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治痢捷要新書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治痢宜伸陽氣之權論

經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又曰:“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故經言: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曰 “遊溢”、曰 “上輸”、曰 “散精”、曰 “上歸”、曰 “通調”、曰 “下輸”、曰 “四布”、曰 “並行”,皆陽氣之用也。可知陽氣者,內則運化飲食,外則分溫四體,揆度如常,百病不生者也。

痢疾者,陽氣抑鬱於脾胃之間而為病者也。然當陽氣得位之時,伏而不發;至於陽氣斂降之時,而其患漸萌。因是而水道不通,因是而腹痛食減,因是而下痢赤白,因是而裡急後重矣。

故治痢而有宜表藥者,外感風寒,陽氣不得舒越,必發之散之,使風寒去而陽氣始得舒越也;有宜攻藥者,內傷積滯,陽氣不得宣通,必刮之逐之,使積滯去而陽氣始得宣通也;有宜溫補者,臟腑虛寒,陰邪凝結,陽氣無權,不能舒越宣通,必溫之熱之,升之補之,所以助其舒越宣通之用也。

自古言痢諸家,從未有專論陽氣者。然觀大苦大寒之味,尚必佐以辛熱。今人治痢,一見後重,輒行攻克;一見下血,惟事清涼。詎知攻克過度,陽氣受傷,因之下陷,而後重益甚;清涼過度,陽氣虛冷,血不歸經,而下血愈多。甚至絕谷不食,通身逆冷以死者,皆陽氣撕滅之明驗也。

故凡治痢投藥之後,脈有疏暢條達之意者,即便知為可愈之兆也。何也?蓋邪郁開而陽氣通行故也。

治痢宜辨寒熱虛實論

李士材曰:“痢之為症,多本脾腎。脾司倉廩,土為萬物之母;腎主蟄藏,水為萬物之原。二臟皆根本之地,投治少差,冤沉幽冥。究其疵誤,皆寒熱未明,虛實不辨也。”

晚近不足論,即在前賢,頗有偏僻。如《局方》與復庵例行辛熱,河間與丹溪專用苦寒,何其執而不圓,相去天壤耶!夫痢起於夏秋,濕蒸熱鬱,本乎天也;因熱求涼,過吞生冷,由於人也。氣壯而傷於天者,鬱熱居多;氣弱而傷於人者,陰寒為甚。

濕土寄旺於四時,或從火化,則陽土有餘,而濕熱為病,經所謂 “敦阜” 是也;或從於水,則陰土不足,而寒濕為病,經所謂 “卑監” 是也。言熱者遺寒,言寒者廢熱,豈非立言之過乎?

至於赤為熱,白為寒,亦非確論。果爾,則赤白相兼者,豈真寒熱同病乎?必以見證與色脈辨之,而後寒熱不淆也。須知寒者多虛,熱者多實,更以虛實細詳之,而寒熱愈明矣。

脹滿惡食,急痛拒按者,實也;煩渴引飲,喜冷畏熱者,熱也;脈強而實者,實也;脈數而滑者,熱也。外此者,靡非虛寒矣。而相似之際,尤當審察。

如以口渴為實熱,似矣。不知凡瀉痢必亡津液,液亡於下,則津涸於上,安得不渴?更當以喜熱喜冷分虛實。以腹痛為實熱,似矣。不知痢出於臟,腸胃必傷,膿血剝膚,安得不痛?更當以痛之緩急、按之可否、臟之陰陽、腹之脹與不脹、脈之有力無力分虛實也。以小便之黃赤短少為實熱,似矣。不知水從痢去,溲必不長,液以陰亡,溺因色變,更當以便之熱與不熱、液之涸與不涸、色之澤與不澤分虛實也。以裡急後重為實熱,似矣。不知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閉,更當以病之新久、質之強弱、脈之盛衰分虛實也。

治痢要訣

凡治痢疾,最當察虛實,辨寒熱,此瀉痢中最大關係。若四者不明,則殺人甚易。須知寒症近乎虛,然寒中亦有實;熱症近乎實,熱中亦有虛。能將虛實、寒熱、表裡、陰陽八個字細心體察,認得清清楚楚,病雖千變萬化,亦難出此範圍。在諸病皆然,又不獨治痢而已也。

痢之一證,總由夏秋之交,陽氣斂降之際,或感風寒暑濕,或觸時行疫氣,或恣食腥冷,或飢飽失宜,以致裡氣壅滯,表氣鬱遏而為痢矣。傷於氣分則白,傷於血分則赤,赤白同見則氣血並傷。其治法大要在宣通陽氣,舒通滯氣,消宿食,清濕熱而已。間有下元素虛,或脾濕胃弱,驟為寒邪所乘,與傷寒少陰證直中寒邪相似者,此係純虛無實、純寒無熱之症也,即當以大溫大補之法治之。總之,寒熱虛實,其色脈情形不難立辨。最緊要處只在初得之一二日,認定是寒是熱,是虛是實,立施汗、下、利、溫、消導、升補之法,病雖險惡,亦不難立見奇功。或遇年邁氣虛,患積滯實熱之症,法應消導清裡者,亦即照法清之導之,勿疑慮,勿畏葸,但其輕重緩急之間,與年強力壯者略有區別耳。蓋積滯去則胃氣升,邪氣除則正氣復,飲食一進,表裡自利。若狃於氣虛年邁不可攻伐,專進以補氣養血之藥,殊不知愈補愈壅,愈痢,邪氣未除,正氣消盡,飲食不進,病勢日增,補之不得,瀉之不可,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我故曰:治痢疾與治瘟疫同,只在初得之一二日,全在膽力壯,識見定,認明寒熱虛實以施治之,否則鮮有不輕病轉重,重病致死。承斯任者,可不慎之於初?

虛實寒熱辨

形氣厚實,脾胃強健者,多實;形體單薄,脾胃素弱者,多虛。腹痛拒按,脹滿堅硬者,多實;腹痛喜按,痞悶短氣者,多虛。新痢多實,久痢多虛。初病裡急後重者,多實;久病裡急後重者,多虛。肛門奪痛,得便稍減者,多實;下墜脫肛,便後痛甚者,多虛。痢色濃厚,氣味極臭者,多實;痢色清淡,頻下汙衣者,多虛。舌胎黃厚干刺者,多實;舌胎滑白或無者,多虛。脈息滑數鼓指,或堅大緊實,浮沉皆有力者,多實;脈息弦細濡澀,按之無力者,多虛。大寒大熱,頭痛骨酸,面赤無汗者,此又表邪之實;無熱惡寒,自汗踡臥者,此又表裡皆虛。脈息滑數鼓指,外見目赤舌刺,頭疼壯熱,煩躁譫妄者,此又時疫之實;脈息細微無力,面色㿠白,氣倦神呆,自汗不食者,莫非正氣之虛。喜冷畏熱者,多熱;喜熱畏冷者,多寒。口渴思涼者,多熱;日不渴或渴不思涼者,多寒。小便赤短,熱澀而痛者,多熱;小便清白,不熱不澀者,多寒。舌胎芒刺,唇口焦裂者,多熱;舌上滑胎,唇口㿠白者,多寒。下痢膿血,或純血色鮮紅者,多熱;下不純血,血不純紅者,多寒。痢色濃厚腥臭,肛門火燎者,多熱;痢色淺淡,或如膠凍、魚腦、鼻涕,或大孔洞瀉者,多寒。脈息滑實有力,或滑而疾數者,多熱;脈息弦緊,或遲細無力者,多寒。神煩躁急者,多熱;神煩不躁急者,多寒。身輕氣高,壯熱者,多熱;身重氣短,四肢微厥者,多寒。

痢疾初起治例

痢疾初發,實症居多,但實中須分表實、裡實。表實者,外感風寒暑濕及時行疫氣是也,其症多見頭疼身痛,憎寒壯熱,鼻塞聲重,胸膈痞悶等症。裡實者,內傷飲食積滯及濕熱食痰留滯腸胃是也,其症多見胸膈脹滿,惡食腹痛,拒按飽噯,呃逆裡急,後重頻欲登圊,及去而所下無多,才起則腹急後墜,此皆濕食氣滯凝結之故也。表實者宜發表,裡實者宜疏里。痢疾初發,表裡同病者居多,故治法以發散表邪,疏通里滯為主。今擬一湯,名曰加減奇效藿香湯,實為痢疾初起之通劑,寒熱虛實,隨證加減,皆可施用,對症則一服霍然而愈,不對證亦為害不大。其有調理失宜,愈而復發,或因兜澀太早,積熱未清,或因表邪壅閉,纏綿不解者,雖屬久痢,亦可用此湯量為加減以利之。

加減奇效藿香湯

此湯治暑熱濕食兼疫之痢,又治形寒飲冷,霍亂吐瀉,嘔噦噁心,吞酸膈脹,腹痛以及小兒嘔瀉,痰食積熱等症。

藿香梗(二錢) 雲苓(二錢) 厚朴(錢半) 萸連(一錢) 木香(一錢) 炒檳榔(錢半) 焦山梔(四錢) 葛根(一錢) 橘皮(二錢) 蒼朮(二錢) 枳殼(錢半) 宣木瓜(錢半) 炙甘草(一錢) 澤瀉(錢半) 薑棗煎。

