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五代十国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梁、唐、晋、汉、周,称为五代,共八姓,十三主,五十四年(自907年至960年)。曰五代者,唐宋传统所系,唯重此中原代易而已。实则十国纷纭,遍于南北,何有正媵之分。故兼述其事,示无轩轾。

梁世系

自朱全忠代唐称帝(907年),至末帝灭于后唐(922年),凡二主,共十六年。

太祖 姓朱,名温,宋州砀山午沟里人,僖宗赐名全忠。代唐即帝位,国号曰梁,更名晃。改元开平(四年)、乾化(二年),在位凡六年,为其子郢王友珪所弑。

末帝 初名友贞,太祖第三子,封均王。友珪弑逆,讨诛之,嗣立。更名锽,又更名瑱。建元乾化(二年)、贞明(六年)、龙德(二年)。唐兵入汴,为其下所杀,在位凡十年。

唐世系

自李存勗灭梁称帝(923年),至废帝灭于后晋(936年),凡三姓,四主,共十四年。

庄宗 其先沙陀人,唐赐姓李氏,名存勗,太祖(克用)之子。即皇帝位,国号曰唐,灭梁,建元同光(三年)。丙戌兵乱,中流矢崩,在位凡三年。

明宗 世本夷狄,无姓氏,父电为雁门部将,太祖赐名嗣源。继庄宗而立,改元天成(四年)、长兴(四年),在位凡八年。

愍帝 名从厚,明宗第三子。嗣立,改元应顺。潞王从珂反,兵入汴,废之,在位凡四月。

废帝 名从珂,本姓王,明宗养为子,封潞王。废愍帝而即位,改元清泰(三年)。石敬瑭犯阙,帝兵败自焚死,在位凡三年。

晋世系

自石敬瑭灭唐称帝(936年),至出帝为契丹所执(946年),凡二主,共十一年。

高祖姓石,名敬瑭,太原汾阳里人。仕唐为北京留守,举兵入洛灭唐,即皇帝位。国号曰晋,建元天福(七年),在位凡七年。

出帝 名重贵,高祖从子,封齐王。嗣位,仍用天福(一年)、开运(三年)。契丹入汴,北迁,卒于黄龙府,在位凡四年。

汉世系

自刘知远继晋称帝(947年),至隐帝灭于后周(950年),凡二主,共四年。

高祖 姓刘,初名知远,其先沙陀部人,仕晋,封北平王。出帝北迁契丹,议建国,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等上笺劝进,遂即皇帝位。改国号曰汉,仍用晋高祖天福年号,在位凡一年。

隐帝 名承祐,高祖第二子,封周王。嗣立,改元乾祐(三年)。郭威拥兵犯阙被杀,在位凡三年。

周世系

自郭威灭汉称帝(951年),至恭帝禅位于赵匡胤(960年),凡二姓,三主,共十年。

太祖 姓郭,名威,邢州尧山人。仕汉,以邺都留守入汴。灭汉,即皇帝位,国号曰周,建元广顺(三年),在位凡三年。

世宗 本姓柴,名荣,邢州龙冈人。柴氏女适太祖为后,世宗为后侄,太祖爱之,养为己子,封晋王。嗣立,改元显德(六年),在位凡六年。

恭帝 名宗训,世宗第四子,封梁王。嗣立,仍用显德年号,在位凡六月,陈桥兵变,禅位于赵匡胤。

前蜀

自王建入据成都(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至后主衍灭于后唐(925年),凡二主,共三十五年。

高祖 姓王,名建,许州舞阳人,为忠武军将。唐僖宗在蜀,以兵随驾扈从有功,迁壁州刺史,逐西川节度使韦昭度而代之。旋并有两川、三峡、山南西道之地,封蜀王,沿用天复七年。梁氏篡唐,建自帝于成都,国号曰蜀,改元武成(三年)、永平(五年)、通正(一年)、天汉(一年)、光天(一年),在帝位凡十一年。

后主 名衍,建之幼子。建卒,嗣立,改元乾德(六年)、咸康(一年)。唐庄宗灭梁后,于同光三年遣兵伐蜀取之。衍降,后见杀,在位凡七年。

后蜀

自孟知祥为节度使(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至后主昶灭于宋(965年),凡二主,共四十年。

高祖姓孟,名知祥,邢州龙冈人,仕后唐。庄宗既灭蜀,乃以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明宗立,知祥背叛,明宗抚慰之,封蜀王。明宗崩,知祥于长兴四年(933年)即皇帝位,国号曰蜀,建元明德(一年)。是年卒,在位凡一年。

后主名昶,知祥第三子。嗣立,袭用明德年号(三年),改元广政(二十七年)。宋太祖乾德三年遣师伐蜀,取之,昶降,封秦国公,在位凡三十年。

自杨行密据扬州(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至睿帝禅位于李昪(937年),凡四主,共四十六年。

太祖 姓杨,名行密,庐州合淝人。初应募为州兵,迁队长,唐僖宗光启初逐庐州刺史,据其地,诏就拜刺史。淮南节度使高骈为毕师铎所攻,行密击师铎,大败之,取扬州,唐又拜行密为淮南节度使。行密遣兵略地,自淮以南、江以东诸州皆下之。天复二年进爵吴王,天祐二年卒,在位凡十四年。

烈祖 名渥,行密长子。嗣立,封弘农王,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为徐温、张颢等所杀,在位凡三年。

高祖 名隆演,渥弟。渥被害,徐温拥立之。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年)即吴王位,改元武义(二年),在位共十二年。

睿帝 名溥,行密第四子。初封丹阳郡公,继隆演而立,改元顺义(六年)。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称皇帝,国号曰吴。又改元乾贞(二年)、太和(六年)、天祚(三年)。徐温养子李昪秉政,位至齐王。晋高祖天福二年溥为昪所逼,遂禅位,在位凡十七年。

南唐

自李昪代吴称帝(晋天福二年,937年),至后主降于宋(975年),凡三主,共三十九年。

烈祖 姓李,名昪,徐州人,为徐温养子,冒姓徐氏,名知诰。既专政,受吴禅,复姓李氏,改名昪。自言为唐宪宗子建王恪四世孙,故建国号曰唐,建元升元(六年),在位凡六年。

元宗 名璟,初名景,昪之长子。嗣立,改元保大(五年),中兴、交泰(一年)。周世宗遣兵伐之,奉表乞为附庸之国,遂奉周年号。宋建隆二年卒,在位共十九年。

后主 名煜,璟第六子,嗣立。宋太祖遣使召煜赴阙,煜称疾不行。开宝七年(974年),遣曹彬伐之。翌年,克金陵,俘煜至京师,太祖赦之,封为违命侯,在位凡十四年。

自王潮据福州(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至天德帝灭于南唐(945年),凡七主,共五十三年。

王潮光州固始人,初为县佐史。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以潮为军校。绪为秦宗权所攻,率众南奔,自南康入汀,陷漳浦。绪性急多杀,为下所害,推潮为主。唐僖宗光启二年,授为泉州刺史,旋攻陷福州,尽有闽岭五州之地。昭宗因建威武军于福州,以潮为节度、福建管内观察使,时景福二年也。乾宁四年(897年)潮卒,在位凡五年。

太祖 名审知,潮弟。潮卒,审知代立,唐拜为节度使,累迁封琅邪王。唐亡,梁太祖封为闽王。审知虽起自陇亩,而为人俭约,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境内晏然。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卒,在位凡二十八年。

嗣王 名延翰,审知长子。嗣立,建国称王,犹禀正朔。为弟延钧所杀,在位凡一年。

惠宗 名延钧,审知次子,杀延翰自立,改名。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称帝,国号曰大闽,改元龙启(二年)、永和(一年)。子继鹏作乱被杀,在位共九年。

康宗 名昶,鏻子。嗣位,改元通文(三年)。因不道,为闽人所杀,在位凡三年。

景宗 名延羲,审知少子。嗣位,更名曦,改元永隆(六年),以淫虐被杀,在位凡六年。

天德帝 名延政,审知子,曦弟也。延政数谏曦,曦怒,遣兵攻之,为延政所败。延政乃以建州建国称殷,改元天德(三年)。明年,曦被杀,延政将入福州,南唐主李璟闻闽乱,发兵攻之,遂取闽,迁延政之族于金陵。在位凡三年,时后晋出帝开运二年也。

自马殷据湖南(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至希崇降于南唐(951年),凡六主,共五十六年。

武穆王姓马,名殷,许州鄢陵人。初为孙儒(秦宗权部将)裨将,儒攻宣州败死,殷与其下推刘建峰为主。转攻豫章、虔、吉,入湖南取潭州。建峰自称留后,唐僖宗因而授之。昭宗乾宁三年,建峰为其下所杀,推殷为主,遂有潭、衡七州之地。梁时封楚王。唐灭梁,殷入贡,仍封爵。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卒,在位凡三十五年。

衡阳王 名希声,殷次子,继立,在位凡二年。

文昭王 名希范,殷第四子,继立,开运四年卒,在位凡十五年。

废王 名希广,希范同母弟,继立。为其兄希萼所攻,兵败,缢死,在位凡三年。

恭孝王 名希萼,既杀希广,遂自立,时汉乾祐三年也。希萼悉以军政任其弟希崇,希崇与楚旧将徐威、陆孟俊、鲁绾等作乱,被废,在位凡一年。

希崇 遣彭师暠、廖偃囚希萼于衡山。师暠奉希萼为衡山王,臣于南唐李璟。希崇惧,亦请命于璟。璟遣边镐入楚,尽迁马氏之族于金陵,时周太祖广顺元年也。

南汉

自刘隐为广州节度(905年),至后主灭于宋(971年),凡五主,共六十七年。

烈祖 姓刘,名隐,其祖安仁,上蔡人。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父谦为广州牙将。唐僖宗乾符五年,黄巢攻破广州,去略湖湘间,谦为封州刺史。谦卒,隐代之。昭宗乾宁中,为节度副使。节度徐彦若卒,军中推隐为留后。天祐二年,拜节度使。梁开平三年,封南平王,乾化元年卒,在位凡七年。

