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志
上有体国经野之政,下有任土作贡之谊。况近在畿辅呼吸可通生聚休息,朝廷之恩也,则急公奉上,讵非小民之职哉?顾深泽以丸邑党滹𫞚冲,所产之民之物不过如此。向者田赋亩以五分有半,计较他邑独重。自均摊丁匠之后,溢于旧额者,岁又八百二十余金,而民力维艰矣。莅斯邑者,上之胪陈民瘼,为之请命,次则考其端委而寓。抚字于催科焉,岂徒按籍以征求哉?志食货。
田赋
一、原额民地二千百顷四十三亩四分八厘。顺治十年开荒入额地八亩九分三厘五毫,康熙三年奉部文拨入顺治十八年折少荒地一十三亩六厘五毫。康熙三年清出自首民熟地二十二亩九分。康熙十六年清出自首民熟地九十九亩八分八厘六毫。康熙十七年清出自首民熟地一顷三十七亩五分九厘六毫。以上共地二千七百三顷二十五亩八分六厘二毫,俱照民地则例,每亩征正供、杂办并加增银五分四厘四毫八忽九微七纤四尘四埃三渺,遇闰每亩加征银一厘九毫二丝五忽一纤六尘五埃一。康熙以前节年开荒地二十四顷九亩六分三厘。康熙二年开荒地二十亩。康熙、康熙三年查出开垦荒地四顷二十八亩九分七厘。康熙十六年开垦荒地一十九顷一十一亩一分四毫。康熙十七年开垦荒地二顷六十九亩八厘,康熙十九年开垦荒地六顷七厘一毫。以上共地五十六顷三十八亩八分五厘五毫,俱照开荒例,每亩征银三分,遇闰加征如民地一,康熙三十四年奉部文买回原拨安州、定州卫坐落本县军地七顷二十一亩八分。本年买回原拨安州学田地二十三亩八分。本年买回原拨安州上荒地二十六亩八分。本年买回原拨安州下荒地一顷二十四亩。本年买回原拨安州马厂地一十三亩。康熙二十六年奉部文,买回原拨安州、定州卫坐落本县军地一十一顷八十亩六分八厘。本年买回原拨安州下荒地八十亩。本年买回原拨安州马厂地一十七亩一分。康熙四十五年奉部文,买回原拨安州、定州卫坐落本县军地九顷七十亩七厘三毫。以上共地三十一顷五十七亩二分五厘三毫,俱照本县荒地则例,每亩征银三分。定州卫奉裁,归并本县备荒地七顷三十三亩八分三厘。康熙二年奉文清出自首定州卫备荒屯熟地一顷四十八亩。康熙十二年开垦定州卫无主荒地十顷二十三亩四分二厘。康熙十六年清出续垦定州卫荒地三顷八十三亩一分三厘。康熙十七年清出自首定州卫开荒地二十亩四分。康熙二十年开垦定州卫荒地三十亩。
以上共地二十三顷三十八亩七分八厘,俱照屯地则例,每亩征银一分,遇闰加征。
如民地通计二千八百一十四顷六十亩七分五厘,各征银不等,共征银一万四千九百九十五两四钱二分二厘九毫。遇闰共加征银五百四十一两八钱一分四厘九毫。
雍正二年,督臣李题请将直属丁匠银摊入地粮内征收。
