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杜诗详注

杜甫全集卷之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杜甫全集卷之三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杜臆》:韦曲,在京城三十里,贵家园亭、侯王别墅,多在于此,乃行乐之胜地。然此游必在天宝之季,禄山未乱之先,故花蕃盛如此,编者误置在乾元初耳。【钱笺】《雍录》:吕图,韦曲在明德门外,韦后家在此,盖皇子陂之西也。杜曲,在启夏门外,西向即少陵原,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者。《通志》:韦曲在樊川,唐韦安石之别业。

韦曲花无赖1,家家恼杀人。绿樽须尽日2,白发好禁春3。石角钩衣破4,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5,头戴小乌巾6。

(首章,对韦曲春景而动归隐之怀。上四,惜花之情反言以志胜。下四,寻幽之意托言以寄慨。时盖献赋不遇,有感而发欤?【赵汸注】起用俗语,豪纵跌宕。《杜臆》:此诗全是反言以形容其佳胜。曰无赖,正见其有趣;曰恼杀人,正见其爱杀人;曰好禁春,正是无奈春何;曰钩衣刺眼,本可憎而转觉可喜。说得抑扬顿挫,极生动之致。)

1《汉高帝纪》:“始大人常以臣亡赖。”注:“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

2沈约诗:“忧来命绿樽。”扬雄《河东赋》:“尽日盛酒。”

3赵注谓白发禁春,老不流荡也。然禁春须用樽酒,意中实不能禁矣。朱注云:禁,是禁当之禁。

4《仇池记》:石角外向。

5占,据也。齐顾则心诗:“萧萧丛竹映”。

6《南史》: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陆时雍日:起处数语,意经几折,花本可爱,而反若恼人者,以少年之意气犹存,而老去之愁怀莫展,不觉对酒伤情耳。按此诗所云,若以二语括之,即“剑南春色浑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再以一语该之,即是“胜绝警身老”。大旨只在“白发禁春”四字。

其二

野寺垂杨里1,春畦乱水间2。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3。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4。谁能与公子,薄暮欲俱还5。

(次章,记韦曲诸胜,有超然世外之意。上四写景,羡村居幽事。下四叙情,慨城市尘缘。公久住长安而未得一官,故曰:“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赵氏以为拾遗时所作,误矣。公子,指驸马辈。俱还,反照陪游。)

1《三辅黄图》:长杨宫中有垂杨数亩。

2鲍照诗:“春畦及耘艺。”又诗:“悬装乱水区。”

3谢朓诗:“好鸟叶间鸣。”曹植诗,“朝云不归山。”《杜臆》:“好鸟不归山”,言鸟犹知恋,引起下截意。

4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神仙传》:淮南王初见八公曰:“先生年老,似无驻颜之术。”

5《淮南子》:“薄暮而求之。”注:“薄,迫也。”

王嗣奭曰:大抵高人贵介,所好不无浓淡暄寂之殊,如陶学士以取雪烹茶为清事,而党太尉以销金帐下浅斟低唱为乐事,然不知其为伐性之斧斤也。“风尘岂驻颜”,所以箴之者至矣。

重过何氏五首

【鹤曰】前云“千章夏木清”,初游在夏,此云“春风啜茗时”,重游在春矣。前属天宝十二载,则此当是天宝十三载。诗又云“何日沾微禄”,乃是未授官时也,若十四载,则已授河西尉,又改率府胄曹矣。

问讯东桥竹1,将军有报书2。倒衣还命驾3,高枕乃吾庐4。花妥驾捎蝶5,溪喧獭趁鱼6。重来休沐地7,真作野人居8。

(此章为重过而作,又是总起。上四,重过之由,下四,重过之景。【洪仲注】去夏之笋,隔年成竹,故云问竹。倒衣命驾,望公朝至。高枕吾庐,要公夜宿。《杜臆》将二句作报书中语,是也。旧云公视何园为吾庐,几于冒认己有矣。花妥溪喧,林中见闻,二句倒装,本言莺捎蝶而花堕,獭趁鱼而溪喧耳。黄生曰:野人居,承休沐地,皆就将军言。与长孙正隐诗“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同意。旧以野人居属公自言者,非。按:后章有“耽野趣”之句,知黄说不易矣。曰还、曰重,俱点重游。)

1《古诗为焦仲卿妻》:“幸可广问讯”。【顾注】东桥,即第五桥。问讯云竹,此暗翻“看竹何须问主人”事。

2陈琳乐府:“报书往边地。”

3《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司马相如《美人赋》:“命驾而东。”《晋书》:吕安与嵇康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4《国策》:“未得高枕而卧也。”陶潜诗:“吾亦爱吾庐。”

5黄希曰:《曲礼正义》云:妥,下也。苏氏云:关中人谓落为妥。三山老人曰:花妥,即花堕也。捎,取也,掠也。

6《月令》:“獭祭鱼。”

7《汉书张安世传》:休沐未尝出。汉制:内臣,五日一出休沐。注:“言休息沐浴也。”

8庾信《小园赋》:“名为野人之家。卢元昌曰:天宝间,五家竞开第舍,一堂之费,动逾千万,至且撤韦氏宅为虢国居,又于亲仁坊起禄山第,莫不穷极壮丽。公子将军,特表曰野人居,取其俭朴以风世也。

其二

山雨樽仍在1,沙沉榻未移。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云薄翠微寺2,天清皇子陂3。向来幽兴极,步屧向东篱4。

(次章,备写重来景事。樽榻依然,言主人能置酒而留宾。犬迎客,去年习见也,鸦护儿,今春乳子也,四句皆重游意。寺前云薄,陂上天清,方喜雨后初晴,故幽兴勃然,遂向东篱而览胜。末句起下平台之游。雨中对酒,故言樽在。尘封榻上,故云沙沉。落巢,谓新雏生落巢中。或云鸦儿落地,或云新巢落成,俱非。此章幽兴,与前游首章相应。)

1王融诗:“潺湲石溜泻,绵蛮山雨闻。”

2尹式诗:“云薄鳞逾细。”【朱注】《唐书》: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置,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寺。《长安志》:翠微宫,在万年县外终南山之上。公诗已云翠微寺,恐非元和间所改也。

3晋曹毗诗:“天清月晖澄。”《水经注》:潏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其地即杜之樊乡也。《十道志》:秦葬皇子,起冢陂北原上,故名皇子肢,隋改承安,唐复旧。《杜臆》:《名胜志》:杜曲在西安府之东,子美旧居。韦曲在城南,韦曲之东,有郑庄,即郑虔所居,西有塔坡,何将军之山林也。皇子陂,在韦曲之西。以皇对翠,乃借对法,岑参《早朝》诗“紫陌”“皇州”作对,亦此法也。

4《宋书》:袁粲为丹阳尹,尝步屧白杨郊野间。《说文》:“屧,履中荐也。”陶潜诗:“采菊东篱下。”

此章后四句,顾宸谓翠寺、皇陂,公幽兴所注,故过东篱而往游于此。其说非也。若果游其地,不应轻点陂寺,况翠寺在南,皇陂在西,又不当向东篱而迂道。周篆谓翠寺、皇陂,前游之幽兴已极,故过东篱而别寻佳胜。此说亦非。若果属前游,何不于前十章叙入?且昆池、柳渚,俱经旁记,何独遗此胜地耶?原来翠寺、皇陂,只言遥望之景,诗意主在云薄天清,晴光可爱,以逗起末句耳。按顾注:此章云“向来幽兴极”,是追忆从前,下章云“自今幽兴熟”,是预期后日,两章系相照应。《杜臆》疑“幽”“兴”叠见,欲改作“游兴极”,反失作者之旨。

其三

落日平台上1,春风啜茗时2。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3。翡翠鸣衣桁4,蜻蜓立钓丝5。自今幽兴熟6,来往亦无期7。

(三章,叙平台之游。平台记地,春风记时。点笔题诗,平台之趣写得萧散。翡翠晴蜒,春时之景写得工细。六句皆今日幽兴。来往无期,欲常览此胜也。曰极,曰熟,又点重游。)

1张率诗:“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

2赵汸疑后游在夏,因改“春风”作“薰风”,今依鹤注,直是春游。

3赵云:置砚于石栏,而题诗于桐叶。《杜臆》:砚在石栏而身坐台上,故须斜点笔。笔点,以笔濡墨也。

4《说文》:“翡,赤羽雀。”“翠,青羽雀。”张正见诗:“竹竿鸣翡翠”。《韵会》:“桁,竹竿也。”顾云:晒衣之桁。古乐府:“还视桁上无悬衣。”

5《楚国策》:蜻蜒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诗》:“其钓维何,维丝伊緍。”

6陈子昂诗:“山深兴转幽。”

7陶潜诗:“披草共来往。”始而雨,既而晴,渐至日落,尽一日之兴矣,故下章不复言游,而惟称美将军。布置次第俱秩然有条。

其四

颇怪朝参懒1,应耽野趣长2。雨抛金锁甲3,苔卧绿沉枪4。手自移蒲柳5,家才足稻粱。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6。

(四章,美将军逸兴。将军懒于朝参考,因耽野趣之长也。抛甲卧枪,见朝参之懒。移柳足粱,见野趣之长。末引渊明事,以方其高致。抛甲于雨,卧枪于苔,即前游“不好武”意。《杜臆》:自移,见不耽骄贵。才足,见甘于淡泊。白日羲皇,言可神游千古,不须高卧也,乃翻用陶语。此章幽意,与前游末章相应。)

1王右军帖:“吾怪足下朝参少晚。”

2谢惠连诗:“萧疏野趣生。”

3薛苍舒曰:车频《秦书》:符坚使熊邈造金银细铠,金为线以缧之。今谓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言相衔之密也。《唐六典》:甲之制十有三,今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鎚、锁子,皆铁甲也。崔颢诗:“错落金锁甲。”

4《武库赋》:“绿沉之枪。”《西溪丛话》:绿沉,以调绿漆之,其色深沉,如漆调雌黄之类。杨慎《丹铅录》:《邺中记》: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绿沉色,或紫绀色。王羲之《笔经》云:有人以绿沉漆管见遗。虞世南诗:“绿沉明月弦。”刘劭《赵都赋》:“弩有黄间绿沉。”梁简文诗:“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沉弓。”杨巨源诗:“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沉枪。”皆谓以绿沉色为漆,饰枪柄耳。【朱注】吴曾《漫录》:古乐府“绿沉明月弦”,此弓亦号绿沉也。《宋元嘉起居注》:广州刺史韦朗作绿沉屏风。《六典》:鼓吹工人之服,亦有绿沉。此以绿沉饰器服也。《南史》:任彦升卒,武帝方食西苑绿沉瓜。皮日休《新竹》诗:“一架三百本,绿沉森冥冥。”皆言其色也。

5《尔雅疏》:“杨,一名蒲柳,生泽中,可为箭笴。”

6《陶潜传》:“夏日虚间,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其五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1。蹉跎暮容色2,怅望好林泉3。何日沾微禄4,归山买薄田5。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6。

(此首叙临别之意,又是总结。上四深羡林泉之胜,下则欲谋归老于此地也。考是年公方四十,而云“暮容色”者,蹉跎不遇,因有慨于暮景耳。【卢注】时虽参列选序,而尚未定官,故叹微禄难沾。)

1【旧注】《礼记注》云:判,半也。【朱注】古音多四声互用,唐人犹知此法,如“判”字本去声,亦读乎声。《吴越春秋》“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王筠《行路难》“含情蓄怨判不死”,是也。音义与“■”同。杜诗“■”字多作“判”。此诗“可判年”,犹云可■却一年耳。又孙勔《唐韵》,■字收入二十三阮:《玉篇》,■一音伴。则■字正可从仄声叶,非半年之解。

2《世说》:周处曰:“年旦蹉跎,终无所成。”《颜氏家训》:“憔悴容色。”

3谢朓诗:“怅望一途阻。”《北史》:韦敻淡子荣利,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时对琴书,萧然自远。

4《后汉独行传》:赵苞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

5《世说》:深公答支遁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隋书》:王通教授河汾间,曰:“通有先人之敝庐,足以蔽风雨,薄田足以具檀粥。”

6初云樽在,末云把酒,见始终好客。周弘让诗:“把酒念浮生。”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此诗年月难考,大抵在天宝间未乱时作。【鹤注】丈八沟,天宝元年,韦坚所通漕渠。《旧史》:大历元年九月,京兆尹奏开漕渠入苑,阔八尺,深一丈。渠成,上御安福门以观之。岂素有是渠,其后又开欤?《通志》:下杜城西,有第五桥、丈八沟。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1。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2。公子调冰水3,佳人雪藕丝4。片云头上黑5,应是雨催诗6。

(此章为同游记胜也。首联泛舟入沟,次联纳凉之景,三联公子携妓,结聊晚际遇雨。轻迟深净四字,诗眼甚工。胡夏客曰:公子作诗,催之亦未必速就,“应是雨催诗”,调笑中却有含蓄。)

1何承天《鼓吹曲》:“轻风起红尘。”

2梁简文帝诗:“荷净月应来。”徐陵诗:“纳凉高树下。”

3应玚诗:“公子爱宾客。”庾信诗:“开冰带井水。”

4曹植诗:“南国有佳人。”《家语》:“黍以雪桃。”注:“雪,拭也。”朱超道诗:“摘除莲上叶,拖出藕中丝。”

5梁简文帝诗:“可怜片云生,暂重还复轻。”

6赵曰:东坡诗“飒飒催诗白雨来”,句本于杜。

其二

雨来沾席上1,风急打船头2。越女红裙湿3,燕姬翠黛愁4。缆侵堤柳系5,幔卷浪花浮6。归路翻萧飒7,陂塘五月秋8。

(承上章,伤风雨骤至也。雨来风急,领起全意。三四就席上言,五六就船头言。陂塘萧飒,五月成秋,以见乐不可极,万事皆然。《杜臆》:妓兼南北,见诸公子各尚豪华。【赵汸庄】北人不惯乘舟,故遇风雨而愁。)

1朱超诗:“浮梁带雨来。”《记》:“儒有席上之珍。”

2沈君攸诗:“风急细流翻。”《风俗通》:船头谓之舢,尾谓之舻。庾信诗:“五两开船头。”

3《吴越春秋》:“右抱越女。”陈后主诗:“转态结红裙。”

4武陵王纪诗:“燕姬奏妙舞。”《后汉书》:明帝宫人,拂青黛蛾眉。庾信诗:“眉心浓黛直点。”

5缆以维舟,幔以蔽日。侵,迫近也。庾信诗:“幰拂缘堤柳。”

6梁元帝诗:“朝浮兮浪华。”柳■诗:“浃叠浪花生。”

7陶潜诗:“行行循归路。”《楚辞》:“风飒飒兮木萧萧。”陈后主诗:“寒气尚萧飒。”

8应璩《与从弟书》:“逍遥陂塘之上。”《记》:仲夏行秋令,是即五月秋也。【黄生注】结应纳凉意,五字亦警。王

嗣奭曰:二首相为首尾,以云雨为过脉,而归路萧飒,与放船好相照,故下“翻”字。杜公赋诗,有二首、三首,以至数首,其气脉大都联络照应。偶发于此。

醉时歌

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旧唐书》:天宝九载,国子监置广文馆。《唐语林》:天宝中,国学增置广文馆,以领词藻之士。郑虔久被贬谪,是岁始还京师参选,除广文馆博士。【鹤注】《旧书》:天宝十二载秋,令出太仓米。诗言“日祟太仓五升米”,正其时也,当是十三载春作。《杜臆》:此诗多自道苦情,故以醉歌命题。

诸公衮衮登台省1,广文先生官独冷2。甲第纷纷厌粱肉3,广文先生饭不足4。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5。德尊一代常坎轲6,名垂万古知何用7。

(首叹郑公抱负不遇。)

1《前汉韩安国传》:诸公莫不称。《晋书》:王济云:“张华说汉史,衮衮可听。”师氏曰:唐制,御史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二曰殿院,三曰察院,掌纠正百官之罪恶。省有三:一曰中书省,二曰尚书省,三曰门下省。台省,清要之职。谢混诗:“总轡出台省。”

2《旧书》:天宝九载七月,国子监置广文馆。《新书郑虔传》:明皇爱虔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在官贫约,甚淡如也。王彦辅曰:《北齐书》:王晞曰:“非不爱作热官,但处之烂熟耳。”黄希曰:世以宗正卿为冷卿,是亦冷官之意。

3汉高祖诏:列侯居邑,皆赐大第室。注:有甲乙次第,故曰第。张衡《西京赋》:“北阙甲第,当道直启。”《孟尝君传》:“今君仆妾余余梁肉,而士不厌糟糠。”

4后汉郑太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

5《文心雕龙》:“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6桓玄书:“一代大事。”《楚辞七谏》:“年既过半百兮,愁坎轲而留滞。”王逸云:“坎轲,不遇也。”古诗:“坎轲长苦辛。”张綖注:坎轲,车失利貌。坎,一作轗,车不平也。轲,车折轴也。”

7《史记伍子胥赞》:“名垂后世。”李密诗:“万古传名谥。”

杜陵野客人更嗤1,被褐短窄鬓如丝2。日祟太仓五升米3,时赴郑老同襟期6。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5。忘形到尔汝6,痛饮真吾师7。

(此叙同饮情事。时赴,公过郑也。相觅,公要郑也。痛饮吾师,正见襟怀相契。)

1《汉书》,元康元年,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

2《老子》:“被褐怀玉。”卢照邻诗:“安知倦游客,两鬓渐如丝。”

3《旧唐书》:天宝十二载八月,京城霖雨,米贵,出太仓米十万石,减价粜与贫人。《颜氏家训》:齐吏部侍郎房文烈,霖雨绝粮,遣婢粜米。

4北齐高澄书:“缱绻襟期,绸缪素分。”

5《滑稽传》:王先生怀钱沽酒。《括异志》:道士张酒酒,得钱即沽酒。陶诗:“逝将不复疑。”

6郭象《庄子序》:“有忘形自得之怀。”《文士传》:祢衡有逸才,与孔融为尔汝交,时衡年二十,融年已四十。

7《世说》:王孝伯云:“但常得无事,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齐书》:李元忠曰:“阮步兵吾师也,孔少府岂欺我哉!”

