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得一录

●得一录卷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首善堂章程

汇旌节孝坊祠条程

劝善提纲

抚教局章程

○首善堂章程

卷十三之一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慨自世教衰而风俗敝。子不孝其父母。媳不敬其翁姑者。所在多有。嚣凌勃溪之习。实有耳不忍闻目不忍睹者。不亟为设法化导。恐戾气渐摩。酿成巨案。亦有司者之责也。述首善堂章程。

上谕

嘉庆十四年四月十三日抄奉上谕、朕以孝治天下。海隅山陬。回向风化。又加意旌奖激励愚顽。今据湖北巡抚汪疏称武生邓汉珍与妻黄氏殴母辱姑一案。朕思不孝之罪别无可加。惟有剥皮扬灰。族长不能教诲子弟。当问绞罪。左右邻舍知情不报于上。杖八十。充发乌噜木齐。教官不能化善。杖六十充发。府县不能治民。削职为民。子孙永不许入考。黄氏之母不能教诲其女。脸上刺字。游省四门充发仍将邓汉珍与妻黄氏发回汉川。对生母剥皮扬灰示众。邓汉珍之家掘土三尺。永不许居住。邓汉珍之母。发湖北布政司每月给米一担发银一两体恤。着湖北总督将此案勒碑石垂谕。各省州县卫示知。嗣后倘有不孝照例治罪。钦此。

常州府武阳二县宪示

规条

△常州府武阳二县宪示

武进县阳湖县正堂为摘治顽梗以维风化事。据两邑绅士等禀称。切常郡风俗清醇。固多孝子顺孙。而市井愚顽。亦多不率教之子弟。其初由于近年来烟赌成风。靡费日甚。始则诱骗尊长财物。继则强行索取。不遂所欲。渐至诟谇嚣陵。无所不至。其祖父母及父母。往往惜费畏累。容忍不报。其邻里亲族。究属旁人。亦遂无敢首告以致恶胆日炽。横逆日加。若不早为惩创。诚恐酿成重案。致费周章绅等公同集议。有尊长情愿首告者。听其自行惩办。其余倘有前项凶情。令其家亲族协同里邻。就近诉知各善堂义学即由善堂义学报县。分别轻重惩办。其费亦由善堂垫给。庶愚顽知所忌惮。不致相率效尤。所有拟办章程□呈俯赐立案会同给示等情。粘呈拟定章程到县。据此查常邵风俗由来醇朴。近来渐染恶习。甚至吸烟赌博。诚如绅士等所禀。若不严行惩创。转恐酿成重案。据呈议定章程。俱属允洽。合行开列律文。并议定章程出示晓谕。以挽颓风。为此示仰两邑居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务各痛改前非。力除旧习。倘有愚顽子弟。仍敢违犯教令。吃烟赌博。以及诱骗尊长财物。并敢强行索取。不遂所欲诟谇嚣陵。无所不为。此等忤逆不法。律法难容。除罪关凌迟斩决重案。仍由邻里申报外。其余如犯后开各条。许该亲族开具触忤罪由。协同里邻报诉各善堂义学董事报县。以凭立提分别照例究办。决不宽纵如有自愿首告者。听其自便。各宜凛遵毌违特示。

大清律

凡子孙骂祖父母父母及妻妾骂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并绞、

凡子孙殴祖父母父母及妻妾殴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斩、致死者、皆凌迟处死

凡子孙不孝祖父母父母如审有触忤干犯情节、以致忿激轻生窘迫自尽者、即拟斩决、

凡子孙违犯祖父母父母教令及奉养有缺者、杖一百、

△规条

一堂名劝孝。实为风化所关。第一须主持得人。须于绅士中公举公正廉明为人所推服者二人作董请府县宪给与谕帖董理。并发用印戒尺一根。许其便宜处责忤逆子孙。更宜请于堂前立耻石一大方。上镌锁押忤逆子孙字样。润以红朱。堂外再立二石条。一石镌敬表孝顺子孙六大字。亦润以红朱。一石刻责处忤逆子孙六大字。润以黑墨。以醒众目。