每地粮银一两,均摊丁匠银二钱七厘二丝六忽八微一纤九沙二尘八埃二渺七漠三湖。共均摊丁匠银三千一百四两四钱五分四厘七毫。合地粮、丁、匠共征银一万八千九十九两八钱七分七厘六毫。遇闰每两均摊丁闰银七厘九毫四丝一忽一微七纤八沙五尘八埃二渺一漠二虚、七澄、四清。共均摊丁闰银一百一十九两八分一厘三毫。合地丁正闰共银一万八千七百六十两七钱七分三厘八毫。其各则例每亩均摊之数如左:一、民地加入丁匠银,每亩六分五厘六毫七丝三忽八纤六沙五麈三埃四渺二漠六湖、二虚三澄、五清、八净,遇闰共征银六分八厘三丝一微六纤八沙五尘三埃五渺一湖、八虚、五澄、七清、六巡。一、荒地加入丁匠银,每亩三分六厘二毫一丝八微四沙五尘七埃八渺四漠八湖、一虚九澄,遇闰共征银三分八厘三毫七丝四忽五纤五尘八埃五渺九漠四湖、四虚、九澄、八清、二净、二巡。
一、屯地加入丁匠银,每亩一分二厘七丝二微六纤八沙一尘九埃二渺八漠二湖、七虚三澄,遇闰共征银一分四厘七丝四忽六微九纤六尘二埃八渺六漠四湖、八虚、三澄、二清、七净、四巡。
丁匠
一、原额人丁二万三千六百一十丁,内除节年编审逃亡、故绝人丁二千三百五十六丁,优免本身人丁二百八十四丁,照例免征外,计行差二万三百八十丁,撤免供丁五百七十二丁,吏承丁一十八丁。共实在二万九百七十丁。
一、顺治十八年编审,新增二百二十七丁。康熙二年清出自首土居人丁四百一卜十二。康熙十年编审,新增一十六丁。康熙十二年奉部文赎回一丁。康熙十五年编审,新增六十九丁。康熙二十年编审,新增三十三丁。康熙二十五年编审,新增六十一丁。康熙三十年编审,新增二十四丁。康熙三十五年编审,新增八丁。康熙四十年编审,新增一十三丁。康熙四十五年编审,新增九丁。康熙五十年编审,新增一十三丁。以上共新增人丁八百八十六丁,合原额共二万一千八百五十六丁,每丁征银一钱,共征银二千一百八十五两六钱。
一、顺治十八年,定州卫归并本县屯丁五百二十九丁,内中下则三丁,下上则三十五丁,下中则一百八十九丁,下下则二百九十六丁,撤免供丁,下下则六丁。康熙十年至五十年九次编审,归并屯丁,除去逃亡、故绝、增八新丁。实在中下则一丁,每丁征银四。深泽则一丁,每丁征钱。下上则三十二丁,每丁征银三钱;下中则百八十五丁,每丁征银二钱;下下则三百五十六丁,撤免供丁;下下则六丁,每丁征银一钱。共五百八十丁,各则例不等,共征银八十三两二钱。通计共二万二千四百三十六丁,各征银不等,共征丁银二千二百六十八两八钱。
一、康熙五十五年编审,新增四十六丁。康熙六十年编审,新增二十二丁。雍正四年编审,新增二十一丁。雍正九年编审,除抵补外,新增二十二丁。
以上共一百一十一丁。钦奉康熙五十二年恩诏,俱为盛世滋生人丁,但造册报部,永不加赋。
一、工部班匠二十五名,每名征银四钱五分,共银一十一两二钱五分,脚价银九分。
以上丁匠银两,雍正二年,督臣李具题,以直属穷民无地有丁,富民田多丁少,苦乐不均,请照江、浙等省之例,摊入地粮银内征收。黄今按丁匠银两均摊地粮之内,所以恤无业穷民而抑富民之兼并法至良也。但各县地粮轻重不同,人丁多寡亦异以本县丁匠仍均于本县,更为均平。深泽田赋则例原重于他县。今总计丁匠银两共二千二百八十两一钱四分,均摊银两则三千一百四两四钱五分四厘七毫,较多于旧额八百二十余两,是赋之重者愈重矣。据情吁请,民艰其可慰乎?
