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钦定四库全书

管城硕记卷十一  翰林院检讨徐文靖撰春秋三

隠元年郑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按胡三省注通鉴曰滑台城在白马县西春秋郑廪延邑也城下有延津以下凡杜氏所不注及有注而可疑者补之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杜注南氏季字也

按南季盖食采于南后因以为氏水经注陆浑县东南有南水水出西山七谷

桓二年防齐侯邓侯郑伯于稷杜注稷宋地

按水经注陈留外黄县南有稷里

二年哀侯侵陉庭之田杜注陉庭翼南鄙邑

按史范雎传秦攻韩汾陉拔之正义曰陉庭故城在绛州曲沃县西北二十五里

十年传虞公出奔共池杜注共池地名阙

按诗侵阮徂共张氏曰共阮之地名在泾州今有共池

十一年柔防宋公陈侯蔡侯盟于折杜注折地阙按地理志琅邪折泉县有折泉水水经注折泉水出县北松山东南入潍

十三年传莫敖缢于荒谷羣帅囚于冶父杜注荒谷冶父皆楚地

按荆州记南郡江陵县东三里余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荒谷西北有小城名曰冶父

十四年宋伐郑取牛首杜注牛首郑邑

按地理通释牛首故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南四十一里

十七年夏及齐师战于奚杜注奚鲁地

按郑樵通志徐州滕县东南六十里有奚公山

庄八年传齐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杜注临淄县西有地名葵丘

按京相璠春秋地名云齐西五十里有葵丘地若是无戍之又春秋古地名云葵丘地名今邺西台是也在魏郡水经注云邺本齐桓公所置故管子曰筑五鹿中牟邺以卫诸夏也葵丘之戍宜即此矣

十年夏公败宋师于乘丘杜注乘丘鲁地

按括地志云乘丘故城在兖州瑕丘县北三十五里

十二年传宋万弑闵公于泽杜注梁国有县按括地志泽城在曹州济隂县南五十六里

十四年传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杜注大陵郑地按京相璠曰颍川临颍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古巨陵亭古大陵也

二十五年传晋侯围聚杜注聚晋邑

按晋世家城聚都之命曰绛贾逵曰聚晋邑是也

二十八年传蒲与二屈杜注二屈今平阳北屈县或云二当为北

按地理志河东北屈县应劭曰有南故称北臣瓒曰汲郡古文翟章救郑次于南屈则是有二屈也

晋献公娶于贾杜注贾姬姓国也

按博物记河东临汾有贾乡

三十一年筑台于郎

按括地志郎亭在滕县西五十二里

三十二年春城小谷杜注济北谷城中有管仲井按日知録曰据经文小谷不系于齐疑左氏之误范甯解谷梁传曰小谷鲁邑春秋发微曰曲阜西北有故小虢城史记汉髙帝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当即此也

闵二年传莒人归共仲及密杜注密鲁地琅邪费县北有密如亭

按水经注沂水南迳东安县故城东而南合时密水水出时密山莒地莒人归共仲于鲁及密而死是也

晋申生伐东山皋落氏杜注赤翟别种也皋落其氏族按上党记东山在壶闗县城东南今名无皋

僖元年春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杜注聂北邢地

按寰宇记聂城在博平县西南二十五里

二年传伐鄍三门杜注鄍虞邑

按括地志故鄍城在陜州河北县东十里

四年传南至于穆陵杜注穆陵齐竟

按史记索曰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竟南至于穆陵盖言其征伐所至之域

十五年春三月公防齐宋陈卫曹郑盟于牡丘遂次于匡杜注牡丘地名阙匡卫地

按国语桓公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史记六国表秦孝公十九年城武成从东方牡丘来归春秋地名攷略曰牡丘在东昌府城西北七十里

晋侯使郤乞告瑕吕饴甥杜注瑕吕饴甥即吕甥也盖姓瑕吕名饴甥字子金

按竹书晋献公十有九年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盖饴甥先食采于瑕故曰瑕父晋詹嘉处瑕亦曰瑕嘉是也其后食采于隂又曰隂饴甥僖十五年冬十月隂饴甥防秦伯于王城是也博物记曰河东永安县有吕乡吕甥邑不得以瑕吕为姓明矣