頭痛項強,脊痛周身骨節痠痛,加羌活(錢半)。若冒暑而成痢,其證必自汗發熱,面垢嘔渴,腹痛小便不利,加香薷(錢半)、白扁豆(二錢)。赤痢加酒芩(錢半)、酒芍(錢半),色如黑漆者,再加歸尾(錢半)、赤芍(一錢)、桃仁(錢半)、酒軍(二錢)以行之(肛門臊辣治同)。白痢加滑石(錢半)。如痢加鼻涕膠凍,此屬冷痢,加肉豆蔻(一錢)、砂仁(一錢)。少腹硬痛,後重裡急墜痛,或腹中大痛,按之稍減,加官桂(六分)、焦芍(二錢)以利之。嘔吐加半夏(錢半)。氣虛年邁加入參。

實症治例

表裡兩實之症,前已詳言之矣。若內無濕食積滯,純見上項表症者,宜服人參敗毒散、五積散、十神湯之類。若外無上項表症,純見胸滿腹脹,飽噯惡食,裡急後重等症,應溫下者,宜服香砂平胃飲、藿香正氣湯、六和定中湯之類以利解之;應清下者,宜服香連化滯湯、枳實導滯湯之類以滌盪之。證偏於寒宜溫下,偏於熱宜清下(寒熱辨詳見前)。

熱症治例

有驟受暑熱之毒,致成熟痢,大渴飲冷,一晝夜數十行,肛門如火燎,面赤壯熱,舌上生胎者,此乃腸胃為熱毒所攻,傾刻腐爛,宜遵《內經》通因通用之法。重而急者,宜服大黃湯、大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等湯,或大黃黃連瀉心湯之類;輕而緩者,宜服黃連解毒湯、芩芍湯、戊己丸、六一散、五物香薷飲之類。

若赤白熱痢日久不止,或陰虛發熱,膿血稠黏,或下痢五色,至夜發熱,或氣虛挾熱,膿血不止等症,勢在攻之不可,補之不可者,宜服千金黃連湯、連黃阿膠湯、歸連丸、駐車丸、白頭翁湯、芍藥湯、阿膠梅連丸之類(虛而挾熱者皆宜此)。

虛症治例

虛痢須分為二:曰陰虛,曰陽虛。陰虛者,肝腎不足,真陰素弱之人,感受濕熱而成痢者,其證多見下痢五色膿血,或下鮮血滑瀉無度,臍下急痛,發熱顴赤,午後夜間加重。治宜瀉熱養陰,固下滋腎,切忌攻下克伐以及辛香燥辣之藥,宜服駐車丸、黃連阿膠湯、阿膠梅連丸之類。虛甚者,宜服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金匱十味腎氣丸之類。久痢者多見此證,大病後、瘧疾後亦有之,宜與上條熱痢參看。

陽虛者,真陽不足,或脾虛胃弱之人,偶為邪所乘,或傷飲食生冷,寒濕凝滯,陽氣不伸,其症多見懶言惡食,腹痛裡急,下痢清白,小便白,身懶嗜臥,短氣不足以息,身冷自汗。治宜溫中補中,建中升陽,切忌苦寒降下之藥。有積滯宿食者,加以消導藥,如大健脾湯之類。積滯甚者,宜服香砂六君子湯。若純虛無積滯者,宜服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保元湯、小建中湯之類。

寒症治例

暴得之寒痢,與傷寒症中少陰陰邪相似,蓋緣素秉陽衰,寒邪直中而中之。其症多見腹中絞痛,身自汗,四肢厥逆,周身痛而惡寒,面青,小便白,懶言嗜臥,脈沉遲細欲絕。治宜大補,宜服附子理中湯、四逆湯、桂枝湯、真武湯、建中補中之類。若未病之前,過食生冷黏膩之物,須於此數湯中稍加溫脾消導之藥。此證應與上條陽虛證參看,陽氣素虛之人,或年力強壯,貪涼過度,或冒雨,或露宿者,多有此證。若初得之時,不過內傷生冷,外感風寒,本不甚重之症,未明發表疏里,通陽利中之理,浪用苦寒攻下克伐之藥,以致清陽下陷,痢無止期者,亦能見上項陽虛之證。治宜健脾升陽,宜服補中益氣湯、升陽除濕防風湯、人參胃風湯之類。

如下元真火素微之人,過服苦寒降下之劑,以致元氣脫陷,腎關不固,大腸滑瀉者,治宜溫脾暖腎固脫,宜服桂附地黃丸、真人養臟湯、固腸丸之類。患痢日久,投藥不當者,或瘧後,或病後,或病間犯房勞者,多有此症。

以上所列寒熱虛實,以及虛實中之寒熱,寒熱中之虛實,不過略舉大概,俾閱者一目了然,曉然於寒熱虛實之確情,以施溫和攻補之定法。後雖變症百出,莫不在此範圍之內。尤其要者,全在初起治法一條,閱者須加意留心,莫把初起一關放過。蓋痢疾初發之時,正氣未傷,邪氣尚淺,藥與病一投機,則後此之法皆同虛設。

腹痛

張景岳曰:“腹痛有寒有熱,有虛有實。凡生冷凝滯及外受感邪者,皆能致痛。因食積者,必多脹滿堅硬拒按;因火者,必內外多見熱症;因寒者,必內外多見寒症;因虛者,中氣不暖,亦寒症也。若瀉痢日久不止,胃氣既傷,膏血切膚,安能不痛?但察其不實不堅,喜接喜熱,飢不能食,渴不能飲,不見實熱等症,悉屬虛寒。”

李士材曰:“脹痛因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宜桔梗開之,白芍、甘草、陳皮、木香、當歸和之。惡寒加炮姜、吳萸,惡熱加酒芩、酒連,仍當導滯燥濕,行氣溫脾。”

《證治準繩》曰:“建中湯治痢不分新久赤白,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或澀,或浮大按之空虛,或舉按無力者皆是也。”

張石頑曰:“下痢腹痛,脈沉緊無熱症者,先以桂姜溫之,後理積滯(此屬於寒者)。膿血稠黏,腹痛後重,身熱不除,脈洪疾者,芩芍湯(此屬於熱者)。”

熊聖臣曰:“下痢腹中痛者,以白芍、甘草為主,熱加苓連,寒加姜桂。少腹痛者,加吳萸。有積滯者,加厚朴、檳榔、青皮、神曲之屬。胃虛挾滯,老人健脾丸。氣不調者,加木香、香附、青皮、陳皮之屬。血瘀者,加桃仁、元胡、歸尾之屬。久痢血枯而痛者,加芎歸養之。辨症審治,是在好學深忍者。”

腸痛

李士材曰:“腸痛者,必以白芍、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加薑桂,惡熱加黃柏。” 愚按:初痢腸痛者,照腹痛法辨虛實以治之。若久痢腸痛者,或服利氣藥其痛愈甚者,必系切近脂膏,須和氣補血,暖腸胃。

肛門痛

喻嘉言曰:“肛門腫痛,身熱脈洪大,下痢稠黏者,宜清之,黃芩芍藥湯。身冷自汗,宜溫之,理中湯。”

李士材曰:“痢疾肛門痛者,熱留於下也,宜槐花,少加木香。挾寒者,理中湯。”

大孔腫痛、大孔開

張仲景曰:“大孔腫痛,急溫之,黃耆建中湯。” 張頭石加木香、當歸,虛寒宜之。戴元禮曰:“大孔因熱流於下而痛,木香、檳榔、酒芩、酒連,少加薑炭,實熱者宜之。” 又曰:“滯下大便不禁,致大孔開如空洞不閉者,用蔥和花椒搗爛,塞穀道中,並服酸澀固腸之劑。”

脫肛

張仲景曰:“下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丹溪注曰:“桃花湯主法下焦血虛且寒,故非乾薑之溫、石脂之澀且重,不能止血,用粳米之甘引入腸胃。” 戴元禮曰:“脫肛一症,最難為藥,熱則肛門閉,寒則肛門脫,宜用磁石細末,每空心米湯飲下二錢,外用鐵鏽磨湯溫洗。”

熊立品曰:“痢下膿血,有誤服補藥,有誤服涼藥而致臟寒脫肛者,宜四君子湯加升麻、木香,或真人養臟湯,或用五味子、枯礬煎湯溫浴,其肛自上,內服補中益氣湯升提之,有熱加黃連。” 愚按:痢久脫肛,內服升提之藥,外用朴硝、白礬水溫洗,拭淨,再將舊鞋底烤熱,噴醋托之,自上。

裡急後重

朱丹溪曰:“裡急後重及大便燥辣,是名挾熱症;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蕩,是名挾寒症;力倦氣少,惡食,久痢裡急後重者,是名挾虛症。”

李士材曰:“裡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重則承氣湯,輕則芍藥湯;裡急頻見汙衣者,虛也,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肉果;邪迫而後重者,至圊稍減,未幾復甚,芍藥湯;虛滑而後重者,圊後不減,以得解愈虛故也,宜真人養臟湯;下後仍後重者,宜用當歸、甘草緩之,升麻、柴胡舉之。又有虛生弩責者,此血虛也,宜歸身、地黃、芍藥、陳皮之屬調之。”

徐東皋曰:“氣虛久痢,裡急後重,膿血交錯者,專以補中益氣湯為主,使升降之道行,其痢不治而自消矣。予法東垣,凡有熱者加姜炒黃連,有寒者加薑桂,寒兼少腹痛者,建中湯加吳萸,有風濕者加防風、羌活,肝乘脾者倍加柴胡,再加白芍、木香,瀉痢久不止者加慄殼、訶子。”