高祖 名 ,初名岩,谦庶子。梁太祖乾化元年代立,初受梁封,贞明三年即皇帝位,国号大越,又改国号曰汉,改元乾亨(八年)、白龙(三年)、大有(十五年)。在位共三十一年。

殇帝 名玢, 第三子。嗣位,改元光天(一年),为弟晟所杀,在位凡一年。

中宗 名晟,既立,改元应乾,旋改乾和(十五年)。在位凡十五年。

后主 名 ,晟长子。嗣立,改元大宝(十三年)。宋太祖开宝四年,遣师伐南汉取之, 降,封为恩赦侯,在位凡十三年。

荆南(南平)

自高季兴为荆南节度(907年),至继冲降于宋(963年),凡五主,共五十七年。

武信王 姓高,名季兴,陕州陕石人。梁太祖开平元年,拜荆南节度,梁末帝封渤海郡王。梁亡,臣于唐。唐兵伐蜀,乘机取夔、忠、万、归、峡等州。明宗攻之,取其夔、忠、万三州。季兴遂臣于吴,吴封为秦王。天成三年卒,在位凡二十二年。

文献王 名从诲,季兴长子。继立,复臣于唐,封南平王。荆南地狭兵弱,介于吴越为小国,自吴称帝,而南汉、闽、楚,皆奉梁正朔。蜀时贡奉,皆假道荆南,季兴、从诲常邀留其使者,掠取其物。而诸道以书责诮,或发兵加讨,即复还之而无愧。其后南汉与闽、蜀皆称帝,从诲所向称臣,盖利其赐予。俚俗语谓“夺攘苟得无愧耻者为赖子”,犹言无赖也。故诸国皆目为高赖子。汉乾祐元年卒,在位凡二十年。

贞懿王 名保融,从诲第三子,继立。周广顺元年,封渤海郡王。显德元年,进封南平王。宋兴,保融惧,一岁之间三入贡。建隆元年卒,在位凡十二年。

保勗 从诲第十子,继立,建隆三年卒,在位凡二年。

继冲 保融子,继立。宋乾德元年,太祖诏慕容延钊讨湖南张文表,假道荆南,入其郛。继冲惧,以地内附,举族入朝,在位凡一年。

吴越

自钱镠为镇海节度(893年),至俶献地于宋(978年),凡五主,共八十六年。

武肃王钱镠 杭州临安人。始为石镜镇将董昌偏裨,击黄巢有功,为都将。击刘汉宏,破越州,昌徙居越,而以镠为杭州刺史,击取苏、常、润等州。唐昭宗景福二年,进镇海节度使。乾宁二年,董昌称帝,镠讨平之,尽有两浙之地,后梁太祖封镠为吴越王。后唐庄宗时,镠入贡,长兴三年卒,在位凡四十年。

文穆王 名元瓘,镠第七子,继立,天福六年卒,在位凡九年。

忠献王 名佐,元瓘第六子,继立,开运四年卒,在位凡六年。

忠逊王 名倧,佐弟,继立。大将胡进思废倧而立俶,在位凡一年。

忠懿王 名俶,佐弟,继立。历汉、周袭封吴越王。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俶入觐,尽献其地,在位凡三十一年。

北汉

自刘旻称帝(951年),至英武帝灭于宋(979年),凡三姓,四主,共二十九年。

世祖 姓刘,名旻,后汉高祖母弟。后周郭威代汉,旻时为河东节度使。遂称帝于太原,国号曰汉,袭用乾祐年号,通好于契丹,以叔事之,称侄皇帝。后为周世宗所败,以忧卒,在位凡四年。

睿宗 名承钧,旻次子。继立,改元天会(十二年),在位共十四年。

少主 名继恩,承钧养子,本姓薛,继立。宰相郭无为受遗诏辅政,继恩与无为有隙,无为杀之,而立其弟继元。

英武帝 名继元,亦承钧养子,本姓何。继立,仍用天会,至十七年改元广运(六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征之,继元以穷促降,宋封为彭城公,在位凡十一年。

五代诸国兴亡分合简表

一 五代诸国疆域

唐之盛时,虽名天下为十道,而其势未分。既其衰也,置“军”、“节度”,号为方镇……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下之势,自兹而分……自僖昭以来,日益割裂。梁初,天下别为十一,南有吴、浙、荆湖、闽、汉,西有岐、蜀,北有燕、晋,而朱氏所有七十八州以为梁。庄宗初起并、代,取幽、沧,有州三十五。其后又取梁、魏、博等十有六州,合五十一州以灭梁。岐王称臣,又得其州七。同光破蜀,已而复失……而营、平二州陷于契丹……合一百二十三州以为唐。石氏入立,献十有六州于契丹,而得蜀金州……合一百九州以为晋。刘氏之初,秦、凤、阶、成复入于蜀……合一百六州以为汉。郭氏代汉,十州入于刘旻。世宗取秦、凤、阶、成、瀛、漠及淮南十四州……合一百一十八州以为周。宋兴因之。此中国之大略也。其余外属者,强弱相并,不常其得失。至于周末,闽已先亡,而在者七国。自江以下二十一州为南唐。自剑以南,及山南西道,四十六州为蜀。自湖南北十州为楚。自浙东西十三州为吴越。自岭南北四十七州为南汉。自太原以北十州为东汉。而荆、归、峡三州为南平。合中国所有二百六十八州,而军不在焉。唐之封疆远矣……而羁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五代乱世,文字不完,而时有废省,又或陷于夷狄,不可考究。

(《五代史》卷六○《职方考序》)

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髠盗贩,兖冕峨巍。吴暨南唐,奸豪窃攘。蜀险而富,汉险而贫。贫能自强,富者先亡。闽陋荆蹙。楚开蛮服。剥剽弗堪,吴越其尤。牢牲视人,岭蜑遭刘。百年之间,并起争雄。

(《五代史》卷六一《世家序》)

五代诸国疆域简表

二 五代之分争

1.民生之痛苦

甲 赋税之繁

田赋

及庄宗平定梁室,任吏人孔谦为租庸使,峻法以剥下,厚敛以奉上,民产虽竭,军食尚亏。加之以兵革,因之以饥馑,不三四年,以致颠陨。其义无他,盖赋役重,而寰区失望故也。

(《旧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货志》)

唐同光三年二月,敕魏府小菉豆税,每亩减收三升。城内店肆园囿,比来无税,顷因伪命,遂有配征……宜示矜蠲,令据紧慢去处,于见输税丝上,每两作三等,酌量纳钱,收市军装衣赐。其丝仍与除放。

(《旧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货志》)

明年(同光四年),以军食不足,敕河南尹预借夏秋税,民不聊生。

(《通考》卷三《田赋考三》)

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敕应纳夏秋税先有省耗,每斗一升。今后止纳正税数,不量省耗。

(《旧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货志》)

长兴三年十二月,三司奏请诸道上供税物,充兵士衣赐不足。其天下所纳斛斗及钱,除支赡外,请依时折纳绫罗绢帛。从之。

(《旧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货志》)

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聚敛刻急。旧制:田税每斛更输二斗,谓之“雀鼠耗”。章始令更输二斗,谓之“省耗”。旧钱出入皆以八十为陌,章始令入者八十,出者七十七,谓之“省陌”。

(《通考》卷四《田赋考四》)

吴徐知诰为淮南帅,以宋齐邱为谋主。先是,吴有丁口钱,又计亩输钱,民甚病之。齐邱以为钱非耕桑所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请蠲人口钱,自余税悉收谷帛绢,疋直千钱者税三十。

(《通考》卷三《田赋考三》)

两浙钱氏偏霸一方,急征苛惨,科赋凡欠一斗者,多至徒罪。

(郑文宝《江表志卷中》)

吴越旧式,民间尽算丁壮钱,以增赋舆。贫匮之家,父母不能保守,或弃于襁褓,或卖为僮妾,至有提携寄于释老者。真宗一切蠲放,吴俗始苏。

(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希范乃立铜柱为表,命学士李皋铭之……希范作会春园、嘉宴堂,其费巨万,始加赋于国中。

(《五代史》卷六六《楚世家》)

刘铢……移镇青州……立法深峻,令行禁止……在任擅行赋敛,每秋苗一亩,率钱三千;夏苗一亩,钱二千。

(《旧五代史》卷一○七《刘铢传》)

盐酒税

五季暴政所兴,江东西酿酒,则有麴引钱;食盐则输盐米;供军须则有鞋钱;入仓库则有废钱。

(《通考》卷四《田赋考四》)

吴徐知诰用歙人汪台符之策,括定田赋,每正苗一斛,别输三斗;官授盐一斤,谓之盐米;入仓则有废米。

(《通考》卷四《田赋考四》)

