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七(从第十六经二纸半尽第二十四经一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七(从第十六经二纸半尽第二十四经一半)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十一善知识。一观自在菩萨。二正性无异行菩萨。三大天神。四自性不动地神。五春和主夜神。六普遍吉祥主夜神。七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八普救众生威德主夜神。九寂静音海主夜神。十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德主夜神。十一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

●第七大悲观自在菩萨。寄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谓以善根等心顺益诸众生故。言观自在者。三业归依。十通随应。鉴无遗照。益无不周。由此故能等心随顺。在补怛落迦山者。此云小白华树。山多此树。香气远闻。闻见必欣。是随顺义。然观自在。或云观世音。梵云婆卢枳底。此云观世。护公悞作毗卢。译为光也。湿伐罗。此云自在。若云摄伐多。此云音也。梵本有二故。令译者二名不同。而法华观音品云。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即观世音也。然彼经中。初语业称名灭除七灾。二身业礼拜能满二愿。三意业存念净除三毒。即自在义。而今多念观世音者。语业用多感易成故。今取义圆。云观自在。然观即能观。通一切观。故云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世是所观。通一切世。谓若山若海。若佛若生。无不观故。若云音者。亦是所观。即是所救一切机也。若但云自在。乃属能化之用。具足应云观世自在。通能所也。能必有所。故略无之。能所两亡。不[得-彳]观察。互相融摄。为真自在。

第一依教趣求中。先念前有十五句。初总思修。后入彼菩萨下。别明所修。一深信解藏。即彼三昧。谓不生心言如是如来已般涅盘等。藏即包摄。余并可知。后渐次下趣后。

第二见其西面下。见敬谘问。於中二。先睹见。后敬问。前中三。初见胜依正。二彰见成益。三友垂赞摄。今初。见在西面者。本所事佛令物归故。智日将没令观察故。入生死夜。悲救苦故。余文可知。二善财见已下。彰见之益。以友大悲熏修身心。故今见身便得胜念。善知识者即是如来者。略有四意。一引至究竟同於佛故。二体如而来无来相故。三此是等觉即是佛故。四从久远来成正觉故。三尔时观自在菩萨遥见下。友垂赞摄。大悲深厚随顺摄故。二尔时善财下。敬门可知。

第三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放阎浮下。称赞授法。於中二。先长行。后偈颂。

△前中亦二。先赞。后授。今初。先摩顶摄受。尊位显着故。摄相异前经。又不说放光之处。准梵本意。金色宝焰等。皆手之光。同初会中十方诸佛摩普贤顶。

第二善男子我已成就下。授己法界。於中二。一标举名相。二广释业用。

▲今初亦二。先标其名。后显体相。今初。谓悲非爱见。同如来悲。故称为大。一念遍应。称为速疾。即以悲应而为行门。后善男子我以此下。略显体相。亦是释名。平等教化。即是大悲。同体无缘。故云平等。摄受调伏。即是行门。相续不断。是速疾义。疾则顿应。续则常然。又门即普门。普门示现故。曲济无遗称之曰普。从悟通神谓之门矣。

▲二善男子我恒住此下。广显业用。於中二。先约普门以显业用。后约大悲以显业用。前中亦二。先略。后广。今初。以上同如来妙觉真心故。常在一切诸如来所。下与众生同大悲体故。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普现即是普门示现。准千眼经。大悲菩萨。久成正觉。号正法明如来。示为菩萨。义言等佛。然悲门摄广。此土缘深。未有倾心不蒙慈济。愿常称念。思其法门。后或以布施下。别明。即普现之义。有十一句。初四即四摄摄。次六即三业摄。后一即万类摄。然此十一。方法华经三十五应。乍观似少。义取乃多。谓三十五应。乃是此中或现色身及说法耳。又三十五者。略举大纲。万类殊形。岂当局定。

二善男子我修习下。约大悲行以显业用。救诸怖畏故。然普门大悲二义互通。从多显耳。於中三。初令离怖。二显离因。三令究竟。今初具五怖畏。旧经十八。今二十二。加於王官及病懈怠求不得故。旧经梵本。不活等五连在一处。今大众恶道二怖居末。准地经及论。但唯五怖。余打缚等皆五摄故。言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恶名畏。三者死畏。四恶道畏。五大众威德畏。此五相者。惧无资财不存朝夕。名不活畏。若得恶名。无人敬养。上二通三业。死惧因尽正舍报时。大怖之极无过死故。恶道畏者。憎於恶道。惧生彼故。是故死畏。畏失此身。恶道畏者。惧得彼身故。二皆身业。大众威德亦通三业。五怖总以二法为因。一邪智妄取想见爱着故。即前三因。二者善根微少故。即后二因。邪智即是分别身见。由此妄取我我所故。爱着於故。故有死畏。见有我身。惧舍命故。爱着我所。有初二畏。但着财利。有不活畏。着利兼名。有恶名畏。后二因者。功德微少畏堕恶道。智慧微少畏於大众。云何能离。离我我所则离前三。增长福智即无后二。故下经云正念现前。云何此五。摄余畏耶。然五怖畏。多约果说。今此二十。有通因果。险道有二。若世险阻。即不活畏及死畏摄。若恶道因。即是邪智。热恼有三。失财热恼。不活畏摄。处众热恼。即是恶名。三毒热恼。即是畏因。迷惑有二。迷惑方隅等。即不活摄。若心迷惑大众畏因。系缚亦是不活畏摄。煞害死摄。王宦贫病皆不活摄。黑暗迁移。乃有二意。现暗迁移。亦不活摄。恶趣黑暗。三涂迁流。皆恶道摄。懈怠何畏。若畏懈怠。乃是智人故。梵本旧经。皆无此怖。爱别离怖。正唯死畏。兼於不活。怨憎会怖。正唯恶道。亦兼不活。逼迫身怖。死及不活。逼迫心怖。即众威德及恶名摄。忧悲愁叹。即死不活二怖之相。亦通余三。求不得怖。亦不活摄。余之委细类可思准。二复作是愿下。显离之因。三业归依。我之三业。能令解脱。令任正念。即无我我所及邪智也。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种种下。令其究竟。若发大心。得证不退。诸怖永除。

△第二尔时观自在下偈颂。此偈及下善财领解说偈。旧经皆无。此文分二。先说意。后偈词。虽是祇夜。亦有伽他。三十九偈半。文分为五。第一三偈。赞彼自述。第二一偈半。赞其敬问。第三三十二偈。颂称赞授法。第四一偈明谦己推胜。第五二偈。示后劝修。

▲今初。似颂前文见友依正。乃是结集。取此经意。连缀经文。

▲第二一偈半。赞其敬问。亦是伽他。不应菩萨颂善财语。若颂称赞。与前影略。可为祇夜。

▲第三我是勇猛下三十二偈。颂称赞授法。於中二。初二偈结集。述前摩顶摄受故。梵本云。清净萨埵大慈悲。扪摩善财童子顶。亦犹法华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下慈氏中赞善财处。亦有结集。连为偈词。若改我是为是时字。理则真矣。余三十偈。正颂前文授己法界。於中二。初二颂前标举名相。余颂广辨业用。合颂前来普门大悲。以门随类为拔苦故。文中三。初一总明。次二十四偈别显。后三偈结益。总明及结皆颂离因。今初。三业归向即离怖因。而得解脱即离怖果。二别显中。颂二十怖。即为二十。但不次耳。前十五怖各唯一偈。初一颂离系缚怖。二颂离煞害怖。三离王官怖。四离爱别离怖。五离黑暗怖。谓深林邃谷蔽阳曜故。六离险道。悬崖险峻即险道故。七离怨憎会。八离逼迫身。九离恶名。十离迷惑。十一离逼迫心。十二离病怖。故梵本意云。或有聋盲及喑痖。诸根残缺病相缠。愿得人天相好身。念我名者皆如意。十三离不活。十四离贫穷怖。贫贱骨肉疎故。十五离恶道怖。上皆一偈。梵本。此后有一行。结云。如是之人念我名。一切所愿皆圆满。十六有二偈。颂离大众威德怖。为大菩萨常闻法故。十七有二偈。颂离迁移怖。贬谪异乡斯为危厄。故常昼夜思无徙居。令净土生。岂有迁改。十八一偈颂离求不得怖。常为应供。何求不得。十九二偈颂离热恼怖。五浊交煎。业惑炽盛。斯为热恼。二十有二偈颂离死怖。其忧悲通为怖相。故不别颂。若欲摄者。死怖中摄。懈怠非怖。故不颂之。以科对偈。文义昭彰。似难已释。想无惑矣。三有三偈。总结成益。颂前离因。於中。初偈乘行愿而成就。后二偈辨三业之益物。长行明能感三业。今颂明能应三轮。水清月现。感至应来。两义相成。二文影略。又能感三业敬请。偈中至心称名。即口意故。

