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易理探微

第二篇 占卜环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任何一种游戏的形成,首先要塑造其特有的环境,其次才是制定游戏的规则。六爻占卜的环境是六个阴/阳爻组成重卦(也就是两个八卦上下相叠),由本卦得到变卦后,再将卦爻配上地支及六亲。并根据占者所问的主题,决定用神,然后以用神的五行生克判断吉凶。

兹将占卜所需认识的环境,分别说明如下:

一、拿卦

以随机的方式,取变数一到四,分别代表少阳、少阴、老阳、老阴,取一次即得一“爻”。其中少阳及少阴分别是阳及阴,老阳及老阴则除了自身代表阳阴之外,还要将阳变阴、阴变阳,变出一个“变卦”来。

每卦有六爻,意即上述手续要重复六次,由下到上,组成“本卦”,有“变爻”者(即取得老阳或老阴者),则另组成“变卦”。得卦后,把各爻排列成为固定形式之手续,即称为“拿卦”:

1. 本卦:即《易经》之六十四卦,各卦必属于某一卦宫(以八纯卦为宫)。

2. 变卦:每一卦之各爻皆可变,故每卦可变出六十四种变卦。

3. 纳甲:将各爻配用地支,地支因赋有五行生克,故为判断利害之根本。其法相传为汉朝京房氏所创。再依其所属各宫,决定世应及六亲。

4. 判断:判断前,先依世应或六亲决定用神,再以用神与日、月及各动爻间之关系,以定待占事件的吉凶及趋避之策。

二、排列组合的机率

六爻占卜之难度极高,所用的参数虽然有限,但规则灵活,适用于人生的各种事务。可能组成的变化高达九千亿种以上:

1. 一卦有六爻,每爻有阴阳两种变化,故有卦 64种

2. 变卦每卦从无变爻起,至六爻皆变,共有 64*64=4,096种

3. 时间以月计,每年有十二月 12*4,096=49,152种

日份为天干地支循环配用有720种 720*49,152=35,389,440种

有时判断需加年支太岁12种 12*35,399,440=424,673,280种

4. 用神涉及判断有七种 7*424,793,280=2,972,712,960种

5. 六神有六种 6*2,972,552,960=17,836,277,760种

6. 占卜分类在五十种以上 50*16,535,317,760=891,813,888,000种

粗略估计此排列组合总共约有8,918 亿种,远远超过了人类所能应用的上限。同时也可以想见,六爻判断的难度,远高于紫微或是子平了。

由上数据可知,易卦是一种以简驭繁,随机排列组合的、极为复杂的结构。在这九千亿以上的排列组合中,仅凭五行生克以及六亲六神等象征符号(尚可连续拿卦,层层交集),加以综合分析,以预知事物的前因后果。

如果再配合《易经》爻辞及易象做判断,其排组合将臻至无穷大。也就是说,绝对有可能涵盖人生各种事象。有此能力之人,已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也因如此,学习此判断法则必须按步就班,仔细玩味。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占法及规则,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希望后学者能秉持科学求真的精神,继续努力。

三、判断法则

要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一步要先掌握客观事象的相对因素,也就是先厘清概念的含糊性,再观察时空变化的结果,以资核对。

例如要判断是否会下雨,第一要知道在客观环境下,何谓下雨,何谓不下雨。在山区或某些地势特殊的地方,经常是云气弥漫,要先确定何种情况为下雨。然后根据天候的变化,逐一比对实际状况,方能断定。

其次要确定下雨的时空范围,占卜用的是阴历,每到晚上十一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子时了。另外空间区域也要分清楚,因为我们无法要求自然界配合人,硬性画出一条线来,严格要求雨一定要下在哪一边。还有,大自然是没有“整数”观念的,由不下雨到下大雨之间,有无数种可能的类型,我们只能取某些概略的状况,如毛毛雨、大雨等。

人世间已有了太多人为规定的习惯法则,人生活在其中,如果一切顺利,不需要经常检讨修正,时日一久,人的思想就会僵化,以为事事都理当如斯。

占卜是根据前人所归纳的规律,用象征的符号,截取一段随机的时态,再展开成为一种模拟自然因果的状况。人面对占卜的资料,针对所需要了解的事物特性,根据一些判断规律,选择出最恰当的排列组合,再加以判断。

