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七、六气解(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那么我就从头开始说吧,上次讲的四圣心源第二卷六气解呢,主要是讲了六气,它的核心呢,实际上也是五行。也就是说六气它在人身上对应的是十二经脉,是五脏六腑。实际上呢它本身的变化规律呢仍然是天道五行的一种体现,只不过这个五行规律在人体上、在地球上、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它表现出六的一些规律。那今天呢,我们就从这个天人相应,脏腑和五脏六气相对应的角度,来讲一下十二经脉在人体的运行周流,它的一些规律,我们进一步来讲。

首先呢,还是讲一下一气周流,在我们画的这张图上,它有几个层面,这个算是复习了。从一个最大的层面来讲就是十二经脉如环无端,就是我们画的这个一圈一圈的经络线示意图,它是一条经脉接着一条经脉,这样在贯穿如环、循环不息,是这样在周流。那么这是一气周流的一个模式,这是人体十二经脉本身固有的这么一种周流模式,这是一个层面。另外一个层面呢,就是脏腑相互表里的周流。你比方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在脏为肺、在腑为大肠,肺与大肠经相互表里的意思就是相互络属,肺经属肺络大肠,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会有相应经络的支脉相互络属,那么这两个相为表里的脏腑,也形成了一个互相周流的体系,这也是一气周流的一种形态。还有一个呢,还有一个层面就是五脏六腑在体内循行的经脉,大部分都是在外在的四肢、头面,那么这个经气由脏腑循行,外出到达四肢,然后再由四肢周流,回到体内进入脏腑,这个出入的过程也是一个周流的过程,它也是一圈儿。所以从我们画的这个图上呢,我们能看到三个层面不同的一气周流。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我跟大家也讲过,一气周流呢,它并不是说在身体里面就简单的画了一个圈,不是这样,它有很多个层面,有很多个层次,每一个层次上都有一气周流。如果我们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人体的每一个细胞,它都有一气周流,有完整的升降出入的过程。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比方头面部、一只手,它也有相对独立的一气周流,也都是有的。所以才有这个全息图,脸部也是一个人的对应,脚心它的穴位也是对应人的整体,有这种全息的说法,所谓的全息就是一气周流在不同的层面的一种体现。任何一个层面都能体现出一气周流这种固有的规律来。

那么咱们就要想这个一气周流在人体之内有这么多层次都在周流。那我们掌握起来还是很复杂啊,很多朋友觉得还是不好掌握呀。你看有一个子午流注,搞针灸的朋友都知道,子午流注就是讲经脉在不同的时辰,它流经不同的经脉,经过不同的经脉的时候不同的穴位会有不同的状态,根据这个来取穴治病,效果比较好。这个就相对来讲比较麻烦,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儿,一般人可能很难学。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个简化一下,相对简单一些,如何去把握这个人体内部这个一气周流。我们作为医生或者作为中医爱好者,我们最终要面对的主要的对象还是人体,自己或者朋友或者是患者的这个活生生的身体。那么身体里面有五脏六腑,有十二经络,有气血的流行,气血在周流。他这个周流,固然是遵从一气周流这个规律,但是又有这么多个层面,又显得这么复杂,我们怎么去实际的把握它,所以今天主要是讲这个问题。那么这个呢,就要从《内经》这本书里面去找答案。所以黄帝内经这本书呢,是目前现存的医集里面,就是中医的源头、鼻祖。这经典里面的东西,很多我们都是只能去遵从。我个人理解,内经这样的经典,都是前人、得道高人、得道先贤,用内经的话来说是上古真人,他们自己悟道之后,感悟天地之道写出来的,不是我们看看书、研究研究、想一想,凑出来的,它不是这样。所以经典自古至今它的魅力不会衰减,因为它本身就是天地之道的一个直接的记录或体验。

