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十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圆觉道场修证礼忏广文卷第十六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二十四上

叹佛

如来应正等觉。以心自在力。无起无转。而转法轮。知一切法无起故。乃至如来法轮。普入一切处。一切众生。一切法。一切业。一切报中。而无所住。一切众生种种语言。皆悉不离如来法轮。言音实相即法轮故。如来应正等觉。有三昧。名究竟无碍无畏。入此三昧已。於成正觉。一一身。一一口。各出一切众生数等言音。一一音中。众音具足。各各差别。而转法轮。令一切众生。皆悉欢喜。能如是知转法轮者。当知此人。则为随顺一切佛法。不如是知。则非随顺。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圆觉经中大光明藏问经教名义贤善首菩萨。

流通分

第一 五 叙问目

於是贤善首菩萨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

大觉慈悲方便慧  巧将一法被三机  说此正宗法义毕  会中俱得入玄微  尔时贤善首菩萨  欲使流通末世时  即从座起谘陈佛  先赞如来具大悲  已悟觉心修习意  未明言教复何为  此之经教名何等  末世众生何奉持  修习得何功德分  终久流通何所归  有人持此经名句  使我如何卫护之  名句文三无记法(准小乘宗。名句文三是无记。无记属有漏也)  岂於烦恼作能治  持法功能前已说  持经福分愿除疑

第二 五 述能说能护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佛告善男诸佛子  此经不是小因缘  百千万亿恒沙佛  法报融通之所传(后佛无别法。皆是过去一切佛法。故云传也)  智身多一元相即  不可单局在一边(有云。报身一向有为。是一边也)  即一之多诸佛□  即多之一释迦宣(准佛地论。受用身亦即释迦也)  三世如来所守护  十方菩萨所依传  十二部经清净目  除却华严难比肩  法华妙典传菩萨  般若深经付释天  唯有华严兼此教  世尊自护在心前(上四经皆本文述自)  良以推穷彻妄本  须因照了洞真源  故佛喻之为眼目  实由道理贯群证

第三 三 述经名字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佛当时。但直随问说法。不标题目。故说法了。菩萨问之。后结集人。方於此中取此名字。於卷首题之也)。

经号大方广圆觉  圆明觉是陀罗尼  亦是修多罗了义  决了诸经根本疑(上二名。如题中释)  亦名秘密王三昧(此云正思。即真如三昧也。起信论云。是一切三昧本故)  随器异闻须正思  亦是如来决定境  妄除觉显本圆知  如来藏性成差别(文中。具述真妄义故)  智全随顺(幻灭灭故。非幻不灭等)识令违(无始幻无明。皆生於圆觉妙心。乃至五道计我。起爱造业受报等也)  我令依义安名字  汝□即将显义持

第四 二 明受持所至处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於佛地。

是经唯显如来境(问文中。亦说无明及造业。何言唯显佛境。下句答。照佛境方见无明本也)  故见无明似梦人  唯佛如来能尽说  三重法界洞圆真  依此修行渐进者  必归佛地出沉沦  迷於本觉成诸幻  幻尽元来是法身

第五 三 述答奉持问

显正唯大乘。兼小机亦益。称此悟入为持。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虻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此大乘经名顿教  顿机遇此即心开  亦摄渐修诸品类  皆熏觉性遏轮回  或即六根皆净妙  此生功德似如来  或降贪爱专求悟  日月资熏结圣胎  譬如大海无际□  百川流注不曾洄  修罗乃至蚊虻等  饮者皆除渴乏灾

第六 九 赞经功德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从此校量功德分  或闻或信或能宣  闻之生福(故以施宝之福校量)说之智(故。以度人之智校量)  信之福智宿因缘(故以福慧校量)  假使有人以七宝  积满三千之大千  施佛法僧贫病苦  思量此福数无边  不如闻此经名字  及一句义在心田  生福还将福比校  等於流类事相连  有人教化凡夫类  百恒沙数具随眠  皆令证得阿罗汉  斯人智德实难诠  不及僧人於此教  宣扬半偈揭人天  优劣利他俱属智  小中圆顿(此经)胜多偏(百恒沙得阿罗汉也)  若有闻名能的信  即验己於多佛前  种诸□慧闻斯义  凡地能超小圣贤  闻名信者闻圆觉  信我身□觉本圆(的信如斯。无分毫疑。始名净信。非闻经题经句。便名为信若的信身中觉圆。即必无身无我一切法。的所见一切。念念是自妄情所变。则必欲息妄求说。故知非於一佛二佛修善也)  分别惠惟及句义  所思所说悉皆然  我相本空名半偈  佛身本具足为全  若实如斯的信解  因何肯受妄情牵  即知吞食金刚者(〔第〕出华严经)  决定终须出盖缠  想取此人功德分  岂将罗汉欲齐肩

第七 八 述所答护持之问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已答经名劝受持  校量功德及终归  云何拥护持经者  此问如今欲指撝  护法因缘甚广大  坚则长寿悉应知  外护功德齐内护  且论内护事何为  汝於末世修行者  守护无令行业亏  但得人心不被恼  岂须美食及鲜衣  恼身多是诸魔魅  须令神众稍加威  外道恼心生异见  当令际会遇明师  若人恼乱持经者  头破如阿梨树枝  比丘破戒欺清众  须白国王如法治  不治则断如来种  国王获罪国中衰

