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得一录

●得一录卷十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惜字会条程

惜谷会条程

○惜字会条程

卷十二之一

人生斯世。父生之而师教之。师者所以成我。而舍字则无以为教故不敬字者其罪同于背师。人莫不有师。即无人不当敬字。饮水思源。礼隆报本乌可轻亵耶。辑惜字会条程。

彭南畇先生惜字说

惜字会分别缓急说

常郡修举惜字拾遗会

拾字用器说(式附)

附惜字五法

苏州府正堂李示

惜字拯急会广劝法

花样代字说

用花样编号法

花样(计六十则)

双惜会小引

△彭南畇先生惜字说

惜字建会。赀费不多。贫富皆可行之。稍有力者。尤在雇人广收。每夕焚化。灰用蒲包装好。送之于江。予目见行此法不倦而得大魁者。与予而三矣。然所惜亦有限。计每年焚灰总未满二千斤。岂能徧及一省一邑耶。魏庄渠先生云。大丈夫欲致君泽民。可以庙食百世者。不为相则莫如为令与守。予深味其言。即如惜字之法作福甚大。守令行之亦甚易。凡发告示先存号簿。着地保用木牌。或芦竹帘裱挂。逢几月按簿吊销。不致风雨溷藩之狼藉。并禁贴一切招纸。在星卜学术果精。铺家货物果正。何待招之使来。至下胎淫药尤败风俗。以及靴鞋窑户。伞扇茶食蚕匾烛心之类。剀切晓谕。一概禁止。尤在严拿造还魂纸之人。不妨惩以重法。【封其屋入官器具销毁】 责一警百。予见禾城典铺二伙。合卖积年账簿为还魂纸计直百二十千。未几两人之子俱夭遂以乏嗣。能绝其弊。岂不大妙。更须杜卖淫书。务要劈其板。尽焚其书无使藏匿留遗。真一举而积无量之福也。学士陈恂之父。莅江西景德镇不许碗底描字。子孙科第不绝。可见官卑则泽及一方。位高则泽及一省若力能奏请谕允。永远着为令典。则泽及天下后世。功德不可胜言矣居官不于此等处作现成福。而又得万民之感戴如入宝山空手回。甚是可惜。又为幕为吏。本官不知竭力。劝之使行。真不费钱功德。凡与官幕吏相识者。一以吾法化导之。亦人人可作之福也。

△惜字会分别缓急说

近世惜字会所在多有。具见善有同心。法良意美顾所定条规。多雇工人挑担广收。按斤给价。工人利于多收斤两仅向店铺书馆字篓中收取趸字。而于灰堆遗纸。墙壁招条。零星散弃者。往往熟视无覩。此名收字纸非拾字纸也并非敬惜字纸也。夫所贵乎敬惜字纸者。正在于灰堆墙壁污秽不堪之地细心检拾使圣贤遗迹。不致混入泥沙庶足以昭诚敬耳。字纸而在灰堆墙壁。一经风雨转眼化为乌有甚至人畜践踏秽溺交加乡人扒去。杂入粪窖此何如情。何如景耶而谓可稍缓顷刻耶譬之济贫。一则瓶罍未罄尚可支持。一则爨火久虚。难延旦夕。此其情势孰缓孰急救援之法孰后孰先。不待智者而决也。篓中趸字。已聚不虞复散。犹贫人之瓶罍未罄。尚可支持者也。灰堆墙壁零字。不拾即将沦没犹贫人之爨火久虚。难延旦夕者也举惜字会而不于此权其轻重。岂得谓之敬惜字纸也哉。是故举惜字会者挑担广收。固不可废而拾遗揭壁尤所当先。惟计斤两则功课易稽。拾零星则功夫难察。不得其人。恐多旷误必须另择老成勤笃之人。专任其事。日携一袋。徧处摉寻。分别凈秽。以便洗焚。察其勤惰以定赏罚。如此方可谓之拾字也如此方可谓之敬惜字纸也。区区鄙见。事关至要愿与惜字会诸君共酌之。【垃圾秽涂中字纸。一可当百。故留心收拾。功德亦加十倍。急莫急于此也。】

惜字为积善中大功课。功名之得失。子孙之贤愚禄寿之增减多由于此。乃世人于惜字会亦知关切。而道旁遗字往往熟视无覩一若有亵身分者噫士子读圣人书便当饮水知源见字一如见圣。字纸而在灰堆墙脚。是圣迹将溺于粪秽也。于此而不怦怦心动者。岂人情乎。【昔赵恭毅公未发时随身携一袋见遗字即拾归洗焚。子熊诏亦然。】

△常郡修举惜字拾遗会【惜字会宜以拾遗为重以其抛弃泥沙不数日便不可收拾也若现成字纸可以按季收取 】

夫画始鸿荒。究形声之变化文同天下。启治教之昌明。故惜比兼金。护持宜力。而用同粒米。狼戾可虞。欲无落溷之嗟。庶效披沙之拣。此惜字院所以向有拾遗之举也。然而善缘谁嗣。盛举久停。焦爨间之桐质罕遇中郎。埋狱底之龙文。难寻雷焕。护少纱笼。壁上之飘零不少。沾同絮点。泥中之灭没何堪。忘制作之本原。贻鬼神之恫怨。今各友共议捐资。重为议会顷筐以暨。不终日而己。夹袋所收。无零星之偶弃。浴之香水免受尘污。付之鸿炉长归净境下界搜奇。不藉六丁之神怪。名山访秘。益瞻二酉之尊严。意本前人幸典型之未远。功资同辈。期经费之共筹。福有默资。仁无多让今将议定规条列左

一兴事之始。议趸捐为创制器物修理惜字炉诸费

一事期垂久。议零捐按月收取。倘有总捐巨项者。另存生息。

一通城内外分四路。设拾遗人四名承值。每路按日分段。限某日到某段。每旬除给假一二日外。可厯一周

一拾遗人每名日给工食钱五十文。所得招纸零星字纸。每斤另给钱七文。竹木灰漆绸布字迹与纸。同例磁瓦字迹每十字。给钱一文。残书每斤钱五文。粗纸账钱二文。懒惰者追还器具另召换充。藉端偷贩者。送官究治。

一拾遗人按日周流。风雨无阻。倘因故躭搁自觅妥人暂时替代如有弊端。惟本人是问

一发贴告示满三月收揭其余一切招贴。满二月收揭。字迹剥落者不论。倘混贴坑厕不洁之所。以及淫邪药帖等纸随贴随揭

一字纸潮湿俟晒干方准交秤。倘污秽不净。另为收聚。用水漂洗仍另贮送局焚化。

一竹木灰漆绸布字迹。与纸同例。磁瓦字迹。每十余字给钱一文残书每斤钱五文。粗纸账簿钱二文。

一兼拾遗谷。另设小布袋贮归不必送局。另加奖励

一兼收买之法。广置字簏分送各家。令拾遗人于拾字暇时。收取字纸送局照例称斤给价庶字可广收。杜匪人偷贩之弊。而拾遗人亦不得专贪收字。妨误拾遗正课按此条须酌葢局中另有担夫专收每斤四文不宜夹杂

