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概说

本篇是论述惊、悸、吐、衄、下血和瘀血等病的辨证论治。至于胸满一证也是瘀血为病的一种反映,故可相提并论。篇中共有条文十七条,载方五首。其中第一条是论惊悸的病机和脉诊,第十二、十三条则论惊悸的辨证论治和方药。从第二条至第九条是论吐、衄、下血的脉证、鉴别、转归和治疗禁忌。第十条、十一条是论瘀血的脉证和治法。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是论吐、衄、下血的证治和方药,由于惊、悸,吐、衄、下血的病机皆与心和血有关,故合为一篇论述。

惊,是惊怖,是触然临之而神志受惊的一种病证;悸是心内动,筑筑惕惕而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至于非外界刺激而内生的惊、悸,皆因气血虚弱不能养心,或痰热扰心之所致,两证往往同时存在,故统称之为惊悸证。

吐、衄、下血和瘀血,都是血液之病,从病因讲有寒热虚实之分;从病位论有或上,或中,或下之别,故其治法也应随证而异。

1.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诠解】

本条是从脉象论述惊悸的病机。人之心气素虚,则心神内怯,猝遇非常之变,使气乱神荡,因而血气逆乱,则使寸口之脉动乱失序,而发生恐惧惊骇,故曰“动则为惊”。如果气血两亏,则心失所养,而见心悸不安,其脉弱而无力,故曰“弱则为悸”。

惊与悸虽是两证,有外触而发,自内而生之分,从实质上讲,惊与悸都是因于气血虚衰所致,不过有轻重之不同而已。并且,受惊以后亦可发生心悸,心悸时亦可发生惊恐。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不役形,不劳心,则精气全而神明安其宅;苟有所伤,则气虚而脉动。动则心悸神惕;精虚则脉弱,弱则怔忡恐悸。盖惊自外物触入而动属阳,阳变则脉动;悸自内恐而生属阴,阴耗则脉弱。是病宜和平之剂,补其精气,镇其神灵,尤当处之以静也。”

2.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词解】

目睛晕黄:具有两义,一为病人目睛之色晕黄不亮,二为目睛视物晕黄不明。

目睛慧了:指由目睛晕黄变为目睛视物清晰。

【诠解】

本条是论述衄血证的预后。尺脉以候肾。由于肾阴虚,虚火浮动,故尺脉浮。由此推断,若因肝热上蒸于目,则目睛晕黄。似此虚火上炎,迫血妄行,可发生衄血之证。若衄后而晕黄不去,则热未尽出,故知衄仍未止。反之,若晕黄去,目睛视物慧了的,则知肝肾虚火已敛,阴气以升,故知衄今止。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尺脉浮,知肾有游火;目睛晕黄,知肝有蓄热,衄病得此,则未欲止。盖血为阴类,为肝肾之火热所逼而不守也。若晕黄去,目睛且慧了,知不独肝热除,肾热亦除矣,故其衄今当止。”

3.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诠解】

本条是从季节气候的变易论述衄血的辨证。手足太阳与手足阳明四经的经脉,皆循行鼻位,故鼻衄与此四经有关系。从春至夏,阳气升起,应发布于外。若外感风寒,客于肌表,阳气不能外达,郁而不伸,积于营分,则迫血上逆而衄血,故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以太阳主表故也;从秋至冬,阳气沉降,气应内收,如阴虚内热,内热上炎,迫血上逆而致衄,故曰“从秋至冬者阳明”,以阳明主里故也。总之,春夏衄血,多属外感病;秋冬衄血,多属内伤病。由此可知,春夏衄血多因外感风寒所致,秋冬衄血多由阴虚内热引起。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合,春夏气主生发,以开者应之,故邪气逼血从升发冲出;秋冬收藏,以合者应之,故邪郁内极而后发出。衄为阳盛,独不言少阳,以太阳阳明二经,皆上交额中故也。”

4.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词解】

额上陷:额上肌肉塌陷不起。

眴:音舜。形容眼珠转动。

【诠解】

本条是论述衄家误汗后的症状。衄家长期失血,若再发汗,既亡其阴,又伤其阳。阴阳两伤,则血脉空虚,故见额上塌陷;气血虚少,血脉不荣,则失去柔和之象,故血脉紧急;掣引目睛不和,故两目直视而不能眴;汗为血液,血虚则不能养心潜阳,以致阳气不敛,故烦躁而不得眠。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血与汗皆阴也,衄家复汗,则阴重伤矣。脉者血之府,额上陷者,额上两旁之动脉,因血脱于上而陷下不起也。脉紧急者,寸口之脉,血不荣而失其柔,如木无液而枝乃劲也。直视不眴不眠者,阴气亡则阳独胜也。经云:夺血者无汗,此之谓夫。”

