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宗镜录

卷第八十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

夫证唯识理而登佛果。从初资粮位至究竟位。具几智而得成就。

答。唯一无分别智。约初后有三种。一加行无分别。谓寻思等智。即是道因。二无分别智。即是道正体。三无分别后智。即是出观智。谓道果。

问。此三智行相如何。

答。摄论云。无分别智自性应知离五种相。一离非思惟故。二离非觉观地故。三离灭想受定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于真实义离异分别故。此智若由离思惟故。名无分别智。熟眠放逸狂醉。同离思惟。应得此智。若由过觉观地故。名无分别智。从二定以上。已过觉观。应得此智。若依此二义。凡夫应得此智。是处能离心及心法。应说名无分别智。谓想受灭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无分别智。此则不成智。何以故。于灭定等位。无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钝无知。此智应钝无知。若于真实义。由已分别显现。是分别应成无分别智。何以故。此分别能分别真实义。谓此义真实。若智离五相。缘真实义起。若不异分别真实义。谓此法真实。但缘真实义。如眼识不以分别为性。是名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众行中最为上首。更以偈显。诸菩萨自性。五种相所离。无分别智性。于真无分别。菩萨以无分别智为体。无分别智与菩萨不异。无分别智自性。即是菩萨自性。由于真无分别故。离五相得无分别名。又三智总以喻显。颂曰。如五求受尘。如五正受尘。如非五受尘。三智譬如是。释曰。譬如人在眼等五识中求觅五尘。或缘实。或缘虚。意识与五识相间起故。加行无分别智亦尔。或证一分为实。或不证为虚。譬如人正在五识中得真实境。无分别。无言说。根本无分别智亦尔。得真实境。无分别。无言说。譬如人在意识中但缘先所受尘。名缘虚境。有分别。有言说。无分别后智亦尔。缘虚境。有分别。有言说。又偈云。如人初开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眼。后得智亦尔。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

问。此无分别智从何而成。

答。了一切名义无所有故。能成无分别智。摄论颂云。鬼畜人天等。各随其所应。一切意有异。故知义不成。过去等及梦。并余二影像。无有为攀缘。然彼攀缘成。释曰。若义成于境。无无分别智。此智若不有。佛果无可得。于一物中各随其意见有差别。是故应知义无所有故。彼等所取既不成就。

