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姤 错复 综夬

姤1,女壮,勿用取2女。

今注

1 姤:卦名。遇的意思,一阴而遇五阳,一柔而遇五刚,以人事而言,则有一女而遇五男之象,所以名为姤。是五月之卦。《序卦》曰:“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

2 取:即娶的意思。

今译

姤卦,有一女而遇五男的象征,女子强悍如此,所以不可娶她也。

今释

虞翻说:“消卦也,与复旁通,巽长女,女壮伤也。阴伤阳,柔消刚,故女壮也。阴息剥阳,以柔变刚,故勿用娶女,不可与长也。”这是从卦象的观点而立说的。按:姤卦为阳渐消之卦,阴有渐长之势,故有女壮之象。明朝来知德言:“一阴而遇五阳,有女壮之象,故戒占者勿用取女,以其女德不贞,决不能长久,不能从一而终也。”这是从象数言义理的,可供吾人参研。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今译

彖辞上说:姤,是遇的意思,就是柔遇到刚的意思。不可娶女,是因为女壮、女德不贞,不可与之长久生活在一起的意思。这是从人事而言,我们再从姤之善美者观察,天地相遇,使得天下所有庶物都章明美好,欣欣向荣,九五以阳刚适遇中正之位,可以行其志业于天下。姤卦的含义,原是非常宏大的呀!

今释

荀爽说:“乾成于巽,而舍于离;坤出于离,与乾相遇,南方夏位,万物章明也。”这是解说“天地相遇,品物咸章”的现象,为什么说“刚遇中正,天下大行”呢?翟元说:“刚谓九五,遇中处正,教化大行于天下也。”按:姤上乾下巽,乾四月之卦,姤五月之卦,离南方之卦,夏日万物皆相见之时。《说卦》云:“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皆就卦位而言。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今译

天下有风,这是姤卦之象,君王以施行政令,明告天下四方。

初六1,系于金柅2,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3。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今注

1 初六: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金柅:柅,是收丝的工具。金者,籰上孔用金。金柅:是用金制的收丝工具。

3 羸豕:就是母豕,即母猪的意思。蹢躅:是跳蹲缠绵的意思。

今译

初六居姤卦之初,它有联系于金制的收丝器具的象征,意思就是说:连于九二,如此就能正而且吉,如有所往以应于九四的话,就会有凶。就如母猪孚于公猪,那样的跳蹲缠绵,这是可丑的行为,必见丑于人,所以是凶的。象辞上说:“系于金柅”,是因牵于柔道的关系。

今释

虞翻说:“柅谓二也,巽为绳,故系绳。乾为金,巽木入金,柅之象也。初四失正,易位乃吉,故贞吉矣。”又说:“以阴消阳,往谓成坤。遁子弑父,否臣弑君。夬时三动离为见,故有攸往见凶矣。三夬之四,在夬。动而体坎,坎为豕,为孚,巽绳操之,故称羸也。巽为舞,为进退,操而舞,故羸豕孚蹢躅。以喻姤女,望于五阳,如豕蹢躅也。”这是本爻的象学说明。按:姤卦上乾下巽,初六在姤之始,故有此象,初六应于九四,皆失位不正,故易位乃吉。姤一阴消去五阳之卦。阴消至二成遁,至三成否。遁内卦艮为少男,否内卦坤为臣。外卦皆乾,乾为父为君,阴消阳,故有弑父弑君之象。夬卦与姤相综,夬九三,即姤九四,夬九三变阴,则二至四互离为目为见。九四变则外卦成坎。

九二1,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九二居阴遇阳之时,与初六相比邻,所以有“包有鱼”的象征,它是无咎的,不过不利于外来的宾客(指九三等)。象辞上说:九二因为邻近初六,所以九二有“包有鱼”之象,其他诸爻,因不邻近初六,所以其义不及于宾。

今释

虞翻说:“巽为白茅,在中称包。诗云:‘白茅包之。’鱼谓初阴,巽为鱼,二虽失位,阴阳相承,故包有鱼,无咎。乾尊称宾,二据四应,故不利宾,或以包为庖厨也。”这是本爻象学的解说。按:九二处内卦之中,故称包。与初六相承,故包有鱼。外卦乾为宾,九四本应初六,然九二据初六,故不利于上处外卦之九四。王弼以包为庖厨,谓“厨初自乐来,应已之厨,非为犯应,故无咎也”。似乎不如虞氏的解说好。

九三1,臀2无肤,其行次且3厉,无大咎。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臀:臀部。

3 次且:即趦趄,行不进之意。

今译

九三居柔遇刚之时,位九二之上,已不能与初六相遇,所以有“后臀没有皮肤,以致行走时不能前进”的现象。这虽是危厉的,但是没有大的灾咎。象辞上说:“其行次且”,是因为欲并于初而又不为初六所牵制的关系。

今释

虞翻说:“夬时动之坎,为臀,艮为肤,二折艮体,故臀无肤。复,震为行,其象不正,故其行次且。三得正位,虽则危厉,故无大咎矣。”这是本爻的象学说明。按:姤与夬相综。姤九三,为夬九四,夬九四变阴则外卦成坎。与剥相错,剥外卦为艮。然此为姤卦,为夬卦,故臀无肤。姤与复相错,复内卦为震。夬九四失位,故其象不正,姤九三得位,故无大咎。

九四1,包无鱼,起凶。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九四在柔遇刚、阴遇阳的时候,本与初六相应,但初六与九二比邻,已遇九二了,所以有“包无鱼”的象征,如果起而与九二力争,则有凶。象辞上说:“无鱼之凶”,是因为远离初六的关系。

今释

崔憬说:“虽与初应,而失其位,二有其鱼,而宾不及,若起于竞,涉远行难,终不遂心。故曰无鱼之凶,远民也。”此可作本爻的补充说明。

九五1,以杞包瓜2含章,有陨3自天。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以杞包瓜:用杞柳(枸杞)包瓜。

3 陨:降落之意。

今译

九二当姤遇之时,无应于下,但居九五的尊位,阳刚得正,又居外卦之中,合于中道之美,所以有“用杞包着可食的瓜”的象征,意思就是说,含着它的章美,不表现于外。但九五是君位,所以又有发号施令,如从上天而降下的象征。象辞上说:“九五含章”,是因中而且正的关系。“有陨自天”,是说他的心志不舍弃发号施令的意思。

今释

虞翻说:“杞,杞柳,木名也。巽为杞,为苞。乾圆称瓜,故以杞包瓜矣。含章,谓五也。五欲使初四易位,以阴含阳,己得乘之,故曰含章。初之四,体兑口,故称含也。陨,落也。乾为天,谓四陨之初,初上承五,故有陨自天矣。巽为命也,欲初之四承己,故不舍命矣。”按:本爻九五得位,初六九四失位,易位则成小畜,九五得乘六四,二至四体兑,兑为口,九四降初,初六上至四,而得以阴柔,承顺九五之阳。

上九1,姤其角,吝,无咎。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上九当姤遇时,处最极的位置,远离初六,不能遇柔,所以有“遇其角”前无所遇。只碰到自己的墙角的象征,这急于求遇的心情,是鄙吝的。但,前无所遇,未感其害,所以是无咎的。象辞上说:“姤其角”,是说居上体之极而固穷鄙吝的关系。

今释

虞翻说:“乾为首,位在首上,故称角。动而得正,故无咎。”这是本爻的象学说明。按:上九失位不正,变阴则得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