解支
本县原额银一万八千九十九两八钱七分七厘五毫七丝七忽二微五纤八沙三尘六渺五漠九湖一虚八澄九清,加闰银六百六十两八钱九分六厘二毫七丝二忽二微七纤五沙七尘七埃一渺四漠一湖四澄共银一万八干七百六十两七钱七分三厘八毫四丝九忽五微三纤四沙七埃八渺二虚二澄九清。内分起运、留支二项。本县起运、优免节年裁扣及各役工食,并额外清出、自首买回及均摊丁匠等项,共银一万五千一百二两八钱四分一厘三毫八丝七忽二微五纤八沙三尘六渺五漠九湖一虚八澄九清,加闰银四百四十四两九钱四分二厘三毫九丝五忽七纤五沙四尘六埃九渺九漠一湖四澄共银一万五千五百四十七两七钱八分三厘七毫八丝二忽三微三纤三沙七尘七埃六渺五漠二虚二澄九清。
本县留支官俸役食并驿递工料等项,共银二干九百九十七两三分六厘一毫九丝,加闰银二百一十五两九钱五分三厘八毫七丝七忽二微三尘一渺五漠内。
一、旧存驿递工料并复二协济雄县归义驿工料银一千四百四十八两七钱八分三厘三毫。加闰银一百二十两一分九厘七毫七丝七忽二微三麈一渺五漠,口分四季解布政司。
一、旧存本县额支递马官俸、役食并复二等银一千五百四十八两二钱五分三厘,加闰银九十五两九钱三分四厘一毫内。修理龙亭银五钱,修理文庙银十两,保定府社稷、山川等银四十两,保定府乡饮二次酒席银二十两。本县知县俸银四十五两,门子二名,工食银一十三两。皂隶十六名,工食银九十六两。民壮五十名,工食银三百两;马快八名,工食银一百三十四两四钱。禁卒八名,工食银四十八两。轿伞、扇夫七名,工食银四十二两。库子四名,工食银二十四两。斗级四名,工食银二十四两。典史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门子一名,工食银六两;皂隶四名,工食银二十四两。马夫一名,工食银六两两五钱二分。齐夫三名,工食银三十六两廪生二十名月粮银六十四两。门斗二名,工食银一十四两四钱朔望行香纸烛银一两。文庙崇圣祠、名宦、乡贤春秋二祭银四十两。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城隍、马神、八蜡等神,春秋二祭,银三十两;关圣三祭银四十两,三小祭无祀鬼神银十两。乡饮二次酒席银十两,农夫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
看守察院门子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递马四疋,草料银四十六两四钱四分。吹手四名,工食银二十四两。铺兵十二名,工食银七十二两。更夫五名,工食银二十四两;火夫十名,工食银四十八两。孤贫二十八名,口月粮银八十两六钱四分孤贫冬衣布花银七两,日银三两。二年一办贡生盘费花红旗扁银四十两,每年该二十两,除裁外,尚二两五钱。三年一办会试举人盘费银十五两,每年该五两。新中举人牌坊银每名八十两,每年该二十六两六钱六分七厘。新中进士牌坊银每名一百两,每年该三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新中武举花红旗扁银每名十两,每年该三两三钱三分三厘。新中武进士花红旗扁银每名二十两,每年该六两六钱六分七厘。
奉裁
顺治八年裁保定道经费银七十八两八钱。内保定道修理家伙银五十两,门子四名,工食银二十八两八钱。九年裁各役工食等项银二百九十二两八钱。内粮厅修理家伙银二十两。皂隶十二名,下工食银内裁十四两四钱。轿伞扇夫七名,工食银内裁八两四钱。本县吏书十二名工食银内裁五十七两六钱。门子二名,工食银内裁二两四钱。皂隶十六名工食银内裁十九两二钱。马快八名工食银内裁九两六钱。民壮五十名,工食银内裁六十两。灯夫四名工食银内裁四两八钱。禁卒八名,工食银内裁九两六钱,轿、伞、扇夫七名工食银内裁八两四钱。库书一名,工食银内裁六两。仓书一名,工食银内裁六两。库子四名,工食银内裁四两八钱。斗级四名,工食银内裁四两八钱。典史书办一名,工食银内裁一两二钱。门子一名,工食银内裁一两二钱。皂隶四名,工食银内裁四两八钱。马夫一名,工食银内裁一两二钱。修理察院等银十两,𫼱轿夫三十二名,工食银内裁三十八两四钱。十二年续裁一十八两,内本府同知修理家伙银十两,迎送上司伞扇银内裁八两。十三年裁递马等项银一百四十八两,内递马草料银内裁四十六两。接递皂隶十六名,工食银内裁十八两。𫼱轿夫三十二名,工食银内裁三十四两,杂支银五十两。