若尔。义无所有故。识应不缘境而生。

答。亦有识不缘境而生。如梦及过去未来等。无实攀缘。即自攀缘。如境像及定境。谓自心为境而攀缘。若义有自性为境。则无无分别智。此智若有。有佛果可得。

问。于宗镜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

答。若圆信人。初有五品位。台教据法华经分别功德品。依圆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发一念信解心。第二品。加读诵。第三品。加说法。第四品。兼行六度。第五品。正行六度。从初品。须依静处建立道场。于六时中行四三昧。忏六根罪。修习五悔。五悔者。一忏悔。破大恶业罪。二劝请。破谤法罪。三随喜。破嫉妒罪。四回向。破诸有罪。五发愿。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计亦不能说。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开观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如临净镜。遍了诸色。一念心中。圆解成就。不加功力。任运分明。正信坚固。无能移动。此名深信随喜心。即初品弟子位也。分别功德品云。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义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乃至若闻是经。而不毁呰。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即初品文也。以圆解观心。修行五悔。更加读诵。善言妙义。与心相会。如膏助火。是时心观益明。名第二品也。经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又以增品信心。修行五悔。更加说法。转其内解。导利前人。以旷济故。化功归己。心更一转。倍胜于前。名第三品也。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又以增进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德力故。倍助观心。更一重深进。名第四品也。经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六度。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观无碍。转胜于前。不可比喻。名第五品也。经云。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乃至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始自初品。终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证。不待位登七地。尔乃修习。何假欢喜。始入双流。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说。圆教位下者。真实之说。法华经云。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诸佛亦然。今当为汝说最实事。即此意也。又约藏通别圆四教。论位高。以言优劣。如圆教圆修。至十行中第二行。便与别教妙觉位齐。若登三行。所有智断。别人不识其名。况知其法。大乘别教。诠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尚此悬殊。何况藏通但空灰断之果。若从圆教第三行。乃至十向十地。等妙二觉。所有智断。皆非境界。别教但知至十行第二行中。只断无明。为己家之极果。不知是他家之下因。譬如构甎石为基。以金宝饰上。岂如从基至顶。悉累金刚。非唯高位有殊。亦乃宝非宝别。乃至约断惑门。论断不断者。别教但明断。不论不断。圆具二义。若教道明断。证道不断。例如小乘方便论断。证真。不论断不断。今亦如是。若不思议观者。内不见有烦恼可断。烦恼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烦恼。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故净名云。佛为增上慢人。说断淫怒痴。名为解脱。无增上慢者。淫怒痴性即解脱。六根六尘而无限碍。只眼中见色。亦眼中入三解脱门。华严明十眼乃至六根。皆明于一尘中。具十方三世诸佛。八相成道。转法轮。度众生。皆不断而明了。又五品位。同小乘五停心观。今五品以四弘誓愿。四种三昧。以明五停心。四弘誓愿。明四种停心。四种三昧。明第五停心。四弘誓愿者。一者未度令度。二者未解令解。三者未安令安。四者未灭令灭。四种三昧者。一常行。二常坐。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且四弘誓愿明四种停心者。生死苦谛。即是涅槃。无二无别。此即信事顺理。信是道元功德母。此是第一誓愿。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是初品信理停心。烦恼即菩提。无二无别。是为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是第二品读诵解脱停心。即是大悲拔苦。兴前两誓愿。未安道谛令安道谛。即是以无吝之慈。而为说法。即第三品说法停心。未入灭谛令入灭谛。即是兼行六度。六度蔽此岸生死。即第四停心。大慈与乐。兴此两誓愿。四种三昧明第五停心者。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障道罪。自有人数息。觉观不休。若念佛。若称名。即破觉观。怗然心定。故经云。若有众生。多于贪欲。常念观音。即便得离。破根本无明。又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皆是念佛法门也。即常行三昧。诸佛停立。现前睹法界佛也。常坐三昧者。系缘法界。一念法界。而念佛也。半行半坐三昧者。思惟诸佛实法。法华经云。当成就四法。为诸佛护念。此语初心行人。若人行道者。常好坐禅。观心无心。法不住法。名大忏悔。非行非坐三昧者。行住坐卧语默等。皆是摩诃衍。以不可得故。若三藏中。以事观缘事。谓数息。不净。慈悲界。分别。念佛。五停心观等。今圆教五品之位。以理观缘理。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生命是众生之息命。涅槃是法身之息命。虽不可数。而可散动。明寂。对于数息也。烦恼是底下之秽恶。菩提是尊极之净理。对前显后故。以文字解脱。对不净停心也。若大悲誓愿拔因果苦者。若有我所。尚不自出。况拔他苦。谓无我所故。所以发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愿与因果乐者。若于十二因缘起无明痴爱。尚自无乐。况与他乐。今自无痴故。能与他乐耳。若小乘念生身应佛相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乃至藏教佛。与圆教十信心位齐。以同除界内四住烦恼故。十信虽与三藏佛。同除界内烦恼齐。而十信又圆伏界外根本无明。藏教尚未识住地无明。云何称伏。三藏佛位。犹称为劣。况二乘乎。所以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即劣。佛尚犹劣。二乘可知。今略明圆信初入之位。其五十二位智断行相。广在彼明。故知圆信顿修。与渐证权机。功行炼磨。日劫相倍。入此宗镜。功德无边。是以祖师云。即心是者疾。发心行者迟。故台教云。大机扣佛。譬忍辱草。圆应顿说。譬出醍醐。又顿教最初始入内凡。仍呼为乳。呼为乳者。意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变为乳。纯净在身。犊子若嗽。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坐道场。新成正觉。无明等。血转变为明。八。万法藏。十。二部经。具。在法身。大机犊子。先。感得乳。乳为众味之初。譬顿在众教之首。故以华严为乳耳。如大涅槃经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无有青黄赤白黑色。谷草因缘。则有色味之异。是诸众生。以明无明业因缘故。生于二相。若无明转。则变为明。一切诸法善不善等。亦复如是。无有二相。则法华一乘之教。为醍醐耳。华严论云。此华严大意。一乘正宗。但识灭时亡。情尘顿绝。唯真智境。一念则。五位齐明。为全将佛果以为因故。设凡夫住世百年。及以多劫。而于自见。不见须臾。可迁。不见当成佛。不。见已。成佛。不见现成佛。十住之位。法既如是。更。有何生不成佛耶。更有何生。而成正觉。此华严经。是本。法界门。一切。诸佛本住大宅。一切佛子。究竟所归。化身权乘。总居其外。若有入者。一入全真。此位中初。发心住菩萨见道。住佛。知见。入佛知见。直与如来同身心性智相。故顿印五位行相。总。在其中。如持明镜。普。临众色。此经法门。法合。如是。所有叹说。应如是知。应如是信解。为法界法门。圆。无始终。于一念。中岁月晦。明重重无尽。一毫之。内佛境众生境色相。无边。一成。一切成。一坏一切坏。又华严经。即以普门法界。普见法门。如来藏身。三昧境。因陀罗网庄严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时同得。为一证一切证。一断一切断故。即自身之内。有十方诸佛刹海庄严。佛身之内。即自身之境。重重隐现。十方世界。法合如斯。犹如众流归于大海。虽未入海。润性无差。若入大海。皆同碱味。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迷之与悟。虽然有殊。本来佛海。元本不出。