▲第四我得大悲下一偈。即谦己推胜。前半谦己。后半推胜。

▲第五二偈。示后劝修。虽未的指。已令遍求。故后二段非颂前也。

第四尔时观自在下。谦己推胜。久成正觉。尚不失谦。於中二。先正谦推。后善财领解。此段亦合授法。前开为顺六段。故於此辨。於中。先叙说仪。后正说偈。有三十偈。大分为三。初一标赞。二有二十六偈别赞。三有三偈结赞。今初。以菩萨德深故。众赞不尽。二别赞中分四。初一赞所得法门。谓以亡机智导无缘慈。二有一偈。赞神通。以普门示现皆妙用无拥故。三有三偈。自申赞意。谓圣德广深。劣智难测。因闻生辩。敬赞德音。如因日光还见於日。四有二十一偈。广赞胜德。於中二。先十偈。赞身相庄严。虽一两句明其心愿。意成身耳。后十一偈。赞业用深广。於中三。初二偈总赞悲济周遍平等。二有三偈。赞依正妙严满众生愿。三有六偈。悲随万类。拔苦慰安。第三三偈。结赞。初偈三德已满。次偈二利俱圆。后偈自他觉满。三句自觉觉他。后句愿生同证。

第五尔时有一菩萨下。指示后友。於中二。先后友入会。后大圣指示。今初。友名正性无异行。行字二义。一约游剎。平声呼之。约供佛利生。则去声呼之。谓能遍行而无行性。故云正性。旧名正趣。趣即行义。遍行诸剎。教化众生。无来去相。即同真如。遍一切处。而无形相。为如相回向。从东方来者。东为群方之首。如为万法之初。虚空来者。真如相故。至轮围山顶者。周圆无上故。足动地者。真如如地。非定慧足不显发故。同前会者。随顺众生得如相故。后时观自在下。大圣指示第六尔时善财下。恋德礼辞。准梵本中。此初两行。合在辞退而行之后。今回於前。使往正趣。无有思前。亦无初首。

●第八正性无异行菩萨。寄真如相回向。谓善根合如成回向故。义如前说。

第一依教趣求。

第二顶礼其足下。见敬谘问。

第三菩萨告言下。授己法门。於中二。先标名体。后显业用。今初一念超多。故云速疾。而无来去。故云不动。十方齐往。称曰普门。后善财言下。显其业用。於中四。一申问端。虽有三问。意在速疾。二菩萨告言下。显其甚深。三善财白言下。承力请说。四菩萨告言下。正答前问。於中五。初答得法之处。谓真如即是如来藏性。具恒沙德。具足吉祥。依此威德。无不生矣。名普出生。故能不动无所不至。二从彼发来下。答时久近。三一一念中下。答处近远。谓念念之中。举多大步。复经多劫。是远是速。四一一世界下。显其成益。五如从东方下类显十方。言亦复如是者。此有二义。一从东方来。亦从南西等九方来。二此处从东具足吉祥藏世界而来。余之九方。从东亦尔。如上文殊。从金色界。遍於法界。皆从金色。一界即是一切界故。身等亦然。故推胜云。善布其身。悉遍法界。

余谦推等。三段可知。(已下第十七经)。

●第九大天。寄无缚无着解脱回向。谓不为相缚。不为见着作用自在。故名解脱。言大天者。现大身故。无缚无着净智自在。故名为天。称理普应。故名为大。妙用难测。故名为神。在门主城者。当法师位。与妙法门而为主故。亦云具足门。多门回向皆具足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后趣后。前中亦二。先思念前法广大行者。即前法门。非智不知。非通不作。是胜功德。后被菩萨坚进甲下。即因修成德。后渐次下趣后。

第二善财间已下。见敬谘问。

第三尔时大天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授法方便。后正授所得。

△今初。现相赞友。令其欣入。长舒四臂等者。约事则发心者希。净目而观。散华而供。若约表者。谓展四无[得-彳]。取其所诠。胜流真如相应法门。先当自净以洗身心。后因利他。故云散华。亦表四摄。远摄四众。令净身心无不见故。

△二善男子我已成就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名体。后业用。今初。谓六度大悲。如云覆润。如网罗摄。后善财白言下。问答业用。先问。后答。答以四摄摄生故。於中二。先现宝令施。教以檀摄。后善男子如我为汝下。例教於余。於中三。初成前檀度。即是檀摄。二广说尸罗。即利行摄。三例说余度及於余摄。

▲今初。言令其息灭不欲行施障胜行者。瑜伽菩萨地。施障有四。一先未串习。二施物鲜阙。三耽着上妙悦意财物。四观见当来具足财果而深欣乐。今令其熏习。除第一障。为现施物。除第二障。尊重胜因。更无耽着。发菩提心。不求当果。

▲二复次善男子若有下。广说尸罗。即利行摄。此一段长行偈颂。旧经所无。瑜伽四十三。一切利行略有三种。一於现法利行。谓以德业招守财位。二於后法利行。谓令舍财位。三於现法后法利行。谓令离欲。前二益浅。此略不明。广说离欲。若约尸罗。即是初戒人之喜犯。故偏说之。文中二。先长行。后偈长。颂行中三。初标。次征。后释。释中二。先举所化境。后彰能化行。前中亦二。先别明。后总结。今初。总有十喻。婴孩为总。故梵本中。句句皆有愚痴婴孩。余九为别。又准梵本。别中自有十喻。加甘酒喻。前四喻耽染不舍。后六喻欲为道患。就初四喻。意有通别。通喻耽染。别喻喻耽五欲不同。一甘酒喻。喻其耽味。故梵本云。如甘酒者。醉於种种诸色味酒。二素衣受染。以喻着色。三粪中之虫。喻耽於香。四弊猪严身。以喻着触。唯阙声喻。含在婴孩之中。后六喻欲过中。一欲能系缚。二劫诸功德。三身命慧命并皆夭促。四当坠溺三涂。五生死海。六永害戒香。梵本无夭慧命。后以要言之下。总结过患。二善男子我为此等下。彰能化行。於中亦二。先辨巧化。后因斯发起下。彰化之益。二尔时大天下偈颂。二十一偈。长分为十。初二偈喻显戒德众善所依。二有五偈。明外道无戒无利勤苦。此中外道宗计。广如别说。三有一偈。诸天妙乐。持戒所成。四有三偈。不拣尊卑。持益犯损。五有五偈。若坚持戒。二世利安。六有一偈。重以喻明美戒成益。七有一偈。人无贵贱。持戒为尊。八有一偈。明持毁畏安劝物持护。九有一偈。重以喻显彰戒功高。十有一偈。推功如来。劝物坚净。

▲三善男子如我以此下。例说余度及於余摄。於中四。初结前生后。二若有众生嗔恚下。明以忍辱破嗔恚蔽。三若有众生惛沉懒堕下。复以精进策其懈怠。四以如是等下。总结成益。具诸度门。净诸蔽障。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后三段可知。

●第十自性不动地神。寄入法界无量回向。以法界善根。回向法界故。法性如地。安不动故。非修不动。故云自性。言菩提场者。所入法界。是得菩提之处所故。既将入地。不云南矣。

第一依教趣求。云往东北者。自东之南。右旋而转。今已一周。故云东北。示表一僧祇满。资粮加行皆已周故。

第二十千地神下。见敬谘问。於中五。一友见称赞。既云友见。已含见友。二尔时自性不动神下。严处摄生。以显胜德。三时彼地神告善财言下。许示昔善。引其问端。四尔时善财礼地神足下。设敬陈请。五时彼地神下。正示昔因。

第三善男子我得下。示己法界。於中四。一标名体用。名云难摧伏智慧藏者。旧云不可坏智慧藏。名异义同。皆显一念之智镕乎法界不可推坏。包含众德。无所不生。故名为藏。贤位已满。总会三贤。为入地因故。显善财胜福。常随地神。法界智不可坏。昔因不失。能证入矣。常以此下。略明其用。二善男子我忆下。别显业用。由智不坏故常忆等。三善男子乃往古世下。显得法时处。四善男子我从是来下。总结纯熟。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后三段可知。

[△@△]大文第五。春和神下。有十善友。当十地位。修十胜行。断十种障。证十真如。成於十地。即为十段。

●今初。第一春和夜神。明欢喜地。亦名极喜。谓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初获圣性者。由断异生性障故。具证二空者。即是所证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遍故。言春和者。盛德如春。和畅发生。初证真如。无德不发。即成就自利利他行故。在迦毗罗城者。此云黄色。昔黄头仙。依此处故。黄是中色。已证真如契中道故。是生佛城。表於初地生佛家故。地上多明见夜神者。证智玄妙。离相破暗故。下九天神。准梵本中。皆是女神。瞿波亦女。地上证如。得同体慈。女之德故。梵本。诸神皆名为天。恐滥上界。故云神耳。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前修证。后如是思惟下。趣求后友。於中亦二。先至时处。从东门入者。开明之初。显证之始故。遇日没者。是夜神故。分别见日皆已亡故。后复作是念下。念友胜益。

第二作是念时下。见敬谘问。先睹见。后敬问。今初。於空等者。朱衣表教。显着分明处空为证。如日不住。宗说兼畅德冠物先。云首戴梵冠。法门星象不离一如。云炳然在体。化生业用归乎解脱。云毛孔普现。后善财童子见闻下敬问。

