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概说

本篇是论述水气病和黄汗病的辨证论治。本篇共有条文三十二条,载方九首(其中有方无药一首),附方一首。篇中第一条至第四条、第六条至十二条阐述了水气病的分类、脉证、发病机理等。第十三条至十七条阐述了五脏之水的证候。第十八、二十一条指出水肿病的治疗原则,以及误治后的辨证和治法。第十九、二十条是论血分病引起水肿的脉证、血分病与气分病的鉴别。第二十二、二十三条是论风水的方证。第二十四、二十七条是论皮水的方证。第五、二十五条是论里水的方证。第二十六条则论正水、风水与虚胀的鉴别,以及正水与风水的方证。第二十八、二十九条是论黄汗病的脉证和方药。第三十至三十二条是论气分病的发病机理、脉证、辨证与方药等。

水气病,即水肿病。水气病的病机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通调,运化和气化功能失调,而水湿停留,聚为水肿。水气病,是指水不化气,气不化津不行,聚而为肿的病证而言。治疗水气大法有三:即发汗、利水、逐水。也就是《内经》的“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水肿病有四种类型:风水、皮水、正水、石水。至于五脏水气,可列入正水、石水之类。

黄汗病的主证是汗液色黄,病机是湿郁在表,湿热交蒸所致。治疗以调和营卫为主。另外,本篇还论述了血分病和气分病,可与水气病鉴别。

1.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的症状和病机。水气病是水肿证的总称。细分起来,又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五类,兹分如下:

风水,是由于风邪侵袭肌表,故脉浮而恶风。风邪使肺气不宣,则不能通调水道,而使水气停滞,留于体表、四肢、关节,故头面浮肿,而骨节疼痛。

皮水,是由于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邪阻滞中焦,故腹满如鼓状。肺气虚则不能通调,以致水湿停滞皮中,故下肢踝部浮肿,按之没指,水性润下故也。脾阳虽虚而不甚,阳气尚能外达,水湿由里外溢,津液上承,故口不渴,而脉亦浮。虽无恶风等表证,但水湿有外溢之趋势,故因势利导,可发其汗,使水从皮肤排出,则皮水可立消。

正水,是由于脾肾阳虚,不能气化,蒸发水湿之邪,水停于里,故腹满,而脉沉迟。若水气外溢,则作浮肿。水气上逆而作喘。水在下则小便不利。盖水气之邪变动不居,而泛滥成灾,亦勿怪其然。

石水,是由于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湿,水气结于少腹,故腹满如石,脉沉。水聚于下,未及于肺,故不喘。若水气波及肝区,可见胁下胀痛。

黄汗,是由于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郁,故其脉沉迟。湿郁化热,湿热流于肌肤,故身热,四肢头面肿。湿热入营,邪热郁蒸,汗出色黄,故名“黄汗”。湿热上蒸,肺气不畅,故胸中满闷。若本病日久不愈,湿热外蒸,郁滞不透,腐肉化脓,故可导致痈肿浸淫流脓。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风水,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风伤皮毛,而湿流关节,故脉浮恶风而骨节疼痛也。皮水,水行皮中,内合肺气,故其脉亦浮,不兼风,故不恶风也。其腹如鼓,即《内经》然不坚之意。以其病在皮肤而不及肠脏,故外有胀形,而内无满喘也。水在皮者,宜从汗解,故曰当发其汗。正水,肾脏之水自盛也;石水,水之聚而不行者也。正水乘阳之虚而侵及上焦,故脉沉迟而喘;石水因阴之盛而结于少腹,故脉沉腹满而不喘也。黄汗,汗出沾衣如蘗汁,得之湿热交病,而湿居热外,其盛于上而阳不行,则身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则侵及于里而营不通,则逆于肉理而为痈脓也。”

《金匮要略直解》:“风水与皮水相类属表,正水与石水相类属里;但风水恶风,皮水不恶风;正水自喘,石水不自喘为异耳。”

2.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词解】

隐疹:即瘾疹。指风疹块遍及全身而痒痛之证。

泄风:风热外泄于表,瘙痒不止的证名。

痂癞:风热在表,搔痒不止,搔破结痂遍及全身,而如癞状。

洪肿:洪,大水之称,指全身浮肿严重。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水的病机,以及风水为病的特点。风水卫气强是由于外感风邪而内有水气,故脉浮而洪。浮为风,故恶风;洪为热盛,故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伤卫,则为瘾疹,而遍身瘙痒。风热燥血,则瘙痒不止,搔破结痂,遍及全身而形如癞;气强则卫受邪,而表闭气郁,不能行水,故身体洪肿,难以俯仰。本证由于风邪闭郁肌表,内热外蒸,水停为肿。故用发汗解表法,使风热与水皆从皮表排出。

黄汗,为脾虚不运化水湿,湿郁化热,侵入营分,热邪郁蒸而汗出色黄。无表证,故不恶风。下焦无病,故小便通利。肺脾虚,上焦不能敷布津液,故其口多涎。口多涎的病机,可体会为寒邪,又可体会为痰饮。夫肺脾者太阴也,肺脾之气羁绊,而湿邪久留,此黄汗之所由也。

【选注】

《医宗金鉴》:“六脉俱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之病,若风强于气,相搏为病,则偏于营,故为隐疹,身体为痒,痒者肌虚,为风邪外薄故也。名曰泄风,即今之风燥疮是也。故日久不愈,则成痂癞、疥癣、疠癞之类是也。若气强于风,相搏为病,则偏于卫,故为水气,难以俯仰,即今之支饮喘满不得卧也。若风气两相强击为病,则为风水,故通身浮肿也。以上诸证皆属肌表,故当发汗,汗出乃愈也。风水无汗,当以越婢汤发汗,若汗出恶风则为表阳虚,故加附子也。若不恶风,小便通利,非表阳有寒,乃上焦有寒也。上焦有寒,惟兼病水者,则其人口内必多生涎沫也。”

