):古代臣子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板状物。
(3)缙(jìn)笏而垂绅带:指插笏,垂着绅带,这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缙,插。绅带,士大夫束于腰间,一头下垂的大带。
【译文】
徐广《车服仪制》称:古时无论身份贵贱,都手持笏。缙绅之士,就是指插着笏而垂绅带的意思。有事则要书写下来,因此一直簪笔。现在的白笔,就是这种制度的残留。
【点评】
笏,又称“朝笏”,有玉制、象牙制、竹木制等多种。本来的用途是在上朝时随时记录君命或要事,《礼记·玉藻》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后来实用功能逐渐丧失,成为朝堂礼仪的一部分。
《礼》云(1):“史载笔,士载言。”注云:“谓从于会同(2),各持其职,以待事也。笔谓书具之属。”
【注释】
(1)《礼》:此指《礼记》。
(2)会同:指朝会。
【译文】
《礼记》称:“史官持笔记录政事,士进献言论。”注称:“这是说跟随君主参加朝会,各自按照职位,等待处理事务。笔指的是书写器具。”
【点评】
此条出自《礼记·曲礼》,所谓“注”是郑玄注。上古时,史官随从于君王左右,随时记载其言行。所谓“士载言”是指士进献历史记载,以备君主参考。
《典略》云(1):路粹(2),字文蔚,少学于蔡邕。为丞相军谋祭酒(3),曹操令枉状奏孔融诛之(4)。后人观粹所作,无不嘉其才而忌其笔。
【注释】
(1)《典略》:魏鱼豢撰。原书五十卷,现已失传,是一部野史著作,记事上起周秦,下至三国,内容颇为驳杂。
(2)路粹:汉末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出仕曹魏。
(3)丞相军谋祭酒:此职由曹操始设,为丞相府属官,乃其幕僚。
(4)孔融:字文举,鲁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译文】
《典略》称:路粹字文蔚,年轻时师从蔡邕学习。他担任丞相军谋祭酒,曹操命令他歪曲事实弹劾孔融,然后诛杀了孔融。后人阅读路粹所作的奏章,无不赞美其才华而忌惮其笔锋。
【点评】
路粹在曹操的授意下,以其文笔使孔融受诛。但建安十九年(214),他随曹操出征汉中,在军中坐事伏法,最终也没有善终,可知“伴君如伴虎”。文人往往自以为聪明,曲意逢迎,但也难保何时触怒龙颜,招致杀身之祸。
鲁公写经图
二之造
韦仲将《笔墨方》(1):先于铁梳梳兔毫及青羊毛,去其秽毛讫,各别用梳掌痛,正毫齐锋端,各作扁,极令匀调平好,用衣青羊毛。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固。痛颉讫,以所正青羊毛中截,用衣笔中心,名为“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复用青毫,外如作柱法,使心齐,亦使平均,痛颉内管中,宜心小不宜大。此笔之要也。
【注释】
(1)韦仲将《笔墨方》:韦仲将即韦诞,“仲将”乃其字,三国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曾任武都太守,擅长书法。《笔墨方》为记载制笔墨方法的技术文献,现已失传,仅有辑本。
【译文】
韦仲将《笔墨方》称:先用铁梳梳理兔毫与青羊毛,去除其中不干净的之后,分别用梳背拍打,使兔毛的尖端对齐,将其拍扁,使之非常匀称平整,再在外面裹上青羊毛。青羊毛要距离兔毫头下端大约二分左右,然后合起来,拍扁,再卷得非常牢固。这样之后,用所拍正的青羊毛中截,来裹用笔的中心,这叫做“笔柱”,或者称“墨池”、“承墨”。然后再用青毫,以做柱的方法,使中心对齐,同样要让它平匀,用力栽入笔管中,笔心宜小不宜大。这就是制笔的要领。
【点评】
韦诞的这番详细记载,是极为难得的制笔全流程的技术文献,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详细了解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制笔工艺的面貌。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兼毫笔”了。兼毫笔,是指以一种以上的毫制成的笔,以一种毫为柱,以其他毫为外层的“被”,这样可以兼具不同毫的优点,达到刚柔适度,运转如意的效果。
王羲之《笔经》曰:《广志会献》云(1),诸郡献兔毫,出鸿都门,惟有赵国毫中用。世人咸云兔毫无优劣,笔手有巧拙。意谓赵国平原广泽,无杂草木,惟有细草,是以兔肥。肥则毫长而锐,此则良笔也。凡作笔须用秋兔,秋兔者,仲秋取毫也。所以然者,孟秋去夏近(2),则其毫焦而嫩,季秋去冬近(3),则其毫脆而秃,惟八月寒暑调和,毫乃中用。其夹脊上有两行毛,此毫尤佳,胁际扶疏,乃其次耳。采毫竟,以纸裹石灰汁,微火上煮,令薄沸,所以去其腻也。先用人发抄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凡兔毛长而劲者曰毫,短而弱者曰毳(4),惟令齐平。以麻纸裹柱根令治,用以麻纸者,欲其体实,得水不胀。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见,然后安之,惟须精择,去其倒毛。毛杪合锋,令长九分。管修二握,须圆正方可。后世人或为削管,故笔轻重不同。所以笔多偏握者,以一边偏重故也。自不留心加意,无以详其至。此笔成,合蒸之,令熟三斛米饭(5),须以绳穿管悬之水器上一宿,然后可用。世传钟繇、张芝皆用鼠须笔,锋端劲强有锋铓,余未之信。夫秋兔为用,从心任手,鼠须甚难得,且为用未必能佳,盖好事者之说耳。昔人或以琉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矣(6)。近有人以绿沉漆管及镂管见遗,录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必金宝雕琢,然后为贵也。余尝自为笔,甚可用,谢安石、庾稚恭每就我求之(7),靳而不与(8)。
【注释】
(1)《广志会献》:疑为《广志》,晋郭义恭撰,博物类书,原书两卷,已散佚。
(2)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
(3)季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农历九月。
(4)毳(cuì):细毛。
(5)斛(hú):古代容积单位,一斛合十斗。
(6)踬(zhì):不顺畅。
(7)谢安石:即谢安,“安石”乃其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重要的政治家。在他的指挥下,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获胜,转危为安。庾稚恭:即庾翼,“稚恭”乃其字,颍川鄢陵(河南鄢陵)人,东晋政治家。立志恢复中原,未果而死。
(8)靳(jìn):吝惜,不愿给予。
【译文】
王羲之《笔经》称:《广志会献》说,各郡进献兔毫,都从鸿都门出入,其中只有赵国产的毫合用。世人都说兔毫不分优劣,制作笔的工匠有巧拙之分。我认为赵国平原开阔,没有杂草木,只有细草,因此兔长得肥硕。兔肥则毫长而锐利,是制作良笔的好材料。但凡制造笔,应使用秋天的兔毫,秋天的兔毫,是指仲秋时节所取的兔毫。这样做的原因是:七月距离夏天近,所以兔毫焦而嫩,九月离冬天近,所以兔毫脆而秃,只有八月寒暑调和,兔毫才合用。兔子夹脊上有两行毛,这是最好的兔毫,胁处的毫较为稀疏,比前者略差。采毫之后,用纸裹上石灰汁,用微火煮,令其微微沸腾,这是为了去除油脂。先用几十根人的头发,夹杂青羊毛和兔毛凡是兔毛,长而硬的称为毫,短而软的称为毳,使其齐而平。用麻纸裹在柱根上,使其牢固,用麻纸,是因为它的材质结实,遇水不会发胀。然后取上等的毫薄薄地铺在柱的外侧,将柱完全覆盖,然后使其妥帖。但需要精心选择,剔除倒毛。然后毛的尖端合出笔锋,保持九分的长度。笔管的长度为二拳,必须圆且正才行。后世有人削裁笔管,结果造成笔轻重不同。之所以有很多人握笔不正,就是因为笔的一端偏重所导致的。自己若不留心加意,就无法了解制笔的精髓。笔造完后,放在一起蒸,用能煮熟三斛米饭的水量,用绳子穿着笔管,放在水器上方蒸一整夜,然后才可使用。世间传说钟繇、张芝都用鼠须笔,笔锋强劲而有锋芒,我并不相信。秋天的兔毫用来制笔,使用时得心应手,鼠须很难获得,而且用来制笔并不一定好,这些不过是好事者的传言罢了。以前有人用琉璃、象牙做笔管,的确非常华丽,但是笔应轻便,太重则用起来不顺畅。近来有人赠送给我绿沉漆笔管和镂刻笔管,我使用了很多年,也同样可赏玩,并非一定要黄金宝石镶嵌雕琢,才算贵重。我曾经自己制笔,颇为合用,谢安、庾翼经常向我索要,我舍不得,没给他们。
皇帝批阅的奏折和使用的文房四宝
象牙、兽角毛笔
【点评】
上文提及了另一种制笔方法,与《笔墨方》所述的“兼毫笔”不同,虽然也同样使用多种毫,但不是按毫种不同分层使用,而是混杂使用,同样也可起到综合各种毫的优点,达成刚柔兼备的效果。这种制笔法称为“杂毫”。
此外,从上文还可得知,王羲之曾自制毛笔,颇为好用,使谢安等人艳羡(不过《笔经》是否为王羲之所撰,存有争议)。参照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著名书法家都曾自制笔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家对于文房四宝的优劣,最是甘苦自知。
《博物志》云(1):有兽缘木,文似豹,名虎仆,毛可以取为笔。岭外尤少兔(2),人多以杂雉毛作笔,亦妙。故岭外人书札多体弱,然其笔亦利。其云,至水干墨紧之后,鬈然如虿焉(3)。所以《岭表记》云(4),岭外既无兔,有郡牧得兔毫,令匠人作之。匠者醉,因失之,惶惧,乃以己须制上。甚善,诘之,工以实对。郡牧乃令一户必输人须,或不能逮,辄责其直。宣城之笔(5),虽管答至妙,而佳者亦少,大约供进或达寮为之则稍工。又或以鹿之细毛为之者,故晋王隐《笔铭》云(6):“岂其作笔,必兔之毫?调利难秃,亦有鹿毛。”盖江表亦少兔也,往往商贾赍其皮南渡以取利。今江南民间使者,则皆以山羊毛焉。蜀中亦有用羊毛为笔者,往往亦不下兔毫也。
【注释】
(1)《博物志》:晋张华撰。博物志怪书,共十卷,今存。
(2)岭外:即岭南地区。
(3)鬈(quán)然:弯曲的样子。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4)《岭表记》:即《岭表录异》。唐刘恂撰。共三卷,专记岭南地区的物产与奇异之事。
(5)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唐时称宣州。
(6)王隐《笔铭》:王隐,见前注,《笔铭》为其所撰文章。
【译文】
《博物志》称,有一种野兽在树上栖息,身体上的花纹像豹,名叫“虎仆”,它的毛可以用来制笔。岭南地区很少有兔子,人们多用杂鸡毛造笔,也很不错。因此当地人所写书札大多字体孱弱,但他们的笔也很锐利。据说,等到墨晾干之后,笔头就会弯曲得像蝎子一样。因此《岭表记》称,岭南没有兔子,有一位郡太守得到了兔毫,命令工匠制笔。工匠喝醉了,丢失了兔毫,十分害怕,于是就用自己的胡须做成笔,进献给太守。这笔很好用,太守询问起来,工匠禀报了实情。于是太守就下令每户都必须缴纳胡须,有人交不出来,就必须交纳价值相等之物充抵。宣城产的笔,虽然笔管非常精妙,但好的很少,大致来说,进贡朝廷或是供应官府的略精致一些。又有人用鹿的细毛制笔,所以晋代王隐的《笔铭》称:“制笔难道一定要用兔毫么?若说易于调制而耐用,鹿毛也不错。”江南也很少有兔子,常有商人运输兔皮到南方以获利。如今江南民间使用的笔,则都是用山羊毛制成的。蜀地也有用羊毛制笔的,往往不逊色于兔毫笔。
【点评】
兔毫、羊毫以及狼毫(黄鼠狼毛)是最主要的制笔原料,但在缺乏上述原料的地区,也可因地制宜,以其他毛料替代,如鹿毛、鸡毛等。鸡毛笔在毛笔中最软,乃选取鸡的绒毛制成,因此又称“鸡绒笔”,适合作画,而不宜书写。宣城是唐宋时期最知名、最重要的产笔地,宣笔以品质优良著称。唐宋诗人多有诗作赞叹,如唐人耿有《赋咏宣州笔》:“寒竹渐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唐代女诗人薛涛则说:“越管宣毫始称情。”但从上文可知,宣笔也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问题。