十六年传狄侵晋及昆都杜注晋邑

按地名攷略曰今平阳府南有昆都聚

十八年传卫师于訾娄杜注訾娄卫邑

按陈留风俗传曰长垣西北有訾娄亭

二十一年春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杜注鹿上宋地汝隂有原鹿县

按史记索曰汝隂原鹿其地在楚襄公求诸侯于楚楚才许之未合至汝隂鹿上郡国志济隂乘氏县有鹿城乡盖此地也

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杜注水名

按金史地理志曰睢州柘城县有水

二十四年传晋师军于庐栁

按地名攷略曰今猗氏县西北有庐栁城

二十五年传晋侯使卜偃卜之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杜注战于阪泉之野

按魏土地记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

二十八年传晋侯齐侯盟于敛盂杜注敛盂卫地按地名攷略今开州东南有敛盂聚

文二年晋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

按罗泌路史同州白水有汪城在临晋东

三年传秦伯伐晋取王官及郊杜注王官郊晋地按括地志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县西北九十里南郊故城在县北十七里又有北郊故城

四年传晋侯伐秦围邧新城杜注邧新城秦邑也按史记正义曰邧城在澄城县界

六年传贾季迎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杜注云郫晋地

按博物记河东垣县有郫邵之厄

七年传晋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杜注令狐在河东当与刳首相接

按后汉卫敬侯碑隂文曰城惟解梁地即郀首山对灵足谷当猗口刳字作郀秦地也阚骃十三州志曰令狐即猗氏也郀首在河西三十里

九年传楚侵陈克壶丘杜注壶丘陈邑

按水经注澺水迳新蔡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水汝水又东南迳壶丘城北故陈也

十年传王在渚宫杜注小洲曰渚

按水经注江水迳江陵县故城南今城楚船官地也春秋之渚宫矣

十一年传败狄于长丘杜注长丘宋地

按博物记陈留封丘县有狄沟即败狄于长丘是也

叔孙得臣败狄于咸杜注咸鲁地

按俞皋春秋集传释义曰今案开州濮阳县之咸城乃卫地也近于赤狄而鲁无咸城

秦伯伐晋取羁马杜注羁马晋邑

按杜氏通典郃阳有羁马城又春秋地名攷略今蒲州南三十六里有羁马城

十三年公还自晋郑伯防公于棐杜注棐郑地

按水经注华泉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今是亭南去新郑四十许里

晋侯使詹嘉处瑕杜注赐其瑕邑

按西征记陜州太原仓北临大河周六里即晋詹嘉所处之瑕也

十六年秋毁泉台杜注泉台台名

按公羊传泉台者何郎台也郎台则曷为谓之泉台未成为郎台既成为泉台庄三十一年筑台于郎即此也

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杜注大林阳丘訾枝皆楚邑按一统志阜山在郧阳府房县南江陵记城西北六十里有林城春秋戎伐楚师于大林即此城也汉志南郡临沮县荆山漳水所出东至江陵入阳水阳丘盖阳水旁之丘也又应劭以泚水出泚阳县东北大胡山东入蔡枝水出蔡阳县东南大洪山而东流注于涢泚枝即訾枝也昭二十五年楚迁訾人盖因水以名邑也

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杜注石溪仞入庸道按水经注石水出蔡阳县大洪山东北流注于涢谓之小涢水

宣四年传楚子与若敖氏战于皋浒杜注皋浒楚地按水经注澧水出南阳雉山又东南与皋水合水出皋山是皋浒为皋水之浒也

十二年传荀林父及楚子战于邲杜注邲郑地

按京相璠曰邲在敖北杜佑通典曰管城县有故邲城在南

十五年秋仲孙蔑防齐髙固于无娄杜注无娄邑按公羊传作牟娄郡国志北海平昌县有娄乡

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杜注晋地

按地名攷略朝邑县西北十三里有辅氏城

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

按吴氏曰汾州孝义县北十里有瓜城

十六年晋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杜注甲氏留吁赤狄别种

按水经注侯甲水发源胡甲山侯甲邑名在祁县金史地理志沁州武乡县有胡甲山括地志屯留故城城在潞州长子县南三十里故留吁国

成元年传刘康公遂伐茅戎败绩于徐吾氏杜注徐吾氏茅戎之别也

按水经注渎谷水迳陜城西西北入于河河北对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上党记屯留县有余吾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即徐吾也