凡盐铛户,应纳盐利,每斗折纳白米一斗五升。晋初始令折钱收纳,灶户所纳如此,盐价之贵可知也。海盐界分,每年收钱一千七万贯,以区区数十州之地,而收价如此,其价更可知也。每城坊官,自卖盐乡村,则案户配食,依田税输钱。其私贩之禁,十斤以上,即处死。刮硷煎盐者,不论斤两皆死。凡告者十斤以上赏钱二十千,五十斤以上三十千,百斤以上五十千,其法令之严可知也。晋高祖知盐贵之病民,乃诏计户征税,每户自一千至二百文,分五等,听商人贩盐,民自买食,一时颇以为便。出帝时,又令诸州郡税盐,过税斤七钱,住税斤十钱。盖已案户征盐钱,不便改法,乃又加征商税,使利归于官也。汉乾祐中,青盐一石,抽税一千文,盐一斗,是又加重于出帝时矣。周广顺中,始诏青盐一石抽八百文,盐一斗;白盐一石,抽五百文,盐五升。然盐价既因抽税增贵,而案户所征之盐税,又不放免,是一盐而二税,民益苦之。此盐法之大概也。其酒麴之禁,孔循曾以麴法杀一家于洛阳。(注:私麴五斤以上皆死。)明宗乃诏乡村人户,于秋田苗上,每亩纳钱五文,听民自造麴酿酒。其城坊亦听自造,而榷其税。长兴中,又减五文为三文。寻仍诏官自造麴,减旧价之半,卖民酿酒。汉乾祐中,私麴之禁,不论斤两皆死。周广顺中,仍改为五斤以上。然五斤私麴,即处极刑,亦可见法令之酷矣。此麴法之大概也。(注:以上俱见薛史及《五代会要》。)即此二事,峻法专利,民已不堪命。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二《五代盐麴之禁》)

商税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诏省司及诸府,置税茶场院,自湖南至京六七处纳税,以至商旅不通;及州使置杂税务交下烦碎,宜定合税物色名目。商旅即许收税,不得邀难。二年,敕应三京诸道州府商税等多不系属州府,皆是省司差置场官,特议改更,贵除繁屑。自今已后,诸商税并委逐处州府扑断,依省司常年定额,勾当办集。

(《续通典》卷一六《食货一六》)

后周显德五年,敕诸道州府,应有商贾与贩牛畜者,不计黄牛水牛,凡经过处,并不得抽税。如是货卖处,只仰据卖价每一千抽税钱三十,不得别有邀难。

(《通考》卷一四《征榷考一》)

申渐高尝因曲宴,天久无雨。烈祖曰:“四郊之外皆言雨足,惟都城百里之地亢旱,何也?”渐高云:“雨怕抽税,不敢入城。”翌日,市征之令得蠲除。

(郑文宝《江表志》卷上)

冶铁税

后唐长兴二年,敕今后不计农器、烧器、动使诸物,并许百姓逐便自铸造。诸道监冶除依常年定数铸办供军熟铁并器物外,只管出生铁,比已前价各随逐处见定高低,每斤一例减十文。货卖杂使熟铁,亦任百姓自炼……乡村百姓,只于夏秋苗亩上,纳农器钱一文,五分足,随夏秋二税送纳。

(《通考》卷一八《征榷考五》)

晋天福六年,赦节文……百姓农具破者,须于官场中卖铸时,却于官场中买铁。今后许百姓取便,铸造买卖,所在场院,不得禁止搅扰。

(《通考》卷一八《征榷考五》)

苛敛

潞王之发凤翔也,许军士以入洛人赏钱百缗。既至,阅府库,实金帛不过三万疋两,而赏军之费,应用五十万缗。乃率京城民财,数日仅得数万缗。执政请据屋为率,无问士庶自居及僦者,预借五月僦直。百方敛民财,仅得六万。帝怒,下军巡使狱,昼夜督责,囚系满狱。贫者至自经死,而军士游市肆,皆有骄色。

(《通考》卷二三《国用考一》)

周广顺二年,敕约每岁民间所收牛皮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皮。余听民自用及买卖,惟禁卖于邻国。先是,兵兴以来,禁民私卖牛皮,悉令输国受直。唐明宗之世,有司止偿以盐。晋天福中,并盐不给。汉法,犯牛皮一寸抵死。然民间日用,实不可无。帝素知其弊,至是李谷建议,均于田亩,公私便之。

(《通考》卷四《田赋考四》)

乃即皇帝位……而闽地狭,国用不足,以中军使薛文杰为国计使。文杰多察民间阴事,致富人以罪而籍没其赀以佐用,闽人皆怨。

(《五代史》卷六八《闽世家》)

茂贞居岐,以宽仁爱物,民颇安之。尝以地狭赋薄,下令榷油。因禁城门无内松薪,以其可为炬也。有优者诮之曰:“臣请并禁月明。”茂贞笑而不怒。

(《五代史》卷四○《李茂贞传》)

在礼所至,邸店罗列,积赀巨万……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既而复受诏居职,乃籍管内口率钱一千,自号“拔钉钱”。

(《五代史》卷四六《赵在礼传》)

张崇帅庐江,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尝入觐江都,庐人幸其改任,皆相谓曰:“渠伊必不复来矣。”崇归闻之,计口征“渠伊钱”。

(郑文宝《江表志》卷中)

李先主以国用不足,税民间鹅卵出双子者,柳花为絮者。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三《引天中记》)

乙 钱币滥恶

唐庄宗同光二年三月,知唐州晏骈安奏:“市肆间点检钱帛,内有锡镴小钱,拣得不少。皆是江南纲商挟带而来。”诏曰:“帛布之币,杂以铅锡,惟是江湖之外,盗铸尤多。市肆之间,公行无畏,因是纲商挟带,舟楫往来,换易好钱,藏贮富室,实为蠹弊,须有条流。宜令京城诸道,于坊市行使钱内,点检杂恶铅锡钱,并宜禁断。沿江州县,每有舟船到岸,严加觉察,不许将杂铅锡恶钱往来,换易好钱。如有私载,并行收纳。”

(《旧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货志》)

天成元年八月,中书门下奏:“访闻近日诸道州府,所卖器价贵,多是销镕见钱,以邀厚利。”乃下诏曰:“……如原旧系铜器及碎铜,即许铸造。仍令生铜器物,每斤价定二百文;熟铜器物,每斤四百文。如违省价,买卖之人,依盗铸钱律文科断。”

(《旧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货志》)

晋天福三年,诏曰:“国家所资,泉货为重,销蠹则甚,添铸无闻。宜令三京诸道州府,无问公私,应有铜者,并许铸钱。仍以天福元宝为文,左环读之。每一钱重二铢四累,十钱重一两。仍禁将铅铁杂铸。诸道应有久废铜冶,许百姓取便开炼,永远为主,官中不取课利。除铸钱外,不得接便别铸铜器。”

(《通考》卷九《钱币考二》)

周显德二年,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乃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类听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罪死。

(《通考》卷九《钱币考二》)

江南因唐旧制,饶州置永平监,岁铸钱。池州永宁监,建州永丰监,并岁铸钱。杭州置保兴监铸钱。

(《旧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货志》)

李景表,尽献江北诸州……困于用兵,钟谟请铸大钱,以一当十,文曰“永通泉货”。谟尝得罪而大钱废。韩熙载又铸铁钱,以一当二。

(《五代史》卷六二《南唐世家》)

殷将高郁又讽殷铸铅铁钱,以十当铜钱一。

(《五代史》卷六六《楚世家》)

钱有铜铁二等,五代相承用唐钱。诸国割据者,江南曰唐国通宝,又别铸如唐制而篆文。其后铸铁钱,每十钱,以铁钱六权铜钱四而行。乾德后,只以铁钱贸易,凡十当铜钱一。两浙河东,自铸铜钱,亦如唐制。四川、湖南、福建皆用铁钱,与铜钱兼行。湖南文曰“乾封泉宝”,径寸,以一当十。福建如唐制。

(《通考》卷九《钱币考二》)

丙 兵役繁扰

梁太祖开平元年,初帝在藩镇,用法严,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拔队斩”。士卒失主将者,多亡逸不敢归。帝乃命凡军士皆文其面,以记军号,军士或思乡里逃去,关津辄执之送所属,无不死者。其乡里亦不敢容。由是亡者皆聚山谷为盗,大为州县之患。

(《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天祐三年七月,梁祖自将兵攻沧州……仁恭……尽发部内男子十五已上,七十已下……并黥其面,文曰“定霸都”。士人黥其臂,文曰“一心事主”……得二十万。

(《旧五代史》卷一三五《刘守光传》)

晋初置乡兵,号天威军。教习岁余,村民不娴军旅,竟不可用,悉罢之。但令七户输钱十千,其铠仗悉输官。而无赖子弟,不复肯复农桑,多聚山林为盗。

(《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开运元年,命诸道州府点集乡兵。率以税,户七家,共出一卒,兵仗器械共力营之。

(《通考》卷一六一《兵考一三》)

开宝八年春,阅民为师徒。升元初,均量民田以定科赋,自二缗以上出一卒,号“义师”。中有别籍分居,又出一卒,号“新拟生军”。民有新置物产者,亦出一卒,号“新拟军”。又于客户内,有三丁者抽一卒,谓之“园军”,后改为“拔山军”,使物力户为帅以统之。保大中,许郡县村社竞渡,每岁端午,官给彩段,俾两两较其迟速,胜者加以银碗,谓之打标舟子,皆籍其名。至是尽搜为卒,谓之“凌波军”。又率民间佣奴赘婿,谓之“义勇军”。又募豪民能自备缗帛兵器,招集无赖亡命,谓之“自在军”。又括百姓自老弱外能被坚执锐者,谓之“排门军”。并屯田白甲之类,凡一十三等,皆使扞敌守把。

(马令南《唐书》卷五《后主》)

人民养马,亦被搜括。

清泰三年,敕诸道州府县镇宾佐至录事参军都押衙教练使已上,各留马一匹乘骑;及乡村士庶有马者,无问形势,马不以牝牡,尽皆抄借。但胜衣甲,并仰印记,差人管押送纳,其小弱病患者印退字。

(《通考》卷一五九《兵考一一》)

晋天福九年,发使于诸道州府,括取公私马。

(《通考》卷一五九《兵考一一》)

当时将帅,既拥兵自专,视兵为私有,往往别立名目。

天祐十二年,魏州军乱,贺德伦以魏博二州叛于梁来附,王入魏州。行至永济,诛其乱首张彦,以其兵五百自卫,号“帐前银枪军”。

(《五代史》卷五《唐庄宗纪下》)

