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唐宋词一百首(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1]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2] ,左牵黄 [3] ,右擎苍 [4] ,

锦帽貂裘 [5] ,千骑卷平冈 [6] 。

为报倾城随太守 [7] ,亲 [8] 射虎,看孙 郎 [9] 。

酒酣胸胆尚开张 [10] ,鬓微霜 [11] ,又何妨!

持节云中 [12] ,何日遣冯唐 [13] ?

会挽雕弓如满月 [14] ,西北望,射天狼 [15] 。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别号东坡,北宋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宋神宗赵顼任用王安石,推行比较进步的新法的时候,他表示反对。因此,外放到杭州(今属浙江省)、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徐州(今属江苏省)等处去做地方官。后来,又降职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闲住了多年。宋哲宗赵煦元祐(1086—1093)时期,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当权,起用他做翰林学士,这时又因不满司马光尽废新法,而遭到旧党的排斥。等到新党再得势,他以六十高龄又被流放到广东的边远地方去,直到临死那年才回到常州(今属江苏省)。苏轼长期担任地方官职,在徐州曾经率领军民参加防洪工作,在杭州兴修过水利工程,都是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好事情。他是创作的多面手,诗、词、文几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单就词说,他的笔力雄健,内容广阔,风格多变化,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柔靡绮丽的词风,扩大了词的领域并且提高了它的意境。只是他的某些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是应当批判的。

【题解】 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宋朝的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虽说订立过屈辱的和约,可是军事上的威胁还是很严重的。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射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全篇的气概都很豪迈。

【注释】

[1] 出猎:到郊外去打猎。这是公元1075年冬天的事。

[2] 这句说:我老头子也要学学年轻人的狂态。

[3] 黄:黄狗,猎狗。

[4] 擎:托着,让鹰歇在臂膊上。苍:苍鹰,打猎时用来追捉鸟兽的。

[5] 锦帽貂裘:古代骑兵的服装。

[6] 骑:骑马的。平冈:平坦的山冈。这句说:山地里布满了马队。

[7] 太守:汉代州郡行政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宋时的知州。这时作者正做密州知州。这句说: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跟着太守来看打猎。

[8] 亲:亲手。

[9] 孙郎:孙权。他曾经骑马亲手射虎,马被虎抓伤,他用长枪投刺,虎才退却。这里苏轼是以孙权自比。

[10] 酒酣:酒喝得很畅快。胸胆尚开张:胆气还是很壮。

[11] 鬓:额角边的头发。这句说:头发有些花白了。

[12] 节:古代皇帝派遣的使臣携带的凭证。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13] 冯唐: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时候的一个老年的郎官。当时云中太守魏尚防御匈奴功劳很大,因为小过失受到重罚,冯唐向刘恒直言劝说,刘恒便派他去赦免魏尚,复任云中太守。这一行是借魏尚比方自己,说:什么时候才派我到边防前线去担当任务呢?

[14] 会:将要。雕弓:雕饰过的弓。这句说:要把弓拉足,像满月一样圆。

[15] 天狼:天狼星,古代借它来比方进犯的敌人,这里指的是西夏。

江城子

乙卯

[1] 正月三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2] 。不思量,自难忘 [3]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4] 。

纵使相逢应不识 [5] ,尘满面 [6] ,鬓如霜 [7]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8] 。

相顾 [9] 无言,惟有泪千行 [10] 。

料得年年肠断 [11] 处:明月夜,短松冈 [12] 。

【题解】 这是追悼亡妻的词。苏轼的妻子王弗死去已经十年。苏轼在这十年中官职经常调动,四方奔走,饱经风霜,衰老得多了。这一夜梦中相见,给他带来了深刻难忘的悲伤。词句没有什么粉饰,就像谈家常似地一句一句诉说出来,反映了作者真挚的感情。

【注释】

[1] 乙卯:宋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苏轼这时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做地方长官。

[2] 茫茫:空虚渺茫的样子。这句说:十年来活着的和死去的隔绝在两个世界里,谁都不知道谁怎么样。

[3] 这两句说:即使不去想念她,也总是忘不了的。

[4] 这一行说:她孤零零的坟墓,在老远的地方,我的悲伤到哪儿去诉说呢!