熊聖臣曰:“痢初發時,裡急後重,頻欲登圊,及去而所下無多,才起則腹中又急,此皆濕熱凝滯之故也,宜霍香正氣散加木香、枳殼、黃連、砂仁。” 又曰:“裡急而至圊反不能即出者,氣滯也,疏通為主(木香檳榔丸之類);裡急而頻見汙衣者,氣脫也,補澀為主(真人養臟湯、固腸丸之類);後重而至圊稍減者,火迫也,黃連為主;後重至圊而轉增者,下陷也,升麻為主。”

劉河間曰:“治裡急後重,芍藥湯在所必用,蓋血行則便紅自愈,氣調則後重自除。” 愚按:調氣之法,亦須熱者清之,寒者溫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陷者舉之也。故仲景曰:“熱痢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此治熱痢之裡急後重也)丹溪曰:“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者,香連丸、薑湯主之。”(此治實熱之裡急後重也)張石頑曰:“久痢後重,用三奇散稍減,用補中益氣湯。”(此治虛寒之裡急後重也)戴元禮曰:“後重積氣鬱聚,宜升之消之。”(此治不虛不實不寒不熱之裡急後重也)

呃逆

《證治準繩》曰:“呃逆乃胃氣虛寒之候,宜橘皮乾薑湯主之。有因患渴誤食冷物、水果者,理中湯加丁香、柿蒂主之;寒熱往來者,小柴胡湯加丁香主之;血痢嘔噦,口渴心煩,不眠,不小便者,豬苓湯主之;白痢嘔噦,五苓散主之,以中有肉桂可通逆氣也。” 愚按:胃氣逆則為呃逆,閩浙稱為冷逆,以冷為名,遂指為胃寒,不知寒熱皆令呃逆,不以本症相參,專執俗語為寒,遂投丁香、茱萸、薑桂之類,誤人不少。吾願執辭害義者,臨症猛省。再按,此症有因肝火逆上者(宜用萸連、木香、青皮、芍藥之類);有因膈間痰閉者(宜用二陳湯合旋覆代赭湯以開之);有真陰素虛,腎氣不能歸根,左尺脈微弱者(宜六味地黃加沉香、砂仁);有下焦真陽大虛,火不歸元而呃逆者,右尺脈必微細而弱(宜桂附地黃加沉香、砂仁);有因火症誤用補藥、熱藥而致呃逆者(宜橘皮竹茹湯,輕則加芩連、枳樸,重則加大黃通之)。如果胃寒,丁香柿蒂湯宜之,然不若理中湯、四逆湯功效殊捷。若用(旋覆代赭、橘皮竹茹)二湯,審其寒熱虛實,加減出入而消息之,尤為妥當。

再接,呃在中焦,穀氣不連,其聲短小,得食即發;呃在下焦,真氣不足,其聲長大,不食亦然。

積垢

飲食之滯留積於中,或濕熱之毒黏毀腸膩,皆能結聚成積,故謂之積垢也。今人不察虛實,一遇痢有膿垢者,統名以積,不知腸臟之間,無論人之肥瘦,皆有脂膏以為遮護。故膿垢稀淡者,並患痢日久者,為精化之屬,非積滯之屬也。若積以飲食,積以濕熱,凝郁既久,由漸而傷者,則必肚腹脹滿,腸臟鞭痛,法應消導積滯,推陳致新。若腹不堅實,鼓脹痛不鞭急攪亂,則是五內虛弱之傷,致令脂膏不固耳。其藏氣稍強者,或隨去隨生,猶為可治;若藏氣弱者,日削日敗,以至盡而後已。或但見血紅及加屋漏之水,則敗竭極危之候,而與實症之積滯大相懸絕者也。醫者可不審辨哉!

李士材曰:“舊積者,濕熱食痰也,法當下之;新積者,下後又生者也,或調或補,未可輕攻。若因於虛者,積垢與腸膩同下,雖有舊積,亦不可攻,但用異功散,虛回而痢自止。丹溪有先用參朮補完胃氣,而後下者,亦一妙法也。” 熊聖臣曰:“痢疾因食積而成者最多,察其傷於米食(須用神麯),傷於麵食、肉食(須用山查、麥芽),積盛者(保和丸、厚朴、檳榔消之,蘇梗、陳皮、甘草疏之),兼感風寒者(防風、羌活散之),素傷濕熱,或白或紅,或紅白相雜者(扁豆、厚朴、歸芍、芩連解之),未可專恃攻下一法也。” 愚按:痢疾初起,由於痰熱、濕食積滯者,雖氣虛年邁,亦可於消導藥中少加升補之藥以疏利消導之,蓋此時胃氣未傷,推陳致新,最易為力。若惑於年邁氣虛,宜補養不宜消導之說,坐使里滯日壅,元氣日敗,至此方悟積不去則痢不除,則已無從下手矣。此皆患病之初,不明輕重緩急之理,有以誤之也。

痢疾五色

熊聖臣曰:“白色,其來淺浮,近之脂膏也;赤者,其來深,由脂膏而切膚絡也;純血者,陰絡受傷,或寒成熱以迫之,故隨溢隨下,此最深者也;紅白相兼者,是則深淺皆及也。大概諸血鮮紅者,多熱症,蓋火性最急迫速而下也;紫紅、紫白,色黯不鮮明者,少熱症,以陰凝血敗,漸損而致然也;純白清淡,或如膠凍、鼻涕者,無熱症,以臟寒氣薄,滑而致然也。”

王節齋曰:“痢是濕、濕食積、厥傷,治者須別赤白青黃黑五色,以屬五臟。白者,濕熱傷氣分;赤者,傷血分;赤白相雜,氣血俱傷;黃者,傷食;黑青屬熱。” 華元化曰:“脾氣虛則五液注下,為五色。”

張石頑曰:“凡治痢者,多以膿血為熱,不知血色鮮紫、膿厚者,始為熱症;若瘀晦稀淡,或如瑪瑙色者,為陽虛不能制陰也,非溫其氣則血不清理,理氣如爐冶分金,最為捷法。若不知此,概行疏利,使五液盡從寒降而下,安望其有生理乎?” 戴元禮曰:“便白膿少而滑,頻見汙衣者,氣脫也,宜調氣利血藥中加附子、粟殼;如氣澀者,只以甘藥補之。若久痢膿血色如死羊肝,或五色雜下,此臟腑俱虛,腸胃下脫,元氣欲絕之兆,百不救一。”

李士材曰:“色黑有二,焦黑者,熱極(宜芍藥湯);黑如漆之光者(宜桃仁承氣湯)。”

噤口痢

李士材曰:“噤口痢,有邪在上膈,火氣衝逆者,宜服(黃連、木香、桔梗、橘皮、竹茹、茯苓、菖蒲、厚朴之屬);有胃虛嘔逆者(宜治中湯);有陽氣不足,宿食未消者,宜理中湯加砂仁、陳皮、木香、豆蔻;有肝氣乘脾而嘔逆者,宜戊已丸加木香、肉桂、青皮、白芍;有水飲停聚,心下必悸動不安,宜(五苓散加薑汁);有積穢在下,惡氣薰蒸者,宜承氣湯。”

朱丹溪曰:“噤口痢,用人參、石蓮子、酒炒黃連煎湯,再加生薑汁少許,細細呷之,神效。如吐,再作服之,但得一呷下咽便開。但石蓮子真者絕少,余當以藕汁煮熟,稍加糖霜,頻頻服之,兼進多年陳米稀粥,調其胃氣,神效。” 喻嘉言曰:“治噤口痢,多有用黃連者,此正治濕熱之藥,但苦而且降,不能開提,非胃虛者所宜。大抵初痢噤口,為濕熱瘀於胃口,故宜苦燥治之;若久痢噤口,則胃氣虛敗,即大劑獨參、理中,恐難為力也。”

熊聖臣曰:“噤口痢,日久不愈,諸藥不效,貧人無力服參者,(烏梅、大棗各數枚煎服,屢效)。”

楊士瀛曰:“噤口痢,雖屬胃虛,亦熱閉胸膈所致,用木香失之溫,用山藥失之滯,惟參苓白朮散加菖蒲,米飲下,胸次一開,自然思食。濕熱盛,加萸連。” 喻嘉言又曰:“噤口痢,乃腸胃濕熱之毒薰蒸清道,以致胃之上口閉塞,亦有誤服澀熱之藥,致邪氣停於胃口者,用人參、石蓮子等分煎服,強呷。”

休息痢

李士材曰:“屢止屢發,久不愈者,名曰休息。或因調理失宜,外邪復感;或因兜澀太早,積熱未清,宜香連丸合四君子湯加枳實,有表邪者加表藥。若脾胃衰弱,腸臟空滑,時重時輕,休息而不愈者,宜訶黎勒散。”

劉河間曰:“久下血痢,則脾胃虛損,血不流於四肢,藏留陽胃之中,故痢復或息,愈後復發也。治宜滋養脾胃。”

《證治準繩》曰:“休息痢日久者,四君子湯加陳皮、木香,吞駐車丸;虛滑者,用椿根皮、人參、木香各等分,粳米煎湯調服大斷下丸。” 張石頑曰:“休息久痢,下鮮紫血塊者,風通於肝,肝傷不能藏血也,三奇散倍防風加姜葛、升柴,至一切利水破氣之藥,皆為切禁。”

