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十三

河 南 郭 象 注

唐西华法师成玄英疏

外篇在宥第十一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人之生也直,莫之荡,则性命不过,欲恶不爽。在上者不能无为,上之所为而民皆赴之,故有诱慕好欲而民性淫矣。故所责圣王者,非贵其能治也,贵其无为而任物之自为也。

〔疏〕宥,宽也。在,自在也。治,统驭也。寓言云,闻诸贤圣任物,自在宽宥,即天下清谧;若立教以驭苍生,物失其性,如伯乐治马也。

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

〔疏〕性者,禀生之理;德者,功行之名;故致在宥之言,以防迁淫之过。若不任性自在,恐物淫僻丧性也。若不宥之,复恐效他,其德迁改也。

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注〕无治乃不迁淫。

〔疏〕性正德定,何劳布政治之哉。有政不及无政,有为不及无为。

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偷也。

〔注〕夫尧虽在宥天下,其进则治也。治乱虽殊,其於失后世之恬愉,使物争尚畏鄙而不自得则同耳。故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也。

〔疏〕恬,静也。愉,乐也。瘁,忧也。尧以德临人,人歌击壤,乖静#1性也;桀以残害於物,物遭忧瘁,乖其愉乐也。尧桀政代斯异,使物失性均也。

夫不恬不偷,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注〕恬愉自得,乃可长久。

〔疏〕尧以不恬淮人,桀以不愉取物,不合淳和之性;欲得长久,天下未之有也。

人大喜邪?毗於阳;大怒邪?毗於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

〔疏〕毗,助也。喜出於魂,怒出於魄,人禀阴阳,与二仪同气。尧令百姓喜,毗阳暄舒;桀使人怒,助阴惨肃。人喜怒过分,天则失常,盛夏不暑,隆冬无霜?既失和气,加之天灾,人多疾病,岂非反伤形乎。不可有为作法,铃致残伤也。

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

〔注〕此皆尧桀之流,使物喜怒太过,以政斯息也。人在天地之中,最能以灵知喜怒扰乱群生而振荡阴阳也。故得失之问,喜怒集乎百姓之怀,则寒暑之和败,四时之节差,百度昏亡,万事夭#2落也。

〔疏〕为滞喜怒,遂使百姓谋虑失真,既乖宪章之法,斯败也已。

於是乎天下始乔请卓惊,而后有盗蹑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

〔注〕慕赏乃善,故赏不能供。

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

〔注〕畏罚乃止,故罚不能胜。

〔疏〕乔,诈伪也。诂,责问也。卓,独也。惊,猛也。於是乔伪诂责,卓尔不群,独怀惊猛,轻陵於物,自尧为始,次后有盗坏之恶,曾史之善,善恶既着,赏罚系焉,慕赏行善,惧罚止恶,举天下斧铁不足以罚恶,倾宇宙之藏不足以赏善。给,犹足也。

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

〔疏〕若忘赏罚,任真乃在足也。

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注〕忘赏罚而自善,性命乃大足耳。夫赏罚者,圣王之所以当功过,非以着劝畏也。故理至则遗之,然后至一可反也。而三代以下,遂寻其事逃,故为匈匈焉与进竞逐,终以所寄为事,性命之情何暇而安哉。

〔疏〕匈匈,罐哗也,竞逐之谓也。人惧斧铁之诛,又慕轩冕之赏,心怀百虑,事出万端,匈匈竞逐而不知止。夏殷已来,其风渐扇,赏罚缨扰,终日荒忙,有何容暇安其性命。

而且悦明邪?是淫於色也;悦聪邪?是淫於声也;

〔疏〕悦,受#3染也。淫,耽滞也。希离慕旷,为滞声色也。

悦仁邪?是乱於德也;悦义邪?是悖於理也;

〔疏〕德无憎爱,偏爱故乱德;理无是非,裁非故逆理。悖,逆也。

悦礼邪?是相於技也;悦乐邪?是相於淫也;

