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附:《金匮要略方论》原文校勘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金匮要略方论》原文校勘说明】

《金匮要略诠解》是以《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简称“医统本”)为蓝本。该书参考了明万历赵开美校刊《仲景全书》本(简称“赵刊本”)及涵芬楼藏明刊本(简称“明刊本”)校对,并作校勘后记。对于有疑问的条文、处方及方后注,则参考以下书籍进行对校。《金匮要略方论》医统正脉本、《脉经》、《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诸病源候论》(简称《巢源》)、《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千金翼方》(简称《千金翼》)、《外台秘要》(简称《外台》)、《注解伤寒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金匮玉函经二注》(简称《二注》)、《金匮要略心典》(简称《心典》)、《医宗金鉴》(简称《金鉴》)、《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简称《辑义》)、《金匮要略方论集注》(简称《集注》)、《金匮要略译释》(简称《译释》)。

【蓝本及对校书目版本、出版年代】

《金匮要略方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年。

《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

《肘后备急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诸病源候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千金翼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外台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

《金匮玉函经二注》,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年。

《金匮要略心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

《金匮要略译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1.《二注》“心火气盛”下,又有“心火气盛”四个字。

《心典》认为“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类后人谬添注脚,编书者误收之也”。

2.“禀”,《金鉴》作“秉”字。“贞”,《二注》作“真”。“才”作“纔”。“凡”,《金鉴》作“此”字。《二注》“复”作“覆”。

3.“腹中痛,苦冷者死”,《千金翼》作“腹中冷,苦痛者死”。“痉”字在《二注》、《心典》、《金鉴》中皆作“痉”,赵刊本作“痓”,明刊本作“痊”。

4.《千金翼》卷二十五“色脉”,后两个“语”字作“言”字。《心典》“语声寂然”作“语声寂寂然”,无自注“一作痛”三字。

《金鉴》按曰:“头中病之‘头’字,当是‘腹’字。经中从无头中病之文,且文义不属,必是传写之讹。”

5.《集注》“咳”作“欬”。咳与欬同用。《心典》“唾沫”作“吐沫”。

6.《金鉴》按曰:“吸促之促字,当是远字;吸远之远字,当是促字,方合病义,必传写之讹。

7.“王时”和“王色”之“王”字,《心典》作“旺”。

9.《辑义》案曰:“扬雄《方言》:极,疲也。沈训急,未知何据。”

10.《辑义》案曰:“经云,今《内经》、《难经》无所考。”

《金鉴》:李彣曰:“厥阳即阳厥也。《内经》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11.《脉经》“平卒尸厥脉证第一”作:“寸口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于藏即死,入于腑即愈,此为卒厥不知人。唇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温和,汗自出,为入腑而复,自愈。”

《脉经》按此文有脱误。《千金方》云:“沉即为血实,滑即为气实,血气相搏,入藏即死”。接于“血气入于藏即死”句后。

《金鉴》按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之十八字,文理不顺,衍文也。血气入藏之“血”字,当是“厥”字,始与卒厥相合,必传写之讹也。

13.“饦”二字,《二注》、《金匮要略编注》作“饦”。《辑义》曰:“作‘饪’是。”徐作“饨”。《金匮要略方论集注》曰:“徐镕本作‘饪’。”全书徐、陈本作“饪”。今依尤本。《心典》作“穀饦”。

《金鉴》按曰:“字典无字,当是漀字。漀音倾,侧水也。后之积聚门,漀气之字,亦误。”

16.《译释》曰:“暴思之。”娄全善作“暴食之”。《心典》得上有“所”字。

17.《金鉴》按曰:“如渴者之下,当有小便不利四字,必传写之遗也。”

【痓湿暍病脉证第二】

1.《脉经》作“而反恶寒者”,反上有“而”字。《译释》曰:《玉函》、《千金翼》“反”上有“而”字。《甲乙经》无“反”字。古本“反”作“及”。

《金鉴》按曰:反恶寒之“反”字,衍文也。玩痉病之条自知当恶寒也。

2.《诸病源候论》“而不恶寒”作“而恶寒”,无“不”字。《脉经》曰:“一云恶寒。”

3.《伤寒论》、《玉函》、《脉经》并无“为难治”三字。

4.《脉经》作“太阳病,发其汗因致痓。论云发其汗太多,因致痓。”

5.《脉经》作“复发其汗”,多“其”字。

6.《脉经》作“不可发其汗”,多“其”字。

7.《脉经》作“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者,为痉。痉病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必痉。”

《金鉴》按曰:“痉病也之下,若发其汗……六句,与上文义不属,与后之……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句,文义相属,宜分于彼。”又按曰:“此条暴腹胀大者句,衍文也,当删之。”

《辑义》曰:一云,其脉浛浛。《伤寒论》作目脉赤,独头面摇。无“若发其汗”以下二十五字。痓病也,作为痓也。《玉函》、《脉经》无若发其汗以下十七字。《脉经》作痓病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相得,程、徐作“相搏”。浛浛,赵本作“沧沧”。沈本,脉上有其字。伏,《玉函》、《脉经》作“复”。

8.《脉经》“者痓”二字之间有“必”字。自注曰:“一云痓脉出欲已。”《金鉴》按曰:“本门首条痉病也之下‘若发其汗’六句,当移于此条之首,文义始属。此条“暴腹胀大者”句,衍文也,当删之。”

编者按:七、八两条的条文,从医统本。分段方法,从《脉经》,文义可通。

9.原注:“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作“痓家其脉伏坚直上下”。《脉经》、《甲乙》作“痉脉来按之筑筑而弦,直上下行”。

10.《脉经》“难治”作“难疗”。

11.《脉经》、《玉函》无“反”字。

《三因方》痓叙例治法,“沉迟”下有“自汗”二字,“桂枝”作“桂心”,“芍药”作“白芍药”,“甘草二两”后有“炙”字,生姜作“五片”,大枣“十二枚”作“二枚”。《心典》“微汗”上无“取”字。

12.赵刊本、明刊本、《伤寒论》作“咀”。“以水一斗”,《医统》本为“一斗”,赵刊本作“七升”,明刊本作“一升”。

《三因方》之葛根汤名“葛根麻黄汤”。

《伤寒论》作“桂枝”,当补“枝”字。《二注》芍药作“三两”。“生姜”,《伤寒论》中有“切”字。“大枣”,《伤寒论》中有“擘”字。

13.“病”字下[原注]一本“痓”字上有“刚”字。

《脉经》作“刚痓为病”,有“刚”字,“必”上有“其人”二字。《注解伤寒论》芒硝二合作“三合”,“火微一二沸”作“微火一两沸”,“止服”作“余勿服”。

14.[原注]脉沉而细一作缓。“湿痹”,《玉函》云“中湿”。

《脉经》作:“太阳病关节疼烦,脉沉而缓者,为中湿。”后有论云:“中湿为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伤寒论》作“其人小便不利”,有“其人”二字。

15.《脉经》作“而身色似熏黄也”,多“而”字,改“如”字。《玉函》作“一身疼烦”。《伤寒论》作“身色如似熏黄”。

16.[原注]“小便不利”下有“一云利”三字。《脉经》“湿家”二字作“湿家之为病”,“背”上有“而”字,“早”作“蚤”,“不利”作“利”字,“胎”下无“者”字,“以丹田”作“此为丹田”,“渴欲”下无“得”字,“燥”下无“烦”字。《注解伤寒论》“哕”后无“或”字,“胸上”作“胸中”,“得饮”作“得水”。

17.《脉经》、《注解伤寒论》“小便利”下均有注云“一云不利”。

18.《脉经》“风”上有“问曰”二字,“一身尽”作“身体”,“医云”作“师云”,“汗之”作“而其”,“盖”作“答曰”,“气在”二字间有“续”字,“微微”上无“但”字,“则风湿俱去也”上多“则”字。《注解伤寒论》上有“问曰”二字;“何也”下有“答曰”二字,无“盖”字。

19.《脉经》无“湿家病”以下十个字,作“病人喘……”《注解伤寒论》“身疼”作“身上疼痛”。《千金翼》卷九条文与《脉经》同,“塞”作“窒”,“中和”二字间有“独”字。

20.《脉经》“加术汤”作“汤加术四两”。《辑义》按曰:“术分苍白,始出于名医别录,此白字后人所加,宜删。”《三因方》寒湿证治,方名为“麻黄白术汤”,条文作“治寒湿,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者。”杏仁作“二十粒去皮尖”。

21.“所剧者”《脉经》作“即剧”。“名”作“此为”。无“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十一字。《外台》麻黄作“四两”,甘草作“一两”,薏苡仁作“半升”,杏仁作“二两”。《辑义》按曰:“此方剂小,而煎法与诸方异,盖后人所改定。”《外台》“脚气门”曰:“此本仲景方,分量小异。”

22.《脉经》“防己黄芪汤”作“防己汤”。《三因方》条文曰:“治伤风湿寒,脉浮紧细,身重,汗出,恶风。并治风水,脉浮身重不渴。”防己作“四两”,黄芪作“五两”,甘草作“二两”,白术作“三两”,“服后”二字之间有“药”字,“如冰”作“如水”。《心典》“钱七”作“钱匕”。

