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史记四库

3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三十年围郑有奇言即去○本纪三十年助晋人围郑郑使人言于缪公秦乃罢兵春秋僖十三年晋人秦人围郑左传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纪与经传事同文异奇言二字太史公断文也

三十五年伐晋报殽败我于汪○本纪三十六年以报殽之役无败汪事説详晋襄三年

共公五年卒○本纪文也表因之春秋宣四年秦伯稻卒则共公立四年非五年矣

桓公元年○当在鲁宣五年

二十七年卒○本纪文也春秋成十四年秦伯卒则桓公立二十八年明矣表因本纪之误是以秦桓之事俱与春秋异而递误一年耳

文王五年息夫人陈女过蔡○世家不载春秋左传在庄十年为楚文六年是当与伐蔡获哀侯以归同入六年

十三年卒○世家文也春秋庄二十年为堵敖元年则文王立十五年堵敖立三年表因世家之误也

成王恽○春秋恽作頵谷梁作髠

二十六年灭六英○世家云灭英无六字徐广曰一本作黄春秋楚成二十四年灭黄二十九年齐人徐人伐英楚穆四年秋楚人灭六据此则楚成二十六年六英俱未灭当从灭黄其编年亦当从春秋

庄王侣○春秋侣作旅谷梁作吕

六年伐宋陈○世家云伐宋无陈左传楚子侵陈遂侵宋与表同

康王招○春秋招作昭

灵王围○春秋围作防

七年就章华台内亡人实之○世家同左传昭七年为楚灵六年为章华之台纳亡人以实之据此即六年表内执尹亡人入章华之事此为羡文

灭陈○世家八年春秋左传与表同左传昭十一年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韩宣子问于叔向对曰楚王奉孙呉以讨于陈曰将定而国陈人听命然则定陈者灭陈之诈词也且定陈之言在楚灵七年经传无八年定陈之文

昭王珍○春秋珍作轸

四年呉三公子来奔○世家同左传鲁昭三十年呉子使徐人执掩余使钟吾人执烛庸二公子奔楚据此则三字误

七年嚢瓦伐呉○世家同春秋左传定二年秋楚人伐呉据此当是楚灵八年

惠王四年伐郑○世家六年白公请兵令子西伐郑无四年伐郑之事春秋哀十年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年同事异疑陈郑音近而误耳

惠公○世家三十年卒子哀公立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与表异又戴公世家无名则立字立君之谓也表误以为戴公名耳

殇公十年华督杀公○世家春秋同

庄公冯元年○春秋在桓三年至庄二年乙酉宋公冯卒据此则宋庄立十八年明矣乃世家误以十九年卒表遂以殇公被弑之年为庄公元年故有十九年耳

桓公御説○世家御作御

成公王臣○谷梁王作壬

文公鲍○世家鲍作鲍革

共公瑕○春秋瑕作固

平公成○公羊成作戌

景公头曼○春秋头曼作栾

二十九年侵郑卫鲁○世家不载春秋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无侵卫鲁之文秋宋人围曹则鲁当是曹是年晋曼多帅师侵卫则侵卫当是晋事

庄公十七年州吁长好兵○世家十八年

宣公元年晋共立之讨州吁○世家卫桓十六年春秋隐四年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与世家同

惠公三年朔奔齐立黔牟○世家四年春秋桓十六年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与世家同

朔复入十四年○按惠公立四年亡八年通十二年世家云通凡十三年

懿公八年翟伐我○世家九年春秋闵二年狄入衞与

文公二十三年重耳从齐过无礼○世家十六年左传与表同第按左传重耳处狄十二年而行过衞衞文公不礼焉及齐齐桓公妻之然则重耳从狄过衞非从齐过衞也

成公三十一年楚伐郑与我平晋中行桓子距楚救郑伐我○世家不载春秋宣五年为陈灵十年楚人伐郑左传楚子伐郑陈及楚平晋荀林父救郑伐陈据此当是陈灵之事

献公十五年救郑败晋师栎○世家不载春秋襄十一年夏晋率诸侯伐郑卫与之秋晋率诸侯伐郑会于萧鱼衞亦与之无救郑之文冬秦人伐晋左传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己丑秦晋战于栎晋师败绩据此当是秦景十五年事

殇公狄○春秋狄作剽

灵公三十七年伐鲁○世家不载春秋定十二年衞公孟彄帅师伐曹鲁当是曹

出公十二年父蒯聩入輙出亡○世家同春秋哀十六年春己卯衞世子蒯聩自戚入衞卫侯輙来奔据此则哀十六年为出十四年非十二年明甚而蒯聩元年亦非哀十五年矣

弟他杀太子免代立国乱再赴陈厉公他元年陈大夫五父后立为厉公○左传桓五年文公子他杀太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则杀免在陈桓三十八年又春秋桓六年蔡人杀陈佗则是年佗不得称元也桓十二年为陈厉七年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则厉公名跃而非佗也孔頴逹曰跃为厉公世家本文也庄二十二年传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五父即佗六年杀佗而厉公立也陈世家以佗与五父为二人言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是为厉公立七年太子免之三弟跃林杵臼共弑厉公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立五月卒林立是为庄公按传五父佗一人而世家以为二人按经蔡人杀佗在桓公卒之明年不得为佗立七年也佗以鲁桓六年见杀跃以鲁桓十二年始卒不得为跃立五月也既以佗为厉公又妄称跃为利公世本本无利公皆是马迁妄説也据孔氏之辨则表仍世家之误明矣至七年表云公淫蔡蔡杀公俱非厉公跃徐广曰班氏云桓公之弟

成公二十九年倍楚盟楚侵我○世家二十九年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春秋襄三年陈侯使袁侨如会左传楚子辛为令尹欲侵于小国陈成公使袁侨如会求成据此则是年陈为请盟非倍盟也且经传俱无楚侵陈之文又襄四年左传春楚师为陈叛故将伐陈三月陈成公卒闻丧乃止夏楚彭名侵陈据此则当在陈成三十年