〔疏〕礼者,擎腮曲拳,节文隆杀。乐者,咸池大夏,律吕八音。说礼乃助浮华技能,爱乐更助官商淫声。

悦圣邪?是相於艺也;悦知邪?是相於疵也。

〔注〕当理无悦,悦之则致淫悖之患矣。相,助也。

〔疏〕说圣逵,助世问之艺衍;爱智计,益是非之疵病也。

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

〔注〕存亡无所在,任其所受之分,则性命安矣。

〔疏〕八者,聪明仁义礼乐圣智是也。言人禀分不同,性情各异。离旷曾史,素分有者,存之可也;众人性分本无,企慕乖真,亡之可也。

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蛮卷伧#4囊而乱天下也。

〔注〕铃存此八者,则不能纵任自然,故为蛮卷伧囊也。

〔疏〕蛮卷,不舒放之容也。伧囊,忽遽之貌。天下群生,唯知分外,不能安任,黉巷自拘,夸华人事,伧囊急速,争驰逐牧,由八者不忘,致斯弊者也。

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

〔注〕不能遗之,已为误矣。而乃复尊之以为贵,岂不甚惑哉。

〔疏〕前八者,乱天之经,不能忘遗,已是大惑。方复尊敬,用为楷模,痛惜甚也。

岂直过也而去之邪。乃斋戒以言之,跪坐以进之,鼓歌以僎之,吾若是何哉。

〔注〕非直由寄而过去也,乃珍贵之如此。

〔疏〕八条之义,事同刍狗,过去之后,不合更收。诫禁致斋,明言执礼,君臣跪坐,更相进献,鼓九韶之歌,舞大章之曲。珍重还庐,一至於此,庄生自击,无奈之何也。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

〔注〕无为者,非拱默之谓也,直各任其自为,则性命安矣。不得已者,非迫於威刑也,直抱道怀朴,任乎叉然之极,而天下自宾也。

〔疏〕君子,圣人也。不得已临莅天下,怛自无为。虽复无为,非关拱默,动寂无心,而性命之情未始不安也。

故贵以身於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於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

〔注〕若夫轻身以赴利,弃我而殉物,则身且不能安,其如天下何。

〔疏〕贵身贱利,内我外物,保爱精神,不荡於世者,故可寄坐万物之上,托化於天下也。

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

〔注〕解擢则伤也。

〔疏〕五藏,精灵之宅;聪明,耳目之用。若分辨五藏情识,显擢聪明之用,则精神奔驰於内,耳目竭丧於外矣。

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注〕出处默语,常无其心而付之自然。

〔疏〕圣人寂同死尸寂泊,动类飞龙在天,岂有寂动理教之异哉。故寂而动,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欲明寂动动寂,理教教理,不一异也。

神动而天随,

〔注〕神顺物而动,天随理而行。

〔疏〕神者,妙万物而为言也,即动即寂,德同苍昊,随顺生物也。

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

〔注〕若游尘之自动。

〔疏〕累,尘也。从容自在,无为虚淡,若风动细尘,清空中浮物,阳气飘飘,任运去留非#5已。

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注〕任其自然而已。

〔疏〕物我齐混,俱合自然,何劳功暇,更为治法也。

崔瞿问於老聪曰:不治天下,安臧人心?老聪日:汝慎无樱人心。

〔注〕樱之则伤其自善也。

〔疏〕姓崔,名瞿,不知何许人也。既问:在宥不治人心,何以履善?答曰:宥之放之,自合其理,作法理物,则樱挠人心。引下文云。

人心排下而进上,

〔注〕排之则下,进之则上,言其易摇

荡也。

〔疏〕人心排他居下,进己在上,皆常情也。

上下囚杀,

〔注〕无所排进,乃安全耳。

〔疏〕溺心上下,为境所牵,如禁之囚,

搂烦困苦。潭约柔乎刚强。

〔注〕言能淳约,则刚强者柔矣。

〔疏〕淳约,柔弱也。矫情行於柔弱,欲制服於刚强。

廉剧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

〔注〕夫鱼火之热,凝冰之寒,皆喜怒并积之所生。若乃不雕不琢,各全其朴,则何冰炭之有哉。

〔疏〕康,务令也。创,伤也。雕琢名行,欲在物前。若违情起怒,寒甚凝冰;顺心生喜,热喻焦火。

其疾倪仰之问而再抚四海之外。

〔注〕风俗之所动也。

〔疏〕逐境之心,一念之顷,已遍十方,况倪仰之问,不再临四海哉。

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

〔注〕静之可使如渊,动之则系天而踊跃也。

〔疏〕有欲之心,去无定准。偶尔而静,如流水之遇渊潭;触境而动,类高天之县;不息动之,则系天环跃。

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注〕人心之变,靡所不为。顺而放之,则静而自#6通;治而系之,则趺而愤骄。债骄者,不可禁之势也。

〔疏〕排下进上,美恶喜怒,愤发骄矜,不可禁制者,其在人心乎。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樱人之心,

〔注〕夫黄帝非为仁义也,直与物冥,则七义之透自见。逵自见,则后世之心叉自殉之,是亦黄帝之述使物搂也。

〔疏〕黄帝因宜作则,慈爱养民,实异偏尚之七,裁非之义。后代之主,执之轨辙,苍生名之为圣,搂人之心自此始也。弊起后王,衅非黄帝。

尧舜於是乎股无肱,经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

〔疏〕肱,白肉也。尧舜行黄帝之连,心形瘦弊,股瘦无白肉,经秃无细毛,养天下形容,安万物情性,五藏忧愁於内,血气矜庄於外,行仁义以为规矩,立法度以为楷模,尚不免流放凶族,则有不胜。

