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上清太玄集卷之一

姑射侯善渊述

通明论

上清元化章第一

上清元化,隆睦开图。豫而为之者,道也。终而复始者,性也。忠不宗则含德之容冲玄髻髯,象若琼瑭间间,而以徽徽然哉。悦风韵之音,倡元晶之旭,颉翼无拘,乃游道之方矣。冲祖则大而无外,细而无内,上圆下方,天地形名,内阐氤氲之气。束出西没,日月昇沉。巨化暹昱之明,心物凝之炯然,无不敏其令也。

奕善之逵章第二

奕善之逵,在用之常也。视之大象,大象无形,形之则非眩於目,自然光溢无极矣。是以离娄能视,犹斯未证其慧也。听之大音,大音希声,声之则非乱於耳,自然慾适无方矣。是以师旷能听,犹斯未证其聪也。至聪至慧、至变至通,皆授生夷道之中矣。

表物穷理章第三

表物穷理,靖式若容。咀移玄览、璟泄凝彤。明则匿於间,生则伏其衰。机禧释悯以至常容,淳伸之格乃绝祸患之门也。

契道登真章第四

契道登真,以致善功。三界之动,非碍不通。一者物之随化,道之体也;应而显形,神之用也。用之无用,用之至矣。二者机临众象,仰启瞳蒙,光而不耀者,是以无色。无色之色,色之至矣。三者符空非有,执有不空。不空之空,是谓真空。总而通之,出乎无伦。

巩性无生章第五

巩性无生,悦之有化,善应则终身无塞。外禅宽舒,旷然虚静者,人道与天道相通也。嚏息和融,氤氲应兆,皓然精粹者,冲气与元气相接也。举盼凝祥,灵乌降瑞,两耀交光者,睛瞳与日月合其明也。然则飞玄六洞,妙化三宫,分而为之九气,聚而为之一真。一真之变,在乎无为之为也。

得之与失章第六

得之与失,应用不同。得者,贵精爱气,保命颐神,抱其道而怀其德也。失者,矜饕嗜慾,意乱心荒,忘其本而匿其真也。通玄释伪,勃章威灵,开元醒聪者,遂即提毅之功也。

敛意精思章第七

敛意精思,怡然致靖。内敌琅函,颇若婴儿之貌也。摄理之庸,顺常之豫者,谊无过失,正性善感其机也。谧之则非碎之眸,益慾之至也。俑之则不砚之砚,益防之及也。衷格之变通易无、极方隅不定者,是在用无化之化也。

道伟含融章第八

道伟含融,肆无不际。上覆无极,提挈乾纲,天圆立像,日月星临,垂光昼夜,神而通之,无不合其明也。下宰无极,掌握坤柔,地方立像,山谷盈虚,依时泄化,万物生成,无不在其中矣。至弘至大,大无不包,至微至细,细无不入,衍之则混理,同机甫摄,谊无不和也。

非道之道章第九

非道之道,存而忘之,顺理之常,忘其物而存其真者,所以致其度也。一应物忘心,弃常之理,存其欲而失其本者,所以致其叩也。哲截通之不然,如斯非见之见,是谓真见;非应之应,是谓真应。应化不临,遍知无极之道也。

衷息之逵章第十

衷息之逵,知夫致敏。静者制其动,正者制其邪。顺渝之宪,巩质规一函,存夷之动者,遂即裕常之肇也。

无所不化章第十一

无所不化,是谓大通。纳流而不溢者,乃道之渊也。凝虚而不满者,乃道之邃也。混气而不盈者,乃道之弘也。在朝而不明者,乃道之常也。在徊,昏而不昧者,乃道之理也。应物而不绝者、乃道之化也。通神而不失者,乃道之信也。授命而不择者,乃道之德也。背之者,司之具足,孰证其真。乃自投其毙矣。

释伪存真章第十二

释伪存真,忘机绝虑,徇密俱无,诚心笃志。处其静则喧挠不.烦,恬然守素,神息安绵者,所以澄其清也。处其忠瓢禁戒无私,怡然养浩,叔奕淳亨者,所以立其信也。处其德则谦光晦迹,精粹含容,纯风隐韵,所以合其道也。真道独行,秽道尽镯。知斯有碍,是谓不然。