一城乡内外。凡有孝子顺孙。许该乡图保邻据其实迹申报本堂义学。堂董再行亲查。如果系至性敦笃。内行可敬者。即由堂公具呈禀。请于府县二宪。给匾示奖。匾额既下。即于月朔置备彩亭。中设朱漆金字牌一扇。上写匾式。注明奉宪奖励孝子某某。用四人抬送。鼓吹鸣锣前导。董事协同司事数人。衣冠亲送至孝子之门。另备酒一坛肉十斤米三斗。为其父母寿。仍嘱其邻里亲族衣冠迎候。为孝子上匾。庶民间有所观感。其孝行过人终身不懈者。即为详宪咨部。请 帑建坊。送入孝子祠春秋致祭。

一凡父母及祖父母有忤逆子孙。必须自具忤逆情形。协同邻保带犯赴堂。以便惩究。堂董尽心讯问。该犯如若情有可原。必当警戒劝谕。倘能嗣后回家承顺不敢再犯。即劝令伊父母及祖父母带回。或令其父母亲族重加朴责以示惩创。念其初次免送。

一凡忤逆子孙巳犯初次送堂后。到家不数年月。仍然忤逆伊父母及祖父母。仍照具申诉。协同邻保。各具报单捆犯到堂。遵法锁押耻石示众数日堂董并以所颁戒尺先行重责。再为剀切晓谕。其犯或因一时酒醉冐犯长上。致蹈前辙。嗣后承认永远戒酒安分承顺。除罚跪半日或朴责示警外。且仍令伊跪求其父母祖父母。能发慈心。堂董亦即宽恕其二次送究。【或以草绳系颈着人鸣锣遍走本处村坊或插招旗上写忤逆父母者照样惩办庶人人见而知警】

一凡父母及祖父母三次到堂禀送子孙忤逆者。其堂董随即解赴县宪台下。照例收禁究办。

一凡忤逆子孙实出情理之外强悍不遵者。无论初次二次随时即行解究。

一凡妇人不孝翁姑。罪坐其夫。应并令同夫一体究办。一祖母亲母倘有孀居力难呈首者由公正亲族协同保邻出名报堂。

一倘有弟殴其兄及胞侄殴其伯叔者。亦可一体酌办。

右首善堂规条。可附入各善堂义学。或节孝祠。或各神庙寺院。总可由公正董事立规施行。不必另行建堂。其间劝惩之法。及装塑画像等事。又可与乡镇节孝坊祠条规参看酌办。人能孝悌。必不敢犯上作乱。诚为整顿风俗之要务也。

○汇旌节孝坊祠条程

卷十三之二

人生忠孝节义本于至性。发于至情非为身后荣名地也。坊祠云乎哉。顾风教久衰。人心日薄。无所触则不奋。幸有一二孀居守节。矢死不渝者。其至性至情之所结直足以盟金石而泣鬼神此诚女中之师范。末流之砥柱也。不急表而出之。何以风励斯人激扬末俗耶。述节孝坊祠条程。

采访贞孝节烈妇女公启(锡金旧稿)

道光十五年正月日采访贞孝节烈妇女汇册请旌建立坊祠条例

附呈式(锡金成案)

表扬节孝说

附锡金乡镇坊祠拟规

广劝表彰幽潜说

锡邑募设乡镇节孝祠引

△采访贞孝节烈妇女公启(锡金旧稿)

谨启者。锡金节孝贞烈妇女。凡举报请旌者。奉位入惠山贞节祠而厯来无力具报。未经表扬采入邑志记名者甚多。此外城乡各处并未载入邑乘者亦正不少。凡我同人。久欲采访汇集公为呈报以彰苦节近见武阳两邑绅士办有成例。并刊阐幽录一册诚为首倡善举。今拟于惠山地方合建一祠伏望城乡诸君子各随耳目所及。广为搜访。凡自前代迄今实系无力而湮没者。或据前人传记。或本族中家乘。或子孙确实可证。或邻戚闻见无讹。务以姓氏里居年岁合例及现有子孙与否。开明一单送至城内崇安寺左恒善堂。公为汇录清册。遵例请旌。建坊。立祠。俾得清节昭彰。幽芳表着。此白。 同人公启

△道光十五年正月日采访贞孝节烈妇女汇册请旌建立坊祠条例

一城中设总局。各乡镇另举贤明公正者。董采访事造册汇送。

一节妇不论正室侧室在三十岁以前。夫故守节。至五十岁。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及十年。果系孝义兼全阨穷堪悯者。一体开报。