尧於是放谁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脆,流共工於幽都,此不胜天下也。

〔疏〕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谓之混沌,即罐兜也,为党共工,放南裔也。缙云氏有不才子,天下谓之饕餮,即三苗也,为尧诸侯,封三苗之国。国在左洞庭,右彭蠡,居豫章,近南岳。三蟾,山名,在西裔,即秦州西羌也。少昊氏有不才子,天下谓之穷奇,即共工也,为尧水官。幽都在北方,即幽州之地。《尚书》有殖鲧,此文备也。四人皆包藏凶恶,不遵尧化,故投诸四裔,是尧不胜天下之事。故四凶由舜,今称尧者,其时舜摄尧位故耳。

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

〔注〕夫尧舜帝王之名,皆其述耳,我寄斯逵而述非我也,故骇者自世。世弥骇,其边愈粗,粗之与妙,自涂之夷险耳,游者岂常改其足哉。故圣人一也,而有尧舜汤武之异。明斯异者,时世之名耳,未足以名圣#7人之实也。故夫尧舜者,岂直一尧

舜而已哉。是以虽有矜愁之貌,仁义之逵,而所以逵者故全也。

〔疏〕施,延也。自黄帝延乎尧舜,圣迸滞,物扰乱,延及三王,惊骇更甚。

下有桀蹑,

〔疏〕桀坏行小人之行为下,曾史行君子之行为上。

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

〔疏〕谓儒墨守进,是非因之而起也。

於是乎喜怒相疑,

〔疏〕喜是怒非,更相疑贰。

愚知相欺,

〔疏〕饰智惊愚,互为欺侮。

善否相非,

〔疏〕善与不善,彼此相非。

诞信相讥,

〔疏〕诞虚信实,自相讥诮。

而天下衰矣;

〔注〕莫能齐於自得。

〔疏必相仍纠纷,宇宙衰也。

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

〔注〕立小异而不止於分。

〔疏〕喜怒是非,炽然大盛,于徐故天年夭枉,性命烂漫。烂漫,散乱也。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

〔注〕知无涯而好之,故无以供其求。

〔疏〕圣人穷无崖之智,百姓焉不竭哉。

於是乎新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央焉。

〔注〕雕琢性命,遂至於此。

〔疏〕绳墨,正木之曲直;礼仪,示人之隆杀;椎凿,穿木之孔窍;刑法,次人之身首。工匠运斤锯以残木,圣人用礼法以伤道。

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樱人心。故贤者伏处大#8山峪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注〕若#9夫任自然而居当,则贤愚袭情而贵贱履位,君臣上下,莫匪尔极,而天下无息矣。斯述也,遂#10换天下之心,使奔驰而不可止。故中知以下,莫不外饰其性以眩惑众人,恶直丑正,蕃徒相引。是以任真者失其据,而崇伪者窃其柄,於是主忧於上,民困於下矣。

〔疏〕脊脊,相践籍也。一云乱,宇宙大乱,罪由圣智。君子道消,晦逵林薮,人君虽在庙堂,心怛忧栗,既无良辅,恐国倾危也。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疏〕殊者,次定当死也。桁杨者,械也,夹脚及颈,皆名桁杨,六国之时及衰周之世,良由圣进,鲸劓五刑,遂使桁杨者盈衢,殊死者相枕,残兀满路。相枕相望,明其多也。

而儒墨乃始离歧攘臂乎栓桔之问。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

〔注〕由腐儒守述,故政斯祸。不思捐逵反一,而方复攘臂用进以治逵,可谓无愧而不知耻之甚也。

〔疏〕离跋,用力貌也。圣迩谓害物之具,而儒墨方复攘臂分外,用力於极桔之问,执进封教,救当世之弊,何荒乱之能极哉。故发噫欺息,伤固陋不已,愧而不#11耻也。

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接折也,仁义之不为栓桔凿柄也,

〔注〕桁场以接褶为管,而极桔以凿柏为用,圣知仁义者,远於□罪之述也。违远罪则民斯#12尚之,尚之射骄#13诈生焉,骄诈生而御奸之器不具者,未之有也。故弃所尚则矫诈不作,矫诈不作则桁杨极桔废矣,何凿柄接褶之为哉。

〔疏〕接褶,械楔也。凿,孔也。以物内孔中日柄。械不楔不牢,格无孔无用。亦犹宪章非圣进不立,桀坏无仁义不行,圣进是换扰之原,仁义是残害之本。

焉知曾史之不为桀厂噙矢也。

〔注〕嘴矢,矢之猛者,言曾史为桀仰之利用也。

〔疏〕喘,箭镞-有孔猛声也。圣智是窃国之具,仁义凶暴之资,曾史为桀坏利用猛箭,故云然也。

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注〕法其所以换也。

〔疏〕绝窃国之具,弃凶暴之资,即宇内清平,言大治也。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

〔疏〕德化韶令,宇内大行。闻广成子在於空同之上#14,故往见之,

〔疏〕空同山,凉州北界。广成,即老子别号也。

曰:我闻吾子达於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

〔疏〕五谷,黍稷菽痳麦也。欲取窈冥之理,天地阴阳精气,助成五谷,以养苍生也。

吾又欲官阴阳,以遂莘生,为之奈何?