至伥至矩章第十三

至伥至矩,迷悟两机。迷者,执其幻也。悟者,陶其真也。真非目视,视之则眩於物矣。幻非意识,识之则证其慧矣。神盈虚谷,裕必游方,截而通之者,宴坐华园之问矣。

背觉合尘章第十四

背觉合尘,返渝至道。有货之货,预於无货之货者,得而失之,故以身之患也。有用之用,预於无用之用者,存而忘之,故以心之捆也。有色之色,预於无色之色者,明而晦之,故以目之磷也。有声之声,预於无声之声者,语而泯之,故以耳之聘也。有化之化,预於无化之化者、拯而侮之,故以神之懵也。守正归淳,精思翌敏者,善缎绝其尤也。

陶腆茕徽章第十五

陶腆茕徽,奚为疮徇。嚣之与华,自执其器。密之与恩,自致其僭。殷孙妍钊,夹然有悟惺擭者,偃翕灵眸,神霄宴息,坐致自然。自然为然,是谓不然。不然而然,然之至矣。

赞曰

祈真奉教,志愿谆谆。斋心澡雪,荡秽除荤。二威灵禅奕,剿锐镯氛。忘形留质,释伪存真。体如缭屑,用若璘编。玉虚盈状,灵宝滋纯。扶曦叔弈,契道登晨。混元凝祖,太一无分。先天历化,是谓生神。

冲明论

上清之道章第一

上清之道,妙化无疆。一气分而天地判,二仪合而日月明。三才应象,万物滋生。颐神运气,保炼元精。凝而化之,感然有象。应之则千真具宰,通之则万圣齐臻。千真万圣,无或不在。斯悟之明之,是谓混微之要者哉。

玄阳晶璨章第二

玄阳晶璨,焕明十方。散琼瑛之秀,放玉瑞之祥。上弥乾纲,下覆坤柔。恢张万化之枢,斡运千机之柄。物不禀而不生,神不通而不灵。灵滋众妙,昱遍五方之时者哉。

冲明赫奕章第三

冲明赫奕,咙噎交光。焰炊日月之晶,烽炽乾坤之体。焕然辉灿,周回万返之灵。释然洞达,方摄千屿之截。混内凝珠,经嗣灵哲。昇上绦霄之宫,宴坐九阳之阙。帝命仙真永延,遐寿纽一衰矣。

元始之体章第四

元始之体,洁白虚盈。纯素无物,澹泊无形。无形之形,能育众形。.无色之色,能张众色。非无非有,有无自应。非动非静,动静自随。天不禀而不清,地不感而不宁。物不通而不化,神不受而不灵。至道之常,人在其中,日用而不知。如鱼在水不识其水,人之在道不识其道。鱼识水,则弊挣深潭,不吞香饵,久而成大者,超於吕梁,化龙之状,乃得水之妙也。人识其道,弊居幽静,去华薄,绝嗜慾,内存元气,外抱神风,久而功备者,超於玄关,化为羽客,真人授其度者,乃得道之要也。

表里精思章第五

表里精思,内含灵哲。玉炼真形,化肌无血。体若冰霜者,是存精保命之理也。外抱灵风,神飞展翼,轻举昇玄,存亡不测,透金石、游方之外者,是炼神合道之机也。

动静之机章第六

动静之机,善用不武。明混兀象帝之先,晓大洞虚谷之外。静则皓旷无心,卓然独立,大体绝其塞也。动者内施元气,外烁神光,混入太虚,遍应实其腹也。归宗则纯而无杂,证祖则献而不测。是以拨筑之风,心无断常之见也。

太素之分章第七

太素之分,周而三过。一者彝敌之第,绰奕无隅,覆载物无不济者,是谓皇宫之域也。二者扶瞳流灿,焕烂诸方,长养物无不惠者,是谓华阳之国也。三者泄化登琳,凝祥伟灿,混里含胎者,是谓养我之乡也。

形生浊质章第八

形生浊质,盥雪之心。心清无欲,迪僩其威。动则应其虚,虚则溢其气。气壮保其精,精壮保其神。神不灵而道不清,气不定而性不明。明幽不定,与道通真。通真之翼,出化先天之表也。

道尊无位章第九

道尊无位,配偶无双。恢张万化,洪摄千机,及乎大道不足为其物,未尝无象之象也。山岳崩摧,风雷迅烈,及乎大道不足为其声,未尝无音之音也。钻之九地,降逸黄泉,及乎大道不足为其深,未尝下玄无底也。仰之三天,昇弥昊境,及乎大道不足为其高,未尝上玄无顶也。日月星辉,交光灿烂,遍照十方者,对吾大道不足为其明也。太空无物,洞彻无心,寂寥绝迹者,对吾大道不足为其虚也。至玄至妙,是谓万法之宗。至幽至微,是谓三乘之祖。慧而无穷,神而不测者,何圣焉?乃无上玄元之理也。