哀公弱○春秋弱作溺

湣公二十三年楚灭陈○世家二十四年左传哀十七年秋七月己卯楚公孙朝帅师灭陈与世家同

宣侯措父○春秋作宣公考父

景侯固○世家固作同春秋与表同

二十八年晋率我伐郑○世家不载春秋襄九年蔡景二十八年曹成十四年也冬公会晋侯宋公衞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不及蔡据此疑是曹成之事误入于蔡者

灵侯班○世家春秋班俱作般

蔡侯庐○世家春秋同左传庐作卢

元年○世家灭蔡三岁楚平王立庐为平侯春秋昭十一年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十三年蔡侯庐归于蔡据此则昭十二年庐不得称为元也

悼侯东国○春秋昭二十一年蔡侯朱出奔楚二十三年蔡侯东国卒于楚朱谷梁作东第攷朱无归入葬之文东国无出奔之事汪克寛曰东即东国误为朱也

戴伯鲜○世家鲜作苏

宣公卢○世家卢作疆春秋卢作庐

成公二十二年伐衞○世家不载春秋襄十七年夏衞石买帅师伐曹无曹伐衞之文

平公须○世家须作顷春秋与表同

靖公路○世家春秋路俱作露

桓公周宣王母弟○世家云宣王庶弟

庄公寤生元年祭仲生○世家封弟叚于京祭仲谏之左传同生疑是谏

二十九年与鲁璧易许田○世家云与鲁祊易许田春秋隐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左传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据此璧当是祊又春秋桓元年为庄三十三年郑伯以璧假许田表同世家不载

昭公元年忽母邓女祭仲取之○文义未详按世家初祭仲甚有宠于庄公公使娶邓女生太子忽故祭仲立之则太史公书之者见立忽之由此也取当是娶

子婴○世家同春秋子婴作子仪

厉公亡后七岁复入○世家厉公初立四岁居栎十七岁复入立七岁与亡凡二十八年与左传同表误

襄公元年楚伐晋来救○世家五年事元年楚纵宋伐郑非楚伐也亦无晋救之文

十八年晋栾书取我范○世家不载左传取汜祭杜注郑地成臯县东有泛水范字当误

成公三年与楚盟○世家楚共王使人来与盟郑人私与盟据此则春秋郑成元年马陵之盟自是两事

厘公恽○世家同春秋作髠顽

简公喜○世家春秋喜俱作嘉

二年诛子驷○左传襄十年冬十月戊辰杀子驷据此是郑简三年世家与传同

十七年子产曰范宣子为政我请伐陈○世家不载左传范宣子为政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宣子説乃轻币是行也郑伯朝晋为重币故且请伐陈也据此则子产曰三字似羡文

二十八年子产曰三国不会○世家不载左传夏诸侯如楚晋卫曹邾不会郑伯先待于申楚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子产曰小国共职敢不荐守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六据此不会者四国三字当误子产曰下疑有脱文

定公四年火欲禳之子产曰不如修德○左传昭十八年事是郑定六年也世家与传同

十一年楚建作乱杀之○世家十年

献公虿○公羊虿作囆

宣公五年楚围我我卑辞以解○世家不载春秋宣十二年楚子围郑左传郑伯肉牵羊以迎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退三十里而许之平疑是郑襄八年误入于燕者

平公六年公如晋请内王○世家不载左传昭二十四年郑伯如晋子太叔相曰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献子乃徴会于诸侯期以明年二十五年会于黄池谋王室也疑是郑定十二年误入于燕者

简公十一年败宋师○世家不载春秋哀十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左传同无燕败宋师之文疑是郑声十九年误入于燕者

余祭十七年余昧四年○按春秋襄二十九年阍弑呉子余祭则余祭止四年也襄十三年为余昧元年昭十五年春王正月呉子夷末卒则余昧凡十七年也世家误编年岁表遂因之故余昧之事皆误属余祭耳

余昧○春秋作夷末公羊作夷昧

阖闾四年伐楚六潜○世家潜作灊

夫差十八年楚败我○世家越败呉师于笠泽左传哀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呉呉师大乱遂败之据此楚当是越

史记卷十四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五

汉太史令司马迁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集解

唐国子博士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六国表第三

【索隐六国乃魏韩赵楚燕齐并秦凡七国号曰七雄】

太史公读秦记【索隐即秦国之史记也故下云秦烧诗书诸侯史记尤甚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是也】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索隐按胪字训陈也出尔雅又以言秦是诸侯而陈天子郊祀实僭也犹季氏旅于泰山然正义胪作音旅祭名又旅陈也】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説起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衞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正义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冉駹国皆西羌】汤起于亳【集解徐广曰京兆杜县有亳亭】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索隐以言人君制法当随时代之异而变易其政则其成功大若居今行古犹胶柱而调瑟也】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正义易以豉反后王近代之王法与已连接世俗之变及相类也故议卑浅而易识行耳】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索隐举犹皆也】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索隐按言俗学浅识举而笑秦此犹耳食不能知味也】悲夫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索隐按此表起周元王元年春秋迄元王八年】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着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索隐述赞曰春秋之后王室益卑楚彊南服秦霸西三卿分晋八代兴妫逓主盟会互为雄雌二周前灭六国后隳壮哉嬴氏吞并若斯】

史记卷十五

史记卷十五考证

六国年表

元王元年徐广曰乙丑○【臣祖庚】按通鉴元年丙寅则乙丑乃敬王四十四年徐广以敬王崩在甲子故以乙丑为元索隐元王八年崩亦误以乙丑为元耳皇甫谧曰元年癸酉二十八年庚子崩按通鉴元王在位七年癸酉乃定王元年在位二十八年应入定王表内误列于此