二年传师至于靡笄之下杜注靡笄山名

按史齐太公世家栾书将下军伐齐与齐侯兵防靡笄下索曰靡笄山名在济南金史地理志济南长清县有劘笄山即靡笄也

六月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及齐侯战于鞌七月盟于袁娄杜注引谷梁曰鞌去齐五百里袁娄去齐五百里

按括地志故鞌城在济州平隂县西十里博物记临淄县西有袁娄

齐师次于鞠居杜注鞠居卫地

按陈留志封丘有鞠亭古鞠居也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

按后魏书地形志厯城有华泉水经济水又东迳华不注山山下有华泉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杜注丘舆马陉皆齐邑按史齐太公世家晋军追齐至马陵徐广曰一作陉虞喜志林濮州鄄城县有马陵涧

公防晋师于上鄍杜注上鄍地阙

按郡国志沛国酂县有鄍聚刘昭注引博物记曰诸侯防于鄍亭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杜注赤狄别种

按僖二十三年狄伐廧咎如杜注隗姓国宋白曰慈州春秋廧咎如之国隋为汾州贞观元年改慈州

楚侵及阳桥杜注阳桥鲁地

按陆澄曰博县有阳桥盖地名无桥也

三年春诸侯伐郑郑使东鄙覆诸鄤败诸丘舆杜注鄤丘舆皆郑地

按水经注鄤水西出娄山东北流迳田鄤谷谓之田鄤溪水东流注于汜汜水又北迳虎牢城东

六年传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杜注绕角郑地按杜氏通典古绕角城在今汝州鲁山县东南

八年传渠丘公立于池上杜注渠丘邑名莒县有蘧里按郡国志北海安丘县有渠丘亭刘昭曰有渠丘城楚伐莒渠丘城恶众溃奔莒是渠丘不在莒县故众溃从渠丘奔莒也又昭二十一年齐渠丘杜注今齐国西安县也齐大夫雍廪邑郡国志齐国西安县有蘧丘里古渠丘则齐之渠丘世谓之为蘧丘里而非莒渠丘也杜云莒县有蘧里混矣

十二年公防晋侯卫侯于琐泽杜注琐泽地阙

按郡国志魏郡元城县刘昭注引地道记县南有琐阳城

十三年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杜注麻隧侯丽皆秦地

按刘伯庄曰侯丽在泾阳县境

十五年冬防吴于钟离杜注钟离楚邑淮南县

按罗泌路史沂之承县有古钟离城罗苹注曰预云淮南今属濠州然时方谋伐楚岂得防其地预之误也

十六年郑子罕伐宋宋败诸汋陂退舎于夫渠郑人覆之败诸汋陵杜注汋陂夫渠汋陵皆宋地

按刘澄之豫州记陈县北有汋陂湖路史汋陵城在宁陵县东南二十五里

楚师还及瑕杜注瑕楚地

按水经注山桑县南北肥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瑕陂陂水又东南迳瑕城南楚师还及瑕即此城也