〔疏〕遂,顺也。欲象阴阳设官分职,顺莘生之性,问其所以。

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

〔注〕问至道之精,可谓质也。

〔疏〕而,汝也。欲播植五谷,官府二仪,所问粗浅,不过形质,乖深玄之玫。是抵诃也。

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

〔注〕不任其自尔而歌官之,故残也。

〔疏〕苟欲设官分职,引物从己,既乖造化,铃致伤残。

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疏〕族,聚也。分百官放#15阴阳,有心治万物,爻致凶灾。雨风不调,炎冻失节,云未聚而雨降,木尚青而弃落;搀抢#16薄蚀,三光昏晦,人心遭扰,玄象荒怠。

而佞人之心荐蓊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疏〕万万,狭劣貌也。汝是馅佞之人,心其狭劣,何能语至道也。

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问居三月,复往邀之。

〔疏〕黄帝退,清齐一心,含九五尊位,筑特室,避罐嚣,藉白茅以洁诤,闲居经时,重往请道。邀,过也。

广成子南首而外,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於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

〔注〕人皆自修而不治天下,则天下治矣,故善之也。

〔疏〕使人治物,物铃褛烦,各各治身,天下清正,故善之。蹶然,疾起。

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注〕窈冥昏默,皆了无也。夫庄老之所屡称无者,何哉?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自生耳,非为生也,又何有为於已生乎。

〔疏〕至道精微,心灵不测,故寄窈宝深远,昏默玄绝。

无视无听一,抱神以静,形将自。

〔注〕忘视而自见,忘听而自闻,则神不扰而形不邪也。

〔疏〕耳目无外视听,抱守精神,境不能乱,心与形合,自冥正道。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注〕任其自动,故问#17静而不夭#18也。

〔疏〕清神静虑,体无所劳,不绿外境,精神常寂,心闲形逸,长生久视。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注〕此皆率性而动,故长生也。

〔疏〕任视听而无所见闻,根尘既空,心亦安静,照无知虑,应机常寂,神淡守形,可长生久视也。

慎汝内。

〔注〕全其真也。

〔疏〕忘心,全真#19也。

闲汝外,

〔注〕守其分也。

〔疏〕绝视听,守分也。

多知为败。

〔注〕知无崖,故败。

〔疏〕不慎智虑,心神既困,耳目竭於外,何不败哉。

我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於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

[注〕夫极阴阳之原,乃遂於大明之上,入於窈冥之门也。

〔疏〕阳,动也。阴,寂也。遂,出也。至人应动之时,智照如日月,名大明也。至阳之原,表从本降进,故言出也。无感之时,深根寂然凝湛也。至阴之原,亦摄逵归本,故日入窈冥之门。广成示黄帝动寂两义,故托阴阳二门也。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

〔注〕但当任之。

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疏〕天官,谓日月星辰,能照临四方,纲维万物,称官也。地官,谓金木水火土,能维持动植,运载群品,亦称官也。阴阳二气,春夏秋冬,各有司存,如藏府也。咸得随任,无不称适,何违造化,更立官府也。汝但无为,慎守汝身,一切万物,自然昌盛,何劳措心,自贻伊戚哉。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注〕取於尽性命之极,极长生之政耳。身不夭乃能及物也。

〔疏〕保恬淡一心,处中和妙道,摄卫修身,虽有寿考之年,终无衰老之日。

黄帝再拜稽首日:广成子之谓天矣。

〔注〕天,无为也。

〔疏〕欺圣道之清高,可与玄天合德也。

广成子曰:来。余语汝。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终;

〔疏〕死生变化,物理无穷,俗人愚惑-,谓有终始。

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极。

〔注〕徒见其一变也。

〔疏〕万物不测,千变万化,愚人迷执,谓有限极。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

〔注〕皇王之称,随世之上下耳,其於得通变之道以应无穷一也。

〔疏〕得自然之道,上逢淳朴之世,则作牺农;下遇浇季之时,应为汤武。皇王述自夷险,道之#20一也。

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

〔注〕失无穷之道,则自信於一变而,不能均同上下,故俯仰异心。

〔疏〕丧无为之道,滞有欲之心,生则睹於光明,死则便为土壤。迷执生死,不能均同上下,故有两名也。

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将去汝,

〔注〕土,无心者也。生於无心,故当反守无心而独往也。

〔疏〕夫百物昌盛,皆生於地,及其雕落,还归於土。世问万物,从无而生,死归空寂。生死不二,不滞一方,今将去汝任适也。

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注〕与化俱也。

〔疏〕反归冥寂之本,入无穷之门:应变天地之问,游无极之野。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