3.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词解】

目窠:即眼睑。

微拥:即微肿。

颈脉:指颈侧人迎动脉。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水的辨证。水气较甚的风水病,是由于肺中有水气,故寸口脉沉;又外感风邪,闭郁肺气,郁而化热,热动水生,脉则流利充实,故脉滑。水热上壅,聚于头面,故发热面目肿大,目窠上微拥如蚕状,或像睡眠后刚起床之状,颈脉跳动。水气阻于肺,故时时咳嗽;水气溢于四肢,故手足肿,按之陷而不起。

本证为水气较甚的风水病,且有郁热,病势发展很快,应及早治疗。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沉者就下之性,滑者流衍之象,故沉滑者中有水也。面肿曰风,风郁于经则热,故面胕肿大有热,名曰风水。《内经》曰:诸有水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颈脉人迎脉也,水邪上干,则颈脉动,水之本在肾,水之标在肺,故时时咳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此属水胀,如按水囊者,必随手而起。今风水搏于手足跗属肌肉之间,按而散之猝不能聚,故下陷而不起也。”

4.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词解】

太阳病:指足太阳经表受邪。

周痹:病名,痹之一种,其证疼痛,偏于一侧,能上下游走,而左右则不移动为其特点。

脾胀:应作肺胀。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的辨证和治疗原则。风水病是由于肺气不能通调水道,内有水湿,又外感风寒,风寒闭塞,湿邪在于肌表,故脉浮而紧,身体重而酸,头面体表水肿。寒湿在肌表,未入关节,故骨节反而不疼。寒湿之病,在肺与肌表,脾气尚能输布津液,故其人反不渴。此为风水,用发汗解表法,可去在表之风寒湿邪。发汗之后,损伤阳气,阳气极虚,故恶寒。

皮水病是由于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阻滞于中,里水外溢,肺气通调无力,水湿留于皮中,而为皮水。脾虚湿停,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此类皮水,病在肺脾,故无表证。

黄汗病是由于脾虚不运,水湿郁而化热,湿热上蒸,气机不畅,故胸中窒息,暮躁不得眠。湿热上蒸,郁于营分,欲透不透,故汗出色黄。汗出伤阳,故身冷;湿郁而身肿,聚而不行则痛,而状如周痹。脾气虚弱,故不能食。

肺胀是由于外感寒湿,闭塞肺气,寒水内动,故咳而喘息,口不渴。寒湿闭于肌表,故其形如肿,而骨节疼痛。用发汗解表法,散风寒邪,宣通肺气,则诸证自愈。

以上风水、皮水、黄汗、肺胀证,症状虽有不同,但病机则同,所以都可用解表法治之。如果若见渴而下利,小便频数,则为体内津液已伤。如再用汗法,则津液必然枯竭,故曰:皆不可发汗。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太阳有寒,则脉紧骨疼;有湿,则脉濡身重;有风,则脉浮体酸。此明辨也。今得伤寒脉而骨节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即非伤寒,乃风水外胜也。风水在表而非里,故不渴。风固当汗,水在表者亦宜汗,故曰汗出即愈;然必气盛而实者,汗之乃愈,不然则其表益虚,风水虽解,而恶寒转增矣。故曰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若其渴而不恶寒者,则非病风,而独病水,不在皮外,而在皮中,视风水为较深矣。其证身肿而冷,状如周痹。周痹为寒湿痹其阳,皮水为水气淫于肤也。胸中窒,不能食者,寒袭于外,而气窒于中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者,热为寒郁,而寒甚于暮也。寒湿外淫,必流关节,故曰此为黄汗,痛在骨节也。其咳而喘不渴者,水寒伤肺,气攻于表,有如肿病,而实同皮水,故曰发汗则愈。然此诸病,若其人渴而下利,小便数者,则不可以水气当汗而概发之也。仲景叮咛之意,岂非虑人之津气先亡耶。”

5.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见中风。

【词解】

里水:水从里积而溢于外。

黄肿:与皮水不同。在皮内,色黄肿胀。

【诠解】

本条是论述脾肺气虚,内有郁热的辨证论治。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停于里,故脉沉。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小便不利。水湿既不能下行,又不能外达,郁滞化热,泛于肌表,故一身面目黄肿。

治宜越婢加术汤,宣肺健脾,利水清热。方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调和营卫;麻黄宣肺通调水道,以利小便;石膏清泄郁热,以退黄肿。

“越婢加术汤主之”七字,接“故令病水”句下,此为倒装句。假如小便自利,为肺气尚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汗多则伤液,此亡津液,故令渴也。治宜健脾运化水湿,输布津液为主,不宜再用越婢加术汤发汗,恐亡津液。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里水,水从里积,与风水不同,故其脉不浮而沉,而盛于内者,必溢于外,故一身面目悉黄肿也。水病,小便当不利,今反自利,则津液消亡,水病已而渴病起矣。越婢加术,是治其水,非治其渴也。以其身面悉肿,故取麻黄之发表;以其肿而且黄,知其湿中有热,故取石膏之清热,与白术之除湿。不然,则渴而小便利者,而顾犯不可发汗之戒耶?或云:此治小便利,黄肿未去者之法,越婢散肌表之水,白术止渴生津也,亦通。”

6.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

【词解】

趺阳脉:指足背太冲穴动脉,以候胃气安危。

疝瘕:疝是睾丸痛连少腹,抽引急痛。瘕是腹中包块,或聚或散,没有固定形位。

【诠解】

本条论有兼宿痰而致水气的脉证。趺阳脉本不当伏,若因水气伏而脉亦当伏。今反紧,紧则为寒,此因其人有寒,疝瘕,腹中痛。医不温其寒,而反下之,阳气重伤,即胸满短气,而水病大作。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趺阳有水邪则当伏,以胃阳为水湿阴寒所固闭,故阳明之脉不出也。今反紧,不惟水盛于里,而且寒甚于中矣。盖其人不止有水气之邪,而更兼平日有积寒疝瘕,腹中常常作痛,水邪中又兼寒邪也,医者不识其为阴寒,乃以为水邪可下,虽水下沉而寒邪上逆,故胸满气短矣。”