一未婚贞女。按照节妇年限。一体开报。

一贞女过门守节。未符年例而身故者。一体开报。

一孝女因父母未有子孙。终身奉亲不嫁者。一体开报。

一烈女闻讣自尽。烈妇夫亡自尽者。一体开报。

一烈妇本系侧室。夫亡自尽而正室身故在先者。一体开报。

一节妇因子受 封者。一体开报。

一节孝贞烈妇女。业经 旌表。而未建坊者。一体开报。

一凡邑志所载及上年采访各节孝贞烈妇女。未经请 旌者。现己造具分镇草册。由总局分交各镇董事。查核生卒夫亡年月日期。氏父氏翁后裔名字。现住乡镇村巷。逐一明晰填注。其曾蒙 各宪给匾褒奖者。一并填注。至册内或有将氏夫表字误作夫名。又或以一人分作两人者。即行改注。倘有年例不符者。亦即明白填注。以凭扣除。

一贞孝节烈妇女。年例合符。乡评允协。而上年采访未及与历年久远。邑志未入者。该嫡属子孙。照依前项开明。送交采访董事。细加查核。填注入册。如无嫡属子孙。准由亲族里邻开送。倘有年例不符。率行开报者。别经查核确实。或被指驳有据即行扣除。

一是举表彰节烈合数十百年之久计数甚多。虽事属浩繁。不得不赶紧办理务于本年冬至节前。收节孝贞烈妇女开报。该镇董事确加查核。定于岁内汇齐总局截数。

一节妇子孙。有不由采访处填注经报总局者。局董暂与登记仍由采访处汇报。

一节妇子孙。有无故迟延。至截数后始行续到者。不准开报

一节妇子孙。有本拟专案请 旌者听其具呈详请不必开报。□□局董事。据各乡董汇报到局。亲赴各乡覆查取具嫡属及邻里亲族切结。采访董事加结送学。牒县具详。【以上皆县□中条款。发贴各乡。】

△附呈式(锡金成案)

具呈某 等。 呈为贞孝节烈。厯久未伸环吁遵例破格题 旌事。窃惟潜德无不发之光。奇节有必彰之报。筠坚松劲。 皇仁特隆劝善之条。玉掩珠韬。 圣世尤重阐幽之典。职等伏查礼部则例内载凡节烈妇女实系阨穷堪悯。或因世远年湮。未据呈报尚有府县志事迹可凭者。准其子孙补请 旌表。以垂不朽。又遭寇被害之士民。妇女等每县给银三十两。总建一坊。镌刻姓氏。并于节孝祠内设位致祭。仰见我朝锡类推仁。显微阐幽之至意。职等又查道光七年。常州府武进阳湖两县。江宁府上元江宁两县绅士各将志乘所载。及采访所得。未经请 旌之贞孝节烈妇女。汇册呈报。并声明人数众多。未便分别建坊。请照总坊之例。给银三十两总建一坊。均蒙宫保总督部堂前任苏抚部院陶。会同督学二宪。合疏具 题。奉 旨旌表。给帑建坊各在案。今职等查无锡金匮县志。并众姓家乘所载。贞孝节烈妇女。未经请 旌者有 氏等一千二百八十九人。皆多年湮没。盛典未邀。此次又详加采访。有无锡 氏等 人金匮 氏等 人共计 人皆心坚金石操凛冰霜。事节确真乡闾共见。或系子孙服贾务农不知 旌扬之典。或该妇女清操劲节。不求褒奖之荣。或后嗣式微。或乡村僻处。以致厯年久远。苦志未彰。职等采访既真。不忍听苦节孤芳。终于冺灭。因核其年例皆符者。共为一册。请 题 旌表。为此备具总册。环吁察核。牒县通详。 题请 旌表。给帑总建一坊。于惠山节孝祠前庶数百载未彰之姓氏。得邀绰楔之 褒扬千万口共播之芬芳。并列贞珉而久远。式昭大节用励浇风。上呈

