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第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先章四王发愿弘经。此品如来赞劝弥修。故次先品此章来也。二先自愿拥护。持劝他弘通。又为时机。如下八益。

二释名者。本义如前。言护国者。依仁王疏。四王能护。国土所护。由经生喜使国无灾民主获安。故名为护。王化封疆名之为国。盛辨此义因以标名。随名释也(兴云。梵云罗叉此云护。即拥护也。国者即总举人土之。即五蕴也)。

三决疑者。四王八部共护持者。应言护人。何名护国。答。国者总也。人是别故。如说有情名为佛土。故虽护人名护国也(沼云。人为国本等者。弥有难故说为国本。必言护人)。

尔时至善哉下。先章四王愿护。今是第二如来赞述。此品准本取今有五。一如来赞劝弥修。二四王奉敕勤行。三时四天下。四王说偈叹佛。叹佛说经故。四尔时四天下。四王欢喜供养。闻经欢喜。心供养佛。五尔时世尊下。时众闻经得益。初中有二。一赞。二述(祥即取之)。就赞有二。一赞现行。二赞往因(兴即取之)。初也。重言善哉。一善其有弘护德。二善其以德弘护。又一善其遮恶鬼。二善其护人民。又一善其为世法王。二善其以法治民。

汝等至赞叹下。第二别赞往因又二。一赞修三业。二种诸下赞行万行。供养通三业。恭敬是身。尊重是意。赞叹是口。四王已登初地。三阿僧祇劫行故。言无量佛所种善根(祥沼兴取)。植诸善者。过四十心(隋云。十信下种。十解十回成熟。初地解脱。祥取。兴云。即违瑜伽十信已前。亦胜解行地。今发善法欲。即下种也)。若尔何故先为征他言如轻毛。故准上耳。初地四王。二地忉利。三地夜摩。四地兜率。五地化乐。六地他化。七地初禅。八地二禅。九地三禅。十地四禅也。十回金轮王。王四天下。十行银轮王。王三天下。十住铜轮王。王二天下。十信铁轮王。王一天下。并出大集经也(祥即取之)。

修行至安乐下。第二正述有二。一述上有仁德。二以是下述上弘护(兴即取之)。不述上有闻法得利(祥皆取之)。上有德文有三。今初述上第一总标。二汝等长下述第二解释。不述第三结名。名由德有。故不别述。上二中各二。今具述之。文少前后。互有所表。先举作王。后明以法治民。四王明其得作王方以法理民。今佛先述以法治民。后述第一为王者。由以法治民故得为王。本云为人天王。今举初句以兼后也。前示为王故善化。此明善化故成王。前明苦是展果(隋云恶果)。须先除。乐是胜果故后与之。今此佛述。先述第二与乐者。众生多短乏。于听学有阙。须先与四事乐。后除苦者。众生不弃有重苦故。本云能遮诸恶。今亦先云遮去诸恶。所有鬼神乃至速去。今述举初与乐而摄后除苦也。此明众生恒无乐须无与之不恒有重苦也。

以是因至得安隐下。第二述弘护有二。一述上第二护人。二述上第一护土(祥兴取之)。上示由有国有人。此明由有人故即有国也。上在人有三。一护听受者。二护供给者。三护赞敬者。今总述此三。三中。本各有三。今但述后二。就文有二。初正述。二汝诸下释述意(兴即取之)初也。有二。一合述上三人。二合述上三护。不述上三中有弘经之人。上本拥护供赞听受者耳。以是因缘等者。本总略云以是义故(明可护义)。若有人下(明可护人)。又云。供养即述第二中第二。恭敬即述上第三中第三。又供养是宣说。恭敬是听受。即述上第一中第一。二汝等应下。合述三敬三守护(隋云。合述三中第三守护)。

汝诸至得胜利。第二释述意有二。一出世利。三世佛正法者有三。一正说十二部。二正行十度。三正果法身四德也。二汝等下。世间利也。

汝等若下。第二述上第一护土有二。一正述上护国土。二劝护弘经人(兴即取之)。此是义生有两立。一四王。上但护人王未及四众。二上但明护学者未明护弘经人。各有所表。意可知也。就上护土有三。一国土衰恼。二请说此经。三由经祸灭。今述后二。后二由四王力也。就上第二请说有三。一有人持经。二四王请说。三由请弘经。今言汝等护持是经。即述第二。第二由四王故不初。后两。言能除众苦等者。本云悉能消伏一切诸苦。所谓怨贼饥馑疾疫(故知初一句总标。后二句别明三苦。沼即取之)。

是故汝下。第二劝护弘经人有二。一弘。二护。就上护听受人亦三。一有人弘经。二劝人王听受。三四王愿护。今亦但述后二。以此中本述护听众故。但上止明人王听受。此中合举四众。上明人王以上四王。只举人王不及四众。此中佛举四众者义生也。上四王意既护王及于四众。此间恐有不解者疑之故。四众若有听受诵者并护之。次云风化下。明四众如草从风也(此文本今两本所无。可检七卷本也)。

尔时至恭敬下。第二四王奉敕勤修。准本前后总有五番。大为二别。初一番自愿拥护。后四番劝化弘通。弘通由拥护也。先品至此述文初番已讫。今是第二有四番劝他弘通为三。初有一番正劝他弘经。第二有两番示弘经方法。第三有一番结劝明弘之者得。不弘者失(祥兴取之)。菩萨不但自行。复欲化他(祥云。故先劝他弘经)。化他必有胜轨(故次示方法)。胜轨若行即得。不行为失。今加一番合为五番。谓说神咒以弘经也。初四番人护。后一番法护。就初有二。初四王劝。后如来述。就初有二。一劝国王弘经。二四王拥护(祥皆取之)。初又二。一标所弘之法。二若彼国下劝能弘之人。初中有三。一标法。二标时。三标处(依今有二。初仪。后法)。第二又三。一明人王善化。二明人王听法。三明人王舍财。初文。本云以天律治世。言天律者。依天法用亲疏平等治恶赞善也。今举后二以兼初也。

以是至具足下。第二明天护。本先明四王自闻法得利。后明人王被护。今此总略明护他事。准本及今。上文理实应如旧也。今文有三。一总标拥护。二别明守护。三双结拥护。拥护者由弘经。初也。本云以是因缘我等时时得闻如是妙经。乃至具诸威德。具释如本。此即明自闻法得利。今明护他与利。本今互愿。意无违也。得利有三事如上述。准上。安稳等者增长智慧。增寿命者身力康健。后句如文。转势说故。本今次第有不同也。

世尊若至尊敬。第二别明守护。先明护因。后正守护。

是故至留难下。第三双结拥护有三。此初护法。

二亦当下。护人。

三他方下。护土。此又三。一略标。二释。三结(祥即取之)。初也。

若有人王下。释有三。一明国主弘经。

二邻国下。明外留难起。

三世尊以是下。明由护难灭又二。一明经力能除。二明四王为灭。就初有二。一举经力。是能灭之因。二举异怨。是能除之缘就后有四。一时王见已。牒彼国有难。二即严下。明于难中犹来(沼云。讨者除也诛也。伐者征也败也。欲败去之。今经作罚。罪之小者曰罚。是折伏也)。三我等尔时下。明四王护助。四令彼下。明由护难灭。

尚不敢下。第三重结。本二。一结彼土难生。二结此国祸灭。今略初文但有后也。问。经与四王本是利他之法。云何乃令彼国有苦。答。经及四王无心恼彼。但此土弘经是有德之人。果报坚固。彼王恶意违此有德。为恶自熟耳。如人恶心违佛及父母。父母何曾有心损彼。彼报自熟也(祥即取之)。问。乃不作心令此恼彼。云何令彼自爱恼耶。答。劝此弘经生善。即是识彼依教自息恶。息恶彼无恼。弘经此土安。即是平等之化也。

尔时至善哉下。第二佛述有二。一通述。二别述(兴即取之)。初也。

汝等至说是法下。第二别述上三。即为二。初先述上第二四王拥护。二大王若未来下。述第一国主弘经。弘经由护。护前弘后。上欲明由弘之有善资四王。四王方复拥护。佛述先明护者。由护安隐故方得弘也(祥兴皆取)。就初有三。此初述上第一护法。

二若有人已下。述上第二护人。

三亦复下。述上第三护土(祥兴取之)。有三。一略述护于国土。二四王当知下。广述所护之事。三以是因下结(祥即取之)。三中各二。一明有好。二明无恶(兴皆取之)。初中有好即有六事。从近至远。本略。今谓。一能弘人。二所弘法。三弘通人。四消衰患。五令安隐。六亦复下护国境。

二乃至怨下。明无恶。即有四事。本略。今谓。一散怨贼。二灭衰恼。三得安稳。此二本云灭其衰恼令得安稳。今举初事兼后二也。四亦令下无斗讼也。

四王至自在下。第二述所护事又二。初明有好有五事。今谓。一能护主。二所护境。三所护王。四受快乐。五得自在。兴云。如经律异相云。阎浮提内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城。八国王四天子。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璧玉。西北有月支国天子。土地好马。八万四千城中。六千四百种人。万种人万种音响。五十六万亿丘聚。鱼有六千四百种。象有四千五种。将有二千四百种。树有万种。草有八千种。杂药有七百四十种。杂香有四十三种。宝有百二十一种。正宝七种。而言八万四千人王者。盖有优劣不同。故不相违。

二所有财下。明无恶有三事。初事。今谓有三。一多财称心。二随业受报。三不贪他国。感生下第二事。本有七心。故云各各自生利益之心。生于慈心。安乐之心。不诤讼心。不破坏心。无系缚心。无楚挞心。今举四心等取余也。谓利益心安乐心无诤心无缚心。言小欲者通。利乐下别也。若反七心即是苦故。今言苦也。其土下第三事今谓有二。一能受人。二所受事。事有六。一自然乐。二和水乳。三互相爱。四欢游戏。五慈悲让。六增善根。

以是因至丰盈。第三结也。一结有好。二结无恶(兴即取之)。初有六事。今谓。一国乐人盛。言因缘者。总依弘经。别由前六事因缘故。二地味沃壤。三四时顺序。本云阴阳调和时不越序。兴云。寒暑即阴阳之气。应于律吕故调和。四时各顺三序。故云不乖序。事如金遗。四七曜守度。兴云。菩萨处胎经第四云。日宫纵广五十一由旬。月宫四十九由旬。日放一千光。月放一亿光。大集第二十八云。在日天器十千由旬。住宫纵广三万二千由旬。立世经第五云。月宫名旃檀。天子同名。日宫名修野。天子同名。此二宫殿团固如鼓。住四十余劫。智度论第三十五云。如日天子怜愍众生故。与七宝宫殿俱绕四天下。为众生除诸冷湿照诸闇冥令各得所。第三十九云。日月圆方五百由旬。而今所见不过如扇。大而见小。有此异者。盖二轮之形未然必一量故。圣教有不同。但智度论。别以算诸方。故云五百。广如楼炭第八。立世经第五。大集。大论先卷。瑜伽第二。皆具引文如彼疏。晓下疏云。长阿含云。月有亏满者。一通角行稍稍隐例故见缺。又月边有天其色正青。衣服亦表青。所在之面青色照城。故缺盛也。满者月行稍转向正。又青衣天。十五日转入月城。与王适会。又须弥南地有大树名阎浮提。高四千里。枝荫二千里。影现月中。楼炭经亦同此说。依瑜伽者。由大海中有鱼鳖等。影现月轮。故其内有黑色现也。又云。星者五星。宿者二十八宿。楼炭经第八云。从此高四十万里有天神舍。以水精作之。在虚空中。大风持之行如浮云。天下人皆名星宿。其大围七百二十里。中者四百八十里。小者二十里。净法师云。有处说。观世音名曰宝意。作日天子。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虚空藏名宝光作星天子。度者路也分也。五风雨无灾。六资财丰盈。

二心无悭下。结无恶有四事。今谓。一心无悭。二常行施。本云亦无嫉妒。三具十善。四终生天。

大王至称赞下。第二述上第一人王弘经有四。一述人王弘经。二述天王得益。三劝人王弘成第一。四劝天王护成第二。后两是义生也。初有二。一述人王听法。二并受持下述人王舍财。不述善化善化非是弘经也。

复欲至药叉众下。第二述天王得益有三。此初标得益之人。

二是故下。释得益之法。由得等者。本云则为以得正法之水服甘露味。

三增益下。出得益之相。

是诸人至正等觉下。第三劝人王弘有三。此初明弘此法即供养释迦。

二若供下。明供养释迦即供养三世佛。

三若能下。明有此两义故得无量福。

以是至彼王下。第四劝天王护有四。此初护人王。

二后妃下。护眷属。初句应字通下。故云及后乃至王子等亦应得护等。

三及宫下。护宫殿。本云宫殿堂宇安稳清净无诸灾变。护宅之神乃至快乐。今准知之。

四是诸国土下。护人民。从近至远也。

尔时四天至福聚下。第二两番明弘经方法有二。一弘经方法。二用心方法。初有二。一四王劝。二如来述。就初有二。初举果报。二世尊如是下令修因(祥兴皆取)。初中又二。一明得六种好事。二明离三种恶。初也。今谓。一得护自身。二得护眷属。三得护宫殿。四皆得下得胜安乐。五于现世下常得尊位。六复欲下得无量福。

于自下。第二文。本云国土无有他方怨贼无诸忧恼及诸苦事。三恶如文。

世尊至殷重下。第二令修因有二。一重法。二敬人(祥兴取之)。初有三。一舍恶。二修善。三听法(兴即取之)。初也。有三。一不放逸除思障(隋云。除漏器)。二不散乱除闻障(除覆器)。三当生恭下除修障(除秽器)。恭敬者是修行。即修慧也(兴取。加云。修慧方便。实闻思亦有方便。修慧又有障。而前二唱障后一显方便者。即影略互显也)。

至诚殷下。第二修善。依今有二。一总劝听经。二欲听下别示听轨。轨中有二。一严外境。二净内身(兴即取之)。二中各有七事。今谓。初七。一严处所。二洒土地。三散众华。四置法座。五宝校饰。六张幢幡。七施宝兽。今加二事。谓烧妙香及奏音乐。言师子法座者。本云敷大法座师子之座。大法座者听者座也。师子座者说者座也。庄云。哀泣经云。佛告阿难若佛灭后为法师比丘敷座。得十座功德。一尊者座。二轮王座。三帝释。四梵王。五第六天王。六法师比丘。七帝得法。八菩萨诣菩提树下当得佛座。九得转法轮座。十涅槃时天龙等围绕。然后得如来师子座。其王下第二净内身又七。一洗浴二涂身。三着衣。四着璎。五卑座。六不高。七去位。

离诸憍下。第三听法。本三。一离诸放逸思慧行成。二谦下自卑除去憍慢修慧行成。三端心下闻慧行成。今有后二。举离憍慢兼放逸等。具此三品(隋云。初修见器。次修净器。后修开器。具此三器。兴即取之)。是好听法。义如上释。