太祖以嗣源所将骑五百,号“横冲都”。

(《五代史》卷六《唐明宗纪》)

郓州朱瑾,募其军中骁勇者,黥双雁于其颊,号“雁子都”。太祖闻之,乃更选勇士数百人,号“落雁都”,以汉宾为指挥使。及汉宾贵,人犹以为“朱落雁”。

(《五代史》卷四五《朱汉宾传》)

徐瑶……从建入蜀,勇猛善格斗。建初在韦昭度幕府,其兵皆文身黧黑,衣装诡异,众皆称为“鬼兵”,称瑶为“鬼魁”。

(张唐英《蜀梼杌》卷上)

丁 刑法严酷

五代用刑惨酷,据陆游《渭南文集》,凌迟之刑即始于是时。

唐(庄宗)同光三年六月,敕:“……罪多连累,翻虑滞淹。若或十人之中,止为一夫抵死,岂可以轻附重,禁锢逾时……其诸司囚徒,罪无轻重,并宜各委本司,据罪详断……即时疏理。”

(《旧五代史》卷一四七《刑法志》)

明宗天成二年……大理奏:“……近年以来,全不覆奏,或蒙赦宥,已被诛夷。”

(王溥《五代会要》卷一○)

天成三年正月……诏曰:“……据巡检军使浑公儿口奏,有百姓二人,以竹竿习战斗之事。朕初闻奏报……率尔传宣,令付石敬瑭处置。今日安重诲敷奏,方知悉是幼童为戏……致人枉法而殂。”

(《旧五代史》卷三九《唐明宗纪五》)

高祖尝以生日,遣逢吉疏理狱囚以祈福,谓之“静狱”。逢吉入狱中阅囚,无轻重曲直,悉杀之以报曰:“狱静矣。”

(《五代史》卷三○《苏逢吉传》)

魏王破蜀,王衍朝京师,行至秦川,而明宗军变于魏。庄宗东征,虑衍有变,遣人驰诏魏王杀之。诏书已印画,而居翰发视之,诏书言《诛衍一行》。居翰以谓杀降不祥,乃以诏傅柱,揩去“行”字,改为“一家”。时蜀降人,与衍俱东者千余人,皆获免。

(《五代史》卷三八《张居翰传》)

晋天福十二年,敕应天下,凡关强盗捉获,不计赃物多少,按验不虚,并宜处死。

(《通考》卷一六六《刑考五》)

汉高祖时,四方多盗。乃敕天下,凡关贼盗捕获,不计赃物多少,按验不虚,并处死。仍分命使者捕逐。由是捕贼使者张令柔杀平阴十七村民,及三叛连兵,民间震动惊讹。史宏肇掌部禁兵,巡逻京城,得罪人不问情轻重,于法如何,皆专杀不请。或决口断舌,斮筋挫胫无虚日,虽奸盗屏息,而冤死者甚众。

(《续通志》卷一四四《刑法略一》)

汉法,窃盗一钱以上皆死。

(《续通志》卷一五○《刑法略七》)

晋(出帝)开运三年十一月,左拾遗窦俨上疏曰:“……淫刑所兴,近闻数等。盖缘外地不守通规,肆率情性,或以长钉贯人手足,或以短刀脔割人肌肤,乃至累朝半生半死。俾冤声而上达……乞……严加禁断。”敕曰:“……宜依。”

(《旧五代史》卷一四七《刑法志》)

戊 人口减少

晋高祖天福三年六月,金部郎中张铸奏:“臣……窃见所在乡村浮居人户,方思垦辟,正切耕耘,种木未满于十年,树谷未臻于三顷,似成产业,微有生涯,便被县司系名,定作乡村色役。惧其重敛,畏以严刑,遂舍所居,却思他适。睹兹阻隔,何以舒苏,既乖抚恤之门,徒有招携之令。”

(《续通典》卷一《食货一•注》)

五代乱亡相继,疆土分裂,中原户口之数,梁、唐、晋、汉纪载莫详。周广顺三年,敕天下州府及县,除赤县、畿县、次赤、次畿外,其余三千户以上为望县,二千户以上为紧县,一千户以上为上县,五百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五百户为中下县……显德六年,总简户,二百三十万九千八百一十二。此周之户数,略可考见者也。

(《续通典》卷一○《食货一○》)

其减少之状况,特立表以明之。

唐、五代、宋户口比较简表

按当时户数,虽未必即确,然竟减去一百六十五万余之多,亦可见其衰耗之甚也。

2.契丹之侵扰

甲 契丹之起源

契丹自后魏以来,名见中国。或曰与库莫奚同类而异种。其居曰枭罗个没里。没里者,河也。是谓黄水之南,黄龙之北,得鲜卑之故地,故又以为鲜卑之遗种。当唐之世,其地北接室韦,东邻高丽,西界奚国,而南至营州。其部族之大者,曰大贺氏。后分为八部:其一曰但皆利部,二曰乙室活部,三曰实活部,四曰纳尾部,五曰频没部,六曰内会鸡部,七曰集解部,八曰奚嗢部,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其在隋世,依纥臣水而居,分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顺寒暑,逐水草畜牧。侵伐则十部相与议;兴兵致役,合契而后动;猎则部得自行。至唐,大贺氏胜兵四万三千人,分为八部。大贺氏中衰,仅存五部。有耶律雅里者,分五部为八,立二府以总之。析三耶律氏为七,二审密氏为五,凡二十部。

(《辽史》卷三四《兵卫志上》)

至唐,大贺氏蚕食扶余、室韦、奚、靺鞨之区,地方二千余里。贞观三年,以其地置玄州,寻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为州,各置刺史。

(《辽史》卷三七《地理志序》)

贞观中……置松漠都督府,拜都督,封无极男,赐姓李,仍分为八部。显庆中,以辱和卓为刺史。酋长库克死,与奚叛。行军总管阿实达枢宾出沙砖道,擒松漠都督鄂博库,献东都。库克孙尽忠与敖曹曾孙万荣为归诚州刺史者,杀赵文翙以叛。武后遣曹仁师等伐之,屡败唐兵。嗣尽忠死,万荣复炽,寻为张九节所杀。达呼尔氏微,别部长果珍代之。果珍寻灭,德哷部长聂哷,立达年札里,为苏尔威汗,更号约尼氏。天宝四年降唐,赐姓名李怀秀。寻叛,唐遣将珠勒格科里,拒安禄山兵于潢水,大败之。唐更封且罗为恭仁王,而聂哷辅之,立制度,置官属,势益强。聂哷生必塔,必塔生海兰,海兰生努尔苏,大度寡欲,令不严而人化,国势复振,是为肃祖。生萨刺达,是为懿祖。懿祖生伊德实……是为元祖。元祖生色勒达……是为德祖,即太祖父也。

(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卷一)

乙 阿保机之强盛

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至其岁久,或其国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约本如此,不敢争。某部大人遥辇次立,时刘仁恭据有幽州,数出兵摘星岭攻之。每岁秋霜落,则烧其野草,契丹马多饥死。即以良马赂仁恭,求市牧地。请听盟约甚谨,八部之人以为遥辇不任事,选于其众,以阿保机代之……是时刘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机乘间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依唐州县,置城以居之。汉人教阿保机曰:“中国之王,无代立者。”由是阿保机益以威制诸部,而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以其久不代,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今热河围场县西南)可乎?”诸部许之……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尽杀诸部大人。遂立,不复代。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契丹疆土,自阿保机始大事开拓。

太祖即位五年,讨西奚、东奚,悉平之,尽有奚、霫之众……神册元年,亲征突厥、吐浑、常项、小蕃、沙陀诸部……攻振武,乘胜而东,攻蔚、新、武、妫、儒五州……尽有代北河曲阴山之众,遂取山北八军。四年,亲征于骨里国……六年,出居庸关,分兵掠檀、顺等州……天赞四年,又亲征渤海。天显元年,灭渤海国,地方五千里。

(《辽史》卷三四《兵卫志上》)

阿保机既并诸部,遂有侵凌中土之心。

梁将篡唐,晋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阿保机以兵三十万,会克用于云州东城。置酒,酒酣,握手约为兄弟……期共举兵击梁。阿保机……既归而背约……聘梁……庄宗天祐十三年,阿保机攻晋蔚州……时庄宗已得魏博,方南向与梁争天下,遣李存矩发山北兵。存矩至祁沟关,兵叛,拥偏将卢文进,击杀存矩,亡入契丹。契丹攻破新州……庄宗遣周德威击刘殷,而文进引契丹数十万大至。德威惧,引军去,为契丹追及……德威走幽州……庄宗遣李嗣源……救之,契丹数为嗣源等所败,乃解去……阿保机稍并服旁诸小国,而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又制婚嫁,置官号,乃僭称皇帝,自号天皇王,以其所居横帐地名为姓曰世里。世里,译者谓之耶律。名年曰天赞。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阿保机招用汉人,为其强大之因。

初,唐末藩镇骄横,互相并吞,邻藩燕人军士,多亡归契丹,契丹日益强大。又得燕人韩延徽,有智略,颇知属文,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于延徽有力焉。

(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一《太祖纪》)

阿保机僭号,以延徽为相,号政事令,契丹谓之崇文令公。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按以前北方民族,不过一时强胜,未脱游牧之习。至契丹沐染汉族文化甚深,形势所以不同。

丙 燕云之割让

敬瑭,其姓石氏……拜河东节度使……废帝即位,疑敬瑭必反……徙镇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谓其属曰:“先帝授吾太原,使老焉。今无故而迁,是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险而粟多,吾当内檄诸镇,外求援于契丹,可乎?”桑维翰、刘知远等共以为然,乃上表论废帝不当立……废帝下诏,削夺敬瑭官爵,命张敬达等讨之。

(《五代史》卷八《晋高祖纪》)