定王元年皇甫谧曰元年癸亥十年壬申崩○【臣祖庚】按通鉴癸亥乃敬王四十二年壬申则元王崩年也又本纪敬王四十二年崩谧葢防本纪即以癸亥为元耳应入元王表内误列于此

安王三年王子定奔晋○本纪不载

厉共公元年○【臣祖庚】按通鉴在敬王四十四年则元王元年乃厉共二年也

五年楚人来赂○本纪不载【臣照】按年表有而本纪无者六国都有而秦表为最此下六年义渠来赂繇诸乞来援七年彗星见十年庶长将兵拔魏城彗星见十四年晋人楚人来赂十六年补厐戏城二十年公将师与绵诸战二十六年左庶长城南郑二十八年越人来迎女二十九年晋大夫知伯寛率其邑人来奔躁公八年六月雨雪日月蚀怀公元年生灵公灵公元年生献公三年作上下畤八年城堑河濒初以君主妻河十年补厐城简公二年与晋战败郑下五年日蚀十四年伐魏至阳狐惠公三年日蚀五年伐诸繇九年伐韩宜阳取六邑十年与晋战武城县陜献公三年日蚀书晦六年初县蒲蓝田善明氏十年日蚀十一年县栎阳十六年民大疫日蚀十九年败韩魏洛阳孝公元年彗星见西方十一年城商塞衞鞅围固阳降之十三年初为县有秩史十九年城武城从东方壮邱来归二十一年马生人二十四年秦大荔围合阳惠文王二年宋太邱社亡三年拔韩宜阳四年魏夫人来七年义渠内乱庶长操将兵定之十二年会龙门昭王十七年魏入河东四百里二十七年地动坏城五十二年王稽弃市十一年吕不韦之河南十二年发四郡兵助魏击楚本纪皆不载古人之意今不可得而见矣今彚列于此其他异同仍分条各着焉

灵公七年与魏战少梁○本纪作六年大事记曰出师在六年而战在七年也

十年○城籍姑灵公卒立其季父悼子是为简公本纪俱作十三年

简公十五年简公卒○本纪作十六年

惠公十一年太子生○本纪作十二年

十三年蜀取我南郑○本纪作伐蜀取南郑

献公十七年栎阳雨金四月至八月○本纪作十八年而不纪月

二十三年与魏战少梁虏其太子○本纪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无太子之文

孝公十二年初取小邑为三十一县○本纪作四十一二十三年与晋战岸门○本纪作二十四年岸门作鴈门

惠文王八年与韩赵战斩首八万○本纪七年共击秦当即此事通鉴七年五国皆败走八年大败韩师于修鱼无赵则属两事未悉温公所防

九年取赵中都西阳安邑○本纪无安邑前十年衞鞅围魏安邑降之安邑非赵地表葢衍文耳赵世家作西都中阳与秦纪表互异

十一年侵义渠得二十五城○本纪作十年

十二年樗里子击蔺阳虏赵将公子繇通封于蜀○本纪十一年樗里疾攻魏焦降之非蔺阳也十二年虏将庄又本纪十一年公子通封于蜀无繇字

武王元年张仪魏章皆死于魏○本纪张仪魏章东出之魏魏世家张仪魏章皆归于魏死字疑误

昭王七年魏冉为相○本纪作十二年

十年楚怀王亡之赵○本纪作十一年

十五年魏冉免相○本纪作十六年

十八年客卿错击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本纪作十六年又秪称左更错取轵及邓无取城大小六十一之文通鉴亦作十八年云秦大良造白起伐魏取六十一城又似两事

三十年白起封武安君○本纪作二十九年

四十四年秦攻韩取南阳○本纪作南郡

五十二年取西周王○本纪云周初亡【臣祖庚】按通鉴迁西周公于狐之聚取疑是迁王疑是公传写之讹也

始皇帝二十一年王贲击楚○本纪王贲攻蓟不云击楚

二十三年杀其将项燕○本纪作二十四年

二十七年更命河为德水为金人十二命民曰黔首同天下书分为三十六郡○本纪作二十六年

二十八年为阿房宫○本纪三十五年二十六年筑宫咸阳北阪上二十七年作信宫总非二十八年事也

三十三年西北取戎为四十四县○本纪作三十四县魏

衞悼公○世家作怀公

文侯斯○世家作都

五年魏诛晋幽公○世家作盗杀幽公

十七年雒阴合阳○通鉴合作郃

十八年受经子夏过段干木之闾常式○世家作二十五年

二十年卜相李克○世家作二十五年

二十四年伐秦至阳狐○世家作秦伐我至阳狐晋孝公倾○世家作颀

三十六年秦侵晋○世家作秦侵我阴晋表葢脱我阴二字

惠王五年与韩会宅阳城武都○世家都作堵

九年与秦战少梁虏我太子○详见秦献二十三年十六年与秦孝公会杜平○监本讹有十六年年下有徐广曰三字衍文今去

襄王二年秦败我雕阴○此与五年魏献少梁河西地于秦自是两事通鉴与表同世家则并入五年

哀王六年秦来立公子政为太子○世家来作求七年虏声子于濮○世家徐广注声子作赘子

安厘王十一年秦拔我廪丘○世家作郪丘

文侯七年郑败晋○世家败作反

哀侯六年韩严杀其君○世家同通鉴韩严遂弑其君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相害遂刺廆于朝并中哀侯据此则表与世家俱脱遂字

昭侯六年取陵观廪丘○世家廪作邢

宣惠王十年君为王○世家作十一年

襄王十六年与齐魏击秦秦与我武遂和○【臣祖庚】按通鉴齐韩魏伐秦秦割河东三城以和即十四年事也世家击秦事与通鉴同己见十四年表内此又书击秦者羡文也

厘王二十一年暴鸢救魏○世家鸢作防

桓惠王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二城○世家作十三城赵

襄子元年以金斗杀代王○世家斗作枓

烈侯元年魏使太子伐中山○世家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通鉴晋魏斯击宋使乐羊伐中山使其子击守中山据此伐当是守

敬侯八年袭衞不克○世家不载

成侯六年败魏涿泽○世家涿作湪正义曰音浊盖齐康公会晋衞于浊泽齐威王败魏于浊泽即此地也

武灵王二年城鄗○世家作三年

十年秦取我中都西阳安邑○説见秦惠文后九年十二年立燕公子职○世家作十一年

二十五年赵攻中山○世家作二十三年

惠文王元年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世家不载二年楚怀王亡来弗内○世家不载

四年围杀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世家三年灭中山四年围主父饿死

七年迎妇秦○【臣祖庚】按赵无迎妇于秦之事惟楚世家楚迎妇于秦通鉴亦云楚君迎妇于秦楚顷襄七年事也表文下格即楚顷襄七年悮入上格赵惠文七年耳

十五年取齐昔阳○世家作十六年

孝成王元年平原君相○世家不载通鉴赵以公子胜为相在赧王四十九年惠文三十三年也其非孝成元年明矣且惠文元年表内已书为相至此又书舛讹可知

九年秦围我邯郸○世家在七年

楚魏救我○世家在八年

十五年平原君卒○世家作十四年

赵王迁○世家作幽

二年秦拔我平阳败扈輙斩首十万○世家秦攻武城扈輙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三年秦拔我宜安○世家秦攻宜安李牧率师却之与表异通鉴秦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与表同据此则李牧却之者二年事也拔平阳拔宜安俱三年事世家误其年故表前后参差耳