熊聖臣曰:“休息久痢者,當審其有邪無邪。若初病時,當下失下,當清不清,當散未散,逗遛腸胃之間,纏綿不已,是有邪也,年少稟強者,仍當用從前未用之藥;若身虛稟弱,元氣下陷,無邪可攻,則用四君子湯、異功散、補中益氣之類,加肉果、烏梅、薏苡、山藥、續斷、故紙、阿膠之屬,以升舉其陷下之氣。若趙養葵以臘糊巴豆為丸,謂通因通用之法者,未可輕試也。”

冷痢

張石頑曰:“痢如膠凍、鼻涕、魚腦者,冷痢也,照虛寒痢治之(理中湯加木香、沉香、豆蔻、砂仁)。”

戴元禮曰:“血色紫黯,屢服涼藥而所下愈多者,作冷痢治(同上再加歸身、酒芍)。”

血痢

薛立齊曰:“純下血而色鮮紅者,此心家伏熱也,宜用犀角屑(一錢)、硃砂、牛黃各(八分),共研細,再用人參(一錢),加龍眼、燈心煎湯調下。”

戴元禮曰:“純下血而色鮮紅,血濃厚者,心脾伏熱也,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張石頑曰:“久痢下血色鮮紫成塊者,風通於肝,肝傷不能藏血也,宜三奇散倍防風,加姜葛、升柴,至一切利水行氣之藥皆為禁忌。”

劉河間曰:“久痢下血色淺淡,面黃少食,此脾胃虛損,血不流於四肢也,宜服歸脾湯、補中益氣之類,滋養脾胃。如新起實熱症,血色鮮紅濃厚者,亦不可純用涼藥,宜桃仁承氣湯加酒炒黃芩、連翹之類。”(愚按)血痢實熱症,有瘀血積滯者,宜芍藥湯;虛熱無滯者,宜白頭翁湯加四物湯。若血痢屬虛寒者,宜大桃花湯、桃花湯之類。若脾濕痢疾下血,宜蒼朮地榆湯。

蟯蟲痢

寒濕之氣,鬱郁不發,積化為蟯。乘人胃弱腸虛,或大孔癢,或從穀道溢出。痢出之蟲,形細如線,此亦九蟲之一也。治法以逐濕藥,察其寒熱虛實,加減出入以消息之。史君子、雷丸、蕪萸、檳榔、烏梅之類在所必用,或雄黃銳散、烏梅丸、黃連犀角散之類。止後,當用六君子湯加治蟲藥,以補脾胃,兼清濕熱。

痢疾吐蛔(蛔蟲亦九蟲之一)

濕熱薰蒸胃口,蛔動不安,下既不通,必反之於上,蛔因嘔出,此常事也。但治其胃,蛔蟲自安。若妄引經論,以為胃虛臟寒,便用烏梅、理中、桂附、姜椒辛熱之品,甚於火上添油。不思現前事理,徒記紙上文辭,以為依經傍注,坦然用之不疑,因此誤人甚眾。(熱症十常八九,寒症百或一二)

似痢非痢

李東垣曰:“大便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血,此勞倦虛損,有大腸也。復勿利之,利之則必至重病,反鬱結而不通矣。宜用升陽除濕防風湯,升舉其陽,則陰自降矣。”

醫貫曰:“似痢非痢為腎虛最危之候,宜服桂附地黃加故紙、豆蔻、阿膠及理中湯加升麻,桂附相繼間服,慎勿以痢藥治之。” 按真痢似痢之分,脈既不同,症亦可辨。真痢有裡急後重,似痢無裡急後重;真痢之裡急後重,則窘迫無度,似痢或有裡急後重,不過拘急難解耳。真痢受暑、熱、濕三氣,每發於夏秋之間;似痢因虛損、過勞,或因病後失調,或兼疫瘧轉症,雖亦有感受暑濕寒熱而發者,但春夏秋冬四時皆有也。總之,脈實症實,雖似痢而亦當清;脈虛症虛,雖真痢而亦當補,此至要之訣也。

瘧痢兼症

趙養葵曰:“有瘧後痢者,亦有痢後瘧者。夫既為瘧後,發泄已盡,必無暑熱之毒,復為痢疾,此特元氣下陷,脾氣不能升舉,似痢而實非痢也。夫既為痢後,下多則亡血,且氣隨痢散,此蓋陰陽兩虛,陽虛必惡寒,陰虛必發熱,故寒熱交戰,似瘧而實非瘧也。二者悉從虛治。”

按瘧疾兼症,或瘧後轉痢,或痢後轉瘧,或痢瘧並作,此因外感風寒,或觸四時不正之氣,邪由經絡而傷於腑者,則為瘧疾;邪由經絡而傷入臟者,則為痢疾。今則臟腑俱傷,是以瘧痢並作也。宜胃苓湯加柴胡一二錢,或柴苓湯、六和湯、清脾飲等加減以分利之。服藥後,倘瘧減而痢甚,宜服檳芍順氣湯、三解湯加酒連、木香、當歸、砂仁之屬;若痢減而瘧甚,宜服二術柴葛湯、四獸飲、不二散、何人飲,虛者補中益氣湯。

疫痢兼症

吳又可曰:“下痢膿血,更加發熱而渴,心腹痞滿,嘔而不食,此疫痢兼症,最為危急。夫疫者,胃家事也,疫邪傳胃,十常八九。既傳入胃,必從下解,蓋疫邪不能自出,必藉大腸之氣傳送而下,疫方得愈。至痢者,大腸內事也,大腸既病,失其傳送之職,故正糞不行,純乎下痢膿血而已。所以向來穀食停積在胃,直須大腸邪氣將退,胃氣通行,正糞自此而下。今大腸失職,正糞尚自不行,又何能為胃載毒而出?毒既羈留在胃,最能敗壞真氣,在胃一日,有一日之害,一時,有一時之害,耗氣搏血,神脫氣盡而死。凡遇疫痢兼症者,在痢尤為吃緊,疫痢俱急者,宜檳芍順氣湯,誠為一舉兩得。”(愚按:瘟疫當下失下,其禍已不可勝言,若疫痢兼症應下不下,其禍更有甚於疫症者。吳氏此論,專以急去其邪以存其正為囑,高見卓識,可稱千古雙眼。)繆仲淳曰:“時行疫痢,沿門闔境患此者,宜先清熱解毒、表散為急,加十神湯、人參敗毒散、五積散、不換金正氣散之類。”

婦人胎前產後痢

婦人患痢,本與男子治法同,只以胎前產後,故諸多礙手。胎前治法,按照寒熱虛實治例,須加養血利氣藥,如歸芎、芍地、蘇梗、酒芩、腹皮、砂仁、木香、白朮、陳皮之屬;產後治法,按照寒熱虛實治例,須加逐瘀生新之藥,如歸芎、延胡、薑炭、紅花、澤蘭、香附之類。氣虛者,量加參耆,或專以生化湯加肋脾養胃,並痢門應用諸藥。(再,產後熱症最多,但察其虛實以治之而已,不可因產後惡寒一語,妄用熱藥,以火濟火。)

張石頑曰:“予嘗以甘草、厚朴、茯苓、木香、乾姜治妊娠白痢,以千金三物膠艾湯治妊娠血痢,以連理湯加膠艾治赤白相兼之痢,以千金黃連湯、白頭翁湯加甘草、阿膠治胎前產後五色諸痢,俱應手奏效。”《證治準繩》曰:“胎前下痢,產後不止,勢莫挽回者,用伏龍肝湯丸,隨證加減。”

煙後痢

素吸洋菸之人,偶患痢疾,俗皆謂之煙後痢。方書從無治法,醫家視為畏途,致使素有煙癮之人,患痢疾即成死症,此皆不明比例變通、斟酌緩急之弊也。愚謹謬創一說,略申治法,以質高明。夫洋菸一物,其燥烈之毒甚於砒霜,有肌肉消瘦者,大便十數日一行者,有咽乾如火燎者,有口渴思冷者,此皆洋菸耗陰鑠精之明證。至於大腸之血液脂膏,早已煎熬殆盡,所存者,盡煙滯毒垢耳。大腸既無脂膏遮護滋潤,一旦染患痢疾,求其載毒以出,勢不可得也。於是裡急後重,奔迫下墜,其苦甚於正痢十倍。此時若以檳榔、木香、枳殼之類疏氣通滯,則腸愈薄而痢愈急;若以粟殼、白礬、烏梅之屬兜澀酸收,則愈壅而後愈墜。然則將若之何?曰:治法大要,當其初得之時,察其屬寒屬熱,屬虛屬實。若屬虛寒,則即照虛寒例以治之,須多加暖腸胃、養血固脫之藥,如(肉果、粟殼、歸身、石脂、阿膠之屬);若屬表邪,即以人參敗毒散、十神湯、霍香正氣之類,但諸方中須一切寬腸利氣之藥減去,蓋因腸質既薄,不宜克削也;若屬熱症、實症,即以芍藥加大黃、酒炒郁李仁、桃仁、麻仁、白蜜、阿膠之屬,合入白頭翁湯內,即有積滯,亦不可用檳榔、枳殼、木香一切香燥破氣之藥,只以神麯、麥芽之類消導宣發足矣。蓋積熱不去,則痢無止期,今藉酒軍潤而不燥之力,滌盪其邪,又有芍藥、阿膠之屬以養其陰,邪不羈留,腸胃廓清,則痢不治而自愈矣。或謂陰液既耗,腸質既薄,豈可復用大黃?曰:大黃潤而不燥,走而不守,此等處用之,正顯其救陰之功,況有白蜜、甘草、阿膠之屬以輔之,於胃氣毫無傷損。若羈遲不用,三五日後,即成壞症。設遇煙後痢症初起之時,治未得法,或表邪內陷,或裡熱未清,或誤服利氣寬腸之藥,或兜澀太早,以致纏綿日久,下痢不休,腹痛裡急,純見黑水,或如屋漏,加魚腦,此則藏氣已傷,陰陽兩敗,朝不保夕之候。與其坐以待斃,莫若含藥而亡。今擬一湯,名曰奪命湯丸,或可挽救萬一。(方見後卷)