23.《脉经》“若大便坚”作“若其人大便鞕”,“去桂加白术汤”作“术附子汤”。《注解伤寒论》“去桂”二字下有“枝”字。

24.《注解伤寒论》“疼烦”作“烦疼”,附子“一枚”作“二枚”。

25.《脉经》“逆冷”作“厥冷”,“则其恶寒甚”作“恶寒则甚”,“热甚”二字之间有“益”字,“则淋甚”作“淋复甚”。《注解伤寒论》“发”下无“其”字,“则”下无“其”字。《辑义》“口开前”作“口前开”。

26.《脉经》“热”下无“者”字,“汗”上无“其人”二字,“渴”下有“也”字,无“加人参”三字。《注解伤寒论》“汗”上有“其人”二字,“渴”下有“也”字,无“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八字。

27.《脉经》“皮”下有“肤”字,无“一物”二字。《注解伤寒论》“暍”下有“者”字,“此以”作“此亦”,无“一物瓜蒂汤主之”七字。赵刊本,瓜蒂作“二十个”,明刊本,瓜蒂作“二七个”。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1.《脉经》原文作:“百合之为病,其状常默默,欲卧复不能卧,或如强健人,欲得出行而复不能行,意欲得食复不能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饮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朝至口苦,小便赤黄。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百脉一宗悉病,各随证治之”。《心典》“身形”上有“而”字,“淅”作“淅淅”,“或病二十日”作“或二十日”,“微见”作“后见”。

2.《千金》条文作:“治百合病已经发汗之后更发者,百合知母汤方。”“知母”后无“切”字。《二注》知母作“三钱切”。

3.《千金》作“治百合病已经下之后,更发者,百合滑石代赭汤方。”代赭用“一两”,无“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九字。《心典》方名亦作“百合滑石代赭汤”。

4.《千金》作“治百合病已经吐之后,更发者,百合鸡子汤方”。

5.《千金》“百合病”下有“始”字,“吐、下、发汗,病形”作“发汗、吐、下其病”。《外台》条文无“百合病”三字,“不经吐下发汗”作“不吐不下不发汗”,“初”下无“者”字,“地黄”上有“生”字,“大便常如漆”作“大便当出恶沫”。

6.《千金》“一”作“经”,“者”后有“方”字,无方名,“百合”下有“根”字,“宿”后文作“以汁先洗病人身也。洗身后食白汤饼,勿与盐豉也”。第七条在本条方后注中。

7.《千金》作“渴不差,可用栝楼根并牡蛎等分为散”,无“百合病”、“者”,无方名。

8.《千金》、《外台》“变”下有“而”字,“百合”下有“根”字。《千金》百合根下有“干之”二字。方后注中“除”字下有“一本云,治百合病,小便赤涩,脐下坚急”。

9.《脉经》两个“逆”字下,皆有“其病难治”四字。《千金》条文作“论曰,百合病见在于阴而攻其阳,则阴不得解也。复发其汗,为逆也。见在于阳而攻其阴,则阳不得解也。复下之,其病不愈”。

10.《脉经》“惑”下无“之”字,“状”作“其气”,“狐不”二字之间多“狐惑之病,并”五字,“闻”上无“恶”字,“乍黑、乍白”作“乍白、乍黑”,“白”字下作“其毒蚀于上者则声喝,其毒蚀于下部者则咽干。蚀于上部,泻心汤主之”。明刊本,半夏半斤。《千金》卷十“之为病”作“之病”,“状”作“其气”,“默默”作“嘿嘿”,“卧起”作“起卧”,“乍”字作“翕”,“安”字后条文作“其毒在喉咽为惑病,在阴肛者为狐病。狐惑之病,并恶食饮,不欲食,闻食臭其面目翕赤、翕白、翕黑。毒食于上者,则声喝也。毒食下部者,则干咽也。此由温毒气所为。食于上者,泻心汤主之。”《外台》作“嘿嘿但欲卧,目瞑不得眠,起卧不安”,“喝”作“嗄”,作“泻心汤主之”,无“甘草”二字。

11.《脉经》作“蚀于下部,苦参汤淹洗之”。《千金》“蚀”作“食”。《心典》“日三”后无“服”字。

12.《脉经》“蚀”作“食”。《千金》条文作“食于肛外者熏之,并用雄黄三片,稍置瓦中,炭火烧,向肛熏之,并服汤也”。

13.《脉经》“病者”作“其人”,“默”下无“但”字,“得”下无“之”字,“七八”上有“得之”二字,“黑”上有“黄”字。《千金》“目赤”作“眼赤”,“黑”上有“黄”字,“能”上无“若”字。《千金》“以赤小豆三升渍之,令生芽足,乃复干之,加当归三两为末。浆水服方寸匕,日三即愈”。原本当归缺两数,可补之。《心典》当归作“十两”。

14、15.《脉经》条文作“阳毒为病,身重腰背痛,烦闷不安,狂言,或走或见鬼,或吐血下痢,其脉浮大数。面赤斑斑如绵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有伤寒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药,吐下后变成阳毒,升麻汤主之”。“阴毒为病,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或伤寒初病一二日,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甘草汤主之。”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1.《脉经》“师曰”作“夫”,“下之差”作“可下之”,“可温之”作“可温药”,“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作“若脉紧数者,可发汗针灸之”,“弦数”上有“脉”字。《金鉴》按曰:“弦小紧者之‘小’字,当是‘沉’字,则有可下之理。弦紧者,当是‘弦浮紧’,则有可发汗之理。弦浮大者,当是‘弦滑大’,则有可吐之理。且不遗本文疟脉自弦之意。”

2.《脉经》条文作“疟病结为癥瘕,名曰疟母,鳖甲煎丸主之”。《千金》“如其不差”作“今不愈”,“急治”二字之间有“当”字,鳖甲作“成死鳖”,桂枝作“桂心”,无赤硝,有大戟、虻虫。“虻虫各三十铢,《要略》作鼠妇。”“海藻,《要略》作赤硝”。方后注曰“右二十四味,末之”。《千金》分两颇异,不繁引于此。干姜,明刊本作“二分”。

3.《千金》“师曰”作“有瘅疟者”,“发”下有“而脉微”三字,“则热而”作“其候必”,“冤”作“满”。《金鉴》按曰:“此言瘅疟,其文脱简,《内经》已详,不复释。”《辑义》按曰:“《素问·疟论》曰: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则”赵本为“是”。“肌”赵本作“脱”。

4.《脉经》条文冠以“疟,但见热者”五字,“者”作“也”,无“如”字,“呕”字下有“朝发暮解,暮发朝解,名曰温疟”十二字。《注解伤寒论》粳米二合应作“六合”。桂,《二注》作“桂枝”。《千金》方后注曰:“右四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烂,去滓,加桂心三两,煎取三升,分三服,覆令汗,先寒,发热汗出者愈。”《心典》方后注曰:“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5.《金鉴》“牡”作“牝”。《脉经》“名曰牡疟”作“牡疟也”。《千金》“疟多”无“疟”字,“杵为散”作“等分治下筛”,“发”下有“一炊顷”三字,“浆”上有“酢”字,“钱”下又有“临发服一钱”。

牡蛎汤:《金鉴》、宋本、程本都不载附方,以下各篇同。蜀漆,《千金》云:“无以恒山代之。”《外台》云:“若无,用常山代之。”又《千金》、《外台》“右四味下”有“先洗蜀漆三遍去腥”八字。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金匮要略方论集注》曰:“《外台》引张仲景《伤寒论》疟发渴者,与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经心录》疗劳疟,出第十五卷中。

柴胡桂姜汤:《译释》按曰:“《伤寒论》作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在太阳下篇。”《三因方》作治牝疟。

《辑义》按曰:“此方《外台》疟门无所考,本出于《伤寒》太阳中篇。”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1.《辑义》按曰:“脉微而数可疑,今验风病,多脉浮大而滑,而或数或不数。”

2.《脉经》作“口吐瘀涎”。《二注》作“口吐涎沫”。

《金鉴》按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此五句与本条文义不属,当在后条之首。后条“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此六句亦与本条文义不属,当在此条之首,文气相属。必是错简。其中有“浮者血虚”一句,必是衍文。浮则为虚,寒虚相搏,二“虚”字当是“风”字,是传写之讹。

侯氏黑散 [原注]《外台》治风癫。

《辑义》曰:“‘六十日止,即药积’七字,赵本作‘自能助药力’五字,非。”

《辑义》:“食”下“自”字,《辑义》作“曰”字。

《二注》:冷食能助药力,无“自”或“曰”字。

《译释》按曰:侯氏黑散,很多注家均疑为宋人所附,据丹波元简云:“此方主疗文法,与前后诸条异,先揭方名而后治云云者,全似后世经方之例,故程氏、尤氏、《金鉴》并云宋人所附。然《巢源》寒食散发候云,仲景经有侯氏黑散,《外台》风癫门载本方引古今录验,无桔梗有钟乳、矾石……乃知此方隋唐之人以为仲景方,则非宋人所附较然矣。”