今之飞白书者(1),多以竹笔,尤不佳。宜用相思树皮,棼其末而漆其柄(2),可随字大小,作五七枚妙。往往一笔书一字,满一八尺屏风者。
【注释】
(1)飞白书:又称“飞白”,是一种特殊的书法,笔画中隐隐露出纸的白色。
(2)棼(fén):纷乱。
【译文】
现在写飞白书,多用竹笔,非常不好。最好用相思树皮,将其末端弄成细丝状,在它的柄上涂上漆,可根据字的大小,作五七枚效果最好。往往一笔就能写成一个字,占满一幅八尺大的屏风。
【点评】
飞白书据说起自蔡邕,相传汉灵帝时修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大受启发,仿效创造了“飞白书”。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这种书法的最大魅力在于气势飞动以及留白之处“窈窕出入”、随意洒脱,但很难写好。
《墨薮》云:王逸少《笔势图》(1),先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取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妙。今之小学者言笔(2),有四句诀也:“心柱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
【注释】
(1)王逸少:即王羲之。《笔势图》:又称《笔阵图》,相传为卫夫人所撰,是一篇书法理论文章。王羲之另撰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及《笔势论十二章》。
(2)小学:即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译文】
《墨薮》称:王羲之《笔势图》讲,先采集深山峻岭中的兔毫,在八九月收集,制成的笔头长一寸,笔管长五寸,笔锋整齐笔腰强劲者为好。如今研究小学的人谈及笔,有四句口诀:“心柱要硬,覆毛要薄,尖得像锥子,整齐得像凿子。”
【点评】
《笔势图》相传为卫夫人所撰,但疑不能决,也有人主张乃王羲之所撰,或称六朝人伪托。王羲之另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上文出自前者。
蜀中出石鼠,毛可以为笔,其名。秦蒙恬为笔,以狐狸毛为心,兔毫为副(1)。见《博物志》。
【注释】
(1)副:指笔头外层。
【译文】
蜀地出产石鼠,它的毛可以制笔,名叫“”。秦代的蒙恬制笔,用狐狸毛做心,兔毫做被毫。见《博物志》。
【点评】
如同杜康造酒、蔡伦造纸一样,蒙恬被奉为毛笔的发明者。而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可能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的毛笔。现存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晚期楚墓出土的。
李阳冰《笔法诀》云(1):夫笔大小硬软长短,或纸绢、无心散卓笔(2),即各从人所好。用作之法,匠须良哲,物料精详。入墨之时,则毫副诸毛勿令斜曲。每因用了,则洗濯收藏,惟己自持,勿传他手。至于时展其书,兴来不过百字,更有执捉之势,用笔紧慢,即出于当人至理确定矣。
清代小松款刻诗文婴戏图象牙毛笔
黑漆描金梅花纹毛管
【注释】
(1)李阳冰《笔法诀》: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尤精小篆。曾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并改动《说文解字》。《笔法诀》,是李阳冰所撰的书法理论著作。
(2)无心散卓笔:唐宋时期的一种毛笔,毫长寸半,一半藏于管中。
【译文】
李阳冰《笔法诀》称:笔的大小、硬软、长短,或是纸张、无心散卓笔,各根据个人的喜好不同,没有一定。制笔的方法是,工匠必须手艺高超,原料必须精美齐备。蘸墨的时候,不要让笔锋和笔侧的毛弯曲了。每次使用完毕,就要洗净收藏,只能自己使用,不要给别人。至于时不时地施展书法,凭着兴致,每次不超过百字,更有执笔的姿式、用笔的紧慢,都由书写者依理决定。
【点评】
无心散卓笔是唐宋时代的名笔,该笔笔锋很长,深扎入笔管腔内,所谓无心是指不制笔柱。宋代宣州笔匠诸葛高最擅长制作此种毛笔,苏东坡曾说:“惟诸葛高能之,他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法。”
明代青白玉桃形笔洗
今有以金银为泥书佛道书者,其笔毫才可数百茎。濡金泥之后,则锋重涩而有力也。
【译文】
如今有将金银制成泥用来抄写佛道书籍的,他们所用的笔毫只有数百根。蘸上金泥之后,笔锋就变得重涩而有力了。
【点评】
用泥金、泥银抄写佛经道经,对于佛道信徒来说,是表现其宗教虔诚的最佳方式之一(当然这也需要雄厚的财力)。泥金抄写,需用黑色硬质厚纸,这样才可承受泥金的重量,同时黑底金字,庄严雍容,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清代竹管大书画紫毫笔
春夜宴桃李园
三之笔势
《老子》曰(1):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夫《四谱》之作,其用者在于书而已矣,故《笔势》一篇附之。
【注释】
(1)《老子》: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撰,又称《道德经》。
【译文】
《老子》称:建造房屋,必须开凿门和窗户,正因为门窗处空无一物,建筑才能发挥房屋的作用。我写作《文房四谱》,用处在于书写,因此将《笔势》一篇附在此处。
【点评】
如苏易简所说,此部分并非讲求笔墨器物,而是以书法中笔的运用为中心,抄撮材料的。
记载天象、祭祀、狩猎等内容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系殷商时代的文字。之后周代通行大篆,春秋时期的各国文字各异,至秦代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同时又通行简便的隶书,之后又历经演化,形成草书、行书、楷书。
青铜鼎铭文
《真诰》曰(1):三皇之世(2),演八会之文(3),为龙凤之章、飞篆之迹,以为颁形。梵书分破二道(4),坏真从易,配别分支,乃为六十四种之书。又《真诰》曰:三君手迹(5),杨君书最工,不今不古,能大能细,大较虽效郄愔笔法(6),力兼二王而名不显者(7),当以地微,兼为二王所抑。掾书学杨,而字体劲利。
【注释】
(1)《真诰》:南朝陶弘景撰。道教重要典籍,共二十卷。
(2)三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神农、黄帝。
(3)八会:道教中阐述最高教义之书。
(4)梵书:指佛经。二道:佛教中的无碍道与解脱道。
(5)三君:指杨羲、许谧、许掾。杨羲字羲和,东晋道士,上清派宗师,在道教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许谧字思玄,东晋道士,宋代被奉为“太元广德真人”。许掾:即许询,字玄度,高阳(今河北蠡县)人,东晋玄学家、文学家。是玄言诗的代表作家。与王羲之、孙绰、支遁、谢安等人交游密切。
(6)郄愔(xìxin):字方回,东晋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其姊为王羲之妻,擅长书法,喜爱黄老仙道之术。
(7)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译文】
《真诰》称:三皇的时代,推演八会之文,形成了龙凤之章、飞篆之迹,用来昭示字形。佛经将二道割裂破坏,毁坏真而图求简便,分门别类,产生各种分支,于是就有了六十四种书。《真诰》又称:杨羲、许谧、许掾的手迹中,以杨羲的书法最好,糅合今古,能大能细,大体而言是仿效郄愔的笔法,笔力兼有二王之妙,他的名声不大,当是因为出身地偏僻,且名气被二王所压制。许询的书法学习杨氏,而字体强劲锋利。
【点评】
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大发展的时期,在宗教方面则是道教的兴盛期。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区之关系》中以王羲之等书法家多为道教信徒,推测书法的大发展与道教徒画符等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
又云:八会书,文章之祖也。夫书通用墨者何?盖文章属阴,自阴显于阳也。又云神仙之书,乃灵笔真手也。
【译文】
又称:八会书乃是各类文章的源头。为何书写时都用墨呢?这是因为文章属阴性,要自阴显阳。又说神仙之书,由灵笔真手写成。
【点评】
“阴阳说”是古人对于客观事物构成的朴素理解,墨色为黑,从阴阳说的角度而言,属阴,因此说文章乃“自阴显阳”。
时人咸云:兔毫无优劣,笔手有巧拙。
【译文】
现在的人都说:兔毫没有优劣的区别,制笔的工匠则有巧拙之分。
【点评】
这一说法并不准确,首先制笔需用秋天的兔毫,其次不同地区的兔毫也有优劣之分,王羲之就主张“惟赵国毫中用”,因为赵地(今河北中部)“平原广泽,无杂草木,唯有细草”,此地出产的兔毫“长而锐”,是上等的制笔原料。
王羲之《笔势论》云:凡欲书时,先干研墨,安著水中。研墨须调,不得生用,生用则浸渍慢涩。点笔之法,只可豆许大,湿不宜大点。横画之法不得缓,缓即不紧。竖牵之法不得急,宜卓把笔立,笔头先行,笔管须卓立,竖傍则曲也。轻健妙真,书之法也。草行之法,即任意也。
【译文】
王羲之《笔势论》称:但凡想要写字的时候,先干着磨墨,然后放入水中浸润。磨墨必须调和,不能生用,生用就会浸渍慢涩。蘸墨的方法是,只能蘸豆粒那么大,笔湿的时候不宜点得大。写横画的要领是不能慢,慢的话就会显得松散。写竖画之法不能急,应执笔正,笔头先行,笔管则要立正,要是歪向一侧的话,就会写偏。轻灵雄健曼妙,是书法的要诀。草书、行书的要诀,则是随心所欲。
【点评】
执笔得当与否,直接关系书法的好坏。从上文可见,执笔正为第一要务,应以“指实、掌虚、腕平、掌竖”为要诀。
又云:初学书时,不得尽其形势,先想成字,意在笔前。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得形势,三遍须少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加其泄拔。须俟笔滑,不得计其遍数。又云:手稳为本,分间布白(1),上下齐平,得其体势。大者促之令小,小者放之令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又云:书法点之法,如大石当衢(2),或如蹲鸱(3),或如瓜子,或如科斗。落手之法,峨峨若长松之倚溪。立人之法,如鸟在柱首。
【注释】
(1)布白:书法术语,指着墨处与空白处疏密得当。
(2)衢(qú):大路。
(3)鸱(chi):鹞鹰。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指因“永”字包含了汉字的各种笔画,因此练好“永”字即可掌握笔法的基本。
【译文】
又说:初学书法时,字的布局很难如意,应先在心中默想如何写,做到意在笔前。第一遍是纠正姿势,第二遍则要领会其布局,第三遍应大致像所临范本,第四遍要添上遒劲丰润,第五遍则要做到流利挺拔。要一直练到熟极而流,不可计算自己练了几遍。又说:要以手稳为根本,笔画与留白之间要协调得当,上下齐平,将布局安排好。大的字要尽量写小,小的字要尽量写大,这样自然就能宽狭得当,不失其宜。又说:书法中点的要领,要像大石块放在路中间,或是像蜷曲着身子的鹞鹰,或是像瓜子,或是像蝌蚪。落手的要领是,峨峨般如长松斜立溪边。立人的方法,就如同鸟落在柱子上。
【点评】
书法讲求的是整体的谋篇布局,所以笔画之外的留白也是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代书法理论也相当重视布白,强调必须协调有致。清人冯武《书法正传》说:“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又云:一点失,如美人之无一目;一画失,如壮士之无一肱(1)。
【注释】
(1)肱(gong):手臂。
【译文】
又说:一点没有写好,就如同美人少了一只眼睛;一画没有写好,就如同壮士少了一支手臂。