清夜沉沉动春酌1,灯前细雨檐花落2。但觉高歌有鬼神3,焉知饿死填沟壑4。相如逸才亲涤器5,子去识字终投阁6。

(此痛饮以尽欢,承上杜陵一段。春夜灯前,饮之候。高歌动神,饮之兴。相如、子云,借古人以解慰也。)

1曹植诗:“清夜游西园。”何逊诗:“沉沉夜看流。”应璩书:“酌彼春酒。”

2灯前,承夜。檐花,承春。庾信《烛赋》:“灯前桁衣疑不亮。”梁简文诗:“细雨阶前入。”江淹诗“共取落檐花”,刘邈诗“檐花初照月”,公诗“白花檐外朵”,皆实指檐前之花。《杜臆》云: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落银花,此另一说。

3石崇《思归引》:“高歌凌云兮乐余年。”《列子》:“动天地,感鬼神。”师氏曰:言歌声幽怨也。

4《前汉朱买臣传》:妻慧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左思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5《汉书》:司马相如今文君当垆,身着犊鼻褌,涤器于市中。《魏志》:曹丕八岁能属文,有逸才。

6《扬雄传》: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收雄。雄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间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诏勿问。京师为之语日:“惟寂寞,自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1,石田茅屋荒苍苔2。儒术于我何有哉3,孔丘盗跖俱尘埃4。不须闻此意惨怆5,生前相遇且衔杯6。

(此痛饮以遣意,应上广文一段。郑欲归去,以坎轲之故。孔跖尘埃,见名垂无用。相遇衔杯,欲其及时行乐也。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二段各六句,划然四段,宾主配讲到底,格律整齐。)

1《陶潜传》:“为彭泽宰,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辞》。”

2《史记》:子胥曰:“譬犹石田,无所用之。”《韩非子》:“不食于茅屋之下。”《淮南子》:“穷谷之污,生以苍苔。”

3《汉书萧望之传》:“宣帝不甚从儒木。”《庄子》:帝力于我何有哉。”

4孔、跖对举,见《庄子》。俞文豹曰:孔子,万世之师,敢名呼而侪之盗跖,有伤名教。李白、韩愈诗,皆直书圣讳,均失言也。《左传》:哀公诔孔子,称曰尼父。庾信《伤心赋》:“一朝风烛,万古尘埃。”

5闻此指上尘埃句。陆机诗:“惨怆恒鲜欢。”

6《晋书》:张翰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刘伶传》:“衔杯漱醪。”此诗次联失粘。

王嗣奭日,此篇总属不平之鸣,无可奈何之词,非真谓垂名无用,非真谓儒术可废,亦非真欲孔、跖齐观,又非真欲同寻醉乡也。公咏怀诗云“沉醉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即可移作此诗之解。

卢世浓曰:《醉时歌》纯是天纵,不知其然而然,允矣高歌有鬼神也。按圣人至诚无息,与天合德,其浩然之正气,必不随死俱泯,岂可云圣狂同尽乎?诗云“孔跖俱尘埃”,此袭蒙庄之放言,以泄醉后之牢骚耳,其词未可以为训也。欧阳公作《颜跖》诗,说生前死后,胸怀品格,悬隔霄壤,方是有功名教之文。

城西陂泛舟

此与后章,当是同时先后之作。

青蛾皓齿在楼船1,横笛短箫悲远天2。春风自信牙樯动3,迟日徐看锦缆牵4。鱼吹细浪摇歌扇5,燕蹴飞花落舞筵6。不有小舟能荡桨7,百壶那送酒如泉8。

(此泛陂而志声妓之盛也。三四承楼船,五六承青蛾,歌舞奏而酒兴酣,故须百壶迭进,下四自相联络。朱瀚曰:楼船鼓吹,响传空际,故曰悲远天。牙樯锦缆,舟极华矣,春风迟,又若助以韶光。歌扇舞筵,宴胥乐矣,吹浪蹴花,又倍增其景色。中二联写得工丽绝伦。张性《演义》:动曰自信,牵日徐看,见中流容与之象。)

1宋南平王《白纻曲》:“佳人舞袖曜青娥。”宋玉《笛赋》:“摛朱唇,耀皓齿。”《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

2江总诗:“横笛短箫吹复咽。”《朱鹭曲》:“度曲清且悲。”宋乐府《战城南》:“东邻歌管入青天。”谢朓诗:“巉岩带远天。”

3信,任也,任其自动也,如“冥搜信客旌”,鞍马信清秋”,皆如是解。《哀江南赋》:“铁轴牙樯。”樯,帆柱也。

4《诗》:“春日迟迟。”庾信诗:“锦缆回砂碛。”又,张正见诗:“金堤分锦缆。”颜廷榘《意笺》:象牙作帆樯,此乐府之侈词;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

5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出于《列子》。鱼吹、燕蹴,暗用其意。唐太宗诗:“船移分细浪。”阴铿诗:“莺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歌扇,歌者以扇障面也。摇,指水中扇影。

6梁简文帝《筝赋》:“玩飞花之度窗。”陈后主诗:“上舞复依筵。”

7楼船容与,故须小舟送酒。晋歌词:“一船使两桨。”

8《诗》:“清酒百壶。”《前汉地理志》有酒泉郡。注:俗传城内有金泉之味如酒。裴秀诗:“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张性曰:中间摹情写景,艳而不淫,所谓丽以则者也。

顾宸曰:天宝间,景物盛丽,士女游观,极尽饮燕歌舞之乐。此咏泛舟实事,不是讥刺明皇,亦非空为艳曲。

盛唐七律,尚有宽而未严处。此诗“横笛短箫悲远天”,次联宜用仄承,下云“春风自信牙樯动”,仍用平接矣。如太白《登凤凰台》诗,上四句亦平仄未谐,此才人之不缚于律者。在中晚则声调谨严,无此疏放处,但气体稍平,却不能如此雄壮典丽耳。

渼陂行

【鹤注】此天宝十三载,未授官时作。渼陂,因水味美,故配水以为名。【朱注】《长安志》,渼陂,在鄠县西五里,出终南山诸谷,合胡公泉为陂。《说文》:渼陂,在京兆渼县,其周一十四里,北流入荥水。《杜臆》:胡松《游记》云误陂上为紫阁峰,峰下陂水澄湛,环抱山麓,方广可数里,中有芙蕖、凫雁之属。【钱笺】《通志》:元末,游兵决水取鱼,陂涸为田。【邵注】泽障曰陂。

岑参兄弟皆好奇1,携我远来游渼陂2。天地黤惨忽异色3,波涛万顷堆琉璃4。

(此遥望渼陂,在未开舟时。【邵注】黤惨,天色昏黑。琉璃,涌波清彻也。)

1繁钦《与魏文帝笺》:“窃惟圣体,兼爱好奇。”

2陆机诗,“友朋自远来。”

3王粲《登楼赋》:“天惨惨而无色。”

4江总诗:“丹水波涛泛。”《世说》:郭林宗曰:“叔度汪汪若万顷之波。”梁简文帝诗:“云开玛瑙叶,水净琉璃波。”

琉璃汗漫泛舟入1,事殊兴极忧思集2。鼍作鲸吞不复知3,恶风白浪何嗟及4。

(此放舟入陂,陡遇风波险阻也。)

1《淮南子》:“徒倚于汗漫之宇。”张衡赋:“布濩汗漫。”《国语》:秦泛舟于河。

2王粲诗:“忧思壮难任。”

3《说文》:“鼍,水虫,似蜥蜴而长大。”《吴都赋》:“长鲸吞航。”

4《西京杂记》:昔人有游东海者,即而风恶。何逊诗:“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诗》:“何嗟及矣。”

主人锦帆相为开1,舟子喜甚无氛埃2。凫鷖散乱棹讴发3,丝管凋嗽空翠来4。

(此泛舟佳景,时已风恬浪静矣。棹讴齐发,故凫鷖惊飞,此倒装句也。丝管方鸣,值云净天空,言晴霁景象。)

1阴铿诗:“平湖锦帆张。”

2《诗》:“招招舟子。”《楚辞》:“氛埃辟而清凉。”

3《诗》:“凫鷖在泾。”《诗注》:“毛苌曰:凫鷖水鸟。鷖,凫属。”《苍颉解诂》:“鷖,鸥也。”。《列子》:“始惊骇散乱矣。”何逊诗:“中川闻棹讴。”

4《前汉志》:丝曰弦,竹曰管。鲍照诗:“丝管感暮情。”《记》:“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注:“噍与瞅同。”陈后主诗:“歇雾含空翠。”

沉竿续缦深莫测1,菱叶荷花净如拭2。宛在中流渤澥清3,下归无极终南黑4。

(此从水边泛入中央。澥渤清,言水色空旷。下无极,言山峰倒映。)

1缦,丝弦也,王粲《游海赋》:“其深不测。”

2古乐府《采莲曲》:“泛舟采菱叶。”《诗》:“隰有荷华。”谢朓诗:“澄江净如练。”【山谷注】《杂记》:“雍人拭羊。”注:“拭,净也。”

3《诗》:“宛在水中央。”汉武帝曲:“横中流兮扬素波。”相如《子虚赋》:“俘渤澥。”应劲注:“渤澥,海之别枝也。”

4谢朓诗:“汉广流无极。”《诗》:“终南何有。”毛苌曰:“终南,周之名山。”《雍录》:渼陂源出终南山。

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1。船舷瞑戛云际寺2,水面月出蓝田关3。

(此从中流移近南岸。袅窕,山影动摇。冲融,水波平定。日色将暝,船历寺前。蓝田月出,光照水中。此记黄昏之景也。)

1《海赋》:“冲融滉■。”

2郭璞《江赋》:“咏采菱以扣舷。”《广韵》:“舷,船边也。”谢灵运诗:“瞑还云际宿。”《长安志》:云际山大定寺,在鄠县东南六十里。《正韵》:“戛,铄也”。此谓船舷经过之声。

3《诗》:“月出皎兮。”蓝田关,在蓝田县东南六十八里,即秦峣关也。《雍录》:峣关,在渼陂东南。

此时骊龙亦吐珠1,冯夷击鼓群龙趋2。湘妃汉女出歌舞3,金支翠旗光有无4。

(此写月下见闻之状。灯火遥映,如骊龙吐珠。音乐远闻,如冯夷击鼓。晚舟移棹,如群龙争趋。美人在舟,依稀湘妃汉女。服饰鲜丽,仿佛金支翠旗。张綖谓“月出而乐作,光若神游异境”,是也。)

1《庄子》:“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能得珠者,必遭其睡。”

2《海赋》:“冰夷倚浪以傲睨。”注:“冰夷,水仙人也。”郭璞云:“冰夷,冯夷也。”《楚辞》:“令海若,舞冯夷。”《洛神赋》:“冯夷击鼓,女娲清歌。”《搜神记》:冯夷,潼乡堤旨人,以八月上衷日渡河死,上帝署为河伯。《易》:“见群龙无首。”张衡《西京赋》:“万骑龙趋。”

3《列女传》:舜崩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列仙传》:郑交甫游汉江,见二女解佩与之。《洛神赋》:“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后汉刘盆子传》:“共击鼓歌舞。”

4《前汉志》:《房中歌》:“金支秀华。”注:“乐上众饰,有流翅羽葆,以黄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夏侯湛《禊赋》:“擢翠旗,垂繁缨。”《子虚赋》:”览于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1,苍茫不晓神灵意2。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3。

(末乃触景生情,有哀乐无常之感。见雷雨变幻,因知自少至老,俱当如是观,此推开作结。吴论:哀,顶鲸鼍雷雨等句。乐,顶锦帆丝管等句。此章七段,各四句分截。)

1《左传》:“天威不违颜咫尺。”《易》:“雷雨之动满盈。”

2沈约诗:“出涨海之苍茫。”《九歌》:“东风飘兮神灵雨。”

3汉武帝《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列子》:“哀乐不能移。”

张綖曰:好奇二句,乃全篇之眼。岑生人奇,渼陂景奇,故诗语亦奇,骊龙四句,设想更奇。初学若以实理泥之,几于难解,熟读《楚辞》,方知寓言佳处。

朱鹤龄曰:始而天地变色,风浪堪忧,既而开霁放舟,冲融袅窕,终而仙灵冥接,雷雨苍茫,只一游陂时,情景迭变已如此。况自少壮至老,哀乐之感,何可胜穷,此孔子所以叹逝水,庄生所以悲藏舟也。

卢世浓曰:此歌变眩百怪,乍阴乍阳,读至收卷数语,肃肃恍恍,萧萧悠悠,屈大夫《九歌》耶?汉武皇《秋风》耶?

此篇第六段,托假象以写真景,本于汉《艳歌》,其辞云:“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姮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垂露成帷幄,奔星扶轮舆。”少陵盖善于摹古矣。

渼陂西南台

此台,前游所未至者,故重游而记其胜。

高台面苍陂1,六月风日冷2。兼葭离披去3,天水相与永4。怀新目似击5,接要心已领6。仿像识鲛人7,空濛辨鱼艇8。错磨终南翠9,颠倒白阁影10。崷崒增光辉(11),乘陵惜俄顷(12)。

(首叙登台望陂之景。台高水阔,故觉风日生凉。台旷无翳,故见天水相连。《社臆》:冷者,风也,而兼言日;永者,水也,而兼言天。下语之妙,真笔端有画。目击心领,束上起下。鲛人意拟,故曰仿像。鱼艇遥瞻,故曰空濛。水漾山光,故曰错磨。山影水面,故曰颠倒。似此山水交辉,但惜俄顷登临耳。)

1谢惠连诗:“高台骤登践。”

2《西京杂记》:“每好风日,幡旄光彩。”

3《诗》:“兼葭苍苍。”鹤曰:萑之未秀者曰兼,苇之未秀者曰葭,至秋成,谓之萑苇。离披,见二卷。

4【张远注】天水相永,即秋水共长天一色意。王粲《海赋》:“天与水际”

5《庄子》:仲尼曰:“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

6《魏志》:武帝纂兵书,曰《接要》。

7《海赋》:“仿像其色。”《搜神记》: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纺,时从水中出,寄人家卖绡。

8谢朓诗:“空濛如薄雾。”赵曰:言若无而空,若有而濛濛也。唐赵冬曦诗:“渔艇散湾曲。”【邵注】“小而长曰艇。”

9束皙《补亡诗》:“粲粲门子;如磨如错。”潘岳《关中记》: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都之南。

10《诗》:“颠之倒之。”《通志》:紫阁、白阁、黄阁三峰,具在圭峰东。紫阁,旭日射之,烂然而紫。白阁阴森,积雪不融。黄阁不知所谓。三峰不甚远。

(11)《西京赋》:“嵒峻崷崒。”郑曰:“崷崒,山峻貌。”曹植《登台赋》:“齐日用之光辉。”

(12)《风赋》:“乘陵高城,入于深宫。”《江赋》:“倏忽数百,千里俄顷。”

劳生愧严郑1,外物慕张邴2。世复轻骅骝3,吾甘杂■■4。知归俗所忌5,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6,老来苦便静7。况资菱芡足8,庶结茅茨迎9。从此具扁舟10,弥年逐清景(11)。

(此有栖身物外之思。“身退岂待官”,结上劳生六句。“老来苦便静”,起下菱芡四句。杜诗每段各有关键如此。末句清景,包括上段所云。此章两段,各十二句,上段萧疏,下段沉郁。)

1《庄子》:“大块劳我以生。”嵇康《幽愤》诗:“仰慕严郑,乐道闲居。”《汉书》: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三辅决录》:子真,名朴;君平,名遵。

2《庄子》:“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傅亮诗:“张邴结晨轨。”【邵注】张、邴,俱汉人。张仲蔚,所居蓬蒿没人。邴曼容,免官养志自修。

3骅骝不遇知己,甘与蛙■杂居。蛙■,即水迁所闻者。骅骝,良马,周穆王八骏之一。《传》云:骅骝、騄耳,日驰三万。

4《周礼》:蝈氏,掌去蛙邑。《国语》:蛙邑之与同渚。《说文》:■,即蛙。邑,大于■者,即青蛙也。

5任昉《为王俭集序》:“穷崖而返,盈量知归。”《史秦纪》:秦俗多忌。

6《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7便静二字,本谢诗,而反用之。谢以便静为安闲,此以便静为阒寂,故觉其苦,而欲行乐陂间也。

8《周礼》:“加笾之实,菱芡栗脯。”《说文》:“菱,楚谓之芰,秦谓之薢茩。”《武陵记》:三角四角曰芰、两角曰菱。芡,鸡头也。《方言》:“雨楚谓之鸡头。”

9《罗含别传》:廨宇喧扰,乃立茅茨之室。

10朱超道诗:“扁舟已入浪。”

(11)蔡邕《王子乔碑》:“历载弥年,莫之能纪。”曹植诗;“明月澄清景。”

朱鹤龄曰:此诗俱本谢康乐。“怀新目似击”,即谢诗“怀新道转回”也。“乘陵惜俄顷”,即谢诗“恒克俄顷用”也。“外物慕张邴”,即谢诗“外物徒龙蠖”,又诗“偶与张邴合,久欲还东山”也。“知归俗可忽”,即谢诗“适已物可忽”也。“取适事莫并”,即谢《山居赋》“随时取适”,又诗“万事难并欢”也。”身退岂待官”,即谢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也。“老来苦便静”,即谢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也。公云“熟精《文选》理”,真不诬耳。

与鄂县源大少府宴渼陂

得寒字。梁氏编在天宝十四载,此亦无据。今依类入西陂诗内。【鹤注】鄠县,即夏之有扈国。《唐书》:鄠县,属京兆府。【钱笺】时岑参同游,得“人”字,云:“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公盖与参频游渼肢也。

应为西陂好1,金钱罄一餐2。饭抄云子白3,瓜嚼水精寒4。无计回船下5,空愁避酒难。主人情烂慢6,持答翠琅玕7。

(上四叙宴陂品物,下则感少府而答之以诗也。《杜臆》:罄钱设粲,酒肴必盛,独言饭瓜,称其尤异者耳。方回云:无计回船,有投辖意。)

1西陂,即渼陂。

2《前汉淮南王安传》:多予金钱。又《梁孝王传》:为帝一餐。

3北人称匕为抄,乃抄转也。【钱笺】《汉武内传》:太上之药,有风实、云子、玉津、金浆。葛洪《丹经》:云子,碎云母也。【朱注】云子,以拟饭之白耳。升庵《韵藻》引山稻名云子,直以云子为稻名,不知何本。次公指为菰米,则前人已驳其谬矣。公诗“尝稻雪翻匙”,可以互证。陆放翁云:“云子翻匙新稻饭,天吴拆绣旧衣糯。”此本引杜,而兼能注杜。

4《广雅》:“水晶,石英也。”《山海经》:水玉,即水晶。《本草》:信州武昌有水晶。

5梁简文帝诗:“那得久回船。”

6班彪《海赋》:“焕烂熳以成章。”《上林赋》:“烂熳远迁。”

7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青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曹植诗:“腰佩翠琅玕。”翠琅玕,比主人之情重,故持诗以答之。邵云:以诗比美玉,非也。

