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疡科捷径

卷上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癰疽原委論

癰疽發背為何生,好好身軀出此形,內被七情干臟腑,憂愁思慮總關心。外有六淫傷氣血,風寒暑濕火相臨,膏粱厚味多無忌,勞傷房欲致虧陰。故將五臟多乖變,自然六腑不調勻。發於心上多危陰,五臟相干事可明。心之以下多成順,六腑之因亦許評。脾家積毒生肩脊,心經火毒對心生。兩肩左右雙生髮,肺肝積受不虛名。蓮子蜂窩防毒蹈,腰間腎俞發難生。督脈經虛從項發,俗名對口故相稱。何其耳後多生髮,夭疽銳毒不非輕。又有脫疽生手足,丹房補術孽根因。漫腫難治焮腫易,總論中間法可憑。諸瘡另自分門說,豈可輕於紊此呈。

癰疽治法歌

癰疽發背怎生醫,不論陰陽先灸之。不痛灸之痛,疼灸不疼時。內服蟾酥丸一服,外將神火照三枚。用膏貼頂上,敷藥四邊圍。氣盛兮,頂自高而突起,血盛兮,根腳束而無凝。高腫起者,忌用攻利之藥以傷元氣。平塌漫者,宜按補托之劑以益其虛。內熱甚者,量加消毒清劑。便閉燥者,必需通利相宜,使臟腑得宣通,俾氣血自流利。十日之間瘡尚堅,必用披針當頭點破。半月之後膿亦少,須將藥筒對頂撥提。有膿血之交黏。必腐肉之易脫。且如斯時,內有膿而不外發者,以針鉤向正面鉤起,頑肉用刀剪,當原頂剪開寸余,使膿管得通流,庶瘡頭無閉塞。頻將湯洗,切忌風吹。又關節在於斯時,變生出於此候。治當大補,得全收斂之功,切忌寒涼,致取變生之局。蓋瘡全賴脾土,調理必要當詳。冬要溫床暖室,夏宜淨幾明窗。飲食何須戒口,冷硬膩物休餐。癰疽雖屬外科,用藥即同內傷。脈虛病虛,首尾必行補法;表實裡實,臨時暫用攻方。病要論新久,要法在於寬治猛治;藥必求標本,功莫別於先醫後醫。若一概之攻補,恐兩途之誤用。又說陽變為陰,內外被寒涼克伐。豈其陰變為陽,首尾得辛熱扶裝。病分真似,理究陰陽。既有針功之異說,豈無線藥之品詳。湯散丸丹,要在發而必中;神聖工巧,誠為學者機關。至於千方百症,難將說盡短長。治在活法,貴在審詳。用之必得其當,醫斯可以稱良。詞雖近於粗鄙,可為後學提綱。

癰疽陽症歌

癰疽不論上中下,惟有陰陽二症推。發背雖有正與偏,要取高低兩樣看。純陽初起必焮腫,更兼身熱有微寒。頂如尖字高突起,腫似彎弓根有盤。七日之間多焮痛,二七之期膿漸滿。動息自安食知味,二便調勻無瀉干。腫消膿潰精神爽,脫腐生新氣血完。五善自然臻並至,七惡全無半點干。痛便隨膿減,腫退自肌寬。新肉已生紅豔豔,腐皮自斂白漫漫。一身多爽快,五臟盡知歡。此屬純陽俱易治,百人百可保安全。

癰疽陰症歌

純陰初起不知瘡,粟米之形疙瘩強。不紅不腫不知痛,少熱少𪾯少提防。七朝之後身體倦,瘡根平大喜澆湯。頂不高兮根不活,色不光兮腐不穰。軟陷無膿空結聚,脈浮散大細飛揚。飲食不餐身戰戰,嘗湯止許意茫茫。瘡上生衣如脫甲,孔中結子似含芳,膿多臭穢身難便,舉動倉皇韻不長。瘡形成紫黑,面色變青黃。精神昏憒多鼾睡,言語無人便發揚。口乾多舌強,痰喘定身亡。此屬純陰俱不治,百人百可到泉鄉。

癰疽半陰半陽歌

陰陽之症兩相交,生死同兼事可招。微熱微寒微赤腫,半昏半爽半平高。脈來雖數多無力,飲食雖餐便不消。腫而不潰因脾弱,潰而不斂為膿饒。大便多溏小便數,上身有汗下身焦。五善雖兼有,七惡未全逃。口渴喜茶腸腹痛,面浮厭飲足心高。心煩不穩睡,神亂怕音焦。投方應病方為妙,陰轉為陽漸可調。心真造化,爾命堅牢。逢之任是神仙手,半死餘生定莫逃。

癰疽五善七惡歌

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潤鮮,瘡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肝善身輕便,因煩自不煩,指頭紅活色,坐起覺平康。脾善唇滋潤,衾幃蒺蘭麝香,凡食俱有味,膿厚更肥黃。肺善聲音響,無痰韻更長,肌膚多滑潤,大便自尋常。腎善誠為要,水升火自降,口和兼不渴,小水得稀長。

一惡神昏憒,心煩舌上干,瘡形多紫黑,言語自呢喃。二惡腰身強,目睛斜視人,瘡頭流血水,驚悸是肝迍。三惡形消瘦,膿清臭穢生,瘡形多軟陷,脾敗不知疼。四惡皮膚槁,聲嘶韻不長,痰多兼喘急,鼻動肺將亡。五惡成消渴,隨飲即隨干,形容多慘黑,囊縮腎家端。六惡身浮腫,腸鳴嘔呃頻,大腸多滑泄,臟腑並將傾。七惡瘡倒陷,形如剝鱔同,四肢多冷逆,汙水自流通。