【点评】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书法中讲笔画的成败,并不是孤立地观看其美观与否,而是将其纳入全局考量。过分突兀的个别笔画,会影响到整字乃至全篇的布局协调,成为上文所说的“美人少一目,壮士少一臂”的败笔。
吴沈友少好学(1),时人以友有三妙:一舌妙,二刀妙,三笔妙。
【注释】
(1)沈友:字子正,汉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译文】
东吴沈友年少时好学,当时人认为他有三妙:第一是口才妙,第二是刀法妙,第三是书法妙。
【点评】
沈友是文武双全之士,除了博学善文、口若悬河之外,还喜好军事,曾注《孙子兵法》。可惜他降年不永,后孙权听信谗言,将其处死,时年仅二十九。
赵壹《非草书》曰(1):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皆黑也。
【注释】
(1)赵壹《非草书》: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人,东汉晚期文学家。代表作有《刺世疾邪赋》。《非草书》是赵壹的一篇文章,批评当时人痴迷于草书艺术的风气。
【译文】
赵壹《非草书》写道:每十天用掉一支笔,每月用完好几丸墨。衣领和袖子脏得发黑,嘴唇牙齿也都被染黑。
【点评】
《非草书》是赵壹作品中引起争议的一篇。当时士人中流行草书,有些人练字极其刻苦,如痴如醉(就如上文所描写的那样),乃至抛弃他务。赵壹认为书法不过是雕虫小技,如此乃是本末倒置,在文中对草书风行的时俗大加抨击,显示出很强的儒学本位色彩。
王羲之《与谢安书》曰:复与君此真草(1),所得极为不少,而笔至恶,殊不称意。
蔡邕《熹平石经》拓片
【注释】
(1)真草:楷书与草书。真,真书,即楷书。
【译文】
王羲之《与谢安书》称:又给您写了这楷书和草书,收获甚多,但笔太糟糕了,非常不合意。
【点评】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书法家,为了写出满意的书法作品,据说他曾自制毛笔,以鼠须为材料,其笔劲锐异常,俗手绝难使用。
蔡伯喈入嵩山学书(1),于石室内得素书(2),八角垂芒,颇欲似篆。伯喈得之,不食三日,惟只大叫欢喜。
【注释】
(1)蔡伯喈:即蔡邕,“伯喈”乃其字。
(2)素书:写在白绢上的文字,白绢为素。
【译文】
蔡邕去嵩山学书法,在石室内得到了写于白绢上的文字,字的棱角处散发锋芒,很像篆书。蔡邕得到后,连着三天不吃饭,只是欢欣大叫。
【点评】
此故事出于传说,并不可信,至于什么是“八角垂芒”,也无从得知。这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变型,说是蔡邕独处一室,恍惚间有客人来访,长相极为怪异,向蔡邕传授了“九势”之后,就突然不见了。
之所以围绕着蔡邕有着许多传说,原因在于他是东汉末年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他尤其擅长隶书。东汉灵帝熹平年间,蔡邕等人建议雕刻石经,以定六经文字,获灵帝批准,史称“熹平石经”,据传此石经就是由蔡邕书写上石的。因年代久远,熹平石经现仅存残片,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钟繇《宣示表》
钟繇见蔡邕笔法于韦诞,自搥胸三日,胸尽青,因呕血。魏太祖以五灵丹救之(1),得活。繇求之,不与。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而得之。故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其后消息而用之(2),由是更妙。临死,启囊授其子会(3)。繇能三色书,然后最妙者八分(4)。
【注释】
(1)魏太祖:即魏武帝曹操。
(2)消息:斟酌。
(3)其子会:指钟繇之子钟会,字士季,三国魏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与邓艾率军攻灭蜀汉,后欲割据蜀地自立,事败而死。
(4)八分:书体的一种。又称“楷隶”,东汉中期出现的新体隶书。
【译文】
钟繇在韦诞处见到了蔡邕的笔法,自己捶胸顿足了三天,胸口上尽是淤青,因此而吐血。曹操用五灵丹救活了他。钟繇向韦诞索要蔡邕的笔法,韦诞没有给他。等到韦诞死了,钟繇命人盗韦诞墓,得到了蔡邕笔法。由此知道书法以笔力筋骨强的为好,没有笔力筋骨的为恶。之后钟繇斟酌变化着运用笔法,因此书法更加精妙。他临死前,打开锦囊,将笔法传授给了儿子钟会。钟繇能写三种书体,其中八分写得最好。
【点评】
上述故事近乎荒诞,不足采信。不过,其中提及的八分是东汉时期出现的新书体,字形方正,庄重典雅,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汉字为方块字,就是由八分奠定的基础。这种字体确立于蔡邕书写的熹平石经。因此故事中神之又神、引发钟繇无限觊觎的“蔡邕笔法”,可能就是指八分。
《笔阵图》云: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1)。墨者,盔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之次(2),吉凶之兆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注释】
(1)矟(shuò):同“槊”,古代长矛类的兵器。
(2)飏(yáng):飞扬向上。
【译文】
《笔阵图》称:纸,就是阵型。笔,就是刀槊。墨,就是盔甲。水砚,就是城池。内心的想法,就是将军。书法的本领,就是副将。结构,就是谋略。抬笔的次序,就是吉凶的征兆。出入,就是号令。屈折,就是杀戮。
【点评】
《笔阵图》以军旅之事比喻书法,极有趣味,同时也意味深长。如上所述,书法技巧不过是副将,更重要的则是“心意”、“结构”,书法绝非单纯的技巧,必须有酝酿、有布局、有意境。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强调“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
王羲之笼鹅图
右军云(1):弱纸强笔,强纸弱笔。强者弱之,弱者强之。
【注释】
(1)右军:即王羲之。他曾官右军将军,故有此称。
【译文】
王羲之说:柔纸就配强笔,硬纸就配弱笔。削弱强的,增强弱的。
王羲之《黄庭经》
【点评】
古人凡事强调“刚柔并济”,强强联手,不一定更强,反而可能彼此相争,两败俱伤。纸与笔的关系也是一样。
又云:草书欲缓前急后,斯至诀也。
【译文】
又说:草书要前缓后急,这是最重要的要领。
【点评】
草书最初产生是取其实用,书写简便,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似乎是以快取胜的。后代出现的狂草,更容易滋生这样的误解——草书是一气呵成地狂写乱画。从上文可知,书法意义上的草书,绝非一味求快,而须快慢相济。
又云:古谓之填书(1),今之勒字也。
【注释】
(1)填书:又称“填篆”,一种书体。
【译文】
又说:古代所说的“填书”,就是现在的“勒字”。
【点评】
填书据传始于周代,唐人韦绩《墨薮》称:“填书者,亦周之媒氏作。”填书的特点是紧凑密集,即所谓“字间满密”,在篆刻中经常使用。
《墨薮》云:凡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译文】
《墨薮》说:但凡书法缺乏骨力的,称之为“墨猪”。
【点评】
“墨猪”一说,最早出自王羲之,《墨薮》只是转引。书法尤其强调骨力,以秀挺有力者为上。王羲之虽无真迹传世,但是所传唐人摹本,无一不是丰神俊采,清眉秀骨。
又云:凡笔,乃文翰之将军也(1),直宜持重。
【注释】
(1)文翰:文章,文辞。
【译文】
又说:笔是文章的将军,应当持重。
【点评】
毛笔是软笔,用好了挥洒自如,用不好则歪歪扭扭,几不成字。初学者感觉最为困难的就是对笔的控制,因此书法中非常强调持笔有力稳重。
又云:凡书,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不妄想。要在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译文】
又说:凡是书写,一定要让内心忘却手中的笔,手忘却正在书写,心手不带多余的感情,书写时不骋思骛想。要领在于求之不得,深究起来却又十分明显。
【点评】
此段讨论的是书法心理。此种心理极其微妙,既要事先谋篇布局,又要在书写时忘情,既要专心致志,又要澄心静思。
王逸少先少学于卫夫人(1),自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书(2),又之许(3),见钟繇、梁鹄书(4),又入洛,见蔡邕石经,又于从兄洽处(5),见张昶《华岳碑》(6),始知学卫夫人徒费年月。遂兼众家习之,特妙。
【注释】
(1)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是晋代著名书法家。
(2)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政治家。师从荀子,与韩非子是同学。出仕秦国,协助秦始皇统一中国,为秦朝丞相,参与设立郡县制、统一文字与度量衡制度等政策。李斯也是著名的书法家,秦始皇巡游各地时所刻的《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据传均是李斯书写上石的。曹喜:字仲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书法家,工篆隶。
(3)许:即今河南许昌。
(4)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今陕西固原)人,汉末书法家。
(5)从兄洽:即王洽,字敬和。东晋政治家王导之子,也是著名书法家。王洽是王羲之的堂弟(苏易简此处有误)。
(6)张昶(chǎng)《华岳碑》:张昶字文舒,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东汉书法家张芝之弟,尤善章草。《华岳碑》是张昶的代表作,东汉延熹八年(165)立,全名为《西岳华山庙碑》,原碑明嘉靖年间毁于地震。
东晋风流图(局部)
【译文】
王羲之先是向卫夫人学习书法,自认为非常了不起了。等到他渡长江,北游各地名山,看到了李斯、曹喜的书法,又到许昌,见到了钟繇、梁鹄的书法,又进入洛阳,见到了蔡邕所写的熹平石经,又在堂兄王洽处,见到了张昶的《华岳碑》,这才知道学卫夫人的字不过是徒然浪费时间罢了。于是他学习了各家书法,尤为精妙。
【点评】
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说的是学诗,但放在书法上同样适用。
卫夫人见王羲之书,语太常王策曰(1):“此儿必见用笔诀也。妾近见其书,有老成之智。”因流涕曰:“子必蔽吾书名。”晋安帝时(2),北郊祭文命更写之(3)。工人削之,羲之笔已入七分。
【注释】
(1)太常:古官名,九卿之首,掌朝廷祭祀典礼。王策:东晋人,生平不详。
(2)晋安帝:名司马德宗,东晋第十帝,在位24年(397—418)。安帝脑部有残疾,无法亲政。
(3)北郊:古代帝王的郊祀之一,夏至在此祭地,冬至在此迎冬。
【译文】
卫夫人见到了王羲之的书法,对太常王策说:“这个年轻人一定会使用笔的要诀。我最近看他的书法,有老成熟练的智慧。”于是卫夫人流泪说:“王羲之书法上的名声今后一定会超过我。”晋安帝时,下令重写北郊的祭文。工人要铲掉已经写在木头上的文字,只见王羲之的墨迹已渗入到木头里面,有七分深了。
【点评】
小注中记载的故事,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此处说是七分,则是故事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变。
虞世南《笔髓》云(1):夫书须手腕轻虚。夫未解书,则曰一点一画,皆求像本也,乃自取拙见,岂知书耶。太缓则无筋,太急则无骨,侧管则钝,慢则肉多,竖笔则锋直,干枯则势露。宜粗而不锐,细而不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注释】