于法至师想下。第二敬能说之人有六事。一恭敬法主。二慈爱眷属。三外舍资财。四内怀欢喜。五身意精勤。六倍生恭敬。合六为四。初一句恭敬。二三句供养。三有一句结供养。四有一句结恭敬。初也。言起大师想者。本云生世尊想。故佛想也。庄云。十住毗婆沙第五云。言说法者。应行四法。一广博多闻能持一切言辞章句。二决定善相。世间出世诸法生灭相。三得定智慧。于诸经法随顺为诤。四不增不减如说修行。又云。说法法师处师子座复有四法。一欲升高座先应恭敬礼拜大众然后升座。二众有女人观不净。三威仪视瞻有大人相。敷演正法颜色和悦人皆信受。不说外道经书以欲怯畏。四于恶问难当行忍辱。复有四法。一于诸众生生饶益相。二于诸众生不生我相。三于诸文字不生法相。四愿众生从我闻法于阿耨菩提而不退转。广如法集第二。瑜伽四十四。具引如彼(沼云。如法华说)。

复于至愍心下。第二慈爱眷属为三。一大小欢喜。二喜悦下舍所重财。三于自下爱悦法味(此二文处。本经密之。今且随义相配如是。检七卷本)。难解在始心轻。听闻之后理转至。人须资侍善心曰损恭。凡夫三业多相侵恼。故人之后令弥笃也。

作如是第三内怀欢喜。本外右先。今转势故有此先后。

于此经下。第四外舍资财。本供于师。今令营法具。有二义互举一也。

第五身心精勤。本云倍复自励不生疲倦。今举第四以摄此意。故云盛兴。

既敷设下。第六倍生恭敬也。

尔时佛至吉祥事下。第二佛述。但述行因不述得果。得果由因。因述兼果。又此中佛明胜报兼前劣果。又上行因中有二。今先述第二敬人。二四王当知下。述上第一重法(兴即取之)。前四王示法胜人劣。今佛示法多生敬重。人好起轻厌(隋云。佛示法由人弘。兴即取之)。故先令敬之。就敬人中有二。一述供养。二敬重(兴即取之)。与上不例者。上明在后供养。此示来前迎接。善始令终也初有四。一行因。二得果。三结得果。四结行因。初有二。一标。二释(兴即取之)。初也。有二。一严身。二步出城下。自出迎接也。四王以至之苦。第二释有二。一生善。二复得超下灭恶也。

复于至尊位下。第二得果。是义生有四(兴即取之)。此初报果。

二随其步下。明习果。

三自在为下。更广报。本云不可思议自在之力。今谓。有十三句。一自在力。二众所重三处宝宫。四所在下得长寿。五具辩才。六众所信。七无所畏。八有名闻。九众所敬。十天上下受胜乐。十一得大力。十二具大德。十三得相好。

四值天人下。广习也。

四王当至利益。第三结得果。

故应自下。第四结行因。上先因后果。今结先果后因。亦有义也(兴显义云。果必依因。故前先因。因亦对果成故。此先结果)。

于说法至我说法下。第二述敬重法师有二。一使行因。二明得果。初也。有四。一见法师形相如见佛形。二见法师入宫如见佛入。三见法师受施如见佛受。四见法师说法如见佛说。此次第相生也。

我闻至退转下。第二明得果有二。一明内果二明外报。就初有二。一习半。二报半(兴皆取之)。初有三事。此初不退菩提。十回人也。

二即是下。常生佛处。

三我于下。供养如来(兴云。有说。不退十向。生佛处等名流果。此不可定诸位。皆有不退义故。今十信下品闻是法故。不退菩提福智必成。值诸佛故智成。供诸佛故福成)。既不可定。何定十信。又言诸人王何唯十信耶。当知本意总摄地前。而十回者举终兼始。地前劣故殊须劝修。地上诸王更无待言。又其福智亦为习果。义无违也。

我于至之苦下。第二报果有二。此初舍恶道。晓说如下。庄云。琰魔此云静息。长阿含十九云。阎浮提南大金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彼王日夜三时有大铜铁自然在前。乃至唇舌咽腹无不烧烂。受罪已讫。复与婇女共相娱乐。彼臣亦同。瑜伽第二云。随一有情由感杂染增上业故。生那落迦作静息王。若依此文。地狱趣摄(沼云。正鬼趣摄。瑜伽生那落者。化三界生。不尔何故生最下地狱。又达二十唯议。不许同彼受苦故。长阿含十九。约化相故说王受苦相)。问若尔何故名法王耶。答。以其因果示诸有情令离怨心故名为法王。阿含同卷云。佛告诸比丘。有三使者。一老。二病。三死。有众生身语意恶行堕地狱中。狱卒净此罪人诣阎罗王所白言。大王。此见天使所召善问之辞。王复告言。汝在人中观见老人。乃至广说。瑜伽五十八亦说故(测同。加云。起世经第五等引老病死三种天使而诃责之)。

便为下。第二受人天。天是释梵。人是轮王也。

当令至涅槃乐下。第二明外报有二。一利他。二利我。利他有二。一明内有能化之德。二明外有所化之事(兴即取之)。初文准本属上。故云我今已种百千乃至释梵之因。已种无边善根种子。初已种下。义如前也。后已种下。即初明内有能化德。今当令等。本云已令无量百等。此即第二明外有所化事。

积集无量下。第二利我亦二。此初明有自利之德。言积集者。本云已集。

二后宫下。明自利之事有三。一利眷属。二利宫殿。今利人民。三国土下利国土。国土又二。一除内灾。二他方下除外祸。

四王至眷属下。第二述重法有二。一令修因。二明得果(兴即取之)。初有四。一令述灭恶生善。二述上听法。本云清净听受是妙经典。今略举初以兼此义。准次下文必应有也。三亦于下令护持众。四所获下令回施四王除诸难。即得果。

彼之人王下。第二得果有四。一习果。二于现世下报果。三增益下结报。四能以下结习果。

尔时四至正法下。第二一番明运心方法有二。初四王劝。后如来述(晓庄取之)。初有二。一示上听法运心。二示上供养运心(祥兴皆取)。初有三。一牒上人王弘经。二我与彼下牒上四王闻法。三其王所下。正示运心之方。初中又四。此初牒上恭敬。

二牒上听法。

三供养四众。

四时彼人下。牒上庄严舍宅。

就第二中有二。一牒四王共听。二牒人王信受。

第三有二。一举自利。二亦福以下令施他。问。四王是十解已下。云何乃就人王求善。答。一实报须善自资。二应亦令物欣仰生于胜福(祥依后也)。

世尊时至是经下。第二示供养方法亦三。此初示运心方法。

二世尊时下。明香气遍至。

三于虚空下。明利益众生有四。一明变现。今谓有二。一现神变力。二令众闻见。约香云闻。约光云见。准下知之。故知。沼云约香所依烟说有金色光。不尔香尘鼻根所得。如何言见者。文既分明。何故劳耶。

二照曜下。明照了。今谓。照十五宫。一四王宫。二梵宫。三释宫。四大辩。五吉祥。本云功德天。六坚牢。七正了。本云散脂鬼神最大将军。八二十八部。九大自在。本云摩醯首罗。宜云第六天王。十金刚密主。本云密迹。十一宝贤。本云摩尼拔陀鬼神大将。十二诃利底母。十三其五百子。本云鬼子母与五百鬼子。又可一句是祖子故。兴云。如智论云夜叉金刚密迹鬼子鬼母等。是鬼趣中得道故。将知大菩提也。十四无热。兴云。彼池龙王无三热恼故。一非热沙所砾。二无风吹衣覆露形。三无妙翅鸟所食。故因名之。如华严经云。大地菩萨为此池龙。于大悲云荫覆一切众生离苦法门而得自在。于鳞甲流出诸水日夜无竭济众生。无三恼者。即嘉祥说。如法华疏。又大论云七住菩萨。十五大海龙王。本云娑竭罗龙王。准下来听应言无量百千万亿诸天药叉。

三世尊如是下。明见闻。今谓。先见神力。后闻香气。

四睹色光下。结广远。言遍至者。遍至照曜故。本云是香盖光明亦照一切诸天宫殿。

佛告至放大光明下。第二佛述有二。一此土释迦述人王供养。二他方诸佛赞四众弘经(兴即取之)。此中但述供养运心不述听法运心者。前番末佛述中。劝人王回施听法之善以施天王。天王今就人王求以成佛上意耳。故不复述之。此文有二。初明非唯但照诸天之宫。亦远至大千之界。后是诸人王下。明非但至三千界。亦周遍十方佛土(祥皆取之)。初中有三。此初明不但至此天处。

二由彼人王下。明乃至三千。今谓有二。初至处。本云百亿日月。百亿大海。百亿须弥。百亿大小铁围及诸山王。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百亿三十三天。乃至百亿非想非非想天。今举三种百亿兼之。如文。后种种下神变。

三如是下。结也。

是诸人至大千世界下。第二明遍至十方佛土有三。此初明不但至三千界。

二于一念下。明遍至十方佛土。

三于诸佛上下。总结也。

时彼诸佛至金色下。第二他方佛赞弘经之人得果有三。此初见闻。

二于十方界下。神变神变是他方佛尔也(兴即取之)。三异口下。赞叹又二。一赞四众弘经。二赞四众得果。此是义生(祥兴取之)。初有四。一弘法。二则为下得利。三何况下举况。四何以故下解释。

尔时十方至资粮下。第二得果有二。一应化身。二法身(兴即取之)。初有二。一举因。二叹果(沼即取之)。本先叹果。今初举因也。

超诸圣下。第二叹果。今谓有四。一超为尊。二坐树下。三救众生。本云能坏三千界外道邪论。四摧魔众。

觉了至菩提下。第二法身又二。此初明果(祥云当得。兴取加云。言诸法最胜者。即法如如之境。是胜义智之所履涉。故曰最胜。二障皆尽。故云清净。非诸圣众之所能达。故曰甚深。无有一法而与等者。故云无上。觉了者即如如智。觉诸法真如正觉之智故。说此境故名法身也)。

善男至之座下。第二明因(隋云。明应物)。有三。一登法座。二转法轮。三利六道。初也。本云汝已能坐金刚座处。隋云证果(祥云。叹已得因中说果。故名已得)。

能于无下。第二转轮有二。一小乘。二能击下大乘(祥兴取之)。十二行者。得十二因说四谛也(晓云。三转四谛为十二行。兴征本云。即违诸论三转十二行相故)。三藏既双举于二教。何以偏言难圆义耶。大乘五句义如前述。

能断无量至大海下。第三利六道又二。一令舍生死。二令入圣位(兴即取之)。初也。有二。一除因。二能令无量下灭果。

解脱下。第二令入圣位亦二。一舍凡域。二值遇下登圣位。尔时四天至功德下。第三一番结欢修行有二。一四王结劝。二如来述(祥晓庄取)。初有二。一先牒上人王弘经。二尔时四王俱合掌下结劝修习。初有二。一牒上人王弘经。二于彼人王下。牒上四天听受(祥即取之)。初有二。一叹能弘生当现之福。

二是故人王下。叹弘者由过去之善也。

于彼人王至利故下。第二牒上四天听受有三。一来听法。二结善友。三愿守护(兴沼取之)。初中又二。一明欲来之意。二正为两事故来。就二大意为两。一为人。二为法。初也。

我等四王至诸神下。第二正来亦二。一四王来。二天众来。就初有四。此初明来众。

二于自宫下。明来缘。

三我当隐下。明来相。

四为听法下。明来心也。

如是乃至药叉下。第二天众来亦四。此初明来众(宜云。第一众者。至判开合如彼疏。并文十五也)。

二如是等下。明来心。

三皆不现下。明来相

四至彼人王下。明来处也。

世尊我至善知识下。第二明结善友有二。初正结善友。二释为善友意。初也。本二。一得善友人。二出善友事。本云同共一行善相应行(已上)相随师行大乘行也(隋云。四王常愿弘经。人王既弘。即与四王同行也。祥取隋说。结云故名一行。无有相违名相应行)。今举初文以兼后也。

因是无上下。第二释为善友意亦二。一明人王法施(祥云。人王弘经利益四天。故名施主)。二以甘露下明天王得益。

是故下。第三愿守护有二。一护人。二及其宫下护处。

尔时四王至赞叹下。第二正结劝修行有三。一明不弘者为失。二明弘者为得。得故国土安。失故国土坏。三世尊以是因缘下。正结劝修行。初有四。一明不弘此经。二明四天失利。三诸天弃舍。四国土败亡。此四次第可见(祥晓兴取)。初有二。一不乐法。二不重人(沼即取之)。初也。又二。一不乐闻。二亦不供下不供养。

见四部下。第二不一重人亦二。一见他弘经。二亦复下不能供养。

遂令至妙法下。第二四王失利有六事。此初不闻经。二失法味。三无威德。四及以下失势力。五增恶道。六损夭(庄撮为六。沼为五也)。今加二事。谓坠苦河乖乐乘合为八也。

世尊至无拥护心下。第三天神弃舍又二。此初四王舍。

二非但我下。诸神舍。

既舍离下。第四国土败亡有四。此初牒四王舍离。

二其国下。明国土败亡又有四事。一明舍善。二唯有下明作恶。三疾疫下明灾变。今谓九种。一多疾疫。二彗星怪。三两日现。四常薄蚀。兴云。汉书日月薄蚀。韦昭曰。气往迫之曰薄。亏毁曰蚀。释名云。日月亏曰蚀。稍侵毁如虫食草木叶。如楼炭第五云。阿修伦天王名罗呼。其体高二万八千里。以月十五日立海中央。水裁至脐。低头窥须弥罗宝泰山及四方山镇。以指覆日月。天下晦冥。或覆日以昼为夜。所谓日月蚀时厄光明也。五虹恶相。六星流落。非但流亦失度故。本云流星崩落五星诸宿违失常度。今举流星以兼后也。七大地动。八井发声。九恶风雨。本云恶风恶雨无日不有。四常遭饥下明国败亡。今谓有四。一常冻饿。二多怨贼。三人受苦。四无乐处。

世尊我等下。第三结四王舍。

生如是等下。第四结国亡。

世尊。若有至昌盛下。第二明弘经为得有四。一明欲得国土乐。二劝人王弘经。三我等及余下明四王得益。四如大梵下明国安隐(祥即取之)。生起可见。就初有二。一有三事明自土安乐。二有二事明他土安乐。欲叹弘经力大。令他我皆安。此初也。三事如文。即三欲也。

欲令正下。第二二事。本对前三亦有三事。故云欲得拥护一切国土。欲得正法正治国土。欲得除灭众生怖畏。今总略故举后二也。

世尊。是至受持经者。第二弘经有二。一弘通。二敬供。

我等及余。至法味下。第三四王得益有三。此初闻法。

二增益下。获利。今谓为二。初利自身。二所有下利眷属。故本云增益身力心进勇镜增益诸天。故知沼以增益之言属上闻者。非但乱文句。亦违三藏释。

三何以下。解释。

世尊至诸论下。第四国土安乐。此中举三论者。一四韦陀经明梵天事。曰世出世论。本云说出欲论(庄云声明等论。兴云欲不净论)。二毗伽累罗论明十善论等。曰帝释论(宜即取之。兴云声明论)。三僧伽卫世等(隋云。明学通事)。曰五通神仙论(兴云。六句吠陀等)。今明人王弘经得益胜彼三论利益世间。就此有三。此初正举三论名体。

