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内伤集要

卷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內傷虛損經旨

經曰:帝曰:願聞五虛、五實。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者,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者,謂五虛。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

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乃為痿厥、心悗。

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強者,生;失強者,死。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氣奪也。

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

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

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下虛則厥,上虛則眩。

三焦者,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癃閉,虛則遺溺。

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則腰背痛而股酸。

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肺藏氣。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

肝藏血。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脾藏肉。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

腎藏志。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

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

精奪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

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液奪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

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太陰脈細微如發者,此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帝曰:何謂五奪?岐伯曰: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此皆不可寫。

肝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恐懼如人將捕之。

心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脾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肺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

腎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帝曰: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盛,下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

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氣虛者熱,此謂反也;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寫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此陰陽俱不足也。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虧,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

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寫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內傷虛損脈法

經云: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氣虛則脈弦弦血虛則脈大。凡脈虛細弱,為勞。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衰,澀者營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營氣不足,面色青;營衛俱微,則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

脈軟者,為虛;緩者,為虛;微者,為虛;弱者,為虛;弦者,為中虛;脈細而微者,血氣俱虛;脈小者,血氣俱少;脈大而芤者,脫血、血虛;脈大如蔥管,脈沉者、遲者,脫氣。

平脈弦大,營損血虛。大而無力,陽衰易扶;數而無力,陰火難除。寸弱上損,浮大里枯。尺寸俱微,五勞之軀。血羸左濡,氣弱右虛;左右微小,氣血無餘。

男子久病,氣口脈弱則死,強則生。女人久病,人迎脈弱則死,強則生。

虛勞之脈,大抵多弦。或浮大、或數大者,易治;弦者,難治,若雙弦,則為賊邪,尤為難治。如數極,則殆。

寸口脈浮而遲,浮則為虛,遲則為勞。

凡診虛、弱、細、數,皆為不足,陰陽俱虛之脈,惟平旦見之;日中,則必洪數;浮而大、浮而弦者,皆為火盛陰虛之脈,暮多見之。

至數多而數者,為至脈,即陰虛勞症也。至脈緩而無力,屬氣虛;數而無力,屬血虛。

凡六部重手沉取損小,輕手浮取實大,謂之陽盛陰虛。以寸尺論之,陽主寸,陰主尺。寸浮者損小,尺沉者實大,謂之陰盛陽虛;寸浮者實大,尺沉者損小,謂之陽盛陰虛。脈浮屬陽,沉屬陰。陰虛則浮之洪大,沉之空虛。

脈沉緩無力者,陽虛;脈多弦數者,陰虛;氣口脈大無力,為中氣虛。

久病形肉俱脫,客邪雖去,元氣虧極,故脈雖似和緩,實無神也。多不治。

久病脈沉細數者,死。

脈結者,三年死;脈代者,三月內死。左手脈細,右手浮大勁急,為正虛邪盛,必死;脈細數,骨蒸、乾咳、聲啞、寒熱似瘧者,死。

氣口大而虛者,為內傷於氣;氣口脈大而時顯一澀者,為內傷於血;氣口脈大而澀,人迎及尺弦者,為醉飽入房,肝脾氣血俱傷;人迎脈弦而數,為瘀血;氣口脈滑而實,為宿食也。

內傷,左脈常細而澀,右脈多浮而大。陽氣下陷,不能生陰,故血枯而左脈細澀;脾胃虧損不能生金,故氣虛而右脈浮大。內傷,寸口大於尺內,此陽盛脈也。

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脈浮者,裡虛也;脈虛浮弦,為短氣、目瞑、衄血。脈大者,春夏劇,秋冬瘥。

男子脈弱而澀者,為無子,精氣清冷;虛弱微細者,善盜汗出;脈沉小遲者,溏泄、食不化;脈虛芤遲及諸芤動微緊者,男子失精,女子夢交;緊數之脈,表裡俱虛;緊,為寒傷營;數,為血不足;脈見短數,則無胃氣;細數、緊數,俱非吉象。脈洪大按之虛者,須防作泄。凡見數脈,難治。病久脈數,尤非所宜。脈忽浮澀而數,忽沉弱而緩,變易不常,虛火之故也。虛損潮熱泄瀉,脈短澀者,不治。虛損,脈浮大者,屬陽虛;細數者,屬陰虛。芤,為失血。若兩手俱芤,而中有一部猶弦者,為有瘀蓄。若見數大者,為火旺,必難治;若見澀,亦不可治。弦數,為骨蒸。自上而下者,必寸口浮數;自下而上者,必尺中弦急。若關尺俱弦細而急者,不治。尺中弦強,必因房室發熱;若更犯房室,明日反暫軟,後日弦強必愈甚,不可不察也。

