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伤寒论卷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伤寒论卷第一

钱塘 张志聪隐庵注释

同学 高世栻士宗篡集

门人 朱景韩济公

曾时泰玉阶参订

曹(金曾)自玉

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一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为诸阳主气,有通体,分部之不同。通体太阳如天,主周身皮肤毫毛肌表,一似天之环绕于地外;分部太阳如日,主头项脊背尾闾血室,一似日之旋转于躔度。此首明太阳主通体之毫毛,而复有循经之分部也。太阳之为病脉浮,言太阳运行于周身之肤表,病通体之表阳,故其脉应之而浮也;头项者,太阳经脉所循之分部也。病在表而涉于分部,故强痛也;恶寒者,恶本气之寒也。盖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故也。“天元纪大论”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六微旨大论”云: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六气皆然。此下五节,言太阳受风寒之邪而传阴传阳之义。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此言风伤太阳通体之肌腠,而为中风证也。夫风者如冬令之寒风,寒为太阳之本气,风乃寒中所生之动气也。发热者风伤太阳之标阳也;汗出者,风性鼓动,开发毛腠故也;汗出而毛腠虚故恶风;风为阳邪,伤人阳气,两不相持,故脉缓也;此风邪开发太阳之毛窍,而薄于通体之肌腠,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者,病太阳通体之表气也。或已发热者,感太阳之标阳而为热也;或未发热者,寒邪始袭于皮毛未得太阳之热化也。太阳以寒为本,故无分已未发热,而必恶寒也。通体之气为阴邪所伤,故体痛;凝敛于周身之毛窍,则里气不舒,故呕逆也,夫阴阳邪正相持,其脉则紧,今寒伤通体之表阳,故脉阴阳俱紧,而名为伤寒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此太阳受邪。而即可传于少阴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言平人六气周流环转不息,若以天之寒邪伤人毛腠,则大阳正气受之,而即以一日起太阳矣。要知伤寒者言邪,而太阳者言正。脉若静者,太阳正气自和,故为不传;颇欲吐者,即少阴之欲吐不吐也;若躁烦者,感少阴阴寒之气则躁,感少阴君火之气则烦;脉数急者,诸数为热,诸急为寒,寒热相持而脉不静,此太阳受邪而感少阴之气化者,为传也。高子日:本论中凡云传者,言邪传于某经则见某经之证,若纪日而云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等者,止论正气非关邪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此承上文言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传则或入于阳或入于阴,若二三日而不见阳明少阳之证者,病气只在太阳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冬伤于寒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至春随阳气而发,变为温病。温病者,热病也。邪病太阳之标阳,故但发热而渴,不恶寒。所谓冬伤于寒,春变为温者是也。此言寒邪伏匿而变为温病也。夫寒邪伏匿,寒出必解,若发汗已而身反灼热者。此非寒邪伏匿,乃风邪伏匿而名为风温也。风邪从内以出表,故脉阴阳俱浮;腠理开,故自汗出。身重者,风伤通体之肌肉也;多眠者,风邪壅滞而神机不出也。邪薄于阴,致颃颡不通,故睡息必鼾;邪薄于阴,致生气不达,故语言难出,此风温危险之证。若被下则水津内竭、始则小便不利,继则津液不濡于上,而目直视矣,水道不约于下而小便失溲矣。若被火攻,风火交炽,微则身必发黄,剧则火热伤神,故如惊痫病之手足时瘛瘲也。此被火为一逆,火熏为再逆。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由是而知风热之证,当滋养其血液,不宜汗下火攻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此言太阳、少阴之标阳、标阴为病也。以寒邪而病太阳之标阳,故发热恶寒,而发于太阳也;以寒邪而病少阴之标阴,故无热恶寒,而发于少阴也。成氏日:阳法火,阴法水,火成数七,水成数六。发于阳者,七日愈,火数周也;发于阴者六日愈,水数周也。此下凡四节皆论愈证。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此论太阳为诸阳之首,六气运行,七日来复,环转之无端也。大阳病头痛者, 所谓阳因而上,病气随太阳之在高也;七日以上自愈者,以六气已周而行其经尽,太阳之气来复于高表故也。若太阳为邪所薄,不能上出于高表,而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盖阳明主经脉,经脉流通而使表邪不传则愈。高子曰:以行其经尽,言六气之环绕于外内也,使经不传,言使经无病邪之传也,故传经者言邪,而纪日者论正,于此可见矣。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午乃太阳中天之时,巳未,前后之气交也。夫天有六气,人有六气。人得天时之助则正气盛而邪病鲜矣。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乃阳邪。六为阴数。表解而不了了者,里邪未尽也,故遇重阴则愈。“辨脉篇”曰:以阳得阴则解也。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言太阳之根于少阴也。皮肤者,太阳表气之所主也;骨髓者,少阴里气之所主也。身大热而反欲近衣。太阳标阳外呈而少阴之阴寒方盛于内,故反欲近衣也;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太阳本寒外呈而少阴之火热方盛于里,故反不欲近衣也。此申明太阳主皮肤,少阴主骨髓与发热、无热,而太阳、少阴并呈乎外者之不同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桂枝止取稍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者去之,非去枝上之皮也,后仿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戳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此论风邪薄于太阳通体之肌表。而为桂枝汤证也,盖风寒之那必先毫毛而入干肌腠。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者,太阳主表、故阳气外浮而热发;风伤肌腠,故阴气内弱而汗出,此风伤太阳之肌腠而然也。若风邪始薄于毫毛而未入于机腾之际,则有啬啬、淅淅、翕翕之象。啬啬者,皮毛栗栗之状。邪在皮毛,故啬啬恶寒;淅淅者,洒淅不宁之貌,肌腠未开,故淅淅恶风;翕翕者,动起合聚之意,太阳邪正之气相持,故翕翕发热。夫风邪从表入肌,在皮毛则肺气不利而鼻鸣,入于肌腠则三焦不和而干呕,桂枝汤主之。本论云:桂枝本为解肌,盖三焦木火之气通会于肌腠,桂为百木长,气温色赤,秉木火之性,主助肌中之气,以解肌表之邪;芍药气味苦平,花开赤白,放于二气之中,得少阴君火之气,主益神气以助肌中之血,肌腠之血气调和而邪自不能容矣;甘草、生姜宣达中胃之气,而辛甘发散;大枣色黄,味甘,脾之果也,主助脾气之转输而为胃行其津液。汗乃水谷之津,故啜热稀粥以助药力。中焦之津液外布,即有留舍之邪与汗共并而出矣。津液外泄,则中气暴虚,故忌食生冷、肉面、酒酪、臭恶等物,使勿伤脾胃之气。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者,风伤大阳高表之气而循经上行也。发热、汗出、恶风与名为中风节相同,咸属风伤肌腠之为病,前节未立汤方,故于此复言之,而宜桂枝汤以解肌也。金氏日:自此以下凡八节,皆明桂枝本为解肌之义。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汤有麻黄桂枝加葛根者,以桂枝汤加葛根而无麻黄也。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葛根四两 桂枝去皮、甘草炙、生姜切、大枣劈、后不赘俱仿此。