二世尊梵下。格胜劣。

三何以故下。广明胜意有三。一明此经用胜彼论用。二如是无量下。明说此经之人胜说彼论之人。三令赡部下。明此经理过诸论之理(兴即取之)。具此三义故经胜论劣也。用胜有二。一得现世利。二得来世利。此二即是弘经令安乐之意也。初有二。一明众生得益。二明四王获利。初又二。一总标为众生。二举八事释。三举二事结。初也。今总略征。本云所以者何如来说是金光明经为众生故。

由此能下。第二举八事释。又二。初三事令有好。后五事令无恶。初有三。一治化。二能与下安乐。三为护自下慈念。合释上二。此三因仍相生也。

令无苦下。第二五事有二。前二无苦果。后三无恶因。前中。一句无内苦。本云欲令众生无诸苦恼。一句无外害。所有诸恶下。后三无恶因。初一句总。二亦令下二句别。又二。一句心无忧恼(兴云。屏亦云除)。一句口无诤讼。

是故人王下。第三举二事结有二。一结行因。二结得果(文处显也)。

世尊我等下。第二四王得利为三。一闻法。二获利。三护土。今略。具如本也。

复于来世下。第二来世益有二。一得世间益。二得出世益。出世又二。一修圣道。二得菩提。

如是无量下。明人胜有三。一标佛胜故法胜。二释胜意。三结。初也。本云如是乃至悉是正遍知说。今准之知。

以大慈悲下。释有三。一过梵天。以大悲力故。二过帝释。以智慧力故。三过仙人。以苦行力故。本略仙人帝为苦行。故云亦过无量百千释提桓因以苦行力故。晓云。帝释苦行。其事广如智度论说。就过梵天亦应言苦行。帝亦应言大悲平等。举一义耳。故本帝释为苦行者。准此可知。

为诸众生下。第三结。今略。本云是故如来为诸众生等也。

令赡部下。第三明经理为诸论理本故胜有二。一明此经为诸论之本。诸论是此经之末。二普得安下。明佛为利物故广说此本。

世尊。以是下。经三正结劝。本略有二。一劝听受。二劝供养。今转为三。一上标。二何以下释。三是故下结也。

尔时世尊下。第二佛述有二。一述护人王。二若四部下述护四众(兴即取之)。二中各两。一明弘经。二劝拥护。例上可知。不复具述。

尔时多闻至资粮下。第四一番明法弘护。则云有二。一天王说咒。二如来述成。初中有二。一叙别咒。二弘此经。初又二。一求财法。二见身法。初又三。一举法劝持。二示轨令学。三陈益使欣。初也。三句。此初举名。由所求必遂名如意宝珠(庄云。真多末尼。此云如意宝珠。如如意珠随其所乐悉能出生。此咒亦尔。随其所求皆令遂意。从喻名为如意宝珠。兴即取之)。二若有下劝学。三我常下陈护。

欲受持者下。第二示轨令学有三。一造修法。二成遂法。三护持法。初又三。一护己身。二请天主。三求所愿。初也。恐有诸难。故先护身。有三。一标引。二正述。三结法。初也。

即说咒下。第二正述。薛室啰末拏也(庄云。此云多闻。沼即取之)。莫诃(沼云。此云大)曷罗阇也(此云主。兴即取之)。

世尊诵此下。第三结法。系肘后者(兴云。即被甲之义。男系左肘后。女系右肘后。使却魔军)。

应取诸香下。第二诸天王又三。如前。此初中有三。一焚香。安息者(兴云。安息国中香也)。龙脑者(兴云。案西域。羯布罗香树松身异叶。花果亦别。初采既湿。尚未有香。木干之后修理而折。其中有香状若云母。色如冰雪。此谓龙脑也)。多揭罗者即零陵香(此说在下。而庄沼师但牒文不说相)。然后坛场中。每先诵此咒。但文不说。学者知之。二净身。三静室也。

即说下。第二正说。

此咒下。第三结法。

次诵本下。第三求所愿有三。如前。此初标(有三。一诵本咒。二教诵法。三结劝持)。

尔时多闻下。第二正说咒。曷喇怛那(沼云。此云宝)怛喇夜也(云三。即礼三宝)。后云檀那(云财)驮也(云施)曼奴(云意)喇他钵唎(云我)脯喇迦也(云满。总意云。财施满我意)。

受持咒时下。第三行法(有王。一遍数)瞿摩此云牛粪(庄兴同之)凡诸咒法以此尊净(兴云。梵天寄牛以化天下。天下之所贵故。二作坛。三供养。四勤行。五密修)。

时有薜下。第二成遂法有四。一叙彼问。二教此答。三陈往白。四述还报。

其持咒下。第三护持法有三。此初用财法(有三。一见成相。二得财仪。三用财法)。

二于诸下。护心法(如次举三无量兼后。翻嗔即是喜故。兴云。嗔即违多闻王恤物之念。故失神验)。

三又持此下。念天法。由常念天得天护己(有三。一教常念。二示增善。三陈卫护)。

又持咒者下。第三陈益使欣有七。一现招长寿。二当离恶趣。三常无灾厄。四兼获宝藏。五神通自在。六官荣称遂。七解禽兽语。

世尊若下。第二见身法有二。一造修法。二成遂法(准前例者。三段无妨。今为转势。但两重也)。初三。一造像。二修供。三诵咒。初也。有四。一待时。二简物。三使人。四画像。时唯八日或十五日。白黑二月各半及终。或唯白月八日十五。此论起手画像之时。或初置坛亦在此日。物用白㲲。谓非绢素。人用木胶。谓非皮胶。彼血肉分非清净故。

安置坐处下。第二修供。例六种物重心供养。言六物者。置座而华烧香燃灯饮食珍寄。

受持神咒下。第三诵咒。

世尊我若下。第二成遂法有二。此初正显法成。有四。一睹事。二生心。三现身。四发语(即三业劳。初见行事内心欢喜。心欢喜故即外现身。既现身故发言诱喻)。

我今且说下。第二因立誓愿(有二。初据法说。后假喻成)。

世尊若有下。第二弘此经有三。一标劝。二示益。三请证。初也。文由经成咒。意以咒弘经。

世尊我今下。第二示益有四。此初离贫穷。二乃至尽下除灾厄。三亦复令下有光明。四我之所下获驱使。

我说实语下。第三请证也。

时多闻下。第二如来述成咒有二意。佛今兼赞。近以破贫。远以弘经。

尔时四天至恭敬下。大段第三赞叹奉行有二。一四王叹。二如来答(庄兴取之)。初有二。一奉行(隋云。奉行故从座起)。二赞叹(晓庄沼兴则意依之。但宜别也。沼云。前咒但说多闻。今赞即通四王。欲令专心祈请易成。故咒一说。闻法得益通故四赞)。初也。四句。一从座起有两义。一不着乐。二不迟缓。二各有三。初三者。一不着睡乐。二不着卧乐。三不着倚乐。后三者。一共时。二勤求正法。三究竟奉行。二偏袒一肩。本云右肩。有二义。一示内眷。二表外系。系眷在心则能行法也。三着地亦二。一舍散乱二不安静。故能行法也。四合掌亦二义。一不憍慢。二不贡高。具此二义故能奉行。

以妙伽下。第二赞有五颂为二。初有四颂三句是叹。后一句结(晓即取之)。初叹有二。初二颂略。后二颂三句广。初二。初一颂叹化。后一颂叹应。初中有四。一面色。二光明。三目净。四齿白。就后有三。一半颂功德。二一句智慧。三一句诸禅(兴影取之)。

足下下。第二广有三。初一颂一句广化身。次三句应身。后三句叹法身。初中有四。一足千辐。二手网缦(则云。前半轮相唯在于足。后半网相通于手足。兴即同之)。三光。四色。后二本云光明晃曜如宝山王。微妙清净如炼真金。

次叹应身为二。初一句神力无穷。后二句功德高远(隋云。初二句赞。后一句敬。兴云。前金山者即七金山。此妙高者即苏迷卢。则意同也)。

后叹法身有三。初一句叹体。次一句叹用。本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言应物者即应身。现形即化身。后一句合结上二。本云无有障碍如炎如化。无障碍者今不思议。是结法身。炎者结应。化者幻化结化(沼释五颂。即有二说)。初不指人。赞何身耶。若化身者。四王入地既见一理。何唯叹化。若俱三者。何异后说。故云。又解。初一颂化身。次一颂报身。次二颂合赞报化。后一颂法身。法身中。初句体。两句起报化。后一句申礼。唯此为正。取本义故。

故我下。第二结叹。本云是故我今敬礼佛月。自有三义。一圆如法身。二光如应身。三凉如化身。又圆如道前。光如道内。凉如道后。又圆如法身。光如般若。凉如解脱。今取凉义云心无著。

尔时四天下。第二佛答有十五颂。大分为四。初三颂叹经力大。二有七颂劝人王弘。三有二颂令天王护四有三颂合结上三义(沼即取之)。就初有二。初一颂体。后二颂叹用(兴即取之)。初中。初半明法。后半明人。今随文句且作此别。准本十力以下明人。故云此金光明。诸经之王。甚深最胜。为无有上。十力世尊之所说等。疏云。初一行明法。后一行明人(今谓。通二。人法俱无上故)。用中有二。初半与乐。次半生善。后一颂拔苦(沼兴取之)。

住此南下。第二劝弘七颂。为二。初四颂劝弘通。后三颂明得益。初有二。初二颂弘者有利。后一颂劝为利他故弘。初有二。初半举能弘人。后一颂半明所弘法利他故弘。

又二。初一句弘经。此言人者即举人王。故本云若有人王。后三句为利。本今势转。故今听经为前段也。

能令他下。第二得益三颂。为二。初一颂法说。后二颂譬说。法中本三。一生一生善故云是经能作所有善事。今有后二。谓灭苦与与乐。又无为利中后一句以为生善。且依初释。初半灭生死苦。后半与涅槃。三文转势。本意文显。今就世事披对知之。

譬中亦三。初宝树为上善作譬。次清水为上灭作譬。得之者众苦煎惚。后宝箧为上与乐作譬(祥兴取之)。后譬中福德者。本云法宝。谓涅槃果。是上乐故。此中有譬有合。当分见之。

汝等天下。第三二颂劝护。本四。一诸天护。二四王护。三诸佛护。四鬼神护(祥兴取之)。今取前三。彼第四护属后段故。前二正护经。后一正护人。

若有人下。第四合结前三。即为三。初一颂结第一叹经力大。次一颂结人王听受。后一颂结天王守护(祥即取之。沼兴影也)。

尔时四天下。第四大段四王领解供养护持。依今护有二。一作胜供养持。二与胜法护持。初也。有五。一领解。言微妙者领法身三理(祥即取之)。道前微。道后妙。二悲喜。三快乐。四供养。五守护。生起可见。

以智光下。第二与胜法护持。本略。今存。对前又五。一助智慧。二授忆念。三与总持。四具辩才即殊胜法五令法兴。

尔时至法时下。大段第五时众得益有二。一闻法。二得益。初也。

无量众下。第二得益。则云。八益。一得智。二摄福。二离忧。四发喜。五善教(兴云。善众论者。五明之论。亦明十六异道之论)。六起行(无漏之道)。七定因。八近果(宜开智辩。沼同开故为九益也)。今谓。辩者智为体故。开合无妨。

无染着陀罗尼品第十三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有三。一隋云。序品标经体用。一切智母为根本。四王品中正劝流通。流通何法。谓前智母。法本名无染着。始是毕竟宣通。今论究竟受持。故命身子往复请说。此即广述受持流通法本力事。故先品后有此章来(兴云。恐非四王劝弘。既经体用更辨。所流之法必无用故。今即欲说菩提行。故说此品。谓三身中虽令一切修菩提行。而未广说。广说此中意故。又护国中令得忆念。义犹未说。今应说故)。若尔何自释名结云受持此经所得利益正在于中故名无染。今说此本而劝受持。岂无用耶。又寿量等广菩提行。今此总略。何作虚说。又前品义今应说者。此本之流。摄如是等。故云法本。故无用者唯在自耳。二夫生死者染着为本。欲断其本令悟非方处等中实。三为利时机。如身子等。

二释名者。第一义空体本清净。用亦不为三毒染故。名无染着。本云银主。譬如银色白净。众色之本。此法亦尔。能为诸法之本。即此经本为银主也。陀罗尼者此云总持。总持诸法故曰总持。取此则云。法离方处等故称无染着。旧译从义遂云银主。银为洁物能离染故(故知。庄云梵音仳疏梨沙云无染着。而旧言银主者非也。沼取之者还显昧也。兴云。阿梨。二合此云无染着。有说。无染即智慧用。由智慧力不为三毒引住生死故。陀罗尼者即禅定用。由禅定力不为寂静着住涅槃故。即违智论依三昧力故生。陀罗尼亦慧故。今自能解诸法空。不染一切言说自性。故名无染。解心安理无忘失故名陀罗尼)。若尔何自释云无染著者即忍持名。依此法门对治贪欲及以嫉妒。修习等施。爱乐正法。趣入诸法离言自性。如论云等。又三藏兼说智定二用。既说定生为用无妨。又能解空不染言性。岂非智用。咒体既云第一义空。何但解空。又沼云。问。准瑜伽说。四总持体非皆念慧。咒持是定。忍持是慧。何通忍咒。答。体性不同。有依因出体说定。有依能简择出体说智。有依记忆出体说念。有依果出体即以所持法名为总持。各据一义皆悉不违。故智论解总持云。以禅定得智慧火。又云。智慧在菩萨心中名般若。小乘人心中名道品。不忘人心中名陀罗尼。故知瑜伽。咒总持说定。得忍总持云慧。各随义说。广具如彼。准知守角而失方耶。况三藏说唯应依信。不可余言。

三决疑者。问。本今既言无染着持。何故隋云。外国正名金主。亦但金以通目经名故。假立别称云银主耶。答。本据体名。谓此总持取为此经之本。义称金主显众净法之本。义立银主。今兼用说。故不相违。问。诸咒皆净。皆言无染。答。立名相避。不可难也。问。如前所说四种总持。此何摄耶。答。晓云。正忍总持解离言故(庄兴取之。沼有三说。一取上也。二云咒持。文言身不被刀杖等之所损故。三可通二。文无简故)。问。何地得耶。答。初地知之。具如净地品疏。(晓云。初三初地得之。第四在十回向。地前四位皆得修习。但未决定。庄沼取之。亦是本意。然兴征晓又无异故。即还取故。见文知之)。

尔时至舍利子下。明菩萨诸天加护弘通有三之中。此只第二诸佛守护。准本释今开为四段。一作不请师。二身子请解。三校量劝修。四大众奉行(庄兴同之)。初中有二初告命。二正说。初也。有二。一明不请之时。故言尔时。二明师友。能被之人。世尊者。世人钦敬故曰世尊。告具寿者。本云命者。或言慧命(兴云。即叹慧命之言)。即所被人。先利菩萨次及身子。故告命之(则云。由舍利子有大智慧。堑闻深悟。以法告之)。舍利子者有二。一明梵名花朼。二明立名因缘。具如此文及先释也。