至信不慝章第十

至信不慝,适然无想。性历开途,龙颉日月之明。神翌玄都,凤羽乾坤之体。碾路无踪,敌夷非迹,运化盘砖之中。常居泰华之域也。

神机之变章第十一

神机之变,六正同科。一者颐身不塞,五胆皆通,七窍应无不顺也。二者叩道幽邃,极理宽舒,大阐象无不包也。三者元气流行,周回虚梵,布化物无不和也。四者冲气保满,内施不绝,融息混理之元也。五者胎光微密,瞬盼星流,参罗郁密,无不保其耀也。六者神帝出化,日炫高奔,珠玉金石无不发其光也。上合三宫,是谓气中之气,神中之神,道中之道,三乘混一,如太虚无物之象矣。

煜遍知明章第十二

煜遍知明,孰证其慧。在用而不契其常,在体而不鞠其睡。疵之甚情之深,随流而迷源,舍本而逐末,远道之仪者死矣。育善之期,诚肃之志,释然开化,精穆太虚,无殊者也。

志廉贞洁章第十三

志廉贞洁,谨慎精诚。和柔清诤,恭顺通亨。志廉则守真无欲,抱道无私也。贞洁则居尘不染,怀玉无瑕也。谨慎则非理莫作,非道不为也。精诚则直忠非曲,正信无邪也。和柔则阳生顺命,气化归神也。清净则皎然不垢,莹彻无心也。恭顺则运用不绝,随化无方也。通亨则与道同一,纯粹无杂也。进善不戒,乃得道之要也。

领精养气章第十四

颐精养气,保炼神真。举身轻丽,绰约随风,乘六虚之飕,游乎大方之外者,具化无黩,随机顺命,应变不失其常也。下降则同地之宁,生成万物,不匠而自合其功也。昇上则同天之清,密罗万象,不炳而自张其明也。守中无失,同虚之化,统摄万灵,不传而自得其度也。然则含横巨圣,遍历诸方,及乎玄阳者,犹斯覆载而不普也。

道常无物章第十五

道常无物,混气通元,法天象地,长养成熟,皆在其中矣。假使胎卵湿化,蠢动含灵,无不赖其德;水谷山原,金石草木,无不借其真矣。人若悟之,存精无失,养浩无亏,保炼形神,混同一则,是谓玄之又玄之理也。

赞曰

太古初张,运化玄阳。开元神帝,瞬目胎光。明冲黄甫,朗照青苍。下通源海,上彻恢纲。金堂结秀,宝洞凝祥。光如玉屑,莹若冰霜。融滋丹体,点化神方。无穷妙理,不测真常。抱元知足,死而不亡。

圆明论

混沌未开章第一

混沌未开,中於恍惚,杳杳冥冥,无能辨形,瞑瞑津津,焉能致明。日洪蒙搏握,剖判初分,显於元气者,运於至精者也;动乎昇降者,定乎浮沉者也。天地弘於覆载,日月象於照临,万物禀於生成。通而化之,易乎至神,无所不可,无所不之。曰应其体,用其真,立乎象,致乎神,乘於政信者,可以全其圣功者也。

道之至无章第二

道之至无,为之至有。有之者,神之化也。无之者,静之极也。动静之逵,天文之象,地理之形。中息之变,固之则存其灵,以至於命;俑之则播其精,以至於性。曰焕然非迹,释然有应者,及阳全其体也。全其体则合其真,备其物则累其身。其身不殆,出乎天地,无伦者哉。

期彝之勃章第三

期彝之劫,凭羽知方。劳而化者,外以阀之,内以阐之。政以顽而降,降以敌而沉。曰圜而陶者,内以闱之,外以辟之,政以颉而昇,昇以司之浮。日上之通,下之存,中乎息,非以高明,孰能有於此哉。

一气之政章第四

一气之政,分化形生。立其体,返乎真,政於道者,极乎象帝者也。日通之元,混之先,明於四达,表於一真之理者。何谓邪?政於性,及乎命,释然出化,园羽先天。先天之制,易乎位者,可以还於象矣。