△表扬节孝说

地方当事俱有旌表节孝之例。但幽芳僻处。家世寒微。潜行自修。不肯求表著者多矣。当事何由而旌异乎。然今之表扬。类皆城市素封。搢绅巨族。或公举之有人。与援引之多力。非其道傍之桃李下可成蹊。而深谷之芝兰。不采自萎耶。为司牧者。宜岁令里耆访其僻远孤寒。果有节妇烈女。孝子顺孙。懿行卓然者。许开列事实率其族属乡老连名举报。俟官察实。然后衿耆具呈州县儒学所具里邻甘结。申详各宪。始见仁侯崇励伦常阐报幽隐之至意。若必俟请求而后为之转达。则所谓深谷芝兰又何有采芳之日哉。更有念者。人之妾仆。有嫡配早亡。而为之抚孤成立者。有家长并没。而为之守志不移。有老奴辅遗孽。而竭力兴家。有义仆婴贼锋。而舍身救主。此与程婴公孙杵臼。李善王安诸义侠何异哉。然格于例而不获邀褒典于朝廷。抑以其卑贱而不敢亵渎圣聪乎。在司牧者。为风奖纲常起见。又不可不给匾以代绰楔之旌也。近有妇因夫亡。而以身殉者。有如许字在室。因未娶夫亡而以身殉者。此皆天性刚贞。不以死生故而移其从一之义者也。然考之定例。俱不在旌表之例。岂以毁伤支体。自戕其生。而失顺命之正乎。说者曰。夫死姑存父死子存。能代夫以养姑。代父以抚子。方为完节。若夫女子许字未嫁。犹然处女也。而遂以身殉。似于礼有未当。二者皆旌。正恐轻生者多。甚非所以仰体 皇仁。矜存生命之至意也。予窃以为就事以推。世有无姑与子。义难独存。亦将忍作未亡人乎。即女子既己许人。名分有定。不幸偶亡。欲往而事姑。则伉俪未谐。仍蹈自奔之诮。欲依亲以老。则雁羔有□。难为□下之□计惟有从容就义。以了此一生大事耳。愚以为妇之夫死。无姑与子及女子未嫁之夫死而以身殉者。仍应旌表以正人伦而维风化。若谓轻生是戒。固属深仁。然有臣当患难。或慷慨捐躯。全家殉国。莫不称舍生取义褒赠有加。而亦得以轻生置之哉。愿当事君子。特疏 上请。与贞节同邀 盛典。庶千秋□烈。光昭于天壤矣。

△附锡金乡镇坊祠拟规

孝子节妇坊祠大都系有力子孙专立。其无力子孙势难营建。而节孝公坊公祠。又多设于都会无以耸乡民之耳目。是以乡居僻处。往往观感无由。因地制宜。随方倡举。化俗导民诚乡大夫之先务也。述锡金乡镇坊祠拟规

一乡间特建公祠。经费颇巨。如力能募建。洵为善举。倘以经费为艰。不妨就社庙寺观公所。撤屋三楹分作三龛。间以板壁。中供神佛。【或大士像或纯阳像】 两旁则左供孝子位。右供节妇位。【节妇能另撤屋三间供位尤妥】 庶使烧香男妇。一体瞻礼。不致冷落。【能多□屋宇大□规模史好】

一公祠门外榜额。一书孝子公祠。一书贞节公祠。中悬匾额。注明孝子某某节妇某某。并将事实详载木榜。其木主则以时代先后为序。旁注里人公立字样。如本地向无孝子。即取本邑孝子之可师可法者数人设主供奉旁设虚位以待后人【虚位宜写明如有子而尽孝妇而守节者公议请居此位字样】 庶见者易为激发【查邑志中有名者】

一公坊即立于祠宇之外或通衢大道。石上镌孝子节妇姓名。使往来者一望而知。

一请主入祠。宜纠集同人。醵分致祭。以妥其神。并宜率其子孙并地方老幼。整肃衣冠。鼓吹前导。执香以送。每逢春秋二节。亦必偕同人拈香设奠以昭敬礼而示观感。

一孝子节妇中有诏旌者有宪旌者。有未旌而仅载邑志者。又有邑志亦未载。而孝行人人共信者。【孝子请旌经费颇多无力者多中止】 不妨一例入祠诏旌者则书于坊。宪旌者则书于匾。未旌者亦另立一匾。书待旌可也。【如有孝女悌弟亦可附入】

一祠既附入寺院。则僧道所为。亦不妨从俗从宜。近时僧道每多佛会之举。设奠之日。不妨许其照例作佛会一次。但须于同人中择一声音洪亮。能谈因说果者。就是日讲说孝子节妇故事。庶使人人共晓。从俗从宜。因势利导。但期于世有益。正不必俯视一切也。