上六味,以水七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

此承上文头痛而及于项背,以见太阳循经自上而下之义也。几几者,乃短羽鸟之伸颈、鼓翼、飞翔不能之状。太阳经脉循于脊背之间,今风邪涉于分部,而经气不舒,故项背强而几几然也。循经下入,是当无汗,反汗出者,分部受邪而肌腠不密也,肌腠虚故恶风。用桂技汤以解太阳肌中之邪,加葛根宣通经脉之气而治太阳经脉之邪。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金氏日:此亦明桂枝本为解肌之用也。气上冲者,谓太阳之气从下而上,根气盛,不因下后内陷,故上冲也,可与桂枝汤以解肌中之邪。若不上冲者,太阳之气下陷,邪亦从之内入,无庸桂枝以解肌,故曰不得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太阳病,至三日而已发汗,则肌表之邪已去。假使里证未除。若吐之而治其中膈,若下之而清其肠胃,若温针而理其经脉,里证仍不解者,此为坏病。夫自败曰坏,言里气自虚而自败也。但胸隔肠胃经脉非肌腠之病,桂枝本为解肌,故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或逆在膈,或逆在胃,或逆在经脉、随其证之所在而治之可也。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乃寒伤太阳,邪正相持拒于肤表,非桂枝解肌者所宜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经云:饮酒者,随卫气先行皮毛,先充络脉。若酒客病者,盖假酒客以喻病在皮毛络脉也。在皮毛则涉肌腠之外;在络脉则涉肌腠之内,故不可与桂枝汤。盖桂枝本为解肌又主辛甘发散之剂,得之则皮毛之邪从肌腠而入于中胃,故呕,夫辛走气而甘缓中,得之则呕者,以酒客不喜甘味,以缓中故也。张氏日:此节言甘味以缓中,下节几服桂枝汤吐者,言辛味以走气。此节言皮毛之邪。入于中胃而呕;下节言络脉之邪,散于经脉而吐脓血。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此承上文言皮毛之邪,不从肌腠而入于中胃,则闭拒皮毛而为喘。夫喘家肺气之不利,由于脾气之不输,故作桂枝汤,必加厚朴以舒脾气,杏子以利肺气乃佳,不宜但用桂枝以解肌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此承上文得之则呕,而言凡服桂枝汤吐者,不但甘味以缓中,而辛味更走气,则络脉愈伤,故其后必吐脓血也。按经云:阳络伤则吐血。“厥阴篇”云:呕家有痈脓,盖厥阴亦主包络也。莫氏曰:此节当在喘家之前,疑编次之误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汤加附子一枚炮

按此节至证象阳旦节,一气相承,论太阳之气从肤表而肌腠。从肌腠而外行于三阳,内行于三阴,有出有入有升有降,故末二节论太阳之气入于太阴坤土之地中,而见三阴之证也。大阳病发汗漏不止者,阳气外弛而致津液漏泄也;恶风者肌腠虚也;津液漏泄,故小便难;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虚故微急;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宜桂枝汤助心主之神,资中焦之精。加熟附子固补其表阳,盖太阳之气合神气以外浮,阳气外脱宜熟附以固补,阳气欲绝于下而手足厥冷又宜生附以回阳。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汤方明晰故不复赘。