那么内经里面它对这个人体是怎么描述的呢?内经里面它认为这个人体是五脏对应五行。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以五行御五位。所以天地之间道的变化,内经里面也称作神,神气的神。那么神呢它在不同的状态下也有不同的表现。这个神也可以理解成天地之间这种固然的变化规律,就是一种本能的、本来的变化的力量,就像原动力一样,它自始自终都在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在变化着,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内经讲这个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湿,在地为土;还有一个是在天为寒,在地为水。这就讲神这个东西,实际就是神气,它呢在天地之间化现为五行,因为它在不停的变化,当它处在不同的状态的时候,他就会化现为五行,五种不同的状态。那么同样的道理,这股神气在人体内部也同时存在,它在天地之间化为五行,它在内脏呢也对应着五脏的神气。内经讲五脏藏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五脏也藏神,五脏是有神气的。五脏的这股神气就与天地之间的神气相对应的,实际上也是一体的,是一个东西。所以人与天地,天人相应怎么对应,为什么能够相应,相应就是因为它有相通的东西,有共同的可以交流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就是这股神气,就是这种神。所以人体这种结构,它是以五脏为核心,五脏藏神呀,五脏为核心,然后呢,跟天地之间这股化现为五行的神气,互相感应,互相交感,互相影响,所以天人合一它是有物质基础的,不是说这个毫无关联的,就跟两个人一样,你想想我,我想想你这样相互感应,不是这样的,它是有这种真实的交感,就是这种神气的交感。那么对人体来讲呢,人体的核心就是五脏,只有五脏是藏神的,那么六腑是与五脏相对应、相配合的。而这个经络呢,经络和穴位是五脏的神气,由天地五行与天地之间的神气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一些通道、路线。

那么这么来讲我们就知道,人体的核心是五脏,而五脏对应着五行。五行呢,它的模式就是我们讲的,五行就是一行,就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这么一种模式。所以我们去理解人体的经络气血的循行,理解这个一气周流的时候呢,就比较好理解。那我们怎么去理解呢?我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呢,就是五脏各有所主。人体的五脏呢,肝主升,肺主降,中土主斡旋,心和肾是水火两端,一个散一个藏,代表着水火立极,极端的状态。那五脏在人体内部就像官员一样,是管事的,有职权的,因为五脏它有神气,就和一个人有智慧一样。所以内经里面讲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时候,说这个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一身的“君主”,皇帝啊,它的官最大,主明则下安。心神正常,皇帝英明,下面都各司其位,各尽其职,脏腑的功能都乱不了套,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皇帝如果昏庸无能,那国家肯定乱了套。内经这个比喻很确切,很恰切。为什么呢,因为这五脏在人体内部确实像管理者一样,它是有职权,有职能的,五脏有各自的功能。肝脏呢,就主一气的生发,人体内部气血的生发全部由肝脏来主持、主管。那么肝主生发,肝这个“官员”它负责一身之气的生发,它并不是仅仅负责肝脏自身这一脏器的生发。也就是讲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每个地方都有气啊,这个气要生发的时候,全都是肝说了算。比方说肺,肺本身啊它是主降的,但是肺气呢它也有由脏腑到经络的这种出入过程,肺气本身它也是一个小的一气周流啊,它也有生发的时候,它也有敛降的时候,那么它这个生发的过程是由肝来负责的,肺气本身这股气在经络循行的过程当中,它也有往上升的时候,它这个升就由肝来负责,不是它自己来负责的。任何一个脏腑,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它的生发的功能都是由肝来负责的,由肝这个官员来主管。同样的道理这个气呢要往下敛降,这由谁来说了算呢,这就是肺,肺主治节,肺呢就主管人身所有的气敛降、收敛,都往回走。肝这个官员督促、督导着大家都出去,都往上走;肺呢正好相反,监管着这个气血全都回来,全都往下走、往里收。一个往外散,一个往里收。我们知道这个人体经络气血的循行,它由这个内脏、五脏六腑往四肢、经络循行的时候,就是由内出外,由里达表,这个过程是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肝脏来主管。那么反过来,肌表四肢经脉的气血往回走,往五脏六腑,往回往内部去收藏、回归的时候,这个过程是由肺脏来主管。

所以你看我们在临床摸脉的时候,我们摸脉的位置在寸口,就是在肺经上。虽然这个脉只是一经之脉,但是呢本身这个十二经脉的气血是贯穿如一的,就是肺经上这个脉气其实蕴含着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信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血都是如环无端贯穿在一块周流,所以它本身是一个整体,不是分开的。所以我们从肺经这条脉搏搏动之处,太阴、寸口这个位置,就可以体会到全身五脏六腑的这个脉气的变化,这是一个。另一个方面呢,当这个脉啊,我们摸的时候,这个脉搏跳动一下,我们可以把它细分为升和降。你摸这个脉一下子来了,这就是升;然后又去了,这就是降。那么这个脉搏动这一下这就是一个升降,是一气周流的一个过程已经完成了,这就是转了一圈,这也是一个层面的一气周流。所以我们在摸脉的时候呢,这个脉升,来了这一下,这就是反应的肝气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肝脏官员啊它主管这个一身之气的升达啊,你摸脉脉搏往上跳来的这个一瞬间,也就是一秒钟,这一瞬间来的有力无力,来的通畅不通畅,来的柔和不柔和,还是来的很焦躁?反应的都是肝气的状态。肝这个系统,它是一个系统,这个官员它的职责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完全能反应出来。当这个脉搏落下去的这一瞬间,它反应了肺气的功能。能不能很通畅、很柔和的落下去?也就是这个气能不能很好的回去?这反应了肺气的功能。我们在摸脉的一瞬间,这个脉搏跳动的这一下,这一瞬间我们就体查到了两个脏腑的功能。简单的来讲至少这两个脏腑的功能是可以看出来的,可以感觉到。肝主升,肺主降,这两个还是能体查出来的,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摸脉的体会了。