一寺院公所。僧道每好更张。宜各勒一碑。除地方同人力能拻拓另建外。僧道永远不许擅自改易庶免日久废弛。尤宜饬僧道留心看守。时时打扫。不许作践。致贻亵渎之罪。公议每年给洒扫香火费若干。其不能实心照管者。另举妥人专管。

一孝子坊嗣外。公立耻石一方。上镌惩罚逆子四字。凡地方有骂詈父母。弃而不养者。公议将其人扭至祠外。罚令跪向耻石下以耻之。必能改过方准释放。

一孝子节妇坟墓。宜各立碑表道镌明姓氏。每年润以红朱。庶几可以永守。

一凡妇人能孝敬翁姑者。亦准另设一龛。供立神位。榜书孝媳祠【如节妇另立专祠。则宜以孝子孝媳分列左右二龛】

一祠规如可充拓不妨装塑孝子孝媳节烈妇神像供奉。使人覩像生敬。观感尤深。特宜洒洒严洁不得亵玩。

△广劝表彰幽潜说

士君子留心世道。饬躬砥行而外。其最要者莫如激浊扬清一事。盖 国家旌别淑慝之典。与吾人隐恶扬善之事。相为表里也。晚近人心日薄。无所触则不奋。幸有一二能树立者。不急急为之表彰。将何以为斯人劝乎。我 朝雅化作人。奖成善类。凡孝子悌弟贞女节妇。例得褒旌。许建坊祠。所以为鼓励廉耻维持风化计者无乎不至但请 旌一事建坊建祠。不无需费。以故穷乡僻壤。苦节懿行。卓卓可传者。往往终于埋没。一苦于资力不给。一苦于筹办无人也。普望同志之士随处留意。凡遇孝子悌弟贞女节妇苟确有可信。必为竭力表扬。以成其美。其贫而无力者。尤宜纠集同志。剧分捐金。代为请奖各就本乡公建坊祠庶潜德幽光。不致终于埋没。观感之下。当必有人人奋勉者。其所以培风化而维廉耻者。良非浅鲜也。幸同人共勉之。

△锡邑募设乡镇节孝祠引

人心风俗之浇醇习而己矣习闻夫邪僻淫荡之风而醇者以浇。习闻夫孝义贞烈之行而浇者以醇。是以古圣王式闾以彰忠贞。旌门以表孝友而其时男子勉为孝子悌弟。妇人勉为劲节清操记有之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吾乡慧麓。建立节妇祠凡四处其孝友之可风者。则有华孝子潘顺孙秦双孝蔡孝友等祠。邦人以为仅足以着闻一邑。不足以兴起一方。谋于各乡建立总祠以范人心而维风俗庶几男子登其堂而孝于而亲。敬于而兄信于而朋友。式好于而夫妇妇人拜其室而事翁姑能孝。事夫主能敬。待妾□有恩。抚前子抚养媳有义。不幸夫死。从一而终不屑改颜以事他人。如是而疾疫不除。盗贼不息。水旱不免。年谷不丰者。未之有也。且未民间所祀。无论为天神为地祗。为人鬼。其建祠树主。以报以祈。在小民大率为招弭祸福起见。然祸莫甚于逆子呼卢喝雉而恼其爹娘。荡妇赠芍采兰而弃其家室。反是而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使一方之中。孝友不绝于书。贞节不置于口。其为福也大矣。务使乡间之烧香者还愿者祈福者禳祸者。在家则以父母翁姑为活佛。出乡则以义夫节妇为如来。固知胜于九华之进香。天竺之礼佛。普陀落伽之讽经矣。所愿绅耆人等。或捐钱或捐米。或就庙宇拓其数楹或就通衢别设一所。但足以妥值神灵。而为一方之所瞻仰。其有裨于人心风俗也岂浅鲜哉至所立之主。则据该地方之子孙举报或己旌者。或未旌者己旌则为立主未旌则为请旌。春秋则请官为致祭。祭之日。其子孙肃衣冠以次而至。其乡之耆硕绅士为莅其事。必恭敬止。亦桑梓之义也。是为引。

