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晋卦寓意前进上升。
【题解】
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使黑沉沉的大地顿时充满了光明与热力,处处是生机勃发、繁茂明盛的气象。这就是易家用卦象思维之笔,借晋卦坤下离上之结构,描绘出来的壮丽情景。卦辞借题发挥道:“因功晋升的康侯,获得众人的拥护,得到许多车马赏赐,受到了天子一日三次的隆重接见。”何谓晋德?这可从人才培养学的角度,从“晋”的本义求解。晋除作地名、国名、朝代名外,其本义为进为升,可组成晋京、晋见、晋谒和晋升、晋级等词。前一组含有下级到都城晋见拜见上级的意思,后一组词是指因提拔和升级从较低职位升至较高职位。由此可见,晋德,其实就是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如何对待升级机遇的道德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易学所主张的在官场晋时六阶段修养晋德的具体方法,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古人对如何晋升的道德修养和选拔人才标准的丰富启示。
【原文】
晋1,[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晋,进也。”]康侯2用锡3马蕃庶4,[陆德明《经典释文》:“康,美之名也。”]昼日5三接6。
【注释】
1晋:卦名。卦义:进,日在地上运行,前进,上进,明进等。
2康侯:周武王之弟,名封,因最先封侯于康,所以称为康叔。
3锡:通“赐”,赐予。
4蕃庶:很多。
5昼日:一个白天。
6接:接见。
【译文】
晋卦象征长进,诸侯得到天子赏赐的众多车马,一天之内三次被接见。
【解说】
晋,进也。即晋升之义。卦辞中说:“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这句话是用比喻来形象地说明何谓“晋”的。句中的康侯指康民安国之侯,也有说是周朝时期的康叔。锡,即赐,赏赐之义。马,赏赐之物。蕃庶,繁育,此有众多之义。这句话的大义就是说,晋升就好像你的上司赏赐你众多像马那样贵重的奖品,并且一天里三次接见一样,是极风光的。因此,晋,就是晋升。
【原文】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1。顺而丽2乎大明3,柔进而上行4,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注释】
1明出地上:晋卦,上离下坤,离为日,坤为地。
2丽:依附。
3大明:太阳,光明。
4柔进而上行:内坤三个阴爻为柔,上行求应,初与四为比应,三与上为比应,二与五无比应。
【译文】
《彖传》说:晋即长进,犹如太阳升出地面。大地万物柔顺地依附于太阳,循着柔顺之道长进向上发展,所以“诸侯得到天子赏赐的众多车马,一天之内三次被接见”。
【解说】
晋卦上离为火,下坤为地,“坤”顺而“离”明,以顺而进,趋于明(顺而丽乎大明)。火性趋上且须附着物质(即附丽),离之象中柔,上离柔居君位,所以说“柔进而上行”,康侯一句是引用历史上赏赐和晋升的事例,表明极为荣耀。本卦所以名“晋”而不名“进”,正是由于“晋”字兼有上进与光明的两种含义。
【原文】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1明德。
【注释】
1昭:显扬,显示。
【译文】
《象传》说:太阳由地面升起,象征晋升增德。君子当效法于此,使自己的光明德性愈加明显光辉。
【解说】
晋卦上离日,下坤地,是日出地上之象,称为火地晋。日出地上,大地就由暗而明,君子以是明白,人要自己照亮自己,发现自己内在的良知与灵性,不要被黑暗所蒙蔽。
【原文】
初六,晋1如2摧3如,[《说文》:“摧,折也。”]贞吉,罔4孚5,裕6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7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注释】
1晋:前进,进攻。
2如:语助词。
3摧:推,推挤。
4罔:无。
5孚:诚信。
6裕:宽裕,坦然。
7独行正:初六与九四相应,上行遇二阴,相敌为“独行”,有应为“正”。
【译文】
初六,前进之初就遭挫败,坚守贞正本质,即使不能取信于人,能坦然以对则没什么过错。
《象传》说:“前进之初就遭挫败”,说明如此是独守了正道的结果。“能坦然以对则无过错”,说明他此时还没得到任用。
【解说】
摧如,是推挤的样子。罔孚,罔是无,孚是信,即没有信任。裕是宽裕、宽容、谅解的意思。初六与众阴爻排队等待晋升,初六虽与九四正应,但没有取得其他阴爻的信任,初六只有坚守正道(贞吉),不要独往独行(独行正也),取得他人的谅解,才能“无咎”(裕无咎)。“未受命”是指没有受到九四的任命,但初六位置最下,最远,等待的时间最充裕,所以还是“裕无咎”。
【原文】
六二,晋如愁如,[程颐《易传》:“于进为可忧愁。”]贞吉,受兹1介2福,于其王母3。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注释】