赠田九判官梁丘

泽州陈家宰廷敬曰:考《王思礼传》,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塞,明皇诏翰应接。旧注以此当降王款朝,是也。其谓翰报命而入朝,此意料之词,不见确据。考帝纪及翰传,天宝十三年,无翰入朝事。是年,翰遘风疾,因入京,废疾于家。田盖以使事入奏,当在翰未疾之先,非随翰入朝也。公所投翰诗,当是一时作,或即因田而投赠于翰也。《旧唐书》:哥舒翰讨禄山,以田梁丘为御史中丞,充行军司马。于邵《田司马梁丘传》:司马,京兆茂陵人,哥舒翰兼统五原,雅知其才,得之甚喜,表清胜府别将,改永平府果毅,长松府折冲。潼关失守,诏御史中丞郭英乂,专制陇右,未及下车,表渭州陇西县令。

崆峒使节上青霄1,河陇降王款圣朝2。宛马总肥秦首蒲3,将军只数汉嫖姚4。陈留阮瑀谁争长5,京兆田郎早见招6。麾下赖君才并美7,独能无意向渔樵8。

(上四,叙哥舒受降之事。下四,美田九荐贤之功。使节西往,而降王入款,见翰能威名远眼也。马肥苜宿,承降王。将数嫖姚,承使节。阮瑀,指高适,适本封丘尉,与陈留相近,他章云“好在阮元瑜”可证。高之入幕,必由田君所荐,故云“早见招”,而幕下赖之。留意渔樵,公仍望其汲引也。)

1《周礼》:地官,掌邦国之使节。《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陈注】上青霄,谓崆峒地高,非指朝宁之地。

2河陇,谓河西陇右。《西征赋》:“作降王于路左。”《汉宣帝纪》:“款塞来享。”应劭注:“款,叩也,皆叩塞门来服从也。”《唐书哥舒翰传》:天宝十二载秋,翰领河西节度,击吐蕃,悉收九曲部落。《王思礼传》:十三载,有吐谷浑苏毗王款塞,诏翰至磨环川应接之。【吴注】梁武帝《净业赋》:“郢州克定,江州降款。”

3朱瀚曰:苜蓿从草头,嫖姚从女傍,又皆叠韵,亦属对法。《汉书》:大宛马嗜苜蓿,上遣使者持千金请宛马,采苜蓿种之离官。【陈注】《新书百官志》:驾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传驿、厩牧之事。凡驿马,给地四顷,蒔以苜蓿。降王款朝,驿传骚然,故云“宛马总肥春苜蓿。”

4《汉书》:霍去病再从大将出塞,为嫖姚校尉。荀悦《汉记》:嫖姚作票鹞,鸟名,因以名官,取其轻捷也。《杜臆》:嫖姚,读平声,有服虔可据。六朝人尝用之,不始于杜。

5《魏志》:陈留阮瑀,字元瑜,太祖辟为军谋祭酒,管记室。《左传》:“膝侯与薛侯来朝,争长。”

6《三辅决录》:田风为郎,容仪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左思诗:“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

7《汉高帝纪》:攻破函谷关,遂至戏下。颜注:“戏,大将之旗。”戏与麾同。

8何孙《赠范云》诗:“高门盛游侣,谁肯进渔樵。”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按《唐书》:翰三入朝,一在天宝六载,一在十一载,后以废疾还京,当在十三载之末。据本传,于还京之后再提十四载禄山反,则知归京在去年冬矣。其加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乃十三载事。诗言茅土山河,即是年所作以寄赠者。《旧唐书》: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后,因以为氏。《新书》:翰加开府仪同三司,在天宝十一载。

今代麒麟阁1,何人第一功2?君王自神武3,驾驭必英雄4。

(首从朝廷任将说起,立言有体。)

1汉武帝获麟,作麟阁以画功臣。汉宣帝甘露三年,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大将军霍光等十二人于麒麟阁。

2《史记》:汉王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关内侯鄂君进曰:“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3《汉刑法志》:高祖躬神武之才,总揽英雄。

4《吴志张昭传》:夫人君者,谓能驾驭英雄,驱使群贤。

开府当朝杰1,论兵迈古风2。先锋百战在3,略地两隅空4。青海无传箭5,天山早挂弓6。廉颇仍走敌7,魏绛己和戎8。

(此记陇右战功。先锋百战,初在王倕部下,又为王忠嗣将校也。略地两隅,起下天山青海。背引廉、魏者,言战与和俱善也。)

1唐制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官。《通典》:汉文帝元年,用宋昌为卫将军,位亚三司。《东观汉记》:章帝建初三年,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晋书庚衮传》:陈准曰:“君若当朝,则社稷之臣。”《旧唐书》:翰好读《左氏春秋传》及《汉书》,通大义。

2《吴越春秋》:子胥与吴王论兵,七荐孙子。《马援传》: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干宝《晋纪》:皇太子有醇古之风。《世说》:阮裕曰:“志大宇宙,勇迈终古。”

3《魏志》:太祖使张辽为先锋。《孙子》:“百战百胜。”

4《左传》:“吾将略地焉。”《汉书蒯通传》:毋战而略地。旧注指突厥、吐蕃为两隅,固非。《钱笺》以河西、陇右当之,亦非。河西事自在下段。

5【钱笺】《旧唐书》云:翰初事河西节度使王倕,倕攻新城,使翰经略,三军无不震慑。后节度使王忠嗣补为衙将,为大斗军副使,讨吐蕃于新城,迁右卫郎将。吐蕃寇边,翰拒之于苦拔海,其众三行,后山差池而下。翰持半段枪,当其锋,击之,三行皆败,无不推靡,由是知名。《旧书》:天宝六载,翰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吐蕃屏迹。赵曰:外寇起兵,则传箭为号,无传箭,息兵也。或曰:守城之法,更夜传箭,以守其睡。今按:公《赠张垍》诗“灵虬传夕箭”,则箭即更筹也。

6【钱笺】《寰宇记》:天山,在交河县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祁连山,又名白山。又名天山军,唐开元中置,在伊州城内。《唐地理志》并隶河西道。《吐蕃传》:吐蕃陷石堡城,为神武军。本传:以朔方、河东群牧十万众,委翰总统,攻石堡城。翰使麾下将高秀岩、张守瑜进攻,不旬日而拔之。阮籍诗:“弯弓挂扶桑。”

7《克记》:廉颇,赵良将,破齐攻魏,封为信平君。

8《左传》:晋魏绛说悼公,和戎有五利。公悦,使绛盟诸戎,赐之女乐二八,歌钟一肆。【钱笺】翰年已老,素有风疾,故以廉颇为比。《新书》:十二载,赐翰音乐田园。与魏绦赐乐事相类。

每惜河湟弃1,新兼节制通2。智谋垂睿想3,出入冠诸公4。日月低秦树5,乾坤绕汉宫6。胡人愁逐北7,宛马又从东8。

(此记河西恢复事。新兼节制,进封凉国公,加河西节度使也。赵曰:翰收复河西,故为帝所系想。出建节而入归朝,独冠于诸公。日月句,喻帝业之光昌。乾坤句,比皇舆之广大。逐北从东,言其威名远服。)

1【朱注】《旧书吐蕃传》:湟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合,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郡国志》:湟水,出青海东乱山中,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新书》:睿宗时,杨矩为鄯州都督,奏请九曲地为公主汤沐。九曲水甘草良,宜畜牧,近与唐接,自是易入寇。【朱注】十二载,翰进封凉国公,加河西节度使,攻破吐蕃洪济、大漠门等城,悉收九曲地,以其地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

2《荀子》:“桓文之节制,不足当汤武之仁义。”

3【赵注】旧解“睿想”句,引王忠嗣被罪,诏翰入朝,帝虚心待之为证。此在复河湟以前,不合。《史记》:蔺相如,勇士,有智谋。隋徐仪诗:“夜滦留睿想。”

4丘迟《让光禄大夫表》:“飞翠鸣玉,出入禁闱。”

5曹植《七启》:“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6陈后主诗:“图形汉宫里。”

7《南部新书》: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西鄙人歌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吐蕃总杀尽,更筑两重壕。”《田单传》:齐人追亡逐北。

8汉伐大宛,得天马,乃作歌曰:“天马来,历无草,经千里,循东道。”

受命边沙远1,归来御席同2。轩墀曾宠鹤3,败猎旧非熊4。茅土加名数5,山河誓始终6。策行遗战伐7,契合动昭融8。勋业青冥上9,交亲气概中10。

(此记入朝封王事。边沙,言远镇。御席,谓赐宴。宠鹤,指禄山、思顺。非熊,专称哥舒也。茅土河山,谓封王食邑。攘边策行,无事于战伐。君臣契合,独见其昭明。勋业承上,交亲起下。)

1《仪礼》:使者受命于朝。【钱笺】《旧书》:翰与安禄山、安思顺,并为节度使。禄山在范阳,思顺、翰分控陇朔,故曰“受命边沙远。”翰素与二人不协,上命结为兄弟。十一载冬,并来朝。使高力士于京城东驸马崔惠童山池宴会,赐热洛河以和解之,故曰“归来御席同”也。宠鹤、非熊,即御席之人分别言之,言禄山、思顺,轩墀之鹤耳,岂如翰为田猎之非熊乎。以卫懿公托讽玄宗,讥其不能屏禄山、思顺而专任翰也。

2沈佺期诗:“御席瑶觥落。”

3《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庾信《新乐表》:“轩墀弘敞。”《邵氏闻见录》,鹤乘轩,指轩车言,非轩墀之轩。或以为疑。朱注云:《韵会》:檐宇之末曰轩,取车象也。借用无害。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若改墀字为车,则无弊矣。墀,乃传写之讹。

4《史记齐世家》:文王将猎,卜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乃霸王之辅。”果遇太公于渭阳,载与俱归。【朱注】《尔雅翼》:熊之雌者为罴。则熊、罴可互用。

5《书传》:王者建诸侯,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煮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土取王者覆四方。李陵书:“当茅土之荐。”《汉书高帝纪》:“民前或相保聚山泽,不书名数。”颜师古注:“名数,谓户籍。”

6又,高祖封功臣,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旧书》:天宝十二载九月,陇右节度使凉国公哥舒翰,进封西平郡王,食实封五百户。

7《孔从子》:处战伐之世。

8沈佺期诗:“风云神契合。”《诗》:“昭明有融。”注:“融,长也。天既光大汝成王以昭明之道,甚有长也。”或以昭融指君,与上睿想犯重。或以昭融指天,与下青冥犯重。诗意言翰以战功得君,自觉骏伟光明,无他诡道也。动,乃发动之动。

9杜笃《吴汉诔》:“勋业既崇。”

10鲍照诗:“交亲笃离爱。”【钱笺】翰家富于财,倜傥任侠,好然诺,纵蒱好酒,其气概可知。

未为珠履客1,已见白头翁2。壮节初题柱3,生涯独转蓬4。几年春草歇5,今日暮途穷6。军事留孙楚7,行间识吕蒙8。防身一长剑9,将欲倚崆峒10。

(末段自叙,结出投赠之意。未为二句,叹身老不遇。题柱,忆初志。转蓬以下,伤暮景。孙楚、吕蒙,谓幕府英才。倚剑崆峒,欲参翰军谋也。此章四句起,前二段各八句,后二段各十句。)

1《史记》: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2《田千秋传》:千秋讼太子冤曰:“臣梦白头翁老臣言。”

3《后汉戴就传》:薛安奇其壮节。《成都记》:司马相如初西去,题升仙桥柱曰:“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后果乘传至其处。

4曹操诗:“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5梁元帝诗:“既看春草歇,还见雁南飞。”

6主父偃曰:“日暮途远。”嵇康书曰:“若道尽途穷则已耳。”

7【钱笺】翰奏严挺之子武为节度判官,河东吕諲为度支判官,前封丘尉高适为掌书记。又,萧听亦为翰掌书记,皆委之军事。翰为其部将论功,陇右十将皆加封,若王思礼为翰押衙,鲁灵为别将,郭英乂亦策名河陇间。又是年奏安邑曲环为别将,皆拔之行间。《晋书》:孙楚为石苞参军,楚负其才气,颇侮易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

8《吴志》:吴使都尉赵咨使魏,对曰:“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前汉吴王濞传》:周丘曰:“臣以无能,不得待罪行间。”

9《抱朴子》:却恶防身者有数千法,如含景、藏形等,不可胜计。含景,剑也。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

10《旧书》:陇右道眠州溢乐县有崆峒山,山在县西二十里。

王嗣奭曰:是时李林甫、陈希烈当国,忌才斥士,无路可通,翰独能甄用才俊,不得已而欲依以进身耳。但称颂之词,不无过当。其攻伐吐蕃,明是杀人邀功,逢君之恶,乃王忠嗣所不肯为者,《兵车行》所以作也。此极称之,岂衷语哉。

顾宸曰:公投赠排律,推崇如此,后来潼关一战,竟至丧师失地,不几昧于知人乎?然观翰固守潼关,不轻出战,贼势穷蹙,已几败亡。当崔乾祐赢兵诱战时,翰上奏曰:“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是必赢师以诱我,若往,正堕计中。况残虐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一战擒也。”此与李、郭北取范阳,覆其巢穴,潼关大兵,惟应固守之计,正相吻合。惜国忠惧祸,遣使趋战,其恸哭而出,已预知必败矣。厥后,庆绪推刃,竟如内变之说,则翰固能知兵料敌者。假使固守之策得行,与张、许、李、郭相为犄角,贼指日可灭。此即周亚夫坚壁以困吴楚之胜算也。此诗称美,未为太过矣。

胡应麟曰:排律,沈、宋二氏,藻瞻精工,太白、右丞,明秀高爽,然皆不过十韵,且体在绳墨之中,调非畦迳之外。惟杜陵大篇钜什,雄伟神奇,如《谒先主庙》、《赠哥舒》等作,阖辟驰骤,如飞龙行云,鳞鬣爪甲,自中矩度。又如淮阴用兵,百万掌握,变化无方,虽时有险扑,无害大家。近选者仅取“沱水临中坐”,以为他皆不及,涂听耳食,哀哉!

寄高三十五书记

此诗,黄鹤以为十三载所寄,姑从之。适既然为书记,而又被朱绂,应在十二载之后也。

叹息高生老1,新诗日又多2。美名人不及3,佳句法如何4。主将收才子5,崆峒足凯歌6。闻君已朱绂7,且得慰蹉跎8。

(上四,称适诗才,下喜其为书记也。才子凯歌,仍应能诗,老年知遇,差慰蹉跎耳。)

1虞炎诗:“思君一叹息。”《旧唐书》:适年过五十,始留意篇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为好事者传诵。

2张华诗:“良朋始新诗。”《檀弓》:“又多乎哉。”

3《荀子》:“知好士之为美名也。”

4《世说》: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每至佳句,皆辄云:“应是我辈语。”

5《六韬》后汉注:主将龙韬,偏裨虎韬。赵曰:主将指哥舒翰。虞通之诗:“才子倾洛阳。”

6《周礼》:乐师,凡军大捷,教凯歌。《司马法》曰:“得意则恺乐,所以示喜也。”

7陆机诗:“闻君在京城。”《易》:“朱绂方来。”《韦贤传》:“黼衣朱绂。”师古曰:“朱裳画为亚文也。”亚,古弗字,故因谓之绂。鹤曰:明皇嘉适陈潼关败亡之势,至成都,赐绯,除谏议大夫。此在至德二载。诗云“闻君已朱绂”。岂前此已服绯耶?

8阮籍诗:“白日忽蹉跎。”

高达夫五十始作诗,为少陵所推;苏老泉三十始读书,为庐陵所许。罗景纶谓“功深力到,学无早晚。”是也。然杜、欧二公,负当世盛名,而能虚怀乐善,奖励人才如此,真足为千古则矣。

诗有六义,三百篇为诗法之祖,嗣后作者继起,文以代新,而诸体各出,莫不有法存焉。徐桢卿曰:刺美风化,缓而不迫,谓之风;采掘事物,搞华布体,谓之赋;推明政治,庄语得失,谓之雅;形容盛德,扬厉休功,谓之颂,幽忧愤悱,寓之比兴,谓之骚;感触事物,托于文章,谓之辞;程事较功,考实定名,谓之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猗迂抑扬,永言谓之歌;非鼓非钟,徒歌谓之谣;步骤驰骋,斐然成章,谓之行;品秩先后,叙而推之,谓之引;声音杂比,高下短长,谓之曲;吁嗟慨叹,悲忧深思,谓之吟;吟咏情性,总而言志,谓之诗;苏、李而上,高简古澹,谓之古;沈、宋而下,法律精切,谓之律。此诗之众体也。今按:各体中皆有法度,长篇则有段落匀称之法,连章则有次第分明之法,首尾有照应之法,全局有开阖之法,逐层有承顶之法。且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谨严于法,而又能神明变化于法,方称宗工巨匠。此云“佳句法如何”,盖欲与之互证心得耳。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鹤注】杨侍御使蜀,而张参军往依之,故作此诗。以旧次考之,恐在十三载作。《唐书》:都督诸州,俱有参军事,掌出使赞导。蜀州唐安郡属剑南道,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好去张公子1,通家别恨添2。两行秦树直3,万点蜀山尖4。御史新骢马5,参军旧紫髯6。皇华吾善处7,于汝定无嫌8。

(上四送张赴蜀,下四呈杨侍御,乃两截还题格。【黄生注】杨必为蜀中诸道使,而张参其军,此四十字荐书也。五六用事颇熟,以新旧二字点化之。“好去”作慰词,与“无嫌”相照。《杜臆》:秦树,言所经之途。蜀山,言所至之境。)

1吕祖谦曰:凡诗人于张姓者,称为张公子,盖因汉成帝时童谣曰:“张公子,时相见。”故公赠张垍曰“天上张公子”,社牧赠张祜亦曰“谁人得似张公子”。

2《世说》:孔融十岁见李膺,门下不为通,融曰:“我是公通家子弟。”膺问何亲,曰:“先君孔子,与老君有师资之道。”

3《唐会要》:开元二十八年正月,令两京道路并种果树。庾信碑文:“寒关树直。”

4陈子昂《送友序》:“蜀山有云,巴水可涉。”江淹《江上之山赋》:“嶢嶷河尖出。”

5《后汉书》:桓典拜侍御史,常乘骢马,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6《晋书》:郗超为桓温参军,超有髯,府中号曰“髯参军”。《献帝春秋》:张辽问吴降人:“有紫髯将军是谁?”曰:“是孙会稽。”

7皇华,指杨。《诗序》:皇华,劳使臣之诗。《陈平传》: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

8《诗》:“于汝信宿。”