(1)虞世南《笔髓》: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唐之交重要的文学家、书法家。因受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笔髓》全名《笔髓论》。
【译文】
虞世南《笔髓》称:书写时手腕要保持轻虚。那些未懂书法的人说,一点一画都要尽力模仿所临范本,这是自以为是的陋识,根本是不通书法。运笔太缓就没有筋,太急就没有骨,持笔倾斜则笔画粗钝,慢则肉多,竖笔则笔锋直,干枯就会露出笔势。应该粗而不锐,细而不壮,长的笔画不要写得太长,短的笔画不要写得太短。
凌烟阁功臣图·虞世南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
【点评】
虞世南是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笔髓论》体现了他的书法理论。《文房四谱》此条引自《笔髓论·指意》,讲的是书法中运腕的方法。
又云:夫笔长短不过五六寸,搦管不过三寸(1)。真一,行二,草三(2),宜指实掌虚。
【注释】
(1)搦(nuò)管:持笔。
(2)真一,行二,草三:指握笔时距离笔尖的高度,楷书为一寸,行书为二寸,草书为三寸。
【译文】
又说:笔的长短不超过五六寸,持笔不应超过三寸。楷书为一寸,行书为二寸,草书为三寸,要指实掌虚。
【点评】
“指实掌虚”是持笔要领。“指实”是指持笔时手指要紧持笔管,“掌虚”是指手掌中空,如握有鸡蛋。
王方庆于太宗时(1),上其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2),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裒(3),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书(4),共十卷。上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5),叙其事以赐,举朝为荣。
【注释】
(1)王方庆:即王,“方庆”乃其字,以字行,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
(2)十一代祖导:即王导,字茂弘。出身士族名门琅琊王氏,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历仕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是东晋的元勋重臣。十代祖洽:即王洽,字敬和,王导之子,官至吴郡内史,东晋书法家,擅长隶书及草书。九代祖珣:即王洽之子王珣。
(3)八代祖昙首:即王昙首,王珣之子,入刘宋,官侍中。七代祖僧绰:即王僧绰,王昙首之子,为宋文帝之婿,官吏部尚书。六代祖仲宝:即王俭,“仲宝”乃其字,官南朝齐尚书左仆射,南朝文学家、目录学家。五代祖骞:即王骞,官梁吴兴太守。高祖规:即王规,字戚明,仕梁,官吴郡太守。曾祖裒:即王裒,字子渊,南朝诗人、书法家。仕梁元帝,西魏攻破江陵,王裒被俘,因其名高,在北朝备受礼遇。
(4)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即王献之。
(5)中书舍人:官名,中书省属官人,掌传宣诏命。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人。仕唐高宗、武后,官崇文馆学士,是当时著名的宫廷文学家。《宝章集》:武则天时因王方庆进献家藏历代祖先手迹而编成,共十卷,原本早已失传,今传摹本残本。
【译文】
唐太宗的时候,王方庆进献了十一世祖王导、十世祖王洽、九世祖王珣,八世祖王昙首、七世祖王僧绰、六世祖王俭、五世祖王骞、高祖王规、曾祖王裒、九世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王献之等人的书法作品,共十卷。皇帝命令中书舍人崔融将其编撰为《宝章集》,记叙王氏书法事迹,用来赏赐他,举朝上下认为这是荣耀。
【点评】
苏易简此条记忆有误。《宝章集》编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而非太宗年间。据唐代书法家窦《述书赋》,《宝章集》编成后,武则天只是将摹本收藏宫中,而将原迹还给了王方庆。《宝章集》在明清两代不幸遭遇火灾,今仅存十帖,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又称《万岁通天帖》。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1),令整理御府今古法书、钟王等真迹(2),得一千五百一十卷。
【注释】
(1)贞观:唐太宗年号,共23年(627—650)。贞观六年,即632年。
(2)钟王:指钟繇、王羲之。
【译文】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唐太宗命令整理宫廷所藏的古今书法作品以及钟繇、王羲之等人的真迹,共有一千五百一十卷。
【点评】
唐太宗雅好书法,尤其推崇王羲之。《二十四史》中的《晋书》,题为唐太宗御撰,其实太宗亲笔写作的只有四篇,《王羲之传》便是其中之一。
汉元始中(1),征天下小学。
【注释】
(1)元始:汉平帝年号,共5年(1—5)。
【译文】
汉代元始年间,下令征召天下研习文字学者。
【点评】
此记载出自《汉书》,称“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在此之前,秦汉间已经出现了不少以教人识字、规范字形为目的的字书了。而此次又命“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顺续《仓颉》,又易《仓颉》中重复之字,凡八十九章”,是汉代一次重要的规范文字的学术活动。
张融善草书(1),自美其能。帝曰(2):“卿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之法。”答曰:“臣亦恨二王无臣之法。”
【注释】
(1)张融:字思光,一名少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草书,历仕宋齐两代。
(2)帝:指齐高帝萧道成。南朝齐开国皇帝,篡刘宋称帝,在位4年(479—482)。
【译文】
张融擅长草书,他对自己的本领很得意。齐高帝萧道成说:“你的书法很有骨力,但可惜没有二王的笔法。”他回答说:“我也为二王没有我的笔法而可惜。”
【点评】
张融性格高傲,不止此一端。《南史》说他经常感叹:“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梁武帝《论萧子云书》曰(1):“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巧逾杜恕(2),美过崔宴(3),当与元帝并驱争先(4)。”其相赏如此。
【注释】
(1)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的开国皇帝。篡齐自立,在位长达48年(502—550)。在位期间乃是南朝的鼎盛时期,但他崇信佛教,虚耗国力,最终死于侯景之乱。萧子云:字景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齐豫章王萧嶷第九子,出仕梁朝。南朝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善草隶。
(2)杜恕:字务伯,三国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官幽州刺史,以直言著称。
(3)崔宴:疑为“崔寔”之误。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学者。为官清正,撰有《四民月令》。
(4)元帝:指梁元帝萧绎。
【译文】
梁武帝《论萧子云书》说:“萧子云的笔力遒劲飘逸,心与手协调配合,工巧超过了杜恕,精美超过了崔寔,当能与元帝并驾齐驱。”梁武帝对于萧子云的欣赏到了这种地步。
【点评】
萧子云的名声远播海外,他任丹阳郡丞时,百济国使者前来朝贡,专程向萧子云请求墨宝,说:“侍中尺牍之美,远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名迹也。”于是萧子云用了三天时间,写了三十张纸送给百济使者。
齐高帝为方伯(1),居处甚贫,诸子学书,常少纸笔。武陵王晔尝以指画空中(2),及画掌学字,遂工书。
【注释】
(1)齐高帝:即齐高帝萧道成。
(2)武陵王晔:指齐武陵王萧晔,字宣照,萧道成第五子。
【译文】
齐高帝任地方官的时候,居住的地方很贫穷,他的儿子们学习书法,经常缺少纸笔。武陵王萧晔曾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或是在手掌上画着学写字,因此后来擅长书法。
【点评】
从这条记载可知,在南朝刘宋时期,纸笔仍非大众产品。即便是地方长官,也无法保证纸笔的供应。
夫握笔名指,一指在上为单钩,双指为双钩,指聚为撮笔,皆学书之因习也。伪蜀士人冯偘能书(1),得二王之法,然而以二指掐笔管而书。故每笔必二分,迹可深二三分,斯书札之异者也。
【注释】
(1)伪蜀:指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政权,孟知祥建立,建都成都。因灭于宋,故苏易简称之为“伪蜀”。冯偘(kǎn):五代后蜀士人,生平不详。
【译文】
握笔的指法名称是,一指在上称为单钩,双指在上称为双钩,手指聚在一起叫撮笔,这些都是学习书法者沿袭下来的称谓。后蜀士人冯偘善于书法,得二王的笔法,但他用二指掐着笔管写字。因此每笔都会分开二道,笔迹可渗透二三分,这是书法中少见的。
【点评】
这里提到的单钩、双钩,是毛笔执笔法。单钩又称“单句”或“单勾”,具体的执法,清人朱履端《书学捷要》中有介绍:“单钩者,食指中指参差不齐,食指钩向大指,中指钩向名指,此是单钩。”双钩的指法,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曾说:“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迭,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意左右。”
汉谷永(1),字子云,与娄护字君卿俱为五侯上客(2)。人号曰:“谷子云笔札,娄君卿唇舌。”
【注释】
(1)谷永:字子云,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官光禄大夫、大司农,能直言进谏。
(2)娄护:字君卿,西汉成帝时人,官天水太守、广汉太守,封息乡侯。五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均为当时西汉王氏外戚家族成员,故称“五侯”。
【译文】
汉代的谷永字子云,与娄护字君卿者同为五侯的座上贵宾。人们称他们是:“谷子云的笔札,娄君卿的唇舌。”
【点评】
按《汉书·谷永传》,谷永以通达经书、敢于直谏著称,但并未提及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由此可知,他的书法也曾知名一时。
晋王献之,字子敬。方学书,父羲之常后掣其笔,不得,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后果能以箒泥书作大字,方一丈,甚为佳妙,观者如堵。笔札之妙(1),时称二王。
【注释】
(1)笔札:即手迹。
【译文】
晋代的王献之字子敬,他学习书法时,父亲王羲之经常从后面拽他的笔,但拉不动,于是赞叹说:“我这儿子以后会有大名气的。”后来王献之果然能用箒写泥书大字,字有一丈方圆,非常美妙,观众围得像墙一样。王献之的手迹极为精妙,当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为“二王”。
【点评】
练习书法有两难,一是蝇头小楷难,二是写大字难。两者大小悬殊,但同样难在对笔和力的控制上。
王献之《中秋帖》
僧智永于楼上学书(1),有秃笔头十瓮,每瓮数石。人求题头(2),门限穿穴(3),乃以铁叶裹之,谓之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4),号退笔冢,自制铭志(5)。