今有法下。第二正说修行薰习之法(有五。一标法名。二明应修。三引例劝。四述劝意。五结前说。此初也)。法门者。本云有法本名不染着陀罗尼。言法本者性得如如。如如智母无变。为万法之本。出生一切圣人功德智慧(晓云。能与一切诸功德法而作根本。故名法本)。不染著者名智慧用。智慧不为三毒牵住生死。陀罗尼者禅定用。由禅定力不为寂静染住涅槃。此二有化他之用也。

是诸下(二明应修)修行者。本云薰修。薰修有二义。一六七识诸法及种子名不净品。二十波罗蜜诸善法名净品。今言薰修法者。以明多闻十度熏习。对治六七识等一切不净。因果种子分别方非方等。但依意识妄念所作假名无实。若无妄念则无一切方不方状貌之相。加行之智作此观时。即能对治上心惑也。问。此诸菩萨云何薰修诸法。答。谓从他闻金光明经法本十度音。及自正思惟。由此二因正见得生。净品为正见上首。即般若为圣道诸分主故上首。以闻思二慧为因。久来闻思种子聚集为因缘生正见。后时二慧开发无流通。即为正见增上缘。问。三慧以何为体。答。初闻慧为主。十度为伴。此伴为闻慧体。修慧亦尔。

过去下(三引例劝)本云菩萨昔行菩萨摄受。菩萨昔由地前福慧薰修所得。转依证见根本如如。如如智无分别般若(晓云。未入菩萨正位之时。先行此法。故言菩萨昔行也)。摄受者。但是一无分别菩提心智。智心外无别十度。一切行即一心。摄一切行。一切行得一心。昔十度种子亲生。正得无分别菩提名因摄果。正得无分别菩提亲生。出观菩提名果报因(菩萨依此摄诸行德令不退失。故言菩萨摄受。庄同意也。此言一心。即此法本陀罗尼也)。菩提母(四述劝意)。明所弘如如智母。此即正得无分别慧内照为母也(由内照故外能生德。故晓显之。如是法明能生菩萨。菩萨功德皆从此生。故言母也。兴意同之)。

说是下(结也)。

具寿至句义下。大段第二请解有二。一请。二答。初中有二。此初请陀罗尼句义。本云是何句义为陀罗尼非陀罗尼。今举一兼之。准次必然。已蒙世尊慈悲说陀尼。弟子不解。往昔菩萨云何发起信解大乘知此句义也(兴即取之)。何句义者。既立名不染。不染著名不有何章句。问其名所得义之功(沼云。句是能诠之名。非名句中名。不去句即名也者。此释意也)。又句义有二。一文字句法明世间义。二六七识心法显有性净。即性得如如法义。故曰句义。又句义者众字和合成语。语和合成句。无句无义是菩萨句义。如镜中人像。像色无所有句义。受想行识无所有句义(则云。谓法离有无。今是何句义。此释意也)。为陀罗尼等者。问。定为三智为非三智。而陀罗尼。理无量。相无数。难知难解也。今名不染。为此后智所说闻字不染是陀罗尼。为非后智不染陀罗尼耶。又有四陀罗尼。一比。二义。三总持。四咒。亦百遮持为当即曰陀罗尼也。

世尊下。第二请方处有二。一问非为方处。二问为方处。为方处者定其所住。方非方处也。此陀罗尼为在诸上方处。为不在诸下方处。若不在北方处应住南方处。故云非方处等。又非方者邪方。非非方者正方。不言定住邪方。问。何以言无方处。日出处是东方。日没处是西方。日行处是南方。不行处是北方。岂无方处。答。不然。东方以无初故。引百论说广答此问。如文述也。为住染俗谛处。为住净真谛处(沼取此说。故云。非方处者离有。非非方处者离空。准下佛答有其七句。此略举初句为问以影于余。或舍利分悟。世尊具悟。故说有多少。兴征本云。为住俗处等者。此不可问。诸陀罗尼皆有为法。故今鹙子既闻解了诸法离言名无染故。问陀罗尼义为不文字为非不住文字处)。佛答中云非缘非非缘。非行非非行。沼云。第五为无为对。非有为缘生。非非有为了因显故。或不离缘生法故。第六常无常对。行者迁流。真如非行非非行。同前释。庄影晓云。非有为故非行。非无为故非非行。问中影略。义如前述。亦莫邪推。

佛告下。第二答有三。一赞。二答。三法(兴即取之)。初也。善哉者。佛欲令身子悦喜忆念本愿所行道故叹也。大乘者。大有三。一是法本体大。谓一切方非方法体。法体平等不增不减。以六七识方非方等一切诸法。虽前后刹那无量。是法本通摄方非方等一切法。而方生时此法本未曾生。方灭时此法本未曾灭也。二法本相大。谓依如来藏心有生住灭善恶无记。藏有二义。一摄义。以无漏气薰正行为法本摄持。二生义。三世如来皆从此生。三法本用大。谓法本前后相资功德得成。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也。乘者。一切诸佛本所乘。此法本非但有前三种大义。后为一切大人作所乘法。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也(则云。大以显胜。乘以论功。胜即超过。功能运载。故目诸法总名大乘。即依三大及十二门六种大义。或瑜伽显扬等释大乘义。具如彼也)。已发趣者。如昔修行。但发心行道有二。一顿。从凡直往得至一乘陀罗尼法本。二渐。不得直至法本总持。便取小果。今复发行薰修。故云汝已发趣。故法花云。我昔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汝等。信解大者。信即信乐。此有三种。一信有法本。二信可得。三信有无穷功德。若人信乐大乘。非恶知识等所能转坏。故名信也。解者。一切方非方等诸法。唯有自心意言分别生也。尊重者。本云增力大乘。言增力者思惟力也。由此力故能伏六弊令不起。正行功德得增长也。时依思惟发心修行十度。后更加胜。故曰增力。今即准之(晓云。身子迹现声闻。实大菩萨。已发大乘菩提心。故言发行大乘。已修胜解行地信解。故言信解。今入增上意乐地。故言增力大乘。庄即取之。兴云。此违法花始信一乘得授记义。今发趣者。善法欲所有发心。乃至优婆塞戒经。断结经云。舍利经六十劫。从五六住退者。是权说等。此取沼意。故云。信大乘者以信得解。非智证入。乃至趣大以后经二万劫到十信初心。故涅槃云罗汉二万劫到。到者到阿耨菩提心。若约七地过种性地在胜解行地。若约五位。未住资粮位。但在善法欲十信。方得在资粮位也)。子法花文还成先义。今摄如是信法得记云能发等。

如汝所下。第二正答令解有二。一正解释。二结生后说。初又二。一如汝所说者领述前问。

二陀罗尼下。正答(沼即取之)。有二。一解释。二结。初又二。一别解。二总释。初也。有六对。非显是。是显非。此言非方处者。无形无相故。而能种种示现。故曰非不方处(晓影此云。名句文身非是色法故非方处。所依音声色蕴所摄故非不方处。庄有二说。后即取之。兴即同也)。又非非方处者自心现方处。非方处者此自心现方。非是意识所缘心外诸方处。又不在方不离方。此陀罗尼法本无在而无不在。无在故非在方处无不在故非离方处。然是法本之应不可言方。非法本上感。上下感不定在东西二方也。法者似根尘识法。非法者实执根尘识法。非不法者似法故非法。似法故非不法也。非三世者非算可定其数。如梦中三世。悟时知不劝。明三世无生平等也。非不三世者。而现身世寿年八十度众生也(沼兴影之)。非事者。本云非事物。非五明七宝衣食财物等事。非不事物者。而以五明等事利他令安乐也。非缘者。可悲缘众生有即非有。非不缘者。而怜念随顺方便济拔也。非行者。无惑智障故即无为。非不行者。而一心方便对修善集助道法也。

无有法下。第二总释有二。一我人。方处非方处。一切法无相。无相故无所生无所灭。二法本。无能现我人方处非方处之功故。无能生能灭。又无生者。方非方法等因缘灭。无有灭者。方非方法等因缘生。又法生时法本性未曾生。法灭时法本性未曾灭也。

然为下。第二结本陀罗尼。文兼前后。谓如是说无生无灭。是陀罗尼。若不如此解者。不是陀罗尼也。

于此陀罗尼下。第二结生后说。即是法本功能化他之用。有三。一论说功用。二结示名字。三重请。初也。此陀罗尼者。法本如如无分别境。与智摄持不相离也。功用正道者。本云所作道。依法本起用。不见生死涅槃异。一悲用。一智慧。此二和合欲有所作利他之事如意成就。故曰功用正道理趣者。本云合也。初修学时为障所碍未得最净。今正勤大用成就。解心转明。一切障除。得无分别智与本相应冥一曰合。故言理趣。势力安立者。本云力住也。一得不懈不退不失大用如意。虽复灭惑不作住涅槃。虽起分别不作生死。得住法本无分别中。无住处为住处。曰势力安住。即是等者。诸佛功德。福慧摄三学。三学摄十度也。佛戒者。佛戒中无破戒。无更治戒。何修戒。今重佛戒者。佛用此果得戒法利益菩萨也。佛学者。佛精进中无懈怠。无更灭恶生善。何有修正勤。今言佛学者。佛得此果得不起心。不作功用而行正勤。成就菩萨三学也。佛秘密者意密也。佛禅定中无觉观。无更治散乱。何有修止。今言佛密意者。佛用此果得定。妙有神通成就菩萨。佛生所者。佛智中无闇。无更断无明。岂得生智。今言佛出生者。佛用此果得法本般若。出生第六般若。第六生咒陀罗尼功德。成就菩萨至佛也。

故名下。第二结示名字。

舍利下。第三重请有二。一请。二答。初又二。一请。二结。初也。世尊者。人天八部钦敬故。善逝者。本云修伽陀。晓云。此云善逝。十号之中是第五名。即摄前五。世尊者第十号。即摄后五。依此二名而重请者。所说利益深重也。言安住者。依性如如之本无变异中住也。于无上者。已住胜解。又菩萨昔未得住胜解。无念不贪。五欲为成所碍。若住法本观解相应。深生厌离患欲之过。即知已解法本。戒无破染。随顺戒修学法本是诸定体。菩萨未住此法本时。心相涛波不能自安。已住法本。识浪不生分别。即解法本定无散乱。随顺定学法本无痴。有迷闇者不住法本。无闇可住即解法本。无痴闇故随顺修学得静。慧心相续云照。常净智圆曰菩萨。安住于菩提不退者。既顺法本薰修定慧因力成就。理应趣向菩提不可背之。一得修不移失。成正愿者。凡欲所作皆依法本发愿。愿得自安住。非但自愿。愿亦众生乃至得佛终不休息。由精进故。于未来世一切所作如意成就。得无依辩才者。昔依教用修三慧伏灭诸惑。今依法本修定慧句义还资成法本。更明增显及资后智。报得无碍七辩妙述。性自能冥。口意业成似自牢护(晓云。不从他闻自然辩说诸法义故。庄沼则意即同也)。获希等者。心既住法本智说五阴空。是五阴空。菩萨定不二不别。乃不见一切有法生有法灭。言而无当。破而无执。自住诸法中非住非不住。无说无听。故诸外道设诘难者。至留句错。情自堕也。

皆由下。第二结。

佛告下。第二答有三(兴即取之)。此初赞也(五人如文)。

尔时下。第二正答。

佛告下。第三结叹(晓云。有二。一叹内德。近经一劫。远百千劫。不舍诸愿而得胜进。十颂为首有于诸愿。二显外势。三世诸佛依此作佛故诸佛母。故其势大能伏诸害)。

若复有下。大段第三校量显胜(有二。一明供养。二明持福胜)。

时具寿下。大段第四大众奉行。

如意宝珠品第十四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宜云。先明正理无染。今说如意法门(兴云。众生有二缚故不得如意。所谓内有染着。外备灾横。前说无染对治内缚。今除外缚随意自在受持经王。故更说之。即前意也)。二则云。先降福祐。今却祸难。祸难能作弘宣障故。三为利时众。如文说之。

二释名者则云。谓诸明咒有大神力。能除灾满愿。名如意宝珠。虽有异名从多立称。或诸异号亦有此能。但随别义更标殊称(庄云。真陀末尼此云如意宝珠。如如意珠能伏诸毒。此法能除灾患。从喻立名。故言如意。此品说之。从此立名。沼兴取之)。

三决疑者。问。多闻既说如意宝。与今何异。答。前是与福如意。今即除灾如意。

尔时至雷电下。第三师资护持。则云。品文为二。初大师说。后弟子申。初有四。一标法许说。二专意愿闻。三别出电名。四正陈咒法。初有二。此初标也。阿难结集又具总持。故此告之令传不忘(有三。一佛对机。二标法名。三叹其德)。

过去下。第二许说。先佛已宣。我今亦说。欲为利益及安乐故(有三。一引昔例。二许今说。三重显能)。

时诸大下。第二愿闻有二。先专意。后愿闻。

佛言下。第三别出电名有二。初举名后论益。初也。准俗中释。阴阳激耀而谓之电。同起世经。四方有电相触发光。然有别神故称电王。如风雨等有灵神祇。故光严说多是菩萨。故此名号能为利益(沼云。云相击出声名雷故俱舍云如云声。是出光名电。即主电神名王故。起世经云。东方无厚闭电。共于西方堕光明电相触相著相揩相打。以如是故从于虚空云际之中出生光明。名曰闭电。东方闭电名无厚。南曰顺流。西曰堕光明。北曰百千树电光。从其主神以立名也。与此经名别者。或神有多。或翻译别)。阿揭多者(沼云。此云来。兴云。无去声)。设羝噜(兴云怨也)主多光(云火)苏多末尼(沼云。苏多云如。末尼云宝。兴云。施与如意之义)。

若有下。第二论益有二。此初闻名益人。

若于住下。第二书名益处。

尔时世下。第四正陈咒法。

尔时观下。大段第二弟子说。此有三。一陈述。二赞印。三喜奉。初有六。一观自在。二执金刚。三梵王。四天帝。五四王。六诸龙王。初也。观自在者。广如法华疏。庄云。阿婆嚧吉低此云观。诜啰或云伊钵罗云自在(沼取。但云湿筏罗耶。并云旧言观世音者非正翻)。此取恒观世音能救。故无妨也。就文有二。此初标说(有三。一说仪。二请说。三显利)。

即说下。第二正说。

尔时执下。第二执金刚说。庄云。此与释迦同时发心。密真示迹作金刚力士护贤劫千佛。如密迹力士经第一说。乃往久时有转轮王名曰勇群。王有千子。乃至自念。五子皆发无上道意。今当识之何先逮道。作七宝瓶及七宝㼤(苦结反)高七仞。为四丈九尺。使千子各各路名作七宝筹着宝瓶中。举瓶着契七日供养。后取宝瓶着紫金案。使诸太子各各采筹。有一太子名曰意净。得第一筹。则𤘽留孙佛是。次太子名离名闻。则𤘽那含牟尼是。次名寂根则迦叶是。次名一切苦利吾身是。次雨宝弥勒是。乃至法意太子自誓。诸人成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法念太子曰。诸人成佛时。当劝转法轮。尔时轮王定光佛是。其时诸子此贤劫中千佛是。法意太子则金刚是。法念太子则梵王是。具如彼引(沼略取云。常执金刚守护三宝。故为名。依密迹经。金刚及梵。贤劫千佛之一佛也)。文有三。此初标引。护物居尊故名无胜。