治病則例歌

外科之瘡有治例,說與君家須切記。病端百出別根因,方法一囊豈同類。熱與寒,通與秘,其中消息知端的。通多不足秘多餘,熱實寒虛分症治。陽似陰,陰似陽,似中妙理要推詳。不分表裡一例治,輕變重而重變亡。醫者貴乎多應變,不可偏執用其方。且如表症惡寒,宜用荊防敗毒散。里症發熱,可將內疏黃連湯。瘡勢已成,托裡消毒散誠為要法。內膿將潰,十全大補湯最得相當。人參養營湯治潰後虛熱發作。木香流氣飲散結腫寒濕為殃。飲食不甘,定用香砂開胃,精神怯少,須將參朮回陽。陰虛,須八珍最為要領。盜汗自汗,得獨參一味可強。潰後多疼,乳香定痛散功高莫緩。脾虛下陷,補中益氣湯功效猶良。口燥譫言瀉實火,須黃連解毒湯。心煩衄血理虛陽,必犀角地黃湯。古法治癰疽,稱述仙方活命飲。今時醫發背,遠期神授衛生湯。蟾酥丸在外科稱為獨品。護心散解內毒號曰無雙。詎知蠟礬丸護膜護心。可羨淡中有味。還贊玉紅膏生肌生肉,堪誇懷裡呈祥。身涼自汗腹痛腸鳴嘔逆,豈逃異功散。睡臥不安虛陽發躁膿多,定用聖愈湯。生脈散接虛羸脈來微細。歸脾湯除驚悸睡得安康。竹葉石膏湯治虛煩身熱者,何須疑慮。麥冬清肺飲消膈熱有痰者,毋待商量。金鯉湯治肺癰吐膿氣急,元龜丹攻結毒臭腐頑瘡。風熱生瘡通聖散,瘡瘍狂躁破棺丹。小柴胡湯,治客邪往來潮熱。大防風湯,攻腿膝寒濕為殃。咽腫咽疼,定用清咽利膈散。斑紅斑紫,豈逃化斑解毒湯。八味丸療口乾妙藥,二神丸治脾泄奇方。香連丸為臟腑瀉痢通用,甘露飲治口齒腐爛相當,六和湯補脾除瀉痢,雙解散解表裡內傷。逍遙散善治女人諸病,保元湯當扶赤子多傷。皮膚毛髮乾焦,蘆薈丸效應甚速。咽喉口齒腫痛,冰硼散功實非常。滋腎丸治下元腎虛不固,涼膈散解上焦膈熱多煩。九龍丹消魚口吞之滅跡,二蛟散行濕腫服下安康。呂祖一枝梅,止痢定驚稱為仙藥。真君妙貼散,消疼止痛號曰神方。痔瘻癭瘤疔毒古誇三品錠,癰疽流注諸風今羨萬靈丹。柴胡清肝湯治鬢疽肝膽有效,黃連消毒飲醫對口督脈猶良。小兒口內生疳,必用人中白散。大人咽喉腫痛,須將鎖匙湯。下疳新久珍珠散,小便淋塞木通湯。玉貞散破傷風最效,復元湯跌撲者稱強。提肩散治胳膊強直作痛,拈痛湯治痛腿風濕相傷。小便生疳,龍膽瀉肝湯可羨。大頭腫痛,普濟消毒飲何妨。臟毒懸癰,內消散吞何足慮。臀癰腿痛,耆柴湯下自無殃。又有女子陰瘡能腫能作癢,在人活法或消或補或蟲方。蓋男子之囊癰,瀉肝經之濕熱。小兒赤遊丹,解毒兼砭血。凡治楊梅瘡,解熏為至切。舌下發痰包,利剪方能泄,出如雞蛋清,消痰是真訣。結毒與頑瘡,紫金膏可設。風瘡徹骨癢,雄黃散效絕。疔瘡先刺血,內毒宜汗泄。禁灸不禁針,怕棉不怕鐵。又有失營症,堅硬如岩凸。強陰失道症,形狀要分別。婦人之乳岩,此中一例訣。未破肉嶒稜,已潰流臭血。如此幾般症,古今無治說。瘡有數百種,難以都陳白。惟在一點心,何須三寸舌。學者若精靈,萬事皆通徹。此為粗糙歌,可譏又可閱。

論病生死歌

初生如粟,里可容谷。外面如麻,裡面如瓜。外面如錢,里可容拳。起勢大而終無害。未老先白頭,無膿軟陷休。瘡從疙瘩起,有膿生方許。腫潰氣昂昂,不治自安康。根高頂人高,八十壽還饒。焮腫易腐爛,任大終無恙。瘡高熱焮疼,雖若必然生。瘡軟無神氣,應補方為益。肉腫瘡不腫,畢竟生疑恐。膿穢不進食,泄瀉黃泉客。瘡色豬肝紫,無膿必定死。綿潰不腐爛,內怕葡萄嵌。仰臥不知疼,畢竟命難生。面忽似塗朱,十日後分離。敗中有紅肉,雖從生門路,新肉如板片,不食終須變。手足皮膚槁,血敗生難保。唇白眼無神,腹脹瀉將傾。淹氣不滃氣,雖重多生意。眼眶黑氣濃,癰疽怕此逢。房中香馥馥,是病終為福。瘡熱身微熱,輕病何須說。生死此中術,片言一可決。

腫瘍治法歌

腫瘍症,細詳明,寒熱陰陽仔細評。表實荊防宜早用,萬靈投服亦堪行。

荊防敗毒散

荊防敗毒散人參,羌獨前柴芎桔侵。枳殼茯苓同炙草,寒加蔥引表邪深。

荊芥 羌活 前胡 桔梗 川芎 防風 獨活 柴胡 枳殼 甘草 人參 茯苓 蔥白

保安萬靈丹

萬靈丹用術防風,羌活麻黃歸斛芎。天麻二烏甘蠍芥,雄黃何首北辛攻。

茅朮 麻黃 荊芥 雄黃 川芎 首烏 細辛 防風 天麻 當歸 石斛 川烏 草烏全蠍 生草 羌活

上為細末,煉蜜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黃酒送下。

裡實症亦須清,發熱心煩便結更,內疏黃連湯可進,若施沃雪疾能輕。

內消沃雪湯

內消沃雪草陳皮,乳沒青翹歸芷耆。皂甲射干銀貝芍,木香花粉大黃宜。

黃耆 歸身 陳皮 土貝 草節 花粉 赤芍 青皮 連翹 銀花 木香 乳香 沒藥白芷 山甲 角針 射干 大黃

內疏黃連湯

內疏黃連湯木香,梔歸芩芍薄荷榔。大黃桔草連翹用,邪毒消除身自強。

川連 歸身 連翹 淡芩 大黃 木香 芍藥 桔梗 黑梔 檳榔 薄荷 生草

表裡後,毒未清,真人活命飲相迎,已成勢屬難消退,消毒排膿自可平。

真人活命飲

真人活命用銀花,防芷歸陳草節加。貝母天花兼乳沒,穿山角刺酒煎賒。

防風 歸身 乳香 陳皮 花粉 山甲 沒藥 土貝 白芷 角針 金銀花 甘草節

透膿散

透膿散內用黃耆,山甲芎歸總得宜。加上角針頭自破,何妨膿毒漸輕離。

黃耆 川芎 歸身 穿山甲 角針

托裡消毒散

托裡消毒散人參,芎芍耆歸茯術臨。白芷銀花甘桔等,角針加入力偏深。

人參 川芎 桔梗 角針 銀花 白朮 歸身 茯苓 白芷 黃耆 芍藥 甘草

毒攻裡,作惡生,煩躁神昏似屬驚,護心散與臘礬丸,護心護膜自然平。

護心散

護心散內乳硃砂,豆粉還同甘草加。每服二錢開水下,應除嘔吐用無差。

綠豆粉(一兩) 乳香(三錢) 硃砂(二錢) 甘草(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開水送下。

琥珀蠟礬丸

琥珀蠟礬丸琥珀,明礬黃蠟與硃砂。雄黃蜂蜜丸成就,保護心膜效獨誇。

白礬(一兩二錢) 黃蠟(一兩) 雄黃(一錢二分) 琥珀(一錢) 硃砂(一錢二分) 蜂蜜(二錢)