【注释】
(1)智永:法名法极,“智永”为其字,王羲之七世孙,陈隋之交僧人、书法家。
(2)题头:书写匾额。
(3)门限:门槛。
(4)瘗(yì):埋。
(5)铭志:碑志。
【译文】
僧人智永在楼上练习书法,积累下十大瓮用秃的废笔头,每瓮装了数石。人们求他题写匾额,人多得将门槛踩出了洞,于是他用铁皮裹住门槛,称之为“铁门槛”。后来他将废笔头埋了起来,号称“退笔冢”,自己还为它写作了碑志。
【点评】
此故事出自唐人李绰的《尚书故实》。对于智永的书法,历来有不同评价,有人认为他墨守先祖的笔法,缺乏创新,也有人认为他深得二王精髓,是一代书法大家。可见在书法艺术的鉴赏上,也是仁山智水,人人不同。从这则故事则可得知,智永的书法在当时极受欢迎。
李阳冰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筭(1),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
【注释】
(1)画:书法中横笔为画。筭(suàn):古代数学计算中所用的竹木条。
【译文】
李阳冰称:点划没有变化称之为“布棋”,横笔没有变化称之为“排列筭”,方笔没有变化称之为“斗”,圆没有变化称之为“环”。
【点评】
书法艺术讲求千变万化,而非拘于一格。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说:“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上文李阳冰所说也是同样的意思,反对千人一面,否则就如同铺满棋盘的棋子一样毫无变化和生气了。
张伯英好书(1),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后练(2)。
【注释】
(1)张伯英:即张芝。
(2)练:将生丝煮熟,制丝的工艺之一。
【译文】
张芝爱好书法,凡是家中的布匹丝帛,都先拿来写字而后才练。
【点评】
张芝是东汉人,当时已经有成熟、适宜书写的纸张,然而他仍然使用昂贵的丝织品练习书法,可知当时纸张产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晋书》(1):王逸少书字,若金帖墨中,炳然可爱。
【注释】
(1)《晋书》:唐太宗下令修撰的官修史书,由房玄龄领衔修撰。全书一百三十卷,记载东西两晋的史事。
【译文】
《晋书》称:王羲之写字,有如黄金贴嵌在墨中,光彩夺目,引人喜爱。
【点评】
前已述及,《晋书·王羲之传》乃是唐太宗亲自撰写。唐太宗对于王羲之书法的喜爱,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竭尽全力,收集王羲之的作品,时刻把玩,而《兰亭帖》原迹就随葬于唐太宗的昭陵中。
张昶,字文舒,伯英季弟也(1)。章草入神(2),八分入妙,隶书入能(3)。
【注释】
(1)季弟:最小的弟弟。
(2)章草:草书的一种,由隶书演变而来,每字独立,不连写。
(3)隶书:汉字的字体之一,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笔画由圆转变为方折,始于秦代,盛行于汉魏。入能:擅长。
【译文】
张昶字文舒,是张芝的小弟弟。他的草书出神入化,八分精妙无比,隶书可称擅长。
【点评】
入神、入妙、入能,虽均指技艺高超,但有高下之别。入神为最高境界,入妙次之,入能又次。由此可知,张昶的书法以章草成就最高,八分、隶书则较逊色。
刘德升(1),字君嗣,能书。胡昭、钟繇俱善书(2),胡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注释】
(1)刘德升: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桓帝灵帝时人。
(2)胡昭:字孔明,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书法家。曾受袁绍、曹操的多次征召,不就。
【译文】
刘德升字君嗣,擅长书法。胡昭、钟繇都善于书法,胡昭的书体肥,钟繇的书体瘦,又各有刘德升书法的好处。
【点评】
刘德升在书法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制了“纡书”。纡书笔画简省流畅,介于楷书、草书之间,即后来的行书,因此刘德升又有“行书鼻祖”之称。除了胡昭、钟繇之外,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也学习刘德升的行书,深得其法。
王羲之,旷之子(1),早于其父枕中窃读《笔说》(2)。父恐其幼,不与,乃拜泣而请之。
【注释】
(1)旷:即王旷,王羲之之父,官至淮南太守,长于行书、隶书。
(2)《笔说》:据传为蔡邕专论书法技巧的著作。
【译文】
王羲之是王旷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偷偷地读藏在父亲的枕头里的《笔说》。王旷担心他年幼,不给他,王羲之就跪在地上哭着请求父亲。
【点评】
琅琊王氏有深厚的书法传统,王旷也以书法见长,但他在书法上的名声几乎被其子其孙完全遮掩,也不知是幸或不幸。《笔说》(其名应作“笔论”)据说是蔡邕专论书法技巧的著作,王旷得自卫夫人处。古人常将秘藏于枕中的秘籍等,称为“枕中秘”或“枕中鸿宝”,王旷的做法正合此语。
王僧虔博涉经史(1),兼善草隶。齐太祖谓虔曰(2):“我书何如卿?”虔曰:“臣正书第一,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3)。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上笑曰:“卿善为辞也。然天下有道,某不与易。”又高帝尝与僧虔赌书(4),毕,帝曰:“谁为第一?”虔曰:“臣书臣中第一,陛下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谋者也。”
【注释】
(1)王僧虔:出身琅琊王氏,为王导五世孙。南朝书法家,仕宋齐两朝。
(2)齐太祖:即齐高帝萧道成,太祖为其庙号。
(3)正书:楷书。
(4)高帝:指齐高帝萧道成。
【译文】
王僧虔博通经史之学,又擅长草书、隶书。齐高帝问他:“我的书法与你相比如何?”王僧虔曰:“我的楷书排名第一,陛下的草书排名第二,楷书则是第三。我没有排在第二位的,陛下没有排在第一位的。”齐高帝笑着说:“你真会说话。然而天下有道有常,不因为某人而改变。”齐高帝曾与王僧虔比赛书法,结束后,高帝问:“谁是第一?”王僧虔说:“为臣的书法在臣子中排第一,陛下的书法在帝王中排第一。”高帝笑着说:“你真称得上善于为自己谋划啊。”
王僧虔《在职帖》
【点评】
琅琊王氏是书法世家,王僧虔是后起之秀,有南朝第一书法家之称。唐张怀《书断》称:“祖述小王,尤尚古直。”可知他师法王献之,追求古朴的艺术风格。他还曾写作《书赋》、《论书》两篇书法理论文章,后者收录于《南齐书·王僧虔传》中。王僧虔的真迹现在已不可见,《万岁通天帖》中有其《王琰帖》唐摹本。
欧阳询书不择纸笔(1),皆能如意。褚遂良须手和墨调(2),精纸良笔,方书。
【注释】
(1)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唐著名书法家,尤擅楷书。因唐时任太子率更令,又称“欧阳率更”。
(2)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曾官中书令,因反对武后而被杀。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译文】
欧阳询写字的时候从不挑剔纸笔,都能如意。褚遂良必须手顺墨调和,而且纸笔都精良,才写。
【点评】
欧阳询、褚遂良稍有先后,但同为“初唐四大家”(另两家是虞世南、薛稷)。两人均善楷书,欧阳询的传世名作《九成宫醴泉铭》与褚遂良的《倪宽赞》,都是楷书。
张旭得笔法(1),传于崔邈、颜真卿(2)。自言:“始吾观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得其神。”饮醉辄书,挥笔大叫,以头揾水墨中(3),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观,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也。
【注释】
(1)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尤其擅长草书,有“草圣”之称。
(2)崔邈: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唐代书法家。师从张旭。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因此又称“颜鲁公”。
(3)揾(wèn):浸入。
【译文】
张旭得到书法的秘诀,传给了崔邈和颜真卿。他自称:“开始的时候,我看公主与担夫争路,领悟到了笔法之意,后来观看公孙氏舞剑,得到了笔法的神髓。”他每次喝醉了就写字,挥舞着笔大喊大叫,把脑袋浸到墨水里,天下人叫他“张颠”。他酒醒后观看自己的作品,认为神奇特异,不可复得。
【点评】
张旭的名声来自两方面,一是书法,二是喝酒。后者的名气又多赖诗圣杜甫将其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同列“饮中八仙”,并作《饮中八仙歌》赞之,其中称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古诗四帖》
颜真卿《祭伯父稿》
怀素《圣母帖》
长沙僧怀素好草书(1),自言得草书三昧。
【注释】
(1)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
【译文】
长沙僧人怀素喜好草书,自称得到了草书的诀窍。
【点评】
怀素是著名的草书家,其草书称为“狂草”,风格挥洒自如,奔放不羁,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张旭并称“张颠素狂”。唐吕总《读书评》称赞他:“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天下名书有荀舆《貍骨药方帖》、王右军《借船帖》(1)。右军尝醉书数字,点画象龙爪,后遂有龙爪书。
【注释】
(1)荀舆《貍骨药方帖》:荀舆字长胤,晋代人,擅长书法。《貍骨药方帖》据说是他所写的貍骨药方,王羲之临摹。王右军《借船帖》:此帖唐代仍存,今不传。
【译文】
天下有名的书法有荀舆的《貍骨药方帖》、王羲之的《借船帖》。王羲之曾醉着写了几个字,笔画像龙爪的样子,之后于是就有了龙爪书。
【点评】
以上两件书法作品,今已不传。《骨帖》在梁代时就有争论,梁武帝曾与陶弘景讨论,陶认为是王献之所书。
至于《借船帖》,也有有趣故事。唐代张弘靖出身大族,父祖均为宰相,他也官至宰相,并几度出任节度使,甲第东都洛阳,时号“三相张家”。他尤其爱好书法,搜集各种碑版书帖,特别对于《借船帖》心有独钟,但久访不得。后来得知藏于尚书卢匡家中,求借未果。其后张弘靖赴任节度使,途中有人求售书帖,竟然就是《借船帖》。张弘靖大为惊讶,询问之下,乃知是卢匡的不肖子为了金钱,背着父亲偷来卖的。张弘靖犹豫踌躇,最终还是没有买。
宋太祖问颜延之(1):“诸子谁有卿风?”延之曰:“竣得臣笔(2),测得臣文(3),敻得臣义(4),跃得臣酒(5)。”
【注释】
(1)宋太祖:即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文学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
(2)竣:颜竣,字士逊,颜延之长子。笔:南北朝时期对文体的分类之一,指无韵的文字,或实用性的文章。
(3)测:颜测,以文采见长,官至江夏王大司徒录事参军,早卒。文:南北朝时期对文体的分类之一,指有韵的文字,或文学性强的文章。
(4)敻(xiòng):指颜敻,颜延之第三子,官至济阳太守。
(5)跃:颜跃,生平不详。
【译文】
宋太祖问颜延之:“你的那几个儿子中谁有你的风范?”颜延之回答:“颜竣学到了我写实用文字的本领,颜测学到了我文学创作的本领,颜敻在品行上像我,颜跃在喝酒上像我。”
【点评】