即说下。第二正说。

世尊下。第三结成。

尔时索下。第三梵王说。文如前。能净诸灾故名梵治(庄同。加云。梵音钵啰摩。此云净。而言梵者讹略也。兴云。以梵天法对治诸灾。故言梵治)。今师既尔。何谤先德矣。

尔时帝下。第四帝释说有二。此初标引。跋折罗扇你翻金刚息灾。有厄皆上。用坚且利(沼云。帝是主。释即能。此云能帝)。

即说下。第二正说。

尔时下。第五四王说。文同前也。由此神咒能与安乐。名施一切众生无畏。

尔时下。第六龙王说有三。此初标引有二。此初举咒论功。末那斯者此云慈心。华严经说。将降雨时。先布云七日。待农夫事了方始降雨。故名慈心。无热池者。西域第一云。阿那婆答多池(此云无热)在香山南。大雪山北。乃至广说。华严智论皆同。由菩萨故。不同凡龙有三热恼。故名无热。如起世经第一(如上及法花疏释。文中有五。一总标。二别列。三说仪。四举名。五兼德)。

我今第二献佛颖愿(又五。一奉献。二愿纳。三标离。四释意。五结愿)。

即说下。第二正说。

世尊下。第三结成。

尔时世下。第二赞印。

时诸大下。第三喜奉。

大辩才天女品第十五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接前品起。既除外灾。今具内严所谓辩才。故言具足庄严言说之辩。故此品来。二先除染者。是治心患。今摄身病所谓咒药。身病亦能障传法故。故此品来。三为利时众。如憍陈等二释名者。此是大士。应作天上之神。有捷疾之智。今说彼利弘经者事。故立名也(祥晓庄沼则兴皆依。庄云。摩诃此云大。萨啰悉知婆底云辩才。提娑仳云天女。沼兴取之。然广如沼)。三决疑者。问。既有捷智。文初又云我当益其智慧。应言大智天女何称辩耶。答。广慧内涌。妙辩外流。举末收本故言辩天。又准沼释(兴影取之)。

尔时至之辩。下五品。此第二段神鬼利益弘通之人。即为四别初一品与辩说。吉祥品益资财。地神品施饮食。正了品益智慧。若无辩说即法不弘。无资须衣服不具。无饮食四大饥虚。无智慧于理不了(祥取加云。是故四神次第益之。沼影取之为品来意。兴取分文)。迹中为论。大辩是天上之神居第一。吉祥是山神居第二。坚牢是地神在第三。正了是鬼王在第四。理中皆是大地菩萨行于深行。此大辩是九地菩萨。具足四辩备福慧二严(诸师皆取)。品文有二。隋加后四为六段。准本依今大分为三。一天女利益。二陈如请辩。三如来赞劝。初中有二。一天利益。二佛赞述。初又二。一总利说听人。二别说洗浴法。说浴法者利说听故。初又二。一益说人。二利听众。初有二。一与其利益。二为他说法。说法由得益也。初又二。一益四辩。二益总持。总持不忘故口说流靡(祥皆取之)。初也。又三。本今转势。意即合也。一益智慧者。本云善得大智。即是义法二辩。二具足庄严。本云令其说法庄严次第。即辞辩。三言说辩者。本云益其乐说辩才力。即乐说辩(本文显然。故晓及兴即一取之。庄则意尔。而沼兴以第三为词辩。及取下善能开悟为乐说辩者。未对见也)。

若复下。第二益总持有三。一明文理忘失。二还得次第。三复与下与其总持。本云能与总持令不忘失(故今云总持无碍者。即赞上句陀罗尼用。不可二文)。

又此金下。第二为他说法有三。一出所化之人。有善故堪听。二当受下明能说之者。以法利彼。言不隐者。本云令不断绝。三复令下。明传闻之众。赖于初人故得闻法。闻法有二。一自有深行得闻。二赖他人上行故值。

皆得不下第二益听众即上二种听众本三。一益福慧。二与辩才。三得佛果。今转有三(祥沼取之)。一与辩智。二得佛果。三增福寿。初也。有二。一与辩才。四辩如上(沼云。第四乐说辩中有七种。一迅辩。悬河泠不迟呐故。二捷辩。须言即言不謇吃故。三应辩。应时机故。四无疏谬辩。说的当故。五无断尽辩。连环不绝故。六丰义味辩。足义理故。七最上妙辩。世莫过故。兴云妙声无等)。准本不思议者。通下智故。无尽大下。第二与智慧。先与真智。后善解下与俗智也。本云善解无量方便善辩畅一切诸论善知世间种种伎术。初善解方便即辞辩。二善辩诸论即乐说辩。三善知等者法义二辩(祥取。沼影。晓云。诸论者是四明。种种术者上巧明也。兴即取之。义亦无违)。今为智者。辩智用故。沼云。辩依解起。解藉辩彰。体是慧故。故本举用。今即归体。故无相违。

能出下。第二得佛果有二。一登十回。二证佛果(晓意取之。兴云。此说违速趣义。今入初地便出分段。故言疾趣)。既登十向当证佛果。岂非疾成。故沼取云当证佛果。

于现世下。第三增福寿又二。一增寿。二满福。

世尊至之法下。第二别说洗法有二。一明行人有障。二明除障得益。初又四。一举行人灾。二劝作洗法。三示作方法。四作法结界。初。今谓三。一总标机法。二彼人下别明灾障有十。一星变。二星违。三病苦。四斗诤。五战阵。六恶梦。七鬼神。八蛊毒。九厌魅。十咒起。言星属者。沼云。凡人生日属二十八宿。于中或有星度相违(兴云。广如大集)。咒术者。西方咒术能起死尸游行处处。或半令用损害于人。三如是下。结明令除。

诸有智下。第二劝作洗法。

当取香下。第三教作方法有二。一明集药。二明护咒。初也。今谓有三。一标。二列。三合。如文。牛黄。本云雄黄。白及。兴云帝释之手。零凌者。零凌县中出。郁金者。草花之名。婆律膏。沼云龙脑香脂(兴云。似水银)。苇香者。苇内有此香。竹黄者。竹内所出(兴云。里竹之叶)。细豆蔻者。中有粗细故(兴云。三角白也)。甘松。兴云黑色草。藿香。蜀地中出。茅根香。沼云似兜娄婆香(兴云。似苇茅而有香)。叱脂兴云出婆罗门。艾纳马芹皆此方有。龙花须出于寇沦。白胶岭南中出(叱脂及龙花须梵音分明。然沼但牒此云。而不显汉语者是思纷也)。布洒星者。本云鬼宿晓云。谓月宿于鬼星之日求此。月宿之法如金匮说。倍月加日。四至加一。右行数之。从营起言营起室者北方七宿中第六宿。言鬼星者。南方七中是第二宿。具说如彼(庄沼及则依本文释。兴广取晓。加云。布洒此云鬼。异经中佛生之日。乃至总言。北七宿中第六室星。至于南方。七中第二鬼星是也则云。此日吉祥。法易成遂。故佛出胎逾成道皆在此日。广如诸处。今见实星陀罗尼经第四。具存此意。可知)。

当以下。第二诵护咒。

若乐如下。第四作法结界有五。一立坛设供。二明结界咒。三明咒汤咒。四教发弘愿。五明护身咒。初也。本长行说。今有六颂。于中有五颂半明之有二。一立坛为五。一标时。二明坛量。本云纵广七肘。则云八肘有五尺。肘方圆可一丈二。三择所处。四教观念。五明涂严。

于上普下。第二设供有十。一散花。二盛味。本云石蜜浆蒲桃浆蜜浆乳汁。三护法。则云。法如常者。旧本具云外四角头各置一人身带牟钾手持戎仗隐身而走。四花瓶。五烧香。本云胶香。六音乐。兴云。鼓磬箫筝琴瑟之属。宫商羽角征(则取后五名五音乐)。七严具。本云作五色神幡四角安宝幢。八守具有三。如文。九埋盆。则云上安漏版以入残水。十香汤也。

既作如下。半颂第二明结界咒。今谓有三。一结前生后。

二正说结咒。

三结明结咒。如是结界已者。准余咒法及本。说结咒已。非结法毕。咒水散方结事竟故。本标云于先结界。然后洗浴说结咒曰。乃至以咒咒水二十一遍散着四方。故沼以此属后文者。违本等也。

次可咒下。第三明咒汤咒。今谓有三。一略标洗身又三。谓咒。及安幔。浴也。

二正说汤咒。本云复说咒身咒。既前明咒水之咒了。故应如本。

三若洗下。示浴竟事有三。谓事竟。舍施。收摄也。

如是浴下。第四教发弘愿。则云。有二。初序。后颂。初也。有四。更加初文合为五意。一结前。二着衣。三入室。四发愿又三。一永断众恶。二常修诸善。三于他兴悲。即三聚戒为三身因。五获福。

复说下。第二颂。本长行说。今有三颂为三。一半颂举有病无差。二一颂劝依教勤修。三一颂半明依修得利。准本发愿故。兴及则云。正发愿。今转有五。一除病。二脱贫。三延年。星宿护故得延年耳。本云四方神星覆护身命。晓云。四方神星者。东方青龙有七星。谓角亢氏房心尾箕。北方玄武。谓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谓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谓井鬼仰星张翼轸。此是从内右行之数。依求月宿之法而作此次第也(兴即取之)。四增吉。五除灾也。

次诵护下。第五明护身咒也。

尔时大辩下。第二明除障得益有三。一重益通经人。今谓有三。一结先法。二举行人。三明行处。

我为是下。第二正起感除障。先起感。后除障。

饶益是下。第三明得二种果。一世间。即十回。二世出。即登地。今总影之。本云速成烦恼入阿毗跋致地向阿耨菩提。以此功德速成阿耨菩提。则云。上陈洗浴。本为除灾。洗浴事多。持经务少。故结受持。已殄灾变令其就易。意在弘经。为学之徒应观妙旨。

尔时下。第二佛赞述。本六。今转为三。一赞述有二。初总赞。后天女下别汉有三。一叹利。二叹法。三叹果。

二汝当下。劝护。

三尔时下。还座。

尔时法师下。大段第二陈如求辩有二。一陈如赞请。二天女赞初中本三。一陈如赞请。二天女受请。三陈如赞成。初中有二。一长行标名。

二举颂正请(沼即取之)则云。已发明寿量。又赞请辩才。净行之人偏弘妙旨。又承佛力明非自请本有四偈。今为三颂。则云。凡二。初二颂赞。后一颂请。赞中二颂。如次德行。今谓。德有四种。一聪进德。是智慧严。本云亦当恭敬大辩天神。隋云诸天龙神皆识亦共在彼祇阇。对佛劝说。故知今举敬兼请也。二应供德。是福聚严。三句闻德。四与愿德。行又有四。一空寂行。离城市故。二离慢行。非好室故。三离嫉行。常被草衣无人欲故。四慈悲行。恒为利物翘一足故。隋云。常被草衣一脚立者。结集家正序陈如苦行容仪也(兴即取云。诸天龙等常在祇阇皆敬本辨陈如被草衣表一足而立修习苦行。诸天至彼崛山请说故)。若依此释。后二种行属陈如也。

诸天下请。先半举众请。后半正自请。以妙言者。沼云。准下赞求中。不唯词无碍。说法利生词无碍胜。故偏请之。

尔时至莎诃下。第二受请正说。则云。有二。一出明咒。二示法式。初也。隋云。文略。应云时憍陈如作是请已。尔时大辩即说咒等。

尔时下。经二示法式。此段本略今有。为二。一申赞略标二以颂广述初也。

即说咒下。第二文也。十九颂半。大开为二。一十三颂半明受持法。但成诸愿。第二有六颂明坛场法。兼得见身。初又二。一九颂半示法。后之四颂结成。先文总明六种法式。一半颂习使通利。二二颂请求加护(初半总标。次一颂一句别明。后一句结敬)。三半颂简处讽持。四半颂对境修供。五半颂起慈悲意。六五颂半修念定门。有三。初半念身相。二二颂念教法(初半总标。次一颂教修。后半得果)。三三颂念声舌。声舌是辩才之要。故别念之(文有两重。初一重双举声舌叹劝念。初一颂举二相叹德。后半劝念。后一重合举因果叹教念。文准上知)。

若见供下。第二四颂结成有二。初一颂标。后三颂释释中有。三一一颂标后三颂释释中。有三。一一颂成出世二严。二一颂成世间三益。言解脱者谓免灾难。或兼出世。于理无违。后一颂成一切诸德。

当于净下。第二六颂明坛场法有二。此初三颂净处置坛。有三。一半颂兰处置坛。二一颂半辨物修供。三一颂诵咒经时。

于后夜下。第二三颂胜处画像又三。一一颂移处画像。二一颂勤心济物。三一颂诵咒经时(沼云。有三品求。三七日上。后夜等中。三月等下。或由根有上中下。或由障轻重。或由宿福多少。兴即取之)。

尔时下。第三陈如赞成。本略。今广。则云有二。一赞叹法。二请召法。今谓。初二。一陈如赞叹。二如来述成。前文又二。初对面申世赞。后为他述咒赞。前文又二。此初标告。今谓有三。一闻说生喜。二告同行众三示欲赞叹。学仙人说名世谛法。

即说颂下。第二颂说总二十二。大开为三。初之一颂标赞。次二十颂列德。后之一颂结归。初也。那罗延者赞有大力(庄即同之)。仙人说者示有所凭。

吉祥成下。第二列德。然斯菩萨变现多端。利益周济。顺古仙所说总陈十六德。此初一颂为世间母。

二一颂现阎罗姊。野蚕衣者谓丝绵类。从野蚕出故以为名。律中说野蚕绵等。

三一颂殊形济物。

四一颂半静住摄供。

五一颂半垂护世像。

六一颂现纳供身。

七为大天妹。

八一颂作牧牛女。

九一颂总诸伎艺。四明法者。旧曰四韦陀。新云四吠陀。唐翻为明。如西域云。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词。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星能伏数禁咒医方(沼意同之。加云。韦陀或毗伽罗论。皆讹谬者)。

皆准常义。

第十一颂众上首。

十一一颂饰行轨物。

十二一颂强学利人。

十三一颂众所尊崇。

十四两颂愿皆克遂。

十五两颂具德独立。

十六两颂临难皆救。今谓。诸德皆有别科。在文见之。恐烦止也。

于善恶下。第三结归。

尔时婆下。第二述咒赞(庄沼不释。兴则释之)。有二。初述赞法。后劝修行。初有七颂即分七德。此初一颂尊贵德也。天人修罗名三世间(兴同此也)。或即三界。如正论品。

二一颂名称德。

三一颂利物德。

四一颂立己德。

五一颂现身德。如师子者。谓无畏状。本稍异。云乘师子上现人形。八臂各持弓箭等八(兴云。既证八真备前八行。故示八臂)。

六一颂满愿德。

七一颂叹恩德。

若欲祈下。第二劝修。

尔时佛下。第二如来述成。今谓。有二。一总赞。二汝能下别成。然今既云有略广等。故异本也。

尔时至女已下。第二请召法有二。一标告。二正述。今谓。初二。一结前。二生后。初也。

告诸大下。第二又二。一对机明愿。二开言教请。初也。现世中者。非但此世。谓自现身乃至菩提。得无碍下总举辩智。无碍辩者即上捷利辩才。聪明智者无上尽大慧。法华疏云。智慧通达在心为慧。在耳为聪。在目为明。智慧者一切种智。聪牒六通。达牒五眼。食今即准之。巧妙言下别明四辩巧妙词者。即本上云善解无量方便。是词辩。博综才者。上诸伎术。法义二辩。论议文饰。上善解众论。即乐说辩(沼此疏正。上违今故。披对知之)。