〔注〕都任之也。

〔疏〕参,同也。与三景齐明,将二仪同久,岂千二百岁哉。

当我,缙乎。远我,昏乎。

〔注〕物之去来,皆不觉也。

〔疏〕圣人无心若镜,机当感发,即应感冥符,若前机不感,即昏然晦逵也。

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注〕以死生为一体,则无往而非存。

〔疏〕一死生,明变化,未始非我,无去无来,我独存也。人执生死,故忧息之。

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批髁爵#21跃而游。

〔疏〕云将,云主将也。鸿蒙,元气也。扶摇,木神#22,生束海也,亦云风。遭,遇也,扮,拍也。雀跃,跳跃也。寓言也。夫气是生物之元也,云为雨泽之本也,木是春阳之乡,东为仁惠之方。举此四事,示君王御物,以德泽为先也。

云将见之,

〔疏〕怪其容仪殊俗,动止异凡,故问行李之由,庶为理物之道也。

倘然止,赞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

〔疏〕倘,惊疑貌。赞,不动也。史,长老名也。

鸿蒙村牌爵跃不辍,对云将曰,游。

〔疏〕乘自然变化遨#23游也。

云将曰:朕愿有问也。鸿蒙仰而视云将日:吁。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

〔疏〕二气不降不升,郁结也。

六气不调,

〔疏〕阴阳风雨诲明,此六气也。

四时不节。

〔疏〕春夏秋冬,节令愆滞其序。

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

〔疏〕我欲合六气精华以养万物,故问也。

鸿蒙村脏爵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

〔疏〕万物咸禀自然,若措意治之,叉乖造化,故掉头不答。

云将不得问。又三年,束游,过有宋之野而适遭鸿蒙。云将大喜,行趋而进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愿闻於鸿蒙。

〔疏〕故如上天,再言忘朕,幸忆往时也。

鸿蒙曰:浮游,不知所求;

〔注〕而自得所求也。

〔疏〕浮游处世,无食取也。

猖狂,不知所往;

〔注〕而自得所往也。

〔疏〕无心忘行,无的当也。

游者鞅掌,以观元妄。

〔注〕夫内足者,举目皆自正也。

〔疏〕鸿蒙游心之处宽大,涉见之物众多,能观之智,知所观之境无妄也。鞅掌,众多也。

朕又何知。

〔注〕以斯而已矣。

[疏〕浮游猖狂,虚心任物,物各自正,我复何知。

云将曰:朕也自以为猖狂,而民随予#24所往;朕也不得已於民,今则民之放也。

〔注〕夫乘物非为进而逵自彰,猖狂非招民而民自往,故为民所放效#25而不得已也。

〔疏〕我同鸿蒙,无心驭世,不得已临人,人则随我述,便为物放效也。

愿闻一言。

〔疏〕愿闻要旨,庶次深疑。

鸿蒙曰: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

〔注〕若夫顺物性而不治,则情不逆而经不乱,玄默成而自然得也。

〔疏〕乱天然常道,逆物真性,即谲诈方起,自然之化不成也。

解兽之击,而乌皆夜呜;

〔注〕离其所以静也。

〔疏〕放效进彰,害物炎起,兽则惊群散起,乌则骇飞夜呜。

灾及草木,祸及昆虫。

〔注〕皆坐而受害也。

[疏〕草木未霜零落,灾祸及昆虫。昆,明也,向阳启垫。

噫,治人之过也。

〔注〕夫有治之逃,乱之所由生也。

〔疏〕天治斯灭,治人过也。

云将曰:然则吾奈何?

〔疏〕欲请不治之卫。

鸿蒙曰:噫,毒哉。

〔注〕言治人之过深。

〔疏〕重伤祸败屡叹。噫,叹#26声。

倦倦#27乎归矣。

〔注〕传传,坐起之貌。嫌不能险然通放,故遣使归。

〔疏〕传传,轻举之貌。嫌云将治物为祸,故示轻举,劝令息连归本。

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鸿蒙曰:噫。心养。

〔注〕夫心以用伤,则养心者,其惟不用心乎。

〔疏〕养心之衍,列在下文。

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

〔疏〕徒,但也。但处心无为而物自化。

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

〔注〕理与物皆不以存怀,而阁付自然,则无为而自化矣。

〔疏〕伦,理也。堕形体,忘身也。吐聪明,忘心也。身心两忘,物我双遣,是养心也。

大同乎滓淇,

〔注〕与物无际。

〔疏〕淇津,自然之气也。茫荡身心大同,自然合体也。

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注〕坐忘任独。

〔疏〕魂,好知为也。解释,遣荡也。莫然,无知;涤荡心灵,同死灰枯木,无知魂也。

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

〔注〕不知而复,乃真复也。

〔疏〕云云,众多也。众多往来,生灭不离自然,归根明矣,岂得用知然后复命矣哉。

浑浑沌沌,终身不离;