5.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诠解】

本条是论述内伤出血的几种脉证。“面无血色,无寒热”是本条总纲,概括衄血、下血、吐血等证候而言的。“面无血色”是失血之后,血虚不能上荣,以致面色白。“无寒热”是说没有恶寒发热的表证。衄血、下血、吐血三种失血证,病机不同,脉象亦有所不同。病人脉见沉弦,沉以候肾,弦为肝脉,由于肾虚不能涵养肝木,肝旺气升,血从上逆,则为衄血;如脉见浮弱而按之绝者,夫浮为阳虚,弱为血虚,按之绝而不起,则主虚阳上浮,不能固摄下焦阴血之象,所以出现下血之证。如不见下血,而烦咳为甚者,是虚火扰动心肺,则必致吐血。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病人面无血色,脱血之象也。《上经》曰: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时目瞑兼衄。今无寒热,而脉弦衄者,则与上证不殊,为劳证也。若脉浮弱,手按之绝者,有阳无阴也,故知下血。烦咳者,病属上焦也,故知吐血。”

6.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诠解】

本条是论述吐血、咳血等血证的预后诊断。由于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故吐血。吐血之后,阴血耗损,阳气独盛,故脉数而有热;虚热熏灼肺金,肺津枯竭,故咳逆上气;阳盛于上,不入于阴,故心烦不得卧。在吐血之后,出现脉数身热,咳逆上气,不得卧等证,是阴血更虚,而阳热更旺的反应。如此,吐血之后则阴血更虚,阳热之邪而越旺,形成阴越虚而阳越亢的恶性因果,其预后则一定是险恶的,故曰“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脉数、身热,阳独胜也;吐血、咳逆上气,不得卧,阴之烁也。以既烁之阴,而从独胜之阳,有不尽不已之势,故死。”

7.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酒客吐血的病机。酒客致咳,热伤肺也。肺被热伤,气不宣降,故咳逆也;久咳不已,必动血甚,故曰“必致吐血”,应禁酒,清肺热则愈。故又曰:“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此言吐血不必尽由于气不摄血,亦不必尽由于阴虚火盛,其有酒客而致咳,则肺伤已极,又为咳所击动,必致吐血,此非内因也,故曰极饮过度所致,则治之者,当以清酒热为主可知。”

8.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诠解】

本条是论述虚寒失血的脉象。本条已见于《血痹虚劳篇》。脉弦为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故曰“减”;脉大中空为阴血不足,阴血不足故曰“芤”。如此弦芤相合则脉革,革则主阴阳气血皆不足,必然导致阳虚不能固,阴虚不能守,从而引起女子半产漏下与男子亡血失精等病变。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成无己谓减为寒者,谓阳气少也。芤为虚者,谓阴血少也。所谓革者,既寒且虚,则气虚血乖,不循常度,男子得之为真阳衰而不能内固,故主亡血。女子得之为阴血虚,而不能滋养,故半产漏下。此条出第二卷妇人证有旋覆花汤。”

9.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词解】

栗:心里冷叫栗。

振:动也,指身体摇动。

【诠解】

本条是论述亡血误汗的变证。本条见于《伤寒论·太阳篇》。亡血者,血已亡失,若再发汗,则又复伤阳气,阳气虚则恶寒而心栗;全身振振动,如同发颤。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亡血者,亡其阴也;更发其表,则阳亦伤矣。阳伤者外不固,故寒栗;阴亡者内不守,故振振动摇。前衄血复汗,为竭其阴;此则并亡其阳,皆所谓粗工嘻嘻者也。”

10.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词解】

唇痿:痿,同萎,指口唇不华枯萎。

【诠解】

本条是论述瘀血的脉证。瘀血留滞,气机不畅,新血不生,血不外荣,故唇痿;瘀血之色见于舌,故舌青;瘀血停留,气不化津,不能上润,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由于瘀血壅滞在下,气塞于上,则脉微大,胸满;瘀血内结于腹部深处,血行不畅,涩而不利,故脉来迟。由于瘀血结于腹部深处,所以望之腹虽不满,但病人却感觉胀满。“脉微大来迟”,实质是指脉象虽大,但脉势不足,故往来涩滞不利。