大集经第二十六。佛告摩揭国王。我法中有犯罪者。或令苦作一月二月。或摈出国。治如是等诸恶比丘。令善比丘安乐持法。大王。若未来世。有我弟子。饶财多最者。有大势力。一切大众不能摈治者。王及婆罗门。城主村主。那守宰官。应当摈治。若不治者。则断佛种。能灭法炬。其罪过於夺一切人眼。其国当有谷贵兵革疾病不祥之事。善神舍离。暴风横起。多恶风雨。若诸王大臣。城主村主。郡守宰官。勤心护法。治恶比丘。则为供养三世诸佛。亦得无量诸善功德。第二十八亦云。护法功德。如人与十方众生寿命眼目手足。又云。王言。世尊。破戒比丘。可得受信施不。佛言。破戒比丘。十方诸佛。可不护念。虽名比丘。不在僧数。何以故。持佛禁戒即佛弟子。毁禁戒者即魔弟子。我不听毁戒之人受人信施。如亭历子。问。比丘持戒破戒。各自云之。设有直犯粗重之戒。亦只是当寺同处人知。除正犯王法送官司。王臣推勘。无由知之。今据经文。佛令国王大臣治破戒者。国王大臣如何并得。答。若私自破戒人不知者。但招乘道。却不害传法比丘。今说参预世事。贮畜钱物。不随护法比丘教令。王臣治罚也。大集经次前之文。已自辨明此事也。文云。王又白佛言。世尊。言破戒者。有何等相可得知不。佛言大王。有智能知。若有不恭敬三宝知上者耆老同学。乐在居家。常修贪心。远离法心。乐说世间无益之事。是名比初破戒相。养畜奴婢象马牛羊驴骡猪。乃至八种不净之物。是名具足毁禁戒也。名沙门中贼。沙门中旃陀罗也。是恶比丘。即是圊厕。如是比丘不应共住。如是比丘灭解脱灯。若有恶王。拥护如是诸恶比丘。是王便增三恶道种。前恶比丘呵骂责数。如比丘住。应先白王能持法不□[?*支]。王言。是中多有大众。我当云何驱遗多人。智者闻也。不应复住。便舍去至寂静处。

治则名为供养佛  得无量福数难思

乃至前未来世。有信说已前婆罗门。治恶比丘。为法故舍身命。宁护如此比丘一人。不护无量诸恶比丘。是巳舍身生净佛土。常值三宝。不久成佛。大王。我不听一人受畜八不同物。唯听大众得受畜用已。前有人能护治法者。当知是人。乃至十方诸佛世尊大檀越也。问复有诸经。不许国王大臣治罚制勤比丘。此意如何。此遮防无道王臣。虽信佛教。不能毁废。而於释子常怀轻贱。或迎比丘犯他颜色。心王瞋怒(便加损故。有此说也)。

佛说护持正法者  不修五戒及威仪(涅盘经第三云。迦叶问佛云。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佛言迦叶。以能护持正法因处。故得成就是金刚身。常住不坏。善男子。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矛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次下迦叶问佛真比丘。合至空闲。何以□遂主者行。佛答云。若有比丘。虽能读诵持戒坐禅说。不能降伏非法恶人。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众生。当知是辈懈怠懒堕。无所能为。若比丘。护持所受禁戒。能师子吼。广说妙法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属〕益安乐诸众生故。唱如是言。涅盘经中。制诸比丘。不应畜养奴婢牛羊非法物。若有比丘。畜如是等不净之物应当治之。如来先於异部经中。说有比丘蓄如是等非法之物。某甲国王。如法治之。驱令还俗。若有比丘。能作如是师子吼时。有破戒者。闻是语已。咸共瞋恚。害是法师。是说法者。设复命终。故名持戒自利利他。以是〔终〕故。我听国王群臣宰相。说优婆塞。护说此人。若有欲护正法者。应当如是迦叶。如是破戒。不护此者。名秃居士。非持戒者得如是名)  觉德比丘勤护法  不令徒众畜违非  破戒者瞋刀杖逼  国王有德助降之  觉德因成迦叶佛

国王即是释迦牟尼。次前经不便说有一持戒比丘觉德。广说经典。制诸比丘。不得畜非法之物。尔时多有破戒比丘。闻之皆生恶心。刀杖逼之。时有国王。名为有德。为护法故。与破戒比丘战。国王身被刀箭。闻法欢喜。命终生阿阙佛国。为彼佛第一弟子。觉德却复命终。亦生彼国。为第二弟子。尔时王者即我身是。说法比丘迦叶佛是。护正法者。得如是无量果报。故我今日成就法身。不可破坏。

此下天龙神鬼等禀命加护。

第八 四 述金刚众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若复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鄣。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八万金刚从座起  礼於佛足自申情  当来末世众生等  有能持此大乘经  我当晨夕兼徒众  守护犹如护眼睛  不使其心生退转  不令灾鄣横相萦  疫病消限不癈业  经行宴坐体轻消  修道因缘无乏少  资财衣食每丰盈  唯除假托斯经教  或求利养或求名  如此即为佛法贼  我当舍离住枯荣