氣口脈浮大,按之反澀者,有宿食也;脈數而滑者,有宿食也;脈遲而滑者,宿食作脹也;氣口脈緊,寒食停滯胃中也;脈沉緊而細,冷食停脾也;兩手脈模糊不清,此宿食積滯,胃氣不行也。脾不能鼓運,胃不能熟腐,故脈不滑而澀,澀甚模糊不清。若人迎緊盛而氣口滑者,停食感冒也。

虛損之脈,凡甚急、甚數、甚澀、甚滑、甚短、甚長、甚弦、甚緊、甚洪、甚實者,皆虛勞太甚。然惟漸緩則有生意,若弦甚病甚,數甚病危。若弦細而加緊數,則百無一生。脈芤,為血虛;沉遲而小,為脫氣;大而無力,為陽虛;數而無力,為陰虛;大而芤,為脫血;微細,為盜汗。寸弱而軟,為上虛;尺弱軟澀,為下虛;尺軟滑疾,為血虛;兩關沉細,為胃虛。脈來軟者,為虛;緩者,為虛;弱者,為中虛;細而微小,氣血俱虛。

喻嘉言曰:虛勞之脈,為不足之候,為精氣內奪也。黃帝問何謂重虛,岐伯對以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謂其上下皆虛也。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𠊓然,謂其步履之不正也;脈虛者,不象陰也,謂其脈全不似乎太陰脈之充盛也。然以脈之無常,從來謂是上焦陽氣虛,故其脈無常,果爾則下焦陰氣虛,脈更無常矣。觀下文云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澀脈且主死,而寸脈之無常,寧復有生理哉。故氣虛者,言無常也。此一語明謂上氣之虛,由胸中宗氣之虛,故其動之應手者,無常耳。乃知無常之脈,指左乳之動脈為言,有常則宗氣不虛,無常則宗氣大虛,而上焦之氣始懨懨不足也。後之論脈者,但宗越人所述損脈而引伸觸類曰:脈軟者,為虛;緩者,為虛;澀,為虛;芤,為血虛;弦,為中虛;脈細而微者,氣血俱虛;脈小者,血氣俱少;脈沉小遲者,脫氣。虛損之脈,實未足以盡其底裡,惟賴仲景云:虛勞之脈,多兼浮大。前人所以謂: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又謂:脈浮者裡虛。又謂: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人夢交。脈極虛芤遲,為消穀、亡血、失精。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而總括其義曰: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可見浮大弦緊,外象有餘,其實中藏不足,不專泥遲緩微弱一端以驗脈也。

內傷虛損病源

經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兩神相搏(陰陽,夫婦),合而成形,常先生身,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道(約束也),令無所避,是謂脈。夫人身中精,乃臟腑之真,非榮血之比,故曰天癸。氣為臟腑之大,經為動靜之主,故曰神機。脈為天真,委和之大氣。經謂:命之本,氣之神,形之道,其機運升降,皆隨氣而動,因血而榮。精氣資始,相生不失,為人之司命,形質之體用也。若精不足,則氣失資化;氣不足,則血失所營;血不足,則氣無所附,天真散亂,而病生焉。

《內經》之論虛勞,惟是氣血兩端。蓋以人過於勞,氣血受傷,傷則五臟六腑氣血不足為虛,虛甚而臟腑經絡有虧為損,故勞有七情之傷,而遂致五極之應。勞傷乎肝者,應乎筋極;勞傷乎心者,應乎脈極;勞傷乎脾者,應乎肉極;勞傷乎肺者,應乎氣極;勞傷乎腎者,應乎骨極。毋論勞心、勞力,皆能損其精血;而其房勞更甚者,則以形與神俱勞、而精與氣均損矣。

凡勞傷虛損,五臟各有所主,而惟心臟最多。蓋心為君主之官,一身生氣所繫,而五臟之神皆稟於心。故憂生於心者,肺必應之,憂之不已,則陽氣日索,營衛日消,勞傷及肺,弗亡弗已。如經言:嘗貴後賤之為脫營,嘗富後貧之為失精,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耗,形體毀沮。蓋因脫勢而慮竭將來,追窮已往,故二陽並傷,潛消暗爍於冥冥之中矣。

喜因欲遂而發,似乎無傷。而經曰:喜傷心。又曰:暴喜傷陽。又曰: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又曰: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蓋心藏神,肺藏氣,二陽藏也,故暴喜過甚則傷陽,而神氣因以耗散矣。或縱喜無節,則淫蕩流亡,以致精氣疲竭,不可救藥矣。

思本乎心。經曰: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然思生於心,脾必應之,故思之不已,則勞傷在脾。經曰:思傷脾。又曰: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脾氣結,則為噎膈,為嘔吐,而飲食不能運,飲食不運,則血氣日消,肌肉日削,精神日減,四肢不為用,而生脹滿、泄瀉等症矣。