3.《脉经》作“身痒而瘾”。

《辑义》曰:“‘中经’,沈本作‘入经’。”

《金鉴》按曰:“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二‘迟’字当是‘浮’字,‘寒’字当是‘风’字,始得文义了然。且迟缓二脉不能并见,必是传写之讹。”

风引汤“日数十发”,赵刊本、明刊本作“日数十后”。

《辑义》按曰:“此方亦非宋人所附,《外台》风痫门引崔氏甚详,云: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与本方同,右十二味,捣筛,盛以韦囊,置于高凉处,大人欲服,乃取水二升,先煮两沸,便内药方寸匕,又煮取一升二合,滤去滓,顿服之,少未满百日,服一合,热多者,日二三服,每以意消息之。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惟合此散,所疗皆愈。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古今录验》,范汪同。《千金》风癫门,紫石散即本方,主疗服法并同。由此观之,风引即风痫掣引之谓。而为仲景之方甚明,程氏、尤氏辈亦何不考也,但除热瘫痫四字,义未充。刘氏《幼幼新书》,作除热去瘫痫。痫,楼氏《纲目》作除热癫痫,王氏《准绳》同,其改瘫作癫,于理为得矣。”

《辑义》又按曰:“《巢源》‘脚经候’云: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

防己地黄汤《千金方》第十四卷“风眩门”云:“治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防己、甘草各二两,桂心、防风各三两,生地黄五斤别切,勿合药渍,疾小轻用二斤,右五味,咀,以水一升,渍之一宿,绞汁,著一面取其滓著竹箦上,以地黄著药滓上,于三斗米下蒸之,以铜器承取汁,饭熟以向前药汁合绞取之,分再服。”

头风摩散方《千金方》方名作头风散方。大附子一枚中形者,盐如附子大。无“已”字,“疢”作“顶”。

赵刊本、明刊本,“已摩疢上”作“已摩疾上”。

4.《脉经》沉“则”、弱“则”之“则”字在医统本皆作“即”字。

历节黄汗出,“历节”下《金匮要略方论集注》有“痛”字。

6.《金匮要略方论集注》曰:“古本少阴病,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宜桂枝汤加当归主之。即桂枝汤加当归二两。”

8.《脉经》“尫羸”作“魁瘰”。

《医宗金鉴》按曰:“温温”当是“嗢嗢”。

9.《医宗金鉴》按曰:名曰断泄之“泄”字,当是“绝”字,始与下文相属,必是传写之讹。

10.《脉经》作“疼痛不可屈伸”。

《金鉴》删去“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矾石汤《金鉴》不载此方,至篇末五方并删。《千金翼方》“浸”下有“洗”字。

《古今录验》续命汤《外台秘要》“浮肿”作“洪肿”。《心典》“收”下有“持”字。

《千金》三黄汤《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名曰“仲景三黄汤”,“拘急”作“拘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兼治贼风,偏风,猥退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麻黄去节汤一两一分、黄芪半两、黄芩三分、独活一两。”

《近效》术附汤《外台秘要》卷十五“风头眩”曰:“《近效》白术附子汤:白术三两、附子二枚炮、甘草二两炙、桂心四两。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外台秘要》按语,尚德按曰:“《伤寒论》名甘草附子汤。”

崔氏八味丸《外台秘要》卷十八曰:“又若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即服张仲景八味丸方:干地黄八两、泽泻四两、附子二两炮,薯蓣四两、茯苓三两、桂心三两、牡丹三两去心、山茱萸五两,右八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

编者按:外台有脚气不随方五首,其中第四首即张仲景八味丸。可见是崔氏收录仲景之方。《旧唐书·经籍志》有《崔氏篡要方》十卷,为崔知悌撰。《新唐书·艺文志》为崔行功撰。

《千金》越婢加术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风毒脚气门”中载有:“越婢汤治风痹脚弱方。麻黄六两、石膏半升、白术四两、大附子一枚、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外台》亦有附子。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1.赵刊本、明刊本,“因”作“困”。《脉经》“血痹”下无“病”字。“遂得之”下有“形如风状”。

2.《脉经》“如风痹状”作“如风状”。《千金方》同。“黄芪桂枝五物汤”,《千金方》名“黄芪汤”,方中有人参。蜀黄芪、人参、芍药、桂心各二两。

3.《心典》作“脉极虚亦为劳”,多“脉”字。

4.《金鉴》按曰:“脉浮者,里虚也”句,当是衍文。

5.《脉经》作“时时目瞑,此人喜衄。”

6.《脉经》作“男子劳之为病”,有“男子”二字;“足酸削不能行”,有“足”字;“行”下有“少阴虚满”四字。《金鉴》:“‘阴寒精自出’之‘寒’字,应是‘虚’字,当改之。”

7.《脉经》“浮”作“微”。《辑义》按曰:[原注]一作泠。泠,水名,作泠为是。

8.《脉经》“脉得诸芤动微紧”另作一条,“桂枝”下有“加”字,“目眩”作“目眶痛”。

《医宗金鉴》按曰:此条“脉得诸芤……”五句,与上文义不属,衍文也。另分一条……

天雄散方《外台秘要》卷十六,载范汪疗男子虚失精,三物天雄散方。天雄三两炮、白术八分、桂心六分。右药捣下筛,服半钱匕,日三,稍稍增之,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张仲景方有龙骨,文仲同。出第六十八卷中。

9.《脉经》作“喜盗汗出也”。

赵刊本、明刊本作“善盗汗也”。

10.《脉经》“若肠鸣”作“苦肠鸣”。

《金鉴》按曰:“‘若肠鸣’三字,与上下文不属,必是错简,当删之。侠瘿之‘瘿’字,当是‘瘰’字,且先劳后瘰,先瘰后劳者有之,从未见劳瘿先后病也,当改之。”

11.《辑义》按曰:“沈云‘喝’当作‘急’,非也。灵枢经脉篇,喝喝而喘。”

12.《金鉴》按曰:“此条注详见《伤寒论·辨脉篇》内,故不复释。”

13.《外台》卷十七“虚劳心腹痛”曰:“《古今录验》疗虚劳,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并妇人少腹痛,芍药汤方。”方中桂枝作桂心,生姜三两作四两,胶饴一升作饴糖一斤。方后注曰:“此仲景小建中汤方。”

赵刊本、明刊本生姜作“二两”。《伤寒论》生姜作“三两”。

14.《外台》黄芪作“三两”,芍药作“二两”,生姜作“四两”,饴糖作“一斤”。方后注云:“呕者倍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四两。忌生葱、海藻、菘菜。此本仲景方,恐是甘草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也。”

15.《千金方》曰:“八味肾气丸,治虚劳不足,大渴欲饮水,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方。”《千金》注曰:“仲景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

16.《千金方》卷十九“肾脏门”曰:大署预丸,主男子女人虚损伤绝,头目眩,骨节烦痛,饮食微少,羸瘦百病方。共二十四味,有泽泻、附子、黄芩、天门冬、石膏、前胡、干漆、五味子、大黄,无麴、芎、麦门冬、柴胡、茯苓、防风等药。

17.《三因极一病证方沦》曰:酸枣仁汤治霍乱,吐下增剧,虚劳烦扰,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或发寒热,头疼,晕闷。有人参、桂心、石膏,无芎。共七味。

18.《心典》:荣作营。干漆一两下有“烧令烟尽”四字。虻虫一升下有“去翅足熬”四字。水蛭百枚下有“熬”字。蛴螬作百枚,下有“熬”字。䗪虫半升,下有“熬”。酒饮服,无“饮”字。

《千金翼》炙甘草汤《千金翼方》卷十五补益有“复脉汤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二十一日死方。”

《肘后》獭肝散《肘后备急方》治尸注鬼注方,曰獭肝一具,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一具未差更作,姚云神良。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1.《脉经》“又被快药”作“数被驶药”,“曰:寸口脉数”上有“问”字,“向”下有“也”字,“为肺痿之病”上有“此”字,“咳即胸中”作“欬则胸中”,“数实者”上有“脉”字。

2.《脉经》“吐之则死”下有“后竟吐脓死”五字。《脉经》、《千金》“血为”下无“之”字。《脉经》“捄”作“救”。赵刊本、明刊本“多唾浊沫”作“时唾浊沫”。

3.《辑义》按曰:“上气,诸家不释,考《周礼天官》疾医职云:嗽上气。”

4.《脉经》、《千金》“喘而躁者”作“躁而喘者”。

5.《脉经》“以温之”作“温其藏”,无“若以下”九字。《千金》卷十七肺痿第六“若”下九字作“服汤已,小温覆之,若渴者,属消渴法”。

6.《外台》“喉中水鸡声”作“咽中如水鸡声”,射干“十三枚”作“十二枚”,“麻黄”下有“去节”二字,“半夏”下无“大者”二字,方后注“以”字下有“东流”二字,“三服”下有“忌羊肉,饧生菜”六字。

7.《心典》“唾浊”作“吐浊”。

8、9.《心典》“脉沉者”上有“咳而”二字。《辑义》将“脉浮者”与“脉沉者”二条并作一条。

10.《二注》、《心典》:“大逆上气”俱作“火逆上气”。《心典》无“者”字。

《金鉴》按曰:“大逆上气之大字,当是火字,文义病药始相属,当改之。”