本年兵部项下裁僻地递马等银七十八两,内递马草料银内又裁三十四两。接递皂隶十六名,工食银内裁十四两。𫼱轿夫三十二名,工食银内裁三十两。十四年裁扣银三百三两六钱五分七厘,内本县薪银一十八两四钱九分,油烛银十两,迎送上司伞扇银二两。儒学膳夫二名,工食银内裁二十六两六钱六分七厘。廪生二十名,月粮银内裁一百二十八两,杂支银一百两。桃符门神银四两。科举生员宾兴盘费花红银内裁四两五钱。朝觐造册纸张官吏盘费银十两。康熙元年裁。吏书工食银九十七两二钱内。本县吏书十二名,工食银七十二两库书一名,工食银六两,仓书一名,工食银六两。典史书办一名,工食银六两。儒学学书一名,工食银七两二钱。
三年裁教谕经费银一百一两一钱二分。内教谕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齐夫三名,工食银三十六两。门斗三名,工食银二十一两六钱,喂马草料银十二两。
九年,兵部项下裁递马夫皂等银七十三两六钱,内递马草料银内裁十六两。接递皂隶十六名,工食银内裁十九两二钱,𫼱轿夫三十二名工食银内裁三十八两四钱。十三年,学院科、岁二考并本县季考生员试卷花红银内裁五两,十四年,裁知县心红各役工食银四十六两一钱五分八厘五毫。内知县心红纸张银二十两,修理监仓银内裁十两,训导喂马草料银内裁六两。学院科岁二考并本县季考生员试卷花红银五两,科举生员宾兴盘费花红银内裁二两二钱五分;科塲物料银内裁二两九钱八厘五毫。本年递马草料银内裁七十二两。内除二十年恩诏内复二银三十六两,实裁三十六两。本年兵部项下接递皂隶工食银内裁二十二两四钱,十五年,裁各项,银二十二两一钱五分八厘五毫。内修理监仓银十两,训导喂马草料银六两,春牛芒神银一两,科举生员,宾兴盘费花红银二两二钱五分。科塲物料银二两九钱八厘五毫。本年兵部项下又𫼱轿夫三十二名,工食银内裁四十四两八钱。本年,兵部项下又协济雄县归义驿地工料银一千九百四十四两九钱一分八厘,内裁九百七十二两四钱五分九厘。十七年修理龙亭银内裁五钱。
二十六年贡生盘费、花红、旗扁银内裁一十七两五钱。
雍正三年,兵部项下裁接递皂隶等银六十七两二钱。内接递皂隶十六名,工食银二十二两四钱,𫼱轿夫三十二名,工食银四十四两八钱。四年,奉文管粮通判改归通州,裁皂隶、轿伞、扇夫共十九名,工食银一百一十四两。五年,裁灯夫四名,工食银二十四两。
八年,兵部项下裁递马夫役草料等银五十六两四钱。内递马九疋内裁五疋,草料银内裁四十八两六钱,杂支银二两四钱。裁夫一名,工食银五两四钱。
十一年兵部项下,裁驿递工料、递马等项银一百六十六两一钱三分五厘九毫一丝。内驿递工料银一百六十两九钱七分五厘九毫一丝,递马草料减十分之一,银五两一钱六分。通计奉裁各项共二千七百八十五两八钱八分八厘九毫一丝不今按裁减者一时之宜,恩复则将来之望裁。项中如县令各官,固有绌于巧妇之炊者,而教职尤急。举贡生监,固有湏于激劝之权者,而诸生尤要。至于胥吏授糈,更难以枵腹而效急公之谊,刀笔而责茹蘖之操。详附于此,用见饩羊之意。
杂税
深泽骡马等税,原无部额,每岁解银壹百肆拾余两。此项多催役中饱,且混设牙行。至柴草、鸡鱼等微物,皆恣行抽剥,贫民扰累。近又设弓尺行名色侵渔,滋扰尤甚。乾隆九年夏,署县事遵化州州判王元埙出示禁革者六行,民为立碑县治之左。
代征
本县代征安州地四百九十顷四十四亩九分四厘七毫,共额征租银并摊丁匠银一千三百九十二两九钱六分六厘六毫八丝。