然思本傷脾,而憂亦傷脾。經曰: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蓋人之憂思,本多兼用,而心、脾、肺所以並傷,故致損上焦陽氣,而二陽之病發自心脾,以漸成虛勞之病耳。

淫欲邪思又與憂思不同,而損惟在腎。蓋心躭欲念,腎必應之。凡君火動於上,則相火應於下。相火者,水中之火也,靜而守位,則為陽氣;動而無制,則為龍雷,而涸澤燎原,無所不至。故其為病,則為遺淋帶濁,而水液漸以乾枯;炎上入肝,則逼血妄行,而為吐衄血,或為營虛,筋骨痠疼;又上於脾,則脾陰受傷,或為發熱,而飲食悉化痰涎;再上至肺,則皮毛無以扃固而亡陽喘嗽,甚至音啞聲嘶。是皆無根虛火,陽不守舍,而光焰滔天,自下而上,由腎至肺,本原漸槁,上實下虛,是誠剝極之象也。凡男婦失偶之輩,雖非房室之勞,而私情繫戀,思想無窮而欲不遂,則欲火搖心,真陰日削,遂至虛損不救。凡五勞之中,莫此為甚也。

七情傷腎,恐亦居多。蓋恐畏在心,腎則受之。故經曰:恐傷腎。又曰:恐則精卻。又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節痿厥,精時自下,或陽痿而終不能療,或陰縮而遺尿。

然恐固傷腎。經曰:腎藏志。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前言,腰背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是怒本傷肝,而腎亦受其害也。

怒生於心,肝必應之。故經曰:怒傷肝。又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蓋肝為陰中之陽藏,故肝之為病,如火因怒動而逼血妄行,以致氣逆於上而脹滿喘急者,此傷其陰也;又或氣以怒傷而木鬱無伸,以致侵脾氣陷而為脹痛嘔泄、飲食不行者,此傷其陽也。

然怒本傷肝,而悲哀亦最傷肝。經曰:肝藏魂。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當陰縮而攣筋,兩脅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蓋怒氣傷肝,肝氣實也;悲哀傷肝,肝氣虛也,但實不終實而虛則終虛,虛必至於勞損也。

驚氣本以入心,而實通於肝膽。經曰: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又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此所以驚能動心,而尤能傷及肝膽。心為君主,固不可傷,而膽以中正之官,實少陽生氣所居,故十二經陽剛之氣皆取決於膽。若或損之,則諸臟生氣皆同消索致敗,其危立見。若發驚畏日積,或一時大驚,致膽汁泄而通身發黃、默默無言者,皆不可救。此臟腑勞傷,虛損之源,不可不察也。

夫勞倦不顧者,多成虛損。經曰:陰虛生內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又曰: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倦,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脾土,脾主四肢,故胃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則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又曰:勞則氣散,氣短喘乏,汗出,內外皆熱,故氣耗矣。又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陰受之則入六腑,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此可見過於勞倦,必致脾胃氣虛,而肝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遂至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為虛損,無不至矣。夫以貧賤之子,奔走食力,終日營勞,竟未有因勞生病者,則以其作息有常,無關榮辱,初不至過勞其心,而悴精敝神,以致虛損耳。惟膏粱柔脆之流,而苦竭心力,斯為害矣。蓋或勞於名利,而不知寒暑之傷形;或勞以淫欲,而不知旦暮之傷命;或勞於遊蕩,而忍飢受凍於呼盧博戲之場;或勞於勇敢,而角力逞強於爭競暴戾之地,則一任強作妄為,陰謀狡計,皆致傷氣傷血,傷精傷脈,以及皮毛肌肉筋骨,無不受傷,所以臟腑虛損而勞瘵成矣。

夫色欲過度者,多成勞損。人身之真陰,腎水也;真陽,相火也。相火為龍雷之火,居於水中,晝則應施受於心,夜則盡歸藏於腎。過於房勞,而宵歡縱欲,致傷真陰,水既虧而火必旺,故有陰虛火動之症。若火衝於上焦,則必生寒熱,而兼喘嗽痰血,或至肺痿、肺癰;火結於下焦,則必生寒熱,而兼遺濁淋泄、腹痛燥澀、盜汗驚悸也。

人惟知百病生於心,而不知百病生於腎。腎水空虛,不能平其心火,心火縱炎,傷其肺金,是絕水之源,金水並衰,不能勝其肝木,肝木發則克脾土,火獨旺而不生化,所以為壯火食氣耳。

夫人自有生以後,惟賴精氣以為立命之本,故精強神亦強,神強必多壽;精虛氣亦虛,氣虛必多夭。其有先天所稟原不甚厚者,能知自珍而培以後天,則無不獲壽。設稟賦本薄,而又恣情縱欲,戕伐後天,則必成虛損勞瘵也。