第九 三 述天子众

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当令安隐心不退转。

於是梵王帝释等  并其护国四天王  从坐起来而白佛  若首持经在道场  我当守护令安隐  不教分外遇灾殃  或亦顺违相试验  令其志行转坚刚  一切如来初发意  皆因帝释道心鄣  唯除口是心非者  业报从他各自当

第十 三 述鬼众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盘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复有鬼王十万众  其中一号吉盘茶  亦白佛言我发愿  若遇出家或在家  但有受持此教者  我皆守护制魔邪  晨夕卫令不退屈  神畅形安长道牙  所住一由旬境内  鬼神侵界輙[言*寅]哗  我当使彼如尘碎  遮莫薄俱及夜叉

第十一 四 述机应交感时众受持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世尊说此经终竟  梵王帝释及诸天  乃至龙神八部等  欢喜信受愿流传

此下通释净土不合有龙鬼等疑难。问。此经疏是净土所说。如何列娑婆世界龙鬼等邪。答。准佛地论中所说。诸佛报身化身。本非二体。净土秽土。亦无别性。但随凡圣垢心净心识。所见不同。净土报身即娑婆释迦也。释迦牟尼说经时。地前见化身秽土。登地已上见报身净土。所闻虽同。所见各异。传法菩萨。随胜者所见结集。即云净土。随劣者所见结集。即云秽土。佛地经。随胜者结集。此经亦同故。初指大菩萨所见。今约地前所见。云天龙。况金刚龙天等。多是大菩萨耶。

佛身报化元无隔  净土亏盈各在缘  登地位居平等会  地前元只见山川  会中释梵诸神等  或化或圣亦难甄  或当傍报诸菩萨  或因世福作天仙  或从定起随缘去  或贪法乐且安禅  若是凡夫杂类者  礼辞四散各蹁跹

疏文 第三度赞回向。

自惟无始迷心海  旷劫漂沈生死波  尘沙诸佛出人中  浮木盲龟难值遇  何幸此身逢了教  千重疑滞类冰销  寻思累世积闻熏  惭愧多生善知识  上士慈悲哀末世  始终次第为谘询  能仁应感称心源  本末无遮顿演说  已采群诠扣真寂  随应圣旨解斯文  普回[尸@(?/乙)]□向众生  向入神通大光藏

第十二 四十六 释赞偈中意义

比丘宗密情多感  今对道场欲自宣  无始已来不自觉  无明贪爱镇相缠  旷劫漂沉生死海  长居三恶暂人天  每到人天如寄客  三途巡历似家园(佛如是说已在地狱章引文了)  尘沙诸佛相哀愍  次现(相次出世。或一劫中数出。或多劫一出)人间救倒悬  直为未修见佛行  彼时共佛没因缘  佛出五天开法会  我生八难苦相牵  佛入涅盘末法后  我即人间八苦煎  或即佛生此世界  我即生於远外蕃(蕃者国邑之异号。非定指吐蕃也。或阎浮中诸国。或东西北等三洲。或他方世界)  如是千千万万劫  或於佛后或於前  譬若盲龟堕海水  海中浮木孔而穿(木穿破处成孔。可以容身)  若入孔中漂至岸  功能一似遇舟船  龟木甚难相会者  直缘大海广无边  设使偶逢盲不见  一回失却几千年  众生遇佛还如此  迷倒何曾识圣贤  即验圣凡难际会  针锋芥子喻昭然  既无善友无由觉  争信无明是大怨  唯事无明贪爱贼  受他驱使甚轻便  痛恨多生冤枉苦  离家逃游几周旋  乃至此身今在此(此道场中也)  人中且得六根全  逢遇释迦像法末  又知三宝是良田  初时未向心头悟  犹谓还随业所迁  岂料忽逢真善友  顿开心地显灵源  却观无始生来事  梦里施为都是眠  根本始终虽已悟  枝苗差别尚钩连  推行每逢违妨处  疑情结滞似氷坚  何幸又逢决了教  源流理事悉周圆  言近意深为朗镜  义丰文约是真诠  菩萨慈悲里末世  始终次第为谘研  如来应感当心地  本末无遮彻底鑴  发意欲修无上道  要知何法以为先  故说无明如梦事  圆彰净觉作根元  妄既本无真本具  修行之理似徒烦  若总不修居幻化  自看憎爱现难悛  故说无明依本觉  以幻除幻直须专  幻尽觉圆非断灭  自然心境入深玄  既悟必须除幻化  除之先要用何门  故须正念为方便  依奢摩行息诸缘  安处徒众或静室  常观四大有多愆  身心尘境推成妄  我之与法悉无根  二空显发如磨镜  真如本体了然存  又泯悟修灭影像  觉心圆现廓无边  因彰一切皆清净  八万数仍有四千  不动悉皆徧法界  此时比佛已齐肩  闻斯法尔须疑惑  现见贪瞋异世尊  若向佛心生妄想  如来早晚却迷昏  故说轮回种种相  都卢总似幻人材  只缘心转觉随转  直为舟奔岸亦奔  已知过在轮回念  如灯焰焰水涓涓  任运潜流难遏绝  不如何法是其源  故标爱是轮回本  因恩成爱爱生恩  贪欲资熏生五道  兼令五性亦成痕  欲修正道先除爱  心心顺觉莫令偏  依此修行渐断鄣  鄣除果满妙难言  又疑凡圣皆随觉  觉性无殊凡圣悬  故说觉心元不异  差别阶梯约妄论  修证一期法义毕  复忧末世有中根  从此别开三种观  交罗二十五轮禅  若有多时修此观  直难证入妄难蠲  即是我人等四相  潜浪藏识号随眠  此相细微难辨别  须真知识为推研  故约明师离四病  方能决证免迍邅  中品机缘已说竟  复余一类可哀怜  决定欲求亘证入  情中不觉杂喧阗  或觉从前业鄣重  恐因修证娆神魂  故说道场加行法  藉其妙轨摄心猿  礼忏自然除业鄣  鄣除心净若秋莲  静室拘身尘境绝  观门摄念妄情捐  故此正宗十一段  始终意势巧联繇  契理契机既已备  经名德用固应宣  多佛所谈佛自护  欲令末世永流传  圣果恒沙皆不及  内待外护悉忻然  初览卷时便踊跃  细寻义理转虔虔  静夜闲宵凡几载  照於心地勘诸诠  疑念春天冰泮释  慧心秋夜月婵娟  起信华严唯识等  亦皆从此入重玄  友验宿因关累世  累逢善友强句牵  若不多生熏藏识  如何悟一便知千  想得最初闻此法  必知不信漫迁延  骋辩夸能相抵拒  赖蒙方便用机权  如此数生方肯信  又经数世解方全  又历数生发起行  此身方自耨情田  发行之师恩最重  药非苦口病难痊  修行只是除情念  逆着情时却结怨  或道信他谗构我  或言於我不相怜  必蒙百计烦心力  始得今生解勉旃  数数反思累世事  亦曾私泣泪涟涟  恨不便逢斯善友  恳情礼谢悔斯愆  因兹念念祈心愿  愿得来生总现前  宿命智通皆醒得  身心供养报其恩  此时略述情中事  意欲分明劝后贤  我此前车翻已了  后车改辙莫还翻