赠陈二补阙

【鹤注】此当是天宝十三载,长安作。【朱注】《唐六典》:垂拱中,置左右补阙各一员,天授初,左右各加三员。

世儒多泪没1,夫子独声名2。献纳开东观3,君王问长卿4。皂雕寒始急5,天马老能行6。自到青冥里7,休看白发生8

(上四颂语,下四勉辞。献纳之官,君王顾问,正其声名显赫处。皂雕,喻搏击不避;天马,喻老健不衰。盖既置身青冥,不当以头白自嫌也。【顾注】陈必老儒宿学,故以夫子称之,未言白发可见。【单复注】此诗首尾俱对,律度整严。)

1扬雄曰:“世儒怀庸庸之知。”董京《答孙楚》诗:“周道■兮颂声没,夏政衰兮五常泪。”

2曹植诗:“追举逐声名。”

3《两都赋序》:“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谢朓诗:“献纳云台表。”《后汉书》:永光十三年,帝幸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博选艺术之士,以充其官。华峤《谢秘书监表》:“马融博通,三入东观。”

4《齐国策》:“君王无羞亟问。”《汉书》: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狗监杨得意侍上,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召问相如。

5《埤雅》:鹰,似雕而大,黑色,俗呼皂雕。《唐书》:王志愔。除左台御史,时人呼为“皂雕”,言其顾瞻人吏,如皂雕之视燕雀也。刘贡父曰:杜诗“皂雕寒始急”,白乐天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皆读去声。事之始终,音上声。有所宿留今始然者,音去声。

6天马,大宛善马也,汉有《天马歌》。《管子》:“老马之智可用也。”

7《楚辞》:“据青冥而摅虹兮。”言青云杳冥也。

8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鹤注】梁氏编在至德二年,观诗云“但使残年饱吃饭”,略不及丧乱之意。据公《秋述》云:“秋,杜子卧病长安,旅况多雨,当时车马之客,今雨不来。”又云:“四十无位。”当是天宝十三年,与“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之句合耳。【朱注】诗有长安金城语,必京师作也。

鳞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1。尚看王生抱此怀2,在于甫也何由羡3。

(从王倚交情,冒起全意。王生为人,如麟角凤觜,世莫能知,于其敦笃交情,乃见特异,如煎胶续弦,始验其奇也。何由羡,言不能及其高怀。)

1【卢注】此以煎胶喻交情,即所谓胶漆虽坚,不如雷与陈也。《十洲记》,凤麟洲,在西海中央,洲上专多凤麟,数百合群,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台煎作胶,名为集弦胶,或云连金泥。此胶能属连弓弩断弦,折剑亦以胶连之。

2潘岳诗:“王生和鼎实。”

3《诗》:“无然歆羡。”

且过王生慰畴昔1,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2,多病沉年苦无健3。王生怪我颜色恶4,答云伏枕艰难遍5。疟疠三秋孰可忍6,寒热百日相交战7。头白眼暗坐有胝8,肉黄皮皱命如线9。

(此病后过王,而叙问答之词。上四,于初过时,自揣贫病之态。下六,于相见时,备述多病之状。)

1慰畴昔,慰己宿愿也。《记檀弓》:“畴昔之夜。”注:“畴,发语辞。”

2酷见,犹云惨逢。《世说》:“陶侃家酷贫。”《左传》:“三老冻馁。”

3庾信诗:“茂陵忽多病。”沉年,终年也。

4颜色恶,谓病容枯槁。《世说》:“郭璞意色甚恶。”

5魏文帝《燕歌行》“耿耿伏枕不能眠。”《诗》:“遇人之艰难矣。”

6《周礼》:“疾医皆有疠疾。”又云:“秋时有疟寒疾。”《内经注》:时疫忽行,受其虐厉,故疟从虐,病从厉。《诗》:“如三秋兮。”

7《内经》:“阳维为病苦寒热。”又云:“阴阳上下交争。”王献之书:“端坐将百日。”王粲《神女赋》:“心交战而贞胜。”

8《广韵》:“胝,皮厚也。”

9经又云: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索泽,即张仲景所谓脱皮肤甲错也。命如线,言性命几绝。《越绝书》:“中国不绝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1,为我力致美肴膳2。遣人向市赊香粳3,唤妇出房亲自馔4。长安冬殖酸且绿5,金城土酥净如练6。兼求畜豪且割鲜7,密沽斗酒谐终宴8。故人情义晚准似9,令我手中轻欲旋10。

(此王生留饮而记款待之情。乍见而怪,久视而哀,见疾痛相关。手足轻旋,享美膳而沉疴顿去也。)

1《韦玄成传》:“嘉气日兴,疾病平复。”

2汉古歌:“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

3《南都赋》:“滍皋香秔。”

4《颜氏家训》:“妇主中馈。”

5《周礼》:七葅。注:“全物若■为葅,细切为虀。”崔寔《四民月令》:九月作葵葅,其岁温,即待十月,【邵注】“葅,醃菜也。”

6《唐书》:金城县,属京兆府。至德二载,改名兴平。《长安志》:京兆府岁贡兴平酥、咸阳梨,不列方物。赵曰:土酥者,土产之酥。梦弼曰:酥,牛羊乳所为,色白如练也。谢朓诗,“澄江净如练。”

7《山海经》:豪彘,状如豚而白毛。畜豪,即豪猎。《西京赋》:“割鲜野食。”

8杨恽书:“斗酒自劳。”曹植诗:“终宴不知疲。”

9任昉诗:“犹我故人情。”《世说》:“情义随笃。”

10【朱注】:旋,谓手足旋转。《唐书》:安禄山作胡旋舞,其捷如风。

老马为驹信不虚1,当时得意况深眷2。但使残年饱喫饭3,只愿无事长相见4。

(未感王生交谊,应前煎胶续弦。老马二句,申上情义谁似,言众皆轻己,况能深眷乎。但使二句,申上手脚轻旋,言此后健饭,庶得常见也。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十句。)

1《诗》:“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按:老马为驹,两说不同。《诗笺》云:此喻幽王见老成之人,反侮慢之,视如幼稚,不自顾念年老人之遇己,亦将然也。《朱子集传》云:但知谗害人以取爵位,而不知其不胜任,如老马惫矣,而反自以为驹,不顾其后将有不胜任之患也。此诗若主前说,乃时辈轻侮之喻,正与情义谁似相关。若主后说,乃老年力疾之喻,又与手足轻旋相合。前说,钱谦益用之,后说,刘会孟用之。朱注则主前说,而驳后说。

2《杜臆》:近世人情,当时得意,过则忘之,况肯如王生之深眷乎。一说:平时意气相得,况今日又深加眷注,此王生情义之过人也。前说,“当”字读去声;后说,“当”字读平声。谢安《与支遁书》:“得意之事,殆为都尽。”

3《南史》:陈暄书:“寂寥当世,朽病残年。”

4《左传》:张趯曰:“子其无事矣。”

杜诗长篇起局,或比或赋,多是摄起全篇。此章麟角二句,旧注谓比王生抱负奇才,必用世乃见,于篇中不相关涉。唯卢元昌之说,独得其旨。盖公过王倚时,本尫赢病躯,及与之谈情愫,留欢宴,不觉手足轻旋,沉疴为之顿起,真有似乎煎胶续弦者。通篇脉络照应,确不可移。此章赠王倚,后有《赠姜七少府》诗,皆用方言谚语,盖王、姜二子,本非诗流,故就世俗常谈,发出恳至真情,令其晓然易见。文章浅深,随人而施,此其所以有益也。

送裴二虬尉永嘉

【鹤注】天宝十一载,公献《三大礼赋》,委官试文,但送有司参选。其《赠集贤学士》诗云“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盖有南游之志矣,与此诗扁舟之说相合。梁氏编在十三载,或相近。又曰:裴虬,大历四年为道州刺史。公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永嘉去。”考《世系表》,虬终于谏仪大夫,乃洗马裴之后。蔡曰:虬,字深原。韩愈《裴复墓志》:父虬,有气略,敢谏净,官谏议大夫,有宠代宗朝,屡辞不拜。卒,赠工部尚书。《唐书》:永嘉县,属温州。

0孤屿亭何处1,天涯水气中2。故人官就此,绝境兴谁同3。隐吏逢梅福4,游山忆谢公民扁舟吾已僦3,把钓待秋风。

(尉本微员,无事功可见,故就永嘉山水写出登临韵事。隐吏承官,切县尉。游山承兴,切永嘉。未乃不忘故交,兼有失志远游之意。)

1《寰字记》:孤屿,在温州南四里永嘉江中,屿有二峰。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孤屿媚中川。”后人建亭其上。

2梁简文帝诗:“获阴连水气。”

3陶潜《桃花源记序》:“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汉书》:梅福,九江人,补南昌尉。王莽专政,一朝弃妻子去,隐于会稽,至今传以为仙。《汝南先贤传》称郑钦为吏隐。

5《宋书》: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肆意遨游。

6僦,雇舟也。《前汉食货志》:“天下职输,或不赏其僦费。”《淮南子》:有僦车。

黄生曰:上半送裴,下半自叙。东道有知交,游踪有前哲,故起扁舟之兴,与第四相应。风把钓,句法倒装耳。杜诗传刻,有音近而讹者,如“异花来绝域”,误作“开绝域”,遂与开拆犯重。有形近而讹者,如“扁舟吾已僦”,误作“吾已就”,遂与就此犯重。又如“巫觋缀蛛丝”,误“缀”为“醉”,亦音近而讹。“况复传宗匠”,误“匠”为“近”,亦形近而讹也。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鹤注】蔡兴宗谓献《封西岳赋》在天宝十三载冬。玩诗未二句,当是其年未进赋时所投赠。《演义》:献纳使,掌封匦,起居舍人,掌起居注,因必起居而兼献纳也。【朱注】因以起居舍人知匦事,献纳使其兼官耳。旧注谓中书舍人知臣,此制始于宝应元年,误矣。《唐书》:垂拱二年,置匦,以受四方之书,以谏议大夫补阙抬遗一人,充使知匦事。天宝九载,以匦声近鬼,改为献纳使。《唐志》:每仗下议政事,起居郎一人执事记录于前,史官随之。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丞相后。

献纳司存雨露边1,地分清切任才贤2。舍人退食收封事3,宫女开函捧御筵4。晓漏追趋青琐阀5,晴窗点检白云篇6。扬雄更有《河东赋》7,唯待吹嘘送上天8。

(献纳舍人,上四并提,下四分顶。献纳本在外,而曰“司存雨露边”,以献纳属于舍人也,“清切”承“雨露”。舍人本在内,而曰“退食收封事”,以舍人兼管献纳也,“开函”承“封事”。追趋禁闼,点检云篇,申明舍人之事。《河东》有赋,吹嘘上呈,申明献纳之职。双提分顶,局法整齐。玩结语,知公久怀献赋之意矣。朱注以白云篇属献纳,颇混。)

1沈约《恩幸论》:“阶闼之任,各有司存。”《诗注》:“雨露者,天所润万物,喻王者恩泽也。”

2韩王嘉诗:“地分丹鹫岭。”刘桢诗:“拘限清切禁。”地分,分处其地也。清切,清要切近也。袁淑诗:“八方凑才贤。”

3《诗》:“退食自公。”《后汉书》:冬夏至,八能士书版言事,封以皂囊。《唐书》:内官有掌书三人,掌传宣启奏。

4唐制:便殿奏事,宫女开匦函,以所投封事奏御。社审言诗,“帝子王臣捧御筵。”

5又诗:“风清晓漏闻。”范云诗:“摄官青琐阔。”《汉书注》:青琐,刻为连琐文,以青涂之。《宫阙簿》:青琐门,在南宫。

6汉武帝《秋风词》:“秋风起兮白云飞。”薛梦符引此,以证白云篇。周穆王《白云谣》:“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张綖引此,以比清切地。据《新史》,舍人,本纪言之职,惟编诏书。“检点白云篇”,指所编诏书是也。《演义》以检点属献纳司,所谓白云篇者,草茅之言,必检点而后收之,此以在下诗文为白云篇。朱注引陶渊明《和郭主簿》诗:“遥遥望白云,怀古意何深。”故郎士元《冯翊西楼》诗有“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言在野文章,舍人皆得上达,故下接以赋待吹嘘。张希良曰:旧指白云篇为隐逸之书,非也。宋之间《登总持庄严二字》诗:”帝歌云梢白,御酒菊花黄。”张说《扈从》诗:“献纳纤天札,飘飘飞白云。”白云本汉武《秋风辞》,谓御制也。舍人职王言,故有点检白云之赠。《初学记》梁沈约、张正见,隋孔范,皆有咏白云诗。沈是《和王中书益》,与杜之《赠舍人》者合,或引《王母歌》、陶弘景《送司马承祯》,皆误。

7《扬雄传》:“上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墟,思唐虞之风。”雄上《河东赋》以献。公诗“赋料扬雄敌”,盖素以子云自方也。

8姜宸英曰:《后汉郑泰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注:“枯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又《淮南子》:“呕之而生,吹之而死。”二字义正相反。今竿牍家动云吹嘘,其误已久。《抱朴子》:“二至之气,吹嘘不能增。”《北史》:卢思道剪拂吹嘘,长其光价。咦信诗:“畴昔滥吹嘘。”则诸公并沿袭之矣。汉乐歌,“飞龙秋游上天。”朱瀚曰:未句似巫觋烧纸钱状,殊堪捧腹。黄鹤曰:天室九载正月庚戌,群臣请封西岳,从之。三月,西岳庙灾。时久旱,制:停封西岳。故十三载公又奏赋以请。未几,兵戈四起,卒不果行。

崔驸马山亭宴集

【鹤注】梁氏编在天宝十四载。是年禄山反状已明,七月,遣善将献马,此时上下皆忧,公岂容“终日困香醪”?或是十三秋作。玄宗女晋国公主下嫁崔惠童,咸宜公主下嫁崔嵩,此驸马乃惠童。惠童京城东有山池。

萧史幽栖地1,林间踏凤毛2。袱流何处入3,乱石闭门高4。客醉挥金碗5,诗成得绣袍6。清秋多宴会7,终日困香醪8。

(上四山亭之景,下四宴集之事。萧史,比崔驸马。风毛,谓林间遗迹。时公主盖已逝世矣。流泉洄曲,石势获岑,此正写其幽胜。宾主豪兴,则于下截写出。)

1鲍照诗:“萧史爱长年。”详见首卷。江总诗:“独于幽栖地。”张希良曰:杨诚斋《杂记》:萧史。宣王之史官,弄玉之婿。按:自宣王至秦穆公,当襄王之世,更幽、平、桓、庄、僖、惠六王,年且一百七十六,襄王嗣立。萧史非有延年之术,何以婿弄玉耶?诚斋之说甚怪。附识于此。今按:萧史,乃史官,非人名也。所谓弄玉婿者,恐是萧氏后人,世为史官者。若指宣王时之萧史,岂有年氏三甲之人,可为穆公婿乎?诚斋之说,亦当存疑。

2风毛,见首卷。

3何逊诗:“袱流自洄纠。”洑,洄流也。

4诸葛武侯《黄陵庙记》:“乱石排空,惊涛拍岸。”

5宋之问诗:“客醉山月静。”《礼记》:执玉爵者勿挥。注:“不可振去余沥,恐失坠也。”《孔氏志怪》:汉卢充家西有崔少府墓,充与崔女为幽婚,生子,临别赠以金碗并诗,云:“何以赠余亲,金碗可颐儿。”此切崔而用之,并见公主已故。

6《唐会要》:天授二年,内出绣袍,赐新除都督刺史,比刺绣作山形,绕山勒回文。又延载元年,内出绣袍,赐文武从官三品以上,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舒襟皆各为回文。《旧唐书》,则天幸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先成者以锦袍赐之。

7《晋书山简传》:“燕会之日。”8庾信诗:“香醪酌美酒,枯蚌藉兰肴。”《易》:“困于酒食。”

示从孙济

【鹤注】诗言“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则济所居在长安矣,当是天宝十三载作。【朱注】《唐书宰相世系表》,公为征南十三代,济为征南十四代。今诗云“诸孙”,则公与济当隔二代,非侄行矣。恐表未可据。又《钱笺》引颜真卿《神道碑》:济为征南十四代孙,东川节度使,兼京兆尹,亦与表合。当以公诗为正。济,字应物。

平明跨驴出1,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沓2,且复寻诸孙。

(从访济叙起,潦倒中仍存气骨。陶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此诗起语本之。)

1《楚辞》:“平明发兮苍梧。”

2《前汉息夫躬传》:交游贵戚,趋走权门。”《诗》:“噂沓背憎。”《笺》:“噂噂沓沓,相对语,背则相憎逐。”

诸孙贫无事1,宅舍如荒村2。堂前自生竹3,堂后自生萱1。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5。

此见宅舍之景,而伤本支零落,赋而比也。

1《何氏语林》:王泰,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

2隋李密诗:“荒村葵蕾深。”

3刘峻诗:“修竹堂阴植。”

4《诗》:“焉得蘐草,言树之背。”注:“萱草,令人忘忱。背,北堂也。”《疏》:“房堂所居之地,总谓之堂。”

5《左传》:“其生不蕃。”

淘米少汲水1,汲多井水浑。刘葵莫放手2,放手伤葵根3。

(此见朝饔之事,讽其加意根源,比而兴也。赵次公云:族之有宗,犹水之有源,葵之有根也。水有源,勿浑之而已;葵有根,匆伤之而已;族有宗,则勿疏远之而已。)

1《易正义》:“汲水以至井上。”

2鲍照诗:“腰镰刈葵藿。”《后汉》:永平诏:“残吏放手。”

3《吴越春秋》:“食其实者,不伤其枝;饮其水者,不浊其流。”古诗:“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

阿翁懒惰久1,觉儿行步奔2。所来为宗族3,亦不为盘飨4。小人利口实5,薄俗难具论6。勿受外嫌猜7,同姓古所敦8。

(未述过访之意,勖其敦厚同姓。详玩诗词,似为济有嫌疑而发。行步奔,承上淘米汲水。利口实,起下外人猜嫌。文气在四句分截。此章起首、中间,各四句,前段六句,未段八句。)

1《世说》:张凭对其祖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陶潜诗:“懒惰故无匹。”

2《世说》:王右军曰:“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卢注】谓公欲警觉儿辈,故奔走而来。此说未合。公本跨驴而出,非步行而至者。行步,当就济言。《神仙传》:王烈行步如飞。

3《坊记》:“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

4《左传》:“乃馈盘飧,置壁焉。”【邵注】“盘,盛饭器。飧,水浇饭也。”

5按:口实有二义,若承上盘飧,是口腹贪饕,当以《颐卦》“自求口实”为证。若照下外嫌,是口舌谗间,当据《尚书》“以台为口实”作证。宜从后说为确。

6徐众《三国评》:“情义足以励薄俗。”

7【邵注】外嫌猜,外人嫌疑而生猜忌。鲍照诗:“不受外嫌猜。”