疫痢應下失下壞病

疫邪失下,其禍已不可勝言,若疫痢失下,其禍更可知矣。究其失下之由,必曰病人年邁也,病人氣虛也,或有煙癮也,或在胎前也,或值產後也,故其下症已具,終不敢下,惟以緩藥徐圖,自謂老成持重。而又有一等不明事理,自命知醫之病家,橫攔豎遮,言火道寒,恐大黃下斷中氣,多方掣肘。殊不知疫痢兼症,下症已具,越怕下者,越得急下,蓋邪熱多留一日,有一日之禍,早下一日,有一日之福。彼年富力強者,失下尚且難治,則年邁氣虛、煙癮、胎前產後疫痢失下者,又何從措手哉?然下之之法,亦有緩急輕重之殊,非謂以承氣湯一概而論也。愚每見患痢之人,其初起之日,即見面赤拂鬱,舌胎壯熱,口渴,脈息滑實而數,下痢裡急,沿門闔境率皆如此,此即疫痢相兼之症,愚即以人參敗毒散、三消飲、檳芍順氣湯之類治之,罔不應手奏效。疫痢相兼之症最多,人皆習而不察,即或遇有年邁氣虛、胎前產後諸人患此者,當其初得未久,亦以此法治之,但察其陰分虛者,加以養陰之藥,陽分虛者,加以補氣之藥,其餘攻下之品,略為變通加減,亦莫不應手奏效。其要只在先將寒熱虛實、標本緩急分清,然後可以言治。設遇有應下失下,日久痢不止,外見煩熱口渴,自汗,舌胎滿布黃厚芒刺,腹痛拒按,胸滿嘔吐不食,痢見敗色,一日夜數十行,後重裡急,面垢神慘,脈息或沉微欲無,乍見乍隱,或疾數鼓指,或堅大若革,按之反空,此皆疫痢兼症應下失下之壞症。邪熱一毫未除,元神將脫,補之則邪毒愈甚,攻之則幾微之氣不勝其攻,攻不可,補不可,攻補不及,兩無生理。不得已變陶氏黃龍湯之法,名之曰進退黃龍湯,或有同生於萬一。(方見後卷)

各種壞症

下純血如屋漏水者,不可治;大孔如竹筒者,不可治;唇若塗朱者,不可治;色如魚腦,或如羊肝者,半生半死;下如塵腐色者,死;發熱不休,四肢冰冷者,死;脈細皮寒,氣少瀉痢不休,飲食不入者,是謂五虛必死,(或用參附,十可救一);厥逆冷汗者,死;身熱脈大不能除者,死;發斑躁擾者,死;呃逆不能止者,死;吐蛔蟲,腹脹如鼓,痛不止者,死;變成腫脹者,死;噤口不食,藥不能開者,死;驟然能食為除中者,死;脈疾數如雀啄者,死;面色慘淡,下痢不止,腹脹瘻形如鼓者,死;痢下五色者,死;面色枯,聲音敗,脈息無神,大熱不止者,死;環口黧黑,柔汗不止者,死;神昏直視,搖頭,溲便遺失不自知者,死;舌卷囊縮,厥冷身重者,死。

喻嘉言治痢醫律三條

凡治痢,不分標本先後,概用苦寒者,醫之罪也。以腸胃論,大腸為標,胃為本;以經脈論,手足陽明為標,少陽相火為本。故胃受濕熱,水穀從少陽之火化,變為惡濁而傳入於大腸。不治少陽,但治陽明,無益也。少陽發生之氣,傳入胃中,因而下陷,不先以辛涼舉之,徑以苦寒奪之,痢無止期矣。

凡治痢,不審病情虛實,徒執常法,自恃專門者,醫之罪也。

實者,邪氣之實也;虛者,正氣之虛也。七實三虛,攻邪為先;七虛三實,扶正為本。十分實邪,即為壯火食氣,無正可扶,急去其邪以留其正;十分虛邪,即為奄奄一息,無實可攻,急補其正,聽邪自去。故醫而不知變通,徒守家傳,最為誤事。

凡治痢,不分所受濕熱多寡,輒投合成丸藥,誤人者,醫之罪也。痢由濕熱內蘊,不得已用苦寒盪滌,宜煎不宜丸。丸藥不能盪滌,且多夾帶巴豆、輕粉、定粉、硫黃、滷砂、甘遂、芫花、大戟、牽牛、烏梅、粟殼之類。即使病去,藥存為害且大,況病不能去,毒烈轉深,難以復救,可不慎耶?

痢疾匯方

表裡和解類方

人參敗毒散:治時氣疫痢。人參(一錢)、茯苓(錢半)、柴胡(一錢)、前胡(八分)、羌活(錢半)、獨活(一錢)、桔梗(錢半)、枳殼(一錢)、川芎(一錢)、甘草(七分)、生薑(三片),煎服。(體壯去人參,加荊芥、防風,名荊防敗毒散;加陳米一撮,名倉廩湯)

五積散:治同上。白芷(一錢)、陳皮(錢半)、川樸(錢半)、桔梗(錢半)、枳殼、川芎、白芍藥各(錢半)、茯苓、蒼朮各(二錢)、甘草(一錢)、當歸、法夏、桂枝各(一錢)、麻黃(五分),生薑煎。(合人參敗毒,名五積交加散)

十神湯:治同前。麻黃(五分)、葛根、蘇葉各(錢半)、升麻(四分)、甘草、陳皮各(一錢)、赤芍藥、白芷、香附各(一錢)、川芎(一錢),生薑煎。

桔梗湯:表裡兩解,感冒時疫挾熱者宜之。黃芩、連翹、梔子、薄荷、桔梗、竹葉、甘草、大黃各等分,燈心煎。

三消飲:表裡兩解,同上。檳榔(錢半)、草果(五分)、厚朴、白芍各(一錢)、甘草、知母、黃芩各(一錢)、大黃(二錢)、葛根、羌活各(一錢)、柴胡,引同。

大柴胡湯:表裡兩解。柴胡、法半夏、黃芩、枳實、芒硝、大黃、薑、棗。

六一順氣湯:表裡兩解。柴胡、黃芩、白芍、枳實、芒硝、大黃、甘草、薑、棗煎。

防風通聖散:表裡兩解。防風、川芎、當歸、白芍、連翹、薄荷、麻黃、石膏、桔梗、黃芩、白朮、梔子、荊芥、滑石、大黃、芒硝、甘草,生薑、蔥白煎。

四逆散:治痢疾腹脹,身熱裡急後重。

北柴胡、白芍、枳實、炙甘草

玄白散:治痢疾初起,裡急後重,膿血稠黏,二便窘迫。壯盛人一劑愈,虛者慎用。牽牛子、生地、赤芍、歸尾、檳榔、枳殼、莪朮、黃連、大黃,暑月加香薷。

六神丸 治一切瀉痢

黃連、木香、枳殼、茯苓、麥芽、神麯。黃連解暑熱毒,厚腸胃,清臟腑,赤痢倍之;木香溫脾胃,逐邪氣,止下痛,白痢倍之。餘俱等分,為末,以神麯打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相雜甘草乾薑湯下。

以上諸方須與熱痢參看。(以上為表裡,以下為和解)

加減奇效霍香湯(自擬) 治暑熱濕食兼疫之痢,又治形寒飲冷,霍亂吐瀉,嘔噦噁心,吞酸膈脹,腹痛以及小兒嘔瀉,痰食積熱等症

霍梗(二錢)、厚朴(錢半)、雲苓(二錢)、萸連、木香各(一錢)、檳榔(錢半)、焦山梔(四錢)、葛根(一錢)、橘皮、蒼朮各(二錢)、木瓜、枳殼、澤瀉各(錢半)、炙草(一錢),生薑煎。

頭痛脊痛,加羌活(錢半);冒暑成痢,加香薷、扁豆各(錢半);赤痢,加酒芩、酒芍各(錢半),色如黑漆者,再加桃仁、歸尾、赤芍、酒軍(肛門燥辣治同);白痢,加滑石(一錢半);冷痢,加肉蔻、砂仁各(一錢);少腹痛,加官桂(六分)、酒芍(二錢);嘔吐,加半夏(錢半);氣虛年邁,皆加入參(一錢)。