石敬瑭反,唐遣张敬达等讨之,敬瑭遣使求救于德光(辽太宗)。德光……乃许……契丹出雁门……至太原……敬达大败。敬瑭夜出北门,见德光,约为父子……乃筑坛晋城南,立敬瑭为皇帝……契丹当庄宗、明宗时,攻陷营平二州。及已立晋,又得雁门以北幽州节度管内合一十六州,乃以幽州为燕京,改天显十一年为会同元年,更其国号大辽。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按晋以燕云十六州,割让于契丹,兹将各州,表列于下。

燕云十六州简表

晋于割地外,尚竭全国之力以奉之,所以最为屈辱。

晋高祖每遣使聘问,奉表称臣,岁输绢三十万匹。其余宝玉珍异,下至中国饮食诸物,使者相属于道无虚日。德光约高祖不称臣,更表为书,称儿皇帝,如家人礼……终其世,奉之甚谨。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丁 契丹之入汴

晋高祖崩,出帝即位。德光怒其不先以告,而又不奉表,不称臣而称孙,数遣使者责晋。晋大臣皆恐,而景延广对契丹使者,语独不逊,德光益怒。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高祖崩,出帝立,延广有力,颇伐其功。初,出帝立,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而已……契丹果怒,数以责晋。延广谓契丹使者乔莹曰:“先皇帝北朝所立,今天子中国自册,可以为孙,而不可为臣。且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佗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契丹益怒。

(《五代史》卷二九《景延广传》)

自开运元年,后晋与契丹兵衅遂开,战争连年。虽各有胜负,但晋以国力疲蔽,藩镇各挟异心,终至不支。

开运三年七月,遣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出兵……德光……入寇镇州。重威西屯中渡,与德光夹水而军。德光分兵并西山,出晋军后,攻破栾城县……重威等被围,粮绝,遂举军降……德光至京师……封出帝负义侯,迁于黄龙府……改晋国为大辽国。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德光入汴,汉奸赵延寿实为之作伥,盖欲求立为中国皇帝也。

赵德钧,幽州人也,事刘守光、守文为军校。庄宗伐燕得之,赐姓名曰李绍斌。其子延寿,本姓刘氏,常山人也。其父邧为蓨县令。刘守文攻破蓨县,德钧得延寿……因以延寿为子……废帝以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延寿为太原南面招讨使……德钧阴遣人聘德光,求立己为帝。德光指穹庐前巨石,谓德钧使者曰:“吾已许石郎矣,石烂可改也。”……明年(天显十年),德钧死,德光以延寿为幽州节度使,封燕王……延寿见晋衰而天下乱,常有意窥中国,而德光亦尝许延寿灭晋而立之……故契丹击晋,延寿常为先锋,虏掠所得,悉以奉德光,及其母述律。德光已灭晋,而无立延寿意……止以为中京留守、大丞相。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德光已灭晋,遣其部族酋豪及其通事为诸州镇刺史节度使,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劫掠人民,号为“打草谷”。东西二三千里之间,民被其毒,远近怨嗟。汉高祖起太原,所在州镇,多杀契丹守将归汉。德光大惧,又时已热,乃以萧翰……守汴,乃北归……至临洺,见其井邑荒残,笑谓晋人曰:“致中国至此,皆燕王为罪首。”又顾张砺曰:“尔亦有力焉。”德光行至栾城,得疾卒。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戊 周世宗恢复之计

太祖攻渤海,拔其夫余城,更命曰东丹国,命长子突欲镇之,号人皇王(一曰东丹王)。以其次子德光守西楼自随,号元帅太子。

(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一《太祖纪》)

阿保机死,长子东丹王突欲当立。其母述律遣其幼子安端少君之扶余代之,将立以为嗣。然述律尤爱德光。德光有智勇,素已服其诸部。安端已去,而诸部希述律意,共立德光。突欲不得立,长兴元年,自扶余泛海,奔于唐。明宗因赐其姓为东丹,而更其名曰慕华。以其来自辽东,乃以瑞州为怀化军,拜慕华怀化军节度、瑞慎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其部曲五人,皆赐姓名。

(《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世宗……让国皇帝(人皇王)长子……太宗爱之如子……从伐晋……封永康王……太宗崩于栾城……即皇帝位于柩前。

(《辽史》卷五《世宗纪》)

帝以领兵继入,辽诸将密议奉帝为主,登鼓角楼,受叔兄拜……初,太祖崩于夫余城,述律杀酋长及诸将数百人,太宗复崩于境外,酋长诸将惧死,乃谋奉帝欲勒兵北归……述律太后闻帝立,怒曰:“我儿南征东讨,有大功业,其子在我侧者当立。汝父弃我走,投外国,乃大逆人也,岂有立逆人之子为帝乎?”发兵拒之……太后兵败,帝幽太后于太祖墓侧,自称天授皇帝……帝慕中华风俗,多用晋臣,而荒于酒色,侮诸宰执。由是国人不附,诸部数叛,兴兵追讨,故数年不暇南征……北汉主自团柏攻周,帝欲引兵会之,与酋长议于九十九泉。诸部皆不欲南,帝强之。行至新州之火神淀,燕王述轧及伟王之子大宁王沤僧等率兵作乱,弑帝,而述轧自立。齐王述律(太宗之子)逃于南山,诸大臣奉之以攻述轧、沤僧,杀之,并其族党,立述律为帝(穆宗)。

(叶隆礼《契丹国志》卷四《世宗纪》)

帝(穆宗)年少好游戏,不亲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寝,日中方起,国人谓之睡王。

(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五《穆宗纪》)

时辽之国势中衰,而周世宗崛起,励精图治,简练士卒,先服后蜀、南唐,遂欲恢复燕、云。

显德六年三月……诏以北境未复,取此月内幸沧州……车驾发京师,四月,车驾次沧州……至益津关。(《通鉴》: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至瓦桥关,伪守将姚内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来降。五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关南平。凡得州三,县十七,户一万八千三百六十……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议攻幽州……帝不豫,乃止……以瓦桥关为雄州,以益津关为霸州……还京。

(《旧五代史》卷一一九《周世宗纪六》)

应历九年(周显德六年)四月,周帝自将攻辽。五月,周将韩通领兵大至,辽失瀛、莫、易、涿、雄、霸六州。其瓦桥关建为雄州,益津关建为霸州……周帝趋幽州,有疾,乃还。

(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五《穆宗纪》)

三 文化之进步

五季,百事俱废,独填词及绘事为精。刻板术及瓷器之发明,尤征文物之盛。孟蜀石经亦足继踵开成。

1.石经

孟蜀石经,至宋继刻三经,遂成十三经,颁行学宫。然蜀刻实本于开成,故先述唐石经。

甲 唐石经

开成石经,创议太和四年,始事于九年,成于开成元年。后遂为孟蜀、赵宋石经及五代雕印九经所本。其经文不从注疏者,皆有依据,实有功经学不浅。名曰《九经》,其实十二经也。

开成二年,十月癸卯,宰臣判国子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时上好文,郑覃以经义启导,稍折文章之士。遂奏置五经博士,依后汉蔡伯喈刊碑,列于太学,创立石壁九经,诸儒校正讹谬。上又令翰林勒字官唐玄度复校字体。又乖师法,故石经立后数十年,名儒皆不窥之,以为芜累甚矣。

(《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下》)

宝历四年四月,拜工部侍郎。覃长于经学,稽古守正,帝尤重之。覃从容奏曰:“经籍讹谬,博士相沿……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永代作则,以正其阙。”从之……九年……时太学勒石经,覃奏起居郎周墀、水部员外郎崔球、监察御史张次宗、礼部员外郎孔温业等校定九经文字,旋令上石……覃以宰相兼判国子祭酒,奏太学置五经博士各一人,缘无职田,请依王府官例赐禄粟。从之。又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

(《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

石刻十二经,并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易》九石,《书》十石,《诗》十六石,《周礼》十七石,《仪礼》二十石,《礼记》三十三石,《春秋左传》六十七石,《公羊传》十七石,《榖梁传》十六石,《孝经》一石,《论语》七石,《尔雅》五石,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共十石。每石七八层,高七八尺,广三四尺不等。正书,题首隶书,在西安府学……《周易》二万四千四百三十七字,《尚书》二万七千一百三十四字,《毛诗》四万八百四十八字,《周礼》四万九千五百一十六字,《仪礼》五万七千一百一十一字,《礼记》九万八千九百九十四字,《春秋左氏传》一十九万八千九百四十五字,《公羊传》四万四千七百四十八字,《榖梁传》四万二千八十九字,《孝经》二千□百□十三字,《论语》一万六千五百九字,《尔雅》一万七百九十一字。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字样等,都计六十五万二千五十二字。开成二年丁巳岁,月次于元,日惟丁亥。书石学生前四门馆明经臣艾居晦,书石学生前四门馆明经臣陈玠,书石学生前文学馆明经臣□□□□。书石官将仕郎守润州句容县尉臣段绛。校勘兼看书上石官将仕郎守秘书省正字臣柏暠,校勘兼看书上石官将仕郎守四门助教臣陈庄士。覆定字体官翰林待诏朝议郎权知沔王友上柱国赐绯鱼袋臣唐玄度。校勘官兼专知都勘定经书检校刊勒上石朝议郎守国子毛诗博士上柱国臣章师道,朝散大夫守国子司业骑都尉赐绯鱼袋臣杨敬之。都检校官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监修国史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臣覃。

(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九)