此处的笔,是文体分类,而非书写工具。颜竣的“笔”的确非常厉害,刘劭杀害父亲宋文帝自立,颜竣为武陵王刘骏(后来的宋孝武帝)起草了讨伐刘劭的檄文。这篇檄文激越有力,引起了人们对刘劭的一致义愤。刘劭见后,极为愤怒,责问颜延之:“言辞何至乃尔?”颜延之说:“竣尚不顾老父,何能为陛下。”刘劭这才打消了治罪颜延之的念头。
萧隶贫无纸,止画窗尘以学书。
【译文】
萧隶贫穷,买不起纸,只能在窗户的灰尘上比划着学习书法。
【点评】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身上。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纸笔,其母郑氏便用树枝草茎在地上比划,教欧阳修识字。
羲之永和九年制《兰亭序》(1),乘兴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太宗后于玉华宫大渐(2),语高宗曰(3):“若得《兰亭序》陪葬,即终无恨矣。”高宗涕泣而从之。
【注释】
(1)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永和为晋穆帝年号。
(2)太宗:指唐太宗。大渐:病危。
(3)高宗:指唐高宗,唐朝第三帝,太宗之子,名李治,在位34年(650—683)。
【译文】
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写作了《兰亭序》,他乘着兴致书写,用的是蚕茧纸、鼠须笔,遒劲秀美,绝世无双。唐太宗后来在玉华宫病危时,对唐高宗说:“倘若能有《兰亭序》陪葬,就算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高宗哭着答应了。
【点评】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负盛名的书法作品,围绕着它发生了诸多故事。根据刘蚀《隋唐嘉话》,真迹先在王氏家族内流传,在梁末的动乱中散出,为僧众所得,后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智永死后被其弟子辩才所得。唐太宗派萧翼去越州访求,在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622)获得《兰亭序》真迹。太宗死后,褚遂良称这是先帝宝爱之物,应随葬,于是埋入昭陵。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也有说法称,太宗下葬时,《兰亭序》真迹被人替换,但之后的下落,则无记载。又据《新五代史》,后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盗昭陵,获得了大量“钟王笔迹”。若陪葬之说可信,那么经过此次盗墓,《兰亭序》真迹很可能又重见天日,但之后文献又无相关记载,只能存疑。
世传宣州陈氏世能作笔(1),家传右军与其祖《求笔帖》,后子孙尤能作笔。至唐,柳公权求笔于宣城。先与二管,语其子曰:“柳学士如能书,当留此笔。不尔,如退还,即可以常笔与之。”未几,柳以为不入用别求,遂与常笔。陈云:“先与者二笔,非右军不能用,柳信与之远矣。”
【注释】
(1)宣州:古州名,隋代设置。辖境含今安徽宣城大部及芜湖一部分。
【译文】
世间传闻宣州陈氏历代善于制笔,家传有王羲之写给其先祖的《求笔帖》,他家的后代子孙特别善于制笔。到唐代,柳公权到宣城求笔。陈氏先给了他两支笔,并对自己的儿子说:“柳学士如果擅长书法,当会留下这两支笔。否则,他要是退还的话,就把寻常的笔给他。”没过多久,柳公权因为这两支笔不合用,要求换笔,于是就给了他普通的笔。陈家人说:“先给他的那两支笔,除了王羲之以外没有人能用,柳公权确实比王羲之差远了啊。”
柳公权《神策军碑》
【点评】
在唐代,王羲之的名声始终高企,其中有诸多因素,前述太宗对王羲之的极端喜好则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在评价二王父子时,有“扬羲抑献”的风气,在与别的书法家比较时,对王羲之的评价无疑远远高过他人。
卫恒每书大字于酒肆(1),令人开之纳直,以偿酒价。直足,则埽去之。
【注释】
(1)卫恒: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西晋书法家。出生于书法世家,祖父卫觊、父亲卫瓘都是书法家。酒肆:酒馆,卖酒的商家。
【译文】
卫恒总是在酒馆门口写大字,命人开价交钱欣赏,来支付酒帐。酒钱够了,他就扫掉大字离开。
【点评】
卫恒善写草隶,据说深得汉代书法家张芝的骨力。他还著有《四体书势》,综论历代书体变迁,收入《晋书》本传。
唐太宗《笔法》云(1):攻书之时,当收视听,绝虑怡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元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2)。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如鲁庙之器也(3)。又云:为点必收,贵紧而重。为画必勒,贵涩而迟。为撇必掠,贵险而劲。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拗转(4)。为波必磔(5),贵三折而遣毫。
【注释】
(1)《笔法》:即《笔法诀》,唐太宗李世民撰,是一篇论述运笔方法的书法理论文章。
(2)欹(qi)斜:倾斜。
(3)鲁庙之器:出自《荀子·宥坐》。
(4)蹙(cù):收缩。
(5)波:书法术语,指捺的折波。磔(zhé):书法术语,指右下捺笔。
唐太宗《屏风书》
【译文】
唐太宗《笔法诀》称:练习书法的时候,应当心无旁骛,抛开一切思虑,舒缓精神。只要心正气和,就能达到玄妙的境界。若心神不正,那写出来的字就会倾斜歪扭。心志与气息不和顺,那写出来的字则歪斜,有如鲁庙中的欹器。又说:写点一定要收笔,以结构紧而凝重为好。写横笔要缓慢,以涩重迟缓为好。写撇要轻快,以险峻有力为好。写竖一定要用力,以雄壮挺拔为好。写戈字形一定要温润,以迟疑不决为好。写口字形一定要收紧,以收缩笔锋而圆转为好。写捺的时候一定要有波折,以多顿笔再送出笔锋为好。
【点评】
“鲁庙之器”的典故,出自《荀子·宥坐》。称孔子在鲁桓公庙中看到欹器,即“宥坐之器”,特点是空时倾斜,注水适中则正,注水过多则会倾覆。意思是说凡事不可过当,过犹不及。
前蜀王氏朝伪相王锴(1),字鳣祥,家藏书数千卷,一一皆亲札(2),并写藏经。每趋朝,于白藤檐子内写书(3)。书法尤谨,近代书字之淫者也。
【注释】
(1)前蜀:五代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907年由王建建立,都成都。疆域为四川大部及甘肃、陕西、湖北一部分。925年被后唐庄宗攻灭。王锴:前蜀大臣,前蜀武成年间(908—910)任中书侍郎。
(2)亲札:亲笔书写。
(3)檐子:即肩舆,用竿抬,无屏障,类似于今天的滑竿。
【译文】
前蜀王氏的宰相王锴,字鳣祥,家里有藏书数千卷,都是他亲自抄写的,他还抄写佛经。每次上朝,他都坐在白藤檐子里抄写书籍。他书法尤其谨重,是近代以来沉迷于书法之人。
【点评】
王锴不仅书法优长,同时也是有名的藏书家。清代学者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收录了王锴,特别提及乾隆十五年(1750)潼川琴泉寺塔倒塌,王锴手书《法华经》出土,之后流传于世,晚清大藏书家缪荃孙还曾购得五页残卷。
东园图
四之杂说
在昔受爵者必置赆于草诏者(1),谓之润笔。郑译隋文时自隆州刺史复国公爵(2),令李德林作诏(3)。高颎戏之曰(4):“笔头干。”译对曰:“出为方牧,杖策而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帝大笑。
【注释】
(1)赆(jìn):馈赠的礼物。
(2)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河南开封)人,北周隋朝大臣。隋文:即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原为北周权臣,后夺位称帝,建立隋朝,南下灭陈,结束了魏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隆州:隋代州名,治所在阆内(今四川阆中)。
(3)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少有神童之誉,博学多闻,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曾奉诏修《北齐书》未成,由其子李百药续成,为“二十四史”之一。
(4)高颎(jiong):此处原误作“高宗”,据《隋书》改。高颎,一名敏,字昭玄,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隋代政治家、军事家。极富才干,是一代名相。
清初剔红杆毛笔
润笔原指写字前将笔稍加浸泡,以利于吸收墨汁,便于书写,后则成为稿费的代名词。
【译文】
以前受封爵的人一定要给起草诏书者送礼,这称为“润笔”。郑译在隋文帝的时候,从隆州刺史的职位上恢复国公的爵位,隋文帝命令李德林起草诏书。高颎开玩笑说:“笔头干。”郑译回答说:“我外放去做地方官,如今拄着拐杖回来,没有得到一文钱,用什么做润笔呢?”皇帝听了大笑。
【点评】
郑译颇有才华,《隋书》说他“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他与隋文帝杨坚有同学旧谊,同时又参与了隋文帝夺位的阴谋,因此极得文帝的欢心。但郑译品行不佳,贪赃枉法,声名狼籍,事母不孝,引起了朝野公愤。杨坚毕竟念着旧情,从轻发落,罢了他的官,赐给他《孝经》,让他好好学习。之后不多久,重新任命他为隆州刺史,未几又恢复了他沛国公的爵位。于是就有了高的这番嘲弄。
齐高洋梦人以笔点其额(1)。王昙哲贺曰:“王当作主。”吴孙权梦亦同,熊循解之。
【注释】
(1)齐:指北齐,南北朝中北朝政权之一,承接东魏,550年由高洋建立,577年灭于北周,享国28年,传六帝。高洋:高欢之子,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建立了北齐,在位10年(550—559),史称“齐文宣帝”。
【译文】
北齐的高洋梦见有人用笔在自己的额头上点了一下。王昙哲向他道贺:“大王您应当做君主了。”东吴的孙权也做过同样的梦,熊循给他解梦。
【点评】
拆字、解梦,都是古已有之的预言吉凶的方式。解释的秘诀在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才能一语中的。高洋把持东魏实权,孙权割据江东,虽无帝王之名,但早有帝王之实。王昙哲、熊循的解释,其实就是巧妙的劝进,自然能深得高洋、孙权的欢心。
《魏末传》曰(1):夏侯泰初见召还(2),路绝人事,不畜笔,其谨慎如此。
【注释】
(1)《魏末传》:记载曹魏历史的史书,作者不详,今已散佚。《三国志》裴松之注曾引用。
(2)夏侯泰初:即夏侯玄,“泰初”为其字,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时期玄学家。
携琴访友图
【译文】
《魏末传》称:夏侯玄被召还的时候,沿途不与人接触,随身不带笔,谨慎到了这种地步。
【点评】
公元249年,曹魏发生政变,曹爽一党被司马懿剿灭,从此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夏侯玄是曹魏宗族,与曹爽关系密切,虽然未在此次政变中罹难,但五年后,忠于曹魏王室的李丰、张辑等人欲推举夏侯玄为领袖,发动政变,诛杀擅权的司马氏,事泄被杀。夏侯玄的谨慎最终也未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昔有僧惠远制《涅槃经疏》讫(1),咒其笔曰:“如合圣意,此笔不坠。”乃掷于空中,卓然不落。
【注释】
(1)惠远:也作“慧远”,东晋僧人,少为儒生,后出家礼佛。《涅槃经疏》:慧远撰,系对《涅槃经》的注释。
【译文】
以前僧人惠远写成《涅槃经疏》后,对着自己的笔默念:“如果我的著作符合佛的旨意,这支笔能悬在空中,不掉下来。”于是将笔扔到空中,果然没有掉下来。
【点评】
这个故事突出的是惠远注解《涅经》深得本义,故而能大显神通。可以推想,这一传说当出自惠远门下。
唐越州法师神楷造《维摩经疏》亦然(1),后迎入长安。