1兹:此。
2介:大。
3王母:祖母。
【译文】
六二,进步之中有忧愁,只要保持贞正的晋德,就能获吉,将从其祖母那里承受宏大的福泽。
《象传》说:“承受宏大的福泽”,因为他注意修养中正的晋德。
【解说】
六二处于三阴昏暗之中,因此六二的“晋如”就显得“愁如”。“介福”就是大福,指《彖辞》中说的“用锡马,昼日三接”的荣耀,六五以柔居天子位,故为王母。六二本于六五不应,但因为两个阴爻都中正,所以六二也在获得王母的“用锡马,昼日三接”赏赐。从六二到六五为三个爻位。
六五王母不因自己本性排斥六二,能嘉赏六二的中正柔进,可谓气度恢弘,光明磊落。
【原文】
六三,众允1悔亡2。[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允,信也。”]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注释】
1允:信。
2亡:消失。
【译文】
六三,因修养晋德而得到众人的信赖支持,悔恨消亡。
《象传》说:因修养晋德而得到众人的信赖支持,是由于有向上进升的志向。
【解说】
允,允诺。六三是下卦坤的最上爻,坤为众,率众阴爻一同上进,虽然不中有悔,但能得到大家的拥护,悔也就亡失了。初六是独进,因而凶险,六三众进则“悔亡”。
【原文】
九四,晋1如鼫鼠2,[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硕鼠,喻贪。”]贞厉3。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4也。
【注释】
1晋:上进。
2鼫鼠:一种较大的田鼠,专门偷吃田中粮食。
3厉:严重,危险。
4位不当:此以九四之爻位爻象为说,九四以阳爻居于阴位,所以说“位不当”。
【译文】
九四,如田间的硕鼠一样得到长进,坚守正道以防危险。
《象传》说:“像田间的硕鼠,坚守正道以防危险”,说明个人位置摆得不当。
【解说】
九四,居于离体,已进入明中。但又在二阴之内。是明藏暗中,如鼬鼠夜行,所见不大,其行不远。九四与初六有应,又不能提携初六,是刚爻又不能与中正的六二和与上九有应的六三的孚信,九四处于三四五爻组成的互坎中,坎为险阻,反而是横亘在众阴爻晋升的道路上,求进于六五又有灭上之嫌。进到六五成观卦也是处在将要被阴灭阳的状态,退到六三也是成艮为止而不行,简直技穷犹如鼬鼠。九四位置不当,进退尴尬无比,但固守的危险在眼前,故“贞厉”而不言“征吉”。
【原文】
六五,悔亡1,失得2勿恤3。[《说文》:“恤,忧也。”]往4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注释】
1亡:消失。
2失得:意思是失去与获得。
3恤:忧虑。
4往:进。
【译文】
六五,悔恨消亡,不必为得失担忧。往前进自会有吉祥,没有什么不利。
《象传》说:“不必为得失担忧”,说明只求上进自然有吉庆。
【解说】
晋卦是由消息卦观卦的九五下到六四,六四上到九五的位置演变来的,九五下到六四后,原来观卦的上卦巽就变为晋卦的离,巽为风顺为利,所以为“失利”,但六四升到尊位成六五,所得大于所失。恤是忧虑,“失得勿恤”,就是要求不必患得患失,中有三四五爻为互坎,坎为忧为恤。不必忧虑得失是因为它唯一地进到六五的收获远远大于损失(往吉、往有庆也)。六五居离体中爻,中正光明柔和,故“无不利”。
《左传·鲁文公十七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北方的强国晋国,召集一些小国家开会。郑国没有出席,晋国怀疑郑国想投靠南方的大国楚国,准备攻打郑国。
郑国给晋国写了一封信,大概的意思是说,“我们郑国国小势弱,对你们晋国从不敢怠慢。可是你们还是怀疑我,想攻打我。古人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我们郑国宁可灭亡,也不能一味地忍受下去了!”晋国看到郑国强硬的态度,觉得要是出兵对自己也没有好处,最后就放弃了。对于郑国来讲,与其忍受晋国的压迫还不如与之决裂,如此来看,郑公的决断的确“无不利”。
【原文】
上九,晋其角,维1用伐邑2,厉吉3无咎,贞吝4。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5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阳虽在上,动入冥豫,故道未光也。”]
【注释】
1维:通“唯”,发语词。
2邑:城邑。
3厉吉:虽然危险但仍能吉祥。
4吝:艰难。
5光:光明。
【译文】
上九,长进至极,钻进角尖,唯有征伐邑国,虽然危险,但可转危为安,不致过错,要坚守正道以防憾惜。
《象传》说:“唯有征伐邑国”,说明晋道之德未能发扬光大。
【解说】
角指上爻,“晋其角”,就是进到最上了,上九处于上离,离为明为兵戈,九四与上九同体,故为同邑,以上伐下方的叛逆,名正言顺,虽面临危厉但终将“吉无咎”。上九居离体顶上,离为火,火性炎上,上九无可炎上,火性附丽,上九无可附丽,就是进无可进,守无可守,故“贞吝”。离为火趋上,上九的光明不能远照到下方(道未光也),所以就只好用兵讨伐了(维用伐邑,维意如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