我们如果从这个图上来看呢,中间是五脏六腑,外面就是经络,在上下四肢的经络、经脉,整个气血从脏腑往外循行到四肢的时候,都是由内出外、由里达表,都是一个升达的过程,这个都是由肝脏来主管,反过来就是由肺脏来主管。我们讲这个一气周流的时候啊,当我们判定一个人是肝气不升,木气不升的时候,我们指的是肝脏本身它主管的升达的职能出现了问题,而并不是说肝脏自己升不上去了,这一点尤其要跟大家讲清楚。我们所说的木气不达,木郁,左路木一气不能升达的时候,指的是肝脏本身升达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并不仅仅是讲的肝脏本身这一脏的一气升不上去了,不是这个意思,这一点一定要理解清楚。很多人都误以为肝木不升就是肝自己的问题,这是错的。我们从《四圣心源》这个角度来讲,左路木气不升,讲的是主管升达的肝脏这股气功能不正常,它不正常,不能升达,这个位置呢不一定在哪个地方。升达不上去有可能是全身都升达不上去,也有可能是光肺脏升达不上去,也有可能只有脾胃升达不上去了。它升达不上去就是郁住了,郁滞产生的位置是不一样的,病位并不一定在哪个地方,木郁不一定是只在肝这个脏器上,全身各个地方都可以产生木郁。那我们怎么去定位呢,当我们从脉象上,脉搏的跳动上我们感觉到是木气郁滞的时候,我们知道一定是不能升达了。哪个地方不能升达了呢,就要从六部脉,左三部,右三部,都是寸关尺,从六部脉上再去找,不同的部位对应着不同的脏腑,这个以后我们会细细的讲,这就是一个定位。打个比方说右寸脉单独弦而大,这就是木气郁滞的地方在肺脏,在肺经上,以此类推。五脏的功能,五脏对应不同的脉象,都是这样的。

那么这是说,我们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左升右降,火气开达,肾气藏煦,中土斡旋。那么他讲的,并不单纯是五脏本身自己的功能,而是讲的五脏他本身的职能,在全身整个的一个表现。打个比方说,中土斡旋,如果是出现中土郁滞的时候,这个脉一般都是偏软的,濡软,土生湿气,温气盛的时候,脉一般濡软无力,转不动。这是从虚的层面讲,如果从实的讲,有可能导致木郁了。如果从虚的话,单纯一个虚,脉软无力,为土虚,湿气盛。那么这时候,他的病位有可能是在肝经上。有的人,有些小孩子,阴囊潮湿,这是中土之气、湿气,在肝经方面的一个表现。也有的表现在皮肤上,长湿疹,很多小孩子的湿疹很难治,好长时间不好。肺主皮毛,主肌肤。这个就是中土,土气这个病,他的病位实际上是在肺这一块。所以我们讲,中土为病的时候,不见得这个病一定在脾胃上,我们讲的土虚不能斡旋的时候,并不一定就是脾胃病。所以这一点呢,我们讲四圣心源这个理论模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大家对这个的理解,这点一定要搞清楚,不要混了。我们这个模型讲的是五脏的功能,并不单纯指五脏本身,这一点一再强调,不要搞混了。这个跟大家一再说的原因,说得有点罗嗦,但是这个是很容易搞混的地方,所以跟大家多说几句。这是讲的四圣心源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中土斡旋中焦,四象在外面轮旋,那么他这个核心,主要是从功能状态来讲,不是从具体五脏来讲,是这个意思。