11.《千金》卷十七,“葶苈”下无“熬令”等十字,有“三两末之”四字,大枣“十二枚”作“二十枚”。

12.《千金》卷十七,“咳而胸满”作“治咳胸中满”,“咽干”下有“而”字,“时”作“时时”,“如米粥者”作“如粳米粥是”,桔梗“一两”作“三两”,《集验》用“二两”,《古今录验》用“一枚”。

13.《外台》“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作“又肺胀者病人喘”,“浮大者”作“浮大也”。

14.《千金》作“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胁下痛引缺盆,设若有实者必躁,其人常倚伏。”

《外台》炙甘草汤《外台》卷十曰:“仲景《伤寒论》疗肺痿”,有甘草干姜汤、炙甘草汤二方。

《千金》甘草汤《千金》卷十七肺痿第六曰:“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甘草汤方。”《千金翼》名“温液汤”。

《千金》生姜甘草汤《千金》卷十七,大枣作“十二枚”,“味”字下有“咀”二字,“三升”下有“去滓”二字,“分温三服”无“温”。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千金》“沫”下有“不止”二字,大枣作“十二枚”,“味”下有“咀”二字,“三升”下有“去滓”二字,“分”下无“温”字。

《外台》桔梗白散《外台》卷十“肺痈门”曰:“仲景《伤寒论》,咳胸中满而振寒……”“如米粥”作“如粳米粥”,“则定”下有“忌猪肉芦笋等”六字。

《千金》苇茎汤《千金》卷十七肺痈第七,“胸中”作“胸心”,桃仁“五十枚”作“三十枚”,“服一升”后作“当有所见吐脓血”。

15.《千金》卷十七,“胸满胀”作“胸胁胀”,“香臭”下无“酸辛”二字,“主之”后又有“用前方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之小青龙汤方”。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2.《脉经》“奔豚病”下有“者”字,“少”作“小”,“发作”下有“时”字,“复”下无“还”字,“惊恐得之”作“惊得”。

3.《脉经》“奔豚气”作“其气”,“往来”上有“及”字。

4.《注解伤寒论》无“发汗后”三字,“上至心”作“上冲心者”,“主之”作“更加桂二两”。

5.《注解伤寒论》卷三,“后”下有“其人”二字,茯苓、甘草、大枣量后有“味甘平”三字,大枣有“擘”字,桂枝有“去皮”二字,“甘澜水”上有“作”字,“甘澜水”后三十字皆作方后注正文。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脉经》“过不”二字之间有“与”字,“即”作“则”,“以其”下有“脉”字。《外台》卷十二胸痹短气门,“师曰”作“《千金》论曰”,“虚也”二字之间有“故”字,“以其”下有“脉”字。

3.《脉经》“紧数”下有“者”字,《外台》同。《外台》“寸口”作“其”字。方名作“栝楼汤”。《外台》方后注曰:“仲景《伤寒论》无生姜、枳实、半夏等三味。”

4.《外台》卷十二胸痹心痛方,方名作“栝楼薤白半夏白酨浆汤”,“日三”下无“服”字。

5.《外台》卷十二,“胸痹”上有“范汪疗”三字,“痞气”作“痞坚”,“气结在胸”作“留气结于胸中”,“逆”作“逆气”,方名作“枳实汤”,“桂枝”作“桂心”,“三服”后有“除心气良”四字,文中无“人参汤亦主之”六字。

6.《千金》卷十三心脏门,曰“胸痹之候,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宜此方:橘皮一斤、枳实四枚、生姜半斤。”又曰“治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汤方”。茯苓汤方之药味与用量与茯苓杏仁甘草汤同。

7.《外台》卷十二,“胸痹”下有“偏”字,薏苡人“十五两”作“一千五百枚”,方名作“薏苡人散”。

8.《外台》卷七心下悬急懊痛方,曰:“仲景《伤寒论》:心下悬痛,诸逆大虚者,桂心生姜枳实汤主之方。”方同。

9.《外台》卷七心背彻痛方,文同。乌头作“二分,炮去皮”,附子作“一分,炮去皮”,赤石脂作“二分”,干姜作“二分”,蜀椒作“一分,汗”。

附方:九痛丸《千金》卷十三心脏曰:“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此方悉主之,并疗冷冲上气,落马堕车血疾等方。”附子、干姜作“二两”,“生狼牙一两炙香”作“生狼毒四两”,无“炙香”二字。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脉经》“必”字下有“下部闭塞大”五字。

2.《玉函》“病者”作“伤寒”,“去”下有“宜大承汤”。

3.《脉经》“减”下更有“减”字。《金鉴》按曰:此篇无治虚寒腹满之方。当与温药之下,当有“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十四字,必是脱简。阅《伤寒论·太阳篇》自知,当补之。

4.《脉经》将此条列于《平呕吐哕下利篇》末,“胸中”作“胃中”,“利”上有“下”字。

《金鉴》按曰:“躁而不渴”当是“燥而不渴”,文气通顺。“胸中寒实”当是“胃中寒实”,若是胸中寒实,如何曰下利不止者死,当改之。

5.《脉经》“即”作“则”。

6.《千金》卷十六胃腑曰:“论曰,凡人中寒者,喜欠。”下同。

7.《千金》卷十六胃腑曰:“此人中寒”,多“此人”二字。“此人肚中寒”作“此人腹中痛”。

8.《千金》卷十六,“夫瘦人”作“凡瘦人”。

9.《千金》卷十六胀满第七曰:“厚朴七物汤,治腹满气胀方。仲景云:治腹满发热数十日,脉浮数,饮食如故者。”

10.《千金》卷十六,“雷鸣切痛”作“胀满肠鸣切痛”,附子无“炮”字。《外台》卷七,“气”下有“胀”字,“满”下无“呕吐”二字。

11.《脉经》卷八曰:“病腹满,发热数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三物汤主之。”《千金》卷十六,本条条文同《脉经》。

12.《金鉴》按曰:“按之心下满痛”之下,当有“有潮热”三字,若无此三字,则不当与大柴胡汤,当补之。

13.《脉经》无“须”字,无“宜大承气汤”五字。

14.《千金》卷十六,“寒痛”间有“大”字,“食”下有“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決決然,若”十八字,“腹中寒”下有“气”字,“上下痛而”作“上下而痛其头”,“心胸中”作“心胁中”。

15.《脉经》“偏痛”下无“发热”二字。《千金》“以温药”作“当以温药”。

16.《千金》卷十六,赤丸方作“茯苓、桂心各四两,细辛一两,乌头、附子各二两,射罔加大枣一枚”。

17.《脉经》作“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恶寒,紧则不欲食,弦紧相搏,则为寒疝”。为一条。第二条为“趺阳脉浮而迟,浮则为风虚,迟则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寒,其脉沉弦者,大乌头汤主之”。《千金》“脐”下有“苦”字,“发”上无“若”字,“则”作“即”,“津”作“汗”,“厥冷”作“厥寒”,“沉紧”作“沉弦”,“煎”作“汤”。

18.《外台》卷七,“及胁痛里急者”作“引胁痛及腹里急者”,“羊肉一斤”作“肥羊肉一斤去脂”。

19.《千金》卷十六,“寒疝”上有“大”字,“若”下有“一”字,“身”下有“尽”字,无“疼”字,无“抵当”二字,乌头作“秋干乌头,实中者五枚除去角,白蜜一斤。”

20.《脉经》卷八,“其脉数”作“夫脉浮”,“脉紧大”作“脉双弦”,“有阴”下有“也”字。

附方

《外台》乌头汤《千金》卷八贼风门,“入”下有“腹”字,“发作”上有“叫呼”二字。乌头十五枚,《要略》用五枚。芍药四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老姜一斤、桂心六两。

《外台》柴胡桂枝汤《外台》卷七云:“又疗寒疝腹中痛者。”有“寒疝”二字,无“心”与“卒”二字。方后注中又曰:“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汤法,今著人参作半剂,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外台》走马汤 见《外台》卷七卒疝方。王焘云:“又若不差,服诸利丸下之,走马汤亦佳,此名寒疝,亦名阴疝。张仲景飞尸走马汤方。”

21.《金鉴》按曰:“尺中亦微而涩”之“微”字,当按《伤寒论》作“大”字是。

22.《脉经》作“脉滑而数者实也,有宿食,当下之。”《千金》作“下利,脉滑而数,有宿食,当下之”,皆无“宜大承气汤”五字。

23.《脉经》、《千金》皆无“也”字,无“宜大承气汤”五字。

24.《脉经》“脘”作“管”,无“宜瓜蒂散”四字。

25.《脉经》卷八,“脉”上有“寸口”二字,“无”字上有“左右”二字,“食”下无“也”字。

26.《脉经》“脉”上有“寸口”二字,“头”上有“即”字,“腹”上有“或”字,“化”下无“也”字。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1.《金鉴》按曰:“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而身重”,“冒而肿胀”当是“冒风而肿胀”,乃与文义始为相属,当改之补之。《辑义》肿作“腹”。