应当下。第二教诵也。

南谟佛下。第二正述有三。一归舌相。二集辩才。三求加护。初又二。初总归三宝。后别归舌相。初也。菩萨众等。三乘僧也。

过去下。别归舌相有二。一举舌相。二申归敬。初也。有三。一舌因。二舌体。三舌用。因谓实语。文开四句。前三自作。第四随喜。自作三中二别一总。二别有二。顺理。当机。意谓顺理说故名为实语。当机语故称无虚诳。总论自作三句为三。一总。二能随下别。三已于下结。三中各二。初中二者。一人。二法。次二如前。后二者。一时。二行。有实语下。随喜有二。初标。后释。

出广长下。第二舌体。此中渐次能覆七重。皆由实语能现广舌。若妄语者不能尔故。广如智度第九说也。

能除下。明舌用也。

敬礼下。第二申归敬有三。一标敬。二颖愿。三归别。舌为辩本。故先归依。

敬礼诸佛下。第二集辩才有六颂半。为二。前六颂历敬诸辩。后半颂总集我身。今谓。初二。初一颂半圣众辩。后四颂半凡类辩。圣有大小。凡有天神。初也。初颂就人敬辩。后半举法面显辩才。四向果义如疏辨也。四谛如文。所言语者。今谓缘起是二小乘。正行者无得六度。正见者无生正观。此二大乘。又四谛等互通大小。

梵众下。第二敬凡众辩。大天乌摩者。沼云。此欲界大自在自在天女名。乌摩此云止。以女欲嫁其父止而不许故。云大天止。塞建陀者此云蕴。西方呼肠及肩等名为蕴。谓积物故。摩那斯者此云慈心。吠率怒此云多手。那罗延天之别名。毗者此云种种。摩此云业。此即旧云毗首羯磨天。侍数者。室利此云吉祥。室利末多此云吉祥慧。醯哩(此无可翻)诃哩底者此云青色。

所有下。第二总集身。

敬礼下第三求加护二十五颂。大开为六。一十二颂求辩才天女。二一颂半求佛声闻众。三两颂半求色界诸天。四有七颂求欲界天神。五有一颂求知他心者。六有一颂求诸含生类。初中有三。此初五颂致敬请也。初二颂半敬十德。后二颂半求成遂。十缠五盖如大论等。

我说真下。第二四颂申诚请也。一颂申诚。一颂请降。两颂愿遂。

若我求下。第三三颂邀实请也。一颂邀实。二颂求成。佛有调伏语。能灭无间罪。罗汉报恩语。能演诸佛教。举其胜首。即是双贤。斯等实语愿皆成就。

我今皆下。第二一颂半求佛声闻众。佛佛之众。合而言之。

上从色下。第三色界诸天。举色究竟及余净居。乃至梵王梵辅梵众。从此一界乃至三千。

他化下。第四欲界天神。慈氏当成佛。即都史天众。位是一生故须别举非余处者。如智度云。兜率天众生利根结薄。一生补处菩萨住其中。下三天结深心乱。上二天结厚根钝。所以不住。婆沙甚广好者应寻。七海山者谓七内海及七金山。外海铁围略而不说。

一切下。第五知他心者。

乃至下。第六诸含生类。

尔时辩下。第二天女赞许有二。一天赞许。二陈如喜奉。初也。有二。初令依法。后劝弘经。

时婆罗下。第二喜奉。

尔时佛下。第三大段如来赞证。依隋有二。初赞。后劝。劝发心耳。则意亦云。赞彼能益已持未持。由此便成自利他利。自得福无量。他速趣菩提。

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先备辩才之外严。今与资财之外饰。资具亦为助道物故(晓亦同之)二弘经利远。众天竞敬。吉祥弘持。故此品来(兴云。吉祥虽复多闻之妇。获益有别。故说此品)三为利时众。如末说。

二释名者。菩萨应作树神之王。领诸树神随所至处与他胜乐。胜乐是功德之果。故名功德天(祥兴取即。晓沼影之)外国呼神亦名天(依此亦名大吉祥天。故则云。由斯天女宿殖妙因。今随所念所视所至皆作福祐名大吉祥。旧翻随义名大功德。庄云。摩诃此云大。室利云吉祥。提仳云天女。沼兴取之)。

三决疑者。问。文云我当供养饮食。何故偏言与资具耶。答。梁隋同云。此中亦与饮食。以财物为正(祥即取之)问。此人何位。何趣摄耶。答。极下不过初地。初地财物自在。能与一切财物(祥取此也)上位则是八地已上。八地五自在。九地七自在。十地十自在。又下劝云等行众生及中善根当诵神咒。等行十回。及中善是四十心人。故知地上(兴云。有说。乃至十自在者。即远十地。随分备十增各一义。今即不动菩萨化作树神。得破空定雨种种宝。利众生故。沼云。准三藏解。即示鬼趣作树神王。今解。准经但云天女。不说为神。设有处说树神王者。如四王名四天神。以主神故名为神王。非必鬼趣天女亦尔。是天趣摄)即既有二说。执一谤一甚失通意。又取各增非约分故沼义未尽。夫圣迹无方。鬼趣何妨。又四王虽云神。非者何同闻中不入天众。别云药叉。况有诚说。七佛所说神咒经中。毗沙门云。我于往昔修菩提。为众生故作鬼王。具如彼也。

尔时至恭敬下。第二吉祥与财。本一。今二。则云。一品直劝弘经。一品兼令持咒。此即初也。弘经正务。故先明之。大文有二。初护益后赞印。初中本二。一与说者所须。二与听众财物(兴影此也)。初有二。初与所须。后令弘法(祥皆取之)今谓。初三。一标仪轨。

二白佛下。求持者。

三我当下。与所须有三。一与所须。二若昼下令安乐。三令此下令广行。

为彼下。第二令他弘法有三。一明听者有善堪闻。二常使下。明说者有智为说。今略。本云是说法者为是等故于阎浮提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三复于下明闻者得益有三。一生天下。今谓。先明自利。后一切下明利他也二得佛果三离三途。

世尊我念下。第二与听者所须有二。一明有能与之德。二正与所须所以(祥即取之)。此中明有能与德者。以说者少与所须易听者多与所须难也。就初有二。一过去已种善因。二由彼下。今身得随意报(祥即取之)又二。一明处所。二明果报。初有三。一心念处。他心通。二眼视处。天眼通。三身至处。身通(祥沼兴即晓则取心等。略通也)此三从难至易。欲明皆能益此三处。就果有二。一总明与内乐受。二乃至下别明与外乐具。本云七宝。然文同法华说八也(沼云。此中八宝。余多说七。说七处异。准佛地论。随方所重说有七别。故不相违)。

若复有人下。第二正与听众所须(依此沼云。若准真谛。前益法师。此益听者。今意通二)岂无尔义。但有兼正。故如本也。文本有三。一略明。二广说。三结劝(祥即取之)准今后二在后品故。就初有二。一令行因。二明感果(祥即取之)即如次长行与偈也。初中有三。一称赞此经。二供养诸佛。三复当下恭敬此天。本云三称我名。今云三时。互显。意云。每时三称也。

得如是下。第二得果。本长行说。今颂有二。一一颂总叹得果。二二颂别明。初也。初标序。后正叹。由能如是依前三法受持经故。即得三果。一自他离衰。二共丰衣食。三俱延光寿。

别中又三。一三句地神欢喜与食饮。二三句树神欢喜与资生。此言树神。是所领者。三二句明此天施财物。前分四品。各与一种为宗。此文明据也。

佛告下。大段第二赞印有二。初总叹。后别美有三。一报恩。二利物。三弘经。

增长财物品第十七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准本科者。先品略显弘经与利。今此广明增长财物(庄云。先品总显弘经福利。后品别释与其财物。即此意也)二先明直弘经送财今说兼持咒增物故此品来。三为时众。如下文也(沼云。来意如前)失翻意故。但同前者何开二品。

二释名者。财谓资财。先品八珍。物谓饮食。此品五谷。则云。由彼天女广陈别法令增长之。故立品名(兴云。梵名檀那。财若谷𧿡但你增长。故存彼音财谷增长。增长在前者。即翻家之意也)。

三决疑者。本既一品。今何开耶。答。准来意知(沼云。先品明弘经者应得四事。此品明得之方)若尔修经非得方耶。故如前也。问。若尔前后三品类耶。答。此例应然。故实如本。然引接多途。不可一准。

尔时至住彼下。第二广说与财。大文有二。一护益。二赞印。本以结劝礼佛为后。今转势故赞为终也。初中依本有二。一劝修因。二明得果。初中有三。一示处所。二令修行。三明天来(祥皆取之)。初也。有三。一城处。本云名曰阿尼曼陀。二园处。本云名德花光。三住处。本云名曰金幢。

若复下。第二令修行有四。一修治内外。祥云。净扫是外。着衣涂身是内。二供养三宝。三诵于神咒。四若有受持下具修愿行。四中各三。此初三也。一标愿心。今谓有二。一举愿。二发心。二修经处又三。一治室。二作坛。三画像。三净身体又三。一洗身。二着衣。三入室。

发心为下。第二供三宝三者。即三宝也。今谓。亦可一供三宝。二实言下请愿遂。三于时下天与愿。初又三。一供三宝。二供天女。三供眷属。故本上云散诸方者。亦令供其眷属也。

即当诵下。第三诵咒三者。一标劝持咒。二出咒体。三明咒用。今谓初二。先礼三宝。初敬八佛。次礼四尊。后礼六菩萨。本后四佛。次显四佛共说此经。故别敬之。等并与今经有缘。若欲弘之。须念此等令得所愿。

敬礼如下。第二诵咒请召。今又为二。一结先。二生后又二。先教请。后明意。

即说咒下。第二出咒体祥云。神咒所诠凡有四。一叹诸佛功德。二说第一义谛。三明药草。四唱鬼神名字。此中所明应是诸佛功德也。世尊若下。第三明咒用。今谓有二。一总标愿遂。二世尊下别叹咒德有六。一灌顶句者。祥云。明诸佛功德灌众生信心之顶登法王位。从譬为名。故言灌顶(晓显意云。如转轮王受位之时。取四海水以灌其顶。如是此咒受持不忘以灌心顶。即受佛位。庄沼及则皆取此也)。二定成就者。本云毕定吉祥。依此咒力必得善果。故言吉祥(晓云。毕定成就吉祥事也。庄意取之)。三真实句者。意同前释(庄云。如实说故。沼即取之)。四无虚诳者。必得果故(不诳他故。沼亦取之)。五平等行于诸众生。本云等行众生。上云十回。隋云十信。(祥显意云。欲行此法必须同行之人。庄云。谓平等摄诸观行者故。又平等利益诸有情故。沼影后也)。六是正善根。本云及中善根。上云四十心人。隋云十解十行(祥云。下根心薄。诵不得力。上根德厚。不依咒力。必须中根。晓云。等行众生及中善者。明此咒势遍至。能持之人令得胜利。及至人中所有善根令得增长。庄云。谓能生诸善根故。沼即取之)。

若有受下。第四具修愿行三者。一持八戒止恶。二供诸佛生善。三身菩提发愿。初也。今谓有三。一日限。言七日夜者。且据上根。若余品者。如普贤观。三受戒。言八戒者。十住婆沙云。杀盗淫妄语。饮酒及花香。璎珞歌舞等。高床过中食。圣人所舍离。我今亦如是。以此福因缘。一切共成佛(则云。谓近住戒。纵出家者受亦无违。弥益行门。重增福业。如顺正理广有成立。引智度等广戒相。如彼辨也)。于晨等者。此举净身显净心也。非但朝净。亦及晡后常净身心。故本云朝暮净心(故知沼及晡后之文属后段者。未见此也)。嚼齿木者。则云。梵曰鞞铎佉。正翻为齿木。旧随一物翻作杨枝用。兼桃槐等。匪唯杨柳故。可以净齿其功甚多。广如南海寄归传也。

香花下。第二供养诸佛也。

自陈其下。第三回向。本云常为己身乃至回向具足阿耨菩提。

令所求下。第三明此天来有三。一令兴念。本云作是誓愿令我所求皆得吉祥。随云。发愿是出彼所求之心。二修舍宅是拟座处。今文有六。一择处。二立坛。三设供。四置座。五庄严。六侍天。三我于下。天神来。即感降。

从是以下。第二得果有二。一所须具足。即与乐。二始终扶护。即除苦(祥即取之)。初中有二。一明处。二明物。初中依今有二。一见身。二明处。

金银下。第二明物又二。一明物。二教用。依今有二。一周供。二贸供。

我当下。第二扶护。本二。今三。一拥护称意。二济贫离恼。三修经回向。三各有二。如文。

尔时下。第二大段赞印有二。初总叹。后别美也。

坚牢地神品第十八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先章说者既与资财。此丰饮食助彼传法。二先直送财。今兼戴足。为重法宝。三为时机。故此品来。

二释名者。菩萨应作地神能踊地味利益行人。神能持地使令坚牢。因功受称(祥即取云。神能持地使令不坏。因功受称。晓庄沼兴宜则影之。则后说云。或拥护心自坚牢故。彼陈护法故以为题。沼云。梵云坚牢。是地义)。沼音违多。且兴云。梵云地利(二合)荼筏𠼝(二合)地毗。今从此方故云坚牢地神。此合金刚智三藏译金刚顶经第二卷云涅哩荼乌(二合)铭婆嚩(为坚牢我)。故知谬也。

三决疑者。先品与食亦增地味。与今何异。答。沼云。□与者异故。又真谛三藏云。先品正与衣财。饮食是兼。此品正与饮食。余者是兼。问。神女何位。答。祥依本云。初地已上。故有施饮食自在行(兴云。即违八地得七自在义故。今既地神于大地中得自在故。在不动地得元功用七自在故)。既许示现进退无碍。不可偏执。

尔时至恭敬下。第三地神利益行人。大文有三。一地神护益。二为陈别法。三如来赞成。初本有之。后二今加。初中本三。一地神供养弘经者。二由有供养故弘经。三由弘经故得胜果。初有三。初标时处。二正明供养。三闻法得果(祥皆取之)。初有二。此初仪轨有二。初在处。后仪轨。