○劝善提纲

卷十三之三

为人在世不有益于养。即有益于教。不然即天地间一蠹物。此陈几亭先生语也。劝化虽似迂可广多少善缘。可弥多少缺陷。总在乎有心者之不惮烦琐耳。拟劝善提纲。

儒先集说

△儒先集说

程子曰。邵康节先生。与人言。必依于孝悌忠信。乐道人之善。而未尝及其恶。所以厚风俗成人才。先生之功多矣○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从。须令其鼓舞向进。○人心有所蔽。有所通。通者明处也。须从其明处告之。求信则易也。如其蔽也。虽力抵之如其不省何必于所不蔽之事。推而及之。则能悟其心矣。

朱子曰人在乡曲。处置得事。是教一乡之人。不至于争斗。即所以仁之也。○吾人幸闻圣贤遗教。安可不推所闻以拯斯人之溺。○只有讲学修身。传扶大教。使后生辈知有此道理大家用力。庶几人才风俗他日有以为济世安民之助。○君子随时救世。无必待学至圣人。然后有为之理。

陈几亭先生曰。劝世之道无穷。遏恶亦无穷然而动以本心。使自劝。使自遏也。则诚无穷矣夫。○盗牛之客感彦方而守剑梁上君子。感太邱而易行。向令不赐布。不呼子弟整衣冠但如世俗惩创之未必化也。化民者。不可不知。【几亭此言闻出无数化民之道】

陆清献公曰。祸福之于善恶。犹影之于形故君子教人未有不兼言祸福

薛文清公曰。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必能动人。

回心录曰。人之积德。大半在言语间。昔之圣贤。终日只是讲善。何尝对人说一句闲话。今人只日说秽琐卑鄙之言。令闻者量隘而善消冥顽不悟可痛也

觉迷子有训云。天下事立身砥行之余。极可暗中修德者。莫如劝化所以补天地之缺憾者以此。所以培一身之元气。而使时时自励于善。挽一方之风俗。而使人人同归于善者亦以此诚不可不处处留心也。葢我辈既生而为人。幸稍有识知。天之待我者。巳在优等。苟不思有裨于世。徒做一个自□汉。悠悠忽忽空过一生与草木何异是故有势位权力者。固可正身率下。大行其道下此则亦可凭三寸不烂之舌。七寸未秃之管。随人随事血诚点化开其觉路。总期于世有益。方不枉费精神。方不虚度时日。世上聪明才士。大抵具有夙根慧业。故得笔端花放舌底莲生。非泛泛凡材可比。是人生所最难得而最可幸者。正好用以作种福之具。当格外自爱。庶不致辜负聪明。若自诩风流。讳言因果。摛华猎艳。惑溺滋深在当时或可幸博声华。窃取虚誉。而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善缘错过后悔难追。俗语云。晴干不肯走。直待雨淋头。此言最耐人寻味可为浮薄下士。下顶门一针。幸诸君珍重。切勿以名士二字。横梗于胸。视劝善为迂拘。目鬼神为诞幻。徒沾沾于名世文章。而自甘堕落也。勉之戒之。

汤西箴人鉴发明云。天下做人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好路。向善上去的。一条是不好路。向恶上去的。无奈世人。都站在两来路口。全仗人引导。幸亏我先认得这条善路。好领众人一齐同去。肯走的。指点他。不肯走的。劝化他。会走的。褒奖他。不会走的。教导他。世路上多几个善人。就少几个恶人。成全世人做个善人免他堕入蛇坑火宅。就少几个恶人。是向心田上修桥补路了。岂不是功德万倍。即使有人闯入恶路去。譬如醉眼朦胧。一时落在粪坑里。此□人一生的丑行。只好替他遮瞒。我若败露他。不特讦人阴私。伤我阴骘。且招灾惹祸。贻累不小。每见好谈人短的。非有奇祸。必有奇穷。最是上天所忌。近世人更多此种习气。急宜猛省。

汤公纶曰。劝人为善。先要具一片慈悲心。至诚心。布施心。勿退转心。又要具一副说因缘。话果报的舌头。不怕羞不避嫌的面皮。不辞劳苦。不惮奔波的脚跟。十人中也好化得一二人。百人中也化得二三十人。功德无量。葢人心可上可下。见人说好话。做好事。便渐渐学好。见人说恶话。做恶事。也就渐渐习坏。若有善人多方奖劝。虽不能保他事事向善也就提起他一点良心。终久不同