〔注〕浑沌无知而任其自复,乃能终身不离其本也。

〔疏〕浑沌无知而任独,千变万化,不离自然。

若彼知之,乃是离之。

〔注〕知而复之#28,与复乖矣。

〔疏〕用知慕生本,乃离自然性也。

无问其名,无阀其情,物固自生。

〔注〕闯问则失其自生也。

〔疏〕道离名言,理绝情虑。若以名问道,以情闯理,不亦远哉。能遣情忘名,任于独化,物得生理也。

云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注〕知而不默,常自失也。

〔疏〕降道德之言,示玄点#29之行,立身以来,方今始悟。

再拜稽首,起辞而行。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於己也。

〔疏〕染习之人,迷执日久,同己喜惧,异己嫌恶也。

同於己而欲之,异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注〕心欲出常为众舞也。

〔疏〕夫是我而非彼,喜同而恶异者,铃欲显己功名,超出韦众。

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

〔注〕众皆以出众#30为心,故所以为众人也。若我亦欲出乎众,则与众无异而不能相出矣。夫众皆以相出为心,而我独无往而不同,乃大殊於众而为众主也。

〔疏〕人以竞先出乎众为心,此是怛物鄙情,何能独超莘外。同其光尘,方大殊於众而为众杰。

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

〔注〕吾一人之所闻,不如众技多,故因众则宁也。若不因众,则众之千万,皆我敌也。

〔疏〕用众人技能,因众人闻见,即无忿竞。所谓明者为之视,智者为之谋也。

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

〔注〕夫欲为人之国者,不因众之自为而以己为之者,此为徒求三王主物之利而不见己为之息也。然则三王之所以利,岂为之哉?因天下之自为而任耳。

〔疏〕用一己偏执为国者,徒求三王主物之利,不知为丧身之大患也。

此#31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

〔疏〕侥,要也。以皇王之国利要求非分,为一身之幸会者,未尝不身遭顼败。万不存一,故云几何也。

其存人之国也,#32无万分之一;而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

〔注〕己与天下,相因而成者也。今以一己而专制天下,则天下塞矣,己岂通哉。故一身既不成,而万方有余丧矣。

〔疏〕以侥幸之心为帝王之主,论存己矣#33无一成,语亡也有余败也。

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

〔疏〕此一句伤叹君王不知侥幸为弊矣。

夫有土者,有大物也。

〔疏〕九五尊高,四海宏巨,是称大物也。

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

〔注〕不能用物而为物用,即是物耳,岂能物物哉。不能物物,则不足以有大物矣。

〔疏〕苟求三王之国,不能任物自为,翻为物用。已自是物,焉能物物。断不可也。

而不物,故能物物。

〔注〕夫用物者,不为物用也。不为物用,斯不物矣,不物,故物天下之物,使各自得也。

〔疏〕不为物用而用於物者也。

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

〔注〕用天下之自为,故驰万物而不穷。

〔疏〕圣人通自然,达造化,运百姓心知,用群生耳目,是知物物者非物也。岂独戴黄屋,坐汾阳,佩玉玺,治天下哉?固当排六合,陵太清,超九州,游姑射矣。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注〕人皆自异而己独韦游,斯乃独往独来者也。独有斯独,可谓独有矣。

独有之人,是之谓至贵。

〔注〕夫与众玄同,非求贵於众,而众人不能不贵,斯至贵也。若乃信其偏见而以独异为心,则虽同於一致,故是俗中之一物耳,排独有者也。未能独有,而欲饕窃轩冕,冒取非分,众岂归之#34哉。故非至贵也。

〔疏〕人皆自异而己独与韦游,斯乃独往独来者也。独有斯独,可谓独有矣。人#35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独有之人,苍生乐推,百姓荷戴。以斯为主,可谓至尊至贵也。