盐课
原额销官盐二千四百引。顺治十以四年,知县范时秀以疏销维艰,详减六百引,止存一千八百引,系三引二盐。康熙二年奉文加二千引,共三千八百引。康熙七年又奉文,嗣后一引一盐。康熙十六年后,续增至四千八百三十二引。课饷该商在天津完纳,不由本县征解。
仓储
常平仓在县治吏廨东。明洪武中,知县姚思诚建,隆庆中,知县宋之范修。至国朝康熙间,旧仓计十二座,每座三间。雍正八年为钦奉上谕事,领藩库银一千一百五十二两,添建新仓三十六间。每间高一丈七尺,深一丈八尺,阔一丈二尺,可贮谷五百四十石。预备仓四:一在故城社,一在秀武社,一在白庄社,一在河庄社,今俱废。常平仓谷康熙五十年以前,原存本县捐纳监生粟米七千一十三石四斗六升,谷八千九石六斗八升内。康熙六十年奉文赈济穷民,用米六百三十石七斗二升。雍正二三四年为请旨事,本县开捐收知县刘璋捐加级及捐纳监生米三干四百二十石。雍正四年为仰体皇仁,以筹积贮事,奉文领漕米一千六百石存贮,内本年奉文账济穷民,用米一百六十三石六斗七升六合。雍正七年为遵旨具奏事,奉文领通仓米二百五十石存贮。雍正八年奉文豁免知县刘璋亏空米五千八石五斗二升五合,实存本仓及漕米、通仓米共六千四百八十石五斗三升九合。奉文俱易谷存贮,共易谷一万二干九百六十一石七升八合,并原存谷实共二万九百七十石七斗五升八合。雍正九年为遵旨议奏事,奉文减粜谷二千九十七石。雍正十年为钦奉上谕事,奉文除本县系小治,应贮谷一万石,其余俱粜价起解。现实贮谷一万石。社仓原存谷一千三百四十六石四斗六升,在四路西、故罗南、赵八庄、大堡、大角头、中央五乡分贮。雍正二年收贮。真定府劝捐谷一千二百石,内除知县刘理亏空谷五十石六斗八升,奉文豁免外,实存谷一千一百四十九石三斗二升。二宗共实贮谷二千四百九十五石十斗八升。
义仓五座,东南乡铁干东北乡大堡南乡、西河西乡赵八庄、北乡西故罗。乾隆十七年奉文建。乾隆十五年捐谷一千一百四十一石四斗八升,十六年捐谷二十六石九斗八升。十七年捐谷二百六十一石七斗。十九年捐谷四百二十石九斗五升。二十年捐谷一百五十四石三斗,二十一年捐谷一百五十八石三斗八升。二十三年捐谷一百四十五石二斗,二十五年捐谷一百二十石五斗。
递马
额设递马十二匹,工料银二百四十两。顺治十三年奉裁草料银三分之一,两次共裁银八十两。康熙九年,奉裁草料银一十六两,尚存支银一百四十四两。康熙十四年奉文裁半,止存支银七十二两。十五年奉文裁马五匹。二十年奉文复草料银三十六两,随复马二匹,共马九匹,存支工料银一百八两。雍正八年奉文为敬陈管见等事,裁马五匹,裁工料等银五十六两四钱。十一年奉文为请裁驿站陋规等事,减草料银十分之一,裁银五两一钱六分。现今存马四匹,支工料等银四十六两四钱四分。
物产
谷之属:黄粟、白粟、黍稷、高粱、大麦、小麦、春麦、荞麦、错麦、芝麻。
豆之属:菉豆、青豆、大乌豆、黑豆、红小豆、白小豆、红姜豆、白姜豆、豌豆、青扁豆、白扁豆、虎爪豆、黄豆。
蔬之属:白萝葡、红萝葡、黄芽菜、芥菜、莴苣、芹、茼蒿、芫荽、莙荙、菠菜、山药、葱、蒜、韭、瓠、胡芦茄。
瓜之属:王瓜、甜瓜、丝瓜、南瓜、西瓜、菜瓜、倭瓜、冬瓜。
果之属:杏、八达、杏、桃、李奈、沙果、甜果、石榴、枣梨、葡萄。
药之属:车前子、益母草、牵牛、槐角、酸枣仁、杏仁、蒲公英、夏枯草、茵陈、地丁。
花之属:海棠、芍药、牡丹、凤仙、鸡冠、金盏、玉簪、萱榴、蜀葵、钱葵、迎春、石竹、丁香、紫薇、刺梅、菊。
木之属:桑、槐、榆、柳、杨、柏、桧、椿、樗、棠。
草之属:蒿、茅、荻、芦、苇、艾、稗。
羽之属:黄莺、乌、鹌鹑、鹊、鴈、鹳、燕、雀、鸽、水鸭、鸡、鸭、鹅。
毛之属:马、牛、骡、驴、羊、兔、獾、犬。
虫之属:蝙蝠、螳螂、蟋蟀、蚕蜂、蜻蜒、蝉蝶、蛙蚓、蜘蛛、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