8《孔丛子》:“同姓为宗,合族为属。”曹植《求通亲亲表》:“骨肉之恩,爽而不离,亲亲之义,实在敦固。”此“敦”字所本。

卢元昌曰:大历七年,元载党徐浩。属杜济以知驿奏优,贬杭州刺史。据此,济交必多比匪,宜此诗有权门噂沓,小人利口等语,盖公之先见也。

《随笔》云:杜诗每用“受”、“觉”二字。其用受字云:“修竹不受暑”、“勿受外嫌猜”、“莫受二毛侵”、“背面受和风”、“监河受贷粟”、“轻燕受风斜”、“能事不受相促迫”、“野航恰受两三人”、“一双白鱼不受钓”、“雄姿未受伏枥恩”。其用党字云:“已觉糟床注”、“更觉松竹幽”、“日觉死生忙”、“最觉润龙麟”、“喜觉都城动”、“更觉老随人”、“觉儿行步奔”、“尚觉王孙贵”、“含凄觉汝贤”、“诗成觉有神”、“已觉披衣惯”、“城池未觉喧”、“无人觉来往”、“直觉巫山暮”、“重觉在天边”、“深觉负平生”、“秋党追随尽”、“追随不觉晚”、“已觉良宵永”、“已觉气与嵩华敌”、“未觉千金满高价”、“梅花欲开不自觉”、“自得隋珠觉夜明”、“更觉良工心独苦”、“始觉屏障生光辉”、“吏情更觉沧州远”、“习池未觉流风尽”,用之虽多,然每字命意不同,又杂千五百篇中,读之唯见其新工也。

九日寄岑参

此当是天宝十三载九月作。《通考》:岑参,南阳人,天宝三载进士,解褐为卫率兵曹参军。

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1。所向泥活活2,思君令人瘦3。沉吟坐西轩4,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5,难为一相就6。

(首叙沮雨思岑。出门,欲访岑也。坐轩,不能往矣。错昏昼,阴雨晦蒙。曲江头,岑参所在。)

1《齐民要术》:种麻,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

2《诗》:“北流活活。”谢灵运诗:“活活夕流驶。”赵曰:“活活,泥水深多,行有声也。”

3古诗:“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4谢灵运诗:“沉吟为尔感。”晋刘妙容歌:“西轩琴复清。”

5卢照邻诗:“寸步千里兮不相闻。”

6鲍照《行路难》:“且愿得志数相就。”

吁嗟乎苍生1,稼穑不可救2。安得诛云师3,畴能补天漏4。大明韬日月5,旷野号禽兽6。君子强逶迤7,小人困驰骤8。

(次写淫雨之害。呼苍生,忧天漏,极悲天悯人之词。赵曰:昼夜常雨,故日月韬晦,飞走路穷,故禽兽哀号。君子有车马,亦强透迤而已。小人徒步,故困于驰骤也。)

1《诗》:“吁嗟乎驺虞。”《尚书》:“海隅苍生。”

2又:“稼稿作甘。”

3张衡《思玄赋》:“云师■以交杂兮。”洙曰:云师,名屏翳。《广雅》:“云师谓之丰隆。”

4《列子》:“女蜗氏炼五色石补天。”《梁益州记》:雅州西北有大漏天,小漏天。

5《礼器》:“大明生于东。”《广雅》:“日曰大明。”

6《诗》:“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楚辞》:“鸟鲁鸣以号群兮。”

7江淹诗:“君子未获宴,小人亦自营。”《登楼赋》:“路透迄而修迥兮。”

8《庄子》:“驰之骤之。”《韩非子》:“驰骤周旋。”

维南有崇山1,恐与川浸溜2。是节东篱菊3,纷披为谁秀4。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5。采采黄金花6,何由满衣袖7。

(末伤九日时景。高山几没,故篱菊空披。岑生兴在诗酒,不能一采黄花,此又代为怅怏,正应上思君意。此章三段,各八句。)

1惟南二句,当连下篱菊,盖用陶诗也。《西都赋》:“崇山隐天。”《一统志》:崇山,属沣州。

2《周礼注》:“水流而趋海者曰川,深积而成渊者曰浸。”《前汉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今按:溜,水流漂急也。

3梁简文帝《九日》诗:“是节协阳数。”陶潜《九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中山王《文木赋》:“华叶分披。”庚信赋:“纷披草树。”

5《西京杂记》:正月旦造酒,八月成,名曰九酝,一名醇酎。张载《酒赋》:“中山夏启,醇酎秋发。”邹阳《酒赋》:“凝醷醇酎,千日一醒。”

6《诗》:“采采卷耳。”左贵嫔《菊颂》:“春茂翠叶,秋耀金花。”张翰《杂诗》:“黄花似散金。”

7江淹诗:“风至衣袖冷。”张綖曰:此诗忧国家危乱将至,而气象愁惨,《邺》之“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意正相似。

今按《通鉴》:天宝十二载,秋八月,关中大饥,上忧雨伤稼,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雨虽多,不害稼也。”扶风太守房琯言所部水灾,国忠使御史推之。是岁,天下无敢言灾者。高力士侍侧,上曰:“淫雨不已,卿可尽言。”对曰:“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诗中苍生稼穑一段,确有所指。云师,恶宰相之失职。天漏,讥人君之阙德。韬日月,国忠蒙蔽也。号禽兽,禄山恣横也。君子小人,贵贱俱不得所也。

叹庭前甘菊花

【鹤注】此当是天宝十三载,在长安时作,盖献《西岳赋》之后。

庭前甘菊移时晚1,青蕊重阳不堪摘2。明日萧条醉尽醒3,残花烂慢开何益4?篱边野外多众芳5,采撷细琐升中堂6。念兹空长大枝叶7,结根失所缠风霜8。

(此诗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众芳喻小人,伤君子晚犹不遇,而小人杂进在位也,《杜臆》:菊有甘苦二种,甘者可入药,苦者似菊而非,其名曰薏。所云众芳细琐者,薏之属也。移时晚。言移植后时。根失所,谓失其故处。)

1鲍令晖诗:“庭前华紫兰。”晋《清商曲》:“甘菊吐黄花。”《枯树赋》:“九畹称根。”

2魏文帝书:“九为阳数,日月并应,名曰重阳。”梁元帝诗:“时蔽摘花人。”

3陶潜诗:“风声自萧条。”《楚辞》:“众人皆醉我独醒。”

4庾信诗:“残花烂慢舒。”

5《世说》:颜延之于篱边,闻张演与客语。《尔雅》:“野外谓之林。”《楚辞》:“哀众芳之芜秽。”

6谢脁诗:“遇君时采撷。”《抱朴子》:“臭鼠之细琐。”刘桢诗:“万舞在中堂。”

7《书扒》:“念兹在兹。”古诗:“枝叶日夜寒。”

8陆机诗:“结根奥且坚。”繁钦诗:“惠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南史》:刘俣诗:“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鹤注】此是天宝十三载作。盖是年九月,淫雨不止,诗云清秋霖潦,正其时也。题首承字,乃谦己尊人之词,后承闻故相房公诗题,亦然。《唐书》:膳部,属礼部,郎中、员外各一人。《太平广记》:《纪闻》:唐沈东美为员外郎,太子詹事佳期之子。【朱注】《唐书》:佺期以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与公祖审言同事武后,故诗中有利日史”、“通家”等语,而比东美为诸父。又律体盛于佺期,故云“诗律群公问”也。旧说沈丈俱作沈既济之胄,大谬。既济,德宗时人,《唐书》可考。

今日西京掾1,多除南省郎2。(原注:府掾四人,同日拜郎。)通家惟沈氏3,谒帝似冯唐4。诗律群公问5,儒门旧史长6。清秋便寓直7,列宿顿辉光8。

(首叙沈除员外。掾多除郎,四人同拜也。沈为世交,故云通家。晚得郎官,故比冯唐。诗律二句,称其家学。清秋二句,新授员外也。)

1黄希曰:掾,谓京兆府掾,如司录、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之类。《唐志》并正七品。府掾拜郎。盖自七品而升六品也。又曰:西京掾,明掾起于汉西京也。两汉有决曹掾、赋曹掾,又张汤以儿宽为奏谳掾。

2【钱笺】《国史补》:旧说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杜氏《通典》:时谓尚书省为南省,门下中书为北省。

3通家,见本卷。

4曹植诗:“谒帝承明庐。”《汉书》:冯唐年九十余为郎。

5《后汉钟皓传》:以诗律教授同郡陈寔。本谓诗与律法,此诗则指诗之律体。希曰:《宋之问传》:魂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又,沈约亦修宋史。

6颜延之诗:“国尚师位,家崇儒门。”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7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潘岳《秋兴赋序》:“余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寓,寄也。

8《后汉书》: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史记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座东北。杜佑曰:近代皆以郎官上应列宿,为尚书郎故事。按:天文有武贲、郎位等星,皆在太微帝座后,为翊卫之象,应劭、杨秉所言三署郎是也。世人谓之尚书郎,则误矣。其失盖自梁陶藻《职官要录》,以汉三署郎故事,通为尚书郎,循名失实,疑误后代。曹植诗:“列宿正参差。焦竑曰:星宿之宿,《韵略》音秀,误也。宿是日月五星之次舍,以止宿为义。《阴符经》:“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又古语:“知星宿,衣不覆。”亦作入声读。曹植《登台赋》:“齐日月之辉光。”

未暇申安慰1,含情空激扬2。司存何所比,膳部默凄伤。(原注:甫大父昔任此官。)贫贱人事略3,经过霖潦妨4。礼同诸父长5,恩岂布衣忘6。

(次言阻雨失贺。安慰,谓往贺之词。司存二句,承前南省,自念其祖也。霖潦,为淫雨所阻。礼同二句,应前通家,自述交情也。)

1《续汉书》:赵岐为太仆,持节安慰天下。《古诗焦仲卿妻》:“时时为安慰。”

2王粲诗:“含情欲待谁。”激扬,喜跃之意。江淹《恨赋》:“神气激扬。”

3蔡中郎碑:“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式是百司。”事字叶读时。陶潜诗:“野外罕人事。”

4萧贲诗:“经过狭斜里。”曹摅诗:“霖潦淹庭除。”

5《诗》:“以速诸父。”

6《汉书卢绾传》:“待客如布衣交。”诸父,谓沈。布衣,自谓。

天路牵骐骥1,云台引栋梁2。徒怀贡公喜3,飒飒鬓毛苍4。

(未乃颂沈而自慨。天路云台,沈仕于朝。骐骥栋梁,言能致远而任重。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1《枚乘传》:“天路隔无期。”曹植表:“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

2《淮南子》:“云台之高高。”注:“台高际于云,故曰云台。”《南史》:袁粲见王俭曰:“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器矣。”

3贡公喜,见首卷。

4柳恽诗:“飒飒似霜叶。”谢朓诗:“宁伤蓬鬓飒。”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鹤注】此亦天宝十三载秋作。原注:“陇西公,即汉中王瑀。”徵士,瑯琊王彻。《旧唐书》:瑀,让皇帝第六子,早有才望,伟仪表,初封陇西郡公。天宝十五载,从玄宗幸蜀,至汉中,因封汉中王。《左传》:秋无苦雨。

今秋乃淫雨1,仲月来寒风2。群木水光下3,万家云气中4。所思碍行潦5,九里信不通6。悄悄素浐路7,迢迢天汉东8。愿腾六尺马9,背若孤征鸿10。划见公子面(11),超然欢笑同(12)。

(此秋苦淫雨而思陇西公也。群木二句,雨中远景。悄悄二句,阻水难行。曰腾马,欲陆行以见陇西也。)

1《尔雅》:“久雨谓之淫雨。”

2陶潜诗:“寒风拂枯树。”

3《南史齐武帝纪》:“青翠扶疏,有殊群木。”鲍照诗:“水光溢兮松雾动。”

4《秦国策》:“效万家之都。”《高唐赋》:“其上独有云气。”水涨,故映木。积雨,故云多。

5阮籍诗:“登高眺所思。”《诗》:“洞酌彼行潦。”《疏》云:“行,道也。潦,雨水也。”

6赵曰:九里,指陇西所居。谢惠连诗:“九里乐同润。”

7《诗》:“忧心悄悄。”悄悄,忧貌。《长安志》:浐水,在万年县东北,流四十里入渭。潘岳《西征赋》:“玄灞素浐。”

8陆机诗:“迢迢造天庭。”迢迢,远貌。赵曰:天汉,乃中渭桥之所。《三辅黄图》:“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是也。《西征赋》:“仪景星于天汉。”

9《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为马。

10刘孝绰诗:“持此连树枝,暂作背飞鸿。”曹植诗:“孤鸿飞南游。”此言身跨马背,若飞鸿孤征也。赵曰:鸿群飞,犹详缓。孤飞,则逐伴而急疾。

(11)《隋书》:文帝谓李德林曰:“昨宵恨夜长,不得早见公面。”曹植诗:“翩翩我公子。”李宗室,故称公子。

(12)王筠诗:“超然独长往。”曹植诗:“欢笑尽娱。”

奋飞既胡越1,局促伤樊笼2。一饭四五起3,凭轩心力穷4。嘉蔬没溷浊5,时菊碎棒丛6。鹰隼亦屈猛7,乌鸢何所蒙8。式瞻北邻居9,取适南巷翁10。挂席钓川涨(11),焉知清兴终(12)。

(此不见陇两而思王徵士也。奋飞四句,承上起下。嘉蔬四句,雨中近景。曰挂席,欲水行以见徵士也。此章上下二段,各十二句。)

1《诗》:“不能奋飞。”赵曰:相隔如胡越,犹王粲所云“胡越异区”也。

2仲长统《述志》诗:“人事可遣,何为局促。”《庄子》:“泽雉不蕲,畜乎樊中。”注:“樊,所以笼雉也。”齐高帝赋:“伤樊笼之或累。”

3古史:周公一饭三吐哺。刘桢诗:“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吴志》:潘浚谓孙权曰:“樊佃昔尝为州人设馔,比至日中,十余自起。”

4江淹诗:“凭轩咏尧老。”《胡广传》:“心力克壮。”

5【朱注】《记》:稻曰嘉蔬。郭璞《江赋》:“挺自然之嘉蔬。”又,公《园官送菜诗并序》,皆以嘉蔬为菜,义可兼用耳。溷浊,泥水也,郭璞《风赋》:“骇溷浊,扬腐余。”

6潘岳诗:“时菊耀岩阿。”

7《春秋感精符》:“季秋霜始降,鹰隼击。”张华《鹪鹩赋》:“苍鹰鸷而受緤,屈猛志以服养。”

8《吴越春秋》歌:“仰飞鸟兮乌鸢。”晋刘颂疏:“不识所蒙更生之恩。”

9《世说》:“不如式瞻仪型。”式,用也。潘尼诗:“爪牙司北邻。”

10谢灵运《山居赋》:“随时取适。”瞻北邻,则南翁为之适意。【卢注】《逼侧行》云“我居巷南子巷北”,故知公为南巷翁也。

(11)《海赋》:“扬微绡,挂帆席。”谢灵运诗:“挂席拾海月。”

(12)王勃诗:“清兴殊未阑。”未谓同游涨水,则兴无终尽。

秋雨叹三首

【卢注】《唐书》:天宝十三载秋,霖雨害稼,六旬不止,帝忧之。杨国忠取禾之善者以献,曰:“雨虽多,不害稼。”公有感而作是诗。

雨中百草秋烂死1,阶下决明颜色鲜2,著叶满枝翠羽盖3,开花无数黄金钱4。凉风萧萧吹汝急5,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6,临风三嗅馨香泣7。

(首章,叹久雨害物。上四喜决明耐雨,下则忧其孤立而摧风山,赋中有比。申涵光曰:凉风吹汝二句,说君子处乱世甚危。)

1庾信诗:“烂草变初萤。”

2《本草图经》:决明子,夏初生苗,叶似苜蓿而大,七月开黄化结角,其子作穗,似青绿豆而锐。杜定功曰:《神农本草》:决明子,生龙门川泽间,与石决明同,皆主明目,故有决明之号。宋人史铸《百菊集谱》云:注杜者,以为《本草》决明子。此物乃七月作花,开如白扁豆,叶极稀疏,焉得有翠羽盖与黄金钱耶?彼盖不知甘菊一名石决,为其明目去翳,与石决明同功,故吴楚间呼为石决,子美所叹,正指此花。注家乃认为决明子,疏矣。

3《说苑》:鄂君乘青翰之舟,张翠羽之盖。

4杨方诗:“黄花如沓金,白花如散银。”

5《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荆卿歌:“风萧萧兮易水寒。”《诗》:“箨兮箨兮,风其吹汝。”

6《南史》:宋江湛之谓沈庆之曰:“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7《论语》:“三嗅而作。”宋子侯诗:“安得久馨香。”

其二

阑风伏雨秋纷纷1,四海八荒同一云2。去马来牛不复辨3,浊烃清渭何当分4。禾头生耳黍穗黑5,农夫田父无消息6。城中斗米换衾裯7,相许宁论两相直8。

(次章,叹久雨害人,上四皆积雨之象,下慨伤稼而阻饥也。吴论:阑风伏雨,无日不雨,四海八荒,无处不雨,田野城中,则又无人不受其患矣。【卢注】换米不计直,疗饥急,救寒暖也。)

1赵子栎曰: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阑,如谢灵运“阑暑”之阑;伏,如《左传》“夏无伏阴”之伏。旧引《楚辞》“光风泛崇兰”,以“伏”为三伏,非是。【朱注】谢灵运诗“述职期阑暑”,又张协《苦雨》诗“阶下伏泉涌”,用字皆出《文选》。阑风、伏雨,大抵是风过雨来之状,秋深时,往往有之。胡仔谓“长雨”如“长物”之长,亦未安。荆公本作“仗雨”,当即伏字之讹耳。

2《淮南子》:八埏之外曰八荒。《诗》:“上天同云。”

3《左传》:“风马牛不相及。”《疏》云:“马逐上风而去,牛逐下风而来。”《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

4《西征赋》:“其北则有清渭浊泾。”《关中记》:泾水入渭,合流三百里,清浊不相杂。

5《朝野金载》:俚谚曰:“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朱注:禾生耳,谓牙蘖絭卷,如耳之形。

6潘岳《秋兴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蔡琰诗:“迎问其消息。”

7《诗》:“抱衾与裯。”裯,单被也。

8【卢注】是秋,帝令出太仓粟,减价祟与贫入。但上虽减价,而下不论直,盖沾实惠者少矣。

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1,反锁衡门守环堵2。老夫不出长蓬蒿3,稚子无忧走风雨4。雨声飕飕催早寒5,胡雁翅湿高飞难6。秋来未曾见白日7,泥污后土何时干8。

(末章,自叹久雨之困。上四言雨中寥落,下则触景而增愁也。农夫田父,概指长安之人。老夫稚子,自述旅居情事。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