十八年同盟于虚朾杜注虚朾地阙

按僖元年防于柽柽公羊作朾范甯以朾为宋地疑此亦宋地盖同盟有宋公也

郑伯防楚子伐宋取朝郏杜注朝郏宋邑

按水经注雎水东与滭湖水合水上承甾丘县之渒陂东至朝解亭朝解即朝郏盖音近也

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杜注台谷地阙

按今萧县北有三台山山在古萧城东南十里襄十年楚郑围萧杜注萧宋邑则师于台谷盖宋地也

襄二年传晏弱城东阳以偪莱杜注东阳齐竟上邑按郡国志泰山南城县有东阳城

三年传盟于耏外杜注耏水名

按水经注时水出齐城西南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耏水也金史地理志益都博兴县有时水

五年夏防吴于善道杜注善道地阙

按阮胜之南徐记今盱眙县春秋时善道地公羊谷梁作善稻

七年公防诸侯于鄬杜注鄬郑地

按郑处诲曰鄬鲁山地名属汝州谷梁作防

九年传晋侵郑济于隂坂次于隂口杜注隂口郑地按水经注洧水迳郐城南东迳隂坂北水有梁焉俗谓是济为参辰口晋伐郑次于隂口是也

十年传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

按竹书纪年晋幽公二年鲁季孙防幽公于楚丘括地志成武县有楚丘亭成武后汉属济隂此盖为宋之楚丘与鲁地相接鲁僖二年城楚丘亦在其地故鲁宋各有楚丘与卫楚丘为三也

纳诸霍人杜注霍晋邑

按闵元年晋献公灭霍以其地赐大夫先且居今平阳府霍州西十六里故霍城是也霍人之霍音璅不得单名为霍也史记樊哙传霍人注作葰人汉地理志太原葰人县如淳音璅晋使周内史选偪阳之族嗣纳诸霍人盖葰人也

诸侯伐郑师于牛首杜注郑地

按诸侯师于牛首在十年九月至明年四月己亥齐太子光宋向戍先至于郑门于东门则十年师于牛首犹未至郑不得为郑地明矣又桓十四年宋伐郑取牛首时牛首先已属宋不得仍属郑明矣郡国志鲁国有牛首亭当即是伐郑所师处也

晋师城梧及制杜注梧制皆郑旧地

按郡国志彭城有梧县盖宋地也襄元年彭城降晋迁五大夫于瓠丘故于此因郑叛城梧及制时梧制皆属晋故不别言宋郑耳杜以梧亦郑旧地非也

十四年传郑子蟜帅师至于棫林杜注棫林秦地按世本郑桓公居棫林徙拾宋衷云皆旧地名是棫林在华州郑县矣

十七年传饮马于重丘杜注重丘曹邑

按乐毅列传齐败楚相唐昧于重丘正义曰重丘在曹州成武县界寰宇记乘氏县东北三十七里古重丘城是

十八年传晋伐齐齐侯御诸平隂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注平隂城在济北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门于城外作堑横行广一里

按水经注预云平隂在卢县东北非也京相璠曰平隂在济北卢县西南十里平隂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隂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郡国志卢县有光里是也

楚师伐郑次于鱼陵杜注鱼陵鱼齿山也在南阳犨县北郑地

按范守已曰上言子庚治兵于汾注云襄城东北有汾丘城兹乃谓鱼陵为鱼齿山在南阳岂子庚治兵于襄城及欲伐郑乃南还走南阳耶然则鱼陵之不为鱼齿山明甚况下又言鱼齿何于此言鱼陵耶至梅山若在密县东北则是新郑西北矣左氏何云右梅山侵郑东北也据郡国志襄城县有鱼齿山则鱼齿盖不在南阳矣

十九年传齐崔杼杀髙厚于洒蓝杜注洒蓝齐地按郡国志东海昌虑县有蓝乡今滕县东南有昌虑故城

齐及晋平盟于大隧杜注大隧地阙

按徐齐民北征记河南菀陵县东有大隧涧

二十一年春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杜注二邑在髙平南平阳县东北有漆乡西北有显闾亭

按水经注泗水迳南平阳县故城西世谓之漆乡预曰东北今见有故城西南方二里所未详也又十三州记山阳南平阳县又有闾丘乡见在漆乡东北十里杜谓显闾非也

二十三年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杜注雍榆晋地汲郡朝歌县东有雍城

按水经注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淇水又东北流迳雍榆城南叔孙豹次于雍榆者也

二十四年传楚子伐郑以救齐次于棘泽

按水经注龙渊水出长社县又东南迳棘城北即传之棘泽也

二十五年诸侯同盟于重丘杜注重丘齐地

按应劭曰平原安徳县北五十里有重丘乡

晋侯济自泮防于夷仪伐齐以报朝歌之役

按郡国志东郡聊城县有夷仪聚

二十六年传雍子奔晋晋人与之鄐杜注鄐晋邑按昭十四年传邢侯雍子争鄐田即此鄐也路史曲沃南二里有故鄐城

贲皇奔晋晋人与之苗杜注苗晋邑

按水经注濝水迳濝闗南厯轵闗南迳苗亭西亭故晋之苗邑也

楚子伐郑涉于乐氏杜注乐氏津名

按水经注汳水迳雍丘县故城北迳阳乐城南西征记曰城在汳北一里涉于乐氏涉汳水也

二十七年传卫子鲜奔晋托于木门杜注晋邑

按路史沧之清池西北四十里有木门故城卫鱄所托今沧州有木门城一名参户城

三十年传伯有死葬诸斗城杜注斗城郑地

按水经注沙水至阳夏县故城西又东南迳斗城西是也

昭四年传夏桀为仍之防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周幽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按竹书纪年夏帝癸十一年防诸侯于仍有缗氏逃归遂灭有缗商帝辛四年大搜于黎周幽王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即是事也

