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名词解释[1]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囤积者(accapareur)

囤积居奇者(大都指实际和被认为的粮食囤积者)。

革命军(armée révolutionaire)

1793年秋天在各中心地区成立的民兵,一般认为由可靠的无套裤党人组成。成立革命军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迫农业生产者以其产品供应巴黎和其他城市。1794年春“艾贝尔派”倾覆后,革命军旋即因丧失信誉而被解散。

指券(assignat)

革命政府发行的,1791年夏季以后通用的纸币。

祖国之坛(autel de la patrie)

建立在马尔斯教场中央、献给祖国的市民祭坛。

关卡(barrièrs)

革命爆发前不久由总包税人围绕巴黎城设立的税卡。

资产阶级(bourgeoisie)

这里作为一般名词使用,多少和“都市中等阶级”——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商人、大制造商和各种专门职业者——同义。

嗜血鬼(buveur de sang)

共和国第二年热月后泛指雅各宾派和专指罗伯斯庇尔派的诬蔑性名称。这类诬蔑性名称还有“恐怖分子”或“九月凶手”等。

陈情表(cahiers de doléances)

由特别召开的城乡居民和三个等级的代表大会起草的陈述各种不满的文件,是为1789年的三级会议准备的。

马尔斯教场(champ de mars)

位于河东岸(今埃菲尔铁塔所在地),原为本城主要的军事检阅场。革命时期是市民用以庆祝节日和举行盛会(例如7月14日的结盟节和主宰节)的中心,也是群众起草请愿书的中心(例如1791年7月16—17日和1792年8月6日)。

民政委员会(comité civil)

区级的政治或行政委员会。

革命委员会(comité révolutionnaire)

原为监察委员会,热月后改为行政区委员会。属于区的地方性委员会,负责警务和内部安全。

检查囤积委员(commissaires aux accaparement)

各区任命的官员,负责保证在本地贯彻最高限价法,并调查关于囤积食物和饮料的控告。

治安委员会(committee of general security)

政府的两个主要委员会之一,共和国第二年成为雅各宾专政掌握政权的机关,特别负责警务和内部安全。

公安委员会(committee of public safety)

共和国第二年两个主要政府委员会中更为重要的一个,既管内政又负责外交,它在警务和司法方面的权力和治安委员会重叠。

公社(commune)

这一个充满传统和革命含义的名称,指攻克巴士底后出现的巴黎本地政府。热月事变后不久消失,在1848和1871年又重新(短期地)出现。

贵族阴谋(complot aristocratique)

宫廷派在1789年夏季,企图陈兵威吓巴黎,解散新成立的国民议会,当时群众就称这种企图为“贵族阴谋”。后来,对于其他真实的或被怀疑的反革命阴谋,也应用了这一名称。

君主立宪派(constitutional monarchists)

“英国派”(他们赞成国王有绝对否决权和议会中有第二院)在十月“骚动”中被击败和崩溃后,国民(和制宪)议会中出现了新的多数,这里的“君主立宪派”一词即随便应用在他们身上的名称。他们在议会中的领袖是巴那夫、杜波尔和拉默兄弟,在巴黎政权机关中是贝野和拉斐德。

哥德利埃俱乐郡(cordeliers club)

革命时期巴黎两大俱乐部中更加“平民化”的俱乐部,设在左岸的法国剧院区,收取的会费比雅各宾俱乐部还要低,一般采取的都是比较进步的政策(例如在1791年7月和1794年春)。该俱乐部最有名的领袖是丹敦、马拉、艾贝尔和隆撒。

反革命分子(counter-revolutionary)

在本书中使用时的意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指在任何革命阶段中反对革命的人。

宫廷派(court party)

本书中使用的这一名词,具体说来,专指1789年夏季以亚多瓦伯爵为首的集团,就比较广泛的意义而言,指1792年8月以前各时期受国王和王后信任的人以及在报刊上和议会中支持王室的人。

旬(décade)

按革命日历,每月为三十日,每十日为一旬。

(旧)区(districts)

1789年4月,巴黎划为60个区以进行选举。然而,在七月革命以后,它们实际上掌握了地方政府机构的权力,谓之旧区。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情况,到1790年5—6月才被48个新区所代替。

忿激派(enragés)

由雅各·卢、特奥菲累·勒克雷克和让·华尔勒领导的极端革命集团,他们虽然遭到哥德利埃和雅各宾俱乐部的同声谴责,在1793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于无套裤党却有相当影响。

郊区(faubourgs)

郊区(字面是“郊外”的意思)原来位于旧城城垣之外,到1785年已经被圈到市区以内。本书使用的这一名词既指以前的一般“郊外”,也专指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区——圣安东郊区和圣马瑟勒郊区。史学家有时用这一名词表示“工人住宅区”,这是不正确的。

结盟军(fédérés)

从外省到巴黎来参加1792年7月14日结盟节的武装部队,在本书中,特别指参加进攻图伊勒里宫的马赛、布列斯特等地的结盟军。

斐扬派(feuillants)

在1791年6月国王出亡瓦雷讷事件发生后,当时掀起了废黜国王或停止国王职权的运动。一部分保王派代表及新闻记者因抗议这个运动而与雅各宾派决裂,另外成立了自己的俱乐部,他们便被称为斐扬派。

国民自卫军(或资产阶级民兵)(garde nationale,〔milice bourgeoise〕)

最初由巴黎各区在1789年7月成立的公民武装或民兵。

法兰西自卫军(gardes francaises)

革命前夕驻防巴黎的保王军主力。他们虽然在1789年4月累维伊扬暴动中效忠于政府,但在6月已经开始被革命者争取过来,在7月暴动中一般都站在人民一边。

无家可归的人(gens sans aveu)