7.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词解】

欲作:待作,未作之意。

【诠解】

本条论述水气挟热,与上条水气挟寒互相对应。两条应对照分析,以加强辨证思维。趺阳胃脉,本不当伏,今因水气内伏,故脉亦伏。若不伏而反数,为本自有热,热则消谷,而小便数多,此乃热迫津液偏渗,而大便则成燥。若其人小便反不利,则为热不化燥,而下与水结,则为欲作“水气”之变。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此病趺阳脉当伏,今反数,为本自有热。然本自有热,则当消谷,小便数,大便坚,如伤寒胃实之证也。今小便反不利,则知为欲作水与湿热之邪无疑。”

8.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词解】

潜:气潜于下。

沉:元气沉而不举。

止:水谷精微停止于中,不能运化。

伏:潜伏不升。

【诠解】

本条是以脉象带病机,而论水气病发生之理。寸口脉浮而迟,浮为阳则主热,迟为阴则主潜。热而潜,则热有内伏之势,而不能发于外,名曰沉;热而止,则热有留滞之象,而不能运行,故曰伏;热留于内而不行,则水气因之而蓄,故曰:“沉伏相搏,名曰水。”热留于内,则气不外行,而络脉虚;热止于中,则阳不化而小便难,以不化之水,而走不行之气,则水走皮肤,而成水肿。此条以潜、沉、伏、止以言水;以浮、数以言热。夫水与热结,而又小便不利,则水肿自可难免。此条为热而感水者张目。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此段论正水所成之由也。谓人身中健运不息,所以成云行雨施之用,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寸口脉主上,犹之天道必下济而光明,故曰阴生于阳;趺阳脉主下,犹之地轴必上出而旋运,故曰卫气起于下焦。今寸口脉浮而迟,浮主热,乃又见迟,迟者元气潜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潜脉,是热为虚热,而潜为真潜,故曰热潜相搏名曰沉,言其所下济之元气,沉而不复举也。今趺阳脉浮而数,浮主热,乃又见数,数者卫气止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止脉,是于客气为热而真气为止,故曰热止相搏名曰伏,言其宜上出之卫气伏而不能升也。从上而下者,不返而终沉,从下而上者,停止而久伏,则旋运之气几乎熄矣,熄灭阴水乘之,故曰沉伏相搏名曰水,见非止客水也。恐人不明沉伏之义,故又曰络脉者,阴精阳气所往来也。寸口阳气沉而在下,则络脉虚;小便者,水道之所以出也,趺阳真气止而在下,气有余即是火,火热甚,则小便难,于是上不能运其水,下不能出其水,又焉能禁水之胡行而乱走耶,故曰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水者,即身中之阴气,合水饮而横溢也。沉伏二义,俱于浮脉见之,非真明天地升降阴阳之道者,其能道只字耶。”

9.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词解】

水不沾流:指水不流溢。

【诠解】

本条是论水气的病机。水气病在将成未成之际,其脉在上寸口脉弦而紧。紧为寒,弦则卫气为寒邪所结而不行。卫气不行,则阳气无以肥腠理,司开关。今藩篱不固,因而恶寒;卫阳不行,则水液不沾,流走于肠间,遂横流于肌肤肢体为肿。此言水病之初成,责在卫阳之虚,以寸口主卫气也。总在寒从外得,阳气被抑,而生水气之证。若脉得诸沉,沉为水结,当责有水,若其人身肿重,则与脉沉相应,故小便难等,为水已成。此言水病之既成,责在肾阳,以少阴主水,肾阳虚则聚水而成肿也。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寸口以候表,弦紧为寒,寒则表气不行,不能以卫肌肤,故恶寒;气既不行,则水饮亦不宣,但走入肠间而为水。”

《金匮要略论注》:“此言水气已成,亦或于少阴脉见之也。少阴者,尺脉也。紧而沉,紧属寒,故主痛;沉为阴结,故属水。小便即难,言因肾病水而小便即为之不利,非小便难故成水病也。”

10.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词解】

脉出:水病应脉沉,如徒然暴出,反映真气离根,脱散于外。

【诠解】

本条是从脉象论述水气病的预后。沉为水脉,沉潜为水之象,主阴经之病,故当责有水,而身体肿重。若水病脉沉而陡然脉出,则脉证相反,为根气已散,故预后不良。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水为阴,阴盛故令脉沉。又水行皮肤,营卫被遏,亦令脉沉。若水病而脉出,则真气反出邪水之上,根本脱离,而病气独胜,故死。出与浮迥异,浮者盛于上而溺于下,出则上有而下绝无也。”

11.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词解】

目下有卧蚕:形容下眼胞水肿的形状。

鲜泽:新鲜而光亮。

沉绝:脉沉之甚,而近于绝。

【诠解】

本条是辨水气脉证以及可下之法。病水之人,水盛而土弛,故目下有形如卧蚕而拥起。水之明亮,故面目鲜泽。沉为水脉,水阻气滞,故沉极则伏。水气为邪,必津液不布,故消渴能饮。水为有形之邪,聚于中则腹大,凡腹大而水无路,故小便必不利。水气如此之重,故脉沉绝。陈修园说:“诊其脉则为无阳,审其势则为有水。故可逐水,水势减轻,再议他法。”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目下有卧蚕者,目下微肿,如蚕之卧,经所谓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水气足以润皮肤而壅营卫,故面目鲜泽,且脉伏不起也。消渴者,阳气被郁而生热也。病水,因水而为病也。夫始因水病而生渴,继因消渴而益病水,于是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水气瘀壅而不行,脉道被遏而不出,其势亦太甚矣,故必下其水,以通其脉。”