问。真如寂灭。本无次第之殊。法界虚玄。岂有阶降之别。云何一真体上。而分五位十地之名。

答。若以唯识真性。则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况分多。以解行证入之门。不无深浅。如太虚空。本无差异。婴孩之时。观唯不远。长大之后。见则无边。非彼空之有短长。乃是眼之自明昧。又如大摩尼宝。处矿虽净。无良工巧治。焉能成器。如苏迷卢山。虽宝所集。无日轮回照。何以出光。又如指画虚空。是无数量之数量。犹心量法界。乃非浅深之浅深。如华严论云。初地菩萨。多百法明门。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多千法明门。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权教实有分限。如前数法。互相彻入。又如人以指画空。作百千微尘数。复以手除之令尽。然彼空中无有增减。以情量故。见彼虚空数有增减。此经亦尔。所有菩萨安立诸地。法门增减。亦复如是。为成诸有情故。使令进修。若也一概皆平。无心进也。凡夫无有策修之心。发心修至不修。方知万法无修也。而实教菩萨。一得一切得。为称法体中无前后故。犹如帝网光影。互相参彻相入。无前后际也。亦如百千宝镜。同临妙像。一一镜中影像相入。色像齐平。如佛果位中。诸菩萨。为从性起法身根本智。为十位之中创证心故。所有法门境界。皆悉依本。以体用通收。皆悉彻故。还以性齐。即时齐故。更有余不齐之法。为不可也。又云。十住以来菩萨所行。皆是助道。非是正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为助道。无住无行。任真自体。名之为正果故。若以初发心住。以法性无相根本智。不离无作用之体。行诸万行。菩萨与佛。因果本来体齐。若简佛果无作无修。菩萨正加行已来。总名助道。以动寂无碍。正助元来不异。一法门也。眉目不可不简。体用圆寂。正助全同。此即全别全同门。还以重玄门。思之可解。闻所未闻之法。闻之不疑。全别全同。境界难解。佛及凡夫。各自别有。是全别义。故二见恒存。若全同故。便成滞寂。圆融道理。事理不碍。若也法门全分两向。是凡夫法。全合一体。是二乘法。但以理事自在。其道在中。留心灭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不可。此助道行门。与正智果德无作之门。体合无二。事中轨则。不可不分。以其体用。不可一向全别。以全同作全别。以全别作全同。不可全别无全同。不可全同无全别。如迷此同别二门。即智不自在。又经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者。明智能随俗。言入三世。即俗体本真。故言平等。以总别同异成坏门。六相义该括。即总而全别。即别而全总。即同而俱异。即异而恒同。即成而俱坏。即坏而俱成。皆非情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无。常无常。生灭相故。如是皆是如来理智体用依正悉自在故。以自体无念力大智。照之可见。是以若上上根人。顿了心空。入真唯识性。现行余习。种子俱亡。则何用更立地位。只为中下之根。或有缘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证悟。根机莫等。见解不同。于妄功用中。分其深浅。虽即明知信入唯识。心境俱空。以微细想念不尽。未得全除。分分炼磨。于升进中。故有地位差别。以根尘五阴。微细难亡。若得识阴尽。方超地位。了无所得。究竟圆成。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次消五阴之文。如经云。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消色阴文云。佛告阿难。当知汝坐道场。消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闇。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尽受阴文云。佛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尽想阴文云。佛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消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尽行阴文云。佛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久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尽识阴文云。佛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几倏然堕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候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内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若于群召已获同中。消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乃至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问。既论初心入道。何用广录上地行位。