惠王二十二年鲁哀公卒○通鉴贞定王元年鲁哀公卒于有山氏世家同据此则二十一年也

悼王二年三晋来伐我至桑丘○世家作乘丘

怀王二十四年秦来迎妇○世家云秦昭王初立乃厚赂于楚楚往迎妇【臣祖庚】按秦来秦来赂楚也迎妇楚往迎妇也当作两句读

顷襄王元年秦取我十六城○世家云取析十五城而去徐广曰既取析又并左右十五城也广葢因表为十六城而迁就其词

二十年秦拔鄢西陵○世家拔我西陵不云鄢

考烈王十四年楚灭鲁顷公迁下邑○鲁世家作卞邑徐广注一作卞通鉴迁其君于卞卞春秋鲁邑名即古卞明国也战国时属楚则下邑应作卞邑

燕人共立公子平○【臣照】按燕王哙七年已为齐所杀死二年而燕乃立平燕国二年无君则表内七格后八格不应书八字九格不应书九字哙已死矣谁之八年九年耶

宣公四十四年伐鲁莒及安阳○世家莒作葛阳作陵湣王三年封田婴于薛○世家同【臣祖庚】按显王四十八年为湣王三年齐号薛公田文为孟尝君初齐王封田婴于薛婴卒文嗣立号孟尝君据此则是年田文号孟尝君非封田婴于薛也

史记卷十五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六

汉太史令司马迁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集解

唐国子博士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索隐张晏云时天下未定参错变易不可以年记故列其月今按秦楚之际扰攘僣簒运数又促故以月纪事而名表也】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音善索隐古禅字音市战反三嬗谓陈渉项氏汉高祖也】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索隐音已力反亟训急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韦昭曰谓舜受禅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索隐按谓汤放桀武王讨纣也】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之伦以德若彼【索隐即契后稷及秦襄公文公穆公也】用力如此【索隐谓汤武及始皇也】盖一统若斯之难也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集解徐广曰镝作鍉索隐镝音的注鍉字亦音的按秦销锋镝作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兵也】鉏豪杰维万世之安【索隐维训度谓计度令万世安也】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索隐乡音向许亮反谓秦前时之禁兵及不封树诸侯适足以资后之贤者即高帝也言为之驱除患难也】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索隐指汉高祖】安在无土不王【白虎通曰圣人无土不王使舜不遭尧当如夫子老于阙里也】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索隐高祖起布衣卒传之天位实所谓大圣】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

【索隐述赞曰秦失其鹿羣雄竞逐狐鸣楚祠龙兴沛谷武臣自王魏豹必复田儋据齐英布居六项王主命义帝见戮以月系年道悠运速汹汹天下瞻乌谁屋眞人霸上卒享天禄】

史记卷十六

史记卷十六考证

秦楚之际月表○【臣照】按古人之书用卷轴后世易为篇帙便于省览然表宜卷轴篇帙转不便也史记十表中此表最为舛误无一善本可从如既称月表矣忽又称某年某月定非龙门本丈推寻其理盖后人以汉王当自纪年号不当同于凡诸侯王而韩信等汉臣自当奉汉朔因而纪年也袭之久又误将非汉臣而亦改称年者甚且以二世之三年五月为楚怀王之二年一月则其纪年纪月诚不可得而解夫秦楚之间惟不得尽以汉元纪年是以纪月今谓之纪年欤则非一月谓之纪月欤则应称十三月究其为何月则一月乃秦正之七月夏正之五月其二月则秦正之八月夏正之十月天时人事俱舛读者目心迷且既谓之一月则从一至百之称是以十八王之一月赵歇便称三十一月韩成便称二十一月魏豹便称十九月若纪之以年则一年若干月理不可通矣今将显明易改者一一定正至于通体仍依旧式刋刻不敢臆専也惟仿蔡沈尚书考定武成之例别为表文刋之于后以备叅观庶可识太史公之本意云至篇内改正之处既难枚举且大叚规模从旧细处不足缕陈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六考证>

史记卷十六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七

汉太史令司马迁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集解唐国子博士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

【索隐应劭云虽名为王其实如古之诸侯】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衞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襃有徳也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索隐按汉书封国八百同姓五十余顾氏据左魏子谓成鱄云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是也】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衞王室管蔡康叔曹郑或过或损幽厉之后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徳不纯形势弱也【索隐纯善也亦云纯一言周王非徳不纯一形势弱也】汉兴序二等【韦昭曰汉封功臣大者王小者侯也】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集觧徐广曰一云非有功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集解徐广曰齐楚荆淮南燕赵梁代淮阳索隐徐氏九国不数吴盖以荆絶乃封吴故也仍以淮阳为九今按下文所列有十国者以长沙异姓故言九国也】唯独长沙异姓而功臣侯者百余人自鴈门太原以东至辽阳【韦昭曰辽东阳县】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疑东帯江淮谷泗【集解徐广曰谷水在沛】薄会稽为梁楚吴淮南长沙国皆外接于胡越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僣于天子独汉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正义京兆也】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孽以鎭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疎诸侯或骄奢邪臣计谋为滛乱【索隐音誓训习言习于邪臣之谋计故尔雅云犹狃也狃亦训习】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索隐按武帝用主父偃言而下推恩之令也】故齐分为七【集解徐广曰城阳济北济南菑川胶东胶西是分为七】赵分为六【集解徐广曰河间广川中山常山清河】梁分为五【集解徐广曰济阴济川济东山阳也】淮南分三【集解徐广曰庐江衡山】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适削地【索隐适音宅或作过】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如淳曰长沙之南更置郡燕代以北更置缘边郡其所有饶利兵马器械三国皆失之也正义景帝时汉境北至燕代燕代之北未列为郡吴长沙之国南至岭南岭南越未平亦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索隐错音七各反错谓交错相御如犬牙故云犬牙相制言犬牙参差也】秉其阸塞地利彊本干弱枝叶之势也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臣迁谨记高祖以来至太初诸侯谱其下益损之时令后世得览形势虽彊要之以仁义为本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