但是人体毕竟也是有具体的五脏六腑,有具体的十二经络。那我们怎么去进一步再细化的去理解他,再深一步去理解,这个一气周流,这个升降斡旋,我们讲的这个状态,和人体真实的五脏、经脉、经气的循行,如何去对应呢,如何去形象的把他们联系到一起?那么大家看着图,我给大家讲。我们知道人体之气,在十二经脉之中循环周流的时候,我画的这个图上,所有的代表着经络的线,以及内部的脏腑,他们之中都充满了经气。正常情况下,他们好比一套循环体系里边都灌满了水一样,到处都是水,满满的,并且这个水呢,是在循环周流着,气血在里头周流,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水,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血。那么他就延着我们线上标的方向、线路,如环无端的在周流。如果我们从大的层面来讲,刚才我们讲的脏腑之气,外出到达四肢,这是升达的一个过程,是由肝脏来主管。比方说,我们来看图的左上角,心经、心包经、肺经,左上角的三阴经,他这个经气,由内脏向外循行,到达上肢内侧,然后往手掌循行的过程。因为这个三阴经同时在向外循行,他向外循行的同时,右上角的三阳经,在手臂的外侧同时向人体的大肠、三焦、小肠,向三个腑在回流,往回循行,这都是同时进行的。左边的三条经络的气血,由内出外,就是一个升达的过程。右边的三条阳经的经脉,气血由外入内,就是一个敛降的过程。这一升一降也是同时在进行的。左边升的同时,右边就是在降,一块在周流,同时进行。那么,他这个往外升的过程,就是肝脏这股力量、这股职能主管了他,他能升出来;他的降的过程,就是肺脏经气这股敛降的职能主管他能回来。你看在同一时间既有升又有降,主升的肝脏与主降的肺脏他们同时在执行自己的职能,同时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人体十二经脉的循行,阴经和阳经,他这个运行的方向相反,但是运行的步调是一致的,就是同时在动,你在升我就在降。从这个层面来讲,升降这种一体性的内涵,也就是说升降是不可分的,因为他经气是贯穿在一块的,如果没有左边的经气的上升,右边也就没有经气来敛降,这就是没有升也无所谓降。所以有时候,我跟大家讲四圣心源这种模式,左升右降,说升和降本质上也是一体的,升的同时也同时在降,如果没有左边的升,右边根本也没法降,所以升就是降,降就是升,他有时候就这么讲。大家如果从周流的角度来想,假设左路的升和右路的降,我们不要把他看成升也不要把他看成降,我们只是把他看成连成一块儿的一根管子,他不过是水在里边流而已,哪有什么升和降。所以所谓的升降,都是相对的。当然他由内脏出外到四肢,肯定还是一个偏于升散的过程,由四肢回到脏腑肯定是一个偏于收敛的过程。所以我们分别用肝主升和肺主降来描述这两个过程,实际上说这两个过程由两个不同的脏腑功能来主导。但是他们并不是截然分开,要知道他们是本身就是一体的。从这个图上,大家会好理解一些。升的同时他也在降,升其实就是在降,既有区别,又是完全一体的。这一点,大家要去体会要去理解,可能我说的还不是很清楚,大家再回去体会体会这个意思。升降本身是一体,但是又有区别。这是从整个大的一气周流,人体十二经脉周流的层次来讲《四圣心源》左升右降是怎么回事,这样就对应上了。下肢也是一样的。

那么在另一层面上来讲,咱们知道十二经脉的循行,他有次序,也有时辰。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对应一个经脉,所以有子午流注之说,每一经都有自己的时间,循行时间。这个怎么理解呢。并不是说,比如说寅时,肺经,并不是说其他时辰肺经没有气血了,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经脉,哪一个时辰是哪一经,这个意思呢,就跟海水的涨潮一样。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十二经脉的气血,它在经脉里面循行的时候,并不始终是一样多一样快,它不是均匀的,而是随着时间、时辰的变化,也是一个有规律的强弱变化,就像大海里的潮水一样,它是有起伏的。如果见过大海的人都知道,一个浪来的时候,这个浪,有的就跟一排、一条线一样,远远的就推着过来了,那么它经过的这片海域,浪经过的地方就高高的升起来,就是一个浪花。那么这个浪花它不是在这个地方不动了,它是不停的往前走,往前推动。在这个浪花的前后,海水相对就平静一些,那么这个经脉循行也是。打个比方说,肺经当令的时候,这个时辰是肺经,那么这个肺脉,就好比方说,这个地方有一个潮水,那么这段时间,这个气血啊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个肺经这个经脉上,这个地方的气血比较盛,比较多。如果碰巧你这个肺经肺脏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毛病的话,在肺经当令之时,这个疾病就会表现的比较明显和严重,相反你用药治疗的话,在这个时辰治疗肺经上的疾病就会得到天时的相助,这个时候肺气本身在这个时候就是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用药他也最容易治愈,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形象地来理解,就好比在这个人体12经脉循行的这个路线上,有一个浪花,这个浪花呢,它的长度正好是一个经脉的长度,这个浪花呢在这个十二经脉循行的路线上它在不停地往前推进,从一个经脉推进到另一个经脉,就跟这个海里的浪花在大海中推进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前挪,一点一点地往前走。人体这个经脉气血形成的浪花也是,它这个浪花呀,也是一条经脉一条经脉地往前挪,按这个12经脉循行的次序,它也是一条经脉一条经脉地往前挪呀,一条经脉一条经脉的这个浪花它这个循行过去了。每一条经脉都会经历这个涨潮落潮这个状态,那么这个状态,那么这条经就是对应这个时辰,经气比较盛,经脉主时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经脉呢,经脉的这股脉气在某一个时辰,在它自己对应的时辰这个经气比较旺,那么这一点,这也实际上跟这个脏腑本身的这个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脏腑它的这个功能,它本身的职能所对应的天道的状态,跟它主时的这个时刻的天道的状态是相对应的,所以才有经气的这个涨潮一样的盛衰的变化,它本身也算是这个一气周流的变化,也符合一气周流的原理。只不过它更多的是脏腑本身和天地之间的交感来导致的这么一个规律。

