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帮会概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谈起帮会,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大上海的青红帮。帮会黑势力与政界、租界洋人相勾结,私运军火,制造伪钞,贩卖人口,包运鸦片,设台放赌,绑票暗杀,逼良为娼,……真是无恶不作,令人发指。

其实,旧中国的帮会,并不仅限于上海,可以说遍布全国,尤以东南沿海、长江南北为甚。帮会之种类,也不是仅有青红两帮,而是有洪、清(青)、汉、礼、白五类。只不过青、红两帮势力更大、为害更烈罢了。

青帮之起源与演变清帮早期组织乃是清代漕运(运输“皇粮”)水手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约建于清雍正初年,为清王室沿运河护粮,被称为“安清”。通常所谓“青帮”,实为“清帮”之误。

清代时,统治者从江淮各省把粮食搜刮来之后,主要经由运河运往北京,每年运到北京的粮食有400多万石,运粮的船只有4.2万多艘,水手有10万户,大约二三十万人。清王朝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船只和水手,他们仿照明制,设立了一个“漕运总督”。又把各地潜运组织分成许多卫、所,下面是联,联下是帮,这套组织就统称为“粮帮”或“粮米帮”。

据传雍正三年,清政府悬榜招贤,加强漕运。当时有翁、钱、潘三人揭下榜文,承办漕运任务。翁、钱、潘何许人也?翁是翁岩,江苏常熟人;钱是钱坚,江苏武进人;潘是潘清,浙江杭州人。三人都是天地会成员。他们接受任务后,便联络旧有粮帮,组成了一个“道友会”,清帮便由此而产生了。

清帮建立后,乃大开香堂,广收门徒。翁岩按八仙之数收8名,钱坚按二十八宿之数收28名,潘清按三十六天罡之数收36名,三人共收徒72人。下立三堂:翁佑堂、潘安堂、钱保堂。以后,徒又收徒,清帮组织便渐渐扩大起来。所有关于清帮的秘籍,在提到清帮源流时,都无例外他说它是创自雍正或乾隆年间的翁、钱、潘三人,把他们尊为“后三祖”。

那么,既有“后三祖”,有没有“前三祖”呢?有的。清帮各种秘籍一律说,翁、钱、潘三人有一个师父叫陆逵,陆逵的师父是罗祖教的创教祖师罗清,罗清的师父姓金,叫金幼孜。金、罗、陆三人被尊为清帮的“前三祖”。由于翁、钱、潘三人原来都是天地会中人,天地会是洪门中的一个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而翁岩等为清廷运粮,就违背了洪门宗旨,所以洪门中人认为清帮是洪门的叛徒。

但清帮中人却辩解说,他们开帮收徒积蓄力量,也是为了反清复明。不过考查清帮承担漕运初期,并没有什么反清活动。后来,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内河外海行驶汽轮,京汉、津浦、沪杭铁道修成,运河的运粮作用大力减弱,清帮老头子的威风不如从前,“安清”目的渐渐淡忘。至清朝末年,清帮有些门徒也曾加入反清运动。

到了民国时期,清帮头目纷纷与帝国主义、新老军阀相勾结,各立门户,扩充势力,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开设赌场、妓院,划地称霸,欺压良民,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恶势力。著名的清帮头目黄金荣、社月笙、张啸林便是这股黑势力的臭名昭著的代表。

红帮之起源与演变

洪门是明末清初民族斗争的产物。明朝覆亡,清兵长驱入关,明代遗臣不甘明朝败亡,遂秘密结社,企图利用群众的力量恢复旧业,这样便创立了洪门。通常所谓“红帮”,乃为“洪帮”之误。

洪门究竟始于何时,创于何人,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洪门内的秘密文件中普遍流行这样一个近于神话的传说:清兵南犯时,山西平阳府太平县进士洪英偕门人南下投史可法。其时史可法正督师扬州,抵抗清军,命洪英至燕京侦察虚实。洪英一路联络抗清志士顾炎武、王夫之、黄梨洲等人,从事抗清活动。

后史可法在扬州殉难,洪英至安徽芜湖,投奔明将黄德功。黄战败自刎,部众溃散,洪英招抚黄部2万多人,继续武装抗清。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屡战屡败,公元1645年洪英卒于距芜湖60余里的三汊河。

此后,洪英的儿子洪旭与洪英门入蔡德忠等至杭州投奔明潞王,不料潞王降清,他们就投奔郑成功,公元1661年,蔡德忠等随郑成功等据守台湾。郑成功为了加强将士团结,效法梁山,开立“金台山”、“明论堂”,此为洪门最早的“山”、“堂”组织。为了发展大陆上的反清秘密组织,郑成功派原洪英旧部蔡德忠等5人化装至福建莆田县九连山少林寺投方丈智通为僧。此5人在洪门尊称“前五祖”,世传洪门的祖师是和尚。

雍正年间,有一奸臣进奏谗言,谓“少林寺内教授法术,意图谋反”。

雍正便派兵3000火烧少林寺,一夜烧死110人,幸亏云端上来了一位达摩尊者救出18人,最后只有蔡德忠等5人走脱。

蔡德忠等辗转到达湖北。其时,万云山万云寺的方丈万云龙和陈近南结义,共图反清复明。万云龙原是明潞王部将,在山东起义失败至此。陈近南是清王朝翰林院学士,因反对清帝焚烧少林寺,力谏无效辞官云游,回到湖北故乡,就在白鹤洞修道,自号“白鹤道人”。他同情少林寺僧众的遭遇,为图替僧众报仇,改装江湖卖卜,结交天下豪士。一日途遇蔡德忠等,就迎至家中,把他们安顿在附近的下普庵红花亭。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7月25日,由陈近南主香,在红花亭结义。他们用两个花盆,对之祈祷:“若能为被害的少林寺弟兄报仇,若能反清复明,二花盆落地不碎!”