汲郡吕公龙图领漕陕右之日,持适承乏雍学。一日谒公,公喟然谓持曰:“京兆阛阓间,有唐国子监存焉。其间石经,乃开成中镌刻。唐史载文宗时,太学勒石经,而郑覃与周墀等校定九经文字上石。及覃以宰相兼祭酒,于是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即今之石经是已。旧在务本坊,自天祐中韩建筑新城,而六经石本委弃于野。至朱梁时,刘守长安,有幕吏尹玉羽者,白请辇入城。方备岐军之侵轶,谓此非急务。”王羽绐之曰:“一旦敌兵临城,碎为矢石,亦足以助贼为虐。”然之,乃迁置于此,即唐尚书省之西隅也。地杂民居,其处洼下,霖潦冲注,随立辄仆,埋没腐坏,岁久折缺,殆非所以尊经而重道。予欲徙置于学府之北牖。子且伻图来视。厥既视图,则命徒役其器用,平其沟堑而基之,筑其浮虚而实之。凡石刻之偃者、仆者,悉辇置于其地,洗剔尘土,补锢残缺,分为东西,次比而陈列焉。明皇注《孝经》及建学碑,则立之于中央。颜、褚、欧、阳、徐、柳之书,下迨偏旁字源之类,则分布于庭之左右……朝廷乃以五百千畀之,不费于公,不役于民,经始于元祐二年初秋,尽孟冬而落成……自周末至隋,千余载之间,已遭五厄。汗简以载,或焚或脱;缣楮鱼蠹,易腐易裂。道虽无穷,而器则有敝。惟镵之金石,庶可以久有。唐之君相,知物之终始,而忧百世之虑深,故石经之立,殆以此也。然以洛阳蔡邕石经四十六碑观之,其始立也,观视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可谓盛矣。及范蔚宗所见,其存者才十有二枚,余皆毁坏磨灭。然后知不得其人以护持,虽金石之固,亦难必其可久,此吕公所以为有功于圣人之经,而不可不书也。然持书此者,岂特纪其岁月而已哉。将使后之君子,知古人之用心而不废前功,庶斯文之有寄云尔。元祐五年九月。

(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九引黎持新《移石经记》)

今西安府学石经,乃唐文宗时石经也。嘉靖乙卯,地震,石经倒损。西安府学生员王尧惠等,按旧文集其缺字,别刻小石立于碑傍,以便摹补。又按《唐书》,谓文宗朝石经违弃师法,不足观。然其用笔虽出众人,不离欧、虞、褚、薛法,恐非今人所及。惟王尧惠等补字,大为纰缪。今华下东生文豸家,有乙卯以前拓本,庶几称善焉。

(《金石萃编》卷一○九引《石墨镌华》)

乔三石作《石经记》,恨独无《孟子》,谓自开成至今七百年,无好事及此者。近贾中丞(汉复)始为补刻,以成完书。

(《金石萃编》卷一○九引《池北偶谈》)

按石刻十二经,《周易》九卷,《尚书》十三卷,《毛诗》二十卷,《周礼》十二卷,《仪礼》十七卷,《礼记》二十卷,《春秋左氏传》三十卷,《公羊传》十二卷,《榖梁传》十二卷,《孝经》一卷,《论语》十卷,《尔雅》三卷。文宗朝,从宰臣郑覃议,刻石国子监,今尚在西安府学。考刘禹锡《新修五经壁记》,大历中,名儒张参为国子司业始详定五经,书于论堂东西厢之壁……《文宗纪》称开成二年冬,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是书经之事昉于张参。覃因木本难于久远,故奏请刻石。创议于大和四年,始事于九年,至开成元年方拓成而进之也。纪传皆言九经凡一百六十卷,今以诸经卷数合周易略例计之,适得百六之数。惟验石刻实十二经,与九经之名不合。《关中金石记》以为作史者总成数言之,是也……本朝贾三复巡抚陕西时,补刻《孟子》七篇,文字疏庸,固不待辨。且以厕入唐十二经,亦未考当时之制矣……近世考据家如万氏斯同、杭氏世骏、严氏可均等,各有专书,论断颇允。惟《金石文字记》掊击石经甚至,而所言不皆确实,以是不为通人所取……若夫石经文字既多,卷帙孔富,且镌勒时看书上石之人,更代不一,摹刻偶误,或未能免。但当择善而从,不可刻意吹求,亦毋庸曲为回护。而后人磨改凿刻之字,仍复是非参半。至明人补字,则纰缪已极。收藏家往往于装时顺文羼入,考古者一时不察,遽仞以为原刻,转生异议。昆山顾氏、秀水朱氏、正坐此失,最足疑误后来。

(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一○)

乙 蜀石经

蜀石经全本开成,所刻者十经《公》、《谷》、《孟子》,宋人所补刻也,今俱亡。

毋昭裔……河中龙门人(蜀)……左仆射……以太子太师致仕……常按雍都旧本九经,命张德钊书之,刻石于成都学宫。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五二《毋昭裔传》)

孙逢吉,成都人,广政时,累官国子毛诗博士。校定石经,分刻蜀中,逢吉与句中正之功为多。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五六《孙逢吉传》)

伪蜀,孟昶有国。其相毋昭裔刻《孝经》、《论语》、《尔雅》、《周易》、《尚书》、《周礼》、《毛诗》、《仪礼》、《礼记》、《左传》凡十经于石。其书丹则张德钊、杨钧、张绍文、孙逢吉、朋吉、周德贞也。石凡千数,尽依太和旧本,历八年乃成。《公》、《榖》则有宋田元均所刻,古文《尚书》则晁公武所补也。胡元质(宗愈)作堂以贮之,名石经堂,在府学。

(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二二《引成都记》)

石室十三经,孟蜀所镌,故《周易》后书广政十四年,岁次辛亥,五月二十日。唯三传……后书大宋皇祐元年,岁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工毕。

(王应麟《玉海》卷四三)

唐太和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后唐长兴中,诏国子博士田敏与其僚校诸经,镂之板。故今世太学之传,独此二本尔。按赵清献公《成都记》,伪蜀相毋昭裔捐俸金,取九经琢石于学宫。依太和旧本,令张德钊书。皇祐中,田元均补刻《公羊》、《榖梁》二传,然后十二经始全。至宣和间,席升献又刻《孟子》参焉。今考之《孝经》、《论语》、《尔雅》,广政甲辰岁张德钊书;《周易》,辛亥岁杨钧、孙逢吉书;《尚书》,周德贞书;《周礼》,孙朋吉书;《毛诗》、《礼记》、《仪礼》,张绍文书;《左氏传》不志何人书,而祥字阙其画,亦必为蜀人所书。然则蜀人之立石盖十经。其书者不独德钊,而能尽用太和本,固已可嘉。凡历八年,其石千数,昭裔独办之,尤伟然也。公武异时守三营,尝对国子监所摹长兴板本读之,其差误盖多矣。昔议者谓太和石本校写非精,时人弗之许。而世以长兴板本为便,国初遂颁布天下,收向日民间写本不用。然有讹舛,无由参校判知其谬,犹以为官既刊定,难于独改。由是而观,石经固脱错,而监本亦难尽从。公武至少城,寒暑一再易节,暇日因命学官雠校之。石本《周易•说卦》“乾健也”以下,有韩康伯注;略例有邢注。《礼记•月令》从唐李林甫改定者,监本皆不取。外《周易》经文不同者五科,《尚书》十科,《毛诗》四十七科,《周礼》四十二科,《仪礼》三十一科,《礼记》三十二科,《春秋左氏传》四十六科,《公羊传》二十一科,《榖梁传》一十三科,《孝经》四科,《论语》八科,《尔雅》五科,《孟子》二十七科,其传注不同者尤多,不可胜纪。独计经文,犹三百二科。迹其文理,虽石本多误,然如《尚书•禹贡》篇“梦土作乂”,《毛诗•日月》篇“以至困穷,而住是诗也”,《左氏传•昭公十七年》“六物之占,在宋卫陈郑乎”,《论语•述而》篇“举一隅示之”,《卫灵公》篇“敬其事而后食其禄”之类,未知孰是。先儒有改《尚书》“无颇”为“无陂”,改《春秋》“郭公”为“郭亡”者,世皆讥之。此不取决之以臆,姑两存焉。亦镌诸乐石,附于经后,不诬方将,必有能考而正之者。

(晁公武《石经考异序》)

吕陶曰:“五代之乱,疆宇割裂。孟氏有剑南,百度草创,犹能取《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刻于石,以资学者。国朝皇祐中,枢密直学士京兆田公加意文治,附以《仪礼》、《公羊》、《榖梁传》,所谓九经者备焉。”席益记略曰:“蜀儒文章冠天下。其学校之盛,汉称石室礼殿,近世则石壁九经,今皆存焉。广政七年,其相毋昭裔按雍都旧本九经,命平泉令张德钊书而刻诸石。本朝因礼殿以祀孔子,为宫其旁,置学官弟子,讲习传授。故蜀帅尚书右丞胡公宗愈作堂于殿之东南隅,以贮石经。盖自东汉兴平元年岁在甲戌,始作礼殿,逮我宋绍兴六年丙辰,历年六百七十有三。其间伪蜀刻石经之岁,是为晋开运甲辰,至是一百九十有三年。”赵希弁曰:“石经《毛诗》二十卷,经注一十四万六千七百四十字,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张绍文书,盖孟昶时所镌。”曾宏父曰:“益郡石经,肇于孟蜀广政,悉选士大夫善书者,模丹入石。七年甲辰,《孝经》、《论语》、《尔雅》先成,时晋出帝改元开运。至十四年辛亥,《周易》继之,实周太祖广顺元年。《诗》、《书》、三礼,不书岁月。逮《春秋》三传,则皇祐元年九月讫工,时我宋有天下已九十九年矣。通蜀广政元年肇始之日,凡一百一十二祀,成之若是其艰。又七十五年宣和五年癸卯,益帅席贡始奏镌《孟子》,运判彭慥继其成,凡十二卷。乾道六年庚寅三月旦,东里晁公武又镌古文《尚书》暨《诸经考略》。洪文敏公迈谓孟蜀所镌字体精谨,有贞观遗风,续补经传,殊不逮前。

(朱彝尊《经义考》)

