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外台秘要

古今录验方八首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古今录验阳毒汤,疗伤寒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药吐下之后,变成阳毒,身重腰背痛,烦闷不安,狂言或走,或见神鬼或吐血下利,其脉浮大数,面赤斑斑如锦文,喉咽痛唾脓血,五升麻(二分) 当归(二分) 蜀椒(汗一分) 雄黄(研) 栀子 桂心(各一分) 甘草(二分炙) 鳖甲(大如手一片炙)

上八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如人行五里久,再服,温覆手足,毒出则汗,汗出则解,不解重作,服亦取得吐佳,阴毒去雄黄。忌海藻菘菜生葱苋菜。(张仲景方

无栀子桂心阴毒去雄黄蜀椒)又阴毒汤疗伤寒初病一二日,便结成阴毒或服汤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喉咽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一本无数字)仲景云∶此阴毒之候,身如被打,五六日可疗至七日不可疗,宜服甘草汤方。

甘草(炙) 升麻 当归(各二分) 蜀椒(一分出汗) 鳖甲(大如手一片炙)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如人行五里顷复服温覆当出汗,汗出则愈,若不得汗则不解,当重服令汗出。忌海藻菘菜苋菜。(千金集验备急文仲短剧肘后同并出第二卷中)

又还魂丸,疗伤寒四五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两胁里急,飞尸鬼注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行发作有时,风温不能久住,吐恶水方。

巴豆(去心皮熬) 甘草(炙) 朱砂 芍药(各二两) 麦门冬(二两去心)

上五味,各捣下筛合,和以蜜捣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两丸,葱枣汤下,小儿二岁以上,服如麻子大二丸,日二服。忌海藻菘菜野猪肉芦笋生血物。(出第三卷中)

又麦奴丸疗伤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唯欲饮水,为败伤寒,医所不疗方。

麻黄(去节) 大黄 芒硝 灶突中墨 黄芩(各二分) 麦奴 梁上尘 釜底墨(各一分)

上八味,捣筛蜜和如弹丸,以新汲水五合研一丸,病者渴欲饮水,但极饮冷水,不节升数,须臾当寒,寒讫汗出则愈,若日移五丈不汗,依前法服一丸,以微利止,药势尽乃食,当冷食以除药势,一名黑奴丸,小麦黑勃名为麦奴是也。(肘后胡洽短剧删繁张文仲深师范汪经心录广济并同)又解肌汤疗伤寒发热身体疼痛方。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 茯苓(各三两) 牡蛎(二两熬)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徐徐服之,得汗通则止。忌酢物。(千金有生姜甘草)又调中汤,疗夏月及初秋忽有暴寒,折于盛热,热结四肢,则壮热头痛,寒伤于胃,则下痢,或血或水或赤带下,壮热且闷,脉微且数宜下之方。

大黄 葛根 黄芩 芍药 桔梗 茯苓 本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九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别相去二食久勿以食隔,须取快下,壮热便歇,其下亦止也,凡秋夏早热积日,忽有暴寒折之,热无可散,喜搏者肌中作壮热气也,胃为六腑之长,最易得伤,非忽暴寒伤之而下也,虚冷人则不在壮热但下痢或霍乱也,少实人有服五石,人喜壮热,其适与药吃断下,则加热喜闷而死矣,亦有不止便作壅热毒,壮热甚不歇则剧,是以宜此调中汤下之和其胃气,其表热者,宜前胡大黄下之也。忌海藻菘菜猪肉酢物桃李雀肉等。

又疗往来寒热,胸胁逆满,桃仁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渍别下) 甘草(炙) 芒硝(汤成下) 桂心(各二两)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碎)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更煎一两沸,温分三服。忌海藻菘菜。(太医较尉史脱方肘后伤寒论千金翼同并出第二卷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