【选注】

《医宗金鉴》:“今病人无寒热他病,惟胸满、唇痿、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满也。唇、舌,血华之处也,血病不荣,故痿瘁色变也。热在血分,故口燥漱口不欲咽也。脉微大来迟,阴凝之诊,则当腹满,今腹不满,询之其人,言我满在胸不在腹也,与上如是之证推之,为有瘀血也。”

11.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诠解】

本条是论述瘀血当下之证。本证因瘀血不化,瘀郁化热,故病者如热状。由于热伏阴分,气机不畅,则烦满;瘀血不行,郁热伤阴,津少不润,则口干燥而渴。因本证是瘀血化热,内伏阴分,故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用下法,宜桃核承气汤,抵当丸之类。

【选注】

《医宗金鉴》:“此承上文互详证脉,以明其治也。如热状,即所谓心烦胸满,口干燥渴之热证也;其人当得数大之阳脉,今反见沉伏之阴脉,是为热伏于阴,乃瘀血也。血瘀者当下之,宜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类也。”

12.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词解】

火邪:是指因火劫,如用瓦熨、烧针发汗之法。

【诠解】

本条是论火劫致惊的治法。本证为太阳伤寒,医以火法迫劫出汗,以致损伤心阳,阳气不化津液成痰,迷于心宫,故见烦躁、惊悸不安等证。

本证为心阳虚而痰浊内阻,治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敛阳镇惊,祛痰安神。方中桂枝、甘草扶助心阳;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蜀漆除痰化饮;牡蛎、龙骨收敛神气,安神定志,以治惊狂。诸药相合,使心阳奋起,痰浊消除,则惊止而神安。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此方治惊,乃治病中之惊狂不安者,非如安神丸、镇惊丸等之镇心为言也……故标之为火邪者,见胸中者清阳之所居,乃火劫亡阳,致神明散乱,故以桂、甘、姜、枣宣其上焦之元阳,则爝火自熄;惊则必有瘀结,故加蜀漆破血,疗胸中结邪;而以龙骨之甘涩平,牡蛎之酸咸寒,一阳一阴以交其心肾,而宁其散乱之神。若桂枝汤去芍药,病不在肝脾,故嫌其酸收入腹也。”

13.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寒饮心悸的证治。本病因脾不健运,寒饮内停心下,水气上凌于心,故心下动悸。同时又可有上闭肺气,中停胃中的喘息短气、头晕目眩、呕吐、心下痞等证。

治宜半夏麻黄丸,一宣一降,以蠲饮邪。方中用麻黄宣通肺气,以散水邪;半夏和胃降逆,以蠲寒饮,俾阳气通,饮邪除则心悸可愈。然伏邪为有形之邪,必须抚剿兼施,以使缓缓而去,若操之过急,未有不伤正气者,故以小量丸剂为宜。

痰饮心悸,一般多用桂枝、茯苓通阳利水。本病为寒饮内盛,阳气闭郁之证,故以半夏麻黄丸宣阳蠲饮。由此可知,悸证不只是气血亏损引起,其中也有寒饮之为患。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治饮气抑其阳气者之法。半夏蠲饮气,麻黄发阳气,妙在作丸与服,缓以图之,则麻黄之辛甘,不能发越津气,而但升引阳气;即半夏之苦辛,亦不特蠲除饮气,而并和养中气,非仲景神明善变者,其孰能与此哉。”

14.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柏叶汤方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词解】

马通汁:即马溺,以白马者为良。

【诠解】

本条是论述吐血不止的证治。本证是因中气虚寒,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而致上溢吐血。“吐血不止”这句话,是指吐血时多时少,时吐时停,持久不止,顽固不愈之意。

治宜柏叶汤,温经止血。方中柏叶止血,其性清肃而降,以制血之上逆;干姜、艾叶温中,暖气以摄血;马通汁育阴止血,能引血下行,且监干姜、艾叶之燥。四药共奏温中摄血止呕的功效。临床上如无马通汁,亦可用童便代替。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吐血本由阳虚,不能导血归经,然血亡而阴亏,故以柏叶之最养阴者为君,艾叶走经为臣,而以干姜温胃为佐,马通导火使下为使,愚意无马通,童便亦得。”

【病案举例】

刘某,男,42岁。素有高血压史,经常头痛失眠。一日忽鼻衄频频量多,色鲜红,急送往某医院五官科治疗,血暂止。回家后又流血不已,延余诊治。症见:头胀目眩,舌紫苔略黄燥,脉弦。此系肝阳上亢,迫血妄行所致,宜滋阴凉血止血,急以自拟方生地侧柏叶汤加童便:生地30克,侧柏叶9克,炙艾叶6克,麦冬9克,杭芍9克,藕节5个,炮姜炭9克,炙甘草6克。加童便为引服一剂,衄血减少,再剂全止。

