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大明会典

●大明會典卷之一百九十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河渠一

運道一【海□附】

國初都金陵、則漕於江。其餉遼卒、猶漕於海、自永樂都燕後、歲漕東南四百萬石。由江涉高寶諸湖、絕淮入河、經會通河、出衛河白河、溯大通河、以達於京師。諸洪泉壩閘。以次修舉。至於今、纖悉具備。故並載焉

大通河

大通河、即潞河。舊為通惠河。其源出昌平州白浮村神山泉、過榆河、會一畝馬眼諸泉、匯為七里濼、東貫都城、由大通橋而下、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長一百六十餘里。元初所鑿、賜名通惠。每十里為一閘、蓄水通舟、以免漕運陸輓之勞。

國朝永樂以來、諸閘猶多存者。仍設官夫守視。然不以轉漕、河流漸淤。成化正德間、累

命疏之、功不果就。嘉靖六年、遣漕運總兵錦衣衛都指揮及御史會濬之。自大通橋起至通州石壩四十里。地勢高下四丈。中間設慶豐等五閘以蓄水。每閘各設官吏。共編夫一百八十名。

【 每名工食銀八兩】 造剝船三百隻。 【 每隻價銀三十五兩】 分置各閘。責經紀領之、使製布囊盛米。雇役遞相轉輸。軍民稱便

白河

白河南去通州二百里。其源出胡地、經密雲縣、合大通榆渾諸河。凡三百六十里、至直沽、會衛河入海。源遠流迅。河皆溜沙。每夏秋暴漲、最易衝決。每決、輒發丁夫修築。屢築屢決。正統三年、命官相視地勢、自河西務徑二十里、改鑿順下。河遂安流。每淤淺處、設鋪舍、置夫甲、專管挑濬。舟過則招呼、使避淺而行。自此而南、運河淺鋪、以次而設衛河

衛河、舊名御河。源出河南輝縣之蘇門山。東北流、會淇漳諸水、過臨漳、分為二。其一北出、經大名、至武邑、以入滹沱。其一東流、經大名東北、出臨清、至直沽、會白河入海。長二千餘里。今為運河。

【 自臨清至直沽凡五衛十七州縣、淺一百五十七處】

此河自德州而下、漸與海近。河狹地卑、易於衝決。每決、輒發丁夫修治。嘉靖十三年議准、恩縣東光滄州興濟四處、各建減水閘一座、以洩漲溢之水

會通河

會通河、自臨清迤南至濟寧州。元初由任城 【 即今濟寧】 開渠、至安民山 【 即安山】

一百五十里。復自安民山之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東昌、又西北至臨清、凡二百五十里。引汶絕濟、直歸漳衛。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縣黑陽山。由舊曹州鄆城縣兩河口、漫過安山湖、而會通漸淤。永樂九年、因海運艱阻。遣尚書都督等官疏鑿元人故道。乃於東平州戴村汶水入海處、築一土壩、橫亙五里。遏汶水使西流、盡出南旺分流。四分往南、接濟徐呂。六分往北、以達臨清。自後添設新閘。

修築舊岸。大為漕運之利 【自臨清抵徐州七百里□、全資汶泗沂洸諸水接運。總曰閘河。舊為閘四十有三。前元建者二十餘。永樂以來、先後增建者二十餘。而減水通河諸閘、不與焉。兩閘之間、每存稍淺一處約數丈。多不過十餘丈。用留洩水。令積易盈。今建設改革益多。見閘壩條下】

汶河

汶河、一出新泰縣宮山之下、曰小汶河。一出泰安州仙臺嶺、一出萊蕪縣原山、一出縣寨子村、俱至州之靜封鎮合流、曰大汶河。出徂徠山之陽、而小汶來會。經寧陽縣北堽城、歷汶上東平東阿、又東北流入海。元於堽城之左築壩、遏汶入洸、南流至濟寧、合沂泗二水、以達於淮。自永樂間築戴村壩、汶水盡出南旺。於是洸沂泗自會濟、而汶不復通洸。今沂州亦有汶河、一出蒙山東澗谷。一出沂水縣南山谷。俱入邳州淮河

