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证治汇补

秘结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意

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秘。(正传)虽有热燥、风燥、火燥、气血虚燥、阴结阳结之不同。要皆血虚所致。大约燥属肾。结属脾。须当分辨。(汇补)

内因

或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多食辛辣。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

传送失常。渐成燥结之症。(正传)

外候

胃实而秘者。善饮食。小便赤。胃虚而秘者。不能食。小便清。热秘者。面赤身热。六脉数实。或口疮喜冷。冷秘者。面白或黑。六脉沉迟。或溺清喜热。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则多噫。风秘者。风抟肺脏。传于大肠。则筋枯。(汇补)

病久变膈

有津液干枯。三脘俱燥。初则幽门不通。渐至上冲吸门。拒格饮食。变为噎膈。此即三阳结。谓之膈也。(汇补)

脉法

脉多沉伏。阳结沉数。阴结沉迟。风燥脉浮。血燥脉洪。老人虚人。脉雀啄者不治。(脉诀)

治法

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清之。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津少者滋润之。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急攻通下为次。(汇补)

峻剂宜戒

如老人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反发汗利便。病后气血未复。皆令秘结。治宜滋养气血。不可概用牵牛、巴豆之类。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遂成不救。(秘藏)或变肺痿。咳唾脓血。或饮食不进而死。(汇补)

发汗宜戒

血虚脉大。发热便燥者。慎不可发汗。汗之则重亡津液。(正传)所谓燥者濡之。养血之义也。(汇补)

用药

主以四物汤。加杏仁、枳壳。热加条芩、黄连。风加防风、麻仁。寒加木香、肉蔻。血少加桃仁、红花。气滞加槟榔、浓朴。老人虚人。病后汗多。不可用通法者。皆宜胆导蜜导法。壮实人可下者。承气汤。冷闭。用酱生姜导之。

久虚者。煮猪血脏汤加酥食之。血仍润血。脏仍润脏。此良法也。(汇补)

【附:脾约】

有平素津液燥结之人。因患伤寒热病。邪热未至于胃。津液先已消烁。故胃强脾弱。水饮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难者。用脾约丸以开结。若邪传至阳明腑症而秘结。自有承气汤法。不在此例。(汇补)

【附:阴结】

阴结者。阴寒固结。肠胃血气凝滞而秘结也。外症不渴不食。肢冷身凉。大便硬闭。脉沉而迟。宜四物合附子汤。如久不大便而脉反微涩者。黄 建中汤。

秘结选方

导滞通幽汤 统治便燥之病属少阴者。

当归 生地 熟地 桃仁 升麻 大黄 红花大承气汤 统治便结之病属太阴者。

大黄 芒硝 枳实 浓朴脾约丸(和剂) 治气滞血热便结。

浓朴 芍药 枳实(各二两) 大黄(四两) 麻仁(二两另研) 杏仁(一两半)

炼蜜丸。温水下。通利即止。

润肠丸(东垣) 治风秘症。

羌活 归梢 大黄(各五钱) 麻仁 桃仁(各一两)

仁另研。蜜丸。白汤下。

麻仁丸 治气滞血凝之症。

麻仁 桃仁 杏仁 郁李仁 大黄 枳实 浓朴 当归 芍药去枳朴。加生熟地、升麻。名润燥汤。

五仁丸(得效)

桃仁 杏仁(各一两) 柏子仁(五钱) 松子仁(一钱半) 郁李仁(五钱) 陈皮(四两)

蜜丸。米饮下。

苁蓉丸(济生) 治津少血虚之症。

肉苁蓉(二两) 沉香(一两另研)

为末。麻仁汁打糊丸。米饮下。

益血丹(海藏) 治亡血便燥。

当归 熟地(等分)

蜜丸。弹子大。细嚼。酒下。

黄 汤 治老人便涩。

黄 陈皮(各五钱)

为末。每三钱。用麻仁一合。研烂。投水一杯。取浆去渣。煎候乳起。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空心服。

秘甚者两服愈。

通导法用猪胆去汁少许。入醋在内。将芦管相接缚定。纳谷道中。以手捻之。胆汁入内即通。

或用白蜜炼成。入盐、皂荚、麝香少许。捻如指大。入谷道。待欲便时乃去。

火熨法用大黄一两、巴豆五钱为末。葱白十枚。酒曲和成饼。加麝香三分。贴脐上。布护火熨。觉腹中响甚。去之。

快捷方式方

用白蜜化汤。入玄明粉三钱。空心服。如血热便燥者。加当归五钱煎服。

又法。取麻仁、苏子合研细。入水再研。取汁煮粥。啜之。一法。用菠菜取自然汁饮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