【注释】
(1)越州:唐代州名,即今浙江绍兴。神楷:郭氏,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高僧。《维摩经疏》:神楷撰,共六卷,是对《维摩诘经》的注疏。
【译文】
唐代的越州法师神楷写作《维摩经疏》后也是这样,后来被迎入长安。
【点评】
以上两则故事情节相似,都是宣扬佛法无边的。惠远与神楷,时代相隔,但都是深研佛理的高僧,而且两人均出身于世家,少从儒业,后转奉佛法。
六祖像图
今都会间有运大笔如椽者写小字,小如半麻粒许,瞬息而就。或于稻粒之上写七言诗一绝,分间布白,历历可爱。
【译文】
如今都会中有使用如椽大笔来写小字的,字小得只有半粒芝麻那么大,而且瞬间就能写成。还有人能在稻粒上书写一首七言绝句,且能分间布白,清晰可爱。
【点评】
微型书法、绘画与微雕是令人叫绝的技艺,这三者有时单独成艺,有时又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例如在拍卖市场一直很受追捧的鼻烟壶内画,天地山水,题辞书法,荟于方寸之间,令谁看了,都会喜爱无比的。
《本草》云(1):笔头灰,取笔多年者烧之,水服,可以疗溺塞之病(2)。
【注释】
(1)《本草》:即《神农本草经》,《本草》为其简称。古代药物医方书,共八卷,现已失传。此书托名于神农氏,最早见班固《汉书·平帝纪》记载,可以推测其成书应当在汉代。
(2)溺塞:排便不畅的毛病。
【译文】
《本草》称:笔头灰这方药,是将使用多年的笔烧成灰,用水服下,可以治疗排便不畅。
【点评】
根据《本草纲目》,笔头灰主治小便不畅、“数难淋沥”等症,这些都是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状。此外,笔头灰以酒和服,还能治疗阳痿。
魏王思为大司农(1),性急。常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思怒逐蝇不得,还,乃取笔掷地毁之。又蝇集苻坚笔以传赦(2)。坚与王猛、苻融密议于露台(3),有大苍蝇入自牖间,鸣声甚大,集笔端,去于市中为黑衣小人,大呼曰:“官今大赦。”
【注释】
(1)王思:济阴(今山东定陶)人,曹魏大臣,官豫州刺史。大司农:古官名,九卿之一,掌经济财政。
(2)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十六国中前秦政权之帝,在位29年(357—385)。他在位期间前秦基本统一了北方,但在383年进攻东晋的淝水之战中遭到惨败,后被羌人姚苌所杀。
(3)王猛: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人,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辅佐苻坚,为前秦的壮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苻融:字博休,苻坚之弟,兼备文武之才。
【译文】
曹魏时王思任大司农,他的脾气急躁。他曾经执笔写文书,苍蝇飞来落在笔端,被赶跑了,马上又飞了回来。王思非常生气,又追不到苍蝇,回来后,他就把笔扔到地上毁掉。又有苍蝇停在苻坚的笔上,传达大赦的命令。苻坚与王猛、苻融在露台密议,有一只大苍蝇从窗户飞进来,嗡嗡的响声很大,在笔上停了一下就飞走了。苍蝇飞到市场中,变成黑衣小人,大叫道:“官府现在下令大赦。”
【点评】
王思脾气急躁得有些可爱。《魏氏春秋》将王思列为“酷吏”,未知是否与他这样的脾气有关。
《御史台记》云(1):台中尚揖(2),揖者,古之肃拜也。故有台揖笔,每署事必举笔当额。有不能下笔者,人号为高搘笔(3)。往往自台拜他官,执笔亦误作台揖者,人皆笑之。
【注释】
(1)《御史台记》:有二部,均出自唐人。一为韩琬撰,十二卷;一为韦述撰,十卷。
(2)台:指御史台。古代官署名,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长期沿用至明代初年。
(3)搘(zhi):支撑。
【译文】
《御史台记》称:御史台中重视作揖,揖就是古代的肃拜。因此就有了“台揖笔”,每次处理公事时都要将笔举到额头那么高。若有无法下笔的情况,人们就称为“高搘笔”。经常有人从御史台转任别的官职后,持笔时仍误作台揖,大家都取笑他们。
【点评】
上文称“揖”就是古代的肃拜,这一说法不确。肃拜是古代的“九拜”之一,与“揖”的区别在于跪与不跪。肃拜的姿势是双膝跪下,双手合抱垂至地,但头不向下。
德宗在奉天(1),与浑瑊无名官告千余轴(2),募敢死之士。赐瑊御笔一管,当战胜量功伐(3),即署其名授之,不足,即以笔书其绅。
【注释】
(1)德宗:即唐德宗。名李适,唐代宗长子,唐朝第十二帝,在位27年(779—805)。奉天:今陕西乾县。
(2)浑瑊(jiān):原名“进”,铁勒族人,出身朔方军世家,唐代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兴名将”。官告:古代官吏的委任状。
(3)功伐:功劳。
【译文】
唐德宗在奉天的时候,给予浑瑊一千多轴空白委任状,去招募敢死之士。还赐给浑瑊御笔一支,等到胜利论功之时,就署上名字授官,若是委任状不够用,就用御笔在他的衣带上写委任状。
【点评】
此事发生于唐德宗在位时期的“奉天之难”。唐德宗即位后,致力于削藩。建中二年(781),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请求袭封父位,被德宗拒绝,由此引发了成德、魏博、淄青、山南四镇叛乱及泾原兵的哗变。德宗被迫逃入奉天,并遭到叛军围攻。而浑是当时禁卫部队的指挥官,他全力奋战,守住了奉天。
类似的情形在王朝动乱期间并不鲜见。如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对有军功者大授官衔,湘军、淮军中普通军士甚至也有游击、副将乃至总兵衔的,实际能安排任职的空缺与有官衔者的数量之间存在着极大落差,战后对于这些人的安排极为困难和复杂,甚至有退伍老兵穿着御赐黄马褂沿街乞讨的。
唐相裴休(1),早肄业于河内之太行山(2)。后登显位,建寺于彼,目为化城寺。旋授太原节镇(3),经由是寺,寺之僧粉额陈笔砚(4),俟裴公亲题之。裴公神情自若,以衣袖揾墨以书之(5),尤甚遒健。逮归,侍婢讶其沾渥,裴公曰:“向以之代笔来。”
【注释】
(1)裴休:字公美,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晚唐政治家。
(2)肄业:修习课业。河内:黄河以北地区。
(3)旋:不久。节镇:即节度使。
(4)粉额:空白的匾额。
(5)揾(wèn):擦,抹。
【译文】
唐代的宰相裴休,早年在黄河以北的太行山求学。后来有了显赫的官位,就出资在那里建造了寺庙,名为“化城寺”。之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太原节度使,上任时途经该寺,寺里的僧人准备好空白的匾额和笔砚,等着裴休亲自题写。裴休神情自若,用衣袖蘸墨书写,尤为遒健挺拔。等到他回到家中,侍婢很惊讶他的衣服上满是墨渍,裴休说:“刚才用它来代替笔。”
竹林听泉图
【点评】
裴休是晚唐政治家,风度操守甚好,颇有时誉,唐宣宗赞扬他是“真儒者”。他崇信佛教,精通佛理,同时还擅长书法,师法欧柳,《新唐书》说他的书法“遒媚有体法”。
刘峻与沈约、范云同奉梁武(1),策锦被事,咸言已罄,而峻请纸笔,更疏十事。在座皆惊,帝失色。
【注释】
(1)刘峻:字孝标,本名“法武”,以字行,平原(今山东德州)人,南朝学者、文学家。因注刘义庆《世说新语》详赡美富而得佳誉。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朝,曾与谢朓等人从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游,时称“竟陵八友”。他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学者,著作很多,但大多已经散佚,今天能看到的有《宋书》和明人张溥辑佚的《沈隐侯集》。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人,南朝文学家。历仕梁、齐两代,与谢朓、沈约同为“竟陵八友”成员。梁武:即梁武帝萧衍。
【译文】
刘峻与沈约、范云一同侍奉梁武帝,奉命罗列有关锦被的典故,大家都说已经罗列干净,没有遗漏了。刘峻请求给予纸笔,又写下了十条典故。在座众人大惊,梁武帝的脸色都变了。
【点评】
这则故事描写的是齐梁文士的策事风气。策事,又称“隶事”,原指将经史典籍中有关某事的典故罗列出来,当然是愈多则愈好。这种比试才学的游戏盛行于当时,与那个时代文学创作逐渐形成重视辞藻才学、喜欢用典的风气有关。因此,后来将用典也称为“隶事”。
刘峻是饱学之士,时常压倒群侪,有时锋芒太盛,甚至让梁武帝也没有面子,由此引起了梁武帝的嫉妒。因此在梁代,刘峻一直郁郁不得志,可谓“身为才所折”的典型。
王隐始著国史(1),成八十八卷,属免官居家。家贫匮,笔札未能就,遂南游陶侃(2)。又还江州(3),投庾元规(4)。规乃给其笔札,其书遂成。
【注释】
(1)国史:指王隐所撰《晋书》。国史亦指古代人称自己所处朝代的历史。
(2)陶侃:字士行,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出身于南方中下层士族,父亲陶丹曾任吴国扬武将军。早年仕途不畅,后在西晋末年的动乱中展现军事与政治才干,在东晋的建立中,颇有建树。
(3)江州:晋代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辖今江西、浙江的部分地区。
(4)庾元规:即庾亮,“元规”乃其字,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东晋重臣,其妹嫁于晋明帝。
【译文】
王隐最初写作《国史》,写好了八十八卷,政府下令免去他的官职,在家闲居。他家贫穷,无法置办纸笔,于是就游历到南方的陶侃那里。之后又回到江州,投靠了庾亮。庾亮给他供应纸笔,国史一书才得以完成。
【点评】
庾亮年轻时与琅琊王司马睿(即后来的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交好,其妹嫁于元帝之子明帝为太子妃。明帝死后,成帝登基,其妹为太后,庾亮以外戚身份一度主政。后因苏峻之乱,为承担责任而外放。庾亮政治才华平平,但为人尚称谦逊正直,他又喜爱玄谈,讲求风度,也是一代名士。
古者,吏道必事刀笔。今亦有藏刀于管者,盖遗制也。
【译文】
古代凡是从事官吏事务的,一定要使用刀笔。现在也有在笔管中藏刀的,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风气。
【点评】
古代刀笔连称,其实是两件不同的工具,笔用于书写,刀用于削去竹简上的误字。因此这两件工具合用,必定是在简牍仍在使用的时期。在我国的中原地区,简牍使用的下限在两晋。不过,“刀笔”一词并未因为竹简退出使用而废弃,后来将处理文牍事务的官吏称为“刀笔吏”,文章也可称为“刀笔”。
今之职官断大辟罪者(1),署案讫,必寻毁其笔,盖彰其恻隐也。医工常取之烧灰,治惊风及童子邪气(2)。
【注释】
(1)大辟(bì):指死刑。
(2)惊风:中医病名,指神昏、抽风、惊厥等病。
【译文】
现在的官员但凡审判死刑的,案件办理完毕,一定会马上将笔毁掉,大概是为了表明其恻隐之心。医者经常将被毁的笔烧成灰,用来治疗惊风、童子邪气之类的疾病。
【点评】
本条反映的是慎杀的司法信念。至于笔头灰可治病,在诸多药书(如《本草纲目》、《普济方》等)中都有记载,主治小便不畅、淋漓不尽、阳痿等排泄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
谢承《后汉书》云:刘祐为郡主簿(1),郡将之子出钱付之,令买果实。祐悉买笔墨书具以与之。
【注释】
(1)郡主簿:古官名,为郡太守的主要僚属,负责掌管文书,办理事务。
【译文】
谢承《后汉书》称:刘祐担任郡主簿时,郡中将领的儿子拿出钱给他,让他去买水果。刘祐全都买了笔墨书具给他。
【点评】
从名义上来说,“主簿”一职,执掌一郡的文书,负责实际政务的处理和实行。但在汉代,太守权势很大,主簿的地位不高,不免有些今天“领导秘书”乃至僮仆的味道。这一点从这则故事中即可看出。主簿刘是正式官员,却要为郡将之子跑腿,去买零食。刘良苦用心,买笔促其学习,但不知这份苦心郡将之子能否领情?
