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证类本草

五味子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味_图缺)

味酸,温,无毒。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一名会及。一名玄及。生齐山山谷及代郡。八月采实,阴干。(苁蓉为之使,恶萎蕤,胜乌头。)

陶隐居云: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翼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又有建平者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此药多膏润,烈日曝之,乃可捣筛,道方亦须用。唐本注云: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本经》云:味酸,当以木为五行之先也。其叶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 子。一出蒲州及蓝田山中。今注今河中府岁贡焉。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茎赤色,蔓生,花黄白,生青熟紫,味甘者佳。八月采子,日干。尔雅云: , 。注:五味也。蔓生,子丛在茎头。疏云:一名 ,一名 。药性论云:五味子,君。能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诸虚劳,令人体悦泽,除热气。病患虚而有气兼嗽,加用之。日华子云: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 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图经曰:五味子,生齐山山谷及代郡,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春初生苗,引赤蔓于高木,其长六、七尺。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小莲花。七月成实,如豌豆许大,生青熟红紫。《尔雅》云: , 。注云:五味也。蔓生,子丛茎端。疏云:一名 ,一名 。今有数种,大抵相近,而以味甘者为佳。八月采,阴干用。一说小颗皮皱泡者,有白色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千金月令》:五月宜服五味汤。取五味子一大合,以木杵臼细捣之,置小瓷瓶中,以百沸汤投之,入少蜜,即密封头,置火边良久,汤成堪饮。

雷公云:凡小颗皮皱泡者,有白扑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

凡用,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水浸一宿,焙干用。抱朴子移门子服五味子十六年,面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

衍义曰:五味子,今华州之西至秦州皆有之。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

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肺虚寒人可化作汤,时时服。作果,可以寄远。《本经》言温,今食之,多致虚热,小儿益甚。《药性论》以谓除热气。日华子云谓暖水脏,又曰除烦热。后学至此多惑。今即用之治肺虚寒,则更不取除烦热之说。补下药亦用之。入药生曝不去子。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