霍香正氣湯 治外感風寒,傷冷傷濕,瘧疾痢疾,餘與上略同

霍香(二錢)、蘇葉、白芷、腹皮、茯苓、白朮各(錢半)、陳皮、半夏、厚朴、桔梗、甘草各(一錢)。一方有木瓜,薑棗煎。

不換金正氣散 即前方去(蘇梗、白芷、腹皮、茯苓、桔梗),白朮易蒼朮,身熱加柴胡。

六和定中湯 治與前略同

砂仁、霍香、厚朴、杏仁、半夏、扁豆、木瓜、人參、白朮、赤茯苓、甘草。(暑加香薷,冷加紫蘇)

清皮飲 治瘧痢

青皮、厚朴、柴胡、黃芩、半夏、茯苓、白朮、草果、炙草。一方加檳榔,大渴加麥冬、知母,生薑煎。

小柴胡湯 治瘧痢

柴胡、半夏、人參、甘草、黃芩,薑、棗煎。

三解湯 治瘧痢

柴胡、麻黃、澤瀉,薑、棗煎。

二術柴葛湯 治瘧痢

白朮、蒼朮、柴胡、葛根、陳皮、甘草。

不二散 治瘧痢

常山、檳榔、貝母,露一宿,五更溫服。(二方皆薑、棗煎)

何人飲 治瘧痢

人參、何首烏、陳皮、煨姜煎。(寒加肉桂,熱加酒芩)

四獸飲 治瘧痢

人參、白朮、茯苓、橘紅、草果、半夏、烏梅、甘草,薑、棗煎。

治痢神異方 治赤白痢,凡因濕熱食積而成者皆宜之

黃連、黃耆、白芍、甘草、枳殼、青皮、當歸、山查、木香、地榆、檳榔、桃仁、紅花,不加引,水煎服。

三物散 解毒火,助脾胃,止瀉痢

胡黃連、烏梅肉、灶心土各等分,為末,茶清食前調服。

薑茶飲 分理陰陽,散寒除濕,清火寧神,治赤白痢及寒熱瘧

生薑、陳細茶各(三錢),微炒,煎湯服。

千金黃連湯 治赤白痢

阿膠(二錢)、黃連(二錢)、炮姜(五分)、當歸(錢半)、黃柏炭、炙甘草、石榴皮各(一錢)。先煎各藥,後納阿膠,溫服。

黃連阿膠湯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臍腹瘀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

黃連(錢半)、阿膠(錢半)、茯苓(一錢),水煎服。

駐車丸 治同前

即黃連阿膠湯去茯苓,加乾薑、當歸。

阿膠駐車丸

即駐車丸加木香、黃芩、石脂、龍骨、厚朴,糊丸,米湯下。

歸連丸 治陰虛下痢五色及孕婦噤口赤白

阿膠(二兩)、黃連、當歸、黃芩、艾葉各(一兩)、黃柏(五錢),醋糊丸,綠豆大,每服七十丸,米湯下。照十分之一煎湯服亦可。

阿膠梅連丸 治陰虛五色痢,至夜發熱

阿膠、黃連各(三兩)、炮姜、乾薑各(一兩)、當歸、黃柏、炒赤苓、赤芍、烏梅肉各(一兩五錢),醋煮阿膠為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晝夜三服,米湯下。照十分之一煎湯亦可。

仲景黃連阿膠湯 治心煩不臥,泄熱養營

黃連(二錢)、黃芩、白芍各(一錢)、雞子(半枚)。先煎前三藥,去渣,納膠,少冷,納雞子,攪勻服。此方宜與四君子湯間服(加桂心、酒芍、薑炭各一錢)。

白頭翁湯 治挾熱下痢膿血

白頭翁(三錢)、炒酒連(二錢)、黃柏、炒黑秦皮各(一錢五分),水煎服。

芍藥湯 和血調氣清熱,虛弱者宜之(和血則便紅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白芍(五錢)、炒當歸、黃連、黃芩各(二錢五分,俱酒炒)、酒軍(二錢)、肉桂(七分)、甘草、檳榔各(一錢)、木香(五分),煨姜煎。

黃芩芍藥湯(又名芩芍湯) 治熱痢

黃芩(二錢)、炒酒芍(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黃芩湯 即前方加大棗五枚,仲景用以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

千金三物膠艾湯 治妊娠血痢

阿膠(三錢)、艾葉、石榴皮各(一錢)。先煎榴、艾,去渣,納膠,溫服。心痛腹滿,日夜五六十行者,加黃柏(一錢)、酒炒酒連(錢半)、防已(錢半)、神麯(二錢)、附子、乾薑各(五分)。

香連丸 治赤白相雜,裡急後重

黃連(二十兩,吳萸十兩同炒,去吳萸)、木香(五兩),醋糊丸,米湯下(每服四五十丸)。以百分之一煎湯服亦可。

首烏湯 治痢不應攻下,而後重秘迫難支,此湯亦能滑利

赤烏首(五錢)、郁李仁、當歸各(錢半)、麻仁(二錢)、枳實(八分),水煎服。

加減平胃散 脾胃虛損,血不流於四肢,卻入於胃而為血痢,宜此藥滋養脾胃

人參、茯苓、白朮、炙草、陳皮、厚朴各(一錢)、阿膠(二錢)、桃仁、酒軍、木香各(五分),薑、棗煎。

白朮黃芩湯 痢疾愈後,宜用此湯調利

白朮(二錢)、酒芩、甘草各(一錢),煎服。

茯苓湯 治痢後遍身微腫

赤茯苓(三錢)、白朮(二錢)、防己、射干各(一錢)、桑白皮、黃芩、澤瀉各(錢半),薑、棗煎。

白朮利中湯 虛人白痢,宜此和之

當歸、白芍、白朮各(二錢)、茯苓、陳皮各(錢半)、酒芩、酒連各(一錢)、木香、甘草各(六分),薑、棗煎。

當歸調血湯 虛人紅痢,宜此和之

酒芍(二錢)、當歸(一錢半)、川芎、黃連、酒芩各(一錢)、桃仁(八分)、升麻(五分),薑、棗煎。

消導攻裡類方

平胃散 治一切食積結滯,肚脹腹痛等痢

蒼朮(二錢)、厚朴(錢半)、陳皮(一錢)、甘草(八分),煨姜引,或加(山查、神麯、麥芽)。

香砂平胃散 即平胃散加木香、砂仁或香附。

香連化滯湯 治初起赤白痢,裡急後重,頻欲登圊,少腹疼痛等症

歸尾、白芍、姜連各(二錢)、酒苓、黃柏、炒枳殼各(錢半)、檳榔、木香各(一錢)、酒軍(二錢)、滑石(錢半),薑、棗煎,空心熱服。

枳實導滯湯 治腹內硬痛,積滯瀉痢,傷濕熱者

酒軍(二錢)、酒連、酒芩、枳實、茯苓各(二錢)、神麯(炒)、白朮各(三錢)、澤瀉(二錢),氣滯後重加木香、檳榔。

大健脾湯 治健脾胃,滋穀氣,除濕熱,寬胸膈,去膨脹

人參、茯苓、白朮各(二錢)、枳實、當歸、山查、穀芽各(錢半)、陳皮、豆蔻各(一錢)、青皮、木香、姜連各(七分),薑、棗煎。(加十倍荷葉粥為丸,亦可是名大健脾丸)

枳實丸(又名枳朮丸) 治一切積滯,胃虛脾弱之痢

枳實(一兩,炒)、白朮(二兩),荷葉飯糊為丸,綠豆大,白水下。東垣加陳皮(一兩)以和胃,古庵加酒連(一兩)以清熱,更加木香、砂仁,補脾和胃,瀉火消痰。

保和丸 治一切食積痰凝氣滯之痢

山查、神麯、蘿蔔子、半夏、茯苓各(二兩)、陳皮、連翹各(一兩),糊丸,綠豆大。加白朮(三兩),名大安丸。

厚朴丸 治寒中飧痢,實滯脈滿等症

厚朴、乾薑各(一兩五錢),糊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以上二方按十分之一,亦可作湯服)

治中湯 治痢疾,脾胃不和,嘔吐不食,虛痞中滿

人參(一錢)、白朮(錢半)、乾薑、甘草(五分)、法夏(錢半)、青皮(八分)、陳皮(一錢),薑、棗煎。

木香檳榔丸 治痢疾,胸脹脈滿,裡急後重,食積氣滯(虛者慎用)

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大黃各(一兩),陳皮、枳殼、黃柏、黃連、香附各(五錢),三稜、莪朮、牽牛各(三錢),糊丸,綠豆大。(每服二錢,薑棗湯下)按(此湯應加四君,方為無弊)。

大黃湯

治下痢膿血稠黏,裡急後重,肛門火烙,小便閉塞,年壯脈實者。大黃(一兩),燒酒(一大盅),水(一盅),煎至一盅,去渣,溫服。

大承氣湯

治胸膈飽脹,熱渴煩躁,譫妄,膿血稠黏,痞塊堅實俱全者用之。輕者,則參用後方:

枳實(二錢),厚朴(二錢),酒軍(四錢),芒硝(錢半),水煎服。

小承氣湯

即大承氣湯去芒硝,臍下無硬塊者宜之。

調胃承氣湯

即大承氣去枳、樸,加甘草二錢,上焦不甚痞滿者宜之。

檳芍順氣湯

專治下痢頻數,里急後重,舌胎黃厚,兼得疫之裡症者。

檳榔(錢半),芍藥(三錢),枳實、厚朴各(二錢),酒軍(四錢),薑、棗煎。

桃仁承氣湯

治痢疾下焦有蓄血應下者,即小承氣加桂枝、桃仁。

百順丸(又名二聖救苦丸)

