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呈一種特有之發作性咳嗽。為接觸傳染病之一。古之「疫咳」、「頓嗽」、「痙咳」即此病也。
【原因】由於咳嗽之際。唾液涎沫飛散。成為間接傳染。凡人多有感染素質。故屢屢流行。一歲至三歲者。最易感染。一經遭罹後。能得後天之免疫性。故罕有再犯者。
【症候】潛伏期之持續不一。平均一周。短者三四日。長則二周。前驅期與病發期。有種種之程度。大體區別為三期。
(一)加答兒期 其始為鼻加答兒。咳嗽。結膜潮紅。嘶嗄等之症狀。與單純之加答兒甚難區別。此症候經過一周或二周。或半周。或四周。咳嗽漸次猛烈。頻發於夜間。而有一定時間之發作性。
(二)痙攣期 強迫的咳嗽。夜間尤多。痙咳發作。屢有前兆。如不安。不快。頸部或癢。或胸部感覺壓迫。趨於母懷。或憑於椅桌器物之上。更有咳而嘔吐者。
發作時先見延長深呼吸。次即連發盛烈之短咳。其間吸氣不利。顏面潮紅。結膜發赤。開口則舌出於外。此發作未終。又復加頻咳。如此返復數回。遂呈窒息狀態。最後排出黏稠如玻璃狀之黏液。而為一發作之終。此發作一晝夜。通例五回或十回。有時達三十回以上。痙攣期普通三周至六周。
(三)輕快期 又此期發作性之次數與強度均減。嘔吐亦除。特種之性狀亦失。但加答兒性狀之咳嗽。則永永存留。
經過三期如無合併症。則四周至十周可愈。此時之小兒顯然衰弱。為結核發生之好機會。如在輕快期中復罹氣管枝加答兒。則必更起痙咳。
以上所述。為中等症候。輕者。經過二三周。往往不呈顯著之發作。反之。重篤之症狀。則高熱。不安。障礙睡眠。脈搏速。發作劇。呼吸困難。嘔吐劇烈。此時雖無併合症。亦能致死。
【療法】加答兒期中有一般風邪時。用麻黃湯。葛根湯。小青龍湯。小柴胡湯。加減之。
入痙攣期。呈痙攣性之咳嗽者。用甘草乾薑湯。苓桂甘草湯。苓桂五味甘草湯。柏葉湯之類。而半夏厚朴湯。橘皮竹茹湯。桔梗湯。小柴胡湯。麥門冬湯等。亦可從證運用之。
余對於百日咳。內服以上方劑。更須限制肉食。其體質衰弱者。嚴避風寒。因肉食。則必發作猛烈而回數增加。禁肉食。能使發作頓減。屢試不爽故也。
今日西醫所使用之藥。治百日咳者。如康德兒。基夫亞兒。屋伊希寧。可衣希富斯登等之中。亦稍有效果。但因注射時之哭泣。往往引起病之發作。而基夫亞兒之注腸。尤足致身體於衰弱。既苦幼兒。而復奪其生命。豈西醫家之所能顧到哉。
知友松村又一君。其長男畝夫君。於昭和七年春。罹百日咳。近鄰之醫家加以療治。病勢益劇。身體衰弱。求治於余。乃與小柴胡湯合甘草乾薑湯。內服一月。即漸痊愈。
又八年六月。長女畝美君。罹百日咳。與小柴胡湯合半夏厚朴湯。分十日投之。亦見全愈云。
[蕉窗雜話]
頓嗽(百日咳)之治方。明清方書。有麥門清肺飲數種。但冗雜而少效。余近用橘皮竹茹湯加半夏蘇子。羸瘦。咳逆甚者。兼用麥門冬湯加五味子桑白皮。其勢劇者。用勝聖散。(鼴鼠霜一味)日久咳不止者。用參花煉。(人參天花粉煉蜜)大抵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