至心忏悔

我於无始尘沙劫  轮回六趣徧无涯  谁知此世处娑婆  有幸得逢如是法  清净本源宁易见  修行出要实难逢  慈光如幻不思议  罪福本空无取舍  觉性随缘无不变  真如称性悟迷同  摩尼雨宝十方中  天鼓腾声一切处  纵我骨肉皆糜溃  三途累劫死还生  常持圆觉及华严  普共群迷同解脱

忏悔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至心发愿

(依普贤行愿经文发愿也。初四偈取长行意义自法为偈。就中最后一句。还是本经中偈。后三偈全写经偈也)。

愿我临欲命终尽  最后剎那舍此身  一切诸根散坏时  一切亲属相离处  象马车乘诸僮仆  珍宝伏藏及宫城  一切威势不相随  一切鄣碍皆除尽  此时独一谁为侣  此生所有已皆无  唯此普贤行愿王  念念不曾相舍离  於一切时一切处  常为引导在其前  一剎那中识变时  即得往生安乐剎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愿门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於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佛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慧广大徧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发愿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白众等听说经中无常偈

无上诸世尊  独觉声闻众  尚舍无常身  何况诸凡夫  父母及妻子  兄弟并眷属  目观生死隔  云何不愁叹  是故劝诸人  谛听真实法  共舍无常处  当行不死门  佛教如甘露  除热得清凉  一心应善听  能灭诸烦恼

(各说无常偈)

第二十五上

叹佛

(道场已终故。叹佛般涅盘真化究竟之德。初依华严经出现品。后故我於拘尸下。涅盘经最后阇维分。就中。初两行结集之文。后普告大众下。本经文)。

如来应正等觉般涅盘者。如真如。涅盘亦如是。又如实际涅盘。法界涅盘。虚空涅盘。法性离欲际无相际涅盘。我性际涅盘。一切法性际涅盘。如来涅盘。皆亦如是。涅盘无生无出。故无有灭。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忻乐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盘。而实如来无有出世。亦无涅盘。如来常住清净法界。随众生心。示现涅盘。譬如日出普照世间。於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或一器破。便不现影。但由器破。非日有咎。如来智日。亦复如是。普现法界。无前无后。一切众生净心器中。佛无不现。心器常净。常见佛身。若心浊器破。则不得见。若有众生。应以涅盘而得度者。如来即为示现涅盘。故於拘尸那城双林树下。说常住佛性已。殷懃遗教。三徧显出紫磨黄金色身。普示大众。三徧逆顺入诸禅定。三徧普告大众。我观三界不生不灭。有情悉皆究竟清净无垢。凡夫不知。名曰无明本际。性本解脱。根本无故。所因枝叶。行识名色乃至老死皆悉解脱。众等应当观此十二因缘。早求出离。勿受无明爱结役使驱驰。吾今最后付属。汝当修行。如来在日。以佛为师。如来灭后。以戒为师。如来在日。依佛而住。如来去后。依四念处住。乃至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复难追。涅盘时至。亦教如是。说此语已。寂然无声。而入涅盘。然今我等徒众。礼忏道场将毕。闻此遗教。哀恋如来。故於此时。礼赞涅盘句偈。所生功德。回众生。并愿离鄣出缠。共成佛道