一兼捐焚之法。各典各店。残账废簿堆积如山。易开匪人伦贩之端。倘尽须收买。经费难敷尤仗各发善念捐送院中立时焚化。

一分按四城地段。各与同志董察拾遗功课。逐日字纸。即于当处投董呈缴。给条赴局照验以征勤惰。以区赏罚

一字纸潮湿。及夹带泥沙香灰。希图欺冐多担斤两者。于应领价值内。罚去一半充公。

一设字篓针线簿干公所散给。逐期登账若携归私送者。不准于会内开销【针线簿原刻各花样窃意可附刻逆媳地灭图及溺女生蛇图孝媳吞糠图添入中间亦是劝化女人一妙法此三图可不必写字一看便知。又拔舌图。逆媳变牛图亦妙】

一残书间有篇帙稍完听人领回诵读者。每大小本缴钱三五文。【善书可重订送人】

一会中事宜。凖依成例。或因时制宜。不无增损。各友虚中合议。择其尽善者行之。其有一二人私见。不得冐昧竟行。

一收买字纸除本局拾遗人外。凡有字纸到局不拘远近。多一例收买。原例以每月十一日为收买正期。在会各董务。宜到局监督。检摄焚化。无得托故不到。

又另设拯秽会。凡城中垃圾灶灰每有乡民买去城北沿河一带。为积灰基。地主收地场钱。其中。字纸及米粒布号零杂遗弃者不少。局中公议令收灰人。细心检出交地主。着地主五日一缴到局。量给价钱。此举极善。盖必如此而惜字之法乃详且备也。有心人幸留意焉【惜字须于此等处留意常郡此局新设至收买之期并请委员到局以警不法者周详审密煞费苦心最可取法各州县皆宜倡举】

△拾字用器说(式附)

铁钳 纸帖恒在高墙。仰揭颇艰。用钳期手腕灵便。无不及之虞。然宜轻而不宜重。欲以便运掉也。 钳长一尺六七寸。重十两许。式类烛剪。而口则似镊。相关须紧。顶上尖锐有锋。又可当铲。高平匠人能为之。 小铁钳专拾街缝遗谷【小铁钳式如揭镊】

铁铲 纸帖陈朽难揭者。宜轻轻铲下。勿动墙土。致杂入泥灰。并紧承以小篾箕。勿使零星散落秽壤。反增亵渎铲长四寸。柄居其半。口广三寸。略如马蹄刀式【如有纸帖门板上者另用角片铲之不伤门板 角片即以漆匠之角匙为之】 ○【或铁铲外套以皮壳口略宽以盛落字。根处扎紧便可不用篾箕极为轻便。】

篾箩 箩以盛字。勿过大。即遇隘巷仄径亦可随身携往盖字纸之由于检拾者。纵穷日之力亦不能多。即此已足收贮。倘身带巨器重滞不便。且生彼贪多满载之心。必挨门搜索现存字纸。置正课于不问矣。 箩深一尺许大亦如之。上有提绊周围及底盖皆用篾细编夹以油纸。以防遇雨浸湿。

篾箕 说见铁铲。 箕长不盈尺。口广八寸。箕唇不用篾扎。以便紧贴壁上。字迹不自隙落下。

竹筒 纸帖干粘难揭。用筒蓄水。以棕帚蘸刷潮透揭取。 筒长一尺五六寸许。用极大毛竹截成。上贯以绳。便于携带

棕帚 说见竹筒 长一尺四五寸。竹柄编棕为帚。广狭视筒口。以便容纳【或用筅帚洒水亦可】

布袋 字迹从秽处得者。勿和入箩内贮袋收归漂洗晒干。另焚。袋用小布一尺三四寸缝之。 小布袋专贮遗谷。【约四寸长三寸阔】

絮袄 冬日给之。拾字不避寒暑。御之不可无具也 用新棉一斤有余。照袄式弹成。上漫棉纱以布缘其领口襟边所谓着肉絮也。

草帽 夏日给之

箬帽 以御雨。雨中字迹易至漂没。而亦以被雨湿透。转易收揭故惟大雨宜避。至雾淞小雨中最为紧要工夫

钉鞋 说见箬帽

去岁孟夏重举惜字拾遗会。匝岁规模觕立。四方颇来问其式法。会中所立规条业已刊布然其各式未详其说。视之未如指掌之瞭犹不足请正于 海内诸君子也。爰就应用各物。稍缀数言于下。

△附惜字五法【常郡有惜字劝戒录一书板藏清秘阁最为详备此亦其中摘出者】

一日涤秽 昔西冷袁上珍梦械见王天君责以焚烧秽字之罪。设有不洁字纸须用清水涤去泥秽再换水入香末少许逐一洗过。收置竹筐曝干另烧。冬日恐易结冻。宜用炉火烘干。焚后将灰别贮。勿与净灰搀和。涤字之水以极细罗筛。沥取泥滓。恐其中尚有纤悉剩字亦必拣出。一概烘曝。不得随便倾泼。听其流入秽处也。近水口者。即将沥过之水。挑送大河。离水稍远者势难挑送亦当倾向净处。如此慎重。方为实心奉行。

二日贮灰 昔槎溪朱宁约勤于学字。焚灰辄弃散不加珍惜至罚减寿算。夫五福以寿为先。不惜字灰。罪罚且当如是。可不悚然警惕乎。曩寺尝与友人面试。取洁白纸张于背风处焚化。既成灰矣。验之字迹宛然。不过比前缩小耳。又如疏文符箓每至焚后方有灵应。可见字虽烧灭鬼神视之依然字也。况十斤字纸。烧灰不上一斤。是少许之灰。实有无数之字。务宜敬谨存贮汇送江流不得随便抛撒致干罪戾。

三日建炉 字炉宜制造净院祠宇为上书馆次之。四周缭以短垣。使与外方间隔。垣之侧设木门。常时扃闭之焚字则启。炉底垫砖一层令字灰不沾泥土。炉口用铁门一扇。化字时将门拽开。俟字入点火引着数处。即将门关上其纸自烬。两旁气孔不必过大。只要透得烟出。又须稍为曲折。纵有风吹隙。亦不能扬灰。倘居家不能建炉者。焚时宜用镇江烧酒坛坛口覆以瓦。灰不飞。火不熄。焚处宜在净室不宜露天。恐热灰见风易为吹散若并无净室。必须露天。又当俟无风天气方可焚化。

四日出灰 积灰既多。须将灰内或有未烬之字纸拣出与后来字纸。一总再烧。其余净灰须用清水缓缓向炉内浇湿用长柄铁钉爬即在炉内拌匀如此则灰不扬起炉外用大匾一个将瓮纳在匾中。用木勺将灰取出盛于瓮内筑坚。其匾内之灰屑扫归炉内或收入瓮内。瓮用双皮纸双层封口。

五日送灰 灰瓮为数巳多。宜用船载送江心或送海中将近江海之时。必将水缓缓注饱灰瓮。及至中流推入立即沉没庶免弊端送灰之人。或托带。或专请须用亲信可靠者。方免卖灰卖瓮等弊。