第三时彼夜神告善财言下。称赞授法。先称赞。后善男子我得下授法。於中二。一正授法门。二得法久近。

△前中。先长行。后偈颂。

▲长行中二。先名体。后业用。今初。以法光明。破自他暗。即是教化调伏众生。第二善男子我於下。业用中二。先兴救物之心。后辨救物之行。今初十心。前四四等。次二止善。次二解行精勤。后二舍凡弃小。此上十心。通救三求众生。二善男子我於夜暗下。辨救物之行。於中二。先救欲求众生。后救邪梵行求众生。其有求众生。遍在二段。令究竟益。即离有求。救欲求中。分文分为二。先总明。后别显。今初。若准现文。文有四节。一所救时。二若入於海下。明救处。三或遭盗贼下时处中难。四种种方便。辨其能救。若准下文。若时若处若所救事。皆名为难。若准梵本。具标十门。二为海难者下别显。总有十门。门皆有二。先救世苦令得世乐。后大愿回向。令其究竟离苦得乐。唯三四二门。略无大愿。义必合有。从简太过耳。十中。第一救海难众生。即标中第一。二为在陆地下。救处陆众生。即标中第二。三一切众生有惜寿命下。救求不得众生。即前或乏资粮等。四为行山险下。救山险众生。即标中第三。上二阙大愿。五为行旷野下。救旷野险难众生。即标中第四。言阇努啰兽者。其兽八足。四足在背。抱持所得。力能搏噬犀象猛兽。驰走疲乏。翻背足行。逐人无逃。人逐莫及。六救斗争众生。七救乐着国土众生。八救着聚落众生。上三阙标。梵本有在异国遭遇恶贼。九救暗夜众生。即标中时也。上四皆有善男子。以为其初。就救夜中分二。先救世暗。后作是念言下。大愿回向。於中二。先总明。后是诸众生下别显。於中亦二。先明所救。后显能救。前是三障。即分为三。初烦恼障。次煞害众生下业障。后不久当堕三恶道中。即是报障。三障即黑暗。后愿我速以大智光明下。辨能救。十善男子一切众生或病所缠下。救老病等苦。皆前危厄中摄。文中二。先救世苦令得世乐。后复作是念下。大愿回向。令其究竟。二善男子一切众生入见稠林下别显。救邪梵行求众生亦二。先救邪见令得世乐。后复作是念下。大愿回向。

▲第二尔时下偈颂。二十一偈。分四。初一颂法门名体。二有四偈。举因劝修。谓四无量。即是前文救物之心。三有十偈。显果令入。谓六处殊胜。通颂前文能救之行。明前所救十处不同不出六根。为能应故。谓十眼遍见。十耳普闻。十鼻遍觉。十舌广说。十身普应。十意遍知。故能所作无不周遍。四有六偈。明德业广大。初一神通。余皆福智。故能遍应。

△第二尔时善财童子白春和主夜神下。得法久近。於中二。先兴二问。后还两答。答中二。先答发心时节。后答得法久近。今初有六。初总显本事因缘。二时彼城东下。明初佛兴世。三莲华城内下。善友劝发。四令王夫人下。正发大心。五善男子时王夫人下。结会古今。六我於彼佛下。发心成益。二过此劫已下。答得法久近。於中二。先总显得法因缘。后我才见佛下。正明得法。於中三。初得方便三昧。能上见诸佛下化众生。次以闻法故下。得此解脱。后得此解脱故下。广显业用。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

第五善男子此阎浮提下。指示后友。恒河南者。顺世摄善故。菩提场中者。得无悞犯。由契理故。普遍吉祥无垢光者。最胜真如。德无不具。云普遍吉祥无垢。即是第二地名必与智俱。故云光也。本从发心者。即前净月。

第六尔时善财下。恋德礼辞。於中二。先偈赞。后礼辞。今初。恋德之深。形於言咏。十偈分四。初四赞身心超胜。次三大用无涯。次二益物不空。后一结德无尽。二尔时善财童子下。礼辞(已下第十八经)。

●第二普遍吉祥无垢光夜神。明离垢地善友。具净尸罗。离於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微细毁犯即邪行障。障於二地净尸罗故。断此便得最胜真如。具无边德最为胜故。名等如前。文虽具六。且分为四。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见敬谘问。第三称赞授法。第四恋德礼辞。今初可知。

第二顶礼其足下。见敬谘问。

第三夜神答言下。称赞授法。先赞。后授。授中二。先长行。后偈颂。

长行中三。第一正授法门。第二谦己推胜。第三指示后友。

△初中二。第一总答所问。第二别示己法。

[△@、]今初。即念佛三昧。文中有四。谓标征释结。释有十句。略有二解。一作总别解。初总。余别。别中。一观外相。二念内德。三知所证。四放光。五常光。六变化。七圆音。八名号。九调生。二约十身解。一菩提身。二相好身。三智身。四法身。五愿身。如贤首品。毛孔光明皆宿愿故。六福德身。七化身。八力持身。圆音持法尽未来故。九意生身。随立名故。十威势身。结云威力故。十身并彰内外皆具。若专念此。何行不成。

第二善男子我得下。别示己法。谓得禅定。然二地出心。即修诸禅。满入三地。故非前却。於中二。先名体。后业用。今初。契理无着。故云寂静。止观双运。名为禅定。现法乐住。故称为乐。大用无涯。为普游步。然勇猛即是梵本同旧经中普游步义。二普见三世下。广显业用。於中二。先明攀缘如来为诸定本。第二正明三禅。别彰业用。

[○@△]前中三。谓标征释。今初。见佛无着。即寂静义。又见佛法界。即攀缘如义。无取无入。即同如来清净禅义。二何以故。征云。既了差别。何以无着。三释意云。穷了如来之体性故。文有十句。各有标释。标多约体。释多就用。理实双明。故摄十句为五对体用。一不去不来对。即体用自体。二不生不灭对。即体用之相。三非实非虚对。即体用之力。四非迁非坏对。即体用之性。五一相无相对。即体用之德。初对中。理无不证。故曰非去。谓非舍世而得出世。是故。释云世趣永灭。若有可舍非真灭故。即体之自体也。即体之用。故曰非来。释云体性无生者。生则有来故。此即用之自体也。第二对。体有何相。本来不生。释云法身平等者。三际自他。体皆平等。为其相故。用有何相。常用不灭。为其相故。释云无有生相者。以即体之用。体既无生。用何有灭。第三对。体有何力。能令即相而非实故。释云如幻。用有何力。广能利益。释云非虚。第四对。体性云何湛然不迁。云过生死。用性云何随流性常。故不变坏。第五对。体有何德。本自超言。能令言离。用有何德。善观性相。而本自空。此十亦名十身无[得-彳]。然五重之体但是一体。五重之用但是一用。体外无用。用即是体。用外无体。体即是用。体即法性。用即智应。二既不二。理智圆融。唯一无[得-彳]法界之身。随相显十。以表无尽。如是观察。何着何取。是谓攀缘如实自觉智境不思议事。岂非如来清净禅耶。若以五对。展转相释。亦名体用。但以后后。释於前前。前四是遮。后一是表。谓第一即用之体证灭非云。即体之用应而无来。二云若尔便是生灭以世趣佛身生故。应用无来便谢灭故。故次释云。法身之性。成与不成等无差别。何得有生。即体之用。本无有生。将何可灭。三云若尔是实是虚。何者法身平等实也。应用非真虚也。故释云。幻智所显何以为实。不失利益何得言虚。四云若尔有迁有坏。幻智所显。从染之净。岂非是迁。应物随机。体便可坏。故复释云。已过生死。何有迁移。即是常身。何能破坏。五云若尔既绝百非。何以悟入。故表示云。佛体无二。一实相法之所印持。则言思斯绝。为遣诸数。故云一相。一不为一。相亦非相。非但能无事相之相。体相实相。此相亦无。故云性相本空故。故十地经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而於第一实义中。示现种种所行事。所作利益众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与无相无差别。入於究竟皆无相。即其事也。若并就体说。大同中论八不之义。然皆即相即性。依彼论释。各以四句释之。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十句皆然。斯则即事同真。若约三性。彼就依他无性即不生等。今就法性本不生等。既即用即体。便性相无[得-彳]。更有异门。义如别说。

[○@△]二善男子我如是知一切如来时下。正明三禅。别显业用。於中三。初明现法乐住禅。即寂静禅定乐业用。二引生功德禅。三饶益众生禅。上二即普游步业用。

▲今初。亦是前明即止之观。今明即观之止。於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思惟观察下。正显四禅。斯则如来禅导於四禅。不同凡小。四禅即为四别。虽大小乘异。四禅支林。义则大同。谓初禅具五支。寻伺喜乐定。第二具四支。内净喜乐定。第三具五支。舍念慧乐定。第四具四支。舍念中受定。若立名者。初名有寻有伺静虑。二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离乐静虑。故俱舍云。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即其义也。依十地论。四禅支林。并勒为四。一所离障。二对治支。三利益支。四彼二依止三昧。四中。后三是支。初一非支。虽后后所离是前前支。望於当地皆非是支。

