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证治汇补

哮病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意

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抟击有声。发为哮病。(汇补)

内因

皮毛者。肺之合也。(内经)肺经素有火邪。毛窍常疏。故风邪易入。调之寒包热。(玉册)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度。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入。难以卒除。(介宾)

外候

哮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开。呀者口闭。开口闭口。尽有痰声。呷呀二音。合成哮字。以痰结喉间。与气相击故也。(必读)

哮喘分辨

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又喘促而喉中如水鸡声者。调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正传)

治法

或温散肺寒。或疏利膈热。或发汗祛邪。或探吐痰涎。(汇补)避风寒。节浓味。禁用凉剂。恐风邪难解。禁用热剂。恐痰火易升。理气疏风。勿忘根本。为善也。(类经)

治分虚实

实邪为哮。固宜祛散。然亦有体弱质薄之人。及曾经发散。屡用攻劫。转致脉虚形减者。治当调补之中。兼以清肺利气。(汇补)

治分肺脾

哮虽肺病。而肺金以脾土为母。故肺中之浊痰。亦以脾中之湿热为母。俾脾气混浊。则上输浊液。尽变稠痰。肺家安能清净。所以清脾之法。尤要于清肺也。(汇补)

用药

主以二陈汤。加前胡、紫苏、枳壳、桔梗、杏仁、桑皮。温散用细辛。清火用石膏。发散加麻黄。探土用瓜蒂。发汗用华盖散。

哮症发于初冬者。有二症。一属中外皆寒。乃东垣参苏温肺汤。劫寒痰之捷法也。一属寒包热。乃仲景越婢半夏汤。发散之法是也。此症古人有先于八九月未寒之时。用大承气汤下其蓄热。至冬寒之时。无热可包。而哮不作者。然第可施于北方壮实之人。如体虚屡劫。变为脉虚不足者。六君子汤。加桑皮、桔梗。

哮病选方

二陈汤(方见痰症) 参苏温肺汤(方见喘病) 越婢半夏汤(方见咳嗽)

五虎汤 痰哮用之如神。但为劫剂。不宜久服。虚人自汗。禁用。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桑皮 细辛 生姜白果汤 治哮喘痰盛。

半夏 麻黄 款冬花 桑皮 甘草(各三钱) 白果(二十一个)

黄芩 杏仁(各一钱五分) 苏子(二钱) 御米壳(一钱)

水煎。分二服。

大承气汤大黄 芒硝 枳实 浓朴(各等分)

水煎。入硝。一二沸。去渣服。

快捷方式方

用萝卜汁、生梨汁、藕汁、姜汁等分。入酒煮熟。埋土中。去火毒。不拘时服。

治小儿哮症。用海螵蛸刮屑。研细末。以糖蘸吃立愈。服后发者再服。

治顽痰哮喘。用青皮一枚。劈开去穣。入江子一枚。麻线扎定。火上烧尽烟。存性为末。生姜汁和酒呷之。

治风痰致哮。用鸡子略损壳。浸尿中三四日夜。煮食之。

治哮秘方

人言一钱绢包。和川黄连三钱。煮水干为度。后用石中黄三钱、鹅儿不食草三钱、江西淡豆豉一两。研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白滚汤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