1《前汉邹阳传》:“布衣穷居之士。”司马迁《答任安书》:“刑余之人,无所比数。”

2杜笃《论都赋》:“俱关门之反拒。”庾信诗:“惊妻倒闭门。”即所谓反锁也。《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注:“横木为门。”《记》:“儒有环堵之室。”注:“环,周围也,方丈为堵。”

3《诗》:“老夫灌灌。”《庄子庚桑》篇:“凿垣墙而植蓬蒿。”赵岐《三辅决录注》:张仲蔚隐身不仕,所居蓬蒿没人。

4《归去来辞》:“稚子候门。”

5卢僎诗:“风雨暗飕飕。”颜延之诗:“秋至恒早寒。”

6鲍照诗:“胡雁已矫翼。”庾信诗:“雁湿断行来。”古诗:“奋翅起高飞。”

7魏文帝《秋霖赋》:“悲白日之不旸。”

8《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

此感秋雨而赋诗,三章各有讽刺。房琯上言水灾,国忠使御史按之,故曰“恐汝后时难独立”。国忠恶言灾异,而四方匿不以闻,故曰“农夫田父无消息”。帝以国事付宰相,而国忠每事务为蒙蔽,故曰“秋来未尝见白日”。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非泛然作也。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

张垍为太常卿,在天宝十三载。当是其年作。【朱注】《旧书》天宝十三载三月,张均由宪部尚书贬建安太守,还为大理卿。不言均尝为太常卿也。此诗乃是与垍。考《旧书均传》云:九载,迁刑部尚书,自以才名当为宰辅。杨国忠用事,罢陈希烈,引韦见素代之,仍以均为大理卿,均大失望。《垍传》云:十三载,尽逐张垍兄弟,仍以均为建安太守,垍为卢溪司马,岁中召还,再迁为太常卿。《新书》:均还,授大理卿,垍授太常卿。与《旧书》合。《通鉴》亦云:至德元载五月,太常卿张垍,荐虢王巨有勇略。此诗是赠垍甚明。旧本作均,乃刀笔之讹耳。《前汉百官表》: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

方丈三韩外1,昆仑万国西2。建标天地阔3,诣绝古今迷。气得神仙迥4,恩承雨露低5。相门清议众6,儒术大名齐7。

(先引古托讽。言方丈昆仑,其东西异标,在天地辽阔之乡,欲往指绝域,乃古今共迷之处。张垍于宝仙洞中,求得真符,其感神仙而膺主眷,岂若前世之渺茫乎。又继之曰:宰相之门,实清议所属,儒术相继,宜父子齐名,岂可求仙以结主知乎。言外隐含讥刺。)

1张远注:《通鉴》:天宝九载十月,太白山人王元翼,言见玄元皇帝,云宝仙洞有妙宝真符。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往求,得之。此必与垍同行也。《史记秦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于是遣徐市入海求仙人。《十洲记》:方丈洲,在东海中央,东西南北岸,相去正等。方丈,方五千里。《魏志》: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辰韩者,古之辰国也。马韩在西。

2周穆王升昆仑,出《列子》。《水经》:昆仑墟,在西北,去嵩五万里。《易》:“先王以建万国。”

3《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

4《晋书嵇康传》:“神仙禀之自然。”

5《诗蓼萧》注:“雨露者,天所润万物,喻王者恩泽。”

6相门,见《赠韦左丞》诗。垍,乃说之子,故曰相门。晋傅玄《士风论》:“先王之御天下,教化隆于上,清议行于下。”清议,即月旦评意。

7《史记》:“招致儒术之士。”《孔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

轩冕罗天阙1,琳瑯识介珪2,伶官诗必诵3,夔乐典犹稽4。健笔凌鹦鹉5,铦锋莹鷿鹈6。友于皆挺拔7,公望各端倪8。通籍逾青琐9,亨衢照紫泥10。灵虬传夕箭(11),归马散霜蹄(12)。能事闻重译(13),嘉谟及远黎(14)。弼谐方一展(15),班序更何跻(16)。

(此称美张卿。轩冕多人,而介圭特重,言清卿之贵。伶官诵诗,而乐律待稽,言太常之职。笔能作赋,而词锋如剑,兄弟挺出,而公卿可期,此言文章品望。身居青琐,而文映紫泥,漏深传箭,而骑马出朝,此言出入恩宠。制作遥传,而谋猷及远,弼谐得展,而班次莫加,此言勋名爵位。)

1《七命》:“轩冕荡荡。”《左传》:“服冕乘轩。”袁豸诗:“连吹入天阙。”

2《楚辞》:“璆锵鸣兮琳琅。”《世说》:有人见王太尉诸公还,诸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琳琅,佩玉之饰,言于琳琅中识介圭也。《诗》:“锡尔介圭。”《笺》:“介圭,长尺有二寸。”

3洙曰:邶诗《简兮序》:“仕于伶官。”注:“伶氏,世掌乐官,故后世号乐官为伶官。”《汉礼乐志》:诵六诗,习六舞。

4《书》:“夔,命女典乐,教胄子。”

5庾信《宇文顺集序》:“章表健笔,一付陈琳。”《后汉书》:祢衡在黄祖座,作《鹦鹉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6《西京赋》:“胸突铦锋。”《尔雅注》:“鷿鹈,似凫而小。”膏中莹刀剑。戴嵩诗:“剑莹鷿鹈膏。”

7黄彻《■溪诗话》:《书》言;“惟孝友于兄弟。”《后汉史弼传》:“陛下信于友于,不忍恩绝。”而渊明诗遂云:“再喜见友于。”《诗》言:“贻厥孙谋。”《南史》:到溉之孙盖,从宋武帝登北固楼,赋诗,帝称为才子。后溉和上诗,上辄手诏戏之曰:“得无贻厥之力乎?”而王俭碑文又云:“贻厥之寄,允属时望。”杜诗“友于皆挺拔”,昌黎诗“谁谓贻厥无基址”,二事正可作对。《文心雕龙》:“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8《晋虞■传》: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南史谢举传》:“人伦仪表,久著公望。”《庄子》:“终始反覆,不知端倪。”端,绪也。倪,畔也。

9《汉文帝纪》:令从官给事官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安、物色,悬之宫门,按验相应,乃得入也。”应劭曰:“黄门侍郎,每日暮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钱笺】均、增供奉翰林院,故曰逾青琐。

10《易》:“何天之衢亨。”紫泥,注见二卷,此言掌纶翰之事也。

(11)陆倕《新漏刻铭》:“灵虬承注,阴虫吐噏。铜史司刻,金徒抱箭。”

(12)《庄子》:“马蹄可以践霜雪。”曹植诗:“俯身散马蹄。”苏伯玉妻诗:“何惜马蹄归不数。”

(13)袁淑诗:“毕能事之效。”《汉西域传》:越裳重译,献白雉。师古曰:“译,谓传言也。道路绝远,风俗殆隔,故累译而后乃通。【朱注】时垍自贬所召还,故有“重译”“远黎”之句。

(14)《扬子法言》:“忠言嘉谟。”沈佺期诗:“宸慈恤远黎。”

(15)《书》:“谟明弼谐。”

(16)【朱注】班序,谓班爵之序。更何跻,言莫有跻其上者。《左传》:“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

适越空颠踬1,游梁竟惨凄2。谬知终画虎3,微分是醯鸡4。萍泛无休日5,桃阴想旧蹊6。吹嘘人所羡7,腾跃事仍睽8。碧海真难涉9,青云不可梯10。顾深惭锻炼(11),才小辱提携(12)。槛束哀猿叫,(13),枝惊夜鹊栖(14)。几时陪羽猎(15),应指钓璜溪(16)。

(末乃自叙沦落也。适越游梁,浪游之迹。知同画虎,谓召试不遇。分等醯鸡,谓抱道不行。萍踪无托,而回想旧居,以张公吹嘘之后,腾跃终沮也。从此碧海无涯,青云难上矣,虽蒙顾遇提携,亦自愧才疏未炼耳。哀猿惊鹊,困穷莫诉,陪猎钓溪,终望张之见引也。此章八句起,下两段各十六句。)

1【赵注】公初落魄时,尝适越矣,传所谓客吴越是也。公又尝游梁矣,《赠李白》诗所谓“亦有梁宋游”是也。《庄子》:宋人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抱朴子》:“闇于自量者,忘中道之颠踬。”

2《史记》:相如因病兔,客游梁。《楚辞》:“心闵怜之惨凄兮。”

3《马援传》:“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4《庄子》:孔子见老聃,出,语颜回曰:“丘之道,其犹醯鸡乎?”注:“瓮中蠛蠓也。”

5谢灵运诗:“苹萍泛沉深。”古诗:“泛泛江汉萍,漂荡水无根。”

6《李广传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7吹嘘,见前。

8《庄子》:“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睽,乖离也。

9《十洲记》:东海之东,复有碧海,水不盐苦,正作碧色。

10谢灵运诗:“共登青云梯。”注:“仙者因云而升,谓之云梯。”

(11)顾,眷顾也。张协《七命》:“楚之阳剑,欧治所营,乃锻乃炼,万辟千灌。”注:“锻炼,刻苦成材之义。”

(12)《曲礼》:“长者与之提携。”【朱注】垍必尝荐公而不达,故有吹嘘、提携等句。

(13)《淮南子》:“置猿槛中,非不巧捷,无所肆其能。”

(14)魏武乐府:“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15)《扬雄传》:雄上《河东赋》。其年十二月羽猎,雄从,因作《羽猎赋》以讽。

(16)《尚书大传》:文王至磻溪,见吕望,拜之,答曰,“望钓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吕佐检。”

上韦左相二十韵

见素初入相,在天宝十三载之秋,诗云“四十春”,盖天宝十四载初春作。且寿域、洪钧、庙堂、风俗等句,绝不及忧乱之词。后为左相,在至德二载,题中“左相”二字,黄鹤谓是后来追书,是也。《旧书职官志》:开元元年十二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天宝元年二月,侍中改为左相,中书令改为右相,至德三载复旧。《玄宗纪》:天宝十三载秋八月,文部侍郎韦见素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陈希烈。

凤历轩辕纪1,龙飞四十春2。八荒开寿域3,一气转洪钧4。

(从朝宁升平叙起。岁正纪历,已四十余春。御世久,故八荒同寿。春和至,故一气钩陶。张綖谓岁初所作,是也。)

1《左传》:郯子曰:“我高祖少皡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皇氏,历正也。”注:少皡,黄帝子,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史记注》:黄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号。北齐《享庙歌》:“龙图革命,凤历归昌。”

2后汉李固疏:“陛下拨乱龙飞,初登大位。”时玄宗在位四十二年,曰四十春,举成数也。

3八荒,注见前。《前汉王吉传》:“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

4一气,见二卷。张华诗:“洪钧陶万类。”

霖雨思贤佐1,丹青忆旧臣2。应图求骏马3,惊代得骐驎4。沙汰江河浊5,调和鼎鼐新6。韦贤初相汉7,范叔已归秦8。盛业今如此9,传经固绝伦10。豫樟深出地(11),沧海阔无津(12)。

(此叙其入相之事。帝思良佐,而韦以旧臣登用,骏马骐驎,比其充胜大任也。沙汰,旧相已罢。调和,新参初拜。盛业,承范。传经,承韦。深出地,谓学有根柢。阔无津,谓度之汪洋。)

1《唐书》:时雨潦六旬,上嫌宰相非人。杨国忠举见素入白,帝以相王府属,有旧恩,遂用之。所谓思贤佐、忆旧臣也。原注:“以老臣为相公之先人,误矣。”《书说命》:“若大旱,用汝作霖雨。”《黄琼传》:“贤佐为力。”

2《盐铁论》:“公卿者神,化之丹青。”《前汉张安世传》:朝无旧臣,白用安世。《疏广传》:“圣主所以惠养老臣。”

3曹植《献文帝马表》:“臣于先帝世,得大宛紫辟马一匹,形法应图。”《秦国策》:吕不韦说阳泉君曰:“君之骏马盈外厩。”

4《梅福传》:“欲以三代之法,取当世之士,犹以伯乐之图,求骐驎于市。”

5《蜀志》:周毖为吏部尚书,与许靖共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法言》:“江河以涤之。”时左相陈希烈以太子太师罢政事,故曰“沙汰江河浊”。

6《庄子》:“阴阳调和。”《汉官仪》:三公助鼎和味。《楚国策》:“夕调乎鼎鼐。”

7《汉韦贤传》: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

8《史记》:范睢,字叔,王稽载入秦,昭王拜为客卿,封应侯。姜震英曰:象韦与范同出,故用范叔作对。【钱笺】谓望见素去杨国忠,一如范叔之去穰侯,此曲说也。

9卢僎诗:“盛业继前修。”

10韦贤兼通礼、尚书,少子玄成复以明经仕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匡衡传》:材智有余,经学绝伦。

(11)《高士传》:“豫章之木,生于高山。”《史记注》:豫章,二木名,生七年乃可分别。

(12)《抱朴子》:“沧海之滉漾。”

北斗司喉舌1,东方领搢绅2。持衡留藻鉴3,听履上星辰4。独步才超古5,余波德照邻6。聪明过管辂7,尺牍倒陈遵8。岂是池中物9,由来席上珍10。庙堂知至理(11),风俗尽还淳(12)。

(此记其平时品望。向为尚书,故云北斗。又兼兵部,故云东方。持衡,吏部典选也。听履,尚书登殿也。独步,谓才艺出人。照邻,谓韦杜世交。过管,谓精于天文。倒陈,谓工于书翰。下言乘时居位,能正君而善俗。)

1《后汉。李固传》:“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

2《书康王之诰》: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顾命》注:司马第四,毕公领之。《郊祀志》:“搢绅者弗道。”【颜注】缙,本作搢,插笏于大带与革之间耳,非插于大带也。或作荐缙者,亦谓荐笏於绅带之间耳。时见素以兵部尚书为相,率百官,故曰“东方领搢绅”也。

3《晋书》:太康四年,制曰藻镜铨衡。《唐书》:天宝五载,见素为吏部侍郎,铨叙平允,人士称之。

4《汉郑崇传》:哀帝时,为尚书仆射,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天子像帝座,故云上星辰。

5魏文帝《与吴质书》:“王仲宣独步于汉南。”

6《书》:“余波入于流沙。”《左传》:“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论语》:“德必有邻。”傅亮《修张良庙教》:“道亚黄中,照邻庶几。”

7《魏志》:管辂喜仰视星辰,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人号神童。又自言天与我才明。【钱笺】《唐书》:肃宗改元至德,十月,有星犯昂,见素言于肃宗曰:“禄山将死矣。”帝曰:”日月可知乎?”见素曰:“福应在德,祸应在刑,昂金忌火,行当火位,昂之昏中,乃其时也。明年正月丙寅,禄山其殪乎。”帝曰:“贼何等死?”见素曰:“五行,子者视妻所生,昂死以丙申。金,木之妃也。木,火之母也。丙火为金,子申亦金也,二金本同末异,还以相克。贼殆为子与首乱者更相屠戮乎。”已而皆验。

8《前汉陈遵传》:善书,与人尺牍,主者藏弆以为荣。倒,压倒也。

9《吴周瑜传》、《晋刘元海传》并云:“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10《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11)《前汉书赞》:“议事于庙堂之上。”《列子》:“均天下之至理。”

(12)东方朔论:美风俗。《何氏语林》:阮孝绪叹明宾山曰:“此言足使还淳返朴,激薄停浇矣。”

才杰俱登用1,愚蒙但隐沦2。长卿多病久3,子夏索居频4。回首驱流俗5,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6,邹鲁莫容身7。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8。为公歌此曲9,涕泪在衣巾10。

(未乃自叙困穷,而有望于韦相也。登用承上,隐沦起下。多病索居,寥落已甚,且驱逐生涯,资身无策,至此则天意难问,而吾道莫容矣,故不禁感怀赋诗,而声泪交流。此条一步敲紧一步,乃陈情之最悲切者。张綖曰:公虽时迈,争于求进,然必吾道契合者,然后望其汲引,故独与韦公歌此曲。此章四句起,下三段各十二句。)

1沈约诗:“吏部信才杰。”《书》:“畴咨若时登庸。”注:“庸,用也。”

2《杨恽传》:“足下哀其愚蒙。”

3《西京杂记》:相如素有消渴疾。

4《檀弓》:子夏曰:“吾离群而索居,久矣。”

5王粲诗:“回首望长安。”《晋书》:谢尚脱略细故,不为流俗之事。

6《列子》:郑有神巫自齐来,曰季咸,知人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

7《庄子》:孔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厄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

8《杜臆》:“苍茫兴有神”,起下“歌此曲”,而此曲即所上韦相诗。苍茫,意兴勃发之貌。

9庾信诗:“君能歌此曲。”

10曹植诗:“歔欷涕沾巾。”巾,以拭泪者。

沙苑行

【卢注】唐有四十八监以牧马,设苑总监。天宝十三载,以安禄山知总事,公作《沙苑行》以讽之。《水经注》:洛水东经沙阜北,俗名沙苑。《元和郡县志》:沙苑,在同州冯翊县南十二里,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其处宜六畜,置沙苑监。《寰宇记》:沙苑,古城在朝邑县南十七里。

君不见,左辅自沙如白水1,缭以周墙百余里2。龙媒昔是渥洼生3,汗血今称献于此4。苑中騋牝三千匹5,丰草青青寒不死6。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7。

(首叙苑中水草,见良马所由产。)

1梦弼曰:《汉书》: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谓之三辅。同州,汉属冯翊郡,故曰左辅。又曰:白沙,即沙苑也。同州西北有白水县,以水白故名,其境东南,谷多白土,自沙苑至白水,有百余里。鹤曰: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周太祖为相国,与高欢战于沙苑,以其战处宜六畜,因置沙苑。

2《西都赋》:“西郊则有上囿禁苑,缭以周墙,四百余里。”

3《汉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武帝纪》: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

4《神异经》:西域大宛马,日行千里,至日中汗血。

5《诗》:“騋牝三千。”《说文》:“马七尺为騋。”马匹,见前短衣匹马注。又据《风俗通》,或云马夜行,目明,照前四丈,故曰一匹。或云《春秋》左氏说,诸侯相赠,乘马束帛,帛为匹,与马相匹耳。又布帛四丈为匹。《六书正■》云,马影四丈,亦借用为匹。三说纷纷,不如《文心雕龙》为当。

6《诗》:“茀厥丰草。”古诗:“青青河畔草。”

7攻驹,注别见。《左传》:“边鄙不耸。”

王有虎臣司苑门1,入门天厩皆云屯2。驌驦一骨独当御3,春秋二时归至尊4。内外马数将盈亿5,伏枥在坰空大存6。逸群绝足信殊杰7,倜傥权奇难具论8。

(次从厩中多马,形驌驦之特异。)