日常生活中,人也随时需要下判断,但那往往是根据习惯经验所作的抉择。我们身处的大环境早已在人为法则的控制下,可能发生的危害业已减至最低程度。人类生存的社会,就相当于植物的温室,越是完善、问题越少,人的判断力也就越趋退化。一旦丧失了判断力,人的智能自然降低,对环境的依赖也就相对的增加了。

因此,即使是从思维训练的角度上看,学习占卜也有助于个人判断力的提高。

在任何环境中,对任一个体而言,能否成功的生存,完全基于“利”与“害”的多寡上。多利即生存,大害则死亡。在人的立场上看,事态似乎并不如此单纯,但若仔细加以分析,任何事物不外利与害的组合,只是各种关系比例有所不同而已。

仅以利、害两种因素,用二进位方式组合成为概念,当然可以排列出宇宙中人类所熟知的一切。可是这种组合有多大的义意呢?概念是为了人类的了解应用而发明的,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功能,就是判断。因此,概念的组合方式,应该要能符合判断的需求。

一般说来,判断的范围要广,参考的资料要多,决定的速度要快,运作的空间要小。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利用“生机结构”的组合方式,予以有效地应用。

前篇曾介绍过dna 与八卦皆建立在生机结构上,而这种结构,一定要有分层分类的各种严格规律,以下即据此一一分析。

四、相对因素

感官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并比较当前讯号与前级讯号之强度差,由此产生认知。此一强度差,即为一相对因素。同理,各种不同的刺激因素与不同的感觉器官,亦可视为高一级之相对因素。如此推论下去,所有的刺激讯息,皆可用两个相对因素,编成代码代表。

阴与阳是两个相对的现象,可以代表现代物理学上能量之正与负。在人的认知上,亦可以视为“动、静”,“有、无”,“开、关”等相对观念。事实上,如果把阴、阳二元分别视为0与1两个不同的数值,正好就是二进位数理的基础。在现今电脑资讯上,此二数值之价值与意义,委实无与伦比。

真理是宇宙万象的基本,而基本必是结构最简单者。在逻辑上,二进位之0与1是最简单的结构形式,其观念更是符合客观世界的相对因素,《易经》的认知体系即以此为结构。此外,在机械及电子设计上,并利用了此一“开、关”特性,发展出资讯工具 ── 电脑。

五、利害循环

汉儒崇尚阴阳五行之术,今人却视之为迷信,此乃现代人忽视事物抽象关系之故。前文说过,人之认知无不来自经验事物之利、害关系。所谓利害关系,皆系以“自我”为中心,并以之与外界做相对之比较。事实上,宇宙中所有的现象,也都是以利、害(物理上之用语为吸引力、排斥力)为能量变化的基础法则。

利有“利于我”、“我利于”两种,害亦有“害于我”、“我害于”二类。因此,利与害对于一主观个体而言,即有四种相对关系。这四种关系乃人性必备的基本判断因子,无时无刻不在人之潜意识中作用。

由于利、害关系过于主观,为了便于说明各种利害交杂的世态,需要以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将“利于”视作“生”,“害于”视为“克”,于是便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者。从概念而言,主观之利、害,就是客观的生、克。

这四种现象各有其外来或内在的原动力,可视之为四种“体”。此四种“体”实为原动力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若“我”不存在,该四种体即毫无意义。以下便是这四种现象的展开,为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一种“应用体系”:

兹假设利我 = 生我 = 甲生我

我利 = 我生 = 我生乙

害我 = 克我 = 丙克我

我害 = 我克 = 我克丁

而此四者之中,皆有一个“我”。

兹再假设“我”=戊。则得:

利我 = 生我 = 甲生戊

我利 = 我生 = 戊生乙

害我 = 克我 = 丙克戊

我害 = 我克 = 戊克丁

甲乙丙丁戊既然仅为五种代表符号,亦可代之以金、木、土、火、水。

设甲=金,乙=木,丙=土,丁=火,戊=水,前式便为:

利我 = 生我 = 金生水

我利 = 我生 = 水生木

害我 = 克我 = 土克水

我害 = 我克 = 水克火

由此可证明,五行的观念非但不是迷信,反而是现实人生事务的基本现象!