张邑翼日。惜字加名日敬葢必以心能珍重为真惜也。王沂公父为夫子嘉予。以其能香汤洗烧。近年□□袁上珍。梦械见王天君责以焚烧秽字之罪非以其惜而不知敬乎。

近年惜字会之举。莫详于常郡而科甲亦称极盛。葢善气所感也。各店字号皆改用花样。并请 宪示。如烟店烟包纸【此日用之物乡民买去往往随手抛弃秽厕阳沟满目皆是甚至有用以拭大便者怵心惨目更不忍言地方官所当严禁也】 香铺线香纸【抛弃极多】 药包 茶叶 肥皂【字随洗涤百无一存】 伞鞋店 及各杂货店。止许用花样。不许用字各惜字局绅董。公议严禁如有不遵实时议罚。惜无形之字。诚善举也【不费钱功德有心者幸勉之】

△苏州府正堂李示

晓谕事。据绅士吴仁荣王汝玉包汝霖黄寿凤等。禀请饬禁沿街一应招贴。并各衙门告示请用木板或芦席。裱糊张挂。以惜字纸。并求给发手谕。刻印通行等情到府。本府查士读儒书。固宜敬惜。下之农工商贾。亦有子孙。无不望其显荣仕进者。乌得将圣贤遗迹。任意轻亵。弃诸秽地。除据禀先发朱谕限令地保启揭外合行列款申禁。为此示仰铺户士民人等知悉尔等各照后开规条逐一遵奉。实有厚望焉毋违特示。

计开

一各衙门示文。向俱用木板或席片裱糊悬挂。不得浮贴墙上。以致随处堕落。

一各店铺及命相星卜之类。招纸多粘于沟渠圊厕之处。货物果正。艺术果精何待招徕。嗣后概不许遍贴招纸。其医生住址。寻人招贴。及善堂催葬传单。不在此例。

一售卖种子壮阳堕胎各种淫邪丹药招贴。及茶馆说书唱书戏法像声杂耍包摇大会各色招纸。并江湖方技之流托名报恩扬名等单。俱经饬禁。嗣后再有粘贴一经察出着落地保交出本人照例严办。

一破布头店。城内齐门街。护龙街城外山塘街。马铺桥等处。皆布头店聚集之所。专收碗船餹担。及伪惜字担残书旧簿字纸由粮船夹带至山东直隶等处。又有客贩到苏。贩运各省。造作回残纸张。或作花炮等项。迭奉 抚宪道宪前府及本升府各出示严禁。嗣后如再不遵谕禁仍敢屯积销售者。定即按户严提从重惩治。

一拾荒担内。检拾纸片。不论有字无字。俱卖与纸作坊。伪惜字担担上假挂文昌宫魁星阁惜字会牌子。凡收回字纸逐类检出旧书账簿卖与破布头店。白料飞花卖与回残作。桑皮纸卖与脚篮漆匠店假洋扇店破文章卖与赁小说店裱夹里黄筒纸卖与匠作打纸筋。仅剩零碎红杂色纸。不能回残者。卖与惜字会焚化。否则竟供炊爨之用。经前府示禁并传谕各会真字纸担。如遇伪担实时扭送各地方官惩治在案。嗣后如再有以伪乱真者。仍前办理

一纸作坊广收残书账簿字纸。堆贮缸中。用水泡烂。用足践踏。作为还魂纸。苏郡北寺后。沙河荡。退居里。承天寺前桃花坞双塔寺前。四摆渡。各处皆有作坊。其始但收纸店书坊切下纸脚。浸烂回造。其后并收伪惜字担上。白料有字纸名曰飞花。一并回造。入缸时。必加人溺及秽浊之物。字迹乃化。自后各纸作坊不许收买字纸飞花等造作还魂纸一经查出。定将器具销毁房屋入官充赏。

一齐门外。钱万里桥。纸行家将黄筒纸七都纸。原来纸捆边上印记刨去。重印此地印记其刨下字屑。每年有一千余担之多。各纸行栈房管事俱卖与匠作打纸筋。从前纸行。曾会议刊碑建炉焚化。现今废弛已久究属何故。着各纸行迅加整顿仍旧焚化。毌任散弃。

一店铺包货纸张。印记招牌字号最易秽污者。莫如香粉肥皂。一经用尽。鲜不弃掷。如零卖糕点茶叶。建烟水烟潮烟杭烟之类。亦必加印牌号往往代作粗纸。陷于厕内。嗣后各铺户包货纸张。概不许印用字号招牌。各自改镌花样图记。葢印纸包以志辨别。至纸店香蜡店所卖粗细纸如雨横葢有字号者务先翦去字迹。再行发卖。

一槽坊酱园茶馆浴堂以及各色行铺。每书大字于墙。日久粉苏。堕落沟渠。更有墙角恐人小便。或写粉字。或贴纸条尤属污秽嗣后墙上不许写字亦不准粘贴字条。各行铺一概悬挂木牌。以免字迹剥落。多遭污秽。临河无街道者。不在此例。即街头遗弃残缺磁器之有字迹者。亦应随手检起。送入河心。

一鞋帮内每有店号字迹图记。穿用之人。脚底践踏。尤为不安。嗣后各鞋铺。务将号码等类。俱印于小方布上。或印于小皮纸上。粘贴鞋帮之内。卖时随手揭去。放入字篓。

一刻字店刷印书文字帖。每将字迹模糊无用者。或以之擦手抹桌。或以之里物糊窗。嗣后各等宜一体敬惜。

一门首联贴。及报条等项。遇有剥落。或须更换。如用刀帚刮洗。务将残碎字迹。检入字篓。切勿随手弃掷。

一纸篓所值无多字局散给难周。嗣后各铺户居民。一家各置一篓。留为已用。十家公设一篓悬于门首。使行路之人。遇有字纸即可检入。收字纸者。亦便沿户广收。

以上各条。地保只准传谕不准讹索。如查有讹索情弊。从重冶罪。道光二十年三月示也。

赵恭毅公申乔为秀才欲举惜字会每月朔望摄敝衣冠向各家门首揖礼人感其诚踊跃从事公后为巡抚子熊诏大魁天下至今科第不绝皆公之遗泽也

△惜字拯急会广劝法

惜字曷为曰拯急也。葢言乎其势之不可稍缓也。夫人当安常处顺。太平无事。何等闲适。一遇有急或溺于水。或焚于火。此□待救之情若何廹切。人非甚不仁未有不狂奔尽气急往救援者也。字纸而藏字篓。犹人之安常处顺也一遇遗弃道途。混入垃圾。甚至杂入粪秽。犹人之溺于水焚于火也。种种践踏。目不忍见。士大夫性多好洁。每不肯从此等处加意掇拾。而工人挑担者。又以其龌龊且不成斤两。亦不暇拾。以故零星字纸一入秽途。大都为乡民扒取垃圾者。杂入秽中。并为粪壅。兴言及此。可胜痛念。欲遍拾则势恐难周。责工人则事有难托辗转思维。窃得一简要劝行之法。惟有心者采择焉。