今初。初禅中一思惟观察至种种境界。即是寻伺。当对治支。思惟即寻。观察是伺。坚固庄严即寻伺相。普遍照明种种境界。辨寻伺境。非唯观察五欲过失。故云种种。二圆满下。即是喜乐。为利益支。圆满广大甚深随顺故。法喜充遍位平等际故。轻安悦乐故。瑜伽云。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义故。得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三不起一切妄想分别者。即所离障。凡小之禅。但离欲恶不善法等。今一乘深妙。离一切妄。方为自觉圣智境界。同如来禅。次大悲救护一切众生。拣异凡小。凡小离忧。得前喜乐。今自无忧。忧众生忧。不妨拔济。四一心不动。即彼二依止三昧。名所依支。谓於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为彼对治及利益支之所依止。依止定力。寻等转故。其所离障。以无行体。非是支故。不为彼依。但云彼二。修习初禅者。总结初禅。亦属依止。四禅所依。大旨无别。

二息诸意业下。明第二禅。此句即灭觉观。是所离障。觉观粗动。发生三识。乱於二禅。如净水波动则无所见故。初禅能治。为此所治。则病尽药亡。二摄诸众生智力勇猛。此是内净。即修行对治支。小乘内净。但是信心。能净心相。定等内流。大乘内净。总揽三禅三支以成。谓舍念正知。以此三法。尚为喜覆。力用未胜。但能离外寻与伺故。合为内净。今摄诸众生。即是於念念众生故。智力勇猛。即同正知。舍相未显。含在二中。故合为一支。三喜心悦怿。即喜乐支。是修行利益。四修第二禅。即彼二依止三昧。唯初禅有一心不动。余三皆无。即修二禅。当一心支。

三思惟一切众生自性下。明第三禅。此句即舍念正知三支。是修行对治。唯思众生即是念支。思生兼性故是正知。但思自性。即是舍支。二禅合一不言自性。然舍是行舍。非是舍受。谓行心调停。舍喜过故。二厌离生死。是所离障。二禅之喜。为三禅障。犹如贫人得宝便喜失则深忧。莫若不得无忧无喜。喜为生死。故今云厌。三住涅盘乐。即是乐支。是修行利益。瑜伽云。离喜寂静。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彼於尔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是故诸处名身受乐。故说三禅乐最深妙。今更超之。安住涅盘寂静常乐。然初禅之乐。如土石山顶有水。二禅之乐。如纯土山顶而有池水。三禅之乐。如纯土山在大池内。乐遍身外。身在乐中。四修第三禅。即从二依止三昧。

四悉能下明第四禅。文但有二。而含於四。谓一切众生众苦恼热。是所离障。然苦乐忧喜皆四禅障。若得四禅。四受俱亡。唯有舍受。是利益支。舍念清净而为对治。三禅舍念与乐受俱。未名清净。今无乐受。故云清净。今所灭热恼即所离障。其能息灭即是舍念。为对治支。远离二边一切动乱。与自觉俱。然其舍受。世为利益。出世望之舍受亦苦。於下苦中。横生乐想。故今皆舍。含在一切热恼之中故。此一句含三段说。二修第四禅。即彼二依止三昧。依傍经论。以释经文。不依此释。四禅之相。何以取别。

▲二增长圆满下。引生功德禅。有三功德。一能引智愿。不同凡夫爱味於禅。不同小乘入於无愿。是故能引一切智愿。二一三昧中出多三昧解脱境界。三成就变化无所不生。此三即是难行之相。皆普游步。

▲三善男子我修习下。明饶益有情禅。种种方便无不饶益。亦普游步义。文中分三。初令离欲入於非家。有十四想。与智度论二十六中十想大同。次若有众生住於空闲下。作助道缘。后善男子我修如是下。令断恶进善。即修四正断。

△第二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

△第三善男子去此不远下。指示后友。后是发光。寄同世间。故云不远。依理发光。云菩提场。所为顺理。故云右也。喜目观察者。法眼忍理。慈眼观物。皆有喜义。又胜定闻持。皆善观察。

三偈颂中。有十三偈。分为三段。初有十偈。颂前授法。次二颂谦己推胜。后一颂诣示后友。今初。唯颂总答所问十法。小有不次。初四如次。颂前四法。五超颂第七。六颂第六。七却颂第五。八颂第十。九颂第八。十颂第九。谦己示后。文并可知。

第四时善财下礼辞。

●第三喜目观察一切众生夜神。发光地善友。谓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以名对义。已如前说。文虽其六。义小异前。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成益。后作是念已下。趣求后友。於中四。一欲趣后友。二时喜目神下。善友加持。有十一句。初总。余别。三时善财童子遽发是念下。所加成益。谓前加令知近友之益。今能起念即是加益。此有十句。如次对前别中十句。四尔时善财下。正明趣后。

第二见彼夜神下。见敬谘问。於中三。第一睹用证入。第二申偈敬赞。第三谘问法要。

△初中四。一见依正。二睹入法门。三见大用。四明证入。后三同前授己法界。

[○@△]今初可知。

[○@△]第二入大速疾普喜幢无垢解脱门者。睹入法也。一念摄伏为大速疾。旧云大势力。显用之能。遍称群机。名为普喜。摧伏高显。所以名幢。

[○@△]第三於其身上下。明见大用。於中三。初於毛孔总出化身。说一切法。二於毛孔现昔本事。三於毛孔现随类身。说其本行。

▲初中亦三。初总相明。二别显十度。三例说余行。今初可知。二所谓下。别显十度。即为十段。各有又从。以为拣别。段段之中有总别结。文处可知。今初。檀中物无不舍。田无不施。心无不等。三轮平等。故成檀度。二戒度中。初令修因。次於诸世间下。不求近果。后令诸众生下。说戒之益。三忍度中。初令修三忍因。次说菩提心下。令其回向。次说诸众生下。示不忍果。后赞诸如来下。示忍辱果。四进度中。总辨三勤。通策诸行。五禅定中。初令离欲。后住法园苑下。令物修禅。於中。初令得现法乐住禅。次又为演说下。引生功德禅。后令诸众生下。饶益有情禅。六般若中。初明加行智。后又为下。双辨根本后得智。虽是十度。从兼正说。六亦具三。七方便中。初即巧会有无方便。观空涉有故。次或为演说不住生死下。不舍不受方便。后或为演说住於天宫下。进趣向果方便。八大愿中。文有十愿。初二总明。次五上求愿。次二神通愿。后一结二利通下化愿。九力度中。集助道法。即思择力。余修习力。十智度中。初明成熟有情智。后说念念神通自在下。受用法乐智。三如说菩萨诸波罗蜜下。例说余行。即神通度生菩提分等。

▲第二又於一一毛孔现彼夜神下。即於毛孔现昔本事。前后二段。即一毛中出生无尽。此之一段。即一毛中包含无尽。於中亦现昔十度相。文分为三。初总。次别。后结。今初可知。二行檀波罗蜜下别。别中皆以行字为初。初二可知。三忍度中。初安受苦忍。次亦能忍受一切众生於己身心恶作恶说。即耐怨害忍。恶作属身。恶说属口。后忍一切业下。谛察法忍。四精进中。三句即三精进。初句被甲。次句摄善。后句利乐。五禅定中八句。一资缘。二方便。三造修。四获得。五治障。六圆满。七起用。八相摄。前六即现法乐住。后二即引生功德。下之五度。句虽多少。类例皆然。六般若中。依兼正说。通於三智。初资具是加行。清净谓治障。日约破暗。即根本智。云约慈覆。流润演法。即后得智。藏约包含。海约深广。行约造修。门约入理。上四皆通根本后得。七方便中。独此加於复示修三字。在文不例。言体性者。下四度体皆后得智。言理趣者。即是意趣。八愿度中。相应事者。谓若求菩提若摄生等。九力度中。言因缘者。内修为因。外友为缘。相应事者。思修何法。十智度中分二。先就能知辨相。后约所知以辨。今初。一资具。谓听闻等。二体性者。唯识论中。唯后得智。依璎珞等。约兼正说。亦通根本。故有三种。一无相智。二一切种智。三变化智。三即造修。四即获得。五从於一智转生多智。亦能出生其余诸行。六即治障。七若内若外。若定若慧。为得智处。八增长者。如白分月。九证无证相。名之深入。十显照事法。十一显示理性。十二即四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十三即眷属般若同时心所等。十四拣择邪正。十五无行为行无相为相等。十六万类之法随一相应。亦教理行果随一相应。十七一度之中随摄诸度等。后所知法下。约所知辨相。初五句通一切法。次二句佛法。余皆菩萨法。如是等下总结。三从彼夜神下。总结十度。十度广义。经文散具。束之成章。义如别说。

▲三尔时善财童子见喜目观察一切众生夜神复於一一诸毛孔下。明於毛孔出随类身说其本行。於中四。一出能说之身。二於彼一切诸众生前下。出演法之声。三以如是等种种音声下。显所说之法。然皆相续不断。次第无乱。四如是说时下。彰说之益。(已下第十九经)。