太阳病下之后则内亡其阴矣,脉促胸满者,太阳之气不得阴气相接而仍在于外也。故宜桂枝汤调和太阳之气于肌腠间,芍药苦泄。恐更亡其阴,故去之。若微寒者,阳气益虚,故加熟附以固补其生阳。曾氏日:微寒者,乃脉微而身寒,故加附子。愚按:上节论太阳之气运行于肤表,此论出入于外内,上节论阳在外为阴之固,此论阴在内为阳之守。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 麻黄去节后仿此 甘草各一两 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 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后仿此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此病三阳在外,而合并于太阳也。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者,七日来复,八日阳明,九日少阳,乃三阳所主之日也。如疟状者,大阳主开,阳明主阖,少阳主枢转以出入故如疟状之往来寒热也;发热恶寒者,太阳之气化也;热多寒少者,三阳之气盛也;其人不呕者,不病阳明之气于内也;清便欲自可者,不病少阳之气于内也,此三阳合并于太阳也。日出而阳气微,少阳之所主也;日中而阳气隆,太阳之所主也;日哺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一日二三度发者,感三阳之气而发也。“辨脉篇”曰: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脉微缓者,三阳在外得阴气以和之,此阴阳和平为欲愈也。若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行汗、吐、下也。三阳之气皆在于面。面色反有热色,乃三阳之气怫郁于上,未欲解也。所以未解者,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而肌表未和,故身必痒,宜桂枝汤以解肌,麻黄汤以通表。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者,病太阳而涉于肌腠也。故初服桂枝汤以解肌,反烦不解者,肌腠之邪而入于经脉矣。故宜先刺少阳经之风池及督脉之风府,却与桂枝汤以解太阳肌腠之邪则愈。张氏曰:风池、风府虽非太阳穴道,仍属太阳经脉所循之部署故刺之以解大阳之病。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 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 大枣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服。

此言太阳通体之气从肌腠而外合于肤表也。服桂枝汤者,承上文而言太阳之邪入于肌腠,故宜服桂枝汤也;大汗出、脉洪大者,肌腠之气而外合于肤表,标阳气盛,故脉洪大而汗出也。与桂枝汤如前啜粥之法,以助药力。若服汤不解而形似疟,日再发者,日中而阳隆,太阳之气从肌出表,日西而阳衰,大阳之气从表入肌,外邪未尽而寒热随之,故似疟而再发也。此肌表相持,汗出必解,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合解肌表之邪。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汤方载阳明篇

此言太阳之气,入于肌腠之中而与阳明相合也。服桂枝汤大汗出者,承上文之意而言,阳气盛于肌表,汗出必解。若大汗出后,复大烦渴不解而脉仍洪大者,此病气交于阳明,非关肌表,故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愚按:此节以上论太阳之气从表入肌而外行于三阳,下节以下论太阳之气从肌入里而内行于三阴。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脾一汤。

桂枝二越脾一汤方

桂枝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 生姜一两二铢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后仿此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煎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言太阳阳热多,本寒少,表邪从肌腠而内陷者,治宜发越其病气也。太阳病发热恶寒者,言病太阳标本之气,当发热恶寒;今热多寒少,乃寒已化热,阳热多而本寒少,脉微弱则表阳乘虚内陷,故曰此无阳也,谓内陷则无在表之阳;不可发汗者,不可发大阳之表汗也。此表阳从肌入里,故宜桂枝二以解肌,越脾一以发越表阳之内陷。盖石膏质重入里,纹理疏而象肌,味辛甘而发散,直从里而外越者也,脾为阴,中之至阴植麻黄之地冬不积雪,能通泄阳气于至阴之下,藉石膏之导引直从里阴而透发于肌表也。此言太阳之气从表入肌而外合于三阳,从肌入里而内合于三阴,外内出入,环转无端,太阳之正气如此出入,无病则无发热恶寒,若受风寒之邪,则病随正气内陷,故用越脾诸方,盖发越其病气也。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此言肌腠之邪而入于里阴也。服桂枝汤者,言病气之在肌也;或下之者,借下之以喻太阳之气去肌而入于里阴也;服汤不解,故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入于里阴,故无汗;邪从胸膈而入于中土,故心下满,微痛,脾不能转输其津液,故小便