[5] 应不识:该不会再认识我了。

[6] 这句写满脸尘土,表示生活辛苦。

[7] 鬓:额角边的头发。这句说:鬓发像霜一样白。

[8] 轩:小室。这两句说:她坐在窗口,正在梳妆。

[9] 相顾:对看。

[10] 泪千行:无数道的眼泪往下流。

[11] 料得:猜想到。肠断:形容极度的伤心。

[12] 短松冈:栽着松树的小山冈,这里指的是妻子的坟地。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

[1] 中秋,欢饮达旦 [2]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3] 。

明月几时有?把酒 [4] 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5] ,今夕是何年 [6] 。

我欲乘风归去 [7] ,又恐琼楼玉宇 [8] ,

高处不胜寒 [9]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0] !

转朱阁 [11] ,低绮户 [12] ,照无眠 [13]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4]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15] 。

但愿人长久 [16] ,千里共婵娟 [17] 。

【题解】 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苏轼写这首词是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由于对现实不满,他的幻想便飞进了美丽的神话世界。后段从月亮着笔来写他和弟弟子由的离别之情。他说人生的遭遇不能十全十美,以此来相互宽慰。词里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矛盾,可是主要的一面是胸怀开朗、不消极悲观。在写离别之情的词里,可算是独创一格的。

【注释】

[1] 丙辰:宋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苏轼这一年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做地方长官。

[2] 欢饮达旦:酒喝得很畅快,一直喝到天亮。

[3]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 把酒:端起酒杯。

[5] 宫阙:宫殿。

[6] 这一行还是问天的话。相传的神话:天上有仙宫,而且它的存在已经有几千万年了。所以作者感叹地说:今天晚上不知道在天上是属于哪一年的中秋节了。

[7] 这句说:我想驾一阵风回到天宫里去。

[8]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高楼大厦(想像中的仙宫)。琼,美好的玉石。

[9] 不胜寒:太寒冷了,叫人受不住。

[10] 何似:哪儿像。这一行说:起来在月光下舞蹈,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舞动,哪儿像在人间呢!

[11] 朱阁:朱红色的华美的楼阁。

[12] 绮户:雕花的门窗。

[13] 这一行说:月亮照过了朱红色的楼阁,又把它的清光投进雕花的门窗,照着失眠的人。

[14] 这一行说:月亮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拣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团圆呢?

[15] 此事:指的是亲人团聚(“欢”“合”)又正是月亮团圆(“晴”“圆”)的幸福时刻。古难全:从古以来就难得齐全。

[16] 人长久:永远平安地生活着。

[17] 婵娟:指的是嫦娥,传说她是月宫里的仙女。这里又借来代表月亮。这一行说:但愿彼此都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很远很远,却都分享得到月亮的光辉,也就很好了。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1] 。村南村北响缫车 [2] 。

牛衣古柳卖黄瓜 [3] 。

酒困 [4] 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5] ,

敲门试问野人家。

【题解】 这是一幅农村初夏的图景。作者这次到乡下来兴致很高,所以看到纷飞的枣花、卖黄瓜的农民,听到处处人家缫丝的响声,都很有意思,连口渴了便敲乡下人家的门讨茶喝,也随笔写了下来。

【注释】

[1]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巾:古代人戴的头巾。这句说:枣花纷纷地落在衣服和头巾上。

[2] 缫车:缫丝的工具。

[3] 牛衣:用粗麻或草编织起来,盖在牛身上取暖的。这里指粗糙的衣服。这句说:穿着牛衣的乡下人在古老的柳树下叫卖黄瓜。

[4] 酒困:酒后感觉困倦。

[5] 漫思茶:不由地想喝茶。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

[1] 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2] ,同行皆狼狈 [3] ,余独不觉 [4] 。已而遂 [5] 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6] 。