治一切陽邪積滯,實熱秘等症。

川大黃(一斤),牙皂(一兩六錢),共研,蜜丸,綠豆大。每服(二三錢),隨症調引。

補養祛寒類方

六味地黃湯丸:治真陰不足,水虧火旺。

地黃(四錢,砂仁拌),山藥、山萸肉、茯苓各(二錢),丹皮、澤瀉各(錢半),水煎,空心服。

桂附地黃湯:治下焦真陽不足,即六味加桂(一錢),熟附子(一錢),又名(八味地黃)。

知柏地黃湯:治陰虛火旺,即六味加知母、黃柏各錢半。

金匱十味腎氣丸:即桂附地黃加車前子、牛膝(取其下行直達至陰,所謂脾虛補母者也)。

補中益氣湯:治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及大孔如竹筒,下痢無度,直出不禁者,用此升提。

炙耆(三錢),白朮、人參、炙草各(二錢),歸身(錢半),陳皮(一錢),升麻、柴胡各(六分),薑、棗煎。(或加山藥、扁豆、薏苡、蓮肉)

歸脾湯:治心、腎、脾三經虛弱。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棗仁各(二錢),遠志、歸身、炙草各(一錢),木香(五分),龍眼肉(七枚),薑、棗煎。

參苓白朮散:治脾虛胃弱。

人參、茯苓、白朮、扁豆、山藥各(二錢),蓮肉、薏苡仁各(三錢),桔梗、砂仁各(一錢),炙草(錢半),薑、棗煎。

四物湯:凡血虛、血熱、血少者皆宜之。

當歸、川芎、地黃、白芍,薑、棗煎。

四君子湯:凡氣虛、心虛、脾虛、胃虛者皆宜之。

人參(二錢),焦術、茯苓各(錢半),炙草(一錢),薑、棗煎。

異功散:調理脾胃,即四君子湯加陳皮八分,引同。

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寒,腹痛泄痢,即四君子湯加木香、砂仁(二錢)。

八珍湯:治心肺虛損,氣血兩虛,即四君子湯加四物湯。

十全大補湯:固表助陽,大補氣血,即八珍湯加蜜耆(二錢),肉桂(一錢)。

人參養榮湯:養心血,補肺氣,即十全大補湯加五味、遠志、陳皮,去川芎。

六神散:補脾利胃,即四君子湯加扁豆、山藥,引同。

保元湯:補氣虛之祖方也。

炙耆(四錢),人參(二錢),炙草(二錢),引同。

生脈散:治虛痢,脈細加絲者。

人參(三錢),麥冬(去心,五錢),五味子(十五粒),水煎服。

參連湯:治噤口痢。

人參(三錢),姜連(錢半),石蓮肉(二錢),粳米煎,徐徐呷之。

參附湯:治誤服寒藥,至真陽大虛,厥逆自汗,呃逆頭暈等痢。

人參(一兩),熟附子(五錢),水煎服。

理中湯:溫中,治腹痛寒痢。

白朮(三錢),人參、乾薑、炙草各(二錢),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溫中助陽,暖脾胃,治寒痢,即理中湯加熟附二錢。

四逆湯:治寒中三陰,腹痛厥逆,脈微欲絕,即附子理中去白朮、人參。

通脈四逆散:治上症面赤,格陽於外者,即四逆湯加蔥白、苦膽汁。

桂枝湯:治發熱惡寒,自汗腹痛的痢。

酒芍(四錢),桂枝(三錢),炙草(二錢),姜煎,去渣,入飴糖(三五錢),微火解服。

黃耆建中湯:即小建中湯加蜜耆,多汗宜之。

大建中湯:治心胸中大寒痛,腹中寒氣上衝。

蜀椒(二錢),人參(三錢),乾薑(四錢),水煎,去渣,入飴糖(三四錢),溫服。

真武湯:治感寒腹痛,四肢沉重,發熱汗出,筋惕肉瞤,腦心悸,頭眩,氣虛惡寒之痢。

熟附子、白朮各(二錢),茯苓各(三錢),生薑煎服。

四神丸:治脾腎虛寒,瀉痢腹痛。

故紙(鹽水炒,四兩),肉豆蔻(二兩),五味子(二兩),吳茱萸(薑汁炒,一兩),共研細。生薑(四兩),搗爛打糊丸,綠豆大,空心服(四錢)。古方用木香(一兩),小茴(五錢)。若腎瀉及清晨溏瀉,經年不止者,加紅棗(二百枚)。

木香散:治虛寒瀉痢不止。

炙草(三錢),乾薑(二錢),熟附(一錢),紅棗煎。若加十倍,再加(丁香、木香、霍香、豆蔻、訶子肉、石脂各二兩),共為散亦可,每服(三錢),陳米湯下。

回陽返本湯:治陰盛陽微,四肢厥冷,脈沉遲無力者。

熟附子、人參、麥冬各(二錢),炙草、乾姜各(二錢),陳皮(一錢),姜連(四錢),五味子(三分),蔥一莖,水煎服。

橘皮乾薑湯:治噁心嘔噦呃逆,因於虛寒者。

人參、炮姜各(二錢),肉桂、炙草各(一錢),陳皮(通各一錢半),水煎服。

治中湯:治痢疾,脾胃不和,嘔逆不食,虛痞中滿,即理中湯加(青皮、陳皮、法夏)。

千金溫脾丸:治赤白久痢。

酒大黃(四錢),人參、甘草、炮姜各(二錢),肉桂、熟附各(一錢),水煎服。

丁香柿蒂湯:治呃逆因於寒者。

丁香、柿蒂、人參各等分,參減半,姜煎服。

乾薑甘草湯:治肺冷。

乾薑(三錢),炙甘草(四錢),水煎服。

實湯飲:治久痢,不分赤白。

山藥、蓮肉、陳倉米(各一兩,俱炒研細,開水化砂糖調服)。

暑熱風濕類方

五物香薷飲:治一切感冒暑痢。

香薷、姜樸、雲苓、甘草各(二錢),姜連(一錢),水煎,冷服。又一方有扁豆,無茯苓。

戊己丸:洽濕熱瀉痢腹痛。

黃連(六兩),吳萸(一兩,同用酒炒乾),再加酒芍(六兩),共研,糊丸,米湯下,每服三錢。以十分之一煎湯服亦可。

清暑益氣湯:治暑熱,氣喘痞脹,身熱心煩,口渴自汗,脈虛體重等熱痢。

人參、黃耆、蒼朮、白朮、神麯、黃柏、麥冬各(二錢),升麻、陳皮、當歸、葛根、澤瀉各(一錢),五味子、青皮各(五分),水煎,溫服。

六一散(又名天水散):治中暑煩熱,小便不利。河間云:治痢之聖藥。加硃砂名蔥豉益元散,治暑熱挾感之痢。

蔥白(三寸),豆豉(三十枚),煎湯調益元散(二三錢)服。

辰砂益元散:(加紅曲五錢,名青六丸,治赤痢、血痢)。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新汲水調,澄清服。

五苓散:清濕熱,治水逆飲。

豬苓、茯苓、白朮各(二錢),澤瀉(錢半),桂(五分)。

春澤湯:即五苓散加入參、甘草,此合四君、五苓為一方也。

豬苓湯:即五苓散去澤瀉、桂。

胃苓湯:即五苓散合平胃散。

柴苓湯:即五苓散合小柴胡湯,治瀉痢、瘧疾,發熱口渴心煩。

二陳湯:治痢疾兼有濕痰者。

法夏、陳皮各(二錢),茯苓(一錢),甘草(一錢),姜煎。

升陽除濕防風湯:

防風(二錢),白朮、茯苓、白芍各(一錢),蒼朮(四錢),水煎服。

人參胃風湯:治客感乘虛,水穀不化,暴注下迫,及腸胃濕熱之毒,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無度,即八珍湯去甘草、地黃,加桂枝(一錢),水煎。

三奇散:治痢疾下重,或如風吹肛門,此風入腸胃也。

黃耆(二兩),枳殼、防風、吳萸各(一兩),共為末,米湯調下(二三錢),十分之一煎湯亦可。

瀉火理血類方

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心脾伏熱,痢血鮮紅濃厚。

酒軍(五錢),酒連(二錢),溫服。

生地黃湯:治熱痢不止。

生地(五錢),地榆(七錢),炙草(二錢),水煎。

黃連解毒湯:治嘔逆熱痢。

黃連、黃芩、梔子各等分,水煎服。(應於本方去梔子,加枳殼、木香)