煉蜜為丸服一錢。

表裡熱,口渴生,竹葉黃耆湯有名。不腫不紅陰分怯,回陽三建法誠精。

竹葉黃耆湯

竹葉黃耆湯草芩,芎歸耆芍共人參。石膏半夏兼冬地,淡竹生津解渴心。

人參 川芎 白芍 黃芩 石膏 黃耆 歸身 麥冬 甘草 竹葉 地黃 半夏

回陽三建湯

回陽三建附參耆,歸術芎苓杞獨萸。陳樸木紅甘紫草,陰疽危症足堪圖。

人參 川芎 木香 茯苓 甘杞 黃耆 歸身 厚朴 陳皮 萸肉 附子 紅花 蒼朮獨活 紫草 甘草

外治法歌

外治法,亦須評,紅腫高疼症屬輕。宜敷如意金黃散,陰症回陽照法亨。

如意金黃散

如意金黃散大黃,薑黃黃柏芷陳蒼。南星樸草天花粉,敷上腫消體便康。

花粉(十斤) 川柏(五斤) 大黃(五斤) 薑黃(一斤) 白芷(五斤) 厚朴(二斤) 陳皮(二斤) 甘草(二斤) 蒼朮(二斤) 南星(二斤)

共為細末,蔥蜜調敷。

回陽玉龍膏

回陽膏內芍南星,白芷軍姜肉桂馨。更入草烏同搗末,調加熱酒自多靈。

肉桂(五錢) 白芷(三兩) 軍姜(三兩) 草烏(三兩) 赤芍(三兩) 南星(三兩)

共為細末,元酒調敷。

神燈照

照法神燈效獨誇,麝香雄竭沒硃砂,還須紙裹香油浸,燃照熏瘡漸掩瑕。

雄黃(三分) 硃砂(二分) 血竭(二分) 沒藥(二分) 麝香(四分)

共為細末,用藥三分,綿紙裹藥捻長尺許,調麻油燃火,離瘡半寸周圍照之。

陰陽症,各半名,選用沖和效有成。根腳不收散漫者,鐵箍鐵桶法誠精。

沖和膏

沖和膏內紫荊皮,獨活菖蒲赤芍宜,白芷隨方加減法,諸般瘍症總堪醫。

紫荊皮(一兩) 石菖蒲(一兩) 獨活(三兩) 赤芍(二兩) 白芷(一兩)

共為細末,蔥蜜調敷。

鐵箍散

鐵箍花粉柏南星,官桂蟾酥半夏珍。川柏大黃兼木鱉,調敷蔥蜜效如神。

花粉(一兩) 川柏(八錢) 大黃(六錢) 半夏(三錢) 杜酥(三分) 官桂(三錢) 木鱉(三錢) 南星(三錢) 文蛤(五分)

共為細末,蔥蜜調敷。

鐵桶膏

鐵桶膏中竭麝香,膽礬輕粉鬱金良。明礬及倍並銅綠,調醋箍瘡漸復康。

五倍子(一兩) 麝香(四分) 草鬱金(二錢) 銅綠(五錢) 明礬(四錢) 輕粉(二錢) 白芨(五錢) 明礬(三錢) 血竭(五錢)

共為細末,米醋調敷。

潰瘍治法歌

瘡瘍潰,氣血移,八珍兼用十全施。飲食少進香砂使,嘔逆還將清震滋。

八珍湯

八珍湯擅理陰陽,芎芍當歸熟地黃。白朮參苓兼炙草,何愁虛弱不康強。

人參 當歸 川芎 甘草 生薑 白朮 白芍 茯苓 熟地 紅棗

十全大補湯

十全大補參耆芍,肉桂川芎熟地黃。歸術茯苓甘草炙,棗姜為引號全方。

人參 川芎 歸身 茯苓 黃耆 白朮 熟地 白芍 炙草 肉桂 生薑 紅棗

香砂六君湯

古有香砂號六君,參苓白朮藿香氳。砂仁半夏陳皮草,脾胃調和建績勳。

人參 白朮 茯苓 炙草 半夏 陳皮 砂仁 藿香 生薑 紅棗

清震湯

清震湯中益智仁,參苓柿蒂澤甘陳。棗姜附子同香附,半夏加增效似神。

人參 半夏 雲苓 附子 陳皮 澤瀉 香附 柿蒂 生薑 益智仁 生甘草 小紅棗

血虛症,疼痛頻,托裡定痛急煎斟。陽虛陰盛異功散,益胃升陽補氣神。

托裡定痛散

托裡定痛散當歸,乳沒川芎白芍隨。粟殼桂皮並熟地,瘡瘍疼痛效堪為。

熟地 歸身 乳香 白芍 肉桂 川芎 沒藥 粟殼

神應異功散

異功散內木丁香,桂附參苓可轉陽。半夏陳皮歸樸蔻,更加朮棗與生薑。

人參 附子 當歸 木香 雲苓 白朮 厚朴 半夏 丁香 陳皮 官桂 豆蔻 紅棗生薑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用陳皮,甘草升柴參朮耆。薑棗當歸同一劑,原虛不足得相宜。

人參 歸身 升麻 黃耆 生薑 白朮 陳皮 柴胡 炙草

虛熱病,煩躁頻,養營湯服可回春。佐以歸脾兼參朮,調服平常是最珍。

人參養營湯

養營湯內術參歸,白芍陳皮桂與耆。甘草地黃並五味,茯苓遠志棗姜宜。

人參 熟地 白芍 遠志 茯苓 白朮 歸身 五味 桂心 陳皮 黃耆 甘草 紅棗生薑

歸脾湯

歸脾湯用術參耆,歸草雲苓遠志隨。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薑棗益心脾。

人參 當歸 木香 雲苓 龍眼 白朮 遠志 棗仁 甘草 生薑 黃耆 紅棗

托裡法,有四方,清中和建又溫湯。陰陽寒熱須添定,加減臨時仔細詳。

托裡清中湯

托裡清中湯茯苓,術冬五味桔人參。棗姜半夏陳皮草,專治瘡瘍咳嗽侵。

人參 麥冬 陳皮 桔梗 甘草 白朮 五味 半夏 茯苓 生薑 紅棗

托裡和中湯

托裡和中半夏投,參苓白朮木香留。陳皮炙草煨姜共,價值千金效可收。

人參 木香 茯苓 煨姜 白朮 半夏 陳皮 炙草

托裡建中湯

托裡建中附子強,參苓白朮炮姜良。還須半夏同甘草,補氣回陽儘可嘗。

人參 茯苓 附子 炙草 白朮 半夏 炮姜

托裡溫中湯

托裡溫中益智良,木香白蔻與乾薑。參苓陳術羌附子,甘草丁香功倍強。

人參 木香 丁香 茯苓 羌活 白朮 陳皮 白蔻 炙草 乾薑 附子 益智仁

瘡瘍症,已潰膿,清涼紅勝兩相從。腐淨肌生紅肉豔,玉紅八寶法宜宗。

清涼膏

清涼膏地血餘歸,木鱉元參乳沒隨。白芷生軍輕芍桂,培加阿魏柳槐枝。

官桂(二斤三兩) 生軍(二斤三兩) 當歸(二斤三兩) 赤芍(二斤三兩) 元參(二斤三兩) 木鱉(二斤三兩) 沒藥(十兩,去油) 阿魏(二兩五錢) 血餘(十三兩) 白芷(二斤三兩) 乳香(一斤,去油) 輕粉(十三兩,後入) 生地(二斤三兩) 槐枝(一百四十兩) 柳枝(一百四十兩) 麻油(一百斤)