答。若论其道。必有其果。若无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经论所说。微细难知。台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恐堕上慢。执解不修。皆是古圣所诠。不敢不录。非是叨滥。自立异端。唯望后贤愿遵先制。

问。佛地功德都具几法成就圆满。

答。成就五法。具摄一切佛地功德。故佛地论云。一清净法界者。一切如来真实自体无始时来自性清净。具足种种过十方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无生无灭。犹如虚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有非无。离一切相。一切分别。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净圣智之所证。二空无我所显真如。为其自性。诸圣分证。诸佛圆证。二大圆镜智者。能现生一切境界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德。穷未来际无有断尽。三平等性智。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建立佛地无住涅槃。四妙观察智。谓于一切境界差别。常观无碍。于大众会。能现一切自在作用。断一切疑。雨大法雨。五成所作智。谓能遍于一切世界。随所应化成熟有情。释曰。清净法界者。则无垢净识。真如一心。即此正宗。凡圣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体。四智则一体之用。以诸佛现证。众生不知。以不知故。执为八识之名。以现证故。能成四智之相。若昧之。则八识起执藏之号。七识得染污之名。六识起遍计之情。五识变根尘之境。若了之。赖耶成圆镜之体。持功德之门。末那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观察之妙。转正法之轮。五识兴所作之功。垂应化之迹。斯则一心匪动。识智自分。不转其体。但转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问。于五法中。一清净法界者。即是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此则不论心境。其四智等行相不同。于妙用时各缘何境。

答。识论云。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真如为境。是无分别智。非后得智。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庄严论说。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又此决定缘无漏种。及身土等诸影像故。行缘微细。说不可知。如阿赖耶识亦缘俗故。缘真如故。是无分别智。缘余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第八净识。如染第七缘藏识故。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有义。遍缘真俗为境。庄严论说。缘诸有性自他平等。随他胜解。示现无边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缘真俗。二智所摄。于理无违。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缘一切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二智所摄。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五种现境。庄严论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转故。有义。此品亦能遍缘三世诸法。不违正理。佛地经说。成所作智。起作三业诸变化事。决择有情心行差别。领受去来现在等义。若不遍缘。无此能故。又后得智摄。此四心品。虽皆遍能缘一切法。而用有异。谓镜智品。现自受用身净土相。持无漏种。平等智品。现他受用身净土相。成所作智品。能现变化身及土相。观察智品。观察自他功能过失。雨大法雨。破诸疑网。利乐有情。如是等门。差别多种。

问。成所作智。与第六识相应。起于化用。与观察智性。有何差别。

答。识论云。观察智观诸法自相共相。此所作智唯起化。故有差别。此二智品。应不并生。一类二识。不俱起故。同体用分。俱亦非失。或与第七净识相应。依眼等根缘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别。谓净第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摄。起变化者。成事品摄。

问。说有为法。皆蕴处摄。如来纯无漏法。还具蕴处界不。

答。识论云。处处经说。转无常蕴。获得常蕴。界处亦然。宁说如来非蕴处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说。又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纯无漏。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议道故。微妙甚深。自内证故。

问。此智是佛知见。无师自尔。何假因缘称扬开示。

答。此智虽不约缘生。而从缘显。若执无因。皆成外道。如古师云。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缘显。则亦因缘矣。法华经云。佛种从缘起。楞伽经云。大慧白佛。佛说常不思议。彼诸外道。亦有常不思议。何以异耶。佛言。彼诸外道无有常不思议。以无因故。我说常不思议有因。因于内证。岂得同耶。是则真常亦因缘起。故知无有一法。不从心而生。三乘之道。悉皆内证。若心外立义。任说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唯识智。虽不执前境。不同愚闇。无知无见。虽照境虚。智眼斯在。能断金刚般若论颂云。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所以永嘉集云。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妙悟萧然。如火得薪。弥加炽盛。薪喻发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词曰。达性空而非缚。虽缘假而无著。有无之境双照。中观之心历落。又颂曰。若智了于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华。是了空华眼。若智了于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虽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无了境智。境空智。犹有。了境智空智。无境智不了。如眼了空华及以了眼空。非无了空眼。华空眼。犹有。了华眼空眼。无华眼不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