夏啓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防

按竹书纪年夏帝啓元年大飨诸侯于钧台帝癸二十八年商防诸侯于景亳商帝辛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周成王六年大搜于岐阳康王元年诸侯朝于丰宫穆王三十九年王防诸侯于涂山即是事也

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杜注庚宗鲁地

按地名攷略今泗水县东有庚宗亭

吴伐楚入棘栎麻杜注酂县东北有棘亭新蔡县东北有栎亭

按史记索解者以麻即襄城县故麻城是也

五年传郑伯劳屈生于莵氏杜注莵氏郑地

按水经注开封城南得野莵水口水上承西南莵氏亭北野莵陂郑地也

韩起反郑伯劳诸圉杜注圉郑地名

按括地志故圉城有南北二城在汴州雍丘县界路史雍丘县南五十里有圉城

楚伐吴吴败之于鹊岸杜注庐江舒县有鹊尾渚按地名攷略云今舒城县治西北有鹊亭即预所云也然防射自夏汭出防啓疆别从江道不应在内地杜佑曰南陵大江中有鹊尾洲即古鹊岸也又池州铜陵县北十里有鹊头山髙耸临江据太平御览鹊头与鹊尾相去八十里盖言败之于此岸也

楚子以驲至于罗汭杜注罗水名

按水经注汨水西迳罗县北又西迳汨罗戍南北流注于湘春秋之罗汭矣

沈尹赤防楚子次于莱山

按水经注武昌城南有来山

楚师从之及汝清杜注汝清楚地

按水经注汝水迳壶丘城北又东与清陂水合清陂水上承慎水即汝清也

楚子遂观兵于坻箕之山杜注观示也

按舆地记巢县南三十里有踟蹰山即坻箕之山

七年传楚子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芋尹无宇执人于王宫杜注章华南郡华容县

按十三年传公子弃疾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干谿王宫即章华宫也郡国志汝南城父县春秋时曰夷有章华台刘昭曰有干谿在县南家语注灵王起章华之台于干谿国人溃畔遂死焉魏收地形志汝南汝阳县有章华台则此章华之宫章华之台皆在城父也

辞以无山与之莱柞杜注莱柞二山

按十三州记泰山莱芜县鲁之莱柞邑是鲁与谢息以莱柞二邑非山也

八年秋搜于红杜注红鲁地沛国萧县西有红亭按郡国志泰山奉髙县刘昭注曰昭八年大搜于红红亭在县西北

自根牟至于商卫杜注商宋地鲁西竟接宋卫也按魏收地形志济北东阿县有卫亭卫亦地名非国也

十年传战于稷栾髙败又败诸庄国人追之又败诸鹿门杜注稷祀后稷之处

按刘向别录稷齐城门名也昭二十二年莒子如齐盟于稷门之外是也又按括地志齐城章华之东有鹿门即所谓败诸鹿门者也

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郠杜注郠莒邑

按路史敬王三十年鲁伐莒取郠在琅邪今按鲁昭十年为周景王十三年又十二年崩敬王始立路史误

十一年传楚子灭蔡用太子于冈山

按舆地记荆州松滋县有九冈山郢都之望也

十二年传王是以获没于祗宫

按竹书穆王元年冬十月筑祗宫于南郑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祗宫诸侯来朝五十五年王陟于祗宫