[○@△]第四尔时善财童子见闻下证入。睹胜用故。於中二。先证入。后出因。今初。先举所修。即所睹事。次念念至修行。是修相。次深入安住平等成就。是证相。次承佛威力及解脱力。是证胜缘。后得菩萨下。所证法体。后何以故下。征释证因。道机宿着。内外冥资。于何不证。

△第二尔时善财下。设敬称赞。十偈分四。初一现说之因。次一现说之意。次七现说体相。皆即寂之用。后一结其无尽。

△第三尔时善财童子下问法。前已睹相证入故。此直问得法因缘。此有二问。一问发心久近。二问得法时节。

第三尔时夜天下。授己法界。前已现相冥授故。此但言答因缘。於中二。先以偈答。后结会古今。

△前中八十七偈分二。前七十五偈。答发心久近。后十二偈答得法时节。

▲前中。总有十劫。即为十段。第一寂静大音声劫。有三十一偈半。文分为六。初一偈半总标。二有八偈。显其本生。三有十偈。明发心本事。四有一偈。正显发心。五有六偈。发心后德。六有五偈。转值余佛。结言未得慧眼者。未得十解正慧眼故。二天吉祥劫四偈。结云。尚於我爱阿赖耶。不知无依。计为有者。未了心性即一切法无性之性。而犹计有一切诸法依心而生。阿赖耶者标名。此翻为藏。即第八识。我爱等者。释义有三藏义。谓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名能所藏。以能持染种种名所藏。识是能藏。是杂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识为所藏。有情执为自内我故。名为执藏。今此上句我爱二字。即执藏义。为第七识执为内我。故云我爱。第七虽与四惑相应。正取贪所执我。深生耽着。偏举我爱。下句即摄余二藏。谓种依第八。八依种有。即是依义。今言无者。为能藏时即是因相。为所藏时即是果相。揽因与果。为识自相故。识自相已无实体。况因果互依。相待无性。何有能依所依之相。故问明品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故云无依计为有也。上二劫明已得十信未入十住。前未得自分。后未得胜进。三梵光明劫五偈。结云未能明了深法性者。未得十行真实行故。四月吉祥劫五偈。结云未获深妙智等者。未得回向无[得-彳]妙智入实际故。五寂静智劫六偈。未得地上二空真如清净法故。六妙出生劫五偈。未净修道之障[得-彳]故。七集坚固劫五偈。未得六地十种平等深顺忍故。八安乐庄严劫四偈半。独此一劫。后无结束。似欠一行。合云。然於殊胜双行道。未得善巧而通达。以是未得第七地故。九千吉祥劫亦四偈半。未得八地净无生忍。十无着遍庄严劫四偈半。但言供养者。以於此劫得法门故。上云未得。未得於后。必已得前。如未得十行前已得十住等。又上十劫。亦可初劫已得初地未得第二。乃至第九未得十地。第十劫中。方得圆满。故其劫名亦顺地义。如文思之。

▲第二最后有佛出兴世下。答得法时节。即第十劫。最后佛所得此法门。於中二。前四偈得无功用后之三地。初偈见佛兴供。次一得八地无依大愿。次偈九地法眼总持。后偈十地成如来力。后八偈结成普贤行位。於中三。初四偈半。牒举大心之始。次二偈半。明成德之终。后一偈总结圆满因果圆融。初后该彻入普贤道。

△二善男子於汝意下。结会古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后友。同居证位云此会中。起精进行为普救护。智焰灭惑为威德吉祥。

第六时善财下。礼辞。

●第四普救护一切众生威德吉祥夜神。焰慧地善友。谓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文亦具六。势同前友。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第二时彼夜神下。见敬谘问。文为三。一见闻法界。二申敬偈赞。三谘问法要。

△初中义同诸友。正授法界。示相说故。且为见闻。於中分二。先现光加持。后蒙光获益。今初。即当嘿授。入调伏众生解脱者。即光所依。是己所得法门名体。此中文略。至下引昔结会古今中云。得菩萨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门。在义可知。眉间光者。初寄出世证中道故。二善财即时下。蒙光获益。即当证入。於中二。先得三昧。后见大用。今初。即用所依三业六根皆离障[得-彳]。云极清净。德无不圆故云圆满。后得三昧已下。明见大用。即定之能。於中分二。先见用所依处。谓二神中间一切尘中。后一一尘中下。明所见事。於中三。一所化处。二化成益。三化本意。初中二。先总明。后善财又见一切世界下别明。然有二意。一即尘中之剎。二即尘外遍法界剎。以云一切无拣言故。下偈颂明遍法界故。於中。先总。所谓下别。别有三类。初六句三对。是剎体性。初一对。明纯净纯秽。次一对。明转变剎。净变为染云趣杂秽。如今减劫佛已涅盘。染变为净为趣清净。如增劫中弥勒当出。第三对。明杂染。染多净少。先言杂秽。净多染少。先言清净。二或有世界其形平正。即剎形相。三或有世界随心下。明剎依住。二如是世界一切趣类下。明化成益。先总明。后令地狱下别显。於中二。先化五道。后善财又见下。化九类。略有二种差别。初明四生。即依止差别。报之所托故。余三可依。化生依何。依业染生。余之五类。即粗细差别。此明报相。下二界。有色为粗。无色界为细。於有色中。有想为粗。无想天为细。於无色中。非无想为粗。谓下三天。非有想为细。谓第四天。若合非有想非无想。为第四天。则无色界。唯举其细。对余为粗。上明六趣。是苦乐差别。本意不同。非重言失。况复四生摄於六趣。宽狭不同。余如别说。三为成就菩萨大愿力下。明化本意。然其所为。通能所化。

△第二尔时善财童子见普救下。申敬偈赞。於中三。初身心敬重。二时彼夜神下。显友自在。谓上来变形具相而现大用。今虽舍相复其神形。作用变化宛然周遍。三尔时下口业偈赞。有二十偈。文分为二。初一总彰赞意。余偈正赞。於中二。前九总明光用无涯。后十别述蒙光获益。前中。长行所无。影显深妙。於中三。初一见身。次六见光。非唯眉间。六根毛孔皆放光故。后二作用。后我承下十偈。述蒙光获益中五。初半偈。推功归本。二一偈半。叙前放光。三有一偈。述得三昧。四有四偈。述见尘中大用。五有三偈。述见遍周佛境。此一段文。长行亦无。明经叙述。万不存一。

△第三尔时善财下。谘问法要。此有二问。一问得法久近。寻其原故。二问修行净治。求入路故。

第三夜神告言下。授己法界。然法门体用前已嘿授。故此直答向来二问。於中二。一叹深难说。二承力为说。今初。深相云何。若约得时。时久远故。非久近故。若约修因。因行广故。若通上二。契理深故。有标征释。文并可知。

第二我当承佛下。承力为说。於中二。先长行。后偈颂。

△长行中二。先标许。后善男子下正释。於中二。先答得法久近。后答修行净治。

[△@⊙]前中三。一正答得法久近。二明发心之始。三结会古今。

[○@△]就初有二。第一总叙本事因缘。第二正明见佛得法。前中有六。一总举剎劫佛兴已。略酬其久近。二其佛世界下。通显剎相。三善男子彼界东际下。别显生处。四有转轮王下。明本生父母。五其妃有女下。明本生身。六彼时众生下。时人起恶。为佛现因。劫减佛兴。以悲救故。(已下第二十经)。

第二尔时宝华灯城北下。见佛得法。於中三。第一总显道场。第二须弥山下。总彰佛数。第三其第一下。别明初佛。於中四。第一佛兴益物。第二善友引导。第三王女修因。第四闻经得益。

▲初中分四。一总显道成。二明得道前相。三正显成相。四转正法轮。今初可知。二其彼如来下。成道前相。於中三。初总标。次所谓下别显。有十二节。梵本。初节双明莲华及菩提树放大光明。余皆树放。后善男子如是下总结。三满七日下。正显成相。於中四。一动剎集众。二尔时彼世界中下。现相显德。三善男子此普现下。成道依止。四善男子彼普智宝焰下。始成正觉。一成一切成。亦同初会始成之时。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其身遍坐一切道场。示十身相。四随众生心下。转正法轮。於中三。初总标法轮。二显其成益。三结无间断。今初可知。二於一一下。显其成益。有二十门。於中分三。初二益凡夫。次一益二乘。余益菩萨。於中二。先十门成行。后发菩提心下。七门成位。於中。前三句有二意。一菩提心是住位。住菩萨道是行位。清净波罗蜜是回向位。以大愿海。净治前度故。二者此三句。通於诸位。以三种发心通诸位故。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教道证道无住道等。皆名道故。三贤十圣皆悉净治波罗蜜故。次二句是十地。后二句等觉。三善男子彼普智下。结无间断。上来四段。明佛兴益物竟。