2.《千金》卷十七肺脏,“寒”下有“者”字,“吐”上有“其人”二字。

3.《千金》肺藏脉论条文相同。

4.《千金》卷十一肝脏门肝脏脉论,“甘”下有“如阻妇状”四字。

5.《千金》卷十一,“两”上有“其人”二字,“本”下自注有“又作大”三字,“喜”作“善”,“食则吐而汗出也”作“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金鉴》按曰:“两臂不举,舌本燥”二句,“而汗出”三字,文义不属,必是错简,不可为后世法。不释。

6.《千金》“之”下有“中”字。

7.《千金》“其”下有“病”字。无“旋覆花汤主之。”

8.《千金》卷十三心脏,“食即呕吐”作“而欲食,食则呕”。

9.《千金》“人”下无“苦“字,“蒜”下有“虀”字,“如”上无“譬”字。

10.《千金》“伤”下无“者”字,“倦”下无“即”字,“而自烦”作“彻背自烦”,“跳”下有“手”字。

11.《千金》“丸豆”作“豆麻击手”。

12.《千金》“则畏”作“即畏”,“为癫”和“为狂”之上皆有“即”字。《金鉴》按曰:“‘阴气衰者为癫’之‘癫’字,当是‘狂’字;  ‘阳气衰者为狂’之‘狂’字,当是‘癫’字。《内经》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当改之。”

13.《千金》卷十五上,“目”作“肉”,“气”下有“也”字。

14.《千金》“大坚”作“大缓”。

15.《千金》“约”下有“脾约者,其人大便坚,小便利,而反不渴”十五字。

16.《千金》卷十九,本条文出现在“肾脏脉论第一”和“腰痛第七”中,今以后者为准校之。“之病”二字之间有“为”字,“如坐水中,形如水状”作“腰中冷如水洗状”,无“反”字,“饮食”作“食饮”,“病属下焦”作“是其证也”,“身”作“从”,“甘姜苓术汤”作“肾著汤”,白术作“四两”,干姜作“三两”,“腹重”一作“腰重”、 一作“腹重”。

17.《千金》“益”仍作“益”,非作“益”也。

18.《注解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无“三焦竭部”四字,无“何谓也”三字,无“师曰”二字,“气未”之间有“中焦”二字,无“其气不和”以下十五字。成无己本下有一段长文。

19.《脉经》卷八,“师曰”作“问曰”。《千金》卷十八大肠腑,“大肠有寒者”无“者”字,无“多”字,“有热者”无“者”字。《千金》卷十四小肠腑无“者”字。“便”下有“脓”字。

20.《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作“”,自注曰:“一作穀”。“复发”上有“愈”字,“气”下有“夫病已愈不得复发,今病复发,即为气也”,“尺”下无“中”字,“冲”作“街”,“脉出左”之“左”上有“在”字,“脉出右”之“右”上有“在”字。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脉经》“痰饮”作“淡饮”。

2.《脉经》“气短”作“短气”。《巢源》卷二十,“沥沥有声”作“漉漉有声”。

3.《千金》卷十八痰饮第六,“在心”二字之间有“于”字,二心之间有“其人”二字,“筑”下更有一“筑”字,“恶水”下有“而”字。

4.《千金》“在肺”二字之间有“于”字,“吐”上有“其人”二字。

5.《千金》卷十八,“在脾”二字之间有“于”字,“少”上有“其人”二字,“身重”作“身体尽重”。

6.《千金》卷十八,“在肝”二字之间有“于”字。

7.《千金》“在肾”二字之间有“于”字。

8.《脉经》卷八,“冷如水大”作“冷大如手”。《二注》作“冷如掌大”。《心典》、《金鉴》皆作“冷如掌大”。

9.《脉经》“则辄已”作“转甚”。

10.《脉经》“脉沉”上有“其”字。

11.《脉经》“膈上病痰,满喘咳吐”作“膈上有病,满喘咳吐”,自注“目泣自出,一作目眩”。《千金》作“膈上之病”,“背痛”作“恶寒”。

12.《脉经》“水停心下”作“心下水停”。《千金》卷十八,“人”下有“卒”字,“喜虚”下有“耳”字。

13.《脉经》、《千金》“苦”作“喜”。

14.《千金》“卧”作“眠”。

16.《脉经》“苓桂术甘汤”作“甘草汤”,自注“草一作遂”。

18.《脉经》卷八,“利”下有“者”字。《千金》芍药“五枚”作“三枚”,芍药、甘草下有“水一升,煮取半升”,方后注“右四味,以蜜半升,内二药汁,合得一升半,煎取八合,顿服之”。

22.《千金》“明日”作“明旦”。“糜粥自养”作“下后自补养”。赵刊本、明刊本作“九合”。《千金》、《伤寒论》作“八合”。

23.《脉经》无“大青龙汤主之”、“亦”七字。

24.《脉经》“木防己汤主之”之下无“虚者即愈”等三十一字。《千金》卷十八,“间”下有“有”字,“面”下无“色”字,“虚者即愈”等三十一字放入方后注中,“发”后有“发则”二字,无“者”字。

25.《外台》“苦冒”二字作“喜”,“分温再服”作“分为再服”,“分为”上有“又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合此二汁”十三字,“再服”下有“忌桃李雀肉等”。

26.《千金》卷十八,《外台》卷八,“支饮胸满”上有“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饮过度所致也,其脉虚者必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也”,“满”下无“者”字。《千金》枳实作“四两”。《外台》厚朴作“一两,炙”,枳实作“四两,炙”。

28.《千金》条文作“呕家不渴,渴者为欲解,本渴,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脉经》条文与《医统正脉》本相同。

29.《脉经》“舌”作“苦”,“气”下有“也”字,“己椒苈黄丸”作“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千金》无“舌”字,方名为“椒目丸”,葶苈下有“熬”字、作“二两”,方后注中“日三”下无“服”字,“津液”下有“止”字。

30.《千金》“眩悸”上有“目”字,下无“者”字。方后注中,“味”下有“咀”二字,“合”下有“去滓”二字。

31.《脉经》“悸”上无“有”字,“眩”下有“者”字,“水”上无“此”字。《千金》“悸”下有“者”字,“水”上无“此”字。《外台》泽泻作“五分”。

附方

《外台》茯苓饮《外台》卷八中,“茯苓饮”上有“延年”二字并冠条文之首,“出水”作“水出”,人参用“二两”,橘皮用“二两半”,“进之”下有“忌酢物桃李雀肉等”。

32.《千金》“其”下有“人”字,“十”上有“可与”二字,“主之”作“下之”,“汤下之”后有“方见下,不能卧出者,阴不受邪故也”十四字。

33.《千金》卷十八,“一岁”上无“或”字,“宜”作“可与”二字。

34.《脉经》“死”作“不可治”。

35.《千金》“桂枝”作“桂心”,方后注有“弱者服半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痢,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若食饮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小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人半升。”

36.《千金》“厥逆”作“厥冷”,“桂枝”作“桂心”、用“三两”。赵刊本、明刊本作“分三温服”。

37.《千金》方名作“茯苓甘草五味子,去桂加干姜细辛”。

38.《千金》“支饮者”下无“者”字,“其水”后有“方”字,无方名。

39.《千金》“肿者”后作“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麻黄,内杏人方”,“若逆而内之者,必厥”以下之文在方后注中,“之”作“麻黄”,“必厥”上有“其人”二字。

40.《千金》“其面”作“耳面”,无“以”字,“之”后有“方”字,无方名。

41.《脉经》“后”作“却”,“半”上无“小”字。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1.《脉经》“吐蛔”无“蛔”。《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篇,“冲心”作“撞心”,“即”作“则”,“不肯止”作“利不止”。

2.《脉经》“劳则荣气竭”作“迟则荣气竭”,“而大坚”作“而紧”,“溲数即坚”作“溲数则紧”,“坚数相搏”作“紧数相搏”。

4.《注解伤寒论》卷三,“脉浮”前有“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三十四字;“渴者”后有“与”字,无“宜利小便,发汗”六字。

5.《注解伤寒论》“渴欲”上有“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十五字。

6.《注解伤寒论》卷四,“文蛤五两”后有“味咸寒”三字,无“杵”字,“散”后作“以沸汤和一钱匕服,汤用五合”。

7.《脉经》本条上有“师曰:热在下焦,则尿血,亦令人淋闭不通”十六字为冒。

8.《脉经》本条后有“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十六字为尾。

9.《金鉴》无“则”字。

10.《心典》“苦渴”作“若渴”。

11.《二注》“上三味”后有“以水四升,煮减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心典》“上三味”后有“先将茯苓、白术煎成,入戎盐再煎,分温三服”。《金鉴》作“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脉经》“恶风”上有“其人”二字,“身”下有“体”字。《千金》卷二十一,“不渴”上有“不满”二字,“头面肿”之“肿”上有“并”字,“胕”作“浮”。

2.《金鉴》按曰:“‘身体洪肿’之‘洪’字,当是‘浮’字。‘此为黄汗’四字,当是衍文。”