上藥入麻油內,武火煎至渣枯濾去,將淨油再熬至滴水成珠,每斤油加緯丹四兩,收膏瓷缽收貯取用。

紅勝丹

紅勝丹即是三仙,去腐生新最自然。礬末水銀硝共用,清涼膏盡治瘡穿。

水銀(一兩) 火硝(一兩) 白礬(一兩)

上藥共研細,用小鐵鍋盛貯,以碗蓋之,咸泥封固,升三炷香為度。

玉紅膏

玉紅膏子善生肌,血竭歸身輕粉施,白芷甘占同紫草,麻油熬好用何疑。

白芷(五錢) 甘草(一兩二錢) 歸身(二兩) 血竭(四錢) 白占(二兩) 紫草(二錢) 麻油(一斤) 輕粉(四錢)

先用當歸甘紫草白芷入油浸三日,銅勺內熬枯色,去渣再下血竭、次下白占,臨好收入輕粉細末。

八寶丹

長肉生肌八寶丹,珍珠琥珀乳香良,兒茶沒象梅花片,龍骨麒麟竭更強。

珍珠(三錢) 琥珀(一錢) 象皮(一錢) 龍骨(一錢) 梅片(一錢) 血竭(一錢) 乳香(一錢,去油) 沒藥(一錢) 兒茶(一錢)

共為細末,摻於膏藥上,長肉生肌為最。

頭部

百會疽

百會疽由巔頂生,經居督脈勢非輕。初如粟米如錢樣,甚似葡萄似鐵成。高腫法宜清毒火,陽虛溫補急相迎。腫連耳後痰聲動,三候須知命必傾。

透腦疽

透腦疽生百會前,形如雞子痛而堅。膿稀軟漫為虛症,實腫焮疼陽自然。

侵腦疽

侵腦疽生透腦旁,穴名五處是其鄉。太陽濕火頻攻發,輕重陰陽須審詳。

佛頂疽

佛頂疽居督上星,太陽積熱失調停。不論虛實皆危險,潰爛延綿黑陷形。

玉枕疽

玉枕疽生督脈經,症由積熱挾風侵。位居枕骨牽連腦,高腫為陽紫陷陰。

治法歌

百會疽,透腦疽,侵腦相同玉佛疽。梅花五氣丹須用,再進黃連救苦祛。

通因用,活命丹,玉屏茄蒂細推詳。已成托裡排膿散,潰後宜投補益良。

梅花五氣丹

梅花五氣丹輕粉,乳沒辰砂麝片酥,加上雄黃並血竭,此方原是出仙都。

冰片(五分) 輕粉(六分) 乳香(一錢) 沒藥(一錢) 辰砂(六分) 麝香(五分) 蟾酥(二錢) 雄黃(一錢) 血竭(一錢)

共為細末,將蟾酥陳元酒化開為丸,辰砂作衣如桐子大,每服三丸熱酒送下。

黃連救苦湯 (初起通用)

黃連救苦葛升銀,柴芍芎歸翹桔芩。羌活防風甘草共,腦疽煎服奏功欽。

葛根 歸身 防風 桔梗 銀花 升麻 芍藥 羌活 淡芩 甘草 柴胡 川芎 連翹黃連

玉屏風散 (表虛挾風宜用)

玉屏風散兩般奇,只用防風與炙耆,補散同斟成佐使,風寒從此可能移。

防風 黃耆(一方加白朮)

茄蒂湯 (通用)

茄蒂湯中制首烏,能醫封口自消無。總由濕毒還兼腎,是劑湯頭精氣扶。

茄蒂 制首烏

托裡消毒散 透膿散 (已成者用之)

見腫瘍。

八珍湯 (潰後用之)

見潰瘍。

額疽

額疽火毒結成功,左右膀胱正督逢,焦黑無膿為重症,高疼紅腫毒輕鬆。

治法歌

額疽症,初荊防,繼用真人活命方,已成消毒投無謬,潰後仍宜補托良。

荊防散 (初起寒熱先宜散之)

活命飲 (未成和之)

托裡消毒散 (已成者托之)

皆見腫瘍。

潰後內外治法照潰瘍門。

鬢疽

鬢疽三焦膽二經,症由積熱怒凝成。此經氣足營虛症,潰腐惟宜膿見輕。

夭疽銳毒

上為銳毒左夭疽,膽腑之經耳後居,鬱火怒凝成斯症,十人患此九難除。

耳後疽

耳後疽生耳摺間,三焦肝膽火風炎,有頭紅腫焮為順,黑陷根平木痛淹。

耳根毒

耳根毒發似痰生,腫痛焮紅伏鼠形。風火相兼肝膽蘊,桑丹清毒用之靈。

治法歌

鬢疽症,銳毒夭,耳後疽生肝膽苗。宜進桑丹清毒飲,清肝湯更最功超。

若已成,托裡方,潰後宜投補益湯。外敷如意金黃散,內服如神靈寶良。

桑丹清毒飲 (初起邪輕裡熱者用之)

桑丹清毒飲連翹,羚角天花甘草稍。赤芍菊花連土貝,茅根配入力偏饒。

桑葉 連翹 花粉 土貝 丹皮 赤芍 甘菊 生草 黃連 羚角 茅根

柴胡清肝湯 (通用)

柴胡清肝芎芍歸,黃苓梔子地黃依。防風牛蒡天花粉,甘草連翹有化機。

柴胡 連翹 歸身 黃芩 生草 生地 牛蒡 赤芍 黑梔 川芎 花粉 防風

靈寶丹

靈寶蟾酥麻大黃,天麻月石術雄黃,沉香丁麝辰砂草,冰片梅花最合方。

茅朮(一兩五錢) 辰砂(三兩) 麝香(二錢五分) 甘草(一兩) 麻黃(一兩) 丁香(三錢) 天麻(一兩) 大黃(一兩) 月石(五錢) 雄黃(一兩五錢) 冰片(五分) 沉香(三錢)蟾酥(四錢五分)

共為細末,燒酒泛丸,辰砂為衣如芥子大,每服二十丸甘菊湯送下。

托裡消毒散 (已成者托之)

如意金黃散 (外敷)

皆見腫瘍。

內外治法照腫潰二瘍門。

油風

油風毛髮起乾焦,淫癢滋蔓勢甚驕。血鬱風邪宜砭法,養真海艾最功超。

神應養真丹

神應養真丹木瓜,當歸羌芍共天麻。川芎熟地菟絲子,煉蜜為丸酒服誇。

當歸(一兩五錢) 芍藥(一兩五錢) 羌活(五錢) 川芎(五錢) 天麻(一兩五錢) 熟地(三兩) 木瓜(一兩) 菟絲(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黃酒送下,甘菊湯亦可。