▲第二时普贤菩萨下。善友引导。於中六。一知机起恶。二为欲调伏下。现身超胜。三时诸众生下。物机惊怪。四尔时普贤下。告语佛兴。五时轮王女下。女发大心。亦是入法之因。六善男子时毗卢遮那下。父王诣佛。於中四。一身处虚空。二欲令下。以偈赞引。於中十偈。初一总劝。次五释劝。后四结劝胜故应往。三尔时下。广兴云供。四到已下。至彼修敬。

▲第三时轮王女下。王女修因。於中三。初严具奉佛。表修因向果。次时庄严具於虚空下。佛为现变。表因小果大。后既见是已下。睹变获益。

▲第四时彼如来为此女人下。闻经得益。此段正答得法久近。於中三。初佛为说经。二正明闻益。三显发昔因。今初。即从总相立名。然法轮音。若依权小。如来常言非法轮音。要宣谛理。转入他心。方得名为法轮音耳。若依此经。自狭之宽。略有三重。一则如来一切语言皆法轮音。一切言说皆佛事故。二者万类之音。皆法轮音故。贤首经云。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三者非唯於声。六尘万法。无有一法非如来音。出现品云。譬如书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语一切算数一切世间出世间处。而无所住。如来音声亦复如是。普入一切处一切众生一切法。乃至云。何以故言音实相即法轮故。既以实相为法轮声。未有一法非法轮体。由此故能摄多眷属。一转一切一时转也。二时彼女人下。正明闻益。今此得益。即调伏众生解脱。经但说相。不显其名。下结会中。方云见普智宝焰如来。得调伏众生解脱。於中二。先得等持。后得等引。前体。后用。前中亦二。先总明体相。后所谓下别显。有十三三昧。皆从业用受名。后得如是等下。明得等引。即前三昧所引生故。於中二。先结前生后。后谓不动心下。正辨所引。於中亦二。先得大心。有三十一心。即是悲智二利寂用之心。后一心思惟下。引发大愿。三时彼如来复为下。显发昔因。

[○@△]第二善男子复於此前下。明发心之始。即得法劫前十大劫也。显前得法非无因矣。然有二意。一明一为善友不断良缘。二明修因虽微。大心所导。成功深广。亦显修故过造新矣。奈何后辈。故坏经像。视之蔑如。贵欲创新不仍旧贯。

[○@△]第三善男子於意云何下。结会古今。於中三。初结会得法之身。次我於昔时下。结发心之始。后次复引导下。正结得法。上来答得法久近竟。

[△@⊙]第二从是得见须弥山下。答修行净治。於中三。一举得法劫中。二别举大光一劫。三总显诸劫。今初。谓前列须弥尘数如来方说初佛故。今辨余皆修治此位。二善男子过彼毗卢遮那下。别举大光。於中三。初总明。次其最初佛下别显。其中经名说者当演。后善男子如是下。显其最胜。三善男子此世界中有如是等下。总显诸劫。於中三。初总明。次彼如来下。闻法修行。后於彼一一诸如来所下。得法成行。

△第二尔时普救下偈颂。四十一偈半分三。初二举法诫听。次三十八偈半。颂前正说。后一偈举因劝修。今初即颂前标许。二颂正说中长行有二。初明得法久近。后显修行净治。今偈文中。广颂净治。略明得法。影略明故。於中二。先三十六偈半。颂前最初劫中修行净治。标有须弥尘数。略举一百一十四佛。十十数之。其最初宝焰吉祥光。即是得法之佛。第十十中。旧经唯十。梵本独有十四。似非体例。若约节节各得法门。则十四无爽。故初十竟云。於此十佛世尊所。令我开悟最初门。然此语犹倒。若就此方。合云。最初悟法门。明知十十是得法处。则十十表於十地。第十地中。以深妙故加於四佛。第百一十。以表等觉。理或应然。后如是须弥下二偈颂。总显诸劫。其别明大光。含在此中。三一偈举因劝修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

第五善男子去此下。指示后友。亦以同证在菩提场。依进发禅。云去不远。禅功德满。故云寂静。入俗化物演法深广。故云海音。然其此神。即普救母。表真精进从定生故。不见身心。真精进故。

第六时善财下。礼辞可知。(已下二十一经)。

●第五具足功德寂静音海夜神。难胜地善友。谓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以名就义。已如前辨。

第一依教趣求中。初念前友教。言得一切如来现前三昧等。十千三昧者。旧经所无。善财前来亦无此益。乃是引昔为王女时见普智宝焰如来所得三昧。彼初名现见一切佛三昧。结有十千。与此大同。则知引昔所得。善财闻之。皆能证入。

第二顶礼其足下。见敬谘问。

第三时彼夜神告善财言下。称赞授法。先称赞。后善男子我得菩萨下授法。於中二。先略标名体。后广显相用。今初。言念念出生广大欢喜庄严解脱门者。准下业用。略有二意。一化生遂志。故生欢喜。即福德庄严。二观佛菩萨胜用难思。故生欢喜。即智慧庄严。观化既无间断。喜亦念念出生。

后善财言大圣下。广显相用。於中三。第一显解脱业用。第二明解脱所因。第三明发心久近。各有问答。

△初中先问。后答。今初。此有四问。一问所起业用。二问所行之境。三问能起方便。成上所起。四问能观之观。成上所行。

后夜神言下答中。即分为四。初答第三起何方便。以起悲智双运等心。而为能起之方便故。二答第一为何事业。正以化生为事业故。三答第四作何观察。谓常观察佛菩萨故。四答第二行何境界。以我解脱无边无量甚深广大为境界故。问中欲显能所不同。先问所起所观。后问能起能观。答中欲显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属。又问中以果寻因故。先问所。答中由因成果故。先答能。又观察中。虽有所观。意在能观。所行境中。虽是所行。义兼能所。反照能观。亦是境故。故晋经中。行何境界。名境界云何。此则兼通分齐之境。非但所观。是以四答。别答四问。不见此意。谓经该漫。

▲今初答能起方便。有二十心分二。前有九心。大智上求。虽有普现众生之前。意取求佛应用身耳。后十一心。大心下化。

▲第二发是心已复为说法下。答第一所作事业。既起胜心。而为方便故。为说法令脱苦上求。有标释结。初标可知。二所谓若见下。别释有四十二门。分之为三。初十七门。双依为人对治悉檀化。谓随其便宜。以十度化。令其得见第一义故。於中。前七门。双明舍戒。以舍诸着。则戒净故。后十门明余八度。般若及愿各开二门。二若见众生色相不具下。有十五门。世界悉檀化。谓见无有功德众生。令其得佛因果功德。见胜义故。三贪行多者下十门。唯以对治悉檀化。破其惑障。令其得见第第一义故。佛之说法。不离四随。其第一义最为本意。故遍三中。三善男子我以如是下。总结化意。见物成益。故大欢喜。即名中初意。

▲第三复次善男子我常观察下。答上第四作何观察。於中二。一观菩萨境界。先别明。后善男子我观察此道场下。结喜。二善男子我观毗卢遮那下。观佛胜用。於中亦二。先别明十门。后我见是已於念念中下。结喜。於中复二。先标喜。后何以下征释。征意云。何以此喜等理等佛。释云。能观智用称法界故。

▲第四善男子我入此下。答第二行何境界。谓以所得大喜解脱为境界故。故通二境。如言入法界门。即所观境。发智性心。即分齐境。於中三。一总标。二别释。三结劝。今初可知。二又善男子下。别显深广。有三十二门。各有标释。略分为二。初十门法说。余皆喻明。今初。此与次友十种观察法界大同。欲明此中称法界故。然新阙无坏。旧阙无量。并出故十一。后此解脱者犹如影像下。二十二门。喻明。以深广相难可知故。以近况远。三善男子我今为汝下。总结劝修。

△第二尔时善财下。明得解脱所因。先问。后答。答即十度。有标释结。结中获得解脱。此是总句。余十为别。一离障故。二皆增胜故。三总集众多。四由积具足。五一能出多。六契理不坏。七体相广大。八大用成就。九智慧安住。十事理无缺。并显可知。

△第三善财白言圣者下。明发心久近。欲明因深。故令果胜。於中。先问。后答。答中二。先长行。后偈颂。

[○@△]长行中三。初於余剎海中发心修行。二於娑婆修行得法。三结酬其问。

▲初中分二。先於第一普光幢劫中修行。后结於剎尘劫中修行。前中分四。一总明发心时处。二有佛名不退下。彰於初佛发心得定此即正酬发心之问。自此已去。皆显修行及得法门。是知问中亦含问其得法久近。三彼道场中次有下。略举次后九佛。四如是善男子彼无垢金光下。结略显广。一劫多佛。悉皆供事。二从此命终下。第二结於剎尘劫中修行。界不异前。故云还即。劫时有异。言历剎尘。前既转身则数数命终。今语前劫末后命终。是知前来普光幢劫。即是大劫。其中已有剎尘小劫。此中但明尘数小劫。无大劫名。二文影略。故下结云。於二佛剎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是则前段。一如来兴。义当一劫。若以普光明劫。为剎尘之一。此命终下。结成剎尘之劫。则阙二字。故晋经云。於彼世界。经二佛剎微尘数劫。方顺下文二劫之言。一劫已有剎尘之佛。则佛弥多矣。