又有年未及冠,壬水方生,保養正在此時,而無知孺子,遽搖其精,竟如苞萼未成而蜉蝣旦暮,良足悲也。獨異為父母者,往往不明保生之道,急欲為兒圖其婚育,致令稚幼罔識利害,以戕其生,及病成勞瘵,乃為之懇禱,呼號悲慼,誠何濟耶。

然不止此也,近世愚昧無知,研喪亡身,固不足惜。乃有富豪中文學才藝者流,往往縱其淫欲,暱娼狎頑,藥餌丹石,煙燻鴉片,以助陽火,煎熬陰精,至死不已,誠何心哉。是太可憫也矣。

夫少年縱酒,多成勞損。酒本狂藥,大損真陰,雖少飲之,未始無益,而躭飲則受其害矣。凡人之稟賦,藏有陰陽,而酒之質性,亦有陰陽。蓋酒成於釀,其性則熱,汁化於水,其質則寒。若以陰虛者縱之飲,則質不足以滋陰,而性偏動火,故熱者愈熱,而病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喘嗽、燥煩狂悸等症,此酒性傷陰而然也。若陽虛者縱之飲,則性不足以扶陽,而質流為水,故寒者愈寒,而病為膨脹、泄瀉腹痛、吞酸少食、亡陽暴脫等症,此酒質傷陽而然也。故縱酒者,既能傷陰,尤能傷陽,害有如此。矧酒能亂性,每致因酒妄為,則凡傷精竭力、動氣失機及遇病助欲等事,無所不至,而陰受其損,多罔覺也。酒之困人若此,能勿慎乎。

夫病後誤治,失於調理者,多成勞損。蓋病有虛實,治有補瀉,必補瀉得宜,斯為上工。惟醫不知邪正緩急,每致伐人元氣,敗人生機,而隨藥隨斃者,已無從訴,或幸而得免,而受其殘剝,以致病後多成虛損而不能復振者,比比然也。至於失於調養,或病初愈,或輒縱欲,以及寒暑不慎,勞倦不節,是乃自作之而自受之,其又何尤焉。顧常見富貴子弟,素來放縱,驕淫成性,而病已及身,延醫調治,日服藥餌,日食海參、燕窩,而究不知保養之道,惟靜居密室,起居不時,喜怒無常,不尋樂趣,不順人情,甚且少婦不離左右,不知欲念一動,即不交合,必有真精泄出,此必虛而益虛、損之又損,不自覺也。故或服藥有濟,病亦少安,而未幾反復再三,彼乃歸咎於醫,而不知為自速其死矣。傷哉。

夫虛損之由,無非酒色勞倦、七情飲食所致。故或先傷其氣,氣傷必及於精;或先傷其精,精傷必及於氣。而精氣在人,無非謂之陰分。蓋陰為天一之根,形質之祖,故凡損在形質者,總曰陰虛。然分而言之,則有陰中之陰虛者,其病為發熱燥煩、顴紅面赤、唇乾舌燥、咽痛口瘡、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大便燥結、小便痛澀等症;有陰中之陽虛者,其病為怯寒憔悴、氣短神疲、頭運目眩、嘔惡食少、腹痛飱泄、二便不禁等症,甚至咳嗽吐痰、遺精盜汗、氣喘聲喑、筋骨痠疼、心神恍惚、肌肉盡削、夢與鬼交、婦人經閉等症,此皆由於真陰之敗耳。

夫真陰惟腎為主。蓋腎為精血之海,而人之生氣即同天地之陽氣,無非自下而上,所以腎為五臟之本。故腎水虧,則肝失所滋而血燥生;腎水虧,則水不歸源而脾痰起;腎水虧,則心血不交而神色敗;腎水虧,則盜傷肺氣而喘嗽頻;腎水虧,則孤陽無主而虛火熾。凡勞傷等症,使非傷人根本,何以危篤至此。故凡病甚於上者,必其竭甚於下者也。

飲食傷病源

經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也,故實而不滿。又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穀入口,藏於胃,以養五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又曰:五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又曰: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乃混言之也,分之為二: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滋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經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薄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又曰:平人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水決則營散,谷消則衛亡,神無所依。凡水穀入胃,其濁者為渣滓,下出幽門,達大小腸而為糞,以出於穀道;其清者倐然而化為氣,依脾氣而上升於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而灌溉乎四體,而為汗、液、津、唾,助血脈,益氣力,為生生不息之運用也。

夫飲養陽氣,食養陰氣。過於大飲則氣逆,形寒飲冷則傷肺,肺傷氣逆,則為喘滿、咳嗽、水瀉等症矣;過於飽食而脾與胃並傷,形與神俱困,則為嘔吐、痞滿、筋脈橫解、腸澼痔漏等症矣。此飲食不節而為內傷如此,可不謹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