他们把花盆掷于空中,落地后果然不碎。然后饮血酒为盟,以先来者为兄,后来者为弟。其中有个朱洪竹,据说是明崇祯帝的孙子,大家因他是明帝后裔,拥戴他为盟主,并以“洪”字为结盟之姓,以“红花亭”为兄弟出生之地,“结盟日”为兄弟诞生之日,把“洪”字拆为“三八二十一”,作为会中暗号。这次集会称为“洪家大会”,”洪门”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后洪门在湖北为清兵所败,伤亡惨重,不得已改变战略,分散部众,到各地自行开山立堂,以图日后发展,临别时以一诗作为日后相会时的证词,其诗云:“五人分开一首诗,身上洪英无人知,此事传与众兄弟,后来相会团圆时。”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洪门在广东惠州高溪庙集商举义。其时,陈近南已殁,乃由苏洪光主持。众推苏为主帅,他改名天祐洪,定其组织为“三合会”,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月为姊妹,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之义。起兵反清,连战皆捷,声震东南七省。

后有明总兵周遇吉侄周豪率部来归,遂以史可法之侄史鉴明为军师,女侠关玉英为女军统领,尊朱洪竹为先皇,大举入蜀。清四川总督王春美见三合军势大,就派其心腹符、田二人诈降,天祐洪信以为真,竟加信任,将符排第四,田排第七,任副军师。军抵重庆,与清军接战,符、田内应,使三合军遭到大败。

天佑洪中流矢负伤,全军溃退白虎山,幸而符四、田六均被擒获处决。从此,洪门就形成了一个传统:四、七两排忌男子,只安插女将,称“四姐”、“七妹”。并重订规章,严防奸细。

此后,洪门不断起义反清,可谓前仆后继,屡败屡起。但由于清廷镇压,难以在城市立足,就向南洋各埠及内地各省发展秘密组织,或开山据寨,或秘密结社,均自立名称,如九龙山、三点会、红枪会、大刀会、小刀会等,扩大力量,待机再起。清末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中,洪门会徒踊跃参加。辛亥武昌起义,四川、陕西、湖南、浙江等地均由洪门率先发动,对于推翻清王朝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清朝灭亡以后,“反清”“安清”都失去意义。丧失了斗争目标的洪门逐渐蜕化变质。各地组织多数力帮会头目所利用,勾结帝国主义、贪官污吏和流氓势力,包赌、包娼、包鸦片,哄吓诈骗,杀人越货,无所不为,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的一种恶势力。

其他帮会之起源及演变

民国时期的帮会,除了青帮、红帮外,较有影响者尚有汉流、礼门、白门等组织。

汉流,系汉族流民之意。传说为顾亭林所创立。明亡,顾亭林在陕西云台山讲学,以民族大义感化诸生,仿洪门秘密结社,举义倒清复明,顾为首领,组织“汉流”,亦称“汉流哥老”、“袍哥”,以大哥、大爷、二哥、么哥相称呼。其组织成份比洪门复杂,相传有惊(相命)、培(草药)、飘(变相行乞)、猜(赌局)、风(骗局)、火(炼金)、爵(卖假官)、耀(骗局)、僧、道、隶、卒、戏、解(卖艺)、幻(神道巫术)、听(音乐)等等。因此,汉流发展甚快,组织遍大河南北、西北西南,直至山海关外东北地区。

清康熙、乾隆年间,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的响马和保镖大都为汉流支系,如窦二敦就是一支。民国成立后,汉流反清目标已经实现,许多组织遂告瓦解。而在四川、西康一带的汉流则仍然控制一方,人称“袍哥”,作恶多端,跟土匪无异。

“礼”为“礼门”、系洪门的一个分支。洪门反清,查出了要抄家灭族,活动困难,于是借戒烟、戒嫖、戒赌、戒酒为号召,设礼门公所,有师有徒,是为礼门。在江淮涟泗一带有一定势力,但总的来说号召力不大。

“白门”以神道设教,繁殖面广,如白莲教、红灯会、大刀会、小刀会均属之,对于鼓动农民反对清朝统治起过一定作用。清朝末年,支系繁多,其中有一支系叫“东震堂”,于光绪年间改名为“一贯道”。民国期间,一贯道由一个较小的迷信秘密团体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最大的反动会道门。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斗争中发展、兴盛起来的帮会组织,进入了一个蜕变、衰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由于帮会失去了民族斗争的内容,就逐渐变为藏污纳垢的躯壳,成了帝国主义、新老军阀的帮凶,成了扰乱社会、残害民众的黑势力集团。其中势力尤大、为害尤烈者为青帮、红帮,以及从白门演化而来的一贯道反动集团。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