南无大慈大悲入神通(云云八礼准上)。

至心归命礼示现分身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

如来成道起生死  安住真如实相中  三界根本同虚空  本来平等无高下  无见无闻无系缚  不起不灭不涅盘  闲居解脱大道中  常不变易常安乐  愿我从今修实相  荡除罪垢断无明  摩诃般若照心源  速沉如来寂灭海  愿我普共诸众生  往生光藏清净国

至心归命礼示现分身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

如来具足诸功德  四无所畏大慈悲  十八不共六神通  三十七品三解脱  福德智慧皆圆满  难行共行伏魔军  八十种好摄众生  智水灌心成大觉  愿我从今归佛道  学佛智慧证佛身  还以悲誓度群生  永与世间为法王  如来为众修共行  具足自在大威神  言何一旦舍众生  安住涅盘寂灭海  众生没在三恶道  众苦逼迫可悲怜  唯愿大慈大法王  却现世间为救护  愿我从今无量劫  常请如来转法轮  助佛教化济群迷  众生未尽无休息  如来临灭垂慈教  微妙经典大涅盘  众生佛性本圆明  三宝常在无变易  金刚宝藏无尘翳  义味深邃法中王  历劫供养诸如来  始得信心闻句偈  愿我从今闻法后  常将妙法照心源  受持尽写广流行  充足众生渴仰者  如来三界慈悲父  无量亿劫趣菩提  唯有众生不为身  常欲众生得安乐  我等凡夫多罪垢  不遇如来出世时  漂泊生死大海中  贫穷孤露无救护  愿我从今乘佛力  永劫亲近大医王  除断烦恼证无生  常饮如来大悲乳  如来历劫备悲智  常在苦海度群生  大心广运证菩提  还来秽尽无疲厌  我等众生无福力  致使如来速涅盘  哀哉痛哉慧日沉  茫茫苦海长冥暗  愿我从今修福慧  常作当来见佛因  为佛爱子法中生  怜愍世间绍三宝  如来尊重超三界  光明徧照性无边  我等众生垢鄣深  慕恋如来悲不见  香华饮食非精洁  轻黩如来降道场  唯愿慈悲大法王  受我供养归净土

愿我普共(云云)。

众等至心端坐。听说如来临入涅盘最后殷勤遗教。世尊说法毕。显出紫磨黄金色身。普示大众已。即逆顺入诸禅定。普告大众。我以甚深般若。徧观三界一切六道。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闻虚空相。无名无识。永断诸有。本来平等无等。无高下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不可系缚。不可解脱。无众生寿命。不生不起。不尽不灭。非世间。非非世间。涅盘生死。皆不可得。二际平等。等诸法故。闲居静住。无所施为。断一切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众。应断无明。灭生死始。

愿我普共诸众生(云云)。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逆顺入诸禅定。普告大众。我以摩诃般若。徧观三界有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无系缚者。无解脱者。无主无依。不可摄持。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恼。与虚空等。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盘。真见此法。名为解脱。凡夫不知。名曰无明。惟其性空。即灭诸有。

愿我(云云)。

作是语已。复逆顺入诸禅已。普告大众。我以佛眼。徧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盘。众等未脱三界世间。当早求出离。若欲出离。应当观察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皆是无明憎爱业林。一切行苦。弥满三界。徧流六道。大苦根本。无明所起。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众等当知。皆因无明。增长三界生死大树。没爱河。众苦长夜。黑暗崖下。绕生死树。六识为杖。妄念为本。无明策使。游戏六尘。种种苦恼。无能制者。自在如王。故我言。无明即生。念念伤害。众生不觉。轮转生死。一切众生。为此无明起诸爱结。役使驱驰。身心破裂。无明若灭。三界都尽。以是因缘。名出世人。如来去后。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如来在日。依佛而住。如来去后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闻於虚空。名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在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一切行者应当依此而住。於此五浊爱欲之中。应生忧畏无救护想。一贵人身。难可追复。毕此一形。常须警察。无常大鬼。情求难脱。怜愍众生。莫相杀害。乃至蠢动应施无畏。身业清净。常生妙在。口业清净。离诸过患。莫食肉。莫饮酒。调伏心地。令入道果。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难追。涅盘时至。示教如是。众等至心依佛语。勤善法趣提。此生不动解脱因。历劫沉沦谁救拔我。今头面礼。

愿我普共(云云)。

至心归命礼示现分身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众等至心。观想如来紫磨黄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优昙华历劫难遇。又观此金色身。累劫勤修难行苦行。为众生故。出现世间。又想。此身万德周圆。金刚不坏。示同世法现入涅盘。又想。此身娑罗树间。师子座上。临涅盘时。其日即有。明日即无。涅盘会中。四众八部。瞻仰充足。而我薄佑。当於彼时轮转诸起。不睹慈光。愿我从今修习禅慧。蒙佛慈悲冥加护念。令我早得见如来身。垢鄣都尽。证此常乐。我今头面礼。