即没有固定住所的人或流浪汉。

吉伦德党(girondins)

本来指立法议会中的一群左翼代表,他们在1791年秋冬两季支持布里索的“革命战争”政策,其中许多人(如布里索)都来自吉伦德郡。后来,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凡是反对雅各宾派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纲领方面多少相同的人都被称为吉伦德党。

青年团(jeunesse dorée)

罗伯斯庇尔被推翻后,由记者弗累隆组织的反雅各宾派青年团体,他们在共和国第四年葡月支持了保王派的反对国民大会的暴动(见“纨绔子弟”条)。

骚动日(或革命日)(journée〔journée révolutionnaire〕)

群众(一般均由无套裤党构成)参加的革命斗争日。

沼泽派(或平原派)(marais 〔plaine〕)

指共和国第二年国民大会中的中间集团,由于他们在热月9日不支持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才被他的敌人孤立和逮捕起来。

最高限价法(maximum)

最高限价法有二,一是1793年5月颁布的,只限制谷物价格;一是1793年9月颁布的,范围比以前扩大,几乎对一切主要必需品都实行了限价,连劳动力也不例外(最高工资法)。

首领(meneur)

即领导人(经常带贬义)。

贱民(menu peuple)

普通人民:工资劳动者和小有产者(见“无套裤党”条)。

山岳党(mountain)

以罗伯斯庇尔和丹敦为首的雅各宾派议会代表的名称,因为他们在1792年9月召开的国民大会中坐在会场高处座席上,故有此名。在吉伦德党被驱逐后,由他们组成共和国第二年的革命政府。

纨绔子弟(muscadins)

无套裤党对于热月政变后那一时期的资产阶级公民和中等阶级青年的蔑称,表示这种人衣衫华丽,行为放荡。

长袍贵族(noblesse de robe)

旧制度下有钱的地方长官,他们通过购买或继承职位,取得了贵族地位。

无固定住所的人(non-domiciliés)

居住在旅馆、公寓或租借家具的房间(出租公寓)中的人,在1793年6月以前,这种人一般都不计入当时的人口调查中,也没有参政权。

工人(ouvriers)

在18世纪,这一名词指用双手劳动的一切城市居民,而不论他们是小制造者、独立工匠,还是工资劳动者。

饥荒协定(pacte de famine)

群众认为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两朝各届政府施行的政策就是饥荒协定,也就是有意囤积,使市场缺粮,以便抬高价格,造成饥荒。

卖鱼妇(poissarde)

按字面解,就是卖鱼的妇女,一般扩大指市场妇女。

巴黎市长(prévôt des marchands)

革命前巴黎城敕立的政府高级长官,最后一任雅各·德·弗勒塞尔,在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陷落后,被愤怒的群众杀死。

审讯笔录(procès-verbal)

警务委员审讯犯人的正式记录,切勿与“警察局报告”相混,后者可能是关于“形势”或舆论情况的报告或记录。

贵族反叛(révolte nobiliaire)

1787—1788年巴黎贵族和法院对国王的反叛,它是1789年大革命的“开锣戏”。

无套裤党(sans-culottes)

本书完全按照其社会意义把它当作一个一般的名词来使用,它包括城乡小有产者和工资劳动者;就巴黎无套裤党而言,包括小店主、小商贩、工匠、帮工、体力劳动者、流浪汉和城市贫民。当代人往往只把这一名词用于政治上比较积极的阶级,或者扩大到不论来自哪个社会阶级的“群众”领袖身上。史学家时常在这一政治意义上使用这一名词。

(新)区(sections)

按照1790年5—6月的市政法,原来分为60个区的巴黎改划成48个区,以便进行选举并为一般政治目的服务。

联谊社团(sociétés fraternelles)

1790年和1791年成立的早期各激进派俱乐部和社团的名称,它们是哥德利埃俱乐部的附属机构或支部。

群众团体(sociétés populaires)

泛指1791年夏季以后的地方俱乐部和社团。许多这类社团都是雅各宾俱乐部的支部,但是,由于它们倾向于(至少在巴黎是这样)宣传进步观点和独立的政策,深为共和国第二年的革命政府所厌恶。许多这样的社团(尤其是1793年9月9日以后成立的纯粹是各区的团体)在艾贝尔倾覆后都被封闭,热月后被封闭的更多,只有少数几个残存到1795年年初。

群众平价(taxation populaire)

暴动群众强迫面包商、杂货商等按较低价格出售他们的货物,谓之“群众平价”(本书中举的例子是:1775年5月,1792年1—2月,1793年2月)。

恐怖(terror)

本书使用的这一名词主要并非指一种方法,而是指一段时期——从1793年9月到1794年7月,在此期间,雅各宾政府通过军事、司法和经济等各种强迫性措施实行专政。

热月(thermidor)

革命日历中包括部分7月和8月的一个月(参看附录六),在本书中更常用来指罗伯斯庇尔及其最亲密同事被推翻的共和国第二年热月的两天(9日和10日)。

第三等级(third estate 〔tiers état〕)

按字面是指奉召参加三级会议的三个等级的非“特权”代表,但在本书中使用的意义较为广泛,指除贵族、上层僧侣或有特权的地方长官以外的一切社会阶级——也就是“贱民”和“资产阶级”。

巴士底攻克者(vainqueurs de la bastille)

可以证明自己曾积极参与攻陷巴士底的800~900人的荣誉称号。

* * *

[1] 这里的注释仅限于一个目的,即对书中某些可能引起混淆或误解的名词作一些很粗浅的说明或解释。读者如欲了解更全面和更精确的定义,可参看马里昂:《17世纪和18世纪法国制度辞典》以及布尔森与夏拉梅合著:《法国大革命辞典》(bourssin and challamel: dictionnaire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