▲第二然后寿终生此华藏下。於娑婆世界。修行得法。於中二。先举此前三佛。后次值毗卢遮那下。显遇本师得今解脱。则前所得。望此皆因。於中分二。先名体。后得此解脱已下业用。此中业用。非独事业。良以前之四问皆业用故。故此通包。於中二。先标所入海数。后见彼一切下。明海中所见展转深细。略有三重。一剎海中尘。二一一尘下尘中之剎。三一一国下剎中之佛。文分为二。先明睹佛神变身往听受。后复次善男子下。见於如来毛孔变化。於中亦二。先通力演法。后我得速疾下。夜神悟入。於中又二。先总明能所悟入。后一一法门下。明重重深细。於中复二。一总显十重。二别显智光之用。今初十重以显无尽。前五所悟。后五能悟。就所悟中。一一法门中悟解一切修多罗者。如一般若门有六百卷。故有多契经。二随一契经。复诠於多深广之法。谓诸度等。三随一一度有多品类。谓事理等。四随一一事等有多差别。一一含旨如云覆闰。五随一一根本法中。出多支派。流润一切。后五能悟者。一起深乐欲。欲为诸法之根本故。二由爱乐出生十地。三十地之中各摄多定。如第十地云。得百万阿僧祇三昧。谓离垢三昧入法界差别三昧等。四随一三昧。见多百佛多千佛等。五一一佛所。摄受无量法明法照。非是譬喻所能知等。二一一智光海下。显智光之用。但广第十功用无边。类显前九展转无尽。於中三。初总标。次别显。后总结。今初一句。该总横竖。二知无量如来过去下。别显所知。无量显横。过去显竖。於中二。一知因即知过去。二知果即知现在。因中三。初知因地之行。次知无量如来过去种种超菩萨地下。知因地之位。后知无量如来过去为菩萨时常见下。知因地作用。二知无量如来放大光明下智果。三彼诸如来从初下总结。义该三世。乃至法灭属未来故。

▲第三善男子汝问我言下。结酬其问。於中三。初结此前。次及此劫中下。类显未来及其余界。后善男子下。结劝修学。

[○@△]第二尔时下偈颂。十偈分二。初一诫听劝修。后九正明昔行。於中三。初四智行上供。次四悲心下救。后一结行分齐。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

第五善男子此菩提场下。指示后友。般若以为得佛之所。云菩提场。般若现前。则善守心城一切智城。万行由生。为增长威德。

第六尔时善财下。恋德礼辞。於中三。一身心瞻敬。二口以偈赞。於中四。初一偈因友得见。次二奇对显胜。次六当相显胜。后一总结圆融。三礼足辞去。(下第二十二经)。

●第六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德夜神。现前地善友。谓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以名对义。如前已辨。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一思修前法。二趣求后友。前中亦二。先总。后於无量下别。别中。先举所念。具念前文。四重问答。依问之次。一无量深心。即作何事业。以为说法。皆令契理。为深心故。二无量法性。即行何境界。以其解脱无边无际同法性故。三一切方便。即起何方便。四神通智慧。即作何观察。以通智观佛菩萨故。后忆念已下。辨其修相。二渐行下趣后。

第二见彼夜神下。见敬谘问。

第三时彼夜神下。称赞授法。先称赞。后善男子我得下授法。於中三。初标名体。二显业用。三辨法根原。

今初。即事契理故曰甚深。权实无[得-彳]。蕴摄妙辩。称为自在。依此演法。是谓妙音。普称群机。名为可爱。

二为大法师下。显其业用。即以法施而为业用。於中三。一总明。二别显。三结益。初中二。先有十句。彰法施德。后善男子我以此等法施下。显法施意。第二善男子我以如是净法光明下。别显业用。於中三。一深观妙法。二蕴摄文义。三当机演法。初即甚深。由有初故。令其后二皆得自在。由前二故。后为妙音。初中三。一总标。二征释。三结益。今初可知。二征释中。法界无二。就其德行。分为十种。以行必称理理由行显故。然此法界。通事通理及与无[得-彳]。十法界中各有标释。标多约理。释多约事。意欲以理而融於事令无尽故。十中。一如虚空无有分量。故得日光广大无量。二横无边际。故见诸佛神变无边。三竖无初后故。无土不入。四傍无涯畔故。穷诸剎海。五无间断故。圆智常恒。六性无异味。心无不了。七本性清净。故能遍调。八本体即是普贤自体。故能成就普贤妙行。九无严严者。则令一严一切皆严。故回向云。以一庄严严一切。亦不於此生分别。十体非缘造。故令所修善不可坏。三善男子我作此十种下结益。由此故能深入佛境。是故名为甚深解脱。二又善男子我以如是下。蕴摄文义。若不总持。将何演说。有标征释结。各就所持。以为其名。总结之中。兼摄眷属。三善男子我或为众生下。为机演法。随类顿演。是谓妙音。於中二。先别明。后总结。前中二十三句分二。初三约三慧。说能入法。后二十句。有十五对。说所入法。初对云一有一切有者。略有三义。一理唯一味。为一有。事法万差。为一切有。二三有二十五有同一有为。名为一有。即上二十五等。为一切有。三者三界唯心名为一有。三世皆有。为一切有。如萨婆多宗。一名号者今专一故。德无二故。一切名者。令多结缘德无尽故。余可思准。后善男子我以此等下总结。第三善男子我入如是等下结益。

第三时善财童子下。辨法根原。先问。后答。答中二。先辨初劫修行。后类显多劫成益。前中二。一总标剎劫。二别彰遇佛。今初。言世界转者。谓世界为尘。一尘一剎。复末为尘故。亦由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等。若言回转形世界尘者。何以偏取此形。此形大小复有何定。二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种种下。别彰遇佛。於中四。初总举佛数兴处。二别明初佛得法。三辨中间百佛。四结略显广。今初可知。二其最初佛下。别明於初佛得法。於中分六。一总标佛现。二彼佛出时下。父王出家。三法欲灭时下。恶世过兴。四时王比丘下。灭过弘阐。五时彼众中有比丘尼下。王女发心。即正答得法久近。六善男子於汝意云何下。结会古今。三善男子次彼如来有佛出兴下。辨供中间百佛。四善男子如是等须弥山下。结略显广。其供养修行。该前百佛及须弥尘数。第二从是已来下。类显多劫成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於中二。先谦己知一。后如诸下推胜知多。离杂秽者。无有绮语及恶口也。不作二语者。无有妄言及两舌也。捡策语业者。总防四过。行正直道者。时语实语。即净修语业。安住胜义者。言必契理。成就圆满者。具足圆音。求不系属一切语言者。义语非文。即言亡言故。开悟一切语言自性者。言语性空本无言故。深入一切诸言音海者。无言之言能深广故。了知众生诸秘密海者。同听异闻。互不知故。明见一切诸法门海者。是所说故。余可思准。并是妙音相应胜义故。此推之。

第五善子此菩提场下。指示后友。於中三。初指后友。次颂前法。后善财得益。今初。开敷一切树华者。敷在於香树楼阁内故。七地正是方便涉有敷万行故。二尔时下。却颂前法。临去殷懃令修学故。虽通颂前。且就文便。十一偈半。文分为二。初二颂前法门体用。余偈颂前显法根原。於中分三。初三通颂初后。次四别显於初佛得法。后二偈半。颂类供多佛。三尔时下。善财得益。虽通由前。近由向偈。於中分二。先长行叙益。后偈颂庆赞。十偈分四。初一赞福智超绝。次四叹悲智甚深。念念普缘一切境者。不[得-彳]事故。心心寂静无分别者。常契理故。又上句约观。下句约止。前即性相双流。后即止观双运。观察众生性本无。成上二句。由此能缘而无分别。大悲常入众生海者。对第三句。成无缘悲。通对三句。悲智无[得-彳]。次四总显德圆。后一行成入位。

第六时善财下。恋德礼辞。(下第二十三经)。

●第七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远行地善友。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

初之二段。文显可知。

第三夜神告言下。授己法界。於中四。一显法行。二立法名。三明法业。四辨法原。

△今初。亦是法门所作业用。对前问行。总示其行未举名耳。於中分二。先明安乐众生行。后善男子若有众生盛年下。利益众生行。令总断恶修善等故。於中二。先总。后为悭吝下。别显十度。以治蔽障。

△第二善男子我得菩萨出生下。立法名。此有二意。一者望前称己益物悲智之心故生大喜。二者望后照佛摄生广大悲智故生大喜。皆与智俱。故曰光明。

△第三善财白言下。明法业用。於中。先问。后答。答中三。初总标。谓知如来摄生巧智。为我解脱业用分齐。二云何普摄下。略显摄相。谓众生得乐。皆由佛得。故知普摄。三云何知然下。征以广释。先征意云。众生得乐。何以得知是佛摄耶。后释意云。我见如来。从因至果。悲巧摄故。於中分二。先总明。后善男子世尊往昔下别显。於中亦二。一发普摄之心。二起普摄之行。前中亦二。先见发心境沈苦集故。后我见是已下。正发救心。令得灭道。於中又二。先普起慈悲。后起观察真实下。双运悲智。二起如是心已下。起普摄之行。於中亦二。先明身业神通摄生行。后明语业说法摄生行。前起悲心。即是意业。三轮备矣。神通文三。初举摄生行体。次以是方便下。摄生本意。后菩萨如是於念念中下。辨摄生周遍。即广大义。二善男子毗卢遮那下。口业说法摄生行。於中二。先明观机。苦集无涯。显行为物。故复重观。后起大悲下。正明摄化。