海艾湯

海艾湯中甘菊花,防風海艾薄荷誇,甘松藁本蔓荊子,荊藿同煎效不差。

防風 菊花 海艾 甘松 蔓荊子 薄荷 藿香 藁本 荊芥

各二錢煎洗。

白屑風

白屑風生面與頭,浸淫騷癢屑風浮,久而風鬱延成燥,須擦黃連膏自瘳。

祛風換肌丸

換肌丸用石菖蒲,牛膝胡麻參首烏。甘草靈仙蒼朮等,芎歸花粉共相扶。

首烏(四兩) 當歸(一兩五錢) 川芎(五錢) 胡麻(三兩) 牛膝(二兩) 花粉(一兩五錢) 苦參(三兩) 蒼朮(七錢) 菖蒲(七錢) 甘草(五錢) 靈仙(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酒泛為丸,每服三錢,豨薟湯送下。

黃連膏

黃連膏用大黃連,芩蠟麻油細細煎,熬就瓷瓶收貯好,諸風瘡癢擦之痊。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大黃(二兩) 黃蠟(六兩) 麻油(二斤)

先用三黃入麻油,煎枯去渣再熬,臨好收入方上黃蠟,瓷杯收貯。用時先以手擦患處發熱,以膏搽之。

禿瘡

禿瘡風熱化生蟲,瘙癢難堪卻不紅,白痂如錢生髮內,宜投通聖並消風。

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聖芍將軍,枳殼芎歸薄術芩。甘草荊防翹滑石,石膏麻桔朴硝斟。

防風 麻黃 芍藥 連翹 大黃 荊芥 石膏 黃芩 桔梗 川芎 薄荷 白朮 當歸枳殼 滑石 朴硝 生草

潤肌膏

潤肌膏內用麻油,紫草當歸一處投。能擦禿瘡枯穡色,加之黃蠟效應收。

當歸(五錢) 紫草(一錢) 黃蠟(五錢) 麻油(四兩)

上藥濃煎,去渣慢熬,臨好入黃蠟收膏頻擦患處。

麥錢散

麥錢原擦白禿瘡,硫黃白信要相當。川椒生熟枯礬末,配以煙膠一掃光。

小麥面(一斤) 硫黃(四兩) 白砒(一兩) 煙膠(八兩) 川椒(三兩) 生礬(二兩) 枯礬(二兩)

共為細末,麻油調敷擦藥蟲死風散,白皮枯色不退,以前方潤肌膏擦之。

肥瘡

肥瘡風濕兩凝成,淫癢滋蔓黃水頻。外面宜敷青蛤散,消風內服自開陳。

消風散

消風散內地歸身,蟬蛻荊防蒼苦參,知母胡麻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侵。

地黃 防風 蟬蛻 知母 石膏 胡麻 荊芥 牛蒡 苦參 木通 蒼朮 當歸 生草

青蛤散

肥瘡青蛤最神良,蛤粉相兼青黛涼,煅石膏同輕粉柏,香油豬膽共同方。

青黛(三錢) 蛤粉(一兩) 石膏(一兩) 輕粉(五錢) 川柏(五錢)

共為細末,豬膽麻油調敷。

螻蛄癤

螻蛄癤是擅拱頭,大小須分各有由,胎毒膜多堅且小,大而焮腫暑邪留。

治法歌

擅拱頭,胎毒由,宜將三品毒能瘳,衣膜化淨生肌散,八寶清涼功可收。

螻蛄癤,暑熱成,清涼紅勝盡能平。風邪郁久難收斂,宜用敗銅散勻輕。

內服法,赤有方,暑熱黃連消毒湯。胎毒綿延經久者,真珠七寶用之康。

三品錠

三品錠子是神良,白信雄礬又乳香,研末共調為錠子,疔疽瘰癧用之康。

明礬(二兩) 白信(一兩) 雄黃(二錢四分) 乳香(去油,一錢三分)

砒、礬二味為末,入罐煅紅,𢚝白煙旋起為度,放地上涼一宿取出,將乳香雄黃二味和勻,前藥共研極細,麵漿為條,陰乾聽用。治瘡瘍成管將條插於患處膏蓋。然此藥下之疼痛頗甚,小兒及體弱者不宜輕用,惟古方針頭散為最妥。

敗銅散

敗銅散治潰風傷,瘙癢侵淫滋水瘡,舊罐化銅研細末,麻油調用擦之強。

化銅舊罐研細末,香油調敷。

輕乳生肌散

輕乳生肌治腐瘍,石膏冰竭乳輕鑲,若然有水加龍芷,雞內金加收口良。

石膏(一兩) 血竭(五錢) 乳香(五錢) 輕粉(五錢) 冰片(一錢)

有水加真龍骨(一錢) 白芷(一兩) 不收口加雞內金(一錢),炙為末摻之。

七寶丹

珍珠七寶用牛黃,琥珀辰砂滴乳方。冰片甘黃珠粉共,胎元火毒盡消詳。

珍粉(四分) 琥珀(二錢) 甘黃(一錢) 辰砂(五分) 犀黃(三分) 冰片(三分) 滴乳石(三錢)

共研極細,用藥三分加入白飛面五分,土茯苓湯送下。

黃連消毒飲

黃連消毒飲連翹,黃柏山梔芩草調。內熱口乾煩躁甚,更加牛蒡自然消。

川連 連翹 山梔 生草 川柏 牛蒡 淡芩

玉紅膏 八寶丹 紅勝丹 清涼膏 皆見潰瘍。

面部

顴瘍顴疽

顴瘍疽症似榴形,風熱相凝致結成,瘍起焮紅浮腫痛,疽生堅硬木麻行。

內外治法照腫潰瘍門。

顴疔

顴疔初發似椒形,病屬陽明火毒成,堅硬木麻根散漫,更兼寒熱癢疼行。

犀角地黃湯 (熱極焦煩者用)

犀角地黃湯芍藥,更兼一味牡丹皮。陽明積熱皆堪服,止血還須用此醫。

犀角 地黃 赤芍 丹皮

拔疔散

白降原來即拔疔,水銀月石火硝勻,鹽礬硇皂皆堪用,白信還須煅煉真。

水銀(三錢) 火硝(三錢) 月石(三錢) 食鹽(三錢) 皂礬(三錢) 白砒(二錢) 明礬(三錢) 硇砂(二錢)

以上八味傾入陽城罐內,微火結胎,次用粗瓷盆一隻,將陽城罐覆於盆上,以鹽泥封固。另用木桶一隻傾入涼水,將瓷盆磚襯安好。再用粗瓦缽一個,中底鑿一個圓孔,套於陽城罐底,以炭火架於缽內,煅煉三炷香為度。

桑丹清毒飲 (加地丁草通用)

靈寶丹 皆見鬢疽。

如意散 見腫瘍。

清涼膏 三仙丹 見潰瘍。

面發毒

面發毒在頰車成,初起滋延似豆生。腫破焮疼黃水盛,症由風熱客陽明。

涼膈散

涼膈散用石膏芩,梔薄連翹淡竹尋。更入朴硝相共用,欲攻須用大黃欽。

薄荷 連翹 大黃 石膏 淡芩 黑梔 朴硝 竹葉

荊防敗毒散 (在表者用之) 見腫瘍。

青蛤散 見肥瘡。

痄腮

痄腮胃熱是其端,初起焮疼熱復寒。高腫色紅風與熱,皆緣濕熱共摧殘。

柴胡葛根湯 (表實用)