十七年传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杜注河津名

按水经注河水迳东燕县故城北则有济水自北来注之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石济津

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杜注甘鹿周地

按水经注甘水出宜阳县鹿蹄山寰宇记山在县西三十里

二十年夏曹公孙防自鄸出奔宋杜注鄸曹邑

按寰宇记济隂乘氏县西北有大飨城故老言古曹之鄸邑

取人于苻之泽杜注苻泽名

按水经注役水出菀陵县西东北迳中牟泽即郑太叔攻苻之盗于是泽也

二十一年传战于赭丘杜注赭丘宋地

按郡国志陈国长平县有赭丘城

二十二年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杜注昔阳故肥子所都

按汉地理志钜鹿下曲阳应劭曰晋荀吴灭鼓今鼓聚昔阳亭是杜以为肥子所都误也

前城人败陆浑于社杜注社周地

按水经注巩县北有五社渡为五社津

二十三年传单子取訾杜注訾在河南巩县西南按路史云訾有二西訾在洛东訾在巩单子所取盖西訾也二十四年隂不佞拘得玉者取其玉玉定而献之与之东訾杜注误以二訾为一故两注无异辞也今按水经注洛水东迳訾城北浔水又东罗水注之此盖訾之在洛者后汉志巩有东訾聚此盖訾之在巩者

刘子从尹道伐尹

按水经注宜阳县有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谿口水出西北尹谷刘子伐尹当即此地也地名攷略以为汾州古尹城误矣

尹辛败刘师于唐杜注唐周地

按郡国志洛阳有唐聚

二十六年传遂军圉泽次于隄上杜注圉泽隄上皆周地

按地记洛阳东有中隄山

楚左司马沈尹戍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杜注沙水名

按京相璠曰今安丰有穷水北入淮水经注曰义成县故属沛沙水东流注于淮谓之沙汭

定元年传执宋仲几归诸京师

按程敬叔春秋或问曰京师无定所王之所都即为京师河南郏鄏前日之京师叔孙得臣如京师晋人执曹伯归之于京师是也成周洛阳今日之京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是也

四年传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杜注柏举楚地按水经注举水迳齐安郡西又东南厯赤亭下分为二水南流注于江谓之举洲盖楚人迁柏于此而因谓之柏举也

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杜注武父卫北界

按俞皋释义曰今济南路济阳县东北有武父城

呉从楚师及清发杜注清发水名

按水经注清水在江夏安陆县西南即春秋传及于清发者也

败诸雍澨五战及郢

按水经注沙阳县本江夏之沙羡江之右岸有雍口

五年传败吴师于军祥杜注楚地

按水经注杨水东北与祥谿水合水出江陵县北

六年传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杜注阳城西南有负黍亭

按水经注潩水南迳胡城东故颍隂县之狐人亭也

九年传晋军千乘在中牟杜注今荥阳有中牟县回逺疑非也

按赵世家少侯即位治中牟索隠曰赵中牟在河北非郑之中牟正义曰相州荡隂县西北五十里有中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

十五年传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杜注老丘宋地按陈留风俗传陈留县北有老丘城

哀元年传伐晋取棘蒲

按地理志常山平棘县应劭曰伐晋取棘蒲也攷略曰今赵州城中有棘蒲社

四年传赵稷奔临杜注临晋邑

按九域志赵州临城县州西南一百三里有古临城在县东

六年传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杜注赖齐邑

按郡国志济南菅县有赖亭十一年赵鞅伐齐侵及赖而还

八年传吴师克东阳而进杜注鲁地

按郡国志泰山南城县有东阳城

十一年传城鉏人攻太叔疾卫庄公复之使处巢死焉杜注巢卫地

按寰宇记巢亭在襄邑南二十里

十六年白公以王如髙府杜注髙府楚别府

按淮南子曰阖闾伐楚五战入郢烧髙府之粟破九龙之钟是髙府为楚藏粟府也

使处吴竟为白公杜注白楚邑也汝南褒信县西南有白亭

按水经注白亭东北有吴城史记楚惠王二年子西召太子建之子胜于吴胜入居之故曰吴城楚世家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是也

十七年传越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

按国语越败吴于囿注曰囿笠泽也扬州记太湖一名笠泽然太湖周五百里呉亦岂能夹水而陈乎水经注云上承太湖东迳笠泽在呉南松江左右吴地记云笠泽松江之别名此吴所以夹江而陈也

十六年传宋景公游于空泽杜注空泽宋邑

按水经注获水东南迳空桐泽北泽在虞城东南疑空泽盖地名非邑也

管城硕记卷十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