12.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下利后渴饮水而有两种转机。病因下利后,而渴欲饮,若因津少者,饮水后,阴阳自和必自愈。若小便不利,则水有入而无出,积于腹中,而为腹满。腹既满矣,则水气横流,因而水肿。究其然者,以下利后而脾气伤,气伤则水不行,又因饮水过多,而无路可消,则势必然矣。若其人小便自利,及汗出者,则三焦表里通达,则水何从而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下利后阴亡无液,故渴欲饮水。而土虚无气,不能制水,则又小便不利,腹满因肿,知其将聚水为病矣。若小便利则从下通,汗出则从外泄,水虽聚而旋行,故病当愈。然其所以汗与利者,气内复而机自行也,岂辛散淡渗所能强责之哉。”

13.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诠解】

以下诸条论述五脏水气为病,本条是论心水的辨证。由于寒水内停,水气上凌,因郁心阳,心火郁于上,故烦躁。心火耗伤心气,心气不足,寒湿有余,故身重短气,不得卧。寒水停于下焦,溢于肌表,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湿不去,故阴肿。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心阳脏也,而水困之,其阳则弱,故身重而少气也。阴肿者,水气随心气下交于肾也。”

14.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词解】

时时津液微生:口中常常生出一点津液。

小便续通:小便有时不利,有时续通。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肝水的辨证。由于寒水内停,水侵肝络,气机被阻,故胁下腹痛。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肝气时而上冲,时而下降,水液随肝气上升,则时时津液微生;水液随肝气下降,则小便续通。肝病伤脾,不能运化水湿,所以腹部胀大。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肝病喜归脾,脾受肝之水而不行,则腹大不能转侧也。肝之腑在胁,而气连少腹,故胁下腹痛也。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者,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水液随之而上下也。”

15.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词解】

鸭溏:大便中水粪混杂,有如鸭溏,又称鹜溏。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肺水的辨证。由于寒水内停,水迫于肺,肺气不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小便难。水溢肌表,故其身肿。水走大肠,故大便如鸭溏。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肺主气,以运于周身,病则正气不布,故身肿。小便必因气化而出,气不化故小便难;肺气病,则不能受脾气之上输,肺脾交困而鸭溏。鸭溏者,如鸭粪之清而不实也。”

16.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诠解】

本条是论述脾水的辨证。由于寒水内停,湿困脾胃,脾失转输之常,不能升清降浊,水湿聚于中,流于四肢,故其腹大,四肢苦重。脾为湿困,津液不生,气亦不足,故口渴,少气。脾不散精于肺,肺不通调水道以行决渎,故小便难。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脾主腹而气行四肢,脾受水气,则腹大四肢重。津气生于谷,谷气运于脾,脾湿不运,则津液不生而少气。小便难者,湿不行也。”

17.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肾水的辨证。由于水寒盛于下,肾阳衰弱,不能温化水气,寒水增多,故其腹大,脐肿,腰痛。肾气不化,故不得溺,水气渗溢于前阴,故阴下冷湿,如牛鼻上汗。阳虚不温,故其足逆冷。肾阳虚,不能温暖脾胃,不能上会于头面,故面反瘦。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令聚水而生病,是有腹大脐肿之证也。腰者肾之外候,故令腰痛。膀胱者肾之府,故令不得溺,不得溺则水气不得泄,渍于睾囊而为阴汗,流注于下焦而为足冷。夫肾为水藏,又被水邪,则上焦之气血,随水性而下趋,故其人面反瘦,非若风水、里水面目之洪肿也。”

18.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诠解】

本条是论述水气病的治疗法则。腰以上肿,多因风寒湿邪,侵于肌表,闭郁阳气,水湿停留而成。故治宜宣通肺气,发汗散邪,使肌表之水从汗液排出。腰以下肿,多因阳气衰弱,不能化气,水液凝聚,溢于肌表而成。故治宜化气行水,渗利水湿,使腰以下之水从小便排出。

水之去路有二:在表者发汗,在里专渗利,因势利导,使水气迅速而去。但临床所见,也有腰以上肿,而渗于里;腰以下肿,而溢于表,以致成为肺气不开,肾气不降,大气不转,发汗去其表邪,又要兼用渗利,使在里之水可以尽去;腰以下肿,既要渗利,又要兼开其肺,使上窍通而下窍利,则水气才能尽去。本条以发汗、利水为治水两大法门,以下又有温阳化气,健脾化湿,调和营卫,益气固表,行气散结,温经通阳等法,可称丰富多彩。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腰以下为阴,阴难得汗而易下泄,故当利小便;腰以上为阳,阳易外泄,故当发汗。各因其势而利导之也。”

19.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词解】

少阳脉:此指手少阳三焦经的“和髎”穴,在耳门之前上方,于耳廓根前,鬓发后缘处动脉应手。另有一种注解:右手尺脾为卑阴中之少阳。

脉卑:脉卑而弱,表示气血不足。

血分:妇女月经先停止,然后发生水肿病的名称。

少阴脉:指左手尺脉。

【诠解】

本条是论述水气病的病机,兼论妇人血不利的血分证。寸口脉以候肺气。由于肺之阳气虚弱,血脉运行不及,故寸口脉迟。肺气不能通调,水气逐渐凝聚,寒水内盛,阳气不能外达,故脉沉。阳虚水盛,溢于肌表形成水肿。