鬱金散:治一切熱毒痢,下血不止。

川鬱金(五錢),槐花(五錢,炒),炙草(二錢),水煎服。

茜根湯:治血痢,心神煩熱,腹中痛,不納飲食。

茜根、地榆、黃芩、生地、黃連各(三錢),當歸、犀角、梔子各(一錢),水煎服。

地榆散(又名潑火散):治暑熱痢致昏迷不省人事者,白痢、赤痢、血痢皆宜。

地榆(五錢),赤芍、川連各(三錢),青皮(一錢),水煎。共為末,涼水調服更妙。

地榆芍藥湯:治瀉痢膿血,脫肛。

蒼朮、地榆、芍藥、卷柏各等分,水煎服。

地榆散:治下痢純血及遠年不瘥者。

地榆、卷柏,水煎,或加百草霜、膠艾、薑炭。

聶氏治痢主方:治熱滯成痢,虛寒禁服。

酒連、酒芩、酒芍、枳殼、當歸、地榆、甘草、厚朴、檳榔、青皮、紅花、桃仁、山查各等分,水煎服。單白無紅,去桃仁、地榆、紅花,加陳皮、木香;滯澀者,加酒軍。

蒼朮地榆湯:治脾濕痢疾下血。

蒼朮(三錢),地榆炭(一錢),水煎服。

清臟解毒:治素有積熱,下痢白膿,腹痛脹滿,晝夜無度,漸至大便閉結,小便不通,此三焦有實熱也。或下痢純血,或赤白相雜,皆效。

酒芩、酒連、黃柏、酒軍、梔子、連翹、滑石、木香、枳實、車前子、海金砂、莪朮各等分,水煎服。

(文中提及 “四物湯見補養門,芍藥湯見和解門,桃仁承氣湯見攻裡門”,此處是指這些湯方在前面相應門類已有記載。)

收澀固脫雜補遺類方

真人養臟湯:治虛寒痢疾,久而不愈及脫肛,並治酒毒便血等症。

人參、白朮、當歸、白芍、木香各(二錢),炙草、肉桂、肉果各(七分),粟殼(蜜炙,四錢),訶子肉(錢半),水煎,食前溫服。

固腸丸:治脾虛臟滑,赤白五色痢,日久不止。

肉豆蔻、赤石脂、乾薑、砂仁、厚朴、木香各(三錢),糊丸,綠豆大。每服(七十丸),米汁湯送下。

訶子皮散:治休息痢。

訶子皮(七分),粟殼(六分),陳皮(六分),炮姜(六分),研細,米湯調下。

大斷下丸:治久痢滑脫。

高良薑、炮姜、石榴皮(醋浸炒黃,各一兩五錢),熟附、細辛、赤石脂、枯礬、肉蔻、訶肉各(一兩),龍骨(煅)、牡蠣(煅)各(二兩),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下。一方加吳萸(一兩)。

桃花湯:治少陰腹痛,便膿血。

赤石脂(一兩六錢),乾薑(一錢),粳米(一合),水煎服。

大桃花湯:治同前。

赤石脂、乾薑、當歸、龍骨(煅)各(六錢),熟附、酒芍各(一錢),白朮、人參、炙草各(二錢),水煎服。膿厚者,加厚朴(一錢);嘔,加陳皮、半夏(一錢)。

豆蔻固腸丸:治臟腑並滑,下痢赤白。

厚朴、木香、肉豆蔻、赤石脂、乾薑、砂仁各等分,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湯送下。

訶黎勒丸:治休息久痢。

樗白皮(一兩),訶肉(五錢),丁香(卅粒),糊丸。每服(三錢),米飲日下三服。

伏龍肝湯丸:治胎前下痢,產後不止,及元氣大虛,瘀積小腹,攻痛難忍者。

山查(炒黑,一兩),砂糖(熬枯,二兩),共研細,糊丸。用伏龍肝(一兩),煎湯送下丸(二錢),日三服,夜二服。(氣虛加入參,虛熱加炮姜、肉桂、茯苓、甘草,兼風寒加蔥白、豆豉,膈氣不舒加廣木香)

烏梅丸:治痢疾,寒厥吐蛔,胃熱有火者禁服。

烏梅(三百個),細辛、桂枝、人參、熟附、黃柏各(六兩),黃連、川椒、當歸、乾薑各(四兩)。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熟,和藥,蜜丸。

吳茱萸湯:治同上,禁同下。

吳萸(五錢,炮),人參(一錢),大棗(五枚),生薑(一兩),煎服。

黃連犀角散:治狐惑症,肛門生蟲。

犀角(一錢),黃連(五分),木香(二分),烏梅(一個),共為散,水煎,和滓服,日二服。

雄黃脫散:治蟯蟲並狐惑,唇瘡聲啞等症。

雄黃、桃仁、苦參、青箱子、黃連各等分,為末,艾汁為丸,如小指尖大。(裹綿納下部中,內服桃仁、槐子、蕪荑)

連理湯:治外感暑熱,內傷生冷之痢,即理中湯加茯芩、姜連。

生化湯:生新血,去舊血,扶元氣,補脾胃,產後通劑也。

當歸(三錢),桃仁(錢半),川芍(錢半),炮姜(一錢),甘草(一錢),大棗(五枚),酒水煎,或入炒糖。

奪命湯丸(自擬):治煙後痢疾,初起治未得法,以致日久不愈,一日夜百十行,腹痛下墜,純見黑膿,或如魚腦、屋漏,此陰陽兩敗,臟氣已傷,朝不保夕之候。與其坐以待斃,莫若含藥而亡。服此湯丸,或救萬一。

先用白蜜(一兩五錢),慢火熬,入阿膠(一兩),待膠化開,再入川白蠟(五錢),赤石脂(一兩),淨羊脂(一兩),搗爛如泥。肉豆蔻(一錢),石脂、豆蔻俱研細,連羊脂共兌入蜜、膠、蠟內,絞勻,候冷,挫條捻丸,如小綠豆大。用頭瀝菸灰(五錢)掛衣,聽用。

人參(二錢),熟地、何首烏、粟殼各(四錢),杜仲、當歸、訶子肉、炙草各(三錢),姜連(一錢),酒芍(二錢),麻仁(三錢),郁李(三錢),枳實(一錢),大棗煎,去滓,送前丸(三錢)。加上焦有實火,去人參;嘔,加法夏、茯苓(二錢),陳皮(八分);熱嘔,去人參,加竹茹(二錢),姜連加倍;口渴思涼,去人參,加干麥冬(四錢),五味子(卅粒);咽痛,加桔梗。

匯選痢疾奇驗單方

治久痢不愈者,用蘿蔔生汁一盅,白蜜一盅,煎溫服。

一方治用白砂糖(一兩),雞蛋清(一個),燒酒一盅,煎至(八分),溫服立止。(治痢不拘赤白)

一方治噤口痢,用谷蟲(一二個,瓦上焙乾),研細,米湯飲下,即能思食。

一方治噤口痢,用獨子肥皂(一枚,去核,實鹽其中,火燒存性,研細),入白粥內少許,食之。

一方用干蘿蔔花煎湯服,一方加陳馬齒莧同煎服,治痢不拘赤白。

一方治久痢暴瀉不止,用石榴皮燒存性,斫末,米湯飲下二錢。

一方治熱痢不止,用車前葉搗爛,取水一盅,入蜜一盅,煎服自愈。

一方治赤白痢,用韭菜取汁一盅,酒一盅,煎溫服。(並治婦人心氣痛,亦散氣行血故也)

一方治噤口痢,用大梨一枚,挖去心,入蜜一匙,薑汁少許,煨過食之。

一方治下血熱痢,用苦參炭為末,每服(二三錢),米湯下。

一方治腸氣血痢,用大鯽魚一個,破腹去腸膽,納白礬(二兩),燒存性,服(二錢),米湯調。

一方治痢,用陳細茶(三錢),同鹽炒,去鹽,檳榔(二錢),紅糖、生薑煎服。

一方用豆腐二斤,香油煎焦,夾紅糖吃,不拘赤白皆愈。

一方名香參丸,用木香(四兩),苦參(六兩,同酒炒),甘草(一兩),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錢,白紅痢,姜白湯下;噤口痢,砂仁蓮肉湯下;水瀉,朱苓、澤瀉湯下。

一方治噤口熱痢,田螺數枚,連殼搗爛,入麝香少許,填臍中,引熱下降,服藥再不吐矣。

一方治噤口痢,用初生小兒屎,炙乾(一錢),雄黃(五分),黃連(四分),冰片少許,為末,水調塗兩眼角。

一方治食積痢,日久不愈,腹脹痛有硬塊,攻補兩難者,秘製化痞膏一貼臍上自愈。

一方治產後痢不止,用柿餅二枚,焙焦存性,烏梅炭(十枚),紅棗(廿個),粟殼(五錢),紅糖(一兩),生薑(三錢),煎湯服。

一方治血痢不止,用生刺兒菜(即大小薊)搗汁一碗,入白糖一兩,生服。

一方治痢不分赤白,用無花果一個,蘸白砂糖,隨便吃自愈。

一方治泄痢下重,用薤白(一二錢),水煎服。(《金匱》加入四逆散內,治同四逆散,四逆散:柴胡、炒白芍、枳實、炙甘草)

一方治小兒熱痢,用嫩黃瓜一條,切片,入白糖蜜(五錢),水煎。

一方治血痢及腸風下血,用木耳(五錢),炒研細,或用水酒煎,或用新汲水沖。

一方治夏秋感胃初起之痢,不分赤白,用四時正氣散(錢半),滑石,薑湯調下,屢試屢驗。

一方治煙後痢疾良方:白朮(三錢,醋炒),薤白(錢半),當歸(三錢),地榆(二錢,炒黑),鮮椿白皮(二錢,炒炭),紅花(錢半),槐花(錢半),酒芩炭(二錢),木香(八分),白糖(一兩)。此方百發百中,經驗多年,病重二劑,輕一劑即愈。椿樹白皮必須新鮮的,誠治痢之良方也。

《治痢捷要新書》終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