愿我普共(云云)。

南无大慈大悲我本师释迦牟尼佛。哀愍覆护。我今定慧慈悲增长。此世及后身。乃至成佛不舍慈悲。常相摄受。

愿我普共(云云)(乃至次下十二礼悉〔闻〕前也)。

至心忏悔

夫忏悔者。非唯灭恶生善。而乃翻染为净。迦妄归真。故不但事忏。须兼理忏。事忏除罪。理忏除疑。然欲忏时。必先於事忏门中。披肝露胆。决见报应之义。如指掌中。悚惧恐惶。战灼流行。口陈罪伏。心彻罪根(痴爱)。根拔苗枯。全成善性。然后理忏。以契真源。今大众自入道场已来。重庙陈罪相。恳切至到。披露丹诚。又约经文。照真达妄。计其罪鄣。尽已消除。但恐因修时覆。想前愆往。忧疑未泯。是以更须理忏。用豁余情。然理忏者。须深达我法皆空。性相本净。从前虽已理忏。未尽根由。今道场将终。须穷源底(若三七日未满。一卷经偈已终。即云礼经一徧已终。须穷源底)。遂因赞礼。佛入涅盘因缘之次。便依涅盘经内。佛为阿阇世王。作决定之心。除逆罪根本。而为理忏(作决定心者。阇王欲到佛所。其心犹疑。佛遥见王来。告大众言。阿阇世王。犹有疑心。我今当为作决定心)。良由彼王已自恳苦悔责。即事忏已。彻於心肝。故佛但约理门。为除疑念。是故经云(第十九也。於中略取忏悔关节。不次第写之。然皆是经文。但略之而不添也)。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其性弊恶。喜行杀戮。具口四恶。贪恚愚痴。其心炽盛。唯见现在。不见未来。纯以恶人而为眷属。贪着现世五欲乐故。父王无辜(设有辜而害。亦是非逆。况於无辜。故下云横加也)。横加逆害。因害父王。妄生悔热。身诸璎珞伎乐不御。心悔热故徧体生疮。臭秽不可附近。寻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华报。地狱果报将近不远(害父贪王位者。西国古来不少。唯阇王现受疮报者。一以父王慈念倍常。二以阇王徃昔曾发菩提心。不合堕地狱。此二义皆在下文)。尔时其母字韦提希。以种种药而为傅之。其疮遂增。无有降损。王即白母。如是疮者。从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众生有能治者。无有是处。时六大臣。相次进问(一日月称问云。王何愁悴。为身痛邪。为心痛邪。二藏德问。大王何故面貌憔悴。[辰/日]口乾焦。音声微细。三实德问。王何脱璎珞。首发蓬乱。战栗不安恚。四智惑问。如失国者。如泉枯涸。五吉德问。面无光泽。如日中灯。如〔尽〕时月。六无畏问何忧愁。如失侣客。其身痛。心痛之言。六皆〔闻〕也)。王皆自责。痛悔前愆。我之痴盲。无有慧目。近唇口乾焦。音声微细。战栗不安。云何问言愁悴。为身痛心痛邪。王言信诸恶友提婆达多。正法父王横加逆害。曾闻智者说五逆人必定堕於阿鼻地狱。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我今已近地狱炽火。云何身心而得不痛(王答一云。我今身心岂得不痛。我父无辜。横加逆害。我从智者。闻五逆人不脱地狱。云何身心而得不痛。此中身心言。及无医言。六皆〔闻〕也。答二。即上云。我之痴盲乃至逆害也。次云闻智人说。若於父母佛及弟子起於恶业。在阿鼻狱。故我心怖。答三云。我父慈爱。特见矜念。徃闻相师。相师答言。是儿生已。定当害父。虽闻是语。犹见瞻养。曾闻智言。奸母及尼。伦僧鬘物。杀发心人。害及其父。必堕阿鼻。答四云父王慈念。常以安乐。安乐於我。而我背恩。反断其乐。智〔知〕说害父。当於无量劫受大苦恼。答五云。我如愚人。但贪其味不见利刀。如食杂毒。不见其过。如鹿见草。不见深〔未〕如鼠贪食。不见猫狸。我亦如是。见现在乐。不见未来苦。闻智人言。宁於一日受三百钻。不於父母生一念恶。我今已近地狱炽火。答六云。我近恶友。不观口过而〔乐〕害。定知地狱而无救济)此六大臣。是六师弟子。各赞其师。劝王归向(六臣皆有〔师〕王莫愁苦等言。又皆说偈曰。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滋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其别者云。言地狱谁往见之。王言无医者。今有大医。名富阑那。一切知见。说涅盘道。无业无报。二云法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王法。王法害父无罪。如迦罗虫要坏母腹。乃至螺怀妊等法应如是。若出家者。乃至蚊虻杀亦有罪。今有大师末伽梨。说一切众生身有七分。地水火风苦乐寿不可毁害。七分空中无妨碍故。三云若父王修解脱者。害则有罪。若治国者杀则无罪。如〔何〕少水亦名无水。非无水也。大王虽言小法名为无法。实非无法。一切众生皆有余业。故受生死。先王余业。王杀何罪。今有大师毗罗胝子。说一切众生。若是王者。自在随意造作善恶。悉皆无罪。如火烧物。无净水俱洗。地俱载。风俱〔吹等。〕如树秋斫春生。人亦杀〔三〕还生。当有何罪。众生苦乐不由现在。〔俱〕精进持戒。遮现恶果。众苦尽故即得解脱。四云昔者有王。名罗摩。害父继位。云云。引十王害父无一人入地狱者。今今大师钦婆罗。说自害偷淫妄语饮酒等悉无罪。若恒河南施一切众生。恒河北杀一切众生。无福无罪。五云谁来诳王言有地狱。如刺尖鸟色。水湿石坐。风动火热。谁之所作者。有大师迦旃延。说杀众生心无惭愧。即不堕恶。犹如虚空不受尘水。有惭愧者即入地狱。如水润地。一切众生皆是大自在天所作。天喜则乐。天瞋则苦。六云先王虽恭敬沙门。不能承事诸婆罗门。心无平等。则非剎利。大王今者力欲供养诸婆罗门。杀害先王。当有何罪。夫杀害者。杀害寿命。命名风气之性。不可杀害。当有何罪。有大师若提子。说无施善无父母。今世后世一切众生。经八万劫。生死自脱。其六臣各赞师知见慈悲平等解脱。及劝王归依获益。皆大同也)。王皆答言。审能如此。除灭我罪。我当归依。