柴葛湯中花粉甘,連翹牛蒡石膏添。升麻桔梗黃芩共,邪隙陽明此合含。

柴胡 升麻 連翹 桔梗 生草 葛根 花粉 牛蒡 淡芩 石膏

四順清涼飲 (裡實用)

四順清涼飲最佳,防風羌活草連翹。當歸梔子生軍芍,胃熱能教一劑消。

防風 羌活 當歸 黑梔 赤芍 連翹 生草 大黃

真人活命飲 如意散 見腫瘍。

潰後治法照潰瘍門。

骨槽風

骨槽風本屬陰方,外被風邪久戀留。初起痠疼微赤腫,潰而遲斂足堪憂。

清陽散火湯 (初起)

清陽散火用翹芩,白芷荊防牛蒡升。甘石蒺藜相共用,當歸活血最堪稱。

防風 連翹 白芷 淡芩 石膏 荊芥 牛蒡 蒺藜 生草 當歸 升麻

中和湯 (潰後)

中和白芍樸芎歸,甘草參耆桔梗隨。肉桂芷防薑棗藿,煎來一飲可舒眉。

人參 防風 歸身 桔梗 紅棗 白芷 肉桂 白芍 藿香 生薑 黃耆 川樸 川芎生草

真君妙貼散

真君妙貼散奇方,白麵硫黃蕎麵鑲。三味共和為餅子,陰乾研末貼敷良。

硫黃(二斤) 蕎麵(二斤) 白麵(二斤)

共為細末,用清水和拌得宜,曬成麵餅,俟陰乾,研細,清水調敷。

清涼膏 三仙丹 見潰瘍。

發頤

發頤紅腫有堅綿,經屬陽明胃腑傳。汗水脈浮邪在表,咽喉腫痛太陰連。

荊芥敗毒散 托裡透膿散 如意散 皆見腫瘍。

靈寶丹 見鬢疽。

潰後照潰瘍門。

時毒

初生時毒類傷寒,漫腫無頭頤項傍。因感四時瘴癘氣,治分壯弱兩途方。

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飲芩蠶,元草參陳牛蒡連。柴桔翹蘭兼馬勃,升麻少用水同煎。

人參 連翹 淡芩 元參 生草 升麻 牛蒡 川連 桔梗 制蠶 柴胡 陳皮 馬勃板藍根

托裡透膿散 如意金黃散 皆見腫瘍。

靈寶丹 見鬢疽。

潰後照潰瘍門。

鳳眉疽

鳳眉疽在兩眉稜,形長如瓜漫腫行。肝膽小腸膀胱熱,心煩嘔逆頗非輕。

眉心疽

眉心疽在印堂生,堅腫為疽木痛行。督脈氣凝風熱阻,治宜輕散又宜清。

龍泉疽

龍泉疽起在人中,麻癢兼疼赤豆紅。風熱上焦攻督脈,憎寒壯熱治疔同。

虎鬚毒

虎鬚毒在下頜生,積熱熏蒸胃腎成。癰腫焮紅兼脹痛,疽形堅硬木麻行。

治法歌

眉心疽,與虎龍,癰疽治法用之同。根堅麻癢成疔者,清毒桑丹建大功。

活命飲(通用)

透膿散(已成)

金黃散 皆見腫瘍。

桑丹(清毒飲治疔)

靈寶丹 皆見鬢疽。

拔疔散 見顴疔。

項部

腦疽

腦疽症發勢非輕,左右膀胱督脈生。輕重應將順逆辨,陰偏陽正細論評。

天柱疽

天柱疽生天柱骨,上焦風火濕瘀凝。高疼紅腫為輕症,平塌陽虛毒內勝。

治法歌

正腦疽,天柱疽,內外皆同百會疽。初服真人活命飲,透膿托裡用無虞。

真人活命飲 托裡透膿湯 見腫瘍。

內外治法俱照百會疽。

纏頸風痰

風邪痹阻少陽經,纏頸風痰是此生。寒熱脈來浮更數,腫連耳後動痰聲。

疏邪和解湯

疏邪和解用柴胡,白芥連牛枳桔蘇。馬勃制蠶兼土貝,鉤鉤生草共相扶。

柴胡 連翹 蘇梗 桔梗 制蠶 土貝 牛蒡 枳殼 生草 馬勃 芥子 鉤鉤

紫金錠

古遺太乙紫金方,山菇千金雄麝香。大戟辰砂五倍子,米漿為錠效神良。

山菇(二兩) 五倍子(一兩) 大戟(一兩五錢) 雄黃(三錢) 麝香(三錢) 千金子(一兩) 辰砂(三錢)

上藥研極細末,糯米漿作錠。

托裡透膿散 見腫瘍。

靈寶丹 見鬢疽。

潰後宜補托。

鎖喉癰

鎖喉癰發項前腦,風熱熏蒸肝肺中。紅腫相兼寒熱甚,黃連消毒效無窮。

黃連消毒飲 見擅拱頭。

托裡透膿散 如意散 見腫瘍。

潰後宜補托。

瘰癧

瘰癧三陽總一名,項前頸後側傍生。氣筋痰濕名難異,鬱熱傷肝恚怒成。

瘰癧症、是總名,痰濕風熱氣鬱凝。連翹消毒祛熱毒,風鬱防風解毒應。

連翹消毒飲

連翹消毒飲陳皮,甘桔元參歸芍梔,芩葛射干花粉共,紅花還與大黃宜。

葛根 連翹 歸身 淡芩 陳皮 元參 桔梗 赤芍 黑梔 生草 花粉 紅花 大黃射干

防風解毒湯

防風解毒湯荊桔,牛蒡燈心草石膏。枳殼薄荷知母術,芎連共入莫相逃。

防風 連翹 桔梗 薄荷 蒼朮 荊芥 牛蒡 枳殼 生草 知母 川芎 石膏 燈心

外受風,氣阻凝,藿香正氣飲堪憑。此係初感淫邪發,散泄風邪自可興。

藿香正氣飲

藿香正氣用甘蘇,大腹陳皮桔梗扶。白朮茯苓並半曲,白芷厚朴棗姜符。

藿香 陳皮 桔梗 茯苓 生草 紫蘇 半曲 白芷 厚朴 腹皮 姜渣 紅棗 白朮

筋癧症,痰癧名,內傷氣鬱怒凝成。養陰軟堅湯通用,潰後宜投補托行。

養陰軟堅湯

養陰軟堅牡蠣參,海石雲苓貝地星。昆布麥冬同海帶,陳皮甘草自多靈。

海石 麥冬 川貝 雲苓 橘紅 沙參 生地 牡蠣 生草 海帶 昆布 南星

巴膏(未潰者貼之。)

巴膏內用多般藥,穿山甲山梔血竭研。硇乳兒茶血餘炭,桑枝桃杏柳槐全。

硇砂(六兩) 穿甲(二十六兩) 兒茶(三兩) 桃枝(二十一兩) 柳枝(二十一兩) 山梔(五斤) 血餘(十二兩) 乳香(十兩) 槐枝(二十一兩) 杏枝(二十一兩) 血竭(三兩) 桑枝(二十一兩) 麻油(四十斤,每斤用緯丹四兩煎成。)