趺阳脉以候胃气。由于中阳衰微,故趺阳脉潜伏于里。脾胃衰弱,则水谷不化,脾衰而清气不升,故为鹜溏;胃衰外寒,浊阴不降,故水湿外溢而为身肿。

少阳脉以候三焦。由于三焦气弱血少,故少阳脉卑。三焦决渎功能失常,男子则小便不利,可以发展成为水肿。

少阴脉以候肾。由于妇人下焦寒邪凝结,脉道壅塞,故脉细。寒邪客于胞门,血寒而凝,故女子经水不通。经的来源是血,血行不利,渗出脉外而为水,月经不调可以形成水气病,故名曰“血分”。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沉为水,迟为寒,水寒相搏,则土败矣,是以胃之趺阳脉则伏,脾之水谷则不磨,脾衰则寒内着而为鹜溏,胃衰则水外溢而为身肿也。少阳者三焦也。《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今少阳脉卑,则不能决渎矣,在男子则小便不利。少阴者肾也,《中藏经》曰:肾者女子以包血,以其与冲脉并行,今少阴脉细,则寒气客于胞门矣。在妇人则经水不通。经虽为血,其体则水,况水病而血不行,其血亦化为水,故名曰血分。”

20.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其下。

【诠解】

本条是论述因经水断而病的“血分”和因水而病及血的“水分”。所谓血分,是由于经水前断,经血渗出脉外而为水。经水先断的原因:一为血脉壅塞不通,经水渗而为水,水湿外溢,身体四肢皆肿。又为脾胃亏损,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血少而为经闭,水停而为水气。因血而病为水气,属瘀血者难化,属血虚者难补,故曰“此病难治”。

所谓水分,是由于先病水肿,水湿壅闭,经脉不畅,后经水断。治宜行水散湿,水去则经自通,其病可愈,故曰“此病易治”。

【选注】

《张氏医通》:“妇人经水先断,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通身皆肿,此血化为水,名曰血分。此病乃七情乖违,脾胃亏损不能统摄而成,最为难治,日用归脾汤下椒仁丸,药虽峻厉数日当效,畏而不用,有养病害身之患。若先小便不利,后至身面浮肿,经水不调者,血为水败也,名曰水分。用归脾汤送葶苈丸七丸。”

21.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荣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

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

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词解】

苦水:苦,指程度重;水,指水气病。

脉之:诊病人之脉。

审如:审,是深入的观察;如,是确实如此。

关元:指脐下三寸部位。

气击:肾气向上冲击。

浮咳:水气上浮入肺而咳。

【诠解】

本条是论述水气病的传变和辨证论治。有的水气病人,面目身体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老师诊脉之后,不谈水气,却说病人有胸中痛,气上冲咽,咽中感觉如有炙肉,有轻微咳喘。学生经过深入的观察,确实如此,老师怎样从脉象判断出来的?老师的判断如下:

由于寒水早已结于关元,有寒故脉紧,有水故脉沉。年轻阳气盛,寒水微弱,故不觉。中年之后,肾阳衰弱,寒水已盛,阴寒闭塞,营卫不通,寒水动而向上,又随肾气上冲,故见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生误认为是留饮病,而用下法,结果上冲之气既不能降,寒水又不能除。医生若用温暖肾阳,驱散寒水之法,则病无不去;医生又用吐法,损伤脾胃,胃阴虚少,故虚热而烦,咽燥欲饮食。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故水谷不化,小便不利。水气内停,故面目手足浮肿。医生没有料到冲气欲作之势,不知脾肾阳虚不能气化以制水本,只知水气内停,用葶苈丸下水,水肿稍见消退;若稍有不慎,如食饮过度,损伤脾胃,水气又起,故肿复如前。积水扬溢,随肾气上冲,水泛胸间,故胸胁苦痛。水气随冲气升浮入肺,故咳嗽喘逆。

本证治疗,应分两步,第一阶段先治新病。因冲气较急,故当先降其冲气,冲气平复,治咳嗽喘逆,咳喘平息之后,再治痼疾。第二阶段,既要温暖肾阳,驱散寒水,又要健脾益胃,恢复运化之职。本条说明,老师认识疾病,既从现在的脉证来认识,又从疾病的形成过程和误治后的变化,深刻的认识疾病。这样才能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和阶段性的处理方法。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水气先得,而冲气后发之证,面目肢体俱肿,咽喉噎塞,胸胁满痛,有似留饮,而实挟冲气也。冲气宜温降,不宜攻下,下之亦未必去,故曰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医乃不知,而复吐之,胃气重伤,胃液因尽,故咽燥欲饮水,而小便不利,水谷不化,且聚水而成病也,是当养胃气以行水,不宜径下其水。水虽下,终必复聚,故暂差而寻复如前也。水聚于中,气冲于下,其水扬溢,上及肺位,则咳且喘逆,是不可攻其水,当先止其冲气。冲气既止,然后水气可去,水去则咳与喘逆俱去矣。先治新病,病当在后者,谓先治其冲气,而后治其水气也。”

《医门法律》:“阳衰之后,结寒之邪发而上冲,医不治其冲气,妄吐下之,遂损其腐熟水谷传化津液之胃,于是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至积水四射,冲气乘虚愈击,尚可漫然治其水乎?故必先治冲气之本,冲气止,肾气平,则诸证自差。未差者各随所宜,补阳泻阴,行水实胃,疏通关元之积寒久痹可也。”

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防己黄芪汤方方见湿病中。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水表虚的证治。由于风邪侵袭肌表,故脉浮。卫气虚不能固表,则汗出恶风。营卫涩水道不利,水留分肉,则身重。

治以防己黄芪汤,疏风益卫,利湿而健脾行水。方中防己散风邪,通腠理;黄芪补卫气,温分肉;白术健脾行湿;生姜散风湿;甘草、大枣调和营卫。腹痛者,为肝脾之血脉不和,故加芍药以调和肝脾。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脉浮表也,汗出恶风,表之虚也;身重,水客分肉也。防己疗风肿,水肿,通腠理;黄芪温分肉,补卫虚;白术治皮风止汗;甘草和药益土;生姜、大枣辛甘发散。腹痛者,阴阳气塞,不得升降,故加芍药收阴。”