1《诗》:“矫矫虎臣。”《西都赋》:“控飞廉,入苑门。”

2《刘表传》:“云屯冀马。”

3《左传》:“唐成公如楚,有两驌驦焉。”马融疏:“肃霜,雁也,其羽如练,高首修颈,马似之,故名。”江淹诗序:“楚谣、汉风,既非一骨。”《相马经》:“良马可以筋骨相也。”《西京赋》:“奉命当御。”

4赵曰:虎臣所掌之马虽多,其中唯驌驦一种,骨相堪充御用,故每年春秋两次进之,蔡邕《独断》:“天子至尊。”

5【朱注】《唐书》:尚乘局,掌内外闲厩之马,总十二闲,凡外牧岁进良马,印以三花飞凤之字。鹤曰:王毛仲,初监马二十四万,后至四十三万。此云“盈忆”,概举大数也。

6魏武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诗》:“駉駉牝马,在坰之野。”赵曰:空大存,言枥中坰外,其数空存,不如苑马之神骏也。

7曹毗《驰马射赋》:“何逸群之奇骏。”魏文帝《与孙权马书》:“中国虽饶马,其知名绝足,亦时有之耳。”

8《汉礼乐志》:“志倜傥,精权奇。”倜傥,卓异也。

累累塠阜藏奔突1,往往坡陀纵超越2。角壮翻腾麋鹿游3,浮深簸荡鼋鼍窟4。

(此极状在苑飞扬之态。梦弼曰:塠阜,苑中山坞,可以藏马之奔突。坡陀,苑中沙汀,可以纵马之超越。角壮猛而翻腾,能与麋鹿同游。浮深渊而簸荡,直探鼋鼍之窟。)

1《前汉石显传》:“印何累累。”潘岳《怀旧赋》:“坟累累以接陇。”《头陀寺碑》:“沟池湘汉,堆阜衡霍。”梁武帝诗:“黄落散堆阜。”《西京赋》:“穷虎奔突。”

2《前汉吴王传》:“往往而有。”相如《子虚赋》:“罢池坡陀,下属江河。”又《哀二世赋》:“登坡陀之长坂。”《匡谬正俗》:“坡陀者,犹言靡迤。”卢思道诗:“寥廓鸾山右,超越凤洲西。”

3《蒲白马赋》:“纷驰迥场,角壮永埒。”桓谭《新论任均篇》:“龙蛇有翻腾之质,故能乘云依雾。”昙瑗诗:“麋鹿自腾倚。”《南都赋》:“马鹿超而龙骧。”

4《海赋》:“戏广浮深。”《河东赋》:“簸丘荡峦。”《后汉书》:庞德公曰:“鸿雁巢于高林,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夕而得所宿。”

泉出巨鱼长比人1,丹砂作尾黄金鳞。岂知异物同精气2,虽未成龙亦有神3。

(末段借鱼形马,与上龙媒相应。《杜臆》:泉出巨鱼,感龙精气,亦成神物,而马之簸荡其中者可知已。赵次公曰:龙或鱼所化,或马所为,故异物而同精气。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二段各四句。)

1【朱注】公《留花门》诗云“沙苑监清渭,泉香草丰洁”,则泉即沙苑之泉也。《前汉眭弘传》:“海效钜鱼。”京房《易传》:“海出巨鱼,邪人进,贤人疏。”

2贾谊《鵩鸟赋》:“化为异物。”《易》:“精气为物。”

3《西京赋》:“海鳞变而成龙。”王嗣爽曰:此诗首言沙苑之宽阔,继言养马之繁盛,而苑中塠阜可藏奔突,陂陁可纵超越,此皆纪实事。至角壮以下,变幻神奇,不可方物矣。

卢元昌曰:自禄山知总监事,选健马堪战者驱归范阳,得以助其叛势。篇中曰“王有虎臣司苑门”,以见不须禄山也。曰“春秋二时归至尊”,以见非禄山所得私畜也。篇末巨鱼,正指禄山。是时尾大已见,巨鱼虽不成龙,而砂尾金鳞,似有神彩,患猪龙之僭拟真龙也。《灵湫》诗云:“复归虚无底,化作长黄虬。”两篇结语,皆有寓意。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鹤注】诗云“廨宇客秋萤”,又云“荒岁见女瘦”,当是天宝十三载,物价暴贵,人多乏食时,往见诸官而作。又篇内不言禄山之事,知非十四载所作矣。师氏曰:天子之陵曰山陵,取高大之意。《旧唐书》:开元四年十月,葬睿宗于桥陵。奉先县,本同州蒲城县,以管桥陵,改属京兆府,仍改为奉先。开元十七年,制官员同赤县。《新书》:桥陵,在奉先县西北三十里丰山。

先帝昔晏驾1,兹山朝百灵2。崇冈拥象设3,沃野开天庭4。即事壮重险5,论功超五丁6。坡陀因厚地7,却略罗峻屏8。

(前四段,历叙桥陵始末。首记山陵之阔大也。百灵,言诸神拱护。象设,石马之类。天庭,坛宇之高。即事,起陵之事。五丁,开凿之功。陂陀,言山势迢递。却略,状山背后拥。)

1《萧望之传》:“先帝圣德。”《汉书》:“宫车晏驾。”注:“王者初崩,臣子之心犹谓宫车晚出。”

2宋之问诗:“兹山栖灵异。”《东都赋》:“礼神祗,怀百灵。”

3《嵇康赋》:“记峻岳之崇冈。”《招魂》:“象设居室,静安闲些。”注:“象,法也,言为君造设屋宇,法象旧庐。”

4《国策》:苏秦说惠王曰:“秦地沃野千里。”扬雄《甘泉赋》:“开天庭兮回群神。”

5陶潜诗:“即事多所欣。”《易》:“习坎,重险也。”《天台赋》:“履重险而逾阪。”

6《史记甘茂传》:乐羊返而论功。《华阳国志》: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一王死,辄为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

7坡陀,注见上章。《东京赋》:“岂徒跼高天蹐厚地而已哉。”

8古乐府:“却略再拜跪。”

云阙虚冉冉1,松风肃泠泠2。石门霜露白3,玉殿毒苔青4。宫女晚知曙5,祠官朝见星6。空梁簇画戟7,阴井敲铜瓶8。

(此记寝殿,而及守陵之事。云阙凌虚,言高大也。松风肃然,言阴寒也。石门冷,故霜露常凝。玉殿空,故莓苔常绿。祠官早入,故梁间簇戟。宫女奉盥,故铜瓶汲井。)

1《汉祭祀志》:“云气成宫阙。”陶潜诗:“冉冉星气流。”

2颜延之诗:“松风遵路急。”《离骚》:“下泠泠而来风。”

3《山海经》: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此石门指墓门言。《记》:“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

4曹植诗:“欢坐玉殿。”孙绰赋:“践莓苔之滑石。”

5后汉郎■疏:“简出宫女。”

6《前汉郊礼志》:祠官各以岁时祠如故。江斅《让婚表》:“夕不见晚魄,朝不见曙星。”谢灵运诗:“晓闻夕飚急,晚见朝日暾。”此诗“晚知曙”、“朝见星”所自出。

7薛道衡诗:“空梁落燕泥。”

8庾丹诗:“铜瓶素丝绠。”

中使日相继1,惟王心不宁2,岂徒恤备享3,尚谓求无形4。孝理敦国政5,神凝推道经6。瑞芝产庙柱7,好鸟鸣岩扃8。

(此记圣孝,而及感应之符。遣使守陵,而君心未安,尽不徒备享为仪,直欲视于无形矣。敦国政,开元致治也,推道经,御注《老子》也。瑞芝好鸟,言陵上祯祥。)

1【朱注】《旧书》:天宝十载正月,太庙置内官,供洒扫诸陵庙。《晋武帝纪》:“中使相继,奉问起居。”

2《诗》:“王心载宁。”

3《记》:“备物之享。”《唐六典》:凡朔望、元正、冬至、寒食,皆修享于诸陵,若桥陵则日献羞焉。

4《曲礼》:“视於无形,听于无声。”

5沈炯《陈情表》:“刑于四海,弘此孝理。”《孟子》:“行乎国政。”

6《庄子》:“其神凝。”《旧书》:天宝十四载,颁《御注老子道德经》并《义疏》于天下。

7《杜诗博议》:《旧唐书》:天宝七载三月,大同殿柱产玉芝,八载六月,又产玉芝。此云产庙柱,盖桥陵亦有之也。

8曹植诗:“好鸟鸣高枝。”宋之问诗:“待月咏岩肩。”

高岳前嵂崒1,洪河左滢潆2。金城蓄峻趾3,沙苑交回汀4。永与奥区固5,川原纷眇冥6。居然赤县立7,台榭争苕亭8。

(此记山川形胜,而并叙改县之由。拱岳带河,抱城环苑,见此陵为王气所钟。永与二句,申言地脉之悠长。居然二句,称其规模之弘远。嵂崒,耸峙貌。滢潆,回旋貌。眇冥,谓川流插伏。岧亭,谓台形高秀。下四,乃隔句对法。)

1高岳,指华山。《诗》:“崧高维岳。”《子虚赋》:“隆崇嵂崒崔。”

2《西都赋》:“带以洪河泾渭之川。”《水经注》:“河水又南经蒲城东。”闞駰曰:蒲城在西北。《江赋》:“漩澴濴..。”

3【钱笺】《寰宇记》:秦孝公元年筑长城,简公二年堑洛,故云自郑滨洛,今沙苑长城是也。《三秦记》云:在蒲城东五十里,秦筑长城,即是堑洛也。贾谊云:“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指长城也。旧注引京兆始平之金城,非是。《魏都赋》:“藐藐标危,亭亭峻趾。”注:“趾,基也。”

4沙苑,注见前。陈子昂诗:“祓宴坐回汀。”

5《西都赋》,“防御之阻,则天地之奥区焉。”

6昙暖诗:“川原多旧迹。”

7张翰诗;“能否居然别。”

8《韩诗外传》:“台榭不如丘山。”江淹诗,“岧亭南楼期。”

官属果称是1,声华真可听2。王刘美竹润3,裴李春兰馨4。郑氏才振古5,啖侯笔不停6。遣词必中律7,利物常发硎8。绮绣相展转9,琳琅愈青荧10。侧闻鲁恭化(11),秉德崔瑗铭(12)。太史候凫影(13),王乔随鹤翎(14)。

(此赞美县内诸公。王刘六人,皆称职而有声者。遣词四句,称其文章。侧闻四句,叙其政事。)

1汉宜帝诏:二千石各察官属。此指县内诸官。称是,称职也。《梁孝王传》:“他财物称是。”

2刘峻书:“声华无寂。”

3《吴志》:虞翻以所注《易》示孔融,答书曰:“延陵之知乐,吾子之治《易》,乃知江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

4《楚辞》:“春兰兮秋菊。”阮籍诗:“二子赠嘉诗,馥如幽兰馨。”

5吴陆景书:“高风振古。”

6【朱注】啖侯,疑即啖助。《唐书》:啖助,安叔佐,赵州人,淹该经术,善为《春秋》之三家短长,号集传。《鹦鹉赋序》:“笔不停缀。”

7《文赋序》:“夫其放言遣词,良多变矣。”王褒《四子讲德论》:“转运中律。”

8《庄子》:“刀刃若新发于硎。”

9《淮南子》:“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诗》:“辗转反侧。”

10《抱朴子》:“琳琅坠于笔端。”《西都赋》:“琳珉青荧。”颜师古注:“色青而有光荧也。”

(11)司马迁书:“侧闻长者之风。”《后汉书》:鲁恭为中牟令,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

(12)《楚辞》:“秉德无私。”汉文帝诏:“秉德以陪朕。”《后汉书》:崔瑗举茂才,为汲令,作座右铭。

(13)凫影,见《九日杨奉先》诗。

(14)《列仙传》:王子养,周灵王太子晋也,七月七日,乘白鹤于缑氏山头,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朝仪限霄汉1,客思回林坰2。轗轲辞下杜3,飘飖凌浊泾4。诸生旧短褐5,旅泛一浮6。荒岁儿女瘦7,暮途涕泗零8。主人念老马9,廨署容秋萤10。流寓理岂惬(11),穷愁醉不醒(12)。何当摆俗累(13),浩荡乘沧溟(14)。

(未叙客况凄凉也。公未受官,故有朝仪二句。来自长安,故有下杜二句。诸生四句,飘零穷老之感。主人四句,秋日旅居之事。末乃不得志而思遁迹矣。此章前四段各八句,后二段各十四句。)

1《汉书》:叔孙通起朝仪。谢灵运诗:“结念属霄汉。”

2宋武帝诗:“客思空已繁。”谢灵运诗:“相送越林坰。”

3《长安志》:下杜城,在长安县南一十五里,其城周三里。《汉宣帝纪》:“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应劭曰:“下杜城,故杜陵之下,聚落也。”

4曹植诗:“罗衣何飘飖。”鹤曰:泾水本浊,而后人袭舛,多以为泾清。《诗》云“泾以渭浊”,犹谓泾以渭而见其浊也。泾水在长安之北,公自杜陵往奉先,故渡此水。

5任昉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

6傅玄歌:“浮萍本无根,非水将何依。”

7荒岁,谓天宝十三载,秋霖,关中大饥。陶潜诗:“固为儿女忧。”

8汉主父偃曰:“日暮途远。”《诗》:“涕泗滂沱。”《说文》:“自鼻曰涕,自目曰泗。”

9主人,指奉先令。《韩诗外传》: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叹曰:“少尽其力,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赎之。

10左思《吴都赋》:“廨署棋布。”江淹《画扇赋》:“秋萤兮初飞。”

(11)谢灵运《拟王粲诗序》:“家本秦川贵公子,遭乱流寓,自伤情多也。”谢灵运诗:“意惬理无违。”

(12)《史记》:“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

(13)凌敬诗:“心灰俗累忘。”

(14)《楚辞》:“志浩荡而伤怀。”谢朓《笺》:“沧溟未运,波臣自荡。”注:“沧溟,海也。”

胡夏客曰:此诗前半篇但咏桥陵,略不及诸官,后但味诸官,略不及桥陵,结则陵与官皆不及,但自作感慨。此少陵自成章法也。

王洙《谈录》云:唐郑颢自言梦为诗十许韵,有云“石门霜露白,玉殿燕苔青”,意甚恶之。后遇宣宗山陵,因复缉成。此杜公《桥陵》诗也,颢以为园陵之祥,不亦可鄙乎。

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原注:时哥舒入奏,勒蔡子先归。)

【朱注】《通鉴》:天宝十四载春,哥舒入朝,道得风疾,遂留京师。故蔡都尉先归而公送。若十一载入朝,乃在冬日,与春城赴上都不合。梦弼之说,非是。《唐书》:诸府折冲都尉各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每岁季冬,折冲都尉率五校之属,以教其军阵战斗之法。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1。健儿宁斗死2,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3,才缘挑战须4。身轻一鸟过5,枪急万人呼6。

(从蔡叙起,言其志雄气猛。宁斗死,时方右武,耻为儒,世渐轻文。一鸟过,见其势疾。万人呼,畏其锋锐。)

1《韩诗外传》:“弯弓而射之。”汉桓帝时童谣:“丈夫何在西击胡。”

2陈琳乐府:“边城多健儿。”曹植诗:“名在壮士籍。”希曰:健儿、壮士,乃军士之名。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于京师召募十万众,号曰文武健儿。陈琳乐府:“男儿宁当格斗死。”

3先锋,注见二卷。

4《汉书项羽传》:“愿与王挑战。”注:“挑战,擿娆敌求战也。”

5韦鼎诗:“一鸟忽相惊。”张景阳诗:“忽如鸟过目。”

6开元十二年四月敕,四军枪矟,有绯绿红碧之辨。《玄宗实录》:吐蕃寇边,翰用半段枪,当其锋,击之。《项羽传》:“学万人敌。”杜牧诗:“射雕都尉万人敌,黑弰将军一鸟轻。”本此。

云幕随开府1,春城赴上都2。马头金匼匝3,驼背锦模糊4。咫尺雪山路5,归飞青海隅6。上公犹宠锡7,突将且前驱8。

(次叙送蔡,记其入朝归陇。开府上公,俱指哥舒翰。宠锡;谓翰尚留。前驱,谓蔡独往。)

1王洙曰:军中以幕为府。《西京杂记》:成帝设云幕于甘泉。

2沈约诗:“春城丽白日。”鹤曰:古时,国都通称上都,至宝应元年,方以京兆府为上都。班固《西都赋》:“作我上都。”

3古诗:“骢马金络头。”《西京杂记》:羊胜《屏赋》:“屏风鞈匝,蔽我君王。”鲍照诗;“雕屏匼匝组帐纡。”江淹《江上之山赋》:“鼍鼋兮匼匝。”《韵会》:“匼匝,周绕貌。”此言金络马头,其状密匝也。

4《唐书》:哥舒翰在陇右,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赵曰:驼背蒙以锦帕,故云模糊。匼匝、模糊,皆方言。

5【钱笺】《寰宇记》:姑臧南山,一名雪山,山无冬夏积雪,属武威郡。又番和县南山,一名天山,一名雪山,山阔千余里,其高称是。《元和郡国志》:雪山,在瓜州晋昌县南六十里,积雪夏不消,南连吐谷浑界。

6《诗》:“归飞提提。”青海,注见本卷。

7《翟方进传》: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晋书职官志》:太傅太保,皆为上公。《易传》:“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8《后出师表》:“突将无前。”鹤曰:突将,犹骁将、飞将,谓能驰突,亦突骑之义。《诗》:“为王前驱。”

汉使黄河远1,凉州白麦枯2。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3。

(末致寄高之意。河远麦枯,边地秋寒也。高适在此,故欲问其消息。汉使指蔡,元瑜指高。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1《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穆天子传》:黄河自积石西南流,又东回入塞敦煌、酒泉、张掖郡南,与跳河合。今按:唐陇右道,即汉之陇西、张掖、酒泉等郡,黄河之流,经于其地矣。汉水虽出陇西,不应一句中用两水,故当从汉使为是。

2《唐志》:凉州为武威郡。梦弼曰:《陇西记》:诸州深秋采白麦酿酒。【钱笺】陈藏器《本草》:“河渭以西,白麦面凉,以其春种,关二时之气也。”顾炎武曰:杜氏《通典》:凉州贡白小麦十石。

3【朱注】好在,乃存问之辞。《通鉴》:高力士宣上皇诰曰:“诸将士各好在。”白居易诗:“好在李使君。”《魏志王粲传》:阮瑀,字元瑜,少受学于蔡邕,太祖以为司空军谋祭酒、记室,军国书檄,多陈琳、阮瑀所作。

欧公《诗话》:陈舍人从易,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过”字,陈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醉歌行原注:别从侄勤落第归。