子尝路遇乡民扒垃圾者必检其箩担。往往有字纸杂入其中。乡人有知有不知。稍为劝谕。类多感动。又一日至若辈屯聚堆积之所。见有垃圾数十堆。偶为寻视。即得字纸十余张。大都污秽不堪。乃即择其中之年幼者。嘱其翻倒扒转。许以酒钱。其人即为力扒。连扒数堆。即得字纸百余张。大为惊恻。遂即于是晚候其人齐集时。为之反复开导。劝其留心惜字。予并为现身说法。以为我亦生长农家。幼年亦与诸兄同业。不过勤于惜字得有今日。其人率皆点首。讲毕。即与作揖致敬。每人给面筹一枝。以资鼓舞。约七十余人。俱欣然应允而去。所费不过千余文。而可以劝化数十人。其为权巧真无可比。并此法极可推广。愿四方君子。各处集同志共仿行之。 盖劝化后。乡人归去必传作一时佳话一传十十传百。父教子。兄教弟。感化尤当倍速。足开无穷劝惜法门。

△花样代字说

原夫书契者。先圣藉以纪事。人一日无字。即一日昏蒙。可抛弃而不惜乎。吾常惜子章程。前人可谓竭其诚敬矣。虽然、犹有未、尽焉。即如各店铺中。皆于纸上刊刻字号图记。或包里货物。或封贴瓶瓮。一入贩夫竖子之手。用以揩拭污秽者有之。用以引火包物者有之。甚至抛弃泥涂。飘落沟厕。字纸之狼藉。可胜计哉。爰造花样数则。听各铺拣择。如欲用红旗报捷。即以红旗为记。而代字样焉。客有见而难之者。曰、子以花样代字。法固然矣。盍审其便与否。而为经营者一熟筹乎。予曰唯唯。客请尽言。予详晰之。客曰花样止五六十则。若此处用海棠为记。彼处亦用海棠为记。得毋虑其雷同。难以分别乎。予曰、花样不比字样。字样一字止此数笔。不能增减。花样虽一。而枝叶之疏蜜不同。花朵之向背各异。即画人物亦然。则一花样。虽用至十余处。自可暗自分别。况花样甚多。更可自出心裁。其变化岂有穷尽。是花样胜于字样。故近日有以和合及刘海等样为记者。则花样之便于通用可知也。客曰、花样自巳纵能分别。恐买主无由认识。主顾或从此减少。经营者能不受累乎。予曰、不然。各铺俱有招牌悬挂。买主必先信其货之真正。方肯进店。况舆论至公。耳目甚近。岂区区于包里上刊刻字号。遂能招之使来乎。则买者必不凭其纸上之空谈。以决去取可知也。客曰、近者巳矣。远省啇贩。必以店号为凭。今改花样。将何以使四远驰名者。生理仍归茂盛乎。予曰、客虑至此。可谓详且尽矣。然不有发票为凭乎。包纸及瓶瓮上。即不用字。其发票上自可详载店号居处也。况四远驰名者。每多冐其店号。他省岂不洞悉其弊。而必恃此以取信乎。即使以此为信。发票岂反不足凭乎。且用花样即可兼刻于发票上。以为暗号对核。如是远客亦必将辨其花样以为凭矣。既积功德。又免假冐。其生意不更茂盛乎。予于六七年前。见香铺及烟铺。其包纸俱用字号。近日皆改用花样。贸易未见其有不便。而生理未尝不茂盛也。岂香铺及烟铺可用花样。而他铺独不可仿用乎。客休矣。其毋以此为虑。客又曰、花样信可用矣。其如世之惮于更改何。予曰、此诚非予之所能知也。虽然、字纸人人所宜敬惜。各铺于包货纸上。本可不用字号。其必欲用者。不过恃此为记认耳。今既有花样可代。刊换一版。所费无几。积德甚大。亦何惮而不为哉。唯愿乐善君子。巳用花样者。切勿更用字样。尚用字样者。皆即改用花样。久久无浪费之字纸。于以销戾气而致休祥。岂不美哉。敢竭愚诚。以资采择。绘图于左。幸各施行。时

咸丰伍年岁在乙卯季夏之月树德斋散花主人谨跋于雨粟轩上二图系招牌上样式。如欲用此二样。即照此彩画悬挂。或刻于发票上。写明以红旗为记。或海棠为记。俱可详载店号。及开张何处等语。以便对核。至于包里纸上。及封贴于瓶瓮者。止凖用中心花样。不可用字。其方圆大小。临时斟酌。因花样烦多。不克尽绘。画此二则仿用。余可类推。[见图]

△用花样编号法

予见各变蛋铺。每以千字文编号。贴于瓮上。后日多落泥涂。兹造花样四十八号。并联作四字句。瓮上既可按花编号。簿上即可按名登记。更可读熟。遇某花样。即知第几号。 假如梅字。系第一号。瓮上刻梅花。账簿上即书梅字第一号。又如松字第十五号。系瓮上刻松树。账簿上即书松字第十五号。此法他铺亦可仿用。况此下花样。即不用编号。亦可拣取刻于帽领各物。以为区别。

△花样(计六十则)

红旗报捷【以红旗为记】 四海升平【以海棠为记】 呈祥献瑞【以吉祥花为记】

龙马负图【以龙马为记】 三阳开泰【以三羊为记】 五福来朝【以五蝠为记】

葵心向日【以葵花为记】 丹凤朝阳【以凤凰为记】 封侯挂印【以金印为记】

一品当朝【以天官为记】 平升三级【以宝瓶为记】 进宝招财【以金盆为托】

玉堂富贵【以牡丹为记】 禄马同居【以鹿马为记】 杏林春宴【以杏花为记】

太师少师【以狮子为记】 一团和气【以和合为记】 双龙戏珠【以双龙为记】

金钱满树【以钱树为记】 瑞草灵芝【以芝草为记】 仙童献宝【以刘海为记】

王母赠桃【以仙桃为记】 鸳鸯比翼【以鸳鸯为记】 棣萼连辉【以棣花为记】

泥金报捷【以金书为记】 独占鳌头【以金鳌为记】 三元及第【以香椽为记】

黄甲传胪【以芦花为记】 骅骝开道【以骏马为记】 鱼跃龙门【以金鱼为记】

榴开百子【以石榴为记】 鹤献蟠桃【以仙鹤为记】 芙蓉接桂【以芙蓉为记】

金玉连环【以玉环为记】 鸾飞凤舞【以鸾凤为记】 金鸭焚香【以金炉为记】

和合如意【以和合为记】 着手成春【以佛手为记】 鹿鹿顺利【以双鹿为记】

竹报平安【以绿竹为记】 双鱼吉庆【以双鱼为记】 四季发财【以月季花为记】

十全富贵【以古钱为记】 五子夺魁【以金魁为记】 渔翁得利【以渔翁为记】

日进斗金【以金斗为记】 军书宝剑【以宝剑为记】 桂子兰孙【以兰桂为记】

吉祥如意【以如意为记】 指日高升【以连升为记】 麒麟送子【以麒麟为记】

松栢同春【以松栢为记】 羣芳领袖【以梅花为记】 王者之馨【以兰花为记】

橘中仙着【以棋橘为记】 偃武修文【以桃牛为记】 升平有象【以金象为记】

天下文明【以孔雀为记】 普天同庆【以铜磬为记】 鹤寿松龄【以松鹤为记】

梅兰竹菊瓜蝶珠榴[见图]