竹杖芒鞋轻胜马 [7]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8] 。

料峭春风 [9] 吹酒醒,微冷 [10] 。

山头斜照 [11] 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12]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13] 。

【题解】 这是作者被贬在黄冈时写的。路上遇雨,事情很平常。这里写出作者不怕风雨,吟啸徐行,精神健朗的风度。说“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表示听任自然,在生活道路上经得起折磨的意思。

【注释】

[1] 沙湖: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东。

[2] 雨具先去:雨鞋、雨伞早已给带走了。

[3] 狼狈:很窘的样子。

[4] 不觉:不在乎。

[5] 已而:过了一会。遂:就。

[6] 吟啸:朗诵诗歌。这一行说:不用管滴滴嗒嗒的雨声,何妨一路哼哼诗,缓步走过去。

[7] 芒鞋:草鞋。这句说:扶一根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骑马轻松多了。

[8] 蓑: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烟雨:雨里一片雾气。这句说:披一件蓑衣任凭风雨吹打也能生活下去。

[9] 料峭春风:带几分寒意的春风。

[10] 微冷:稍微觉得有些冷。

[11] 斜照:偏西的阳光。

[12] 向来:方才。萧瑟:风吹雨打的声音。这句说:回头看看刚才遇雨的地方。

[13] 这句表示作者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

[1] ,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2]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 [3] 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4] ?门前流水尚能西 [5] !

休将白发唱黄鸡 [6] 。

【题解】 苏轼这一次游清泉寺,是在生了一场病恢复健康之后,又正值景色美丽的春夏之交,心情很舒畅。“溪水西流”给了他启示和鼓舞,他觉得老年人也可以和年轻人一样发挥充沛的生命力。词里表现了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

【注释】

[1] 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清泉寺:在蕲水城外。

[2] 这句说:从山脚下到溪边,遍地的野花野草都发芽了。

[3] 萧萧:下雨的声音。暮雨:傍晚时候的雨。子规:杜鹃鸟。它在春夏之交时常常日夜不停地叫。

[4] 再少:重又年轻。这句说:谁说一个人年老了就不会重又年轻起来呢?

[5] 尚能西:还能够朝西流。我国的主要江、河都是从西边流到东边,人总是由少年逐渐到老年;这里是把流水“能西”比喻人生也能“再少”。

[6] 白发:指的是老年。黄鸡:白居易诗里有“黄鸡催晓”、“白日催年”的话,用来感叹人生容易衰老。这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消极悲观。

念奴娇

赤壁 怀古

[1]

苏轼

大江 [2]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 。

故垒 [4]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 [5] 。

乱石穿空 [6] ,惊涛拍岸 [7] ,卷起千堆雪 [8] 。

江山如画,一时 [9] 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 [10] 当年,小乔 [11] 初嫁了,雄姿英发 [12] 。

羽扇纶巾 [13] ,谈笑间 [14] 、强虏灰飞烟灭 [15] 。

故国神游 [16] ,多情应笑我 [17] ,早生华发 [18] 。

人间如梦 [19] ,一尊还酹江月 [20] 。

【题解】 这是苏轼四十七岁那年(1082)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游赤壁时写的。主要是反映他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精神苦闷。前段写赤壁雄奇的景色,从景色衬托出三国时火烧赤壁的英雄人物;后段着重写周瑜辉煌的战功,用来反衬自己在事业上没有什么成就,因而产生了“人间如梦”的消极思想。这是苏词里的名作。笔力雄健,风格豪放,在词中是少有的。

【注释】

[1] 赤壁:建安十三年(208),吴国的将军周瑜击破曹操大军的地方,一般认为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长江的南岸。苏轼游的黄州赤壁其实是另一处,在长江北岸。怀古: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 大江:长江。