宋人所称引,皆以蜀石经为证,并不及唐陕本石经。其故有二:一则唐石经无注,蜀石经有注,故从其详者;一则南渡后唐石经阻于陕,不至江左,当是故学宫颁行之本,皆蜀石经。不知五百年以来,蜀石经何以澌灭殆尽。予留心搜访二十余年,仁和赵征士谷林始得其《毛诗》二卷,自《周南》至《邶风耳》,如以《朝饥》为《輖饥》,盖异文也。唐石经虽非故物,然近来顾先生亭林考证之至详。世颇知留心者,而蜀本则绝无矣。程克斋讥蜀石经,谓其《春秋》以“甲午”为“申午”,以“癸卯”为“葵卯”,然其书既多,自不无舛错,要之有足资考证者。惜乎,所见止此。

(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三七)

按蜀石经始刻于广政七年,迄南宋乾道年,经凡十三……此“二南”《邶风》只二卷(拓本正书)……卷末……小字双行云:“经若干字、注若干字。”……洪氏《容斋随笔》称其书“渊”、“世”、“民”三字皆阙画,为避唐高祖、太宗讳……孟蜀时,唐讳可不避,盖皆从开成本之原文。

(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二二)

2.雕板

时以诸经舛缪,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刊石经,雕为印版,流布天下,后进赖之。

(《旧五代史》卷一二六《冯道传》)

长兴三年二月……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从之。

(《旧五代史》卷四三《唐明宗纪九》)

乾祐元年五月,国子监奏,“《周礼》、《仪礼》、《公羊》、《榖梁》四经,未有印板,欲集学官考校雕造。”从之。

(《旧五代史》卷一○一《汉隐帝纪上》)

后唐长兴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各以所业本经句度,抄写注出,仔细看读。然后顾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版,广颁天下。如诸色人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其年四月,敕差太子宾客马缟,太常丞陈观,太常博士段颙、路航,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充详勘官,兼委国子监于诸色选人中,召能书人端楷写出,旋付匠人雕刻。每日五纸,与减一选。如无选可减等第,据与改转官资。

(王溥《五代会要》卷八)

通鉴:后唐长兴三年,二月辛未,初令国子监校定九经,雕印卖之。又云:自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复盛。又云:唐明宗之世,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定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后周广顺三年,六月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乱世,九经传布甚广。

(《爱日斋丛钞》卷一)

孟昶尝立石经于成都。又恐石经流传不广,易以木版。宋世书称刻本始于蜀,今人求宋版,尚以蜀本为佳。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一《引边州闻见录》)

毋丘俭贫贱时,尝借《文选》于交游间,其人有难色。发愤,异日若贵,当板以镂之遗学者。后仕王蜀为宰,遂践其言刊之,印行书籍,创见于此。事载陶岳《五代史补》。后唐平蜀,明宗命太学博士李锷书五经,仿其制作,刊板于国子监,监中印书之始。

(王明清《挥麈余话》卷二)

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后唐方镂九经,悉收人间所收经史,以镂版为正。见两朝国史。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

当时刻板风行,私集亦流播一时。

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卷,自篆于版,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焉。

(《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和凝传》)

《昙域后序》:“……遂寻检稿草,及暗记忆者,约一千首。乃雕刻版部,题号禅月集……时大蜀乾德五年(王衍)。”

(贯休《禅月集》)

3.瓷器

瓷至五代,傅色始精,为用亦广。上自宗庙,下迄民间,足以为铜之用,为瓷铜器用一大消长。其最著者为:

甲 秘色窑

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比见唐《陆龟蒙集•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乃知唐时已有秘色,非自钱氏始。

(赵德麟《侯鲭录》卷六)

乙 柴窑

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

(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三六引《夷门广牍》)

昔人论窑器者,必曰柴……有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谷应泰《博物要览》卷二)

陶器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同价矣。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妆饰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复见矣。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一引《五杂俎》)

4.文艺

甲 诗

十国文物,首推南唐、西蜀。闽则韩、黄、翁、徐诸君子连茵接轸……楚风不竞,而天策十八学士炳炳琅琅……吴越似稍亚,然有罗江东一人……孙光宪之于荆南也亦然。

(王士祯《五代诗话•例言》)

韩致光为玉溪之别子;韦端己乃香山之替人;罗昭谏感事伤时,激昂排奡,以追配杜紫微,庶几无愧。

(王士祯《五代诗话•例言》)

韩偓,昭宗时为翰林学士承旨。颇与国论,为崔胤、朱全忠所不容,谪濮州司马。其后复官,不敢入朝,挈其族依闽中王审知。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六引李忠定《梁溪集》)

吴融、韩偓同时,慨叹兵戈之间,诗律精切,皆善用事。

(方回《瀛奎律髓》卷三二)

唐史偓传,贬濮州后即不甚详。吾家所得偓诗,皆以甲子历历自记……终身不食梁禄,大节与司空表圣略相等。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六引《石林集》)

韩偓……自号玉山樵人,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或乐工配入声律,粉墙椒壁,窃咏者不可胜纪……行书亦复可喜。

(《宣和书谱》卷一○)

韦庄《浣花集》,弟蔼编录。《序略》云:“家兄自庚子乱离前,凡著歌诗、文章数十通。属兵火迭兴,简编俱坠,惟余口诵者所存无几。尔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迄于癸亥岁,又缀仅千余首。辛酉春,应聘为蜀奏记。明年,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结茅为室,思其人欲成其处。蔼因录兄稿,或默诵者,次为十卷,目之曰《浣花集》,亦杜陵所居之义也。后所制用继于右。时癸亥六月九日。”

(《全唐诗录》卷九四)

罗隐,字昭谏,新登县人……本名横。凡十上不中第,遂更名……谒(武肃)王……累官钱塘县令……节度判官。

(钱俨《吴越备史》卷一注)

隐有《江东集》十卷,其诗自光启以后,广明以前,海内乱离,乘舆播迁,艰难险阻之事,多见之赋咏。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五)

韩熙载,字叔言(高密人),事江南三主……审音能舞,善八分及画……每献替,多嘉纳。吉凶仪制不如式者,随事稽正。制诰典雅,有元和之风。

(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

徐……铉事江南后主,为文院学士,随煜纳图……卒于邠。

(释文莹《玉壶诗话》)

此时诗之足以表见当时情事者,以司空图、杜荀鹤为最。

王禹偁《五代史阙文》云:“司空图,字表圣,自言泗州人,有俊才。咸通中,登进士第……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召至京师……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但称知非子。”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三)

唐失河湟未久,司空图诗云:“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刘克庄《后村居士诗话》卷上)

杜荀鹤,字彦之。遇知于朱温,送名春官,于裴贽侍郎下第八人登科。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二引《洞微志》)

尝读杜荀鹤诗,其《乱后逢村叟》曰:“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山中寡妇》曰:“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尔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旅泊遇郡中乱》曰:“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要边。遍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掘作甃城砖。郡侯逐去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然方之今日,始信其非寓言也。

(陶宗仪《辍畊录》卷一三)

《后山诗话》云:“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国亡,入备后宫。太祖闻之,召使陈诗,诵其《国亡诗》曰:“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八引《渔隐丛话》)

乙 词

词者,诗之余,五代人最擅场,本事纤秾,亦复感均顽艳。“小楼昨夜”,亡国之音哀以思乎?“试香纤手”,词人之赋丽以淫乎?“疏星渡河汉”,长门捣素之遗;“鸾胶续断弦”,《子夜》、《懊侬》之变。

(王士祯《五代诗话•例言》)

晋相和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布于汴洛。洎入相,专托人收拾焚毁不暇。然相国厚重有德,终为艳词玷之,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

孙光宪,蜀之资州人。事荆南高氏为从事,有文学名,著《北梦琐言》,其词见《花间集》。“一庭疏雨湿春愁”,秀句也,李后主之“细雨湿流光”本此。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七《引蜀中诗话》)

后主妙于音律,旧曲有《念家山》。王亲演为《念家山破》,其声焦杀而其名不祥。

(马令南《唐书》卷五《后主书》)

冯延己……著乐章百余阕……元宗乐府词云:“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己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己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己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

(马令南《唐书》卷二一《冯延己传》)

后主,名衍……童年即能属文,甚有才思。尤酷好靡丽之辞,尝集艳体诗二百篇,号曰《烟花集》。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七《前蜀后主纪》)

昶好文,有功后学,诚未可以成败论。尝言不效王衍作轻薄小词,而其词自工。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一引《边州闻见录》)

五代时,吴越文物不及南唐、西蜀之盛,而武肃王寄妃书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

(王士祯《渔洋诗话》卷中)

(吴越王钱俶)博览经史……手不释卷。平生好吟咏,在国中编三百余篇。目曰《正本集》。

(钱俨《吴越备史》卷四)

吴越后王来朝……献词曰:“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取玉楼云雨隔。”太祖起拊其背曰:“誓不杀钱王。”

(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

《花间集》十卷,陈氏曰:“蜀欧阳炯作序,称卫尉少卿字弘基者所集。”未详何人(按赵崇政所集也)。 其词自温飞卿而下十八人,凡五百首,此近世倚声填词之祖也。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独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放翁陆务观之言云尔。

(《通考》卷二四六《经籍考七三》)

《南唐二主词》一卷,陈氏曰:“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撰。卷首四阕,《应天长》、《望远行》各一,《浣溪沙》二,中主所作,重光尝书之,墨迹在盱江晁氏。”赵云:“先皇御制歌词,余尝见之,于麦光纸上作拨镫书。有晁景迂题字。今不知何在矣。”余词皆重光作。

(《通考》卷二四《经籍考七三》)

丙 书画

江南伪后主李煜……其作大字不事笔,卷帛而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复喜作颤掣势,人又目其状为金错刀。

(《宣和书谱》卷一二)

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处。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

(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七)