柳桥莲塔葵扇松球[见图]

琴棋书画鸡犬羊牛[见图]

龙虎狮象蝠鹿蜂猴[见图]

蒜盘钵锉月戟鱼钩[见图]

笔镜荔杮钱日银楼[见图]

以上畧画花样便于仿用其大小生发听人随意画刻印用可也

干元亨利贞大号 双放 三号[见图]

上五字以此五花样代之

帽上欲用大号等字以此花样代之

前论花样代字详矣而凡所当用处尚未开载兹列于左

一变蛋铺鞋袜□肚铺香铺烟铺浴堂既用花样切勿更改

一药铺除丸药方外勿用字包里药材及花露瓶上

一糟坊勿用字封贴辣椒瓶上

一纸铺整捆草纸切勿在两旁面页上印用店号戳记

一花篦铺勿于篦上刻字及花匣粉包上刻店号

一茶叶铺勿于包纸上刻茶名店号

一南北杂货铺勿于瓶瓮蒲包粗纸上写字及封贴店号

一绸缎铺将有字机头剪下送入字篓勿于纸包上刻字号

一领帽铺勿于领帽及包纸上印店号字样

一绒线色布铺勿于包纸上刻店号

一铜钮作包纸勿刻字号

一伞铺勿于伞上印刻字号

一桐油铺勿将字样封贴篓上

一女工勿以书夹绒线愿好善者刷花样夹簿送换、【以上俱宜用花样】

右开载宜用花样处详矣而更有字与花样俱可不用者再列于左

一典铺既不用废账蒨簿包封手饰并将木牌小票留下宜永远勿更

一茶食铺除糕上印字外切勿于包纸上刻店号成说字样

一估衣局于衣裳卖出时即将衣上店号价码纸条付篓

一印衣店勿于帐衔手巾上印诗句

一笔店扇店勿于笔扇上镂字

一钱庄勿用字包里银洋

一官私窑户勿于瓶罇盘碗砖瓦上写诗句年号福寿字样

一纸坊切勿用字纸入槽造还魂纸

一枕衣套袋孩裤兜肚切勿挑线作长命富贵等字父兄宜禁

一洋烟铺切勿于包纸上刻古文诗篇

一医士务自携小枕勿将书籍垫手

一医卜星相及公门书役勿将招贴告示粘贴湫隘厕墙溺所

一施送一切善书不宜刻印单张务装订成本

一纸店作坊巳遵示不刻大小经旛心经仙佛板样切勿更改并勿于钱袋元宝上刻冥资等字

一僧道设坛宜用布榜更愿入家勿使书写字榜以免焚化飘落所拜经忏方有功德僧道一体遵照至所送符纸文牒于化灰时宜各自备功德瓶收回焚化在内并勿有字旛布售卖染色以作别用更愿送旛者书字于纸粘贴旛上以便后日可以揭去

△双惜会小引

今夫字纸五谷之当惜。无人不知也。而惜之之法未能曲尽者。盖由不知推及本源而急所先务也。何则天地生成。必资教养。字者教之源。谷者养之源。教养之源即生成之本。父以生我。非谷无以为养。师以成我。非字无以为教。故字与谷其功等于父师。反是以观。则不敬字谷者。其罪即等于逆父师。逆父师者。为天律所不容。雷霆之殛所由来也。夫饮水思源。享其利者。必厚其报。吾人日受教养之恩。而目击字谷之抛零。不免熟视之若无覩。将报本追源之义何谓耶。近世惜字会担收字篓存趸。而道路飘零。未能徧拾。惜谷会祈禳礼忏。而街衢狼籍。未必留心。甚非所以崇本源急先务也。兹拟约集同人。举办双惜善会。多雇无告穷黎。日给工食。分办理。惜字则专以收拾道路飘零为主。惜谷则专以打扫街衢狼籍为主。晚归察课。呈缴 神前。字纸则分别净秽洗涤晒焚。米谷则积见斗升布施贫苦。如此方可谓之曲尽敬惜之道也。如此方可谓之真能惜字真能惜谷也。所望四方善友。各发愿心。协力助捐。玉成此举。庶几涓埃共效。同酬教养之殊恩。福慧双修。永食儿孙之厚报。是为引。

○惜谷会条程

卷十二之二

世人但知举惜字会。而不知举惜谷会。盍思字与谷并重而弃谷更多于弃字。人之生。父母生之而非谷则父母亦无以为生。故弃五谷者罪同逆亲。雷霆之震。所由来也。拟惜谷会条程。

劝行惜谷会启

无锡县宪吴金匮县宪钱告示

惜谷善会俗说

惜谷会条约

惜谷会议约

填写格式

立愿惜谷有求必应

推广惜谷各条欵

惜谷会纪验

米业同行惜福免灾公议

△劝行惜谷会启

窃惟天生五谷所以养人。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饮水知源。礼崇报本。故狼籍则上干天怒。敬惜则默感天和。干天怒则天降灾。感天和则天锡福。粒米必惜□之源古人不我欺也。无如近世人民狼籍过甚抛零堕落。触目惊心。甚至倾弃秽沟。遗入粪厕。习惯自然。忽不加察。积诸罪过曷免天灾。水火饥荒。所由来也夫撮米入坑。必遭雷震。此妇竖所共知者。况亵弃多多。则天之震怒又何如也。近世士林。往往遵行惜字会。洵为善举。惟字与谷并重。而弃谷更多于弃字人人得。谷而生宜人人咸知敬爱。则惜谷会之举。更何可稍缓也。窃思春祈秋报。为农政大典。后世奉行不善。遂成具文。迄于今。祈者不知所以为祈。报者亦非所以为报。所持狭而所欲奢。久为淳于所窃笑。若以惜谷会为祈报。堂堂礼制洵可推行。报本格天。胥在乎是。普望同志之士。各就地方率诸农民。倡议集会。一年两举。即藉以行春祈秋报之礼。以期召天和而消灾刼。庶几年丰人寿。共乐升平。想有心人关怀粒食。必乐于从事也。谨启。