【集解徐广曰孝武太始二年广陵中山眞定王来朝孝宣本始元年赵来朝二年广川来朝四年清河来朝孝宣地节元年梁来朝二年河间来朝三年济北来朝济北分平原太山二郡】

【索隐述赞曰汉有天下爰鉴兴亡始誓河岳言峻宠章淮阴就楚彭越封梁荆燕懿戚齐赵棣棠犬牙相制麟趾有光降及文景代有英王鲁恭梁孝济北城阳仁贤足纪忠烈斯彰】

史记卷十七

史记卷十七考证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臣照】按此表格数既多年代又远邦国分并又屡更且集解索隐正义参杂其间一字一行连篇累牍使阅者心懵目迷业未半而思去其间是否难定今将讹字之显者改正仍将旧本刻于前而别为考定表文于后以便参观其集解等注已经见前故不着也

高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考证>

吕后

孝文帝【废鲁初分齐为城阳济北国后又分为济南菑川胶东胶西并齐为七国分赵为河间都乐成置太原国都晋阳复置梁国废琅邪徙王王燕废淮阳】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考证>

孝景帝【复置鲁河间淮阳长沙常山初置广川中山临江汝南江都清河济川济东山阳济阴】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考证>

孝武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七考证>

史记卷十七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八

汉太史令司马迁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集解

唐国子博士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髙祖功臣侯年表第六

【正义髙祖初定天下表眀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徳立宗庙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集解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砥国乃絶耳】国以永宁爰及苖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歴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索隐按下文高祖功臣百三十七人兼外戚及王子凡一百四十三人受封】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防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索隐言十分才二三在耳】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索隐倍其初封时户数也】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正义谓平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阳河侯齐仁戴侯秘谷陵侯冯偃也】余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索隐言居今之代志识古之道得以自镜当代之存亡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索隐言观今人臣所以得尊宠者必由忠厚被废辱者亦由骄滛是言现在兴废亦当代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着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八>

【索隐述赞曰圣贤影响风云濳契高祖膺箓功臣命世起沛入秦慿谋仗计纪勳书爵河盟山誓萧曹轻重绛灌权势咸就封国式盟罪戾仁贤者祀昏虐者替永鉴前修良慙固蔕】

史记卷十八

史记卷十八考证

高祖功臣侯年表高祖十二○【臣召南】按此表格式与汉表不同此表以天子纪年为主高恵吕后文景及武帝一朝自为一格如高祖在位十二年凡系六年所封概书七字以此侯自六年至十二年实七年也其七年封者用六字八年封者用五字以次而减其大例也汉表以侯之世次为主是以每一世为一格

侯第○【臣召南】按此表位次有重见者如东武侯郭防及高苑侯丙倩皆四十一东茅侯刘钊及菌侯张平皆四十八肥如侯蔡寅及高梁侯郦疥皆六十六彊侯留胜及宁陵侯吕臣皆七十二棘阳侯杜得臣及新阳侯吕清皆八十一武原侯衞胠及磨侯程黑高陵侯王周皆九十二邔侯黄极忠及平州侯昭渉掉尾皆百十一即汉表亦有重见其误盖无可考今自酂侯第一数至陆梁侯一百三十七其中位次阙者二十一也三十八也五十六也六十八也九十七也百二十八也百二十九也虽汉表较为详备可以补史表所不及然其阙者自如徧校各本并合

平阳征和二年侯宗○顾炎武日知录曰史记作于太初中平阳侯下元鼎三年今侯宗者作史记时见为侯也下又云征和二年云云则后人所加也卷中书征和者二后元者一

阳陵索隐县属冯翊○【臣召南】按此阳陵别是一地必非左冯翊之阳陵以地理志证之阳陵故弋阳景帝更名是汉初不名阳陵也

广严侯吕殴○吕汉表作召当是字形相近而误堂邑侯定豫章折江都折自立为王壮思○【臣召南】按折即浙字汉表又作渐亦浙字也壮思汉表作壮息

留侯万户○【臣召南】按是时列侯户数惟平阳万六百户次即留侯万户为最大虽酂侯绛侯其户皆不满万此高祖之特厚子房也

酂同禄母○【臣召南】按汉表作封何夫人禄母同为侯孝文元年罢较此表为眀但不言同諡懿侯又汉表筑阳高后二年定侯延以何少子封孝文元年更为酂亦详于此表

颍隂定济淮南及下邑○济汉表作齐是

汾隂○按第三格有建平二字以汉表核之无有汉表是

费○【臣召南】按此侯阙位次汉表作三十一以本纪证之费将军与孔将军分居左右功应相类蓼侯第三十则费侯第三十一是也史表脱耳

新阳侯吕清八十一○【臣召南】按汉表作吕青位次八十七据表中有比堂邑侯语堂邑侯第八十六则汉表是也此表一字讹

东武以户衞○监本以集解徐广曰文杂厠叙功中遂不可句以汉表证之史表本文当云以户衞起薛属悼武王破秦军杠里杨熊军曲遇入汉为越将定三秦以都尉坚守敖仓为将军破籍军功侯二千户徐广疑衞字或作从又据汉表作为城将附书其下既以集解杂入本文又于入汉之上衍一汉字今皆改正

贳齐侯吕○吕汉表作胡害

淮隂为连敖典客索隐汉表作粟客○【臣召南】按汉表作票客故师古音频妙反注云或者以其票疾而賔客礼之故云票客也据索隐所云粟客又与顔本不同

东茅补韩信为将军○汉表作捕韩信是也此侯刘钊汉表作刘到

安国以客从起丰云云○【臣召南】按此表所叙与汉表不同汉表盖从陈丞相世家也然使陵从最后高帝何以列之于十八侯中耶史表亦或可信

侯魏选○选汉表作遫

襄平功定平侯○【臣召南】按汉书表作功比平定侯是也平定侯即齐受吕后元年所封此侯之封在前而云功比某人者其辞皆吕后二年陈平等所差次也又接此表襄平侯阙位次汉表作六十六未知是否