南唐后主李煜……画山水、人物、禽鸟、墨竹,皆清爽不凡,别为一格。

(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

梁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偶五季多故……乃隐于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尝画山水树石以自适……著《山水诀》一卷。

(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

荆浩……博雅好古,以山水专门,颇得趣向。尝谓吴道元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浩兼二子所长而有之。盖有笔无墨者,见落笔蹊径而少自然;有墨而无笔者,去斧凿痕而多变态。

(《宣和画谱》卷一○)

梁关仝,长安人。画山水,早年师荆浩……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也。而深造古淡,如诗中渊明,琴中贺若,非碌碌之画工所能知……仝于人物非所长,于山间作人物,多求胡翼为之。

(《宣和画谱》卷一○)

释贯休,字德隐,姓姜,婺州兰溪人。七岁出家,日诵书每过千字,不复遗忘。工为歌诗,多警句,脍炙人口,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字尤奇崛。

(《宣和书谱》卷一九)

贯休,王氏建国时,来居蜀中龙华之精舍。因纵笔用水墨画罗汉一十六身并一大士,巨石萦云,枯松带蔓,其诸古貌与他人画不同。或曰梦中所睹,觉后图之,谓之应梦罗汉……蜀主叹其笔迹狂逸。

(《野人诗话》)

(南唐)徐熙,钟陵人,世……为江南名族。熙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之类……意出古人之外,自造于妙。评曰:“……精于画者,不过薄其彩绘,以取形似。熙独不然,必先以其墨定其枝叶蕊萼等,而后傅之以色。故其气格前就,态度弥茂。”

(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卷三)

(后蜀)黄筌者(字要叔),成都人也。幼有画性……刁处士入蜀,授而教之竹石、花雀。又学孙位画龙水、松石、墨竹,李升画山水竹树,皆曲尽其妙。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卷上)

丁 文具

南唐于饶置墨务,歙置砚务,蜀置纸务。各有官,岁贡有数。求墨工于海,求纸工于蜀中。主好蜀纸,既得蜀工,使行境内,而六合之水与蜀同。李本奚氏,以达赐国姓,世为墨官云。

(陈师道《后山丛谈》卷一)

李廷珪墨有数等,其“珪”字作下邽之“邽”者为上,作“圭洁”之“圭”者次之,作珪璧之“珪”者又次之,其云“奚庭圭”者最下。

(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三七《引王氏谈录》)

南唐元宗时,歙守献砚,荐工李少微擢砚官。

(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三八引《新安志》)

江南李后主造澄心堂纸,前辈甚贵重之。江南平后六十年,其纸犹有存者,欧公尝得之,以二轴赠梅圣俞……纸制大佳,而幅度低狭,不能与麻纸相及……然一纸已值百钱,亦已珍矣。

(程大昌《演繁露》卷九)

余与丹徒高氏见杨行密节度淮南补将校牒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今士大夫所有澄心堂纸不迨也。

(陈师道《后山丛谈》卷二)

四 五代之风俗

1.廉耻丧亡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也。少以田家子役于县,县令数困辱之,全义因亡入黄巢贼中。巢陷长安,以全义为吏部尚书……巢败去,事诸葛爽于河阳。爽死,事其子仲方。仲方为孙儒所逐,全义……附于梁……太祖猜忌,晚年尤甚,全义奉事益谨,卒以自免。自梁与晋战河北……太祖兵败蓨县,道病还洛,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其子继祚愤耻不自胜,欲剚刃太祖。全义止之曰:“吾为李罕之兵围河阳……梁兵出之,得至今日,此恩不可忘也。”……全义事梁……封魏王……梁亡,庄宗入汴,全义自洛来朝,泥首待罪……厚赂刘皇后以自托。

(《五代史》卷四五《张全义传》)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去,事宦者张承业……庄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明宗……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晋灭唐,道又事晋,晋高祖拜道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鲁国公……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汉高祖立,乃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道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师……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事四姓十君,益以旧德自处。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当是时天下大乱,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长乐老,著书数百言,陈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自谓孝于家,忠于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司长,为夫,为父,有子,有孙。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老而自乐,何乐如之?盖其自述如此。

(《五代史》卷五四《冯道传》)

郑韬光,字龙府,洛京清河人也……自襁褓迄于悬车,凡事十一君,越七十载。所仕无官谤,无私过。

(《旧五代史》卷九二《郑韬光传》)

胤孙临事多不能决,当时号为三不开,谓其不开口以论议,不开印以行事,不开门以延士大夫也。

(《五代史》卷五五《马胤孙传》)

(孟昶)乃命李昊草表以降……初,昊事王衍,为翰林学士,衍之亡也,昊为草降表。至是又草焉。蜀人夜表其门曰:“世修降表李家。”

(《五代史》卷六四《后蜀世家》)

韩熙载,本高密人。后主即位,颇疑北人,鸩死者多,而熙载且惧,愈肆情坦率,不遵礼法。破其财货,售集妓乐迨数百人,日与荒乐,蔑家人之法。所受月俸,至即散为妓女所有,而熙载不能制之以为喜。而日不能给,遂敝衣屦作瞽者,持独弦琴,俾舒雅执板挽之,随房歌鼓求丐,以足日膳。旦暮亦不禁其出入,或窃与诸生糅杂而淫。熙载见之,趋过而笑曰:“不敢阻兴而已。”及夜奔客寝者,其客诗云:“苦是五更留不住,向人头畔著衣裳。”时人议谓北齐徐之才豁达,无以过之。

(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三《引缃素杂记》)

按唐末以来,干戈饥馑,暴敛横征,而民不聊生。武夫悍卒,逞其武力,嗜杀为雄,于是人人以苟得为荣,苟免为幸,贬气节夺廉耻而不惜矣。

2.打破等级制度

中古时代,构成等级制度者,曰门第,曰奴婢。自唐以皇族冠氏族之首,魏晋以来士大夫风习,业已动摇。自科举盛行,榜下择婿,从来士大夫把持之婚宦制度,已打破无余。惟时人尚自贵其所宗,以郡望、世系相高。自五季之乱,谱牒散亡,门第风尚,乃完全摧毁。奴婢昔有官奴,有私奴,有罪人籍没为奴,有俘虏为奴。自五代分争,后汉乾祐元年,李屿仆夫葛延遇,上变告屿谋反,遂族诛李崧兄弟。自是仆隶始稍吐平日怨气,奴婢制度,亦遂根本动摇。

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庄宗……建唐国,而故唐公卿之族,遭乱丧亡且尽。以革名家子,召为行台左丞相……唐梁之际,仕宦遭乱奔亡,而吏部铨选文书不完,因缘以为奸利。至有私鬻告敕,乱易昭穆,而季父、母舅反拜侄、甥者。

(《五代史》卷二八《豆卢革传》)

3.服饰诡异

同光二年二月……(诏)“近年已来,妇女服饰异常宽博,倍费缣绫。有力之家,不计卑贱,悉衣锦绣。宜令所在纠察。”

(《旧五代史》卷三一《唐庄宗纪五》)

蜀人富而喜遨。当王氏晚年,俗竞为小帽,仅覆其顶,俛首即堕,谓之“危脑帽”。衍以为不祥,禁之。而衍好戴大帽,每微服出游民间,民间以大帽识之,因令国中皆戴大帽。又好裹尖巾,其状如锥,而后宫皆戴金莲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髻髽然,更施朱粉,号“醉妆”。国中之人皆效之。

(《五代史》卷六三《前蜀世家》)

南汉僭创小国,乃作平顶帽,自冠之。由是风俗一变,皆以安丰顶为尚。

(陶谷《清异录》卷下)

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小名娥皇,司徒宗之女,十九岁来归。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尝为寿元宗前,元宗叹其工,以烧槽琵琶赐之。至于采戏弈棋,靡不妙绝。后主嗣位,立为后,宠嬖专房。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人皆效之。

(陆游南《唐书》卷一六《后妃列传》)

《道山新闻》云:“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组带、缨络,莲中作五色瑞云。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曲有《凌云之态》……人皆效之,以弓纤为妙。”

(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

4.饮食好尚

广顺元年正月……诏曰:“……天下州府,旧贡滋味食馔之物,所宜除减。其两浙进细酒、海味、姜瓜,湖南枕子茶、乳糖、白沙糖、橄榄子,镇州高公米、水梨,易定栗子,河东白社梨、米粉、绿豆粉、玉屑籸子面,永兴御田红稉米、新大麦面,兴平苏栗子,华州麝香、羚羊角、熊胆、獭肝、朱杮、熊白,河中树红枣、五味子、轻锡,同州石鏊饼,晋绛蒲萄黄消梨,陕府凤栖梨,襄州紫姜、新筍、橘子,安州折粳米、糟味,青州水梨,河阳诸杂果子,许州御李子,郑州新筍、鹅梨,怀州寒食杏仁,申州蘘荷,亳州萆薢,沿淮州郡淮白鱼……今后并不须进奉。”

(《旧五代史》卷一一○《周太祖纪一》)

晟事李昪父子二十余年,官至司空,家益富骄。每食不设几案,使众妓各执一器,环立而侍,号肉台盘。时人多效之。

(《五代史》卷三三《孙晟传》)

魏王继岌,每荐羹,以羊、兔、猪脔而参之。时卢澄为平章事,趋朝待漏堂,厨具小馔,澄惟进粥。其品曰栗粥、乳粥、豆沙加糖粥,三种并供,澄各取少许并和而食。厨官遂有“王羹亥卯未,相粥白玄黄”之语。

(陶谷《清异录》卷下)

江南仰山,善作“道场羹”,脯面蔬筍,非一物也。

(陶谷《清异录》卷下)

吴越有一种“玲珑牡丹鲊”,以鱼叶斗成牡丹状。既熟,出盎中,微红如初开牡丹。

(陶谷《清异录》卷下)

5.俳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