尔时大医名曰耆婆。往白大王。得安眠否。王以偈答。岂得安眠(若断烦恼。不染三界。得涅盘。说深义。身口离过。心无〔疑热〕住寂怀惭。乃至破四魔等八偈。皆结云乃得安隐眠。又说无明烦恼乃至盗未获财等六偈。皆结不得安隐眠。下引鱼在陆等是。次下长行。非偈文也)。如鱼在陆。如鹿在弶。如王失国。我亦如是。当有何乐得安眠邪。耆婆答言。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佛说惭愧是二白法。能救众生。犹如浊水置之明珠。水即为清。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善哉大王。能信因果。愿莫愁怖。有佛世尊。一切知见。怜愍一切。如子罗睺。随善众生。如犊逐母。为大良医。非六师等。大王能信。唯愿速往。阇王答言。如来眷属如旃檀林。吾极恶人。云何当往。恐不顾念。尔时虚空寻出声言。无上佛法将欲衰殄。佛日将没。法山将颓。佛告去世。王之重罪更无治者。汝今已造阿鼻地狱极重之业。必受不疑。此狱间无暂乐。故名无间。不闻八热地狱暂遭凉风。寒地狱中热风暂至。各得少乐。余诸地狱数死数活。亦得暂乐。阿鼻地狱都无此事。故名无间。假使一人。独堕此狱。其身长大。八万由旬。徧满其中。间无空处。其身周徧。受种种苦。设有多人亦各徧满。不相妨碍。故名无间。此狱四方有门。各有猛火。交过通彻。八万由旬。周匝铁墙。铁网弥覆。其地亦铁。上火彻下。下火彻上。其中罪人如冥在铁。脂膏焦然。唯愿大王速往佛所。除佛世尊。余无能救。王闻是语。觉身战栗。仰而答曰。汝为是谁。不现色像。空声告曰。吾是汝父频婆娑罗。汝今当随耆婆所说。莫随邪见六臣之言。时王闻已。闷绝僻地。身疮增剧。臭秽倍前。虽以冷药涂而治之。疮蒸毒热。但增无损(此下第二十卷)。

尔时世尊大悲导师。为阿阇世王。入月爱三昧。放大光明。其光清凉。往照王身。身疮即愈。王觉疮愈。身体清凉。不知其由。问耆婆。耆婆答言。是天中天所放光明。是光无根。非热非冷。非色非无色。欲度众生。故使可见。以王先言。世无良医疗治身心。故放此光。先治王身。然后及心。王言世尊亦见念邪。耆婆答言。如人七子。病者偏忧。非不平等。佛利众生。不观种姓贵贱。唯善心者则便慈念。此之瑞相。即月爱三昧所放之光(如月光令华开〔路〕人心喜。郁蒸除灭。一切爱乐。此之三昧亦复如是。令善心发。行道者喜。贪瞋热除。故名月爱三昧)。

尔时阇王。即命大臣。令办供具。与其夫人。严驾车乘。国民随从。拘尸大众遥见王来。佛告大众。阿耨菩提近因缘者。莫先善友。阇王若不顺耆婆语。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狱。尔时大王。即至佛所。仰瞻相好。如真金山。世尊告言。阿阇世大王。王闻欢喜。即作是言。如来顾命。真知悲怜等无差别。即白佛言。世尊。假使我今得与梵王帝释坐起饮食。犹不欣悦。得遇如来一言顾命。深以欣庆。