洸河

洸河、乃汶水之支流。出寧陽縣北三十里堽城。西南流。又循縣南流三十里、會寧陽諸泉。又六十里經濟寧城、東與泗合。出天井閘河

沂河

沂河、源出曲阜縣尼山西南。分流為二。一西流、至金口壩上、即與泗會。一南流、亦與泗會、出港里河。又有出沂水縣艾山者、會蒙陰沂水諸泉、與沂山之汶合流。至邳州入淮

泗河

泗河、源出泗水縣陪尾山。四泉並發。西流至兗州府城東。又南流經橫河、與沂水合。元時於兗州東門外五里金口、作壩建閘、遏泗之南趨。

國朝因而修築。每夏秋水長、則啟閘、放使南流、會沂水、由港田河、出師家莊閘。冬春水微、則閉閘、令由黑風口、東經兗城入濟。又南流會洸水、至濟寧出天井閘

濟河

濟河、出王屋山、至河南濟源縣、二源合流。其水或伏或見。東出於陶丘北。又東北會於汶。今在汶上縣北。一名大清河。元人作金口壩。傍有河 【 即黑風口】

西通濟流。並入會通河

沁河

沁河、出山西沁源縣綿山東谷。由太行山麓、至河南原武縣黑陽山、與河汴合流。至徐州入運河、以濟徐呂二洪。每年水勢淺深尺寸、管洪官按季奏報。前代嘗引沁以通衛。正統以前、其支流猶自武陟山原村東北、由紅荊口、經衛輝、凡六十里、與衛通。天順七年、河趨陳潁入淮。乃開沁以達徐、復引河以合泗、而入衛之故道始湮

南陽新河

新河、在昭陽湖之東。起南陽至留城、一百四十一里八十八步。嘉靖六年、以河決、命官開濬、垂成而止。四十四年復決。乃因舊跡疏鑿。又起留城至境山濬復舊河五十三里。凡役夫九萬一千有奇。八閱月而成。隆慶元年、山水衝決、復淤新河之三河口。

【 薛河沙河趕牛溝會此、故名】

乃經理沙薛上流、各開支流。築黃家口豸裏溝等壩、引薛河由呂孟湖出地濱溝。築宋家壩、引沙河由尹家湖出鯰魚口。築黃甫壩、引沙河由滿家湖入南陽湖。次年工成。又為三河口石壩一座。南陽湖石堤三十餘里。凡建閘九。築壩十三。減水閘二十。開支河九十六里。三年、又於昭陽湖以東、沙薛二水所從入舊河處、開鴻溝廢渠。達李家口回回墓。而東出留城閘、計六十餘里。積水俱有宣洩。滕沛利之

黃河 【徐呂二洪羊山新河附】

黃河、發源詳載元史。其流合陝西山西諸水而始大。至河南、始散漫泛溢。至山東、勢益峻急、衝決無常。洪武二十四年、決原武。淤安山。正統十三年、河溢滎陽縣、自開封府城北經曹濮二州陽榖縣、以入運河。至兗州府沙灣之東、決大洪口。諸水從之入海。景泰四年、命官塞之。乃更作九堰八閘以制水勢。復於開封府金龍口 【 即荊隆口】

筒瓦廂等處、開渠二十裡、引河水東北入運河。弘治二年、復決金龍口。東北至張秋鎮、入運河。而紅荊口並陳留通許二縣俱淤淺。

命官治之。五年復決。未幾、又決張秋。運河水從以入海。運舟甚艱。

命內臣及文武官往治。發丁夫數萬、於黃陵岡南濬賈魯河一帶、分殺水勢。下由梁靖口、至丁家道口、會黃河出徐州、流入運河。又從黃河南濬孫家渡口。別開新河一道、導水南行、由中牟至潁州、東入於淮。又濬四府營淤河、由陳留縣至歸德州、分為二派。一由宿遷縣小河口。一由亳縣渦河會於淮。又從黃陵岡至楊家口、築壩堰十餘。並築大名府三尖口等處長堤二百餘里。及修南岸於家店筒瓦廂等處提一百六十里。始塞張秋決口。更名曰安平鎮。又於河東置減水石壩、分五洞以洩水勢。令管河官隨時修治。正德四年、溢皮狐營。決曹縣之溫家口馮家口等處。又北徙至儀封縣小宋集、而決。衝黃陵岡埽壩、溢入賈魯河。敗張家口等處縷水小堤。循運河大堤東南行。而賈魯河下流淤塞、亦出張家口、合而南注。遂決楊家口、道曹單二縣城下、直趨豐沛。

命官塞之。十二年、溢武城縣。壞城廓田廬。

命官修濬。嘉靖五年、上流驟溢。東北至沛縣廟道口、截運河、注雞鳴臺口、入昭陽湖。汶泗南下之水、從而東。而河之出飛雲橋者、漫而北。泥沙填淤、亙數十裡。管河官力濬之、僅通舟楫。六年、復塞老和尚寺八裡屯張家莊等處。