不利;桂枝去桂者,言邪不在肌也;入于中土而津液不输,故加茯苓白术助脾气之充达于肌腠。俾内入之邪仍从胸膈而外出焉。曰小便利则愈者,亦言脾气之转输也。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俨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俨尼兼切一音谵后仿此。调胃承气汤载“阳明篇”四逆汤载“少阴篇”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此论太阳之气去肌而入于三阴,在太阴所主之地中。而病三阴之气化也。伤寒脉浮者,浮为在表;自汗出者,邪入于肌而肌腠外虚也;小便数者,病太阴脾土之气不能转输其津液,故小便频数而短也;心烦者,病少阴君火之气也;微恶寒者,病少阴标阴之气也;脚挛急者,病厥阴风术之气而筋脉拘挛也。此太阳之气入于里阴,反与桂枝,欲攻其表,则表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矣。咽中干者,病厥阴、少阳之气也;烦躁者,病少阴、太阳之气也;吐逆者,病太阴、阳明之气也。此病三阴而兼及于三阳,阴阳外内之相通也。夫太阳之气内入,在太阴所主之地中,作甘草干姜汤温太阴之土气,以复其阴中之太阳。若厥愈者,太阳之阳气复也;足温者,太阴之土气和也,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以和厥阴之气,故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胃络上通于心,少阴君火亢极而胃气不和;神气烦乱而因发谵语,故少与调胃承气汤以和少阴君火之气,以安少阴心主之神。若重发汗复加浇针者,则神气外亡而阳气益虚,故宜四逆汤主之。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乾,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此复申明上文之意,桂枝一名阳旦汤,谓乘阳春平旦之气也。厥逆、干、胫急、谵语,通承上文之意以为问,皆因桂枝发汗而阴阳之气不相交济之所致也。后如师言者,诊脉而得其真也;风为阳邪而内虚,故生微热;虚则阳气不足,故两胫挛;病形象桂枝者,似是而实非也;因加附子参其间者,言加附子参于甘草干姜汤之间,是为四逆。以阳旦汤增桂令汗出,盖汗出亡阳。附子温经而能追复其亡阳故也。所以明上文重发汗、烧针,用四逆汤以治少阴之神气外亡者如此。不但此也,更有太阴合阳明之厥冷而吐逆,厥阴合少阳之咽中干,少阴合太阳之烦躁,少阴火热合阳明之内结,谵语,烦乱。在太阴,

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而两足热,所以明上文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而厥愈足温者如此;在厥阴,胫尚微拘急,故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所以明上文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者如此而未已也。以调胃承气汤微溏,泄其心热,则止其谵语,所以明上文胃气不和,谵语少与调胃承气汤以和君火之气,以安心主之神者如此。如此故知病可愈。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桂枝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取一升,覆取微似汗。

自此以下凡四节,皆论太阳分部之表阳,邪薄之而循经下入也。夫邪薄于太阳之表而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则循于太阳之分部矣。邪拒于表,故无汗;从表而入于肌故恶风。葛根汤主之。葛根藤引蔓延,能通经脉,为阳明宣达之品,主治太阳经脉之邪;麻黄中空而象毛孔,主散表邪,配桂枝汤助津液血气充于肌腠皮肤,故取微似汗,而病可愈。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此言太阳合阳明之气于皮部,从阳明之阖而下利,以见循经下入之义。合病者,合病二阳之气也。太阳主开于上,阳明主阖于下,此太阳从阳明之阖,故必自下利。病背俞之分而循经下入,故亦主葛根汤。愚按:合病下利,乃天气下降,气流于地;葛根汤主之,乃地气上升,气腾于天之义也。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不下利但呕者,太阳之气仍欲上腾,故加半夏宣通阳明燥气,以助太阳之开。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岑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高子日:上三节乃太阳经脉之从上而下者,复可从下而上;此言大阳肌腠之从外而内者,亦可从内而外也。太阳病桂枝证者,病太阳之气而涉于肌腠也;医反下之,则妄伤其中土。以致利遂不止;脉促者,太阳阳气外呈,不与里阴相接,故曰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乃肌腠之邪欲出于表,故宜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甘草从中土而宣达太阳之气于肌表,黄芩、黄连消里热而达肺气于皮毛。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将息法。

此论寒伤太阳通体之表气,而为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者,病太阳之气在上也;发热者,感太阳之标阳而为热也;太

阳之气为寒邪所伤,故身疼腰痛。经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寒伤神气,故骨节疼痛;肌表不和,故恶风;寒邪凝敛于皮毛,故无汗;表气不通,故喘。宜麻黄汤,通达阳气以散表邪。麻黄空细如毛,气味苦温,主通阳气达于肤表;又肺主皮毛,配杏仁以利肺气而通毛窍;甘草和中而发散,桂枝解肌以达表。覆取微似汗者,膀胱之津液随太阳之气运行肤表,由阳气之宣发而后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如大汗出,则津液漏泄炙。不须啜粥者,此在表之津液化而为汗,非中焦水谷之精也。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之气从胸上出,而膺胸乃阳明所主之分部,故二阳合病,喘而胸满,宜从太阳之表而用麻黄汤,不可从阳明之阖而妄下也。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此言太阳少阴之气合于肌表并主神机出入之义。太阳病者,本太阳之为病也;十日以去,当少阴主气之期,脉浮细者,太阳之为病,脉浮及于少阴则脉细也;嗜卧者,阴阳荣卫之气交相舒应,故曰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太少未尽之邪从胸胁而外达,宜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而不细者,太阳之气从外达表,宜与麻黄汤。愚按:小柴胡汤、麻黄汤,不过假此以明太少之由枢而外,从外而表,非真与之,故曰设也。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目闰)音舜,动貌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 杏仁四十枚 大枣九枚 生姜三两 石膏如鸡子大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此言风伤太阳而内干少阴之气化也。太阳中风,脉浮紧者,浮则为风,风乃阳邪。入于里阴,阴阳邪正相持则脉紧也;发热、恶寒、身疼痛者,太阳受病也;不汗出者,表邪内入也;烦躁者,太阳而得少阴之气化也。此风邪随太阳之气内入,与少阴之热气相接,故宜大青龙汤主之。用麻黄配石膏通泄阳气,直从里阴出表,甘草、姜、枣助中焦水谷之津而为汗。配桂枝以解肌,杏子以疏表。此病气随太阳内入。宜从里阴而宣发于外。若脉微弱,里气虚也;汗出恶风,表气虚也。表里皆虚,大青龙汤不可服;服之,则阴阳表里不相顺接而为厥逆矣。太阳主筋,阳气虚而筋惕,少阴心主之神合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心液虚而肉(目闰)。筋惕、肉(目闰)此为治之逆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此言寒伤太阳而内干太阴之气化也。伤寒脉浮缓者,邪在太阳则浮,入于太阴则缓。“太阴篇”云: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身不疼者,邪正之气并陷于内而不在于肌表也;身重者,一身乃太阴坤土之所主,邪薄之而气机不利也;乍有轻时者,太阴主开有时,合太阳之开而外出也。上节不汗出而烦躁,乃少阴之证,此身不疼而但重,乃太阴之证,麻黄汤:光绪本无“汤”字。