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声之於响#36。

〔注〕百姓之心,形声也;大人之教,影响也。大人之於天下何心哉?犹影响之随形声耳。

〔疏〕大人,圣人也。无心感应,、应不以心,故百姓之心,形声也;大人之教,影响也。

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

〔注〕使物之所怀各得自尽也。

〔疏〕圣人心随物感,感亦称机,尽物怀抱。

为天下配。

〔注〕问者为主,应故为配。

〔疏〕配,匹也,先感为主,应者为匹也。

处乎无响,

〔注〕寂以待物。

〔疏〕处,寂也。无感之时,心如桔木,寂无影响也。

行乎无方。

〔注〕随物转化。

〔疏〕行,应机也。逗机不定方所也。

挈汝适复之挠挠,

〔注〕挠挠,自动也。提挈万物,使复归自动之性,即无为之至也。

〔疏〕挠挠,自动也。逗机无方,还欲提挈汝等韦品,令归自本性,则无为至也。

以游无端;

〔注〕与化俱,故无端。

〔疏〕游,心与自然俱游,故无朕逵之端崖。

出入无旁,

〔注〕玄同无表。

〔疏〕出入尘埃生死之中,玄同造物,无边可见。

与日无始;

〔注〕与日新俱,故无始也。

〔疏〕与日俱新,放无终始。

颂论形躯,合乎大同,,

〔注〕其形容与天地无异。

〔疏〕项,赞,论,语。圣人盛德躯貌,与二仪大道合同,外不阀乎宇宙,内不有其己身也。

大同而无己。

〔注〕有己则不能大同也。

〔疏〕合二仪,同大道,则物我俱忘也。

无己,恶乎得有有。

〔注〕天下之难无者己也。已既无矣,则韦有不足复有之。

〔疏〕己既无矣,物焉有哉。

睹有者,昔之君子;

〔注〕能美其名者耳。

〔疏〕行仁义,礼君臣者,不离有为君子也。

睹无者,天地之友。

〔注〕睹无则任其独生也。

〔疏〕睹无为之妙理,见自然之正性,二仪非有,万物尽空,翻有入无,故称为友矣。

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

〔注〕因其性而任之则治,反其性而凌之则乱。夫民物之所以卑而贱者,不能因任故也。是以任贱者贵,因卑者尊,此叉然之符也。

〔疏〕民虽居下,各有功能;物虽轻贱,咸负村用。物无弃材,人无弃用,庶咸亨也。

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

〔注〕夫事藏於彼,故匿也。彼各自为,故不可不为,但当因任耳。

〔疏〕匿,藏也。事有隐显,性有工拙,或显於此,或隐於彼,或工於此,或拙於彼,但当任之,悉事齐也。

厅而不可不陈者,法也;

〔注〕法者妙事之进也,安可以逵赢而不陈妙事哉。

〔疏〕法,言教也。以教望理,理妙法粗,取谕荃蹄,故须陈说故也。

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

〔注〕当乃居之,所以为远。

〔疏〕义虽去道疏远,苟其合理,应须取断。

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注〕亲则若偏,故广乃仁耳。

〔疏〕亲虽偏爱狭博#37,周普广#38爱,乃大仁也。

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

〔注〕夫礼节者,息於系一,故物物体之,则积而周矣。

〔疏〕积,厚也。节,文也。夫礼贵尚往来,人情华薄,故外示折旋,内敦积厚,此真礼也。

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

〔注〕事之下者,虽中非德。

〔疏〕中,顺也。修道之人,和光处世,卑顺於物,而志行清高,涅而不缁其德也。

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

〔注〕事之难者,虽一非道,况不一哉。

〔疏〕妙本一气,通生万物,甚自简易,其唯道乎。

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

〔注〕执意不为,虽神非天,况不神哉。

〔疏〕神功不测,显晦无方,逗机无滞,合天然也。

故圣人观於天而不助,

〔注〕顺其#39自为而已。

〔疏〕圣人观自然妙理,大顺韦物而不助其性分。此下释前文。

成於德而不累,

〔注〕自然与高会也。

〔疏〕能使境智冥会,上德既成,自无瑕累也。

出於道而不谋,

〔注〕不谋而一所以为身。#40

〔疏〕显出妙一之道,岂得待(显)谋而复说。#41〔疏〕《老经》云,为而不恃。仁慈博爱,贵在合宜,故无恃赖。

薄於义而不积,

〔注〕率性居远,非积也。#42

〔疏〕先王篷庐,非可宝重,已陈刍狗,岂积而留。

应於礼而不讳,

〔注〕自然应礼,非由忌讳。

〔疏〕妙本湛然,进应於礼,岂拘忌讳。

接於事而不让#43,

〔注〕事以理#44接,能否自任,应动而动,无所辞让。

〔疏〕混俗扬波,因事接物,应机不取,亦无辞让。

齐於法而不乱,

〔注〕御粗以妙,故不乱也。

〔疏〕因於物性,以法齐之,故不乱也。

侍於民而不轻,

〔注〕恃其自为耳,不轻用也。

〔疏〕民惟邦本,本固而邦宁,故侍籍不敢轻用也。

因於物而不去。

〔注〕因而就任之,不去其本也。

〔疏〕顺黔黎之心,因庶物之性,虽施於法教,不令杂於性本。

物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

〔注〕夫为者,岂以足为故为哉?自体此为,故不可得而止也。

〔疏〕物之禀生#45,功丹万殊,如蜕#46娘转丸,蜘蛛结网,出自天然,非关假学。故素无之而不可强为,性中有者不可不为也。

不明於天者,不纯於德;