三仙丹 清涼膏 見潰瘍。

三品錠 見擅拱頭。

以上三方潰後用。

石痰

石痰生髮項之傍,堅硬渾如石更剛。肝鬱氣凝經絡里,潰時法照癧瘡方。

香貝養營湯

香貝養營湯四君,四物桔附貝同陳。兩方氣血宜多服,筋癧投之效更神。

人參 於朮 歸身 陳皮 川芎 熟地 雲苓 白芍 桔梗 香附 川貝 甘草 生薑紅棗

失榮症

失榮誠是失榮緣,耳後多生頸項前。初起如痰堅不動,潰時皮色愈剛堅。綿延日久形消瘦,若是翻花難許痊。

滋營散堅湯

滋營散堅四物湯,參苓甘桔術陳當。升麻 香附同川貝,海粉紅花昆布嘗。

人參 歸身 海粉 紅花 桔梗 熟地 白芍 川貝 陳皮 炙草 白朮 川芎 雲苓香附 昆布 升麻 生薑 紅棗

背部

上中下三發背

三發火毒督鄉成,屬肝中發對心生。肺經上發天柱下,下發由來責腎行。

治法照癰疽門。

上搭手

上搭手生肺俞身,左右名同別有因。左發屬肝右屬肺,總由氣鬱怒凝神。

中搭手

中搭手近膏肓穴,經屬膀胱脊骨傍。怒火七情皆蘊就,陰陽寒熱細推詳。

下搭手

下搭手生膀胱徑,盲門穴上腫形成。房勞過度生毒火,紅腫為陽紫陷傾。

六郁湯

六郁湯內用川芎,半夏陳苓香附同。梔草砂仁蒼朮等,濕痰流絡即時通。

香附 陳皮 茯苓 蒼朮 生草 川芎 半夏 黑梔 砂仁

內外治法照癰疽門。

腰部

腎俞發

腎俞由來發腎經,皆緣酒色濕瘀成。房勞怒火雙生髮,紅活為陽黑陷傾。

人參養營湯 見潰瘍。

內外治法照癰疽門。

纏腰火丹

纏腰火丹蛇串名,紅黃乾濕各分形。肝心脾肺風濕熱,纏遍腰間藥不靈。

解毒瀉心湯(乾燥疼痛者用)

解毒瀉心湯梔子,荊防牛蒡石膏全。芩連滑石元參草,知母還同通草煎。

防風 川連 牛蒡 黑梔 元參 荊芥 淡芩 石膏 滑石 生草 通草 知母

除濕胃苓湯(濕爛作癢者用)

除濕胃苓用桂枝,樸苓通草黑山梔。陳皮滑石防風草,二術豬苓澤瀉施。

桂枝 川樸 雲苓 黑梔 木通 蒼朮 白朮 陳皮 澤瀉 生草 防風 豬苓 滑石

柏葉散

柏葉散是用將軍,側柏雄黃川柏輕。赤豆相同蚯蚓類,共研細末貯瓷罌。

側柏葉(五錢) 黃柏(五錢) 雄黃(三錢) 輕粉(三錢) 蚯蚓糞(五錢) 大黃(五錢) 赤豆(三錢)

上為細末,柏葉汁調敷。

眼部

眼疱菌毒

菌毒生於眼睫邊,形如黑豆亮而圓,頭大蒂小垂眼下,鬱熱相兼脾濕纏。

治法歌

眼菌毒,服清脾,左手指甲墊襯宜。右手披針須切下,翠云止血最堪醫。

涼膈清脾飲

涼膈清脾飲薄荷,荊防生地石膏和。黃芩赤芍連翹等,甘草山梔效更多。

防風 連翹 薄荷 生地 黑梔 荊芥 赤芍 淡芩 石膏 生草

翠云錠

翠云錠子最相宜,銅綠杭連輕粉依。細末共研為錠子,此方神效世間稀。

銅綠(一兩) 輕粉(一錢) 杭粉(五兩) 黃連(一兩)

上藥共為細末,米漿為錠。

眼丹

眼丹上下眼疱生,紅腫焮疼風熱成。宜服桑丹清毒飲,已成托裡透膿行。

桑丹清毒飲 見鬢疽。

透膿散 如意散 見腫瘍。

內外治法照癰疽門。

漏睛瘡

漏睛瘡在大眥生,風濕肝經鬱熱成。腫痛潰膿稠更順,頻流清水長難平。

六味地黃丸(日久成漏)

聞稱六味地黃丸,辛淡甘鹹又苦酸。山藥丹苓萸肉澤,磨為細粉蜜糖丸。

地黃 山藥 丹皮 澤瀉 萸肉 雲苓

上為細末蜜丸。

桑丹清毒飲 見鬢疽。

三仙丹 清涼膏 如意散 見潰瘍。

鼻部

鼻疔

鼻疔生於鼻孔中,肺經積熱自成功。桑丹清毒宜初服,尚若神昏犀地逢。

桑丹清毒飲 靈寶丹 見鬢疽。

犀角地黃湯 見顴疔。

離宮錠

離宮錠子治諸疔,漫腫無頭涼血傾。血竭硃砂為細末,膽礬蟾射墨須京。

血竭(三錢) 硃砂(二錢) 膽礬(三錢) 京墨(一兩) 蟾酥(三錢) 麝香(一錢五分)

上為細末,涼水為錠。

鼻䘌瘡

鼻䘌瘡多生小兒,兩傍鼻下爛斑施。總由風熱來乘肺,膿水浸淫癢莫持。

澤瀉散

澤瀉散中藥四般,鬱金澤瀉黑梔甘。等分作末調和服,鼻䘌瘡生治更堪。

澤瀉 鬱金 黑梔 生草

青蛤散 見肥瘡。

鼻淵

鼻淵濁涕鼻中流,久患淋漓血水憂。膽熱風寒移腦戶,綿延最怕蝕蟲留。

奇授藿香丸

奇授藿香丸更仙,還將豬膽汁同煎。鼻淵腦漏皆堪用,三服能教病即痊。

藿香(八兩)

豬膽汁為丸。

鼻痔

鼻痔初生榴子形,久垂紫硬氣難行。肺經風熱相兼濕,內服辛夷外點平。

辛夷清肺飲

辛夷清肺飲黃芩,百合山梔知母論。甘草升冬兼枇葉,還須更入石膏吞。

辛夷 升麻 麥冬 黑梔 生草 淡芩 知母 百合 石膏 枇杷葉

硇砂散

硇砂散用硇砂君,輕粉雄黃冰片馨。能點鼻瘡風熱症,請君一試便知靈。

硇砂(一錢) 雄黃(三分) 冰片(五釐) 輕粉(三分)