故曰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入于坤土之内,故曰发,犹用越脾之发越其病气也。凌氏曰:此汤与越脾汤大略相同,盖脾主地而主太阴也。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 桂枝各三两 半夏半斤洗后仿此 五味子半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括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斤,去皮尖。

经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水气即寒水之气而无形者也。太阳秉膀胱寒水之气,运行于肤表,出入于胸膈。今寒伤太阳正气,不能运行出入,故表不解而致心下有水气;水气逆于心下,故干呕;表不解,故发热;水寒上逆,故咳气不化而水不行,故有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诸证,但见一证即是,不必悉具,小青龙汤主之。用麻黄、桂枝解肌表之寒邪,甘草、干姜、半夏助中焦之火土,芍药、细辛、味子启春生之木气,达太阳之水气,从胸膈而转达于肌表,表气行而水气散矣。若渴者,水逆于下,火郁于上,去半夏之燥,加蒌根以启阴液。利者,水寒下乘而火气不能下交,荛花秉性虽寒,能导心气以下降,花萼在上,如鸡子大,熬令赤色,咸助心火下交之义。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即噎,加附子以温水寒。小便不利,少腹满者,水气下逆,故加茯苓补中土以制伐其水邪。喘者,水气上乘而肺气厥逆,故加杏仁以利肺气。此皆水寒内逆,故并去其麻黄。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承上文而言也。咳而微喘,即表不解之意也;病太阳之表阳,故发热;内有水气,故不渴。上文言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夫肺主皮毛,麻黄中空而利毛窍,喘不必去。又言渴,去半夏加括蒌根,亦有寒去欲解之渴,不在加减之内,故于此复明之。莫氏日:小青龙汤主之,当在服汤已之上。马氏日:所谓大青龙者,乃在天之龙,能行云施雨涣汗。其大号小青龙者,乃潜藏始蛰之龙,主行泄冬令之寒水,即大、小柴胡、承气、陷胸诸方之命名亦属此义。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自此以下,凡十五节论桂枝麻黄二汤,各有所主,为发汗之纲领。言邪有在表在肌之浅深,汗有津液血液之变化。夫皮毛为表,肌腠为外。太阳病,外证未解,肌腠之邪未解也,浮为气虚,弱为血弱,脉浮弱者,充肤热肉之血气两虚,宜桂枝汤以助肌腠之血气而为汗。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 杏仁五十枚 厚朴二两炙去皮后仿此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此言肺气通于皮毛,虽下之,而不因下殒。微喘,表未解者,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从肌而达表。燕氏曰:此与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同一义也。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宜桂枝汤。

上节言表未解者,不可下,此言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故曰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张氏日:下之为逆者,逆于中焦也,为逆二字,对上微喘二字看表外之证从可识矣。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先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此言先汗、复下,仍脉浮而不愈者,先宜桂枝汤以解外也。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此言太阳合并于三阳,用麻黄汤而后衄者,阳热盛而宜解也。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太阳标阳受病也。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乃太阳合阳明、少阳之气而在表,故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者,服麻黄汤而表证微除;其人发烦者,阳热盛而病及于络脉也;阳热盛则卫气不得从太阳之睛明而出,故目瞑。剧者必迫血上行而为衄,衄乃解,所以然者,太阳合阳明、少阳之气在表而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宜在当发其汗之下。愚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乃阳明、少阳之气合并于太阳,故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从太阳而解。此太阳病八九日不解,乃太阳之气合并于阳明、少阳,故发烦、目瞑、必衄,从阳明、少阳而解,观阳气重一语而义可知矣。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此申明土又之义,言脉浮紧、发热无汗。有用麻黄汤因致衄而解者,有不因发汗而自衄以愈者。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此言大阳汗出不彻,转属阳明而为并病者,更当小发其汗也。二阳并病,因太阳之表汗不彻而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者阳明水谷之精也;不恶寒者,阳明之热化也。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非其治矣,如此可小发汗者,或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可也。设面色缘缘正赤者,此阳明之气怫郁在表,当用汤药熏蒸其面以解之。若因太阳之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明之气怫郁不得越矣,盖当小发其汗而不汗,以致其人躁烦,不知痛处者,太阳合少阴之气化也。乍在腹中,乍在四肢者,阳明合太阴之气化也;按之不可得者,经脉为病也;其人短气者,一呼一吸,脉行六寸,血脉涩阻,则呼吸不利而短气也。然此无有定处之证,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其汗,使经脉之血气行散于肌腠之外内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皮腠之不通,由于经脉之阻塞也。姚氏曰:更发其汗,宜桂枝汤,脉涩二字更贯通节。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汗出愈。