六、五行生克

邹衍是第一个将金、木、水、火、土五个具有象征性、又有联想条件之因素,分别赋与了均衡且循环互动的“生、克”概念。由于其象征性精简有效,适用于各种模式,在中华文化思想体系上,曾经受到相当的重视。

生: 土生金,亦即土利于金;联想->金属矿物埋藏在土中,破土而出谓之生。

金生水,亦即金利于水;联想->金属在加热后,熔为液体,即成水质。

水生木,亦即水利于木;联想->树木之生长,有赖雨水之滋润。

木生火,亦即木利于火;联想->木燃烧发光,是木生成火。

火生土,亦即火利于土;联想->火烧后物质化为灰烬,即为土。

克: 土克水,亦即土害于水;联想->土质厚重,能阻止水流。

水克火,亦即水害于火;联想->水吸收热量,能使火熄灭。

火克金,亦即火害于金;联想->火有能量,能熔化金属。

金克木,亦即金害于木;联想->金属坚利,能切断木材。

木克土,亦即木害于土;联想->木之生长,能穿透土地。

上述之生克观念,实为一互动、循环的抽象关系,至于联想部分,则只供参考,表达其中的象征关系而已。

下面先以“甲、乙、丙、丁、戊”五个符号,说明生克的循环关系:

再将上面两种象征的循环关系,代入五行如次:

五行:设甲=金,乙=水,丙=木,丁=火,戍=土

七、六亲的关系

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象征符号,实际上就是人性认知的基础,兹再以生活中具体的概念说明:

“父母”生“我”,“我”生“子女”。

“制度”管“我”,“我”管“家财”(管可视为“克”)。

在客观的立场,“我”可以象征同辈的“兄弟”;“子女”则相当于“子孙”;“制度”可以说得再露骨一点 ── “官鬼”,其中正面、有力量的是“官”,负面、或没有能力的,却也要管我的,就是“鬼”;至于家财,也包含了妻子,故合称“妻财”。

再将上面两种象征的循环关系,代入六亲如次:

六亲:设甲=父母,乙=兄弟,丙=子孙,丁=妻财,戊=官鬼

由上可知,生克实为一种象征关系,可以极为灵活地应用在任何事物的利、害判断上。比如说,父母生兄弟,兄弟生子女(子孙)原属于人的自然行为。而子孙生财物(妻财)及财物生官鬼,则具有相当强烈的象征性。

这些象征性,实质上说来是一种人生哲学,为了彻底理清这些观念,兹特地列表说明各种象征关系:

此五者有得有失,且互利互害。若以“自我”设身处地,则对“我”而言,其间各种利害得失关系,无不令人一目了然。

不论在理论上或现实生活中,人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不问有何种机缘,得之一隅必然要付出失之另一隅的代价。这与其说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毋宁说是人间至理,因为以有限去追求无限,是绝无可能的。人竭尽全力,在功名、幸福、思想中择一而事,终其生能有所得已属不易。更何况因果不同性质则异,一个人如何能面面俱到?举例来说:

1. 人若为“官”,是其机缘所在。而想要事业功名顺遂,必然要付出时间、心力。再者,为官必须具多重性格,对上待下手段殊异,见人见鬼说话不同。处世要圆融,里外皆通,否则迟早会中箭落马。此外,好官为人民谋福,坏官为己争利,利己则多不利人,是以所有为害者,皆视之为鬼,其理当然。

2. 在利的立场看,“财生官”,因财是力量,是利益,有了财便有了“官位”。过去有所谓“捐官”,今日则美其名曰:“商而优则仕”。再如“官生父”,因父母代表能力、保护者。得其官位,便有权力,可以保护大众。“子生财”是指和气生财,如果不是两得其利,就不可能有财。

3. 在害的立场,代表理想、纯真的“子孙”,可以说是“重视自我原则的人”,这种人不宜做官,故“克官”。人一旦做了官,对上待下都必须容忍,但基于权利不可共享的至理,对同一阶层、利害相同之竞争者,绝对不能容情,是“官鬼”必克“兄弟”。

除了以上所举各例外,还有很多理由,不是那么明显,可以立刻从经验中找到线索的。例如在卦中若有“随鬼入墓”之象,则除了求官之外,多为死兆。而“子孙持世”则为吉兆,卦书解释说子孙是福神。再如克害本为凶兆,但若“妻财克世”,则此财必得。根据前面的分析,六亲也不过是些变数,怎么在此突然又成了不变的常数呢?