鼻衄

鼻衄頻頻血不停,皆緣熱甚血來紛。宜投生地芩連飲,炒黑山梔研末聞。

生地芩連湯

生地芩連連桔梔,柴芎芩地芍甘知。犀牛角棗磨金墨,茅汁還兼藕汁施。

生地 連翹 柴胡 桔梗 知母 淡芩 川連 川芎 黑梔 生草 犀角 赤芍 大棗茅汁 藕汁 金墨

肺風粉刺

肺風粉刺太陰經,酒濕熏蒸出此形。焮腫色紅如赤豆,枇杷清肺飲多靈。

黃芩清肺飲

黃芩清肺飲芎歸,赤芍防風生地投。乾葛連翹花粉共,紅花又入薄荷頭。

生地 歸身 連翹 赤芍 葛根 淡芩 川芎 花粉 薄荷 紅花 防風

枇杷葉丸

枇杷丸內枇杷君,花粉黃芩甘草臣。能治肺風粉刺症,服之敢教病離身。

黃芩 花粉 生草 枇杷葉

顛倒散

此藥緣何顛倒名,大黃寒極硫黃溫。同為細末堪勝任,涼水調塗粉刺痕。

大黃 硫黃

研為細末,涼水調敷。

耳部

黑疔

黑疔耳竅暗藏生,色黑根深椒目形。疼痛好如針刺損,皆緣火毒始能停。

治法歌

黑疔症,耳竅生,消毒黃連效可呈。宜用蟾酥滴耳內,腎經火毒自能平。

蟾酥丸

蟾酥丸效獨稱雄,乳沒砂礬輕粉舂。銅綠膽礬寒水石,蝸牛原麝共和同。

蟾酥(二錢,酒化) 輕粉(五分) 枯礬(一錢) 寒水石(一錢,煅) 銅綠(一錢) 沒藥(一錢) 膽礬(一錢) 麝香(一錢) 雄黃(二錢) 蝸牛(二十一個) 乳香(一錢) 硃砂(三錢)

將蝸牛搗爛為丸,硃砂為衣,每服三丸,黃酒送下。治黑疔水磨滴耳內。

黃連消毒飲 見擅拱頭。

耳痔菌挺

耳痔菌挺耳竅生,腎肝胃火結凝停。微疼腫脹兼流水,寒久能教人重聽。

梔子清肝湯(通用)

梔子清肝湯芍芎,柴芩牛蒡石膏同。黃連歸草丹皮等,用水同煎一處從。

柴胡 當歸 淡芩 丹皮 川芎 石膏 赤芍 川連 黑梔 生草 牛蒡

硇砂散 見鼻疔,少許點之。

口部

大人口破

大人口破實虛分,腐爛焮疼實火因。不腫少紅稀白點,皆緣虛火細詳真。

涼膈散 見面發毒,實火用之。

六味丸 見漏睛瘡,虛火用之。

柳青散

柳青散用好川連,芩柏兒茶白芷研。青黛薄荷梅片草,竹筒吹末效如仙。

川連(二錢) 川柏(四錢) 梅片(一錢) 薄荷(五錢) 淡芩(二錢) 兒茶(四錢) 白芷(一錢) 甘草(五分) 青黛(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吹之。

口糜

口糜陽火與陰虛,濕水乘脾膀胱居。濕與熱邪熏胃口,色紅腐爛痛難舒。

導赤湯

導赤湯中地木通,草梢竹葉四般功。口糜淋痛堪煎服,引熱同歸小便中。

生地 木通 生草 竹葉

清涼散毒湯

清涼散毒治陽明,土貝連翹牛蒡侵。豆豉薄荷赤芍等,甘黃薇露與黃芩。

薄荷 連翹 淡芩 豆豉 赤芍 牛蒡 甘中黃 土貝母 野薔薇露

柳青散 見口破。

唇部

反唇鎖口疔

反唇疔發在唇稜,嘴角還名鎖口疔。粟米堅疼麻癢痛,心經胃火毒邪停。

桑丹清毒飲 見鬢疽。

清涼膏 三仙丹 見癰疽。

拔疔散 見顴疔。

離宮錠 見鼻疔。

繭唇風

繭唇脾胃火邪成,豆粒還如蠶繭形。潰若翻花堅更痛,久成消渴火邪刑。

消涼甘露飲

消涼甘露地柴芩,犀角茵陳石斛珍,甘草麥冬知枳殼,還加枇葉用多神。

犀角 石斛 銀柴 淡芩 枳殼 生地 茵陳 知母 甘草 枇葉 麥冬

離宮錠 見鼻疔。

齒部

牙衄

牙衄頻頻血不停,腎與胃生實虛因。實多口臭牙堅固,虛者牙搖痛莫伸。

清胃散(實火)

清胃散中用石膏,芩連生地不相饒。丹皮加上升麻好,胃熱陽明立刻消。

石膏 黃連 生地 丹皮 升麻 淡芩

玉女煎(虛火)

玉女煎中用石膏,膝知麥地黃相邀。少陰不足陽明盛,擬此湯頭功最高。

石膏 麥冬 懷膝 知母 生地

柳青散 見口破。

六味丸 見漏睛瘡,虛者用之。

鑽牙疳

鑽牙疳發在牙根,硬骨如針突出生,痛似剛刀相刺損,皆由肝胃熱凝成。

蘆薈消疳飲

蘆薈消疳飲薄荷,元參甘桔共柴胡。升翹牛蒡羚羊角,梔石川連竹葉扶。

蘆苓 柴胡 元參 升麻 黑梔 羚角 牛蒡 桔梗 薄荷 生草 川連 連翹 石膏竹葉

口疳藥

鑽牙疳藥用兒茶,龍骨辰砂柏芷嘉,甘薄濂珠龍腦片,加之中白效堪誇。

兒茶 硃砂 珠粉 白芷 川柏 薄荷 甘草 龍骨 梅片 人中白

各為細末吹之。

牙疔

牙縫生疔胃火成,大腸濕熱失調停。形如粟米連腮腫,麻癢相兼即黑疔。

清涼散毒湯 見口糜。

拔疔散 見顴疔。

靈寶丹 見鬢疽。

牙癰

牙癰胃熱腫牙床,寒熱兼疼痛莫當。膿水稀流難保愈,多生骨肉犯寒涼。

荊防敗毒散 見腫瘍。

如意金黃散 見腫瘍。

靈寶丹 見鬢疽。

柳青散 見口破。

清涼散毒湯 見口糜。

走馬牙疳

走馬牙疳症不輕,郁邪病後毒凝成。牙根腐臭頻流血,齒落穿腮治不平。

蘆薈消疳飲 見鑽牙疳。

青蓮膏

青蓮膏帖腐牙疳,化腐消疳效更堪。乳射白砒輕粉黛,油調細末切宜諳。

青黛(二錢) 乳香(一錢) 輕粉(一錢) 麝香(五分) 白砒(一分)

上為細末,麻油調攤油紙上,剪小帖於患處,換藥以米泔水漱淨。

牙疳散

走馬牙疳川樸梔,梅花冰片棗羅施。人中白又加青黛,研末頻將朝夕吹。

人中白(五錢) 青黛(一兩) 黑梔(五錢) 黑棗(三兩,去核包川樸煅) 松羅茶(五錢)冰片(一錢) 川樸(五錢)

上為細末。

爛牙疳

爛牙疳症為何生,風火瘀凝襲胃成。口臭只緣胃生甚,齒根腐爛血膿行。

清涼散毒湯 見口糜。

柳青散 見口破。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