诸葛恪父瑾(1),长面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乞笔益两字,因听与之。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大笑,乃以驴赐之。
【注释】
(1)诸葛恪: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东吴大臣。自幼聪颖异常,孙权死时,成为托孤重臣,执掌东吴政权。后因穷兵黩武,擅威专权,引发国内不满,死于孙峻策划的政变。其父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三国吴大臣。
【译文】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脸长得很长,像驴一样。孙权大会群臣,让人牵来一头驴,在驴脸上贴了纸,上面写着“诸葛子瑜”。诸葛恪跪着请求给他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允许了。诸葛恪在后面续了“之驴”二字。在座的人无不大笑,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三国图像·诸葛瑾
【点评】
这一故事出自《三国志》,发生于诸葛恪少年时,其聪明机变,可见一斑。但诸葛恪自恃才智,不顾东吴与曹魏在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屡屡欲兴师北伐。孙权在时,尚可节制;孙权死后,诸葛恪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总揽军政大权,便无人可以钳制他了。因其刚愎自用,初虽获胜,但终至大败,最后被孙峻设计诛杀,其家也遭灭族;可以说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典型。其父诸葛瑾在世时,就已预见这一悲剧,他曾说:“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赵伯符为丹阳郡(1),严酷。典笔吏取笔失旨,顿与五十鞭。
【注释】
(1)赵伯符:字润远,下邳僮(今安徽泗县)人,南朝宋武将。官竟陵太守、豫州刺史等。丹阳郡:古郡名,在今江苏南京一带。
【译文】
赵伯符治理丹阳郡时,为政严苛酷烈。掌管毛笔的小吏拿笔不合他的意,就立刻被处以五十下的鞭刑。
【点评】
赵伯符是个武夫,任竟陵太守时,当地少数民族发动武装侵扰,他率兵平乱,每战必捷;负责宫廷警备时,但凡火灾或有盗贼,他便身披甲胄,出兵防御。由此很受宋武帝刘裕的欣赏。但是拥有军事才能,并不代表着有行政本领。赵伯符先后做过徐、兖二州刺史,史书上说他“为政苛暴,吏人畏之若豺虎”,可见他一脑袋丘八思维,简单粗暴。在丹阳时,甚至到了手下官吏人人自危、弃官而逃、跳水自杀的地步(“吏人苦之,或至委叛被录赴水而死”)。
《魏略》:张既为郡小史而家富(1),自念无自达,乃畜好刀笔版奏(2),伺诸大吏无者,辄奉之。
【注释】
(1)张既:字德容,汉末三国冯翊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出仕曹操,官雍州刺史、凉州刺史。
(2)版奏:简牍。
【译文】
《魏略》称:张既是郡中的小官吏而家境富裕,他考虑到自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就准备了好的刀笔和简牍,等看到大官没有这类东西的时候,就进献上去。
【点评】
张既之所以要花费这番苦心以求通达,是因为他虽家境殷实,但出身寒庶,在门阀风气已经逐渐形成的东汉末年,不使用些出奇制胜的手段,是很难出人头地的。
太熙中(1),童谣曰:“二月尽,三月初,桑生蓓蕾柳叶舒,荆笔扬板行诏书。”后王玮杀汝南王亮(2),帝以白虎幡宣诏(3),收玮诛之。玮手握青纸,谓监刑者曰:“此诏书也。”盖此应也。
【注释】
(1)太熙:晋武帝年号,仅一年,即公元290年。
(2)王玮:指楚王司马玮,字彦度。晋武帝第五子,晋惠帝之弟。受晋惠帝皇后贾氏指使,先后杀杨骏、卫瓘及汝南王司马亮。不久又被贾后设计杀死。汝南王亮:即汝南王司马亮,字子翼。司马懿之四子,晋武帝之叔。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被贾后指使楚王司马玮杀死。
(3)白虎幡(fān):绘有白虎的旗帜,古代用于传布朝廷诏令的凭信。
【译文】
太熙年间有童谣说:“二月的尾巴,三月的开头,桑树长出了蓓蕾,柳叶舒展开来,荆笔在板上书写诏书。”其后楚王司马玮杀死了汝南王司马亮,晋惠帝用白虎幡宣诏,逮捕司马玮,并要处死他。司马玮手握青纸,对着监刑的人说:“这就是诏书吧。”这就是当初童谣的应验。
【点评】
此条出自《北堂书钞》,《北堂书钞》又抄自王隐《晋书》。“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覆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晋武帝死后,白痴皇帝晋惠帝继位,外戚、宗室诸王觊觎操纵政权,勾心斗角。结果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最终引发北方全面混战,百姓深受其难,其所争夺的政权也最终崩溃,参与争夺者也大多殒命其中,可谓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加闹剧。
《梦书》云(1):梦笔砚,为县官文书所速也。
【注释】
(1)《梦书》:古代占梦之书,作者不详。
【译文】
《梦书》称:梦见笔砚,说明将有朝廷的文书来征召做梦者。
【点评】
我国古代占梦之书甚多。《汉书·艺文志》著录了《黄帝长柳占梦》、《甘德长柳占梦》。《隋书·经籍志》中梦书更多,有京房、崔元、周宣等家的梦书多种,尚有多种梦书未署明作者。此条引文未知出于何书。
又云梦得笔砚,忧县官。又云磨砚染笔,词讼陈也。
【译文】
又说梦见获得笔砚,是为朝廷担忧。又说梦见在砚台中磨墨、蘸笔,说明将面临官司。
【点评】
以上两条梦书解梦,均以笔墨纸砚作为官府政法事务的征兆。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官僚体系,政府运作以文牍往来为主要形式,因此政府官吏不免给人以埋头于文牍中的“刀笔吏”形象。所以笔墨纸砚、简牍铅刀,也就成为政法事务的象征。
《庄子》曰:宋元君将画图(1),众史皆至(2),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注释】
(1)宋元君:宋国国君,又称宋元公,名佐。
(2)史:指画匠。
【译文】
《庄子》称:宋元君要召人给自己画像,所有的画匠都到了,作揖行礼后便站着,舔着笔头调墨,还有一半的画工站在室外等候。
【点评】
此事出自《庄子·田子方》,引文不全,下文是独有一位画匠,闲散漫步而来,不作揖不侍立,看了一眼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宋元君派人前去探视,只见他已解开衣服,全神贯注于构思绘图了。宋元君因此称赞他是“真画者”。这一故事也称“解衣画史”。
《东观汉记》(1):永平年(2),神爵集宫殿官府(3)。上假贾逵笔札(4),令作《神爵颂》。除兰台令史(5),迁郎中(6)。
【注释】
(1)《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光武帝,迄灵帝。由东汉政府多次组织人员修撰。原书一百四十三卷,范晔《后汉书》问世后,逐渐失传。
(2)永平:东汉明帝年号,共用18年(58—75)。
(3)神爵:神雀,古代视为瑞兆。
(4)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经学家。通晓五经,尤其精通《左传》。同时他也是天文学家,发明了黄道铜仪,发现月球运行速度不平均。
(5)兰台令史:汉代官职,掌校书修史。
(6)郎中:古代官名。战国时即有,秦汉时为侍伴皇帝的近侍之臣,掌门户、车骑等。
【译文】
《东观汉记》称:永平年间,神雀聚集在宫殿、官府上。皇帝借给贾逵毛笔与简牍,命令他写作《神爵颂》。之后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升迁至郎中。
【点评】
汉人信奉阴阳灾异之说,视某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为上天垂示,甚至要更改年号,以响应天意。发生于永平十七年(74)的这次“五色神雀”群集事件,被明帝视为吉兆,下诏百官作《神爵赋》进献。除贾逵之外,班固、傅毅、杨终的作品也获得好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吉兆发生的第二年八月,明帝病卒。
《晋书》:赫连勃勃谓隐士京兆韦祖思曰(1):“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吾死之后,汝等弄笔,尚置吾何地!”遂杀之。
【注释】
(1)赫连勃勃:字屈孑,匈奴铁弗部人。早年归附后秦姚兴,后反叛,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夏国。为人悍勇多智,但生性残暴。京兆:汉代将京畿称为“京兆”,辖境为今陕西西安以东至华县之间。
秋夜读书图
【译文】
《晋书》称:赫连勃勃对隐士京兆人韦祖思说:“我现在还没有死,你就不把我当成帝王。我死了以后,你们玩弄文笔,还不知要将我置于何地!”于是就杀了韦祖思。
【点评】
专制暴君的共同特点是作威作福,决不能容忍他人不向其低头,以杀戮为其恐怖统治。但又唯恐死后留下恶名,只好再度使出杀人的手段,以为可以根除世人谴责的根源。殊不知适得其反,只能更显其肮脏丑恶。
《刘穆之传》(1):宋高祖素拙于书(2)。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被远,愿公小复留意。”高祖终不能,以禀分有自。穆之乃曰:“公但纵笔为大字,径尺亦无嫌大。既足有所苞,且其名亦美。”高祖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
【注释】
(1)《刘穆之传》:即《宋书·刘穆之传》。刘穆之字道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晋宋间政治家,为刘裕的重要幕僚。
(2)宋高祖:即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彭城(今江苏铜山)人,晋末军事家、政治家,最终称帝代晋,是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2年(420—422)。
【译文】
《刘穆之传》称:宋高祖向来不善于书法。刘穆之说:“书法虽然是小事,但是字迹会流传到远方,希望您能对此稍加留意。”但宋高祖始终写不好字,辞以天分不足。于是刘穆之说:“您只要放开笔写大字就行,就算是字大一尺,也不嫌大。这样既足以掩饰您书法上的弱点,而且名声也好。”宋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一张纸写六七个字就满了。
【点评】
刘裕最早是东晋最精锐的部队“北府兵”的下级军官,本是一介武夫,他疏于文化教养,没有一手漂亮的书法,自然也不奇怪。不求好,但求大,这是刘穆之教给刘裕的秘诀。这一诀窍不但适合刘裕自身的水平,也恰可独树一帜,展现出所谓雄大的“帝王之气”。
宋世祖欢饮(1),令群臣赋诗。沈庆之手不知书(2),眼不识字,上逼令作诗。庆之曰:“臣不知书,请口授。”上令颜师伯执笔(3)。庆之曰:“微生值多幸,得逢金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过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4)。”上甚悦,众美其辞意。
【注释】
(1)宋世祖:即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2)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宋著名将领。
(3)颜师伯:字长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为宋孝武帝亲信,孝武帝死后密谋发动政变,被前废帝刘子业所杀。
(4)张子房:即汉代开国元勋张良。张良字子房,祖上世代为韩国贵族,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后受封留侯。
【译文】
宋世祖举行酒宴十分开心,令群臣赋诗。沈庆之既不会写字,也不识字,皇帝仍逼着他作诗。沈庆之说:“为臣不会写字,请允许我口授。”皇帝就命令颜师伯执笔记录。沈庆之说:“微生值多幸,得逢金运昌。朽老筋力尽,徙步过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皇帝非常高兴,众人也认为这首诗的意蕴非常好。
【点评】
沈庆之目不识丁,却能临场创作出如此应景的诗作,其难度绝不在曹植七步成诗之下。
后魏世宗常敕廷尉游肇有所降恕(1),肇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能令臣曲笔?”
【注释】
(1)后魏世宗:即北魏宣武帝元恪,孝文帝元宏次子,北魏第八帝,在位16年(499—515)。游肇:字伯始,广平任(今河北任县)人,北魏大臣。其名为北魏孝文帝所赐。
【译文】
北魏世宗经常命令廷尉游肇宽宥罪人,游肇不听命,说:“若要宽恕罪人,陛下自己可以下令,怎么能让我不照直判决呢?”
【点评】
游肇的言论体现了司法独立的精神,皇帝当然有特赦犯人的权力,但却不能直接干涉司法判决,在封建时代能犯颜直言这番道理,更是难得。
嵇含《笔铭》曰(1):采管龙种,拔毫秋兔。
【注释】
(1)嵇含《笔铭》:嵇含字君道,自号亳丘子,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人,西晋文学家,嵇康侄孙。著作甚多,现有《南方草木状》传世。
【译文】
嵇含《笔铭》称:在龙种上采集制作笔管的材料,拔取秋天的兔毛做笔毫。
【点评】
龙种是竹的别称。初唐诗人陈子昂有诗句称:“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岭上崇,烟雨下微冥。”(《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陆云《与兄机书》曰:案视曹公器物,笔枚所希。闻黄初二年(1),刘婕妤折之。见此复使人怅然,又有感处。笔亦如吴笔,又有琉璃笔一枚。
【注释】
(1)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黄初为魏文帝年号。
【译文】
陆云《与兄机书》写道:观看曹公遗留下来的器物,其中毛笔很少。听说黄初二年,刘婕妤折断了一支笔。看到这些,又使人惆怅,并引发了感慨。曹公的笔和吴地的笔相似,还有琉璃笔一支。
【点评】
文中提及“琉璃笔”系指笔管以琉璃制成的。通行最常见的笔管材料是竹,轻巧而便于实用,以琉璃制作笔管,珠光宝气,赏玩的意味远胜于实用。
后汉周磬,字坚伯。年七十三,朝会集论终日,因令二子曰:“吾日者梦见先师东里先生,与我讲于阴堂之奥(1),吾齿之尽乎!若命终,编二尺四寸简,写《尧典》一篇(2),并刀笔各一,以置棺前。”
【注释】
(1)阴堂:指幽暗的房间,或指墓室。奥:东南角。
(2)《尧典》:《尚书》的一篇。
【译文】
东汉时的周磬,字坚伯。他七十三岁时,朝会议事整整持续了一天,他就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我最近梦见了先师东里先生,他与我在墓室的东南角谈话,我的寿命大概是到尽头了吧!如果我死了,你们将二尺四寸长的竹简编好,抄写《尧典》一篇,再加上刀、笔各一件,放在我的棺材前。”
【点评】
周磬提出用竹简抄写的《尧典》、刀、笔作为陪葬,从侧面说明了虽然纸张在西汉已经出现,但到东汉,产量仍旧有限,在日常运用中,竹简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