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足癣继发感染(一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侯xx,男,36岁,初诊日期1970年7月13日。

主诉:间断性双脚糜烂四、五年之久。

现病史:四、五年来,每至春、夏季节双脚起水疱,肿胀,糜烂,作痒,流水不止,发烧不能走路,双侧大腿根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检査:患者架拐来诊,痛苦病容,双足肿胀按之凹陷达1~1度浮肿,两 脚趾间及脚底部糜烂,流水不止,双鼠蹊部淋巴结肿大,表面有红线向足部延伸。

脉象:弦数。

舌象:舌苔白薄,舌质红。

西医诊断:脚癣感染。

中医辨证:湿热下注(脚蚓)。

立法: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方药:

胆草三钱 茵陈一两 泽泻三钱 木通三钱 猪苓三钱 车前子五钱 扁蓄三钱 牛膝三钱 金银花一两 云苓皮五钱 陈皮二钱

外用苍耳子一两,蛇床子一两,苦参五钱,明矾五钱,马齿苋一两,地肤子一两,败酱草一两,川槿皮一两,煎水泡脚。再用祛湿散(方见305页)以甘草油(方见328页)调敷。

一周以后足部渗水减少,原糜烂之皮损已结痂干燥,脱皮,痛疼已轻,仍作痒,鼠蹊淋巴结已见消失。按上方加减:

茵陈一两 生地六钱 木通三钱 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地肤子一两 白藓皮五钱 苦参五钱 防己三钱 苍白术六钱 茯苓皮五钱 茜草五钱

外用苦参五钱,明矾五钱,川椒三钱,地肤子一两,苍耳子一两,蛇床子一两,败酱草一两,马齿苋一两,川槿皮一两,煎水泡脚后,再以黄柏面、甘草油调合搽敷。

上方服三剂后,病情显着好转,双足糜烂面消失,附以大部分新生皮肤,痒已止。再投以苍术膏(方见303页)、白术膏(方见303页),交替服用,经二周后复査临床痊愈。

[按语] 脚癣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俗称为脚气、臭田螺,有感染时称为田螺疱。本病的发生与体内湿热停滞兼感外邪有关。正常情况下,脾主运化,脾运失职则水湿内停,内湿蕴久而化热,湿热下注,兼感外邪而诱发。治疗多用除湿解毒杀虫为主。

经验方:

苍白术四钱~八钱 生薏米五钱 土茯苓五钱~一两 感灵1山五钱~一两 苦参三钱~五钱 黄柏三钱~五钱 槐花五钱~一两 车前子五钱 防己三钱~五钱 木瓜三钱~五钱 方中苍白术、生苡米健脾除湿;土茯苓、黄柏、槐花除湿清热解毒;威灵仙驱风除湿止痒;苦参除湿杀虫;防己、车前子清热利水。若继发感染可加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公英、大青叶等。

外用药:先用蛇床子、苦参、地肤子、川槿皮各一两,煎水泡脚,后用黄连软膏(方见315页)、止痒药膏(方见317页)或雄黄膏(方见317页)外擦。或用大青盐炒后,加适量枯矾粉,冲水泡脚后,再搽药膏。如继发感染时,可先用龙胆草、大青叶、黄柏各一两,煎水放凉后湿敷,再外用化毒散软膏(方见316页)或新三妙散(方见305页)一两 加化毒散(附方5)五分敷。或祛湿散用甘草油调敷。如有干燥裂口的,用稀释拔膏(方见272页)或黑色拔膏棍(方见272页)贴敷。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