佛告大王。今当为汝说正法要。凡夫常当系念身有二十事。所谓(一句一事)空无无漏。无诸善本。生死未调。深[冢-豖+凡]未出。何以见性。云何修定。无常无我。八难难离。怨家常逐。无法遮有。三恶未脱。具恶邪见。未度五逆。生死无际(下二句一事)。不作善业不得果报。无有我作他人受果。不作乐因终无乐报。若有造业果终不失。因无明生亦因而死。去来现在常行放逸。作是观已。不乐生死。即得正观。尔时次第观心生住灭相戒定慧相。若不作恶。无有死畏三恶道畏。若不系心观察是二十事。心则放逸。无恶不造。阿阇世言。我从昔来。初未曾观是二十事。故造众恶。今有死畏三恶道畏。自我招殃。造慈重恶。是二十事设观不观。必定当堕阿鼻地狱。佛告大王。一切诸法性相无常。无有决定。大王云何言有决定当堕。王白佛言。若尔我之杀罪亦应不定。佛言善哉。杀无定相。何者是父。但於五阴妄生父想。色若是父。四阴应非。界入亦尔。如是色不可害。阴亦不可害。其性不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念念灭。色既不定。杀亦不定。报亦不定。汝父昔於佛所修善。今得为王。诸佛若不受其供养。则不为王。若不为王。汝则不为王。汝若不为王。汝则不害。汝若有罪。诸佛亦罪。汝父先有恶心。杀五通仙。令失神通。自作自受。云何汝言父王无辜。若无恶业。即无恶报。

众生狂惑凡有四种。一贪狂。二药狂。三咒狂。四业狂。狂人作恶终不犯戒。若还得心亦不名犯。王本贪国逆害父王。贪狂所作。王何得罪。如醉害母。醒已悔恨。亦无业报。王今贪醉。非本心作。既非本心。云何得罪。幻作男女。山谷声响。镜中面像。梦五欲乐。愚痴谓实。智知虚妄。杀亦如是。凡夫谓实。佛知非真。大王。杀法杀业。杀因杀果。及以解脱。我皆知之。而无有罪。王虽知杀。云何有罪。如人知酒不饮不醉。又如知火亦不烧然。王虽知杀。云何有罪。又如人於日月出时作种种罪。虽因日月无罪。杀虽因王。王实无罪。如王宫中常勅屠羊。心初无惧。人畜虽殊。宝命无异。云何於父独生惧心。大王。世间之人是爱僮仆。不得自在。为爱驱使而行杀害。设有果报。乃是爱罪。王不自在。当有何咎。大王。夫众生者名出入息。断出入息故名为杀。诸佛随俗亦说为杀。大王。色是无常。从无常因生色云何常。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无常故苦。以苦故空。以空故无常。苦空无我为何所杀。杀无常者得常乐涅盘。杀苦得乐。杀空得实。杀於无我而得真我。大王。若杀无常苦空无我。则与我同。我亦杀於无常苦空无我。不入地狱。汝云何入。

尔时阇王如佛所说。观色乃至观识。作是观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无常。乃至识是无常。我本若能知者则不作。世尊。我昔曾闻。诸佛世尊常为众生而作父母。虽闻是语。犹未定审。今则定知。又闻须弥山王四宝所成(金银琉璃颇梨)。众鸟集处即同其色。我今来至佛须弥山。则与同色。同色者。知诸法无常苦空无我。我若不遇世尊。当於无量阿僧祗劫在大地狱受无量苦。我今见佛所得功德。破坏众生所有一切烦恼恶心。

佛言。若能如是则常在阿鼻。为众生受苦。不以为苦。尔时摩伽国无量人。发阿耨三菩提心。以如是等发大心故。阇王重罪即得微薄。王及夫人彩女。悉皆同发三菩提心。王语耆婆。我今未死。已得天身。舍於短命而得长命。舍无常身而得常身。令诸众生发菩提心。即是天身长命常身。即以种种香华璎珞供养。说偈赞佛。

佛赞阇王。善哉善哉。能发此心。庄严大众。常当勤修菩提之心。从是因缘。当得消灭无量恶故。王及国人辞佛还宫。

敬白现在道场实心忏悔之众。阇王先自悔责。方见如来。语诸法皆空。达众缘无性。尤悔迷倒妄造恶因故。发大菩提心。证真常乐我净。我等从无量劫来。未免恶逆因缘。多日已自忏除。亦闻阇王先悔。今更闻涅盘妙典。佛自说忏根元。根元既本空无。岂可安然妄执。无妄无执。即不与贪爱为奴。既不事於贪瞋。即造罪因缘永绝。身心清净。净如琉璃。诸所作为皆是真性。斯为究竟真实忏悔。

忏悔已。归命礼三宝。

至心发愿

(依普贤行愿发愿偈。今道场已终。故最后发华严大部之未究竟。至於菩提树下成正觉愿)。

愿常远离恶知识  永离一切诸恶缘  速见如来无量光  具足普贤最胜愿  此时善得胜寿命  自在善来人中生  菩萨不久当成就  如彼普贤菩提行  我昔由无智慧力  所造极恶无间因  今用普贤大愿王  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性种类及容色  相貌智□悉周圆  天魔外道不能摧  堪为三世所应供  速诣菩提树王下  坐已降伏诸魔怨  成等正觉转法轮  普利一切诸含识

发愿已。至心归命礼三宝。

○白众等听说经中无常偈

(涅盘经第五)

诸王得自在  势力无等双  一切皆迁变  寿命亦如是  众苦轮无际  流转无休时  三界皆无常  诸有悉无乐  有道本性相  一切皆空无  可坏法流转  常有忧患等

(各说无常偈)

圆觉道场修证礼忏广文卷第十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