【病案举例】

刘某,女,56岁,工人,于1978年11月14日就诊。

患者有十余年的肾炎病史,近日因劳累过度复发。其面色白,精神萎靡,头目昏晕,颜面浮肿,腰酸尿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检查:慢性病容,营养不良,血压160/100毫米汞柱,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酚红试验50%。诊为慢性肾炎。此属脾肾两虚,水湿不化,聚而成肿,治以防己黄芪汤加味:汉防己、白术、仙灵脾各12克,黄芪、菟丝子、熟地、泽泻各15克,红枣、白茅根、怀牛膝各30克,甘草5克。

服七剂后,浮肿已退。前方去泽泻,加杜仲12克,又服十剂后,诸恙均减。遂用左归丸每日服15克,黄芪粉每日口服6克。二月后,症状消失,血压、尿常规、酚红试验均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摘自《吉林中医药》1981,2:18)

23.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

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水挟热的证治。由于风邪袭于肌表,故恶风。肺的治节不利,决渎失司,水溢皮肤,故一身悉肿。风客于表,气血向外,故脉浮。病在表,故不渴。风性疏泄,汗出则阳郁不甚,故无大热。

治以越婢汤,发散风湿,清解郁热。方中麻黄、生姜发越阳气,宣散水湿;石膏清解郁热;甘草、大枣调和脾胃荣卫。恶风者,为卫阳虚,则加附子温之;风水加白术补脾以化湿。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此风多水少之证也。风多伤表,外应肌肉,内连及胃,故恶风一身悉肿。胃气热蒸,其机外向,不渴而续自汗出。无大热者,则知表有微热而为实也。故以麻黄通阳气而散表;石膏入胃,能治气强壅逆风化之热;甘草、姜、枣以和荣卫。若恶风者,阳弱而为卫虚,故加附子。”

24.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词解】

聂聂:如树叶被风吹动之状,这里形容微微抽动。

【诠解】

本条是论述皮水气虚的证治。由于脾阳虚弱,水湿内停,里水外溢。肺气不足,通调无力,水湿在皮中停滞,故四肢肿,按之没指。水湿壅遏卫气,气行逐水,水气欲行不行,则四肢聂聂动。

治宜防己茯苓汤,健脾益肺,行水利湿。方中防己、茯苓通行皮表,渗湿利水,导水下行;黄芪、桂枝益气温阳,以助行水化水之力;甘草配黄芪、茯苓,健脾益肺,恢复运化通调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皮中水气,浸淫四末,而壅遏卫气,气水相逐,则四肢聂聂动也。防己、茯苓善驱水气,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且合黄芪、甘草,助表中之气,以行防己、茯苓之力也。”

《金匮要略编注》:“此邪在皮肤而肿也,风入于卫,阳气虚滞,则四肢肿。皮毛气虚受风而肿,所谓水气在皮肤中,邪正相搏,风虚内鼓,故四肢聂聂动,是因表虚也。”

25.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越婢加术汤方

见上。于内加白术四两,又见中风中。

甘草麻黄汤方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词解】

里水:即前一身面目黄肿、脉沉、小便不利之证。

【诠解】

本条是论述里水一证两方的治法。里水是由于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留,泛于肌表而成。里水湿郁滞化热,一身面目黄肿者,可用越婢加术汤健脾宣肺而清郁热。若水湿停于肌表,无热而身肿者,可用甘草麻黄汤,内助脾气,外散水湿,使腰以上肌表寒水从汗而去。

【选注】

《医宗金鉴》:“皮水表虚有汗者,防己茯苓汤固所宜也;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无热者,则当用甘草麻黄汤发其汗,使水外从皮去也。”

《金匮要略浅注》:“一身面目黄肿,谓之里水,乃风水深入肌肉,非脏腑之表里也。腠实无汗,胃热向内,欲迅除其热,越婢加术汤主之;欲迅发其汗,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26.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麻黄附子汤方

麻黄三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杏子汤方

未见。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诠解】

本条是论述正水、风水与虚胀的鉴别,及正水与风水的治法。正水病由于少阴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气,水气停蓄于中,故腹满。水气上逆于肺,故喘息。肾阳不足,故脉沉小。治宜麻黄附子汤。方中麻黄宣肺发汗,祛水平喘;甘草健脾制水,附子温阳化湿。

风水病由于风邪侵袭肌表,故脉浮而恶风。肺失通调之职,水湿停滞,留于体表四肢关节,故头面浮肿,骨节疼痛。治以杏子汤。方中麻黄开宣肺气,散风湿;杏仁开肺气,利水湿;甘草和中。

虚胀病由于肺气郁而不行,气郁而胀。虚胀病无水而有气,故治以补肺行气。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水气脉沉小者属少阴,言肾水也;脉浮者为风,即风水也。其无水而虚胀者,则为气病而非水病矣。气病不可发汗,水病发其汗则已。然而发汗之法,亦有不同。少阴则当温其经,风水即当通其肺,故曰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脉浮者宜杏子汤,沉谓少阴,浮谓风也。”

27.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见消渴中。

【诠解】

本条是论述内有郁热,阳气不达四肢的辨证论治。由于脾肺气虚,不行津液,故渴。湿热内郁,水气行于皮中,则不恶寒,身肿而冷,状如周痹。水在皮中,痹阻阳气,阳气不达于四肢,故手足厥冷。

治以蒲灰散利水通阳。方中滑石利水泻郁热,郁热一去,阳气可行;生蒲黄炒黑,行瘀通络,利水消肿,阳气通达,诸证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厥而皮水者,厥为阳虚阴盛之证,但在皮水中,则非宗阳内虚之证,而乃卫阳外虚之厥也。皮之水邪既盛,必溢于四肢,周身之卫气凝滞不行矣,故令得厥,非必里阳已微,方见厥逆也。此厥之因水而成者,治其水而厥可愈。主之以蒲灰散,祛水即用利水之法,水去而卫气得行于皮肤,四肢可以回温而厥亦已矣。”

28.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蘗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