△无锡县宪吴金匮县宪钱告示

为谆劝惜谷以隆祈报。以免天灾事。照得五谷为养命之源。为上天所最重。故狼籍不敬者。往往干天之怒。立降灾殃。雷电之警。所在多有。古人云。粒米必惜。富之源也。惜谷之家。其子孙必多富厚厯有明验。查雍正五年。钦奉上谕。朕生平爱惜米谷每食之时虽粒米不肯抛弃。若恣情纵欲暴殄天物则必上干天怒。水旱灾祲之事。皆所不免等因。钦此。天语煌煌。至今传诵。无如近世民间狼籍过甚。抛零堕落。触目惊心。甚至遗入粪厕倾弃秽沟。日久月深。忽不加察。积诸罪过。难免天灾。水火凶荒。所由来也。夫撮米入坑。必遭雷震。此妇竖所共知者况亵弃多多。安得不酿成灾祸耶。自古春祈秋报。礼有明文。迄于今。祈者不知所以为祈。报者亦非所以为报。循名核实。古意何存本二县忝为民牧。愿与尔民敦崇报本。以求天眷。以迓康年。况际此时势。艰危。尤应惜福修善。以弭灾祸。近时士林。往往遵行惜字会。洵为善举。惟字与谷并重。而弃谷更多于弃字。允宜仿照惜字会之例。劝行惜谷善会一年两举。即藉以行春祈秋报之礼。如能实力奉行。惜福真为无量。除本二县斋心默祷每逢朔望邑庙拈香。为尔民祈福禳灾。并将惜谷章程。按图分发由董劝行外。合行抄粘条约。出示晓谕。为此示仰阖邑军民人等知悉。尔等须知食乃民天。分应敬惜。自此以后凡有遗弃米谷各宜父诏兄勉。率同合家大小妇子。检点厨灶内外。务使格外收拾净尽。各修阴德。至各米行典栈。以及车坊砻坊碓坊各店铺作场尤宜同业公议。如何设法定章。不致忽弃。或另雇贫老男妇专司打扫米谷。务使齐心敬惜。以期格天心而消灾刼。庶几年丰人寿。共享升平。毋得仍前狼籍。自取罪戾。凛之慎之。切切特示

△惜谷善会俗说

这个善会名曰。惜谷。为啥缘故要惜谷呢。只为五谷是天地所生。的养命之宝。我们家家户户男男女女都靠了他活命应该十分敬重。况且一到荒年。一升半合。尚且难借。吃尽多少苦楚几乎饿死大约皆轻贱五谷罪孽。所以天降灾殃。若再不知敬惜五谷。恐怕荒年又在目前了。你们想想看。倘有把一撮谷蹧蹋入坑。必遭天雷打死。可见得谷是上天最看重的。古人说得好。若要惜福。米里拣谷【饭中谷吃了不化多杂粪坑】 又说道。增福添禄。路上扫谷。【收成时候路上抛弃麦谷最多一日可扫十数斤工食亦已够足】 善有善报。一定不差的。所以奉劝世上善男信女。各各发心敬惜。各乡村多举惜谷会集。保甲长都可为首。每年两次。如惜字会例。各家焚香斋戒。带了谷篓齐集一堂。可祈求用财茂盛人口平安竭小百姓一点诚心。求田祖神三分默佑奉劝大众。即速奉行。公修公德。婆修婆德。真是极大好事。雍正时奉上谕劝行惜谷。大典煌煌。百姓至今传诵。若终身惜谷。自然上天保佑。免灾发福了。此不费钱好事。有福人乐得做做。

△惜谷会条约

一此会不拘城乡士庶。都可举行。不拘一村一乡三百二百家总可集会。或仿照惜字会同善会旧例。每年两举。或三四举。各携分来会。素面一叙。焚香祀神。藉以祈年祈谷。报谢先农田祖。【即以代乡饮酒礼亦可】 。惟集会之初。必举定老成会首数人。约同按户劝说用神道设教之法。俾人人立愿惜谷。建醮奏表。求免一方灾厄。尤昭郑重。【建醮立愿可合数千户公辨每户须给一立愿惜谷平安灶疏能兼立愿惜字尤妙】

一此举惜谷。并不费钱。只须劝大小各户。均向灶神前立愿自此以后各家灶前置一瓮瓶。或用竹篓。将所惜之谷。并入其中。通计每年积有若干。举会之日。带到公所。称见斤两。登簿具疏告神或愿充公作为济急扶危。积谷备荒之用。更为无量功德。其贫户力不能充公。仍欲携归自食者。亦听自便。不必相强。

一立愿惜谷条目一愿稻草上有谷摘净。一愿饭米中有谷拣净一愿砻糠中有谷搧净。一愿每年扫取岸头麦谷几斗几升。一愿每年淘洗坑谷二次。一愿地上狼籍糕饼屑粒。随见随拾。一愿少用面糊浆衣。并愿见字必拾。字纸灰不敢弃地。一愿永不用书簿夹鞋样。并愿常说好话劝人。并愿戒食某某等物。放生某某等物。另有刻成灶疏。可以遵行。

一夏秋稻麦登场。田岸零星遗落谷粒极多。会中同人必须发愿忙里偷闲。各户扫取一斗。或五升。或照田田分段落各自扫净。以免雨后践入泥中。或另雇贫老丐童四出打扫。即以扫取之谷散给孤寡。功德更倍。

一稻麦秀实之际沿路一带稻麦穗头每多倒眠路上常为行路往来践踏。垂成遭蹋。尤为造孽。会中人急宜早为议禁。约集圩长告知。各庄各佃。一概用草绳押拉。或用木■〈木党〉推转。 以免伤残如此尽心保护。则天心自然喜悦。可保田财茂盛。倘懒惰不拉。恐造孽召灾。邻田亦被带累。宜公同议罚。

一惜谷莫多于稻草会中人宜公议约同各户务必于打麦打稻之后。随即另雇数人将稻草把拆散。用竹片重加希打名为做柴以期拣摘净尽。打下之谷。以之抵销雇工工食尚有余多。不费一钱。可积大德。愿共勉之。如有懒惰不照办者。亦议罚。

一各典铺栈房各米行陆陈行干面行以及砻坊车坊碓坊面坊槽坊粉坊糕饼茶食店各作场各大字号各庄房各衙署各善局以及人口繁多之户。最易狼籍造孽。宜仿惜谷养老之法。另雇贫老男妇一二。专司收拾遗粒。打扫内外。以免抛零。一年所费工食有限。既惜福。又养老。一举而两善备焉。洵可仿行种德。如各行中有好善之士。出为倡首集议。细商惜粒惜谷之法。立规定约。一体遵行。尤为无量功德。

一乡约久成具文。若举行惜谷善会。一年两次。每次必有数百人会集。一日间聚而不散。可即于此日赴会宣讲。俾数百人环坐静听。事毕乃散。最为一举两得如此则行惜谷会□乡约张本已隐寓其中。相辅而行挽人心以回天怒。诚目前要务也。

一保甲易致疏懈。若举惜谷会。则每乡每里必有十数好善之人作为会首会长。按户列名。互相联属。可即于其中默寓编查之法。设立议约。凡会内之人。毋许为邪说所惑。如有窝藏匪类之家。以及为非作歹之人。即责成会首。严查斥逐以免株连。则行惜谷会而保甲已隐寓其中。化暴为良权宜通变。因势利导。当亦高明所许也

按近时乡里小民。有佛会香会之举。为儒者所不道。然苟有心化导。何妨从俗从宜。自古春祈秋报。典礼昭垂。后世率以具文了事。宜其荒歉频仍。民生凋弊也。愚意以惜谷会为祈年报本郄是格天妙用。并于举行之日。宣讲乡约。多方劝善。纳约自牖。善与人同。未必不为大雅所见许。借竺干之法化。警晚近之人心。金粟如来。拈花欲笑。大千一粟。证果非难。彼法中权巧方便。即吾道中诚敬工夫也。幸有心人随处倡行。为地方造福。是所切祷。