(注: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课题,就算前面的推论合乎情理,为什么当爻上配属了某些人们常用的概念,卦爻的象征性会改变呢?难道时空流程也了解中文的概念?这是我最初不能接受易卜的重要原因,刘基曾将<黄金策>定名为<千金赋>,谓任何人能改易一字,即有千金之赏,在我看来,颇似落魄文人的文字游戏。然而经过大量的验证,我发现原文可议之处虽然甚多,然而上述不可思议的现象,却一再反覆地证实无误。)

八、十二地支的时间因素

在时间观念上,前面已经讨论过,太阴历符合天体力学,以之解释宇宙的架构,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

1. 中国位于北半球温带,一年四季的变化非常稳定。春季草木兴旺,欣欣向荣,所以青绿的“木”就成为“春”季的象征。东部濒海,是日出之地,为由“艮到震”之象。

2. 春天过去,夏天到来,炎热的阳光,具有“火”的能量。就方位来说,“南”部近于赤道,东南风吹,是“巽到离”之象。

3. 然后是秋季,清风骤起,景色萧杀,相当“金”的坚肃与“西”方荒凉的广原,是“坤到兑”之象。

4. 最后是寒冬,“水”的变化最为活跃,而且西伯利亚的冷锋来自“北”方,是由“乾到坎”之象。然后冬去春来,天地之间,守信不爽。

5. 前述季候的演变,必然离不开“土地”。也就是说,五行虽然有相互循环之准则,但是立中有破。在季候的演变上,土与其他四行,却保持等距的关系。这一来,金木水火四行各分配两个月份(一阴一阳),余下四个月,则皆属土。

古人这种精妙的设计,巧则巧矣,是否完全符合宇宙时空的绝对真实,以现代人具备的常识而言,似乎有相当多的疑点。

(注:从地球物理的立场来看,前述四季与方位的关系,仅符合北半球的温带环境。设若换至南半球,其预测的根据又何在?话说回来,即令是在北半球,纬度及地形的高低等因素变化下,就未必能符合前述的时空现象。然而,以我所知,似乎《易经》的占卜系统,尚未听说有因地缘环境而产生误差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太阴历一年有十二月,有小、大月,由廿九到三十天不等,每三年左右则有一次闰月。因采用六十甲子连续计数,日与月有绝对的独立性,即闰月依然以干支连续计算。

每年元月从春天开始,以“寅”木代表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依序将十二地支分配在每个月上。子、丑虽然在序位上先于寅卯,在月份上却代表十一及十二月。这种观念有着很不平常的意义,即地支并非仅是一种序列,尚代表了一个无尽循环、周而复始的段落。

十二地支象征地球绕日的黄道,地球以日为椭圆之中心,沿着黄道十二区运转。在科学家眼中所看到的是物质、能量、运动的数据与公式。而在预测的角度,则是要在这些现象中,找到绝对的关系,以判断物质运动的过程,与“自我”相对的利害。

显然,那些运动的数字、轨迹,只是线性的连续关系,是能量变化的另一种结果。在运动发生之前,地球、太阳以及其他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已经决定了这一系列的连续变化。其中的根本,是整个宇宙时空能量的循环因果关系,因为有这种循环,所以地球一直维持在轨道上。

只要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将已知的自然现象,用十二支来代表。应用时透过各支的相对关系,即可知道必然的因果。前人在设计之时,并未赋予十二支绝对的定义,即为灵活应用符号的象征性。