勤,郭本作劝。【鹤注】据史:十三载秋八月,上御勤政楼,试四科制举人。前此十二载秋七月,诏天下举人,不得乡贡,须补国子学生,然后贡举。诗云“春光淡荡秦东亭”,当是天宝十四载春,在长安作。

陆机二十作《文赋》1,汝更少年能缀文2。总角草书又神速3,世上儿子徒纷纷4。骅骝作驹已汗血5,鸷鸟举翮连青云6。词源倒流三峡水7,笔阵独扫千人军8。

(先赞勤才美。上二称文章,次二称书法。骅驹鸷翮,言少负奇气。倒三峡,谓文势浩瀚。扫千军,谓草字纵横。)

1臧荣绪《晋书》:陆机少袭父兵为牙门将军,年二十而吴灭。退临旧里,与弟云勤学。机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故作《文赋。》

2《汉书赞》:自孔子之后,缀文之士众矣。

3《诗》:“总角■兮。”《三十国春秋》:封秀,总角知名。后汉张芝好草书,见二卷。赵曰:草书以迟为功,所谓“匆匆不及草书”是也,以速为神,所谓“一笔变化书”是也。

4《庄子》:“儿子动不知所为。”鲍照诗:“纷纷徒满目。”

5骅骝,周穆王八骏之一。驹,小马。汗血,见二卷。

6孔融《荐祢衡表》:“得凡鸟百,不如得鸷鸟一。”《楚辞》:“冠青云之崔嵬。”

7《隋艺文传》:“笔有余力,词无竭源。”《海赋》:“吹涝则百川倒流。”梁元帝《檄侯景》:“按剑而叱,江水为之倒流。”《益州记》:明月峡、巫山峡、广济峡,谓之三峡。

8《法书》: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鍪甲也,砚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

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1。旧穿杨叶真自知2,暂蹷霜蹄未为失3。偶然擢秀非难取4,会是排风有毛质5。汝身已见唾成珠6,汝伯何由发如漆7。

(次慰勤下第。上是叙平日,此乃叙其临试。穿杨,言命中之技。蹶蹄,应骅骝,惜其不遇也。擢秀,言识拔有时。排风,应鸷鸟,望其终达也。唾成珠,矢口成章。发如漆,青年莫返矣。)

1姜宸英曰:西汉岁课士,有对策、射策。颜师古注:“射策者,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取而择之,以知优劣。对策者,显问以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词定高下也。”按:董仲舒以对策为江都相,萧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是矣。后汉刘淑,五府辟不就,帝令舆诣京师,不得已而对策第一。射策之射,音石,见《文心雕龙》,注详二十五卷。

2《战国策》:楚有养由基者,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3《圣主得贤臣颂》:“过都越国,蹷如历块。”霜蹄,见前。

4《晋书文苑传》:“擢秀士林。”

5鲍照《与妹书》:“浴雨排风,吹涝弄翮。”《舞鹤赋》:“烟交雾凝,若无毛质。”

6《庄子》:“子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赵壹诗:“咳唾自成珠。”

7《陈书》:张丽华,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光泽可鉴。

春光潭沱秦东亭1,渚蒲牙白水荇青2。风吹客衣日杲杲3,树搅离思花冥冥4。酒尽沙头双玉瓶5,众宾皆醉我独醒6。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7。

(末叙别时景事,情溢言表。东亭饯别,蒲荇方新,客衣离思,勤将去矣。皆醉独醒,公不忍别也。此章三段,各八句。)

1富嘉谟《明水篇》:“阳春二月朝始嗽,春光潭沱度于门。”《江赋》:“随风猗萎,与波潭沱。”何氏曰:潭沱,即淡荡也。《选注》:潭沱,逐波动貌。今从何说。何氏曰:秦东亭,京城门外送别,多于此处。

2梁简文帝诗:“诸蒲变新节。”《诗》:“参差荇菜。”

3庾信赋:“山月没,客衣单。”《诗》:“杲杲日出。”

4陈子高诗:“花片搅春心。”《楚辞》:“深林沓以冥冥。”《注》:“冥冥,草木茂盛也。”潘岳诗:“何以叙离思。”

5庾信《春赋》:“沙头渡水人。”

6《晋书徐逸传》:”众宾沉湎引满。”屈原《渔父篇》:“众人皆醉我独醒。”

7鲍照诗:“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古诗:“泣涕零如雨。”何氏曰:在鼻曰涕,在眼曰泪。吞声,声哽咽也。踯躅,行不进貌。

陪李金吾花下饮

【鹤注】诗云“醉归应犯夜,可怕执金吾”,当在长安作。李金吾,李嗣业也,时嗣业为左金吾大将军。禄山反,两京陷,上在灵武诏嗣业赴行在。以时论之,知金吾力嗣业。此天宝十四春作。

胜地初相引1,徐行得自娱2。见轻吹鸟毳3,随意数花须4。细草偏称坐5,香醪懒再沽6。醉归应犯夜7,可怕执金吾8。

(上四,花下之游。五六,花下之饮。末乃醉后谑词。始则陪李同行,故曰相引。既则从容独览,故曰自娱。口吹轻扬之鸟毳,意数吐萼之花须,细写闲中玩物之趣,所谓自娱也。称坐,谓与坐相宜。懒沽,谓醉不须沽。)

1江总诗:“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世说》:王卫军云:“酒正引人著胜地。”

2《列子》:“徐行而云。”《庄子》:“鼓琴足以自娱。”

3毳,鸟细毛也。《韩诗外传》:“背上之毛,腹下之毳。”张九龄诗:“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

4须,花心须也。潘岳《安石榴赋》:“细的点乎细须。”

5鲍照诗:“北园有细草。”【赵注】偏称,言偏宜。公诗常用“偏”字,如偏劝、偏醒、偏秣。

6香醪,注别见。《诗》:“无酒酤我。”

7《前汉书》:陈孟公日醉归。《世说》: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

8韦述《西京记》:京城街衢,有金吾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正月十五夜,敕许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前汉百官志》:汉武帝更中卫尉名为执金吾。颜师古注:“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备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后汉志》应劭注:执金吾以御非常,吾,犹御也。徐陵诗云“非但执金吾”,孔奥诗云“无胜执金吾”,皆用在结句,此诗句法似之,若作“李金吾”,反直致矣。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王临川诗云:“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此与杜诗“见经吹鸟毳,随意数花须”,今意何异?予诗云:“云移鸟灭没,风霁蝶飞翻。”此与东坡“飞鸿群往,白鸟孤没”,作语何异?兹可与智者道,不可与愚者说也。

官定后戏赠

(原注: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鹤注】十三载冬,公《进西岳赋表》云“长安一匹夫”,则其时尚未得官也。其改卫率府参军,乃在十四载。《夔府书怀》诗所云“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是也。《杜臆》,戏赠,公自赠也。晚唐人自贻、自赠等题本此。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1。老夫怕趋走2,率府且逍遥3。耽酒须微禄4,狂歌托圣朝5。故山归兴尽6,回首向风飙7。

(公辞尉而就率府,盖取逍遥自在,得以饮酒狂歌耳,然亦不得已而为此,故有回首故山之慨。按:赵注云:方官未定时,公《赠崔学士》诗云“故山多药物”,“欲整还乡旆”。今官已定,无复归山之兴,唯有临风回首耳。)

1庾信诗:“凄凉多怨情。”《晋书》: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即解印,赋《归去来词》。

2《列子》:“趋走作役,无不为也。”

3《诗》:“于焉逍遥。”

4《晋书》:阮咸耽酒浮虚。

5徐干《中论》:“或披发而狂歌。”

6应醪诗:“日暮归故山。”

7班彪《北征赋》:“风飙发以飘飖。”

去矣行

鲍钦止曰:天宝十四载,公在率府,因欲辞职,作《去矣行》。刘琨诗:“去矣若浮云。”

君不见鞲上鹰1,一饱即飞掣2。焉能作堂上燕3,衔泥附炎热4。野人旷荡无靦颜5,岂可久在王侯间。未试囊中餐玉法6,明朝且入蓝田山7。

(此诗欲去官而作也。上四属比,下四属赋。宁为鹰之飏,不为燕之附,以野性旷荡,下屑靦颜侯门也。餐王蓝田,盖将托之以遁世矣。《杜臆》:旷荡无靦颜,具见浩然之气。)

1《东方朔传》:“董君绿帻傅鞲。”韦昭曰:“鞲,形如射鞲,以缚左右手。”鲍照诗:“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史记滑稽传注》:“鞲,捍臂也。”

2胡夏客曰:鞲鹰饱飞,此或一时偶激之言。但公《送高适》诗云“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又云“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自喻喻人皆用此。

3古诗:“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室。”又,“翩翩堂前燕。”

4班婕妤歌:“凉飚夺炎热。”

5陆机《叹逝赋》:“虽蒙旷荡,臣独何颜。”沈约奏弹:“明目靦颜,曾无愧畏。”

6洙曰:《周礼天官》:王府:王齐,则供食玉。注: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郑司农云,王齐,当食王屑。《后魏书》:李预居长安,羡古人餐王之法,乃采访蓝田,掘得若环壁杂器者,大小百余,皆光润可玩。预乃椎七十枚为屑,食之。

7《长安志》: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一名覆车山,其山产玉,亦名玉山。《三秦记》: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蓝。又地出美玉故名。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鹤注】当是天宝十四载长安作。又曰:许十一,当是居五台学佛。

许生五台宾1,业白出石壁2。余亦师集可3,身犹缚禅寂1。何阶子方便5,谬引为匹敌6。离索晚相逢7,包蒙欣有击8。

(首叙许精禅理。【钱笺】曰宾,则暂住也。曰出,则出游也。得非许生游历,亦如鸾公之少住台山,后移石壁者欤?许业已白,而己犹缚于禅,今何所阶梯,得子方便之门,而谬引我匹敌乎。包蒙有击,待其启发也。)

1《水经注》:五台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台。此山名为紫府,仙人居之,其北台之山,即文殊师利常镇毒龙之所。

2《宝积经》:若纯黑业,得纯黑报,若纯白业,得纯白报。【朱注】《翻译名义集》:十使十恶,此属于罪,名为黑业。五戒十善,四禅四定,此属于善,名为白业。《续高僧传》,昙鸾,雁门人,家近五台山,年未志学,便往出家。大通中,游江南,还魏,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今号骛公岩。

3《旧唐书》:达磨传慧可,慧可尝断其左臂以求法。慧可传璨,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

4【朱注】《维摩经》:“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5应璩诗:“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经又云:“有方便,慧解;无方便,慧缚。”

6《左传》:宾媚人曰:“若以匹敌。”

7离群索居,见《礼记》子夏语。

8《易蒙卦》:“九二包蒙”,“上九击蒙。”

诵诗浑游衍1,四座皆辟易2。应手看捶钩3,清心听鸣镝4。精微穿溟涬5,飞动摧霹雳6。陶谢不枝梧7,《风》《骚》共推激8。

(次言听许诵诗。许生自诵其诗,浑浑然流出。游衍,从容貌。辟易,惊避貌。捶钩,喻功之纯熟。鸣镝,喻机之迅捷。穿溟涬,谓思通造化。摧霹雳,谓势压雷霆。下凌陶谢,上继风骚,言其才大而气古。枝梧,犹云抵当。推激,谓推尊而激扬之。)

1《诗》:“及尔游衍。”游衍,优游宽衍也。

2孔融诗:“高谈满四座。”《项羽传》:“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注:“分张而易其处。”

3《庄子》:“轮扁斫轮,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又曰,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朱注】司马云:拈捶钩之轻重,不失豪芒。或云:江东三魏之间,人皆谓锻为捶。

4诸葛武侯表:“清心寡欲。”《史记》:“冒顿作鸣镝。”注:“髐箭也。”

5吴迈远诗:“精微贯穹旻。”《淮南子》:“四海溟涬。”《帝系谱》:“天地初起,溟涬蒙鸿。”旧注引《庄子》“大同乎涬溟”,非。杜公不肯倒用也。

6沈佺期《祭李侍郎文》:“思含飞动。”《公羊传注》:“雷疾而甚者为震。”震与霆,皆谓霹雳也。

7钟嵘《诗品》:“陶潜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谢灵运诗,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项羽传》:“诸将詟慑,莫敢枝梧。”注:“小柱为枝,大柱为梧。”

8湘东王书:“既殊比兴,正背风骚。”《谢灵运传》:“自汉至魏,文体三变,莫不同祖风骚。”

紫燕自超诣1,翠駮谁剪剔2。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3。

(末赞许生,归结夜听之意。自超诣,独能超出也。谁剪剔,无待改削也。诗意之妙如此。使不遇知己,几于清夜寂寥,公盖自托为知音也。腾逸曰超,远造曰诣。剪谓薙其鬃,剔谓刷其毛。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1《西京杂记》:文帝自代来,有良马九匹,其一曰紫燕骝。《赭白马赋》:“紫燕骈衡。”《唐六典》:《昭陵六马赞》:“紫燕超跃。”司马相如《封禅文》:“招翠黄。”即紫黄也。扬雄《河东赋》颜注:“翠龙,穆天子所乘马也。”此云翠驳,即翠黄,翠龙之意。《尔雅翼》:六駮,如马,白身黑尾,一角,锯牙虎爪,其音如鼓,喜食虎豹。盖駮毛物既可观,又似马,故马之色相类者以駮名之。《子虚赋》:楚王乃驾驯驳之驷。徐铉曰:晋侯乘驳,乳虎见之而服。则象驳之文,理或然也。《世说》:诸葛厷所谈,便已超诣。

2《庄子》:“烧之剔之。”

3萧子范《直坊赋》:“何坊境之寥阒。”王嗣奭曰:公自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又云“沉郁顿挫,随时捷给,扬枚可企”。平日自负如此,定应俯视一切。今听许诗,实心推服,不啻口出。其称他人诗,类此尚多。生平好善怀贤,诚求乐取,从来词人所少。盖休休大臣之度也,诗人乎哉!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

【鹤注】《唐史》:苏源明以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时济阳太守李陵,请增领二县,诏河南采访使与五太守议,不能决,卒废济阳。志云:天宝十三载废,召源明为国子司业。禄山陷京师,源明不受伪署。肃宗复两京,擢考功郎。则为司业在禄山未乱之前。今诗题云“苏司业”,当是十四载作。

广文到官舍1,系马堂阶下2。醉则骑马归3,颇遭官长骂4。才名三十年5,坐客寒无毡6。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7。

(四句转韵。上戏简郑,摹其狂态。下兼呈苏,美其交情。)

1《晋书》:杜预擅饰城门官舍。

2刘琨《扶风歌》:“系马高堂下。”

3襄阳儿童歌:“时时能骑马。”

4《道德经》:“圣人用之以为官长。”《魏志夏侯尚传》:“众职之属,各有官长。”

5《祢衡传》:“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

6《孔融传》:“坐上客长满。”《晋书》:吴隐之,为度支尚书,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

7陶潜诗:“邻曲时时来。”《朱买臣传》:“吏卒更乞匄之。”颜师古曰:“乞,读作气,与也。”《广韵》:“乞,与人也”。四明林时对曰:古文用字,随义定音,如上下之“下”。乃上声,而礼贤下士之“下”,则去声也。杜诗“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又“朝来少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是借上声为去声矣。王维诗“公子为赢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是借去声为上声矣。此类颇多,不可无辩。

夏日李公见访

【鹤注】诗云村坞城南,则是在长安城南作矣。别本作李家令,考《宗室世系表》,唯蔡王房有炎为太子家令,又让皇帝房平亦为太子家令。然平去让皇五世,不与公同时,疑是李炎。当属天宝末年作。

远林暑气薄1,公子过我游2。贫居类村坞2,僻近城南楼4。傍舍颇淳朴5,所须亦易求。隔屋唤西家6,借问有酒不7?墙头过浊醪8,展席俯长流9。

(首联点题。贫居以下,承远林。此叙所居景事,而兼述留饮之情。申涵光曰:“隔屋唤西家”,“墙头过浊醪”,画出村家情事宛然,语不嫌质。)

1沈约诗:“远林响咆兽。”闵鸿《羽扇赋》:“暑气云消。”

2应玚诗,“公子敬爱客。”

3陶潜诗:“贫居乏人工。”庾信诗:“依稀映村坞。”

4城南,即公所居城南韦社也。

5王粲《七释》:“浑沌淳朴。”

6《邴原传》,“以仆为西家愚夫耶?”

7曹植诗:“借向谁家子。”《诗》:“有酒湑我。”陶潜诗:“当复如此不?”

8稀康书:“浊醪一杯。”

9赵曰:杜陵之樊乡,有樊川,而潏水则自樊川西北流,经下杜城,诗云“展席俯长流”,岂其居当此地耶。卢谌诗:“平陆引长流。”

清风左右至1,客意已惊秋2。巢多众鸟斗3,叶密鸣蝉稠4。苦遭此物聒5,孰谓吾庐幽6。水花晚色静7,庶足充淹留8。预恐樽中尽9,更起为君谋。

(“清风”以下,承暑气薄。此叙夏时景物,而并及劝饮之意。《杜臆》:此物聒,承蝉鸟,反言以见其幽。晚色静,又作转语,文有顿挫之致。此章两段,各十句。清风左右至,方喜凉气披襟,忽而鸟斗蝉鸣,又觉繁声聒耳。及看水花晚色,则喧不碍静,幽意仍存。即见前景物,写得曲折生动如斯。知善布置者,随处皆诗料也。)

1《诗》:“穆如清风。”江淹诗:“晨飙自远至,左右芙蓉披。”

2江总诗:”丝传园客意。”江淹诗,“春意秋方惊。”

3陶潜诗,“众鸟相与飞。”

4孙绰诗:“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潘岳诗:“呜蝉厉寒音。”

5汤僧济诗:“此物今空传。”郭璞《江赋》:“千类万声,自相喧聒。”

6陶潜诗:“吾亦爱吾庐。”

7何逊诗:“水花披未落。”《古今注》:“芙蓉,名荷华,一名水花。”《杜臆》:水花言静,犹《诗》言静女,形容有致。谢朓诗:“瑶池暖晚色。”

8《楚辞》:“赛淹留而无成。”

9陶诗:“樽中酒不燥。”

黄彻《■溪诗话》:杜诗有用一字,凡数十处不易者,如“展席俯长流”、“做睨俯峭壁”、“俯视但一气”、“俯视万家邑”、“牧藜俯沙渚”、“此邦俯要冲”、“四顾俯层巅”、“材归俯身尽”、“旄头俯涧瀍”、“层台俯风渚”、“城上俯江郊”、“开宴俯高柳”、“游日俯大江”、“汇槛俯鸳鸯”、“缘江路熟俯青郊”。其余一字屡用,若此类甚多。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