此论下焦之津血虚者,不可更发其汗也。脉浮数者,乃太阳标阳为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津气虚而身重,血气弱而心悸也,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津血生于下焦,里气主之,尺中脉微,此里虚矣。须俟其表里实,津液自和便汗出愈,而不可更发其汗也。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此论胞中之血液虚者,亦不可发汗,故与上节皆以尺候之。假令尺中迟者,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夫流溢于胞中之津液,奉心神化赤而为血,从冲脉、任脉布散于外,充肤热肉,澹渗皮毛。荣气者,血之气也,是以荣气不足则血少,血少者不可发汗,所谓夺血者无汗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此反结上文两节之意,言里气不虚,不必胗尺,但见脉浮与脉浮数而病在表者,皆可麻黄汤发其汗也。愚按:上文曰脉浮数。曰脉浮紧,此但言浮而不言紧,故下文第三节复言伤寒脉浮紧,以申明衄血之不同于荣血也。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此言桂枝汤能宣发荣卫之气血而为汗,又能调和荣卫之气血而止汗也。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言荣气自和于内也。故申言荣气和者,外不谐,所谓外不谐者,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所谓不共和谐者,以荣自行于脉中,致卫自行于脉外。此虽自汗,当以桂枝汤复发之,荣卫和而病自愈,桂枝汤所以能发汗,而复能止汗者如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上节自汗出,言荣气自和于内,致卫气不与相谐而其病在荣;此节自汗出,言卫气不和于外,致荣气不与相将,故时发热自汗出而其病在卫。时发热者,发热有时也;先其时发汗者,先其未热之时,而以桂枝汤发其汗也。合上二节皆言桂枝汤调和荣卫之义。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朱氏曰:此节当在荣卫二节之前,或编次之误也。姚氏曰:须看不发汗三字,言未经发汗因致衄而未解者,麻黄汤主之;若如前节之发汗而衄与自衄者愈,又不必麻黄汤矣。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此论承气之上承热气,以明头痛有在上、在表、在经之不同。伤寒不大便六七日,热邪内乘也;头痛者,病太阳之在上也;有热者,里有热也。夫承气者,乃承在上之热气而使之下泄,头痛有热,故可与承气汤。其头痛而小便清者,知热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发汗不已而复头痛者,太阳高表之邪入于经脉,故必衄,宜桂枝汤。言头痛有在上、在表、在经之不同者如此。张氏曰:当须发汗,宜麻黄汤。鲁氏日:本论中凡言不大便几日,止论大便之日期,非关六气之日期也。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而表邪已解,半日许复烦者,未尽之余邪传舍于肌腠之间,故复烦而脉浮数也,宜桂枝汤更发其汗,以解肌腠之余邪,此言桂枝汤主解肌腠未尽之余邪而为汗者也。愚按:半日许复烦者,犹之日西而太阳之气从表入肌之意也。钱氏日:上凡十五节,论麻黄桂枝二汤乃发汗之主方,而各有分别。汗乃津液、血液所化而各有生原,有阳气重而汗随衄解者,有汗出不彻而更发其汗者,有病常自汗出而复宜发汗者,有先用麻黄汤而后用桂枝汤者,有津液气血虚而不可发汗者,有邪复入于肌腠而更宜汗解者,夫伤寒首重汗下,故于此申明发汗之总纲。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愚按:自此以下十三节,首二节言津液虽亡而阴阳自和者愈,三四五节言汗下而脉微细、脉沉微、脉沉迟,是为虚寒亡血之证,六七八九十节言发汗不解致伤五脏之气而阴阳不和,十一二节言太阳、少阴之神气虚微,至末第十三节乃言胃实之证以结之,此言发汗、吐下后虽亡血、亡本液,若阴阳和者必自愈,凡风寒暑湿燥火之病皆然,不独伤寒已也。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此言大下后,复发汗,津液亡而小便不利,得小便利而自愈者,亦上文阴阳自和之意也。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钱氏曰:合下三节皆论内亡血液,故言证而及于脉也。下后复汗,必振寒者,太阳阳气虚于外也;脉微细者,少阴阴血虚于内也。所以然者,以阴阳血气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而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入片,后仿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莫氏日:上节言阴阳血气皆虚,此节言阳气虚,下节言阴血虚。昼日烦躁不得眠者,昼为阳,阳虚外越故上烦下躁而不得眠也;夜而安静者,夜为阴,阴气内存故安静而不呕渴也;无表证者,无太阳表热之证也;脉沉微则生阳之气不升,身无大热则表阳之气外微,故主干姜附子汤。生附启下焦之生阳,干姜温外微之阳热。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二两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后,身疼痛者,血液内亡也。脉沉迟者,血液亡而经脉虚微也。故用桂枝汤助三焦之血液,加人参增姜、芍以资心主之神气。神气充而血液生矣。曰新加汤者,谓集用上古诸方治疗表里之证,述而不作如此汤方,则其新加者也,亦仲祖自谦之意。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言在表之邪不解,内乘于肺而为喘也,以桂枝汤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盖太阳之气主皮毛,而肺气亦主皮毛,若汗出而喘,乃肌腠虚而表邪未解,致内薄于肺而为喘。无大热者,太阳标阳内乘也。标阳内乘,肺气怫郁,治宜直达太阴之肺气于皮毛,发越太阳之标阳而外出,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金氏日:汤方解义,与越脾汤大略相同。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此因发汗而虚其心气也。发汗过多,则过伤其心液炎;其人叉手自冒心者,心主之气虚也;心下悸欲得按者,下焦之气乘虚上奔,故悸而欲按也。宜桂枝保固心神,甘草和中以防御其上逆。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四两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十颗相逐取用之。