在人世这个段落中,配合了前述的四季消长,将金、木、水、火平均分配在十二个月份中,象征自然界事物十二个循环不已的阶段。以人之生死轮回为例,其阶段分别是:由无到有的受“胎”,在母体中之孕“养”,然后诞“生”,生后的“沐浴”,青年的“冠带”。到了壮年能力展现,是为“临官”。中年以后,事业有成则如“帝旺”。自后渐走下坡,始而“衰”,再而“病”,以致于“死”。死后必当入“墓”,入墓则生机已“绝”,绝后又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至于占卜时,仅取其中四个量 ── 生旺墓绝,唯一的理由,是经验印证所致。

下面且以表格列出地支与四季、五行的循环关系。

上表看似简单,其中却显示了严谨无比的统一体系。除了“土”以外,若把五行栏与长生、沐浴对照,就相当于前述的五行“相生”关系;若与“绝、胎”查照,则得到五行的“相克”关系(唯一的例外,是木之于金)。

土的长生理论甚多,正是因为理论不一,也就影响到了预测的准确性。我们正在作大量的统计研究,在没有肯定的答案以前,在此仅能介绍一种常用的观念,就是“土寄生于水”。也就是说,土之长生与水相同。

九、先知的启示

人的智慧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别,但知识却藉着时间的累积而不断增加,先知、后知永远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唯一值得探讨的,是有没有可能在几千年后,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会比几千年前的先知所知要多?

很不幸,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证实现代的一个大学毕业生,会比伏羲氏所知的道理要来得多。当然,如果要比唱卡拉ok,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前面我曾提出了一些疑点,记在“注”中,很希望能人高士予以指点。个人在此先提出一个假说:

1.既然我们能根据易卦的规则,印证现实状况与卦象所象征的内容完全符合,我们便不能不承认,易卦所组合的“时空流程”确实存在。

2.假如1.所述为真,则像伏羲、文王、京房、陈搏、刘基之流,即是不折不扣的先知。正是他们的努力,将时空的结构及流程,设计成为一些象征符号,我辈后知后觉者,才得以上窥天心。

3.再假设2.之陈述为真,则人只能猜测、模仿“天”,此一“时空流程”显系由一超自然的力量所推动。也就是说,人只能了解,但不能参与此“时空流程”的制作。

4.在六亲与地支的解说中,我曾提到两个疑问,一是为什么像“随鬼入墓”、“子孙持世”、“妻财克世”等等,这些完全属于人类应用的概念,会成为“非人所设计”的时间流程中极罕见的例外现象?一是为什么地支所代表的时空性质,在时空条件已经改变时,其结果却不发生任何偏差?

5.有种可能的解释,是该时空流程的设计者曾经是人,或者就是前述的先知。只要他们还在工作岗位上,就有可能在设计之后千百年以降,不管在任何时空下,易卦仍然与以前一模一样(这种说法有些荒谬,连我自己也不能相信)。

6.更合理的解释,是宇宙中有个超然的力量,事先已将时空流程设计妥当。所谓的先知,不过是此流程中的介面,将另一境界中的讯息,透露给此一世界。同理,既然中文文字的若干概念,如“官鬼”、“妻财”等,也成为卦象的固定意义。那么,中文与卦象显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7.假设前述推理成立,则意味着人生有两种生命,一种建立在人体上,生活在各种外来讯息的刺激中。另一种则为连续的时空变化流程,只是一种精神状况,宛如一系列的电磁波,由一个电台放送到另外一个电台。在电讯微弱时,人体即失去了主宰,妄从身外追求刺激,以填补空虚的心灵。习以为常后,遂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再若人体机能消逝时,那电波仍然在空中传播,行将占据另一座电台,重新开始调整频率、筹划新节目。

所以,那些一再传播在电台之间的电波,有的已经远届其他星系。有些俗缘未了的,悯于芸芸众生的频道中充满了噪音,特别留下了一点奇迹,以导引那些灵台还算清明的有缘之人,增强波幅,扩大功率,效那大鹏万里之游。

这些奇迹是时间流程中,有意无意泄漏的天机,中国人可算得天独厚,从而知晓了人在这个世间只是个过客。如果参透了这一层,就懂得什么叫做身外,什么是为性命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