所以咱们对人体自身的一气周流呢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呢,就是所有脏腑的一气,他的升降出入,他的循行,都受到人体自身这个五脏功能的调控,是符合四圣心源所讲的这个中土斡旋、一气周流这个模式的,这是一个方面,这是一个最主要的状态。那么同时,在这个状态的基础上它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个细微的变化就是讲的这个十二经脉的主时,十二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会有一些细微的盛衰的变化,这是由五脏六腑本身的功能,本身与天地之间的感应相关的。如果我们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能够考虑到这种因素的话,考虑选择最佳的用药时间,可能会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针灸的时候这个可能更重要一些。当然,从用药的这个角度来讲呢,最主要还是调整五脏所具备的这个升降出入的职能。调五脏,这是最重要的。至于十二经脉与这个五脏六腑本身的跟天道相对应的这个一天之内的细微的变化呢,也不是说不重要,相对来讲呢,因为它的变化更精微、更细微一些,不容易查觉,所以我们可以暂时不作为一个重点。就是你如果不是很熟悉,不是很确定的了解它的状况,可以先忽略不计。你可以先按照这个四圣心源这个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体系,来调五脏调升降,也可以把整个一气给调好。整个一气调好了,它自然这个天地交感,也自然会恢复正常。

那我们为什么跟大家讲这么多呢?实际上,还没有正式给大家讲六气的内容。主要就是跟大家讲,首先要把人体这个模型要理解透。尽管它的周流好象也很复杂,实际上呢,它的这个实质,这个运行规律,是完全符合四圣心源讲的一气周流这个模式的。所以我们学习四圣心源,我们学的不光是一个理论体系,要跟具体的脏腑,要跟这个天地之气的升降要完全地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要体验到它这种一气升降、出入,它这种真实的状态,你要体会,不能只是看到四圣心源这个理论上的描述,一气周流就是画了一个圈,画了一个圈就完了,这不行!因为这个一气周流呢会有很多的层面,会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所有这些不同的表现实际上在源头上都是相通的,他们都是体内五脏不同功能的体现,在不同层面的体现。所以我们这个源头在哪里?源头在人体内部就是五脏,在天地之间就五行。他们之间都有神气相通,这个神气就是天地之间亘古不变的、本然的变化的规律,是一种本性。这样我们学起来就学活了。就是四圣心源,黄元御老先生在书里讲的这个理论体系,这个模型,它是很实在的,是很鲜活的一种境界。你看到这个体系,看到这个理论,你马上能够感受到这股气,在体内是很生动地在升降出入,在天地间也是很清晰地有这种上下的交感,都在动。所以我们学了以后,你要感受这种气的变化。摸脉也好,察象也好,都要去感受这个气,感受这个气的动态的变化。你就知道它来来回回,升降出入,无非就是周流而已。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来来往往,如此而已,要有这种体会。

学这个六气解的目的呢,就是知道,这一气,它在人体内部的循行,固然有六腑,(五脏加上一个心包,相当于六脏了,心包也是虚的)它在人体这个五脏六腑的这个循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与天地之间的六气也相对应,有不同的特点。实际上,它仍然是天地之道五行的本性的体现。等我们下一次具体讲这个六气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六气实际上也只有五气。所以这个六气解其实是最不好讲,实际上,它难就难在它的名相,很多的名目。这个名字,那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或者觉得比较繁琐,实际上它的本质,它的核心,是一样的,很简单,就是五行,就是一气周流。

今天是接着上一次把这个人体十二经脉,也对应六气,对应着三阴三阳,把这个人体一气,十二经脉这种一气周流,结合这个五行,又跟大家做了一个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让大家加深一下理解,能够理解地更细致,更清晰一些。今天呢我就讲这么多,下一次我们开始讲具体的六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