此因发汗,而更虚其肾气也。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虚其肾脏之精血矣。夫肾脏之精血虚,则虚气反欲上奔,故欲作奔豚。豚乃水畜,其性躁,善奔,故名奔豚。用桂枝、茯苓保心气以下伏其水邪,甘草、大枣助中土而防御其奔逆,用甘澜水者,取其水性无力,不助肾气上奔也。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炙半斤 生姜半斤 半夏半斤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因发汗而致脾脏之穷约也。夫脾主腹,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府之津液消亡,则脾气虚而腹胀满矣。厚朴气味辛温,色性赤烈,凌冬不凋,盖得阴中之生阳,具木火之体,用炙香主助太阴脾土之气,甘草、人参资生津液,生姜、半夏宣发胃气而上输于脾。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 甘草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此言吐、下、发汗而致肝气之虚逆也。伤寒若吐、若下后,则中胃虚微,以致肝气上逆,故心下逆满也。气上冲胸者。即厥阴之气上撞心也;起则头眩,风

气胜也;在表之邪内搏于阴,故脉沉紧;若发汗,则动其肝藏之血而经脉空虚,故身为振振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白术、茯苓、甘草、补中土之虚,桂枝助肝木之气。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夫发汗所以解病,今病不解,发汗所以散寒,今反恶寒者,里气本虚而太阳之表阳复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甘草资中焦之血气,熟附补内外之阳虚。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 甘草二两 干姜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上节言太阳阳气虚微,此节言少阴神气烦乱。盖心主之血气不足则烦,少阴之神机不转则躁,宜茯苓人参资在上之心气,以解阳烦;四逆汤启水中之生阳,以消阴躁。陆氏曰:启水中之生阳,故用生附。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此承上文而申言汗后亦有胃实之证也。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此上文所已言者也。若不恶寒但热者,乃里气有余而阳热过盛,是为实也。夫实则泻之,热则凉之,故当与调胃承气以和其胃气焉。愚按:《灵》、《素》中凡论五脏必兼言胃,几论虚寒必结实热一证而本论亦然。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 获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上五味,捣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徐氏曰:此下凡七节,皆言发汗后不能转输其津液,以致胃中干烦渴者。前四节皆五苓散主之,后三节乃复申前四节之意,言发汗后不但胃燥烦渴。而更有虚其心气、肺气、胃腑之真气者,首尾皆言胃气,伤寒以胃气为本也。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者,竭中焦水谷之津,故胃中干;津液不能滋溉于上,则烦躁;胃不和,则不得眠也。欲得饮水者,不可恣其所欲,须少少与饮之,盖阳明乃燥热之气,水乃阴寒之质,令阴阳合而胃气和则愈,使胃气不能自和,必因脾气之并虚矣。若脉浮者,浮则为虚,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小便不利也;身微热者,脾气虚而身热也;消渴者,津液不输而消渴也。五苓散主之,白术助脾土之上输,苓、泽运水道之升已而降。桂枝助三焦之气以温肌肉,用散者取其四散之意,多饮暖水汗出者,助水津之四布也。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承上又而言,不但脾气虚微。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即脉浮数而证烦渴者,亦五苓散主之。盖发汗而渴,津液渴于胃。必藉脾气之转输而后能四布也。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此释上文之义,而申明助脾调胃之不同也。夫汗出而渴者,乃津液之不能上输,用五苓散主之以助脾。不渴者,津液犹能上达,但调和中胃可也,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中四味主调和中胃而通利三焦。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此言不因发汗,若欲作再经而烦渴者,亦主五苓散,以别上三节发汗而渴之意。中风发热,至六七日不解,夫六日一周,七日来复而不解,将值阳明主气之期。烦渴者,胃络不上通于心则烦,风热交炽于内则渴。发热不解,表证也;渴欲饮水而烦,里证也;水入则吐者,胃气之不舒,名日水逆。夫胃既不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仍藉脾气之散精,通调输布。五苓散主之,是其义也。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重去声