3.《脉经》、《千金》无“蚕”字。《心典》作“窠上微肿”,作“如蚕新卧起状”。

4.《心典》“酸”作“痠”,“脾胀”作“肺胀”。

5.《脉经》“黄肿”作“洪肿”,“此亡”无“此”字。《脉经》注云:“一云皮水其脉沉,头面浮肿,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金鉴》按曰:“‘越婢加术汤主之’七字,当在后太阳病,脉浮而紧条内,发汗即愈之下,文义始属。必是错简在此。观其里有水之文,岂有用越婢加术汤发表之药,自可知也。”

7.《脉经》在“消谷”下注曰“一作消渴”。

8.《脉经》“则热”、“则潜”无“则”字,“即热”、“即止”无“即”字。

9.《脉经》“即恶寒”之“即”作“卫气不行,则”五字。

10.《脉经》“脉得”上有“师曰”二字,“沉”下有“者”字。

12.《脉经》“因肿”作“阴肿”。《辑义》云:“‘因肿’,据答语云当病水,作‘阴肿’为是。”

13.《脉经》“其人阴肿”作“其阴大肿”。《千金》“其身重”作“其人身体重”,“阴肿”作“阴大肿”。

14.《脉经》“腹痛”作“腹中痛”,多“中”字。

15.《千金》“身”下有“体”字,“肿”下有“而”字。

17.《脉经》“面反瘦”作“面皮瘦”,注曰:“一云大便反坚”。

19.《脉经》注曰:“一云水分”。《脉经》卷九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身肿”作“身体肿”。

20.《脉经》卷九,此条《脉经》分为两段,“此病难治”前为一段,“先病水”后为第二段。“病有血分水分何也?”作“病有血分何谓也?”“先病水”上有“问曰:病有水分何谓也?师曰”。“其经自下”作“其经自当下也”。《医统正脉》本缺此条。《心典》有此条,与本书同,与《脉经》不同。

21.《脉经》“脉之”上有“师”字,“肾气”作“紧气”,“胁下”作“胁上”,“攻击冲气”作“攻击卫气”。《心典》“当微”作“尚微”,“气击”作“气繫”,“后重”作“复重”,“浮咳喘逆”作“咳、喘逆”,无“浮”字,“攻击冲气”作“攻击卫气”。

22.《脉经》条文曰:“风水其脉浮,浮为在表,其人能食,头痛汗出,表无他病,病者言但下重,故从腰以上其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防己黄芪汤主之。”

23.《脉经》“无大热”作“而无大热者”。

24.《脉经》“为”上有“之”字。《外台》卷二十皮水方,“皮水为病,四肢肿”作“皮水如肿”,“聂聂”作“集集”,无“者”字,“防己茯苓汤”作“木防己汤”,“桂枝”作“桂心”。

25.《外台》卷二十,作两条。一曰:“范汪皮水,一身面目悉肿,甘草麻黄汤主之。”又一曰:“《古今录验》,皮水,越婢汤加术主之方。”方后注云:“已上三方,并本出仲景《伤寒论》。”

26.《脉经》无“脉沉者”之“脉”字,“宜”作“与”字,“麻黄附子汤”作“附子麻黄汤”。《注解伤寒论》卷六,方名作“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三两”作“二两”。

28.《脉经》“之为病”作“之病”,“肿”上有“洪”字,“蘗”作“蘖”,“脉自沉”上有“其”字,“何从”作“从何”,“从何得之”上有“黄汗之病”。

29.《脉经》“腰髋弛痛”误作“腰宽驰痛”。《心典》无“卧”字,“荣”作“营”,“必汗出”无“必”字,“饮热”作“啜热”。

30.《脉经》卷八,“阳前”、“阴前”二字之间均有“气”字。

31.《心典》“旋杯”作“旋盘”,无“水饮所作”四字。

32.《脉经》方名作“枳实术汤”。《肘后》治卒心痛方第八,曰:“治心下坚痛,大如椀,边如旋柈,名为气分,饮水所结。方枳实七枚、炙术三两,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当稍软也。”《辑义》按曰:“柈,即盘字。”

附方

《外台》防己黄芪汤《脉经》方名在后。“为和”在《脉经》中作“其和”,误也。“其人”下有“能食”二字。“头”下有“痛”字。“病者”下有“言”字。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脉经》“寸”上有“师曰”两字。

2.《脉经》“食即为满”作“食即满也”,“即发”作“则发”,女劳疸、酒疸各为别条。

3.《脉经》“头眩”下有“者”字,“小便必难”作“必小便难”。《注解伤寒论》无“者”字,“发”作“微”。

5.《脉经》“靖言了”作“靖言了了”。《外台》“靖言”作“静言”。《金鉴》“靖言”作“谵言”,无“了了”二字,“腹”上有“小”字。

6.《脉经》“吐之愈”作“吐之即愈”。

7.《脉经》“啖”作“噉”。《外台》“爪”作“抓”,无“虽黑微黄”四字。

8.《脉经》“以病发时”作“以发病时”,“面黄”作“而黄”。《金鉴》“两热所得”作“两热相得”。

11.《脉经》“黄疸”上有“师曰”两字,“以上”下有“为”字。赵刊本,“剧”作“极”。

12.《脉经》“疸”上有“又曰”二字,“阳部”上有“发于”二字。《千金》“其疸难治”、“其疸可治”的“疸”字皆作“病”字,“发热也”作“微热”,无“也”字。

13.《千金》“大黄二两”作“大黄三两”,方后注云:“右三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茵陈,得五升,去滓,内栀子、大黄煎取三升,分服一升,日三,小便当利如皂荚沫状,色正赤,当腹减,黄悉随小便去也。”

14.《脉经》“腹满者难治”作“腹满不可治”。《千金》“黄家”下有“至”字,“膀胱”上有“当”字,“少腹”作“小腹”,“身”作“体”,“腹胀”之间有“胪”字,“如水状”作“而满如欲作水状”,“时溏”下有“泄”字,“此女劳之病”作“此女劳疸”,“硝石矾石散”上有“治女劳疸”四字,无“烧”字,“等分”作“各半两”,“日三服”无“服”字,下有“重衣复取汗”五字,无“是候也”三字。

15.《外台》引仲景《伤寒论》“酒黄疸”作“酒瘅者”。《千金》、《外台》栀子作“七枚”,《千金》大黄作“三两”。

16.《千金》“家”作“疸”,“但”作“宜”,黄芪作“五两”。

17.《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乱发大如鸡子一枚,方后注云:右二味,内发膏中煎之,发消尽研,绞去膏细滓,分二服,病从小便去也”。

18.《外台》:“右二味和,先食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

19.《外台》引仲景《伤寒论》,“疸”作“家”,“汗出”下有“者”字,“里实”下有“也”字,“当”作“宜”,“之”下无“宜”字,方名作“大黄黄蘗皮栀子硝石汤方”。《千金》作“大黄汤方”。《外台》大黄作“四分”。《千金》、《外台》“顿服”上皆有“先食”二字。

20.《千金翼》“黄疸”上有“治”字,下无“病”字,“变”作“异”。

《千金》麻黄醇酒汤《千金》“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淳酒汤方”,方后注云“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外台》引仲景《伤寒论》“黄疸,麻黄醇酒汤主之方”,麻黄作“一大把去节”,方后注又云“古今方云:伤寒热出表发黄疸,宜汗之则愈”。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1.《脉经》“即”作“则”。

2.《脉经》“师曰”上有“问曰:病衄连日不止,其脉何类?”十二字,“尺脉浮”作“脉来轻轻在肌肉,尺中自溢”,“未”上有“必”字。《金鉴》“尺”作“夫”。

3.《脉经》“又”作“师”,“衄者”上皆有“发”字。

4.《脉经》“不可”下有“发其”两字,“额上陷”作“额上促急而紧”,无“脉紧急”三字,“直视”下有“而”字。

5.《脉经》“衄”下有“也”字。《心典》“无血色”作“无色”。《巢源》“无寒热”作“时寒时热”,无“脉沉弦者衄”、“烦咳者,必吐血”二句。

6.《巢源》“咳逆”作“喘咳”,“脉数”下有“浮大”二字。

9.《脉经》、《注解伤寒论》“亡血”下有“家”字,《脉经》“发”作“攻”。

10.《脉经》“但欲”上有“其人”二字,“有瘀血”下有“当出汗不出,内结亦为瘀血”十一字。

11.《心典》“如”下有“有”字。

12.《二注》“洗去腥”无“去”字。

13.《肘后》无方名,又曰“半夏,汤洗去滑干”。《二注》无“等分”二字。《心典》作“各等分”。

14.《外台》“柏叶”作“青柏叶”,干姜作“二两”,方后注“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别绞取新出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绵滤之,温分再服”。

15.《脉经》“先”、“后”两字下皆有“见”字。《千金翼》:“凡下血者,先见血后见便,此为远血,宜服黄土汤。”

16.《脉经》“先”、“后”两字下皆有“见”字。《千金翼》:“先见便后见血,此为近血,宜服赤小豆当归散。”当归作“三两”,方后注“右二味,捣筛为散,浆服一方寸匕,日三”。

17.《千金》“不足”作“不定”。“右三味”下有“咀”两字,无“顿”字。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1.《脉经》“脓”下有“者”字。