[3] 淘:冲洗。千古:遥远的古代。风流人物:出色的人物。这句说:千百年来所有杰出的人物都被波浪冲洗掉了。(这些人物都像滚滚东流的波浪,一去不复返了。)

[4] 故垒:古时的旧营盘。

[5] 三国:从公元220年到265年存在过的魏、蜀、吴。周郎: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做了吴国的将军。这一行说:人们指着故垒的西边说,这就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6] 石:石壁。这句说: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高空。

[7] 惊涛:巨浪。这句说:吓人的浪头冲打着江岸。

[8] 千堆雪:无数的浪花。

[9] 一时:那一个时期。

[10] 遥想:想到几百年前。公瑾:周瑜的字。

[11] 小乔:周瑜的妻子。

[12] 这句写周瑜的英雄气概:姿态雄俊,意气奋发。

[13] 纶巾:青丝带的头巾。这句写周瑜的装束:手里摇着羽毛扇子,头上戴着青丝带的头巾(这是当时将军们通行的打扮)。

[14] 谈笑间:谈笑之间(表示毫不费力)。

[15] 强虏:强大的敌军。虏,对敌人憎恨的称呼(这是从周瑜的立场称呼曹军)。这句说:强大的敌军都化为灰尘烟雾,被消灭了。

[16] 这句说:自己的精神完全被三国时候的英雄故事吸引住。

[17] 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

[18] 华发:花白的头发。这两句说:应该笑自己感情太容易激动,头发都变成花白了。(古人认为多情善感的人头发容易转白。)

[19]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对人生采取的虚无主义的错误看法。

[20] 一尊:一杯酒。酹:用酒来祭。这句说:喝酒呵,奉敬江上的明月一杯吧。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1]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2] 。

枝上柳绵 [3] 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 !

墙里秋千墙外道 [5]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 [6] 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7] ,多情却被无情 [8] 恼。

【题解】 诗人关心春景,可是目前到处落花飞絮,一年的好景致又过掉了。前段写景,是实写;后段抒情,是虚写,借偶然见到的情事来表达“墙外行人”失意、寂寞的心情。

【注释】

[1] 褪:卸落。这句说:红色的花瓣落掉了,小小的青杏长了出来。

[2] 这句说:绿水环绕着屋舍。

[3] 柳绵:柳絮。

[4] 天涯:天边。这句说:芳草长到了天边,哪儿都有。

[5] 秋千:古代妇女在春天里常做打秋千的游戏。道:大路。

[6] 佳人:美人。

[7] 这句是说打秋千的妇女们走开了。

[8] 多情:说的是“行人”。无情:说的是“佳人”。

清平乐

晚春

[1]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2]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3] 。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4] 。

百啭无人能解 [5] ,因风飞过蔷薇 [6] 。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别号山谷,北宋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在当时和苏轼一样著名,只是偏重格律形式。词风稍有不同,也还能够不受格律的拘束。

【题解】 爱春天的好光景,就舍不得春天过去。这里写的只是想要留住春天、不让它溜走的一点意思。可是词的结构有好几个转折,语言轻巧、流利。最后一行写黄鹂百啭,蔷薇影动,也就是说明明媚的春光即将消逝,春天不会回来了。

【注释】

[1] 晚春:春天快要完了的时候。

[2] 寂寞:冷静。这一行说:春天到哪里去了呢,只见一片冷静的景象,找不到它溜走的脚印。

[3] 唤取:叫唤。这一行说:如果有谁知道春天的踪迹,喊它回来和我们留在一起吧。

[4] 问取:问。黄鹂:黄莺。它在春天、夏天里活动。这一行说:春天的行踪谁也不知道,想知道的话,只有问一问黄莺。

[5] 啭:鸟儿宛转的叫声。这句说:黄莺叫了千百遍,可是没有人懂得它的意思。

[6] 因风:趁着风势。蔷薇:春末夏初时开花,有红、黄、白几种颜色。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