△惜谷会议约

立惜谷议约。吾里(某乡某村)众姓人等。窃思五谷为养命之源。实关四民生计。理宜敬惜。无如近世人情往往忽畧。不免任意狼籍以致天灾屡降。荒歉频仍。为此我等公议。约同合村各户。谨集惜谷善会合计若干户。转相传劝。约各家大小男女。务必各加敬惜。议定一年两举就社庙焚香具疏告神。即以行春祈秋报之礼。举会之日。另请一老成明理之士。登台宣讲劝善各条。兼行乡约之典。会中人务须坐定静听。以期同归于善。并将所惜之谷。充公作善。如有一毫私弊。火焚雷殛。日后每年永为定例。不得始勤终怠爰立公同议约永远存照。

一议公同捐资买备惜谷篓几百只按户分送。举会之日。各带此篓入会。记数登簿。公议作何项好事。随时求签为定。【积谷备荒最好】

一议凡遇打稻之后。务必率同合家大小男女做柴掠稻。将稻麦□上遗剩谷粒。用竹片细细掠下。不使一粒留存。如有不依合村议罚。

一议每逢收麦收稻之先。须各备粗布担兜。捆担时先用铺地。兜住稻麦穗头。缚好挑起。自免狼籍。有不备者议罚。

一议合村各户。每年必淘坑二次。淘起坑底或钱或谷。焚香告神如有不淘。察出议罚。惟入坑必吃烧酒。以蒜塞鼻以免坑毒。

一议合村妇女。倘再用有字书本账簿夹鞋样花线者察出议罚钱百文。凡遇宰牛打狗粘鸟捕蛙之人。不许入境。

右议之后同人务必一心遵守。不可忽畧。以期消灾集福。

年 月日立惜谷议约某乡某人。

△填写格式【照式填写每愿一条下亲写一十字押不能立愿者空去不押戒食放生填写某物听其自愿可也】

神前立愿一生惜谷信【人某姓某名女某门某氏】 行年几岁某月某日建生【押】 又愿每年扫取岸头【麦稻】 粒几斗【押】 又愿每年淘洗坑底谷二次【押】 并愿【一生敬惜有字纸戒用书簿夹花线】 押并愿一生【戒食牛犬田蛙等类放生禽鸟虫鱼等物】 押 并愿劝人【勿堕胎溺女勿谈人闺阃】 押 并愿一生常说好话押 谨为报谢

天恩祈求年岁丰登合宅平安【或保病延寿求财求子均可】 事【今于几年惜得稻谷荳麦共计几斤几两】 押

△立愿惜谷有求必应

一凡禳瘟禳火解厄消愆解冤释结官司阴谴必立此愿

一凡为亲求寿为子求名及自已求财求子必立此愿

一凡重病保泰怪异求禳风波险厄难产祈安必立此愿

惜谷免灾会平安单

立愿合家敬惜五谷稻草上有谷摘净饭米中有谷拣净地下灶前有米谷扫净每年扫取岸头狼籍几斗每年淘洗坑谷二次以及饭粒面浆荳麦黍稷随见随惜不敢轻弃又愿敬惜字纸眼见必拾永不用书本账簿夹鞋样花线自愿一生常说好话每遇初一十五及祖先父母生日并圣贤仙佛诞辰合家持斋谨为报谢

天恩祈求年岁丰登田财茂盛生意兴隆消灾延寿事

慈于某某年统计惜得稻麦谷粒几斗几升

年 月日惜谷会集给信人某姓某名信女 门 氏

△推广惜谷各条欵

敬惜五谷。分所当为。功过似无庸细记。凡见遗落。拾则为功。舍之即过。久久行之。不求福而福自臻矣。

一劝仓场盈千累万。势难尽善。然宜申禁隶役。随处留心。母得任其狼戾。能用木栅铺地每晚起栅扫之。造福真为无量。

一劝官衙食指浩繁。最易亵慢。宜申饬厨下长班。毌得轻弃米谷。能另雇一老成人专司拣摘收拾。更为极大功德。

一劝家主训阖门人。令其珍惜。司厨宜奉主命。加意小心。 粥饭后洗镬水。用篮沥去囫囵米粒。然后倾之河内。席面遗粒嘱令婢仆拾置掇锅。再行揩洗。 饭箩伐要紧细。否则小粒遗落。暑天隔宿之饭。最易变味。淘晒即可再食。 在家随时随地留心。不能殚载。

一劝宦家富室。多有余剩粥饭。奴婢弃之泥沟。急宜检点。可济贫丐。或舍近邻。不许杂入泔脚。

一劝糕饼圆团等物。妇女之职。做时嘱其粉毋飞散。【磨粉有磨箱筛粉有筛帐】

一劝饲猪及鹅鸭等物切勿投以饭食。

一劝人粥饭后。白粲尚盈碗内。即便投箸。习惯使然。见者苦劝。并闻别省风俗。每饭必留余剩。名曰子孙饭。此种陋习。有识者宜剀切劝谕。设法禁止。【子孙须积德留余乃偏留几粒作孽饭可发一笑】