2.《脉经》无“此属支饮”四字。《千金》“此属饮家”作“小半夏汤主之”。

3.《脉经》“故也”之间有“吐”字,“脉弦者”以下另作别条。《千金翼》无“问曰”、“何也”、“师曰”,“以发”之间有“医”字,无“令”字,“脉乃数”作“脉则为数”。

5.《千金》“脉紧”上有“趺阳”二字。《辑义》“涩则伤脾”作“虚则伤脾”。

7.《玉函》“视”作“问”。

8.《注解伤寒论》“茱萸”上有“吴”字,“水五升”作“水七升”,“取三升”作“取二升”,“二升”下有“去滓”两字。《千金翼》“日三服”下有“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九字。

9.《千金翼》“头痛”上有“而复”二字,下无“者”字,“茱”上有“吴”字。

11.赵刊本、《注解伤寒论》芍药作“二两”。明刊本芍药作“三两”,半夏作“半斤”,生姜作“四两”。《注解伤寒论》生姜作“一两半”。

13.《外台》无“而”字与“解”字,“后”下有“必”字。《千金》猪苓、茯苓、白术各作“三两”。

16.《千金》、《外台》半夏作“三升”。《千金》人参作“二两”。《外台》“水”作“泉水”,“余分再服”作“日再服”,下并有“忌羊肉饧”四字。

17.《肘后》“治人胃反不受食,食毕辄吐出方”。《肘后》、《千金》、《外台》甘草皆作“二两”。《千金》“味下”有“咀”两字。《肘后》“分温”作“分为”。

18.《外台》“甘草(炙) 一两”,“桂枝”作“桂心”用“三两”,生姜作“三两”,“煮取三升”作“煮小麦三升,取五升”,“内泽泻”作“去滓,内茯苓等”,无“温”字,“日三服”作“日再”。

20.《千金》“右二味咀,以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日三”。

21.《外台》“胸中”作“胸内”,“哕”下无“彻”字,“无奈”作“彻无聊赖”,“生姜半夏汤”作“生姜汁半夏汤”,“煮半夏取二升”作“煎半夏取一升”,“小冷分四服”作“绵漉小冷,分二服”,“日”下作“一日一夜服令尽,呕哕一服得止者,停后服,禁羊肉饧”。

22.《千金》“厥者”之间有“冷”字,“味”下有“咀”两字,“温服一升,下咽即愈”作“分三服不止,更合服之”。

24.《脉经》“利”上有“下”字。

25.《脉经》“脉大”上有“其”字。

26.《脉经》无“冷”字,“无脉者”无“者”字。

27.《脉经》“而渴”作“其人渴”。《千金翼》无“今”字。

28.《千金》、《千金翼》“有”作“若”,“微热汗出”作“微发热,汗自出者”,无“今”字,“脉紧”之间有“复”字。

29.《千金》“渴”作“浮”。《千金翼》“脉”下有“反”字。

32.《脉经》无“者”字。

33.《脉脉》“胀满”下有“藏寒者,当温之”六字。

34.《脉经》、《千金翼》“病人”作“其人”,无“必”字。

35.《千金翼》“厥”下无“冷”字,“生”下无“脉”字。

36.《千金翼》无“胀”、“者”二字。《注解伤寒论》“稀”上有“热”字,“淋漓”下有“病必不除”。

37.《脉经》:“下利后,脉三部皆平,按其心下坚者,可下之。”

38.《脉经》“急”作“当”。

40.《脉经》:“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此为病不尽,当复下之。”

41.《脉经》“利”下有“而”字,“有”上有“为”字,“也”下有“宜下之”三字,无“小承气汤主之”。《千金翼》无“者”字。

42.《注解伤寒论》“剉”作“全用”,“温”下有“服”。

43.《千金翼》无“者”字,“愈”作“差”,“更服”下有“忌猪肉冷水”。

44.《注解伤寒论》“枚”下有“擘”字,“分”下有“为”,“得吐则止”作“得吐者,止后服”。

45.《千金翼》无“者”字。《注解伤寒论》“生用”下有“去皮,破八片”五字,“再服”下有“其脉即出者愈”。

46.《本草图经》“肺痛”二字,作“者”一字。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1.《千金》无“应”字,“洒淅恶寒”作“洗洗恶寒”,“当发其痈”作“当结为痈”。《注解伤寒论》无“反”字,“痛处”下有“饮食如常者”五字,“当发其痈”作“畜积有脓也”。

2.《脉经》“有脓”下有“与”字。

4.《脉经》无“痞”字,“即痛如淋”作“则痛”,“小便自调”作“小便数如淋”。《千金》牡丹作“三两”,瓜子作“一升”,芒硝作“二两”,方后注:“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当下脓血”。《心典》“瓜子”作“冬瓜仁”。

5.《脉经》无“浮”字,“若汗出”作“若从出”,“斧”作“器”。《心典》“不汗”下有“出”字。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1.《金鉴》“趺”作“跌”。

2.《二注》“此”作“其”。

3.《千金翼》“鸡屎白末,以水六合,煮取汤,服方寸匕”。

7、8.《二注》“令”作“今”,“闻”下无“食”字。《金鉴》“此”应作“非”。《注解伤寒论》“川椒去汗”作“蜀椒去子”,“臭等食”作“臭食等”。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1.《脉经》“名妊娠”作“名为躯”,“当有此证”作“当有娠”,“则绝之”下有“方在伤寒中”五字。

2.《脉经》“妇人妊娠,经断三月而得漏下,下血四十日不止,胎欲动在于脐上,此为妊娠”,“六月动者”以下文句相同。《二注》“衃也”作“不血也”。

3.《脉经》“其胎愈胀”作“其胎踰腹”,“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作“腹痛恶寒,寒者小腹如扇之状”。

4.《脉经》“半产”作“半生”,“胞阻”作“胞漏”。

5.《二注》“怀娠”作“怀妊”。

7.《脉经》“妊”上有“妇人”两字。

8.《脉经》“妊”上有“妇人”两字,“洒淅”作“洒洒”。

9.《脉经》“主之”下有“即易产,无疾苦”六字。

10.《外台》白术、芎各作“四分”,牡蛎作“二分”,“杵为散”作“捣为筛”,“日三服,夜一服”无“服”字,“心烦吐痛”作“吐唾”,“大”下无“者”字,“服之后”无“后”字,“更”上有“复”字,“以”上有“亦”字,“已后”下有“其人若”三字,“愈”下有“尽”字,“勿置”下有“忌桃李雀肉等”六字。

11.《玉函》“伤胎”作“伤寒”,“关元”作“小肠之募”,“小便微利”无“微”字。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1.《脉经》“新产”下有“亡”字。

3.《脉经》“日”下有“而”字,“此为胃实”作“此为胃热气实”,无“大”字,“主之”下有“方在《伤寒》中”五字。

4.《脉经》“产后”上有“妇人”二字,“当归”上有“可与”两字,无“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十二字。

6.《脉经》“腹痛”下有“烦满不得卧”五字,无“以”字及“主之”两字,“宜”作“与”,无“亦主经水不利”六字。

7.《脉经》从“不大便”以下的文句为“不大便四五日,趺阳脉微实,再倍其人发热,日晡所烦躁者,不能食,谵语利之则愈,宜承气汤。以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方在《伤寒》中。”

8.《脉经》“产后风”作“产得风”,“心下闷”作“心下坚”,“阳旦证”以下的文句为“阳旦证续在,可与阳旦,方在《伤寒》中,桂枝是也。”

9.《千金翼》“喘而”作“喘气”。

10.《脉经》“乳”作“产”。

11.《脉经》作“妇人热利重下,新产虚极”。《千金翼》“虚极”上有“兼”字。

《千金》三物黄芩汤“草蓐”无“草”字,“蓐”下无“自发露”,“四”上有“盖”字,“烦热”下接“皆自发露所为”六字,“头痛者”作“若头痛”,“烦者”作“烦热”,“此汤主之”作“与三物黄芩汤”。方后注:“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适寒热,服一升,日三服,多吐下虫。”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刺”作“”,“少腹”作“小腹”,“摩痛引腰背”无“摩”字,“食饮”作“饮食”,“强壮宜”作“丁壮方”,“桂枝”作“桂心”,生姜作“六两”,大枣作“十枚”,“味”下有“咀”两字,“三升”下有“去滓”两字,“加饴糖”作“内饴糖”,“暖令”无“暖”字,“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接在“饴消”之下,“去血”之上有“其人”两字,“衄”作“竭”,“味”作“种”,“八味”下有“去滓”两字。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1.《注解伤寒论》“续来”作“续得”,“经水适断”下有“者”字。

2.《脉经》“明了”作“了了”,“状”下无“者”,“无犯”上无“治之”,“及”作“若”,“必”下有“当”字。

3.《脉经》“得”下有“之”字,“凉”下无“和”字,“胸胁满”作“胸膈下满”,“谵”上有“其人”两字,“室”下无“也”字,“随其”下有“虚”字。《注解伤寒论》“满”上有“下”字。