而白下。第二时处又二。一时。二处。

世尊我下。第二供养有三。一供养。二若有下说法。三我以下恭敬。

我得闻下第三得果有二。一地神获利。二亦令下众生得益。今谓初二。一得益。二结成。第二有三。一财。二法。三结(祥皆取之)。初有三。一踊出地肥。本云十六万八千由旬从金刚际至海地上。诸教不同。兴云。楼炭七云。地深六百八十万由旬。其边不可限。乱风大起吹掘损其大地。深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亦如此。天下诸水皆流归之。因成大海。即八万四千由旬。第八云。深二十亿万里(五十万由旬)。从是以下复有地味。二十亿万里下复有金粟。二十亿万里下复有刚铁。二十亿万里下复有水。八十亿万里下复有风。五百二亿十万里乃复有下方异天地。菩萨处胎经第二云。此种厚八十四万僮里(二百十万由旬)乃有风。厚八十四万亿里。下有水。厚八十四万亿里。水下有火。厚八十四万亿里。火下沙。厚八十四万亿里。沙下有金刚。厚八十四万亿里。诸佛全身舍利及碎身舍利皆在金刚际。中刹复有厚八十四万亿里。名曰妙香佛名不住。增一第二十一云。此地深六十八千由旬今经文同长阿含云今此大地。深十六万八千由旬。大海底下更有八万四千由旬。所依地故。如彼经第二十一坏劫中云其后海水犹如春雨。复亦如牛迹中水遂涸尽不人渍指。其后各有大暴风卒起。吹海底沙。深八万四千由旬。四海等者。则云。谓对妙高四面诸海。其中所有金山铁山大洲中洲皆名土地。二亦复下增长地味。三若诸下资益身力。今谓。若有说者举国蒙利。故云若诸。庄云。六益。一增寿命。二长色力。三六根安。本云六情诸根。四增威德。五无痛恼。六心慧勇。

又此下。第二法利。本二。一总明法利事。二别明法利名。本云有大势力精勤勇猛。今即举总而兼别也。

世尊以下。第三结(沼即取之)。有二。一结财利。二既受下结法利。

又复于下。第二地神弘经有三。一请说此经。二说经利物。三劝人听受(祥即取之)。初也。今意玄故。本分明云我于尔时当往其所为诸众生受快乐故。请说法者广令宣布如是妙典。有二。一为众生。二请说者。

何以故下。第二有三。一地神获利。二世尊我下增长地味(庄兴取之)。言纵广者。则云。依俱舍论。形如车箱。北广南狭。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准此四面但有六千三由旬半。其数挍少。瑜伽二云。瞻部洲量六千五百。今据大数遂言七千。决云。俱舍据一面说各有二千。瑜伽及文约周圆。量虽小异据大数(兴得晓意释云。瑜伽六千五百逾缮。今言七千。福有优劣地亦广狭。故不相违)。三乃至下。众生受用。今略广如本也。

是故世尊下。第三劝人听受有三。此初思惟。二作是下听受。三既听受下明自庆(庄即取之)。有五事。一闻妙法。二即是下得胜尊。三由经力下值诸佛。四永离下无恶趣。五复于下生人天(祥沼取之)。

时彼诸人下。第三弘经得果。隋云。传化未闻(兴即取之)。有三。一地神正明得果。二如来报述。三地神奉酬。初也。隋云。有二。一弘经。二得果。准下即梁义也(祥即取之)。初中有二。一通。二若一喻下别。祥云。一喻者。经中有明一譬喻也。一缘者。经中所说一因缘事也。

世尊随下。第二得果又二。一得报果。二多饶下得习果。

尔时世尊下。第二佛述有二。一明听受之者得报。二若有众下。明供养之者得报(祥晓及沼取之)。二中各二。一行因。二得果。

尔时坚牢下。第三奉酬有三。一说法。二世尊如是下众生听闻。三是诸下得果(沼即取之)。三中各二。初二者。一说法。二我当下扶护。次二者。一已有善者能听。二于瞻部下闻法。本云是说法者为是等故于阎浮提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下断绝。后二者。一受乐报。二得遇下得佛果(祥沼取之)。

尔时坚牢下。品大段第二为陈别法。则云。有三。一标法劝学。二示轨令修。三引证明实。初也。今谓有三。一标法略叹。二求机劝学。三随其下举能广叹。三中各二。如文。广叹有八。一资财。二珍宝。三伏藏。四神通。五仙药。六治病。七降怨。八制论。

当时下。第二示轨有三。一请召法。二见身法。三护身法。初也。有三。此初标引有六。一净处。二严身。三踞座。四对尊。五修供。六用日。此言鬼宿。梵名布洒。此星有时与月相合。虽于每月皆有合日。然当八日唯在二月(庄云。月十三日名白八日。布洒合者。谓于此月星宿合时。沼云。西方月法。黑半在前。白半在后。与此不同。但依白月八日诵咒。布洒者即鬼星。然未如月大小殊。若为白八常鬼星合。准应但取白八与鬼星合日。未必白八常与鬼星合也)。

即可下。第二正述。

世尊下。第三结成。

又复下。第二见身法。文段如前。

若欲下。第三护身法。文亦如前。

若有至心下。第三此证明实。

尔时下。品第三大段赞印也。

大将品第十九

略开三门。初来意。先说者丰饮食持身。今与智慧以助心故。二先与依报。今增正报。故云亦令精气从毛孔入身力充足。三为时会。如品终辨。

二释名者。僧慎尔耶。入文即云正了知。药叉如前。庄云。捷疾(沼云勇健)愿诸鬼神有胜威力。故言大将。本云散脂修摩。此曰密神(祥即取之。庄云。旧言散脂讹略。真谛三藏云。此云尘神。然梵本中无尘神言。则云。散脂已讹。傅云巷神。译又非正)未得通意。故晓云。依三藏说。散脂修摩此曰慧神。下云。此云智聚。此说含前诸智之聚。名慧神者。以能觉了尘沙法门。如前十五句中所说。故名慧神。亦有道理。又梵音不同。汉译多义。应依广见。

三决疑者。问。何位菩萨。答。文意初地。亦出大集。晓显意云。依三藏说。乃至大集第二十一。散脂大士于尸弃等佛前立大誓愿。愿于来世作鬼神身教化众生。有诸恶鬼。我当演说三乘之法而调伏之。然后乃当成三菩提(庄沼兴则皆取此也)若准下疏。第八地也(祥依。故云十地)问。与辩即智。此何别耶。答。沼云。体用别故。四辩明用。今明体故。

尔时至向佛下。第四正了大将护益行人。大文有三。一大将护益。二为陈别法。三如来赞成。初本有之。后二今加。初中本三。一明能益说者。二明说者得益。故能弘经。三归依众圣。众圣令有上两能故(祥即取之)今略后文代别法也。初有二。一明神力拥护。二明智慧增益。初有三。一明能护之人。二明所护之法。三明守护之事(祥皆取之)初也。又三。一标大将。二二十八部。下云。孔雀王经言。四方各有四神。四四为十六。四维各一。合二十。上下各四。合二十八。彼经并为天大将军所领。又释。此罗自列八部。就四王各领五部。四王二十。合二十八也(晓庄沼兴皆取初说。然兴云。如孔雀经云。十方各四神。故云二十八。皆为天将军之将领。此不可也。可四十部故)。三合明致敬仪。

白言下。第二文又三。一标法。二时。三处。

世尊我下。第三护事。本三。一护说者。二护听众。三护国土(祥即取之)今举初二以兼后也。

世尊。何故下。第二以智增益有二。初明有益物智。后以是义下明以智益物。初有三。一标二释。三世尊以是下结(祥即反之)初也。有二。一举名。二请佛为证。

我知下。第二释有三。一略明智。二广释。三合结。初也。本有四句。故云我知一切法一切缘法了一切法知法分齐。为二。初二句所照境。后二句能照智(庄云翻取)隋云。初二句知俗。后二句照真(晓兴影之。各有进退。义即无违)二中各二。上句标。下句释。祥云。境者是二谛境。智即二智。今有六句。亦转势故。翻前明之。初二句智。后四句境。初标。二释(庄兴取之)智中。祥云。在初我知二字通贯下二句。故今云我知我晓。初我知诸法者。本云知法分齐。是知俗智。故云所了之智知诸法分域故。隋如云俗不出真也(晓云。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知如是等差别分齐。故言知法分齐)。后我晓一切者。本云了一切法。即照真智(心。心所有。色。不相应。无为。心谓八识。心所有者六位心所。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六。随二十。不定四。合有五十一。色者有十五种。谓四大与五根四尘触一分。及法处所摄也。不相应者有二十四。谓得。乃至不和合性。无为有八。谓虚空。乃至无记法。真如。都合而数。一百有六。能了此等一切法性。故言知一切法。具如彼也)。合为五种。即如大论。开即百法。如百法论。

境中。初随所有法者。本云一切缘法。前境。隋加云因缘之有。如所有者。本云知一切法。真谛(庄有二说。初即同之。又随所有显事法分量边际。如所有者显诸法共相之理。如杂集第十一云尽所有者谓蕴界处。如所有者四谛十六行真如等。沼兴取之。则后说同)。此则别解。后诸法种者总释(沼即同之)。言诸法者前二谛境。种类者俗。种类多故即随所有。体性者真。诸法体性即如所有。或通二谛。种类体性二谛不同。故言差别。

世尊如下。第二广辨。本有九句。故云如法乃至智境。又二。初四句广所照境。后五句广能照智。今有七句。初二句境。后五句智。初也。本云如法安住一切法如性。于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又二。初二句明无即有。后二句明有即无。随云。初二句明真俗相即。后二句释相即义(进退无失)。如法安住者如理。即一切无移异。一切法如性者万有即如。此二句以真即俗故。即随所有一切法也。于一切法者如于一切有也。含受一切法者一切为如摄受之。此二句以俗即真。是如所有一切法也。该此故言如是诸法也。又释。祥云。从初至此明有能知二谛之德。其二谛者各有事理。妄法差别是俗谛事。缘集虚假是俗谛理。真法恒沙是真谛事。恒沙即如是真谛理。我知一切法者知俗谛事。一切缘法者俗谛理。了一切法等者。重显知法分齐明故。了一切法即显初句。知世谛法以虚假为分齐故。言知法分齐显后句也。一切法如性者谓真谛理。无二故名为如。不改曰性。亦是性者体也。于一切法等者真谛事。于一一德中摄一切德。故言含受。在初如法安住四字。通贯下二句。如理而证。如事而知。无有功用动心。故言如法安住(晓即取三。义如前述。又释。如法安住有二。初即取之。后依本故)。今摄如是二谛诸法。故言如是诸法。神能如理如事证知无动。是为如法安住。故言我能了知。

我有难下。第二广智。本云我现见不可思议智光乃至智境。言我现见者。八地证见也。(晓即取之。故知此神八地已上)五句为三。初二句自他。次二句因果。后一句合结。智光自照。智炬照他。智行过去是习因。智聚现在是习果。智境者自知彼有此四。四是彼智之境也。隋云。后句明境智双。八地已上不见智异境智即如境。又解。祥云。明有能知二智之德。初四句明知智体。后一句明知智用(庄即取之。沼兴影也)。言智光者明实智。当法而照无有闇碍如日光。言智炬者明方便智。随缘照如炬明也。明上二智不行为行。故言智行。如是二智众德积聚。故名为聚。言智境者。依上二智所变化境如化身。故名为境。故大经云。诸佛境界悉皆无常。此智体用无名无相。无相故不可思。无名故不可议。故言不可思议。鬼王证知非是妄心境相。故言现也(庄征晓释五不思议。具如各述)。得意无妨。既对佛说我正能了。岂不通耶。

世尊如下。第三合结。本有五句。今四。为二。初三句结得智。后一句结得境。今有如者是为成句。未必别标。故本云世尊我于诸法正解乃至觉了(庄云。如者。为显如此我之四智令彼亦得。此彼似义。故说如也)。此是兼意。下既正有令得义故言正知者。本云正解。谓八地已上不见有无也。解由作观。观由正分别也祥云。正解者。知世谛事非邪故曰正解。非是比理故曰正观。非总相知故言分别。此结上知世谛事。正解于缘者。结上知俗谛理。正能觉了者。此总结真谛事理及智体用境也(兴翻显之)。

世尊以是下。第三结也。

以是义下。第二明以智益物有二。一明能益之法。二出所益之相(祥兴取之)。初有二。一别明。二总结。初有五事。一益辩才。二亦令下益身力。三威光下益心神。本云心进勇镜。四难思下益智慧。五得正下益总持。

无有下。第二结。本云如是等事悉令具足。今由具前五事弘通无退坏。故言无退屈。

增益下。第二出所益相有三。一心无疲苦。二身有快乐。三心生欢喜(祥皆取之)。

以是因下。第二说者得益故能说法。有四一明说者有智能说。本云以是之故能为众生广说是经。今举因缘以兼终也。二为彼下。明听者有善堪闻。三于瞻部下。明说者遂为物说成上第一。四彼诸下。明听者遂听得利成上第二。自有五句。一具智慧。二有福德。三生人天。四得菩提。五舍生死(祥皆取之)。

尔时至情故下。品第二段为陈别法。今此段中。本有归圣而略咒法。今有咒法而略归圣。夫持明者先敬三宝乃修总持。本今互存。理须双取。初归依二佛。后归两天。两天是益护行者之人。二佛是宣说正法之本。释迦即世之本。宝花为往昔之本。大辩与言说。功德与资财(晓依。故云。宝花佛是功德天发心之师。亦应是此散脂大士昔所奉值。释迦佛是说经之主。故偏归依。两天既是散脂之所归依。当知是其上地菩萨)。则云。有二。初陈法。后明学。初有三。此初标引。

即说下。第二延述。

若复有下。第三结成。今谓有二。初别与后此之下总成。

若持此下。第二明行有二。一修法。二成法。初也。有三。一画像。二作坛。三设供又二。初花等。后火食。苏摩芥子者白芥子也。有说。苏摩别是药物。似米色褐。此土无之(兴云。苏摩者苏摩那花。即如意花)。

乃至我下。第二成法(若依宝窟。乃至之言且举上品显中下修。为中下者。理遣使者。或现相故)。又三。一现身。二问愿。三与成。今谓有二。初总成。后或须下别与有六。一七宝。二伏藏。三仙道。四神通。五自在。六解脱。于六通中。天眼他心。利生之要。故举影余。

尔时下。品第三大段赞成也。

王法正论品第二十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上来既叙所弘之法明经力大。今举能弘之人得经力大。二隋后说云。前明现在未来弘经得力。下明过去弘经得力劝励时众。又为时机。故此品来(宜有四种。能合道理。如彼辨也)。

二释名者。本云正论。论于正理以行化故。即依此经而为化也。祥显意云。四王与梵天问答明治化正法。故名正论。今加王法。王者。文云统领为人主。宜云。王是自在义(兴同。故云。统领者即得自在)。法即轨则义。一切善恶皆为轨则。舍恶取善是人轨则。故云除灭诸非法恶业令不生等。正是不邪义。亦是质直义。论是尽言义。问答相交显实理义。故曰正论。此合嘉祥交言曰论。又论法也教也。具如彼辨(兴云。梵云提婆因陀罗阿毗三藐舍悉达啰。二合。故应言天主无对正论。今言王法正论者。略标不尽之言。即三圆十德之征筌。四王梵天广谈为人天王化世之惑。故名王法正论)。

三决疑者。理国欲事。何言弘经。答。顺理化世怨亲平等。即此经用。故名弘经(祥即取之)。问。昔理国王。今是谁耶。答。庄有二释。一释迦。一妙幢。今依前说(沼取。加云。取舍任情)。