一劝窗纱及灯盏绢幅。竟以糯米作浆糊之。嗣戒用。

一劝信札纸包等件。随意即将饭粒弥封。亦宜戒之。

一劝有租米家上落抛散。常使婢仆多则扫之。少则拾之。

一劝米铺曰坊砻坊米栈。最易造福之地。随落随扫。随兄随拾。地下必用木栅铺之。每日起扫勿使踏碎。能雇工专司尤妙。

一劝磨坊面行。设法不使粉末飞扬满地。最好。苟扬开各处。频将湿布揩之。绞入河内。能使各面坊祀神会议。立愿永遵尤妙。

一劝鞋店闲有将米作糊裱褙衬布。造罪极大。务祈痛改忏悔。否则积久招殃。若能易用山芋粉。或白芨粉。永不用浆糊。此则各自存心各人修福矣。

一劝恶佃奸商米中用水。后来煮饭如糟。入仓后发热霉烂。试思粒米落地尚遭雷击。存心如此。天必降灾。后悔莫及。【此亦可议禁】

一劝送鬼饭吃亦何妨。抛覆街路。遭人踏烂。愚妇见识。急宜禁绝。

一劝糠内留粞。猪食之亦不化。宜戒。

一劝于秽处见米谷。即拾起洗净食之。功德十倍。

一劝坑底必有谷粒。每年必淘坑二次。拣出淘洗。其功最大。

一面浆浆衣裤。作孽最大。可易以山芋粉或白芨粉。能不用更妙

一劝衖口每置便桶。掮稻柴掮米谷过此。失落在内。及乡村收成时亦多遗落坑内。倾弃时嘱人拣出。【亦须议约】

一劝各处马头闹热地方。每见肩负麻袋漏米满地。于人众中拾扫俱难。易以考老挑之。似稍尽善。然必官为经理。庶无阻碍。

一劝粉抟人物。小儿玩耍必致掷弃。禁之勿买。

一劝生面觔系小麦渣滓所成。打烂可代皮胶粘缝。竟有用于便桶上者。匠工不知。见者劝之。【此须议禁】

一劝刻字上稿。每用饭粒。近有用白芨粉糊者甚为得法。同行公议。造福不小。

一劝煮饭汤下面汤。不可浆洗衣裤。【亦须议约】

一劝饮酒淋沥覆溢。或暗倾肴馔中。

一劝将粥饭及糕饵等物。与无知小儿任其自食。必至狼籍。甚而在尿粪之中。为父母者须痛戒。

一劝染作绒彩花心插带。戒妇女勿用。

一劝草纸上谷。用时亦宜留心捡去。

一劝夏布织成匹后。不可再涂厚浆。因用时须将浆粉漂净。未免流入沟渠。闻木渎横泾两镇。出布甚多。作践麦粉不少。【宜议禁】

△惜谷会纪验

阳羡王福康。为母病重。发愿力行惜谷善会。买惜谷竹篓千具广送。母病立愈。

阳湖张士正。为幼儿出痘内陷。危甚。医家束手。遂立愿劝行惜谷会。儿痘即发浆。数日而愈。

如皋林元法。年逾四十无子。祷于大士。愿举行惜谷善会。并印惜谷书一千部广送。越一年即生一子。早年入泮。

桐乡张端土。三十外尚困小试。见惜谷会书而善之。遂立愿持簿劝募。信奉者甚众。明年即入泮。

宜兴顾某。家巨富。性刻薄。恒以重利。盘剥贫民。一日以病重许愿。持千金往普陀斋僧。厨下有老婢携毛谷三斗。随船同往。葢其终年柴上摘米中所拣之谷。积而所得者也。至普陀则方丈僧辞千金而独出门迎厨下妇。谓此三斗谷胜于千金。亲为课佛。令众僧受福。顾某惭忿归。家中己焚于火。未几潦倒而死。厨下妇则子孙力田成富室。有入泮者。妇至九十念佛坐化。

宋王黼家与寺邻。其家沟中每日流出白饭甚多。寺主僧命拾取洗净晒干。日久积成一箱。后金兵围城。黼一家乏食。僧即用前饭蒸熟送食。黼叹其美。僧曰。此即相公家所弃余粒也。因惶愧不己。黼寻以他事伏诛。

康熙四年。松江西门外袁太葵家端午剖鱼。因以鱼肠拌饭喂猫。猫食未尽。次日作臭。家童张某抛之墙外。往登厕。乃见鱼肠饭粒误投厕中。归告大葵。初七日命扫除讫。是夕大葵梦元坛谓曰。汝不敬五谷。上帝怒。明日雷将击汝。太葵办是家童张某所为神曰罪坐家长。太葵恳苦求赦云。此事某寔不知。且米粒己经收拾。神曰。如此罪尚可解但雷部己发。必经汝家然无害矣次日雨雷电绕屋竟日。至暮乃散

江右富家某。不敬五谷每饭毕。碗中必留数粒。名子孙饭。凡所剩饭菜任意倾泼泔水。后病剧作猪鸣而死。子孙作丐。

钱处士尝见一人谓曰。尔天罚将及。可急告谢。其人曰某生平无过。但昨日饮食不如意。弃于沟中。钱曰。是也可急取食之。乃以水沃去其秽。俄雷电大震。钱曰。急并秽食之。雷电果息。

又青邑人家。雷火满室。莫测其故。询知后宅临河。晨有粪船泊焉。适小儿倚槛食糕。糕堕船中。而船去己远。急追及之。与以金。出其粪。雷乃己。

又一妇人。日涤溺器。其夫先为汲水。习以为常。一日夫早出忘汲。适有糕粉水在旁。取以涤焉是夕雷击其坑。夫妇不知获免。

余乡既举惜谷会。每会就二三里内。以二三百户为率集休资置办惜谷蒲包按户分道。每户每年所惜谷粒或一斗二三斗不等。各户半愿充公。故每次就寺庙举会课佛一堂。各人立愿画押。各带所惜之谷。秤见斤两。每次得谷十数石。实时变价或以济孤恤寡或以修桥铺路。无不人人踊跃。会中人立愿者。所求必应。不能缕述。又每逢举会课佛。会集者数百人。各人带米一升。香钱二十一文。□素素一餐。讲说乡约。多方劝善。各人静坐环听。事毕送神乃散。无不欢欣鼓舞而去近日宣讲乡约。听者寥寥。盖未有如此之整齐耐久。家喻户晓者也特纪之以为留心教化者因势而利导之一助云。

古人云粒米必惜。富之源也。吾乡有张太翁夫妇勤于惜谷。每日晨起。即向灶前后。督率家人细检柴米。日间时时持帚净扫。不使粒米践踏。以为常。旋以经营获厚利。成巨富。又有潘姓老翁。日在米铺持帚扫米。砖缝中有粒米必以竹篾挑出之。日为常课。今亦富甲于乡。子孙满堂。老翁享大福。

△米业同行惜福免灾公议

米行一业最易造孽亦最易积福总在乎各自尽心。今奉坛谕云。尔等陆陈生意。亦属便民。但可惜不肯留心。以致狼籍五谷。踏碎多多。并有连粘鞋底落入粪坑者。种种恶孽。大干天怒。祸不远矣。奈何坛下各各恐惧叩头。从今誓愿格外留心。时时扫净。不敢忽畧。又判尔等既知悔悟。吾且代尔上求。看尔后效。尔等试想。遭蹋了一把米。即刻要雷打。尔等今日狼藉了几粒。明日踏碎了几粒。一年三百六十天。算来不知多少。上天岂不大怒。总是主人不知料理。以致行伙懒于打扫。其罪难辞。今既各知悔悟。急速写具改过发愿切结一纸焚化。吾方可代尔等上奏否则吾未如何矣我等同缘半多米业。除各人具结誓愿合家敬惜外。爰另拟同业公劝条约如左。愿同人共勉之。

一行中即速制备木楞铺地。以免践踏。所费有限。造福无量。

一主人伙友。凡见狼籍。随见随扫。米中稻谷。必重为筛净。

一凡来行装米麻布袋。须留心察看。如有破绽。即不许装载。一面先行晓谕各车夫。随时补好。以免临时漏撒。

一街道往来。必多遗弃米谷。须同行公捐经费。另雇一二穷老男妇。专司打扫狼籍之事。【凡街缝石罅涂旁沟侧须收拾干净、分段各值、有余力则仍令沿路四出随见随扫其工食每人日给若干、如雇工惜字例。如有懒惰不力者、即行更换。勤者加赏现在穷苦之人甚多、雇令打扫既济贫又惜福一举两得。洵大功德】

一粪坑多有米谷抛入。必须每年淘洗坑底二次。功德最大【多年不起底、必犯火焚。○淘坑恐有坑毒。必须多吃烧酒。以蒜塞鼻。再以灰拌扫底泥。向沟中淘出谷粒。漂洗晒干。凡人作事、必得天心欢喜。方可免灾免难。不惜米谷。必犯雷打□。雷打者。天之震怒也。遭蹋了一把米、上天己如此大怒。则敬□了一把米。上天岂不大喜。日日敬惜五谷。即日日邀天之大喜。为人能得天心大喜、自然定不遭刼了、此眼前道理。无人不知。愿吾党勉之。刊板印送功德无量】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