混元之化章第五

混元之化,气象之分。政于动静者,运乎浮沉者也。日天地立其位,山泽通其气,川谷盈其虚,虚之致其神。日道化之精气邪,德化之血脉邪。上下观之,若扎之体,中流之息,若枫之用。日近而不可亲,亲之者远矣。远而不可疏,疏之者近矣。及乎通化者,得乎远近之所也。非以探蹟,孰能理於此哉。

政于物象章第六

政于物象,混于致空。奕乎性,裕乎存,左右之所者,辨乎精义也。顺乎理者,铣铣之进者也。明乎道者,控控之信者也。日刚之体,柔之用。刚柔之粹,易象之极。日道之化,德之生。天地分於清浊,日月运於踱度。万物从於造化,化而欲作,常以镇之。镇之者,返于至道之中矣。

乾元天体章第七

乾元天体,道广嘉通。会合旱灵者,资乎众妙者也。日爱於天下者,天下自爱者,是吾至精者也。顺於天下者,天下自顺者,是吾至神者也。日居中处正,与道玄同,全其元象、任其自然矣。

诚肃之志章第八

诚肃之志,唯心之估,伊尹于性,性之穆穆,然哉不然,则聘之磷之,怃政于未明者也。曰屹屹於形,惰惰於性者,迷之深矣,惑之甚矣。日默然而敏之者,明而所以通之者,何谓邪?盖以圣人明虚无而为体,自神化而为用也。飞瞳顺释,眩若璘珊,拯于至理者,焕乎天地之中者也。

抱一归淳章第九

抱一归淳,中於见素。欲於未萌者,致乎元象者也。返于至道者,复于神帝者也。曰忘其一致,徇密形名,暨乎愤慢者,患於终身者也。穷乎理者,易乎常道者也。日至道之神,神之至通,明於众妙,入乎玄门。

奕善之真章第十

奕善之真,与物不杂,清虚旷远,应化无穷。运行不息者,与天地同其一也。情性不专,与道之殊者,悔之穗之,以致於患矣;璟之恳之,以致於性矣。日抱其真者,释其伪也。辅其正者,除其邪也。日、犹如敌僩之威,换然出化,善窥俟俟之仪也。明於一至,保利纯亨,资乎乾用者,乘乎变化之功也。

乾元弥广章第十一

乾元弥广,缈邈无方,其道日大矣,奚为契焉?□ 屈伸之兆,旬盼灵眸。运乎至神者,集乎常用者也。曰摄于覃心,政于一.辏。臻乎理者,孰不能自黑也。曰离其迷,入其悟,抱其德,防其危,明资至'道,光泽於天下者,万物从其化也。日无不安其分,无不司其命,法此行道,利润於周方者,岂不为重玄之始者也。

道法资纯章第十二

道法资纯,湛然不动。仲渊若虚者,渭瞑无所穷极者也。旬乎昇降者,运乎浮沉者也。曰柔顺之德,嘉美之功,随时渝变。化象还真,阐乎朕联旺者,明乎库肇腥之终矣。日太玄之际,至德咸和,颉顽勖勖者,晏园上清之宫也。

万化开元章第十三

万化开元,致于一真。一真之变,大无不通,细无不际。集乎众妙者,明于元象者也。日登琳徽,日幽邃,凝焰吻,规无隅者,淘注伴式之规也。伴渝栉戮,黑上乾元,俯临众象者,库化于太始之先也。

饲库之尴章第十四

饲库之道,伟无不济。泛泛淇洋者,飞踪现奕者也。曰毕之致理,奚为穗焉。未然则倪倩不保,疵碍于喔矣。是以圣人之敏,默然而定,豁然而昇者,扶瞥阐慧者也。日移睛僚缭,其德敏焉,弘于致教者,奄摄覆载之曹者也。

终於至道章第十五

终於至道,非执有为。不以自然胡之。敏曰证化纯癸,精粹之真,灿然凝秀者,喔乎万象之元也。彝子日师之有矣。日然哉,孰之为。日先天之先,至道之始,始终不变。至道之元,元始之化,可以吾之师矣。曰大哉神明,弥罗梵域,幽邃无方,生天生地,万化存焉。随方而化,化之无极,从夷而应,应之无疆。明乎众象者,是吾致道之神者也。

读曰

上清真教,元始开张。太玄周匝,妙化无疆。圆明宝监,洞彻十方。道眼俱备,日月交光。诸天焕烂,遍地辉煌。威神婵奕,精粹纯阳。保和大利,万物安康。灵源资始,哲截通倡。旬乎天地,混一乾刚。

上清太玄集卷之一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