陈眉公曰。人生在世。空手来。空手去。一切都是虚假。只有善恶两字。是实落受用。带得来。携得去。

汤昆河曰。隐恶有多少好处。一则培养天和。二则陶镕德性。三则蓄聚元气。四则顾人廉耻。五则全人宗祖。六则福人子孙。且使作恶人。犹知顾忌。不敢胡行。若竟败露。剥破面皮。越发无耻。

袁了凡教人劝善歌云。做好人。说好话。频将孝弟唇边挂。家无逆子恼爹娘。兄弟和爱勿相骂。这是人间第一功。莫辞辛苦勤宣化。 谈闺阃。说风流。造尽人间业未休。岂知多少贞淫者。果报彰彰遍九州岛。凭将一一逢人化。也算阴功第一筹。 作小说。造淫书堕入泥犁业未除。拚将如许精神费。纂集嘉言化鲁愚。但看道岸同登日。物我皆春乐有余。

○抚教局章程

卷十三之四

善后恤孤条约。有入局后暂养月余。陆续散派新开各店铺。行户俾令习业之法。其意甚善惟所派领之店铺行户。则难童中循良习业者固多。其顽钝不受管束遯去为丐者亦正不少。欲终始成全之非就局教督严加约束不可也。拟抚教局章程。

江苏苏松太兵备道应饬办抚教局示

沪城抚教局规条

劝推广抚教局公启

△江苏苏松太兵备道应饬办抚教局示

为出示晓谕事。查得上海乞食难童。散处城厢内外。暨洋泾浜等处者甚多。大都异乡客籍。流落难归。父母俱无。茕茕孤露。频年漂泊。寒暑交侵。往往转填沟壑。若不及早督令习业无论乞食必难久活。即幸而得存。而积惯丐乞。习成顽劣。日益放纵。比匪同归。本道职在旬宣。关怀教养。情形目击。恻怛久深。爰特谕设抚教局。收养十六岁以下无依难童。给以衣食。安其眠宿。疗其疾病。闲其出入。量其材质。另雇工匠督令习业。俾昼夜专勤。无许怠惰。限以岁时习成一艺。俾能自食其力。即可各遂其生。不率教者立加惩责。庶以仰体我。国家保赤存孤休养生息之至意。以期起废材而培元气。其有不合定章。强欲入局以及无知之徒来局滋扰者。亟应一体谕禁。除本道倡捐廉俸谕董设局妥办外。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军民人等知悉。尔等如见有城厢内外十六岁以下。无依丐童。一律送入 陈军门祠抚教局。登号入册。听候教习。毋许仍前行乞。如有无知之徒来局滋扰。及不合定章强欲入局。致乱局规者。定即立提惩儆。以全善举。切切特示。

同治五年六月初二日示

△沪城抚教局规条

局名抚教谓抚养而兼教习也。养为目前计。教为终身计。司其事者。须出以一片婆心。宽严并用。为之扶持督责。必冀其习成一业可以自谋其生而后己。更不可以其顽梗不驯而遂付之不屑教诲之列。缘此辈既流为丐则性情脾气。必有可厌可憎之处甚有不愿习业而乘问逃出者。更有贪小便宜攘人衣物者。此时若不法古圣人原情三宥之条。则可弃者多矣。要之年幼无知。原应父师教诲。今此辈父母俱无。无人管束全赖有心人为之再生父母。抚之教之。方可各期成立。试思吾辈子弟若被掳不归。漂流在外。或入丐羣。其性情脾气。安知其不与此辈一辙耶。愿与在局诸友共勉之。

一开局之初。由县宪谕饬丐头及各地保。将城厢内外所有乞食难童无父无母者。一概拉令入局。务必一体送入。毋许在外行乞。倘或强梗不肯入局。即行押进。此后如尚见有此辈沿街乞食。惟丐头地保是问。入局之后。恐其乘间逃逸。非奉差遣不准出局。责成管门役。严查出入。毋许懒惰误事。

一难童入局后。调养旬日。即督令读书两月。俾略识数字。亦即可试其资性之高下。以便量材教习。

一所习之业难易不同。巧拙不齐。有一年即成者。有须再习一二年者。拟于一年之后。甄别两次。其业己习成。可以自餬其口者。即给以器具小本令其出局谋生。其或业尚未精。必须再习一二年者。则一面传知各业之愿领为徒者。视其习业之工拙。局中代立从师笔据。或以一年为期。或以二年为期即出师起俸。缘在局教习已粗有可观。与寻常从师习业之例不同。收徒者到店即可帮同作活、只能以一二年为期不能再令帮作。