【词解】

苦酒:即醋。

醯:酸味之汁液。

【诠解】

本条是论述黄汗病的辨证论治。由于汗出入水中,寒水从汗孔侵入,郁遏汗液,水湿留于肌肉经脉,阻碍营卫的运行,卫郁不能行水,故全身水肿;营郁而热,积热成黄,湿热外蒸,故发热,汗出,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气不化津,故口渴。卫阳不利,故脉沉。治以芪芍桂酒汤,调和营卫,畅达气血。方中桂枝温化通行肌表水湿;生黄芪温行卫阳,补益脾肺之气;芍药清营血之热,行营血之郁;苦酒泄营中郁热。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是寒湿伤于血分,而非风邪伤于气分也。汗属血,为水湿之寒邪所郁,则内变热而色黄,如《伤寒论》所言:湿热内瘀则发黄也。然彼湿热内瘀,又不专在血分,其湿热内瘀者里分也,而发黄者表分也,在里则气血兼有,而在表必营卫兼有也。今黄汗之证,专在血分,故汗出之色黄而身不黄,又与发黄之证不同也;更与风水、皮水,风寒外感之气分大不同也。仲景主之以芪芍桂酒汤,用黄芪补气固表;芍药、苦酒治在血分,引桂枝入营驱其水湿之邪。一方而专血分兼表里,其义备矣。服后心烦,仍服勿疑,以苦酒湿热,未免与湿邪相阻,然非此无以入血而驱邪。所谓从治之法也。至六七日湿邪渐除,苦酒之湿无所阻,而心烦自止矣。”

【病案举例】

周某,女,48岁,邹平县社员,1979年6月初诊。去年深秋,劳动结束后,在小河中洗澡,受凉后引起全身发黄浮肿,为凹陷性,四肢无力,两小腿发凉怕冷,上身出汗,下身不出汗,汗发黄,内衣汗浸后呈淡黄色,腰部经常串痛,烦躁,下午低烧,小便不利。检查:肝脾未触及,心肺听诊无异常,血、尿常规化验正常,黄疸指数4单位,蛋白电泳:白蛋白47.8、α16.4、α27.8、β14、γ24,脉沉紧,舌苔薄白。服芪桂芍苦酒汤:黄芪30克,桂枝18克,白芍18克。水二茶杯,米醋半茶杯,头煎煮取一杯;二煎时加水二杯,煮取一杯,头煎液和二剂液合在一起,分为二份,早晚各一份。共服六剂,全身浮肿消退。皮肤颜色转正常,纳增。疗后未复查蛋白电泳。

(摘自《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2:55)

29.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 芍药各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词解】

荣气:指劳病热在荣分。

恶疮:即痈脓。

身:身体动。

腰髋弛痛:腰髋部无力而疼痛。

【诠解】

本条是论述黄汗病的证治,以及黄汗病与历节病、荣气病的鉴别。“假令发热,此属历节”,说明历节病是由于风寒湿邪侵入机体,遍历关节,湿邪化热,流入关节,故历节病者身热两足亦热。“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说明荣气病是由于气虚表不能固,食后微热则汗出,或阴虚内热而外蒸,常暮卧盗汗出。

黄汗病,是由于汗出阳气外发,营阴外泄,营卫不和之时,水气乘虚侵入,阴湿积于下焦,卫阳虚弱,故两胫自冷,腰以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身疼而重。阳气虚弱,不能温脾,故剧者不能食。不能温阳化气,故小便不利。心火不能下交,独居于上,心火蒸腾,故发热,烦躁,腰以上汗出。若阳气太盛,汗出已反发热者,必然耗损营血,不能濡养皮肤,故其身必甲错。热郁肌肉,腐肉化脓,则生恶疮。若汗出后,湿热减轻,阳气亦虚,待阳气恢复,欲行水气,水气欲行不行,故必身动。上焦湿气不行,下焦阴湿闭塞,气机不畅,故胸中疼痛。

本证为阴湿积于下焦,湿热壅于上焦,荣卫之气不能循行上下,阳火独壅于上,积热成黄,故为黄汗病。

治以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方中桂枝温阳行水;芍药泄心火,敛阴气;桂枝、芍药调和阴阳,升下焦阳气以散寒湿,寒湿一去,心火下交于肾,上下交通,内外畅达;黄芪伸展阳气,固表敛阴;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营卫;饮热稀粥以助药力,取微微汗出,湿邪渐渐散去。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黄汗病由阴阳水火不既济,阴阳者,荣卫之主,荣卫者,阴阳之用,阴阳不既济,而荣卫亦不循行上下,阳火独壅于上为黄汗,阴水独积于下致两胫冷。”

《张氏医通》:“黄汗皆由荣气不和,水气乘虚袭入,所以有发热汗出,身体重痛,皮肤甲错,肌肉动等证。至于胫冷髋弛,腰以下无汗,《内经》所谓身半以下,湿中之也。脉沉迟者,水湿之气渗于经脉,而显迟滞不行之状,证虽多歧,观其所治,咸以桂芍和荣散邪,即兼黄芪司开合之权,杜邪复入之路也。案仲景于瘀热壅泄之候,每云甲错,即肌若鱼鳞之状,故发热不止,则瘀热溃腐而为恶疮。每言身乃经脉动惕之兆,故发汗不已,则荣气内乏,而胸中痛也。”

30.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词解】

大气:指宗气而言。

气分:寒邪病于气分。

【诠解】

本条是论述气分病的病机和症状,而与血分病对比发明。由于脾胃虚寒,则趺阳脉微而迟。脾阳不暖四肢,则手足逆冷。脾胃虚寒,营卫无源,血寒而少,则寸口脉迟而涩。脾阳虚,血涩少,荣卫不利,寒积中焦不散,则腹满肠鸣相逐,夫肠实便燥则矢气。今营卫劳损俱甚,寒气传于下焦膀胱,与气虚不能收涩,则遗溺。阴寒积于下焦,阳气不通,则身冷,恶寒;阴血不行,则骨节疼痛,肌肤麻痹不仁。