△第四尔时善财童子白言下。辨法根原。先问。后答。答中二。先叹深许说。后承力正说。

[○@△]前中亦二。先长行。后偈颂。长行亦二。先叹深。后许说。前中分四。一标难知。谓时久远故。所得深故。非久近故。文中。非闻慧境。故难知难信。悲思慧境。故云难解。非修慧境。故难证入。上皆难为自行。后三难於利他。夫说法者无说无示。故难示难说。二一切世间下。示不知人。三唯除下。拣能知人。即善财之类。四何以故下征释。三然我下许说。并显可知。后偈颂中。二十一偈。文分为五。初一颂标难说。次三颂不知人。次一超颂前释。四有十四偈。却颂前文拣去能知。次第颂前佛力护等。恐繁不配。五有二偈。颂前许说。

[○@△]第二善男子乃往下。承力为说。先长行。后偈颂。

[△@○]长行中二。先正说。后结会。

[△@、]前中三。初总明发心时处佛兴。二善男子彼毗卢下。别明本生之处。三阎浮提人寿万岁下。明遇缘发心。於中分二。第一明发心胜缘。第二辨发心本事。

[△@○]前中四。一明大王治化。即铁轮王。故云阎浮。二时彼世界下。五浊为因。感三灾起。一寿命短促。即是命浊。二资财下是众生浊。三不修下即烦恼浊。四深入邪网下。明其见浊。五者劫浊则通前四。故上文云。劫欲尽时。劫初清虚。犹彼清水。劫末多恶。同彼滓秽。故称为浊。三咸来共绕下。悲境现前。四尔时大王下。正明起行。於中二。第一深起大悲。第二广行大施。

[△@⊙]前中三。初标征。次列释。后总结。

▲今初可知。

▲次所谓下。列释十中。各先明所治。后辨能治。此十大悲。多同二地集果十悲。於中分二。初一总明。余九别显。今初总明。谓三求众生皆堕无底生死深坑。难勉出故。余九别中。又分为二。初一解邪。余八行邪。今初解邪。理外推求。总名为邪。故涅盘云。一切烦恼邪见摄尽犹解邪故。横计世间常乐我净。起贪瞋等一切烦恼。行诸恶行。为生死因。故其治中。令住善业。谓得正见已是善业。又由正见。诸惑不生。无诸横计。自然顺理。修诸善业。

后八行邪。於中。别悲三求众生。即分为三。初五悲於欲求众生。次二悲於有求众生。后一悲於邪梵行求众生。初中二。前三悲现得五欲受用生过。后二悲未得五欲追求生过。初中即为三别。初一悲受不共财众生。次一悲受无厌财众生。后一悲受贮积财众生。今初。谓随己所有。资益身命。但为生等。诸苦逼迫。有而不安。故令不着。不为财缚。则身心安矣。二哀哉众生常为世间种种恐怖等者。即悲受无厌财众生。谓内心难满。外求无厌。常怖恶名。恐失财利。恐求不得不能存活。多求多怖。故令无求。免诸厄难。专求如来一切智道。三哀哉众生无有智眼下。此悲贮积财众生。不了此财属於五家多财多祸。不能解财如云如梦。为无智眼。谓有我身。事须资养。疑於当果积而不散。故决其疑见。即为方便。上三即悲起烦恼众生。后哀哉众生常为痴暗之所迷惑下二门。悲未得五欲追求生过。即悲造业众生。前门悲追求后报造有漏善业。后门悲求现报造诸恶行。今初。谓迷胜义愚。亦造善业。求於当欲。如处暗行迷惑道路。若遇城邑则可栖托。故治中云。为作慧炬。引至智城。后门悲求现报造诸恶行众生者。谓悭己所有。嫉他胜己。谄诳求财。诸惑所乱。后於临终。见诸恶相。或悔先作。或起恶见。复能浊乱。若绝诸恶。则法身清净。二哀哉众生长时漂溺一切世界生死大海下。八九二门。悲有求众生。初门即道差别。后门即界差别。今初。谓五趣因果循环无畔。名海漂溺。藏识海浪。果漂溺也。境风四流。因漂溺也。故十地经云。生死洄澓。爱河漂转。然瑜伽七十云。有五法相似生死。得大海名。一处无边相似故。二甚深。三难渡。四不可饮。五大宝所依。由前四故。生死过患。由后一义。菩萨入之。第九十卷复云。由三相故。水海与生死海不同。一自性不同分。谓唯色一分故。二沦没不同分。唯没人畜及唯身故。三超渡不同分。谓未离欲人亦能渡故。生死大海。反上可思。已知海相。云何漂溺。瑜伽八十六云。由五种相。当知顺流而被漂溺。一於此漂溺。即善恶趣。如海二岸。即今总意。二由此漂溺。所谓爱即是河。当此中因。即是海义。三依此漂溺。即色等五蕴。是此众生。四如此漂溺。谓於流转相。不如实知。经虽无文。即是总五。意漂溺时。谓虽爱身命欲使长久。由自性灭。不能令住。即长时摄。治中。乃以万行为船。运其令度。有二意。一望生死海为过患。即至宝洲。及到彼岸。二以海对海。越生死海而入智海。了生死性则成智海。后门界差别。谓眼妄取色。耳妄听声等。为诸根刚强难可调御。亦信等根不清净故。虽生上界。由三还来。三界之中往返无已。既远诸佛。安有出期。故治中。如来威神。方能永出。三哀哉众生犹如盲瞽等。即第十门。悲邪梵行求众生。不见正道。迷无我理。以执我故。随逐邪径。九十五种邪入邪法。是谓生盲。故能治中。开其智眼。引入智门。云何入耶。略有二义。一知无我。二了蕴等本性空寂。即於三界。见涅盘城。

▲后时彼大王下总结。此中但悲处三界苦。略无所悲同法小乘。

[△@○]二作是语已下。广行大施。於中有八。一施令弥布。二尔时妙宝娑罗下。施会大敷。三时一切法圆满宝盖下。施主超伦。四尔时於此阎浮提内下。施田云集。五时王见彼诸来集会下。施心殷重。六善男子其王尔时因善知识下。施愿广深。七已能深入一切智流下。施惠玄微。八不拣方处下。正施均普。(下第二十四经)。

[△@⊙]第二时此会中有长者女下。正显发心本事。於中三。一发心身德。二去王不远下。正发大心。三尔时大王知此童女下。大王摄受。於中四。一王发摄言。二女赞王德。三大王述赞。四施行摄持。今初可知。二时宝光明下。女赞王德。於中三。初标心净。二发口言。三展身礼。今初可知。二即以下。发言赞德。於中。四十九偈分二。前二十三偈。总显王德。后二十六偈。彰王本生。前中三。初六偈未兴时损。次二偈王兴之益。后十五偈。翻损成德。即翻十恶以成十善。文分为四。初一偈翻煞。次三偈翻盗。三有二偈。翻邪行。四有九偈。总翻余七。於中二。先一偈总举七恶。后八偈总翻成善。今初。初句总标。次句举口三过。其绮语一过。没在第四句杂秽之中。故梵本云。虚诳粗恶离间语。谄杂秽语不自在。此四种语皆舍离。正法今行邪见灭。则上半是过。下半已翻。第三句恒起邪思灭正法。即意三恶中邪见。其第四句中。谄曲随人意。即是贪恶。略无於瞋。亦杂秽摄。后八偈。总翻成善中二。初一偈正约众生翻於恶口。后七偈约王有德。令物无过。然准旧经。此七偈前。别有二偈。翻於邪见。云昔日诸众生。种种行邪法。合掌恭敬礼。牛羊犬豚类。今闻王正法。悟解除邪见。了知苦乐报。悉从因缘起。此文显着。即梵本云。正法今行邪见灭。理亦尽矣。就七偈中分二。初一偈。明王无口过。而有语德。人闻皆悦。后六偈。王有慈覆。人无瞋心。故叹王盖。故回向品云。执持一盖。溥荫万方。大光王云。为高盖慈心。普覆诸众生故。明知叹盖即是显慈。二王父号曰下二十六偈。显王本生。於中分四。初四偈。光王世末。二有七偈。王兴先相。三有七偈。正显诞生。四有八偈。生后之益。三尔时宝光下。身礼可知。三时彼大王下。大王述赞。四王赞女已下。施行摄持。

[△@、]第二尔时夜神告善财言下。结会古今。

[△@○]第二尔时能开敷下偈颂。但是总相。显己能知。於中二。先十偈明能知。后一偈结劝。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后三段可知。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