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发汗汤第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例一首 方十九首)

例曰:大法春夏宜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 然一时间许益佳,但不可如水流离耳。若病不解,当更重发汗,汗出多则亡阳,阳虚不可重发汗也。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凡云可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及汤,随证良验。

凡病无故自汗出,复发其汗愈,卫复和故也。

夫脉浮者,病在外,可发汗,宜桂枝汤。

夫脉浮大而数者,亦可发汗,宜桂枝汤。

夫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而外不解,此为卫气不和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夫病患脏无他病,时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故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令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宜桂枝加浓朴杏仁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宜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其汗,不解而复下之,其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表则愈,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不上冲,不可与。

凡桂枝本为解肌,若脉浮紧,发热无汗者,勿与之,常知此,勿误也。

桂枝汤

治中风其脉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涩涩恶风,淅淅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 咀三物,切姜擘枣,以水七升煮枣令烂,去滓,乃纳诸药,水少者益之,煮令微沸,得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小儿以意减之。初服少,多便得汗出者,小阔其间。

不得汗者,小促其间,令药势相及汗出,自护如法,特须避风。病若重,宜夜服。若服一剂不解,病证不变者,当复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两三剂乃愈。服此药食顷,饮热粥以助药力。

麻黄汤

治伤寒头及腰痛,身体骨节疼,发热恶寒,不汗而喘方

麻黄(三两) 桂枝 甘草(各一两) 杏仁(七十枚,喘不甚用五十枚)

上四味 咀,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绞去滓,服八合,覆令汗。

大青龙汤

治中风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汗不出烦躁方

麻黄(六两)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石膏(如鸡子一枚,碎) 生姜(三两) 杏仁(四十枚)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麻黄去沫,乃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服一升,浓覆,当大汗出,温粉粉之即止,不可再服,服之则筋惕肉 ,此为逆也。不汗乃再服。

阳毒升麻汤

治伤寒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药吐下之后变成阳毒,身重腰背痛,烦闷不安,狂言,或走或见鬼,或吐血下痢,其脉浮大数,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宜服方

升麻 甘草(各半两) 当归 蜀椒 雄黄 桂心(各六铢)

上六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如人行五里进一服,温覆手足,毒出则汗,汗出则解,不解重作,服之得吐亦佳。(仲景无桂心有鳖甲手大一片,《肘后》与《千金》同《古今录验》有栀子六铢、鳖甲如手一片。)

阴毒甘草汤

治伤寒初起一二日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仲景云此阴毒之候,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方

甘草 升麻(各半两) 当归 蜀椒(各六铢) 鳖甲(一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如人行五里顷更进一服,温覆发汗,毒当从汗出,汗出则愈。若不汗则不除,重作服。(仲景方无蜀椒。)

阴旦汤

治伤寒肢节疼痛,纳寒外热虚烦方

芍药 甘草(各二两) 干姜 黄芩(各三两) 桂心(四两)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覆令小汗。

阳旦汤

`治伤寒中风脉浮,发热往来,汗出恶风,头项强,鼻鸣干呕,桂枝汤主之。随病加减如下方

以泉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服一升,日三。自汗者,去桂枝加附子一枚。渴者去桂加栝蒌根三两。利者去芍药、桂,加干姜三累、附子一枚炮。心下悸者,去芍药加茯苓四两。虚劳里急正阳旦主之。煎得二升,纳胶饴半斤,为再服。若脉浮紧发热者,不可与之。

六物解肌汤

治伤寒发热身体疼痛方

葛根(四两) 茯苓(三两) 麻黄 牡蛎 生姜(各二两) 甘草(一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再服后得汗,汗通即止。(《古今录验》无生姜、甘草。)

解肌汤

治伤寒温病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一两) 黄芩 芍药 甘草(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饮一升,日三。三四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发汗。脉沉实者,宜以 豉丸下之。(《延年秘录》有桂心一两。)

治疫气伤寒三日以前不解者方

香豉(一升绵裹) 葱白(切一升) 童子小便(三升)

上三味,先熬豉葱令相得,则投小便煮取二升,分再服,徐徐服之,覆令汗,神验。

治伤寒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者方

丹砂一两末之,以水一斗煮取一升,顿服之,覆取汗。

解肌升麻汤

治时气三四日不解方

升麻 芍药 石膏 麻黄 甘草(各一两) 杏仁(三十枚) 贝齿(三枚,一作贝母十八铢)

上七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尽服,温覆发汗便愈。

葛根龙胆汤

治伤寒三四日不瘥,身体烦毒而热方

葛根(八两) 龙胆 大青(各半两) 升麻 石膏 葳蕤(各一两) 甘草 桂心 芍药 黄芩 麻黄(各二两) 生姜(二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葛根取八升,纳余药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方

栀子仁 黄连 黄柏 大黄(各半两) 好豉(一升) 葱白(七茎)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上四物六七沸,纳后葱白、豉煮得三升,顿服一升,日三服,汤讫温覆,令汗出粉之,得汗便止。后服勿复取汗,不得汗者复服重发,此药无忌,特宜老小,神良。

七物黄连汤

治夏月伤寒,四肢烦疼发热,其人喜烦呕逆支满,剧如祸祟,寒热相搏,故令喜烦方

黄连 茯苓 黄芩(各十八铢) 芍药 葛根(各一两) 甘草(一两六铢) 小麦(三合)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冷分三服。不能一升者,可稍稍服之汤,势安乃卧。药主毒气,服汤之后胸中热及咽喉痛皆瘥,明日复煮一剂,如法服之。此汤无毒,但除热下气安病患。小儿服者取三分之一,以水四升煮得二升,稍稍服之。

三匕汤

治伤寒中风得之三日至七八日不解,胸胁痛,四肢逆,干呕水浆不下,腹中宿食不消,重下血一日数十行方

茯苓(如鸡子大) 黄芩 人参(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芒硝 干地黄(各一升)大黄

上九味捣筛令相得,以散三方寸匕,水一升煮令三沸,绞去滓,服之,日三,温覆,汗出即愈,病剧与六七匕。

五香麻黄汤

治伤寒忽发肿,或着四肢或在胸背虚肿浮如吹状,亦着头面唇口颈项,剧者偏着脚胫外如轴大而不痛不赤,着四肢者乃欲不遂,悉主之方

麝香(半两) 熏陆香 鸡舌香(各一两) 沉香 青木香 麻黄 防风 独活 秦艽 葳蕤 甘草(各二两) 白薇 枳实(各二两)

上十三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覆取汗后外摩防己膏。

治伤寒三日外与前药不瘥脉势仍数者,阳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方

桂枝 黄芩 甘草(各二两) 升麻 葛根 生姜(各三两) 芍药(六两) 石膏(八两)栀子(二七枚)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相去十里久。若前两服讫即得汗,后服即停。不得汗更进一服,得汗即止。不得汗者明日去栀子加麻黄二两,足水二升,再根据方服。

雪煎

治伤寒方

麻黄(十斤) 大黄(一斤十三两) 杏仁(一斗四升)

上三味 咀,以雪水五斛四斗渍麻黄于东向灶釜中三宿,纳大黄搅令调,炊以桑薪煮得二斛,去滓,复纳釜中,捣杏仁,纳汁中,复炊之,可余六七斗汁,绞去滓,置铜器中,又以雪水三斗合煎之,搅令调,得二斗四升,药成可丸,冷凝,丸如弹丸。有病者以三沸白汤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