本条所论气寒则凝而不通,因脾胃虚寒则荣卫不利。中焦寒气转甚,可传于下焦,传于肌肉、骨节。治疗原则是温通阳气,补益阴血,使阴阳相得,其气乃行,水谷之气积于胸中者,名曰大气,一旦转流全身,其阴寒之气可以消散,则气分之病可愈。

【选注】

《医宗金鉴》:“寸口脉迟为寒,脉涩少血;趺阳脉微乏气,迟亦为寒,是则气血俱虚,为寒气所干,营卫不利,阴阳不通,故身寒骨疼,手足逆冷,腹满肠鸣,恶寒麻痹,矢气遗溺也。此气血俱虚,寒气内客之气胀,故曰气分。”

31.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 细辛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词解】

旋杯:即圆杯。

【诠解】

本条是论述心肾阳虚气分病的证治。由于心阳不足,肾阳微弱,阳虚不能温化,心阳不能下,肾阳不得升,阴寒水饮凝聚,积留胃中,则胃脘痞结而坚,以手触之则如盘如杯。阴寒聚于中,常见腹满肠鸣。阳虚不能温暖,常见手足逆冷,身冷,骨节疼痛。

治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温阳散寒,通利气机。方中桂枝温通心阳,温化水湿;附子温暖肾阳,蒸化水气;细辛温经散寒,消散水饮;麻黄宣通肺气,通畅水道;生姜、甘草、大枣温脾和胃,调和营卫。服温药取汗,气机调畅,寒水消散,诸证可除。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证是心肾交病,上不能降,下不能升,日积月累,如铁石之难破。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以攻其上;附子、细辛以攻其下;甘草、大枣补中焦以运其气。庶上下之气交通,而病可愈,所谓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也。”

32.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枳术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脾胃虚弱的气分病证治。由于脾胃虚弱,不能升清降浊,阴寒水饮结聚,留于胃中,故心下坚,大如圆盘。

治宜枳术汤健中消痞。方中白术健中,升清降浊,消散寒水;枳实行气泄水,消坚散痞。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心下,胃上脘也。胃气弱则所饮之水入而不消,痞结而坚,必强其胃乃可消痞。白术健脾强胃;枳实善消心下痞,逐停水,散滞气。”

【病案举例】

张某,男,51岁,干部。1980年5月初诊。胃脘痞满时痛四五年,饮食后加剧,大便时干时溏,经西安市某医院x线检查诊断胃下垂(低于髂联线7~8厘米),脉缓弱,左关脉弦缓,苔白润,乃脾虚水停所致。拟健脾行水消痞,以枳实汤加味:

枳实20克,白术20克,川厚朴10克,青皮10克,砂仁5克,甘草5克,广木香5克。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服药三个多月,共服药40余剂,于1980年9月再次作x线钡餐透视,胃下极已上升至髂联线以上,胃脘痞满痛也基本消失。

(摘自《陕西中医》1981,3:43)

附方

《外台》防己黄芪汤

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

【诠解】

本方是论述风水在下的证治。由于下焦阳气不振,外感风湿,风水下重上轻。心阳不能向下而郁蒸于上,故脉浮头汗出。头汗出则腰以上风水病和缓。凡水下重,湿从下起,上溢于腹,故腰下沉重,水肿,阴部亦肿,难以屈伸。

本证上轻下重,上有郁热,下有寒水,风少湿多,故用防己黄芪汤,益气除湿,调和营卫。方中防己宣通肺气,通调水道,降气泄火,水去火降,上下皆和;黄芪强卫固表,使汗孔开合正常,可止头汗,可泄水气;黄芪配防己,益气行水,行在下肌表之水气;白术健脾化湿,使脾胃升降得宜,配黄芪而升清阳,合防己而降浊阴;甘草健中化湿,调肺气输布津液;生姜走窜,温阳行水,消散水气,通阳助卫;大枣安中,补脾益阴,生化气血,入血和营,姜枣相配在内调和脾胃,在外和其营卫。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此乃湿从下受,湿多风少,故用黄芪实表,使水不得上溢;以防己驱除风湿;甘草健脾,姜枣以俾荣卫和而湿自除矣。”

结语

本篇详细地论述水气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水肿形成的机理,是由于肾阳虚不能气化,脾气虚不能运化,肺气虚不能通调,以致水湿之邪不得消散而停聚为病。

水气病的辨证论治,腰以上肿,可用发汗等方法;腰以下肿,可用利小便等方法,因势利导为其基本治则。因水气停聚部位不同,可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风水的治疗,若属风水表气已虚的,可用防己黄芪汤益气散湿,健脾行水;风水挟热,可用越婢汤发散风湿,清解郁热;风邪侵袭肌表,有脉浮等表证的风水,可用杏子汤解表开肺,利湿和中。皮水的治疗,若属皮水气虚的,可用防己茯苓汤,健脾益肺,行水利尿;皮水内有郁热,阳气不达四肢,可用蒲灰散;里水气虚郁热者,可用越婢加术汤,健脾利肺,清泄郁热;里水无热者,甘草麻黄汤补中宣肺。正水的治疗,属阳虚不温的,可用麻黄附子汤,温阳健脾,宣通肺气。石水的治疗,虽无方药,可辨证明确,选用温暖脾肾,疏通肝络之方即可。

黄汗病因湿热郁于心营,积热成黄,汗出色黄而得名。若属水寒郁卫,营分有热的黄汗病,可用芪芍桂酒汤调和营卫,畅达气血;若属阴寒积于下,阳火郁于心而成的黄汗病,可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交通上下。黄汗病的治疗,既要以温药调和,又要以黄芪强其卫气。

气分病因阳气虚弱,气机不畅,阴寒结聚,水留胃中而成。若属心肾阳虚,不得升降者,可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温阳散寒,通利气机;若属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者,可用枳术汤健中消痞。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