尔时至恭敬下。第二明能弘人得经胜力七品为二。一三品出弘宣之人得因。二四品明此人得果。果由持经也。就初为三。一明妙幢弘宣。二善生品明释迦弘宣。三护持品明四部弘经受行之众(祥兴皆取)。初明妙幢曾为太子未登王位。咨父国法积世治民如法而化。以此善根今身聪慧能思。释迦不应八十灭。于四佛为说此经。乃至梦中见闻忏悔赞叹等法。皆是弘经之力(兴即取之)。次明释迦亦曾作转轮王修行大施。于宝髻佛末法之中。夜得梦闻佛功德。及见宝积说金光明。一称善哉今得成佛。是证妙幢亲自夜梦昼说。岂不得佛。故此品举释迦行因证妙幢弘法也。妙幢是致请之人。因经得果。四部为受行之众。理应获报。故后护持品明四众弘宣有无量福诸神守护。明知此是叹经力用以成上宗流通过谬也。又此一品证成四王品中言能说正法修行正法为世法王以法治世。今品广出正法治世为人天王。若国土凋荒法事洗没。若治民有道归化者众。奉行王法则经载流通。故须善意治化(沼兴取之)。次善生品。通证前五品明修行此经远得佛果。昔善生王亲听此经今得成佛。即是释迦。昔宝冥比丘亲说此经今得成佛。即是阿閦。一是说者。一是听人也。后护持品。亦通证成上五品。明弘经之者得于延报为天神等之所赞也。此即初也。宜则同云。此品大文有三。一启请。二宣陈。三喜奉。本有中文初后略之。初有二。初申敬。后致词。初也。将陈国法先属地灵。

白佛下。第二致词有三。一举损。二申请。三陈益初也。又无法两损。谓民及己。

唯愿下。第二请。

令诸下。第三陈益。二益翻上。从己及民。

尔时下。品第二宣陈有二。初敕听。

后正说。本二。一明缘亦名本事。二明正论。亦曰本事。初中有四。一序父子。灌顶位者。则云。西域为王必先灌顶。故言王子受灌顶位。如四分律第十七云。刹利王者。受王位时取四海水。白牛右角收拾一切种子满中置金辇上。使诸小王共举此辇。王与夫人共坐辇上。令天婆罗门以水灌王顶。二尔时父下。明父向太子说有正论。则云。直依所显称王法正论。若从能说名天主教法。是梵天王所说教故。三我于昔下。明先王受持此法传之。先君说非自我。四我依此下。略示父王治化之方。依则有二。此初明己修也。恭承宗庙敢有失坠。后汝于下劝子学也。大宝在汝。汝应勤之(王理国事。晓庄兴则多依出爱王经。沼凭萨遮尼犍子经。宜取七佛八菩萨经总持释之。具如各疏)。

云何下。第二明正论有二。初标起。

我说下。第二正说(晓庄及沼即取此也)。本有八十二。今七十三颂为三。一二颂诫许。二四颂请问。三六十七颂为释(祥庄及宜即取之也)。就初。祥云。诫许者。父王信相太子许说正论也。为二。初一颂许。后一颂诫(兴则取之)。二中各二。在文可见。今谓。初中上半许说。下半说意。本云我今当说诸王正论为利众生断诸疑惑。故知沼云初颂述论益者疏也。后中。上半举机。下半敕听。问。长行但为其子。云何劝听更有天主人王。答。沼云。前略。颂中广故。又正为诫子。意谓。此论称理。广益天主人王。闻当欢喜。故汝今应合掌听说。今依后也。

往昔诸下。第二四颂请问有二。初二颂出能请人。后二颂明请事(祥即取之)。初又二。一颂明能请人。一颂所请人。二中各二。在文可见。谓初中上半众集山。下半四王问。兴云。金山持双山。四王宫殿之处。后中。上半赞梵德。下半为断疑。则云。欲色诸天共集金山。四王护世故为能问。大梵生物故是所问。彼俗共许梵为父故。又诸语业极唯大梵。欲陈正论唯此非余。本云大师梵尊。天中自在。能除疑惑。当为我断。晓云。叹师请说。此文正意。故知沼云上半赞论者不正也。

第二请事有二。初一颂问。后一颂结(祥即取之)。二各二问。合有四问。本今转势。意即无违。一问既是人王。何以名天。二问何故人王而名天子。三问何故是人而名人王。四问何生天上作天王耶。则云。虽申四问束为两意。前二问名天及天子。后二问目人主天主。

如是护下。第三六十七颂为答有三。初一颂释迦标起。

次一颂梵王许说。本云汝今虽以此义问我。我要当为一切众生敷扬宣说第一胜论。言虽以此义问我者有两释。一汝虽略以名义问我。我当广以正论之能答之。二问虽是汝。我当通为一切众生答之。后义合今。本寄答说。今望问陈。互显无违。

后有六十五颂正答(庄兴取之)。为二。初五颂略答问正论之体。后人及下有六十颂。广答正论之相(祥即取之)。初中。本今转势为二。初一颂答后二问。上半答第四名天王问。下半答第三为人主问。后四颂答前二问。初一颂半答第一名天问。后二颂半答第二号天子问。则云。前问都果以征因。此答修因而至果。故于问答遂有倒次。初中言由先业等者。宜云。先世修十善也(兴云。皆由持菩萨戒独得作王。故令答之。即种姓尊高也)。答天问中有二。初一颂明在胎内为天护曰天。后半明出胎外为天所养名天。答天子问又二。谓正答及结也。今转势故。初半总标。后有二颂别明有二。初一颂明长大之后天德与之故名天子。后一颂明由三义故亦名天子。一初半明以天律灭恶。二一句明以天律生善(沼即取之)三一句明以天律令生天上故名天子(祥兴取之。兴加云。如说修行以顺天律故。假治世之论以标弘经之行)。问。准本胎中天护。乃至天德与之。以此三义答天子名。后天答天。此护义宜。今何改耶。答。天及天子。义意相通。仍今本互以显此意。故不相违。

人及下。第二六十颂广答有二。初三颂广治化之人(祥云。广治化人德)。后有五十七颂广治化之法(庄即取之)。初有二。一一颂半广出人王名明非但名天为天子等。更有种种之名。二一颂半广叹人王。初中有二。初半颂出总名。后一颂出别名。初中。人者即人王也。苏罗众者。此显天王兼为鬼王通二趣故健达婆者亦名执乐。是乐神故。今举二神总摄八部。故本云半名人王亦名执乐。本今转势。意必相成。以天护曰天人果曰人(晓云。二分合成。半为天力所加。半为人功所得。故于一人以立二名。半曰天子。半名人王。庄影此也)。鬼王准之。亦名执乐者。执世中礼乐以化人。故名执乐(正治之王。能育兆民离苦得乐。故名执乐。如世咏叹秦王言叹哉秦王播阵乐。此之谓也。又执业者礼乐之乐。正治之王依德制乐。移风去邪。易俗就正。由是义故名为执乐。如外典言。安上治民莫若于礼。移风易俗莫若于乐。此之谓也)。

别中。初半从灭恶受名。后半从生善受名。二中各二。上标。下释。就初本云罗刹魁脍能遮诸恶。言罗刹者食人之鬼。食薄福也。货鱼典军曰脍货猪典军名魁(晓即取之)。此即今言旃荼罗也。沼云。此云严炽执守恶者。即罗刹中执恶之者。能遮诸恶者。行恶之人皆况国主用理制物断恶并非(沼云。此意。恶者尚护。况余善者)。故今总言悉皆资半力。后父母者。本云亦名父母教诲修善。晓云。哀民如子。教善示报如教一子。故名父母。故今摄释资半力令舍恶修善(沼云。萨遮经第二云。何故名王。答。王者民之父母。以能依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名之为王。大王当知。王之养民当如赤子。移干去湿不待其言。何以故。王者得立以民为国。民心不安国将灭矣。是故虑民如念赤子不离于心。国内人民苦乐水旱。风雨饥饱。老少病患。有罪无罪。有功无功。如是知者名不离心。如是知已以力将护。应与时与。应取筹量。役使知时。不夺人利。是名护国。名之为王)。祥总摄云。初依名辨德。后释疑显德。初有三双。半义同前。此二名人天一双。亦名执乐者。亦取本加云。执世中礼乐。以化人安乐故。亦名罗刹者。作恶之人于王生怖。故名罗刹。此二名与乐生怖一双。言魁脍者。货鱼典宰。乃至况国主断恶并非。故言能遮诸恶。亦名父母者。教修善法故。是遮恶教善一双也。

诸天共下。第二叹德为二。初半颂总标。后一颂别释(沼即取之)。释中。上半明因。下半示果。现为恶者令现世受苦。现为善者令现世受乐。并言诸天护者。以天德与之。依天律而行化也。祥云。释疑显德有二疑。一若人王如罗刹脍魁令人怖者。何故为天所护。释云。示现作恶有报故致鞭挞令其怖畏。而无恶心天所护故(兴即取之)。二若鞭挞等苦但令怖畏者。尔此现苦无因得耶。后颂释之。本云善恶诸业现在未来。现受果报诸天所护。释云。善恶业果在未来故。鞭挞等苦是现受业报。非是无因也。

国人造下。五十七颂第二。广明治化方法。举邪显正出论之体。有二。初三十一颂明人王纵恶则祸生国败。后由诸天下二十六颂明人王修善则福至国成(沼兴取之)。初中有四。初六颂明人民起恶。二恶风下十一颂明国王起恶。三国中下十二颂明诸臣起恶。四若王下二颂总结皆由王来。初也。有三。初二颂明作恶因。二三颂明得苦果。三一颂结不应行恶(祥皆取之)。初中有二。初一颂明国主不敢。今意劝恶应遮。晓云。如佛为爱王说经云。大王当知。过失者略有十种。若王成就如是过失。虽有大府库有大辅佐有大军众。然不可归仰。一种姓不高。二不得自在。三立性暴恶。四猛利愤发。五思惠奢薄。六受邪佞言。七所作不志不修俯则。八不顾善法。九不知差别忘所作恩。十一向纵任专行放逸(庄兴及则即取此也)。后一颂明人民纵恶。今谓。教恶多。

得果有三。一颂诸天舍离。一颂恶贼侵逼。一颂财物损耗。

结中有二。初法。后譬。法中二句结不应作恶因(沼即取之)。一句结作恶得苦果。譬中象者。本云譬如狂象蹋莲花池(沼云。下半喻)。违此文义故应令依。

恶风起下。第二人王作恶有三。初二颂恶相现。二三颂行因。三以非法下六颂广明恶果(祥即取之)。初有四事。一风雨不调。二星宿失度。三果实不登。四国土下半颂由舍正法。

行因有三。初一颂标。准本下半属上段也。今依文势为标无违。二一颂释有二。上半天瞋恨。下半天呵责。三一颂结也。

以非法下。第三广明得果有三。初一颂标。二四颂半释。三半颂结。释中有五。一颂诸天舍离。一颂眷属分乖。三句灾怪取集。三句人民乱败。一颂财物属他。

国中最下。第三大臣作恶有三。初一颂臣下作恶。二一颂半人王许可。祥云。许可者。恶臣偏受王恩为王恭。良臣衰灭亦不领录也。二星宿及下十颂半得苦报(祥即取之)。

就许可中有四。一上半赏恶。二下半罚善。三一句结赏恶。四一句结憎善。

第三有二。初一颂半开章门。后八颂释之。初中又二。初半明得恶相。祥云。恶相者。三异并起。一星宿失度。二暴风。三恶雨。后一颂明恶果又三。一坏正法。二众无色。此正报。三地肥下依报也。

就后有三。一半颂更举一恶因。二六颂半正明恶果。后一颂结恶相。

就果为二。初二颂半略。后四颂广。就初有四。半颂正报。本云故天降雹饥饿疫死。半颂依报。半颂结正报。一颂结依果。三过者(庄沼测同。降霜味损多病为三。兴及后颂)。若依此者似言重也。先既言疫行。何重言多病味减。准之故依三藏。正依两报各有三过。正三过者。一恶雹。二饥馑。三疫病苦。流行者通三过也。依三过者。一谷谓九谷。稷黍秫稻麻大豆小豆大麦小麦也。又百谷也。二稼谓禾也。又以水泽之地种谷也。三果谓果蓏。说文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具如玉十二。十五也)。滋味减者亦通三也。结中。就正举病兼二。就依举树影显谷稼。

先有妙下。第二广明有二。初二颂广依。后二颂广正。初中一颂明处所。一颂食饮。言诸大者。则云四大。后中一颂无乐有苦。一颂无善有恶。

国人多下。第三结恶果。上半结果。下半结恶相。

若王作下。第四二颂明皆由人王有三。初半颂合明王民作恶。二半颂合明得苦。言三种世间者。则云三界。故云增长恶伴损人天道。于三有中多受苦恼。此为良证(庄初说云。谓天地人。沼后说云。人畜百谷为三世间)。准知不正。庄后。沼初。义合今也。三一颂明缘由人王。本云起如是等无量恶事。皆由人王爱着眷属纵之造恶舍而不治。有三。半牒上诸恶。半明由人王。半释由王意(祥皆取之)。今举初后即显中也。

由诸天下。二十六颂第二善化国成。有三。初一颂半明国王行善。二有二颂半人民作恶。三有二十二颂明国王治问(祥皆取之)。初有三。初半明为天守护。次半明不作诸恶。后半明能修诸善。

第二有五。一半明人民作恶。二半明由王纵舍。三半明诸天瞋恼。四明乖反正论。五半明非是孝法。以反先王法故非孝子。

若于自下。第三治罪有二。初十七颂半正明有罪须治。后是故汝下四颂半结不应纵舍。初有三。初六颂通诫恶劝善。二害中极下三颂半。偏明作恶土坏。三以善化下八颂。偏明行善国成。初中有五。一一颂半偏明灭恶。二有一颂偏明生善。三有一颂合明灭恶生善。四有一颂偏结生善。五有一颂半偏结灭恶。

第二有三。初半标。二二颂半释。三半结。释中有三。初出坏土之恶。二一颂明作恶土坏。三一颂明诸天瞋恼。

第三本六。今略第二人民依教作善。彼云正法治国。人多行善。常以善心仰瞻国王。有五。一二颂半明以善化民。二有二颂增长诸天。本云能令天众具足充满。三有一颂半诸天守护。四有一颂四绪调和。五有一颂国土丰乐。庄云。如出家王经说。大王当知。王功德者略有十种。即翻前说十种过失(兴即取之。沼影本也)。

是故汝下。第二结不应纵有二。初三颂结因。后一颂半结果。就初有三。初半颂结止恶。次一颂结行善为二。上半利他。下半自利(沼影取之)。后一颂半合结行善止恶亦二。先半自利。本云于自眷属常知止足等。后颂利他。第二结果亦三。初半颂结果。二半颂更举因。本云随诸人民所行恶法。应当调伏如法教诏。三半颂更结果。

尔时下。品第三大段。大众喜奉有二。初闻法。后喜奉也。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第九

宝历三(癸酉)年九月十五日日中奉书写了。始笔于七月九日。闲人宝生堂成庆(六十九)病床记。同四年三月七日再校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