一各童习业勤惰不一。须加赏罚。俾知鼓励。

一定雇工匠。须先言定。局中给饭食外。或按月给辛工。或借资作本令其自行转运销售觅利则辛工可以停给各童器具酌量先办若干。每人约数百文入局时须先为酌定其资本约十余千文。足资转运一年习成后即以此为酬劳可也

一刻字 此业系斯文雅道须畧识字者习之。初习半年、教师须另给辛工、半年后师即以刻字计工。局中辛工可以停给

一印书 此业亦与刻字同。初习三月。月须给辛工。以后只须借给纸本、设法刷印小书。俾可转运销售则辛工可以停给

一裁衣 局中各童衣裤帽鞋。均可嘱裁衣师领同诸童自制。须按月言定辛工若干。

一皮匠 此项只须借本。多买旧鞋及皮靴、一面修补转售即可获利。辛工只给二月。即可停支、

一竹匠 如饭箩筲箕之类。习之甚易。其师亦止入局二三月。给与辛工、以后只借竹本可也

一扇骨 与竹匠同

一洋铁 此项亦只须借垫本钱买办洋铁、令其做成转售

一编芦 此业最易资本亦轻资质迟钝者均可学习。教师辛工亦以二月为期。以后亦只借给资本。

一编蒲 北业亦易与编芦同

一剃头 剃师按月量给辛工。即令在局剃洗、一面教习、一年后大半可成。即可帮工。否则给担一付。便可谋生、

此外易习之业尚多。总视各童之资质。酌量教习不句拘也。

右各业如皮匠洋铁竹匠扇骨印书编芦编蒲最易。一年之内定可有成。如能自餬其口。则局中准给与器具资本约三四千文。如皮匠剃头。则买担一付约二千文。左右竹匠扇骨洋铁编芦编蒲。则器具所需甚微。只须给资本二三千文。便可自谋生路惟恐其年幼无才。不善经画日久恐将资本吃尽。则必荐令为徒一年。一年之后便可起俸作伙委曲成全。量材酌夺。全在司其事者当作自己子弟看待。斯得之矣。

△劝推广抚教局公启

□者现查沪城城厢内外乞食难童以数百计大都异乡客籍。流落难归询其父母或被戕。或被掳、或病死。或冻饿死。破巢之下幸存完卵宗祧一线动关数支。所苦者辗转漂泊。衣履不完。蓬首垢面。殆无人状。人皆以其乞儿也。而轻之贱之。无人肯收。亦无人肯荐。即欲荐入店铺。又恐其不受拘管。私自逃逸遂致孱焉孤露。落魄频年。暑湿风寒。摧残略尽。呜呼谁非人子。谁无父母徒以遭逢离乱。怙恃交失流为贱丐。可悯孰甚焉。此而不为之抚养。不为之教习。无论乞食必难久活。即偶有存留。而积惯行乞。习成慵懒。自甘暴弃。终为废材。甚非所以仰体我国家子惠元元保赤存孤之至意也。兹幸奉 道宪应。倡捐廉俸。并拨公欵饬办抚教。谕令设局收养十六岁以内无依难童。给以衣食、安其栖宿、雇觅工匠、量材教习、使之昼夜专勤。无许仍前行乞。一年之内。已可习成。由是荐入店铺作坊。俾能自食其力。即可各遂其生终始成全。此为最善。惟是各属城乡乞食难童如此类者何限。上洋一局。未能广收。所望四方仁人君子。悯兹孤露。各发慈心。随地劝捐。一律照办。行见一经拂拭。咸与维新。朞月栽培便堪成立。庶几小子有造。同铭教养之殊恩。天道无私。永食儿孙之厚报。知有心人必乐于推广也。谨启上洋。抚教局设于城内淘沙场陈忠敏公祠内。自同治五年四月奉 道宪应倡捐饬办陆续收养十六岁。以内无依难童贰伯伍拾余名。入局之后。更衣洗澡。先令入塾读书两月。俾令略识数字粗习小学规矩。然后教习各艺。一年内大半成功。着有成效洵可推行照办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