[1] ,飞星传恨 [2] ,银汉迢迢暗渡 [3] 。

金风玉露 [4]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5]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6] ,忍顾鹊桥归路 [7]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高邮(今属江苏省)人。考取进士,做过国史编修官。他是苏轼门下的文人,在当时是著名的词家之一。他的词以秀丽含蓄见长,风格比较柔弱。

【题解】 这首词写牛郎织女的故事。作者不说一年一度相会的时间太短促了,却说一次幸福的会见胜过无数次。还说只要两情永远相爱,哪里在乎天天在一起,这种真挚深刻的感情和庸俗的想法不同。

【注释】

[1] 这句说:朵朵的云彩翻弄出许多巧妙的形状。

[2] 飞星:移动着的星星。这里指的是织女星。古代神话把它和牵牛星说成是织女和牛郎。每年阴历七月初七,织女渡过天河和牛郎相会一次。这句是写织女怀念牛郎的愁情。

[3] 银汉:天河。迢迢:形容遥远。这句写织女夜里渡过天河。

[4] 金风玉露:秋风和白露。

[5] 这一行说:在清秋的夜晚相会一次,胜过人间无数次的聚会。

[6] 这句说:甜蜜的时光像做梦似地过去了。

[7] 鹊桥:神话里说,织女渡过天河时,一大群喜鹊搭好桥让她走过。这句说:哪里忍心看那要回头走的鹊桥!

踏莎行

郴州 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1] ,桃源望断 [2] 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3] ,杜鹃 [4] 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5] ,砌成此恨无重数 [6] 。

郴江 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 去 [7] ?

【题解】 公元1097年,秦观在政治上受到严重打击,被削掉官职,流放郴州(今属湖南省)时,写下这首词。只要看他把“桃源”作为巴望的目标,就知道他对现实不满。前段写的是生活环境:山城闭塞,孤馆凄凉;后段把朋友的关怀和江水的无情对照起来写,说明周围一切都引起诗人的哀怨。

【注释】

[1] 这两句写夜景:雾气迷漫,四面的楼台都看不见;在微弱的月光底下,认不清渡口在哪儿。

[2] 桃源:借指生活美满、合乎理想的地方。晋朝(265—420)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一群人避乱躲在一处桃花源里,和外面完全隔绝,生活美满得像住在神仙洞府。后世的人称为“世外桃源”。望断:巴望不到。

[3] 孤馆:单身住的屋子。这句说:春天的天气还这么寒冷,孤单单地住在客馆里,哪受得了这寂寞凄凉!

[4] 杜鹃:杜鹃鸟,它的叫声听来像是“不如归去”。

[5] 这两句都是说接到朋友们从远方寄来的书信。驿: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寄梅花:用的是南朝宋(420—479)时陆凯寄梅花和诗给友人范晔的典故,诗里面有“折梅逢驿使”、“聊寄一枝春”的句子。鱼传尺素:《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是尺把长的白绢,用来写信的。

[6] 砌成:堆积成。无重数:多到算不清层数。这句是说朋友们的关怀反而引起自己深刻的愁恨。

[7] 潇湘:湖南省湘水上游和潇水合流的一段。为谁:为什么。这一行说:郴江本是绕着郴山流的,为什么又要流下潇湘去呢?(这是写自己孤独无伴的苦闷。)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 头

[1] ,君住长江 尾 [2] 。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 水。

此水几时休 [3] ,此恨何时已 [4]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 !

【作者介绍】 李之仪(公元1080年前后在世),北宋无棣(今属山东省)人。考取进士后,做过编修官(编写史书的官)。

【题解】 这是模仿民歌的一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怀念爱人。她说我和你住在长江的两头,都喝着长江的水,可是老见不到面。又说长江的水什么时候干掉,自己的别恨才能消掉。这就等于说她思念爱人的深情像长江的水一样永远无穷无尽。