4.《脉经》“下血”下有“而”字,“语”下无“者”字,“泻”作“写”,“愈”上有“则”字。《注解伤寒论》无“当”字。

5.《脉经》“脔”作“腐状”二字。《千金》“干苏叶”无“干”字,“味”下有“咀”两字,无“温”字,“一”下无“服”,下有“不差,顿服”四字。

6.《脉经》“躁”作“燥”,无“伸”字。《心典》“温分”作“分温”。

7.《千金》:“治妇人霍乱呕逆,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涎沫,可服小青龙汤,涎沫止,次治其痞,可服甘草泻心汤方。”

8.《二注》“未”作“来”。

9.《脉经》“暮即”作“暮则”,“里急”下有“痛”字,“掌”下无“烦”字,“少腹”下有“中”字,“当以”作“当与”。《心典》“取”作“治”。

10.《本草纲目》土瓜条引此,“一月”上有“或”字。《金鉴》曰:“再”字当是“不”字。

13.《脉经》“如敦状”作“如敦敦状”,“俱结在血室也”作“并结在血室”。

19.《脉经》“师曰”以下的文句为“得病转胞不得溺也,何以故?师曰:此人故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中空感一作减,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服肾气丸,以中有茯苓故也”。

20.《脉经》:“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21.《脉经》“即”作“则”,“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另作一条。

22.《脉经》“胃气”上有“师曰”两字,“阴吹”无“阴”字,“导”上无“煎”字。

【杂疗方第二十三】

2.“诃梨勒”下,赵刊本有“煨”字。

3.《千金翼》:“右叁味等分,先捣大黄干姜下筛,研巴豆如脂,内散中合捣一千杵,即用之。蜜和为丸亦佳,蜜器贮之勿令歇。主心腹暴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刺痛,口噤气急,停尸卒死者,以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枚,捧头起令得下喉,须臾不差,更服三枚,腹中转鸣得吐利,即差。”《金鉴》“莫令歇”作“莫令泄气”。

4.《千金翼》有“人参一两”,“服”下有“三”字。

5.《千金翼》“活卒魇死方,捣韭汁灌鼻孔中,剧者灌两耳。注:张仲景云灌口中”。

又方:《肘后》“雄鸡冠割取血”作“割丹雄鸡冠血”。“鸡肝”作“鸡冠”。

6.《肘后》无“以”字。

7.《肘后》“骑”作“牵”,“灌”下有“之”字,“荚”下无“末”字。《千金》“吹皂荚末鼻中”作“末皂荚,吹鼻中”,无“立效”两字。

8.《肘后》“张口反折”作“张目及舌”。《千金》“巴豆者”下有“良”字。

9.《肘后》“牛洞”下无“稀粪也”三字,“口中”下有“洞者稀粪也”五字。《千金》、《外台》“洗之”作“洗足”。

10.《肘后》“救”上有“若”字,“方”作“者”,“狗屎”作“马矢”,“灌”作“吞”。

11.《肘后》冠以“张仲景云”四字,“蹶”上有“一”字,“舌下”下有“又云扁鹊法治楚王效”九字。《千金》“内”作“纳”。

又方:《肘后》无“取”字,“方”下有“二”字,“酒和”作“以酒”,“起”下有“也”字。《千金》无“剔”字。

12.又方:《肘后》乌梅作“二十个”,吴茱萸作“半斤”,“取”作“得”,“去滓分饮之”作“与饮之”。《外台》“水一斗”作“劳水一升”。

13.《外台》“救”作“仲景云”三字,“忿气”作“阴气”,“可治”作“可疗”,“可治之方”作“犹可活”,“数动”作“微动”,“须臾”作“须令”,“桂汤”作“桂心汤”,“及稍止”作“乃稍止”,“若向”作“兼令”,“两人”下有“各”字,“冞”作“弥”,“此法”无“法”字,“无不活也”作“无不活者,并皆疗之”。

14.《外台》“屈草带”作“屈革带”,“屈”上有“以”字,“两”作“四”,“溺”作“尿”,“热泥和屈草”作“泥土屈草”,“按及”作“若脱”,“暍人”下有“脐上”两字,“须”作“不”,“流去”下有“而已”两字,“卒”作“急”,“当令”下有“人”字,“其中”下有“仲景云”三字,“若”下有“有”字,“与之”下有“仲景云”三字,“不可”作“不用”,“泥土”作“土泥”。

15.《外台》引《小品》云:“疗溺死若身尚暖者方”。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13.《肘后》:“鸟兽自死,口不开者,不可食。”

20.《肘后》“犬”作“人”,“韭”作“薤”,“韭汁”下有“二三升,各连取以少水和之”十一字。

21.《肘后》:“此是郁脯煮大豆一沸,饮汁数升即解,兼解诸肉漏毒。”

25.《外台》“酸”作“骏”。

28.《千金》:“黄帝云:白马玄头,食其脑,令人癫。”

29.《千金》:“白马青蹄,肉不可食。”

33.《肘后》:“食马肝中毒,取牡鼠屎二七枚,两头尖者是,水和饮之,未解者更作。”《千金》:“治生食马肝毒杀人方。”

又方:《外台》“方寸”作“一钱”,“服之佳”作“立差”。

34.《千金》:“治食马肉血洞下欲死方。豉二百粒,杏人二十枚。右二味咀,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之,再服令尽。”

又方:《千金》“饮之良”作“饮以浴即解”。

42.《肘后》“草”下有“饮汁一二升”,无“饮之即解”。

53.《外台》:“麋脂不可合梅李食。”

60.《外台》:“兔肉不可杂獭肉鸡心食。”

62.《外台》:“鸟兽自死,口不开,翼不合,不可食。”

64.《外台》作“鸡有六翮不可食”,无“四距者”、“之”四字。

70.《金鉴》“雀肉”下有“饮酒”两字。

82.《外台》“合”下有“白”字。

84.《外台》:“鳀鱼不可合鹿肉食之。”

87.《外台》:“龟肉不可合瓜及饮酒。”

88.《肘后》无“陷”字。《外台》“又”作“鳖”,“有”下有“如”字,无“形者”两字。《金鉴》“及厌”作“及腹”。

89.《肘后》“其”作“鳖”。

93.《金鉴》“鲙食之,在心胸间不化,吐复不出”作“脍食在胃不化,吐不出”。

94.《外台》:“疗食鲙过多,冷不消,不疗必成虫瘕方。马鞭草捣,绞取汁,饮一升即消去,亦宜服诸吐药吐之。”

95.《千金》:“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者。”又“浓煎汁服之,即解”作“煮橘皮停极冷饮之,立验”。

98.《肘后》“三升”下作“以子汁饮之,亦治凡蟹未经霜多毒”。

99.《外台》“者”作“煮”。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4.《金鉴》“病淋沥寒热”作“寒热淋沥病”。

5.《金鉴》:“一云:杀人。”

10.《千金》:“金疮产妇勿食,令人萎困寒中。”

13.《千金》:“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

14.《千金》“生枣”下有“味甘辛”三字,“寒”上有“若”字。

15.《千金》:“治食野菜马肝肉诸脯肉毒方。”“猪骨烧灰”作“烧猪骨末之”,“匕”下有“日三服”。

18.《金鉴》“柱”作“树”,“哭”作“笑”。

20.《肘后》:“蜀椒闭口者有毒,戟人咽气便欲绝,又令人吐白沫。多饮桂汁,若冷水一二升及多食大蒜即便愈。慎不可饮热杀人,比见在中椒毒含蒜及荠苨差。”

25.《千金》“勿食韭”下有“损人滋味”。

26.《千金》冠以“黄帝云”三字,“一切生菜”作“一切菜”。

27.《千金》“气”下有“起伏气”三字。

28.《千金》“神”下有“损寿”两字。

29.《千金》“伤心脉”作“伤血脉”。

30.《千金》:“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勿食生薤。”

31.《千金》:“四季之月,土王时勿食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

32.《千金》:“时病差后未健,食生青菜者,手足必青肿。”

34.《千金》无“生”字,“光”下有“泽”字,“目涩”下无“痛”字,“腰疼,或发心疟,疟发时”作“又疟发心痛,腰疼,或致心疟发时”,“委”作“痿”。

39.《千金》:“生葱共鸡犬肉食,令人谷道终身流血。”

43.《千金》冠以“黄帝云”三字,“病”作“疾”。

45.《千金》冠以“黄帝云”三字,无“内”字。

46.《千金》:“黄帝云:不可共酪食,必作虫。”

51.《千金》“动病”作“动宿冷”。

54.《金鉴》“咳”作“核”。

58.《千金》:“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冷如人体,服五合,日三夜二,凡煮荠苨惟令浓佳。”

60.《肘后》“手背腹满”作“手青肚满”,“各”作“作”,下无“治之方”三字,“硬糖二三升”作“服硬糖三二升”,无“右一味”、“服之”,“三五枚”作“三二个”,“差”上有“便”字。

61.《肘后》“黎”作“黍”。

64.《千金》“噉”作“食”。

65.《千金》“作”作“多力健行”。

68.《千金》无“人”字,“肺”下有“喜咳,令人色肤黑,损筋力”十字。

79.《千金》“已”作“竟”,“吐”下有“或成霍乱”。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