宣平侯三○【臣召南】按高祖作十八侯位次惟萧曹灼然可知张敖无功而第三师古谓吕后曲升之是也但不知高祖所定谁第三耳

博阳索隐县名属彭城○【臣召南】按博阳既封陈濞不应复封周聚索隐云属彭城则应作傅阳即春秋之偪阳国也傅博字形相近而误

壮索隐汉作严避眀帝讳○据此则壮应作庄

史记卷十八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九

汉太史令司马迁撰

宋中郎外兵曹叅军裴骃集解

唐国子博士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恵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索隐便音鞭县名吴浅所封】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邓展曰汉约非刘氏不王如芮王故着令使特王或曰以芮至忠故着令也□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着令】昔髙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索隐谓齐王韩信韩王韩信燕王卢绾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临江王共敖长沙王吴芮也】至孝恵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絶【集解徐广曰孝文后七年靖王薨无嗣索隐禅者传也按诸侯王表芮国至五世而絶也】竟无过为藩守职信矣故其泽流枝庶母功而侯者数人【索隐按此表芮子浅封便侯传至孙又封成王臣之子为沆临侯亦至曽孙】及孝恵讫孝景间五十载追修高祖时遗功臣及从代来吴椘之劳诸侯子弟若肺腑【索隐肺音柿腑音附柿木札也附木皮也以喻人主踈末之亲如木札出于木树皮附于树也诗云如涂涂附注云附木皮是也】外国归义封者九十有余咸表始终当世仁义成功之著者也【异姓国八王者吴芮英布张耳共敖韩王信彭越卢绾韩信也】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九>

右孝景时三十一

【索隐述赞曰恵景之际天下已平诸吕搆祸吴椘连兵条侯出讨壮武奉迎薄窦防泽张赵忠贞本枝分防肺腑归诚新市死事建陵勲荣咸开青社俱受丹旌旋窥甲令吴芮有声】

史记卷十九

史记卷十九考证

恵景间侯者年表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注吴芮英布张耳共敖韩王信彭越卢绾韩信也○【臣召南】按注以共敖当八国之数非也髙祖灭项氏之月即虏敖子驩临江国属汉为南郡矣安得数之当是二燕前臧荼后卢绾耳

轪侯仓○按汉表作黎朱仓

郊索县名属沛郡○【臣召南】按地理志沛郡有洨县无郊县则唐以前本作洨不误也吕后本纪作交汉表作汶皆系传写之失

中邑侯朱通○按表作朱进

乐平侯衞无择○按乐平汉表作乐成无择各本俱作无泽葢误

松兹侯徐厉徐广曰松一作祝○【臣召南】按将相名臣表文帝后六年祝兹侯徐厉军棘门与本纪合汉表作祝兹侯是也但索云县属庐江则唐以前本已作松兹矣

锤索隐县名属东莱○按如索説当依地理志作腄壮武侯以都尉从之荥阳○【臣召南】按汉表无之字以文义推测此之字当是守字

犁索县名属东郡○【臣召南】按地理志东郡有黎县无犁县则汉表作黎是也

鉼索隐县名属琅邪○按汉表作缾以地理志证之字应从缶

故安侯食邑五百戸○【臣召南】按申屠嘉之食邑五百戸乃文帝元年録髙祖功臣赐嘉爵闗内侯食邑耳非列侯之侯也本纪及传甚明食邑五百戸上侯字葢衍文汉表可证

新市侯以赵内史王慎○【臣召南】按椘元王世家作内史王悍汉表亦然则此表作王慎又云慎不听二慎字皆悍字之讹

遒○【臣召南】按地理志应作逎又按侯隆疆汉表作陆疆

客成索隐县名属涿郡○【臣召南】按汉表作容成以地理志证之此亦应作容城又按侯名擕徐卢汉表无擕字

范阳端侯代○按汉表作靖侯范代

亚谷征和二年○顾炎武日知录曰此表书征和者一后元者三皆后人所加也

史记卷十九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

汉太史令司马迁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集解唐国子博士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索隐七十二国太史公旧余四十五国褚先生补也】

太史公曰匃奴絶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应荆荼是徴【毛诗传曰应当也郑曰征艾索隐荼音舒徴音澄】齐桓越燕伐山戎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缪用百里覇西戎吴椘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彊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二十>

右太史公本表

当涂【索隐表在九江】魏不害以圉守尉捕淮阳反者公孙勇等

蒲【索隐表在琅邪】藓昌以圉尉史捕淮阳反者公孙勇等侯潦阳【索隐潦音辽表在清河】江徳以圉廐啬夫共捕淮阳反者公

孙勇等侯

富民【索隐表在蕲】田千秋家在长陵以故髙庙寝郎上书諌孝武曰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渉江上书至意拜为大鸿胪征和四年为丞相封三千户至昭帝时病死子顺代立为虎牙将军击匃奴不至质诛死国除【汉书音义曰质所期处也】右孝武封国名

后进好事儒者褚先生曰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故复修记孝昭以来功臣侯者编于左方令后好事者得览观成败长短絶世之适得以自戒焉当世之君子行权合变度时施宜希世用事以建功有土封侯立名当世岂不盛哉观其持满守成之道皆不谦让骄蹇争权喜声誉知进不知退终以杀身灭国以三得之【以三得之者即上所谓行权合变度时施宜希世用事也】及身失之不能传功于后世令恩徳流子孙岂不悲哉夫龙頟侯曽为前将军世俗顺善厚重谨信不与政事退譲爱人其先起于晋六卿之世有土君国以来为王侯子孙相承不絶歴年经世以至于今凡八百余嵗岂可与功臣及身失之者同日而语之哉悲夫后世其诫之

博陆霍光家在平阳以兄骠骑将军故贵前事武帝觉捕得侍中谋反者马何罗等功侯三千戸【文頴曰博广陆平取其嘉名无此县也食邑北海河东瓒曰渔阳有博陆城也】中辅防主昭帝为大将军谨信用事擅治尊为大司马益封邑万戸后事宣帝歴事三主天下信郷之益封二万户子禹代立谋反族灭国除