【注释】

[1] 长江头:长江上游今四川省一带地方。

[2] 君:你。长江尾:长江下游今江苏省一带地方。

[3] 休:停止。

[4] 已:终了。

[5] 这句说:肯定不会辜负我的一片痴情。

捣练子

贺铸

砧面莹

[1] ,杵 [2] 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3] 。

寄到玉关 应万里 [4] ,戍人犹在 [5] 玉关 西。

【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卫州(今河南省汲县)人。他做过武官,后来转文官,地位都不高。为人豪爽,生活面比一般文人广阔。他的词意境很突出,笔调多变化。

【题解】 这写的是妇女怀念远征的亲人。从捣衣、写信、寄到那遥远的边疆去,处处都可以体会出她的辛酸。在唐诗中常常看得到写这种主题的作品,宋词里就很少见。

【注释】

[1] 砧:垫在下面捶衣服的石头。莹:光洁的样子。

[2] 杵:捶衣服的木棒。

[3] 捣:捶。征衣:出征军人的衣服。泪墨题:泪水和着墨汁写信。

[4]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应万里:该有万里那么远。

[5] 戍人:防守边疆的军人。犹在:还在。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 万事非

[1] ,同来何事不同归 [2] !

梧桐半死 [3] 清霜后,头白鸳鸯 [4] 失伴飞。

原 [5] 上草,露初晞 [6] ,旧栖新垅两依依 [7] 。

空床 [8] 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 [9] 夜补衣?

【题解】 这是一首追悼亡妻的词。作者的妻子死在苏州(今属江苏省),现在他旧地重游,心头感到无限的痛苦。词里并没有什么奇情幻想,只是写眼前的景象,谈日常的琐事和朴素的感触,却表现出深厚的感情。

【注释】

[1] 阊门:苏州的一座城门。这句说:重新经过阊门的时候,一切情况都跟从前不同了。

[2] 何事:为什么?这句说:我们是一同到苏州来的,为什么你却不一同回去呢!

[3] 梧桐半死:比方自己失掉了老伴。

[4] 头白鸳鸯:比方自己。

[5] 原:原野上。

[6] 晞:晒干。这句是用露水刚刚干掉来比方妻子死去还不久。

[7] 旧栖:从前一同住过的屋子。新垅:新筑的坟地。这句说:回到家里,走上新坟,总是不能忘怀地要想念你。

[8] 空床:妻子睡过的床,人死掉床也就空着。

[9] 挑灯:把灯芯挑长让灯光更亮些。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

[1] ,消溽暑 [2] 。

鸟雀呼晴 [3] ,侵晓窥檐语 [4] 。

叶上初阳干宿雨 [5]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6] 。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 门 [7] ,久作长安 旅 [8] 。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 [9] 轻舟,梦入芙蓉浦 [10] 。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北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精通音乐,宋徽宗时做过大晟府(国家的音乐机关)的提举(主管官)。他的词格律很严密,内容比较空虚,写作技巧则有可以取法的地方。

【题解】 开头写夏天早晨的小景,接着写朝阳下随风摇摆的荷花。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荷花想起了故乡的荷花,因而感叹长期作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去。随后又联想起水乡的朋友(渔郎)。想得入神,仿佛做梦似地划着船儿进入荷花丛里去了。

【注释】

[1] 燎:烧。沉香:一种有香气的木料。

[2] 溽:潮湿。这一行说:烧起沉香,解解蒸闷的暑气。

[3] 呼晴:鸟雀鸣叫,表示天气转晴了。

[4] 侵晓:大清早。窥檐语:把头伸向屋檐下边吱吱喳喳地叫。

[5] 叶:荷叶。初阳:刚上升的太阳。宿雨:隔夜雨。

[6] 这一行说:水面上一张张清润、圆形的荷叶在晨风里摇摇摆摆地挺立起来。

[7] 吴门:指的是苏州(今属江苏省)。

[8]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汉朝和唐朝时候做过京城,这里借指汴京。这一行说:家住苏州,可是长期在京城里作客。

[9] 楫:划船的桨板。

[10] 芙蓉浦:开满荷花的河港。芙蓉,荷花的别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