〔注〕不明自然则有为,有为而德不纯也。

〔疏〕合自然之理,则浇薄之德不纯也。

不通於道者,无自而可,

〔注〕不能虚己以待物,则事事失会。

〔疏〕闭虚玄道性,故触事面培,谅无从而可也。

不明於道者,悲夫。

〔疏〕合天人之理,惑君臣之义,所作类蹙,深可悲伤。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

〔注〕在上而任万物之自为也。

〔疏〕无事无为,尊高在上者,合自然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注〕以有为为累者,不能率其自得也。

〔疏〕司职有为,事累繁扰者,人伦之道。

主者,天道也;

〔注〕同乎天之任物,则自然居物上。

〔疏〕君在上任物,合天道无为也。

臣者,人道也。

[注〕各当所任。

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

〔注〕君任无为而委百官,百官有所司而君不与焉。二者俱以不为而自得,则君道逸,臣道劳,劳逸之际,不可同日而论之也。

〔疏〕君位尊高,委之宰牧;臣道卑下,竭诚奉上;故君道逸,臣道劳,不可同日而语也。

不可不察也。

〔注〕不察则君臣之位乱矣。

〔疏〕天道君而无为,人道臣而有事。尊卑有隔,劳逸不同,各守其分,则君臣咸无为也。叉不能鉴理,即劳逸失宜,君臣乱矣。夫二仪生育,变化无穷,形质之中,最为广大,而新新变化,念念推迁,实为等均,所谓亭之毒之。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十三竟

#1郭庆藩引文『静』上有『其』字。

#2四库本、世德堂本、浙江书局本『夭』均作『失』。

#3郭庆藩引文『受』作『爱』。

#4『伧』,四库本、世德堂本、浙江书局均作『怆』,郭庆藩《庄子集释》作『猜』,下注文同。

#5郭庆藩引文『非』作『而』。

#6四库本、浙江书局本均无『自』字。

#7赵本『圣』作『至』。

#8赵本『大』作『太』。

#9四库本、浙江书局本『若』均作『故』。

#10四库本、浙江书局本俱无『遂』字。

#11郭庆藩引文『不』下有『知』,『愧』上有『无』。

#12浙江书局本、世德堂本『斯』作『思』。

#13浙江书局本、赵本『骄』均作『娇』,下同。

#14王孝鱼依《阙误》引张君房本成疏改『上』作『山』。

#15郭庆藩引文『放』作『於』。

#16郭庆藩引文『搀抢』作『搀枪』。

#17浙江书局本『间』作『闲』。

#18『大』疑『夭』之误,依四库本、浙江书局本当改。

#19『漠』疑『真』之误,依郭庆藩引文及注文当改。

#20郭庆藩引文『之』作『则』。

#21四库本、浙江书局本『髁爵』作『脾雀』,下同。

#22王孝鱼依《释文》改『木神』作『神木』。

#23敖一疑『遨』之误,依郭庆藩引文当改。

#24赵本『予』作『子』。

#25『效』字疑衍,今依四库本、浙江书局本当删。

#26『叹』字疑遗,今依郭庆藩引文及文意补。

#27赵本『僇』作『仙』。

#28四库本、浙江书局本『之』均作『知』。

#29郭庆藩引文『点』作『默』。

#30四库本、浙江书局本俱无『众』字。

#31《阙误》引江南古藏本『此以』作『以此因』。

#32世德堂本无『其存人之国也』句。

#33郭庆藩引文『己矣』二字作『则固』,下句『亡』下『也』字作『则』。

#34世德堂本『之』下有『也』字。

#35『人』字依郭庆藩引文及上下文当补。

#36世德堂本『响』作『向』,下同。

#37郭庆藩引文『博』作『劣』。

#38『广』字依郭庆藩引文及正文、注文补。

#39四库本、浙江书局本无『其』字。

#40四库本、浙江书局本『身』俱作『易』。

#41此处〔疏〕文原缺,今依郭庆藩引文补足。

#42此处〔注〕文原缺,今依郭庆藩引文补足。

#43四库本、浙江书局本『让』俱作『辞』。

#44『礼』依四库本、浙江书局本当改作『理』。

#45郭庆藩引文『生』作『性』。

#46『羌」依郭庆藩引文及文意当改作『蜕』。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