命官發丁夫數萬、於昭陽湖東北起汪家口、南抵留城口、改鑿新河、以避黃河衝塞之患。尋以災異罷役。

命官即故道濬之。修築單縣林臺、至沛縣舊城、隄百四十餘里、以塞入湖之道。又濬趙皮寨孫家渡口、殺上流之勢。沛漕復通。九年、自沛北徙、橫流金鄉魚臺、出榖亭口。

命官濬趙皮寨、抵寧陵故道。及築睢州張見口、至歸德州、長隄百餘里、以禦泛漲。尋以河流改遷、罷役。十四年、築岔河口縷水堤一道、長三里。又於曹縣八里灣、抵單縣侯家林、築長隄八十里。十六年、鑿地丘店野雞岡等上流支河四十餘里。十九年、濬睢州孫繼口、至丁家道口淤河五十里。二十一年、又鑿野雞岡上流、李景高等口支河三。導河東注、以濟二洪。二十四年、由野雞岡決而南。至泗州、合淮入海。遂溢蒙城五河臨淮等縣。二十五年、又決曹縣、溢入武城金鄉魚臺單縣。漂溺甚眾。

命總理河道都御史、會同南北直隸山東河南撫按官議築曹縣等處、不果。三十一年、又決房村、至曲頭集。凡決四處、淤四十餘裡。

命官濬之、役夫五萬餘。三閱月而成。三十七年、淤新集、趨家口、析為六支、入運河。又由碭山趨郭貫樓、析為五支。出小浮橋、會徐州洪。四十四年、郭貫樓淤。遂決華山、出飛雲橋、截沛以入昭陽湖。北泛胡陵城孟陽泊、至榖亭。南溢於徐。

命官往治。乃接六年所鑿故跡、役夫濬之、為南陽新河。又疏舊河、自留城至境山。又堤馬家橋、遏河流之出飛雲橋者、使盡歸秦溝。魚沛橫流始絕惟茶城時有淺阻。隆慶四年、又決邳州、注睢寧、出小河口。自曹家口至直河、淤百餘裡。

命官濬之、復故渠。盡塞諸決口。六年、築堤自徐沛至宿遷三百七十里。萬曆元年、茶城復淤。修建境山閘、並護房村等處堤岸、及築遙堤。四年、開草灣。導河自安東縣後、至金城五港入海。然汎濫如故。曹豐徐沛之間、隨塞隨決。五年、秦溝復淤。自崔家口歷北陳鴈門集等處、至九裡山、出小浮橋。其一支自九里溝誼安山、歷符離、出小河口。而崔鎮大決、散漫湖泊間。桃榞以下、故渠多淺六年、命官修治。乃議塞崔鎮口。因築遙堤、束水衝沙。其南岸、自三山頭至李字鋪、長二萬八千五百五十八丈。又自歸仁集築橫堤、至孫家灣、長七千六百八十餘丈。又於桃源縣馬廠坡築堤、長七百四十丈。以遏南奔入淮之勢。其北岸、自谷山至直河、長九千四百六十四丈。又自古城至清河、長一萬八千四百十丈。建崔鎮等滾水石壩四座、以緩泛溢之水。使不能潰堤而出。河流乃安徐州洪、在徐州。為運河要害。亂石峭立、凡百餘步。故又名百步洪。成化四年、命官鑿石以利舟楫。又甃石路、長一百三十餘丈。以便牽挽。二十年、置石壩、長八十丈。遇有損壞、管河官隨時修築。嘉靖二十年、於洪下置石閘一座

呂梁洪、在徐州東南六十裡。有上下二洪、相距七裡。亦運河要害。成化八年、命官甃二石堤、共長七十餘丈。十六年、命官築石壩、長二百六十五丈。復於壩西築堤二十餘丈。洪東甃石路四百二十丈。遇有損壞、管河官隨時修築。嘉靖二十年、於洪下置石閘一座羊山新河、萬曆十一年議准、由昭靈祠南黃河出口、歷羊山內華山梁山、接境山、開河置閘、以避戚港之溜