此言大汗出后,匪只虚其心液而为烦渴,更有虚其心气者也。病人叉手自冒心者,心气虚而欲得自按也;今咳不咳耳聋者,以心开窍于耳,重发汗而心气虚,故如此。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言水精四布,匪只脾气转输,更由肺气之通调也。是以发汗后则肺气已虚,若再饮冷、寒形,则肺脏伤而必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此言发汗后,匪只胃亡津液而为烦为渴,更有伤其胃腑之真气者,水药不得入口,则胃腑真脏之气将虚,是为逆矣。若更发汗,必上虚下竭而吐下不止。丘氏曰:为逆者,为之吐逆也,即水药不得入口之义。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浓,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余仿此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温二服。旧本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此因瓜蒂散中有香豉而误传于此也,今为删正。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甘草二两 香豉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自此以下凡六节,皆论栀子汤之证治。夫少阴主先后天之阴阳、水火、心肾二气上下时交,下焦之阴气上交于心,以益离中之虚;上焦之君火下交于肾,以助坎中之满;中焦之津汁上资于心而为血,下藏于肾而为精。发汗、吐下后则中上两虚。是以虚烦不得眠也。不曰伤寒中风,亦不曰太阳病,而曰发汗、吐、下后,谓表里无邪而为虚烦也。心气虚则烦,胃不和则不得眠也。剧,甚也。反覆颠倒者,不得眠之甚也。澳侬者,烦之甚也。栀子豉汤主之,栀子凌冬不凋,得冬令水阴之气,味苦色赤形图小而象心,能启阴气上资于心复能导心中之烦热以下行。豆乃肾之谷色,黑性沉等,熟而成轻浮,王启阴藏之精上资于心、胃,阴液上滋于心而虚烦自解,津液还入胃中而胃气自和。夫气发原于下而生于中,若少气者,加甘草以和中,呕者,中气逆也,加生姜以宣通。日少气者,谓栀子豉汤之从下而中;曰呕者,由中而上也。本方栀子原无“炒黑”二字,栀子生用,其性从下而上,复从上而下若炒黑则径下而不上矣。陆氏曰:首节论栀子从下而上,以下论栀子从上而下,故末结日:病人旧微唐者,不可与服之。按:元人王好古曰:本草中并不言栀子能吐,奚仲景用为吐药,嗟!嗟!仲祖何曾为吐药耶?即六节中并不言一吐字,如瓜蒂散证,则曰: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况既汗、吐后,焉有复吐之理?此因讹传讹、宜为改正。沈氏日:治伤寒虽有汗、吐、下三法,而本论四百七十四证,内用吐者,止二三证,复列医吐之过者数条,盖吐则伤膻中之宗气,伤中焦之胃气,故不轻用也。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此言香豉之能上,而栀子之能下降也。发汗,若下之则虚其中矣。烦热胸中窒者。余热乘虚而窒塞于心下也。宜栀子导君火之气以下行,香豉启阴中之液以上达,阴阳上下相和而留中之虚热自解矣。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自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此言外邪未尽而心中结痛者,栀子豉汤能解表里之余邪也。伤寒五六日,病当来复于太阳,大下之则虚其中而热留于内,是以心中结痛而身热不去,此未欲解也。宜栀子豉汤清表里之余热,从外内以分消。盖栀子苦能下泄,以清在内之结痛,香豉甘能发散,启阴液为微汗,以散在外之身热。按:葛翁《肘后方》用淡豆豉治伤寒,主能发汗。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枚 厚朴四两 枳实四枚炒,沙浸去穰后仿此。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此言伤寒下后,余热留于胸腹胃者,栀子厚朴汤主之也。夫热留于胸则心烦,留于腹则腹满,留于胃则卧起不安。栀子之苦寒能泄心下之热烦,厚朴之苦温能消脾家之腹满,枳实之苦寒能解胃中之热结。高子曰:枳实按《神农本经》主阴寒热结气,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盖枳实臭香,色黄味辛,形圆宣达中胃之品也,炙香而配补剂,则有长肌益气之功,生用而配泄剂,则有除邪破结之力。元人谓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而后人即为破泄之品,不可轻用。且实乃结实之通称,无分大小,宋开宝以小者为实,大者为壳,而后人即谓壳缓而实速,壳高而实下,此皆不明经旨,以讹传讹耳。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枚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愚按:本论中凡日丸药下之者,乃假丸药以言邪留于脾胃也,仲祖取意以脾胃属土,形如弹九,类相感尔。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则余邪下留于脾矣;身热不去者,太阴外主肌肉也;微烦者,脾是动病则上走于心,故微烦也。用干姜温脾而治身热,栀子泻心以除烦。陈氏日:栀子、干姜一导心热下行,一宣脾气上达,火土相生亦交(女后)坎离之义也。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此言栀子而不言豉者,申明栀子之苦能下泄,故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丘氏曰:至此,亦结胃气一条。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