(摘自《云南中医杂志》1980,1:13)

15.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词解】

远血:先大便,后出血,血来自直肠以上的部位,离肛门较远,称为远血。

【诠解】

本条是论述虚寒下血的证治。本证是因中气虚寒,脾阳不运,气不摄血而成便血。大便下行,气亦下泄,血随之而下,故为先便后血之远血证。中气虚寒,气血来源不足,则面色白,恶寒倦怠,腹痛喜按,舌淡脉弱等证,自在言外。

治宜黄土汤,温脾扶阳,补血摄阴。方中灶中黄土,一名伏龙肝,配白术、附子、甘草温中祛寒,健脾统血;阿胶、生地养血止血;黄芩清热凉血坚阴,防止温药动血。诸药相合,振奋脾阳,统血循行脉中,则便血自止。

黄土汤与柏叶汤同为中气虚寒不能摄阴的出血证,但病有轻重的不同。柏叶汤证,虚寒较轻,虽出血不止,但未伤正气,仅用干姜温暖中阳即可;而黄土汤证为虚寒较重的出血证,故用附子扶阳以摄阴。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去肛门远,故曰远血。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病案举例】

赵某,女。婚后初孕,患早期流产出血不止,索方求治,书加味黄土汤予以数剂而愈,后生一女。二孕又显流产先兆,又服前方数剂得保无恙,两女均甚健。

处方:熟地黄60克,元肉30克,当归12克,黄芪18克,白术9克,附子9克,甘草9克,黄芩9克,鹿角胶30克,伏龙肝12克。

以上十味,以水十二杯,先煮伏龙肝,取八杯去渣,再煎前八味取二杯,去渣入鹿角胶,再上火候胶化尽,分二次服。

(摘自《赵锡武治疗经验》第93页)

16.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惑中。

【词解】

近血:先血后便,血来自直肠的部位,离肛门较近,称为近血。

【诠解】

本条是论湿热蕴结迫血下行的证治。由于湿热蕴结于大肠,迫血下行,故为先血后便之近血证。出血时,多带脓液,后世亦称脏毒。由于湿热蕴结于中,故大便不畅,而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证,亦势必然矣。

治以赤小豆当归散,清利湿热,排脓消肿,活血行瘀,使热除湿祛,下血之证可自止。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下血先血后便者,由大肠伤于湿热,而血渗于下也。大肠于肛门近,故曰近血。赤小豆能行水湿,解热毒,当归引血归经,且举血中陷下之气也。”

17.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方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词解】

心气不足:这里是指心阴不足。

【诠解】

本条是论述热盛失血的证治。由于心阴不足,心火亢盛,迫血妄行而上溢,故见吐血、衄血。邪热亢盛,故有心烦不安,面赤舌红,烦渴便秘,脉数等证。

治以泻心汤,清热泻火。方中黄芩、黄连清热降火,泻心经热,心血自宁;大黄苦泻,引血下行,使气火下降,则血静而不妄行。此即前人所说“泻心即泻火,泻火即止血”之意。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心气不足者,心中之阴气不足也。阴不足则阳独盛,血为热迫,而妄行不止矣。大黄、黄连、黄芩泻其心之热而血自宁。”

【病案举例】

张某,男,35岁。患鼻衄不止,症见:心烦,口渴饮冷,精神不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平素嗜酒成癖。四诊合参,证属肺胃火郁,治当清肺火,解郁热,投以仲景大黄黄连泻心汤。方用:大黄9克,黄连6克,黄芩9克。用开水浸泡,取汁分三次服。衄止则停服。上方服一剂,鼻衄即止。

(摘自《云南中医杂志》1980,1:13)

结语

本篇论述了惊与悸的病情,举出了治疗之法: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而有通阳镇惊、祛痰安神的作用,以治火邪之惊狂;半夏麻黄丸,则有宣阳蠲饮的效果,以治疗寒饮凌心之悸。

在失血证中:有柏叶汤温经止血,而治吐血不止;黄土汤温脾摄血,可治远血;赤小豆当归散清利湿热,可治远血;泻心汤清热泻火,治心阴不足的吐衄。本篇同时亦论述了吐衄、便血的禁忌和预后,以及瘀血的脉证特点。总的来说,治血虽仅有四方,但对血证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已全面加以论述,并且写得很有层次,便于掌握。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