秺【汉书音义曰音妬在济阴成武今有亭】金翁叔名日防以匈奴休屠王太子从浑邪王将众五万降汉归义侍中事武帝觉捕侍中谋反者马何罗等功侯三千戸中事昭帝谨厚益封三千戸子代立为奉车都尉事宣帝

安阳【索隐表在荡阴志属汝南】上官桀家在陇西以善骑射从军稍贵事武帝为左将军觉捕斩侍中谋反者马何罗弟重合侯通功侯三千户中事昭帝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因以谋反族灭国除

桑乐【索隐表在千乘】上官安以父桀为将军故贵侍中事昭帝安女为昭帝夫人立为皇后故侯三千戸骄蹇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因以父子谋反族灭国除

富平【索隐志属平原】张安世家在杜陵以故御史大夫张汤子武帝时给事尚书为尚书令事昭帝谨厚习事为光禄勲右将军辅政十三年无适过侯三千戸及事宣帝代霍光为大司马用事益封万六千戸子延夀代立为太仆侍中

义阳【索隐表在平氏】傅介子家在北地以从军为郎为平乐监昭帝时刺杀外国王天子下诏书曰平乐监介子使外国杀楼兰王以直报怨不烦师有功其以邑千三百户封介子为义阳侯子厉代立争财相告有罪国除

商利【索隐表在徐郡】王山齐人也故为丞相史防骑将军上官安谋反山説安与俱入丞相斩安山以军功为侯三千戸上书愿治民为代太守为人所上书言系狱当死防赦出为庶人国除

建平【索隐表在济阳】杜延年以故御史大夫杜周子给事大将军幕府发觉谋反者骑将军上官安等罪封为侯邑二千七百戸拜为太仆元年出为西河太守五鳯三年入为御史大夫

弋阳【索隐志属汝南】任官以故上林尉捕格谋反者左将军上官桀杀之便门封为侯二千戸后为太常及行卫尉事节俭谨信以夀终于子孙

宜城【索隐表在济阴】燕仓以故大将军幕府军吏发谋反者骑将军上官安罪有功封侯邑二千户为汝南太守有能名

宜春【索隐志属汝南】王防家在齐本小吏佐史稍迁至右辅都尉武帝数幸扶风郡防共置办拜为右扶风至孝昭时代桑羊为御史大夫元鳯三年代田千秋为丞相封二千户立二年为人所上书言暴自杀不殊子代立为属国都尉

安平【索隐表在汝南志属涿郡】杨敞家在华隂故给事大将军幕府稍迁至大司农为御史大夫元鳯六年代王防为丞相封二千戸立二年病死子贲代立十三年病死子翁君代立为典属国三嵗以季父恽故出恶言系狱当死得免为庶人国除

右孝昭时所封国名

阳平【索隐志属东郡】蔡义家在温故师受韩诗为士给事大将军幕府为杜城门入侍中授昭帝韩诗为御史大夫是时年八十衰老常两人扶持乃能行然公卿大臣议以为为人主师当以为相以元平元年代杨敞为丞相封二千戸病死絶无后国除

扶阳【索隐志属沛郡表在萧】韦贤家在鲁通诗礼尚书为愽士授鲁大儒入侍中为昭帝师迁为光禄大夫大鸿胪长信少府以为人主师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千八百戸为丞相五嵗多恩不习吏事免相就第病死子成代立为太常坐祠庙骑夺爵为闗内侯

平陵【索隐表在武当】范明友家在陇西以家世习外国事使防西羌事昭帝拜为度辽将军击乌桓功侯二千户取霍光女为妻地节四年与诸霍子禹等谋反族灭国除

营平【索隐表在济南】赵充国以陇西骑士从军得官侍中事武帝数将兵击匃奴有功为防军都尉中事昭帝昭帝崩议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封二千五百戸

阳成【索隐表在济阴非也且济隂有城阳县耳而颍川汝南又各有阳城县城字从土在阳之下今此似误不可分别也】田延年以军吏事昭帝发觉上官桀谋反事后留迟不得封为大司农本造废昌邑王议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二千七百戸逄昭帝崩方上事并急因以盗都内钱三千万【汉书百官表曰司农属官有都内】发觉自杀国除

平丘【索隐志属陈留表在肥城】王迁家在卫【索隐一作衙音牙地理志衙县在冯翊】为尚书郎习刀笔之文侍中事昭帝帝崩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二千戸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坐受诸侯王金钱财漏泄中事诛死国除

乐成【索隐表在平氏志属南阳】霍山山者大将军光兄子也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絶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戸分与山天子许之拜山为侯后坐谋反族灭国除

冠军【索隐志属南阳】霍云以大将军兄骠骑将军适孙为侯地节三年天子下诏书曰骠骑将军去病击匃奴有功封为冠军侯薨卒子侯代立病死无后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其以邑三千戸封云为冠军侯后坐谋反族灭国除

平恩【索隐志属魏郡】许广汉家昌邑坐事下蚕室独有一女嫁之宣帝未立时素与广汉出入相通卜相者言当大贵以故广汉施恩甚厚地节三年封为侯邑三千戸病死无后国除

昌水【索隐表在于陵】田广明故郎为司马稍迁至南郡都尉淮阳太守鸿胪左冯翊昭帝崩议废昌邑王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本始三年封为侯邑二千三百戸为御史大夫后为祁连将军击匃奴军不至质当死自杀国除

髙平【索隐志属临淮】魏相家在济阴少学易为府卒史以贤良举为茂陵令迁河南太守坐贼杀不辜系狱当死防赦免为庶人有诏守茂陵令为扬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复为河南太守迁为大司农御史大夫地节三年谮毁韦贤代为丞相封千五百戸病死长子賔代立坐祠庙失侯

博望【索隐志属南阳】许中翁【名舜】以平恩侯许广汉弟封为侯邑二千戸亦故有私恩为长乐卫尉死子延年代立

乐平许翁孙以平恩侯许广汉少弟故为侯封二千户拜为彊弩将军击破西羌还更拜为大司马光禄勳亦故有私恩故得封嗜酒好色以早病死子汤代立

将陵史子回【名曽】以宣帝大母家封为侯二千六百戸与平台侯昆弟行也子回妻宜君故成王孙嫉妬绞杀侍婢四十余人盗断妇人初产子臂膝以为媚道为人所上书言论弃市子回以外家故不失侯