淮安運道

自漢以來、即有高家堰、在淮安之東南。永樂間、通淮河為運道。築堤堰上、以防淮水東侵。又自府北鑿河、蓄諸湖水、南接清口、凡六十里、曰清江浦。乃運船由江入淮之道。建清江等閘、遞互啟閉。又築土壩、以遏水勢。後閘壩禁弛、河渠淤塞。嘉靖八年、疏治復舊。隆慶中、高家堰廢。淮水由黃浦口決入、漫衍民田。萬曆四年、開草灣河渠、長六十二裡。分殺黃河、以緩清口之衝。七年、復築高堰、起新莊至越城、長一萬八百七十餘丈。堰成、淮水復由清口會黃河入海、而黃浦不復衝決。又以通濟閘逼近淮河、舊址塌損。改建於甘羅城北。仍改濬河口、斜向西南。使黃水不得直射。因廢拆新莊閘。又改福興閘於壽州廠適中處所。其清江板閘、照舊增修。又議修復五壩。惟信字壩、久廢不用禮智二壩加築。仍舊車盤盤隻。仁義二壩與清江閘相鄰、恐有衝漫。移築天妃閘內。八年用石包砌高堰。九年、又於府城南運河之旁、自窯灣楊家澗、歷武家墩開新河一道、長四十五里、曰永濟河。因置三閘、以備清浦之險。十一年、建清江浦外河石堤、長二里。磯觜七座。又建西橋石堤、長九十八丈、以禦淮黃之衝

揚州高寶運道

自清口引淮、為清江浦。至烏沙河、匯管家白馬二湖。堤黃浦八淺、及寶應縣槐角樓南。諸湖相接、西抵泗州旴(日台)縣界、皆運道所經。湖東有堤、長三十餘里。洪武九年、用磚修高家潭等處。成化二十一年、造石堤、漸修至二十餘里。其南高郵邵伯等湖、皆有石堤。運船觸堤、往往敗溺。弘治三年、命官於高郵河迤東、開新河以避其險、曰康濟河。中為圈田。南北置閘、以時啟閉。兩岸俱甃以石。嘉靖五年題准、於氾光湖東、傍舊堤開新河、長三十里。遂棄康濟河。又自寶應至界首、凡有溝可通注於海者、造平水閘十座。十年、又自寶應湖東築月堤、長二十一里。萬曆五年、淮水由黃浦口決入、石堤多壞。七年、命官修築、改建減水閘四座。加高閘石九座。自是寶應諸湖、堤岸相接。十二年題准、於石堤之東、傍堤開新河三十餘里、以避槐角樓一帶之險、曰弘濟河

儀真□洲運道

儀真上下江口、及□洲便河、皆由江達淮。運道襟喉。宋時、儀真嘗建三閘。洪武中、即其地築為壩。弘治元年、始建東關羅泗二閘。十二年、復於濱江建攔潮閘。嘉靖五年題准、潮長、開閘放船。潮退盤壩。不許候閘延久。萬曆四年、於朱輝港鑰匙河清江等處、各開河以便停泊

□洲江口、舊建土壩。江北糧船空回、撤壩以出。而江南重船、反令盤壩搬剝艱難。風濤守候。隆慶六年題准、自時家洲以達花園港、開渠六裡有奇。建□洲通江閘二座。自此漕艘始免車盤之苦。萬曆四年、於□洲開港塢、以泊運船

海道

元時海道、自平江劉家港入海。經通州海門縣黃連沙觜、萬里長灘。開洋。沿山嶼、抵淮安路鹽城縣。歷海寧府東海縣。又經密州膠州界、放靈山洋、投東北行。路多淺沙、旬月始抵成山。計自上海至直沽楊村馬頭、凡一萬三千三百五十里。其後再變、自劉家港出揚子江。開洋。落潮東北行、離萬里長灘。至白水綠水。經黑水大洋。轉成山。西行過劉家島、入沙門島、放萊州大洋、抵界河、至直沽。其道差直。三變、自劉家港入海、至崇明三沙放洋。向東行。入黑水大洋。直取成山轉西、至劉家島、入沙門、放萊州大洋、至直沽。如遇風順、由浙西至京師、不過旬月而已。其道徑便。

國初海運、猶仍元舊。自會通河成、報罷。嘉靖中、尋膠萊故道、燒鑿馬家壕十五里。達于麻灣。隆慶五年、議因其故開新河。令江南之糧、由淮安清江浦口、歷新壩口、馬家壕、麻灣口、海滄口、徑抵直沽天津。止一千六百里。半從河行。其海行者、止由海套、不泛海洋。惟馬家壕分水嶺二處、開鑿為難。遣科官勘報。竟以無源水多沙磧而止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