平台【索隐志属常山】史子叔【名】以宣帝大母家封为侯二千五百戸卫太子时史氏内一女于太子嫁一女鲁王今见鲁王亦史氏外孙也外家有亲以故贵数得赏赐

乐陵【索隐志属临淮平原亦有乐陵】史子长【名髙】以宣帝大母家贵侍中重厚忠信以发觉霍氏谋反事封三千五百戸

博城【索隐表在临淮】张章父故颍川人为长安亭长失官之北阙上书寄宿霍氏第舎卧马枥间夜闻养马奴相与语言诸霍氏子孙欲谋反状因上书告反为侯封三千户

都城【索隐志属颍川】金安上先故匃奴以发觉故大将军霍光子禹等谋反事有功封侯二千八百户安上者奉车都尉秺侯从羣子行谨善退让以自持欲传功徳于子孙

平通【索隐表在博阳】杨恽家在华阴故丞相杨敞少子任为郎好士自喜知人居众人中常与人顔色以故髙昌侯董忠引与屏语言霍氏谋反状共发觉告反侯二千戸为光禄勲到五鳯四年作为妖言大逆罪腰斩国除

髙昌【索隐志属千乘】董忠父故颍川阳翟人以习书诣长安忠有材力能骑射用短兵给事期门【汉书东方朔传曰武帝微行出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与张章相习知章告语忠霍禹谋反状忠以语常侍骑郎杨恽共发觉告反侯二千户今为枭骑都尉侍中坐祠宗庙乘小车夺百戸

爰戚赵成【索隐汉表作赵长平】用发觉椘国事侯二千三百戸地节元年楚王与广陵王谋反成发觉反状天子推恩广徳义下诏书曰无治广陵王广陵王不变更后复坐祝诅灭国自杀国除今帝复立子为广陵王

酂地节三年天子下诏书曰朕闻汉之兴相国萧何功第一今絶无后朕甚怜之其以邑三千戸封萧何孙建世为酂侯

平昌王长君【名无故】家在赵国常山广望邑人也卫太子时嫁太子家为太子男史皇孙为配生子男絶不闻声问行且四十余嵗至今元康元年中诏徴立以为侯封五千户宣帝舅父也

乐昌【索隐表在汝南】王稚君【名武】家在赵国常山广望邑人也以宣帝舅父外家封为侯邑五千戸平昌侯王长君弟也

卭城【索隐表在济阴】王奉光家在房陵以女立为宣帝皇后故封千五百戸言奉光初生时夜见光其上传闻者以为当贵云后果以女故为侯

安逺【索隐表在慎】郑吉家在防稽以卒伍起从军为郎使防将弛刑士田渠棃防匈奴单于死国乱相攻日逐王将众来降汉先使语吉吉将吏卒数百人往迎之众颇有欲还者因斩杀其渠率遂与俱入汉以军功侯二千戸

博阳【索隐表在南顿】邴吉家在鲁本以治狱为御史属给事大将军幕府常施旧恩宣帝迁为御史大夫封侯二千戸神爵二年代魏相为丞相立五嵗病死子翁孟代立为将军侍中甘露元年坐祠宗庙不乘大车而骑至庙门有罪夺爵为闗内侯

建成【索隐表在沛】黄霸家在阳夏以役使徙云阳以防吏为河内守丞迁为廷尉监行丞相长史事坐见知夏侯胜非诏书大不敬罪久系狱三嵗从胜学尚书防故以贤良举为扬州刺史颍川太守善化男女异路耕者譲畔赐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居颍川入为太子大傅迁御史大夫五鳯三年代邴吉为丞相封千八百戸

西平【索隐表在临淮】于定国家在东海本以治狱给事为廷尉史稍迁御史中丞上书諌昌邑王迁为光禄大夫为廷尉乃师受春秋变道行化谨厚爱人迁为御史大夫代黄霸为丞相

右孝宣时所封

阳平【索隐表在东郡】王稚君【名杰索隐汉表名禁】家在魏郡故丞相史女为太子妃太子立为帝女为皇后故侯千二百戸初元以来方盛贵用事游宦求官于京师者多得其力未闻其有知畧广宣于国家也

【索述赞曰孝武之代天下多虞南讨闽越北击单于长平鞠旅冠军前駈术阳衔璧临蔡破禺博陆上宰平津巨儒金章且佩紫绶行纡昭帝已后勳宠不殊惜防絶笔褚氏补诸】

史记卷二十

史记卷二十考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长平○【臣召南】按汉表列长平冠军于外戚恩泽甚为失平夫以卫霍之战伐功勳其将校得封者皆称功臣岂可以吕窦王田例防史记叙功于长平不曰皇后弟于冠军不曰皇后姊子可谓公论

乐安○【臣召南】按传与此同汉表作安乐葢误

随成○按汉表作随城

潦侯赵王暖訾○按汉表暖作援

下麾○按汉表作下摩

煇渠悼侯扁訾○【臣召南】按匃奴传作鹰庀而此表作扁訾索隐既以汉表应庀注之又为扁訾定音则旧本已然久矣

河綦康侯乌犁索隐汉书作禽犁○【臣召南】按骠骑传作禽犁

常乐侯稠雕○骠骑传作铜离汉书作雕离

符离索隐县名属沛郡○【臣召南】按地理志沛郡有符离县骠骑传封博徳为符离侯与表正合汉表作邳离云在朱虚

壮索隐表在东平○按汉表作杜索表字衍

众利质侯伊即轩○【臣召南】按骠骑传作伊即靬是也轩靬字形相似而误耳

义阳侯卫山○传作邢山

臧马康侯延年○按汉表作雕延年

安道侯揭阳令定○【臣召南】按此侯初为南越揭阳令故以官冠其名汉表径作揭阳定则似姓揭阳矣又如湘成侯监居翁以其本为桂林监故称之非姓监也汉初人往往以官连名如称赵佗为尉佗

北石索隐汉表作外石○按东越传亦作北石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