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概说

本篇论述了五脏为病的证治,用以体现五脏为核心的辨证方法。其中既有中风、中寒等邪伤脏,也有气血阴阳不和的病机。至于五脏的死脉论述,反映了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篇中还论述了三焦为病与积聚等病。

本篇中共有条文二十条,载方三首。其中第一条至第三条论肺中风、中寒证和真脏脉象。第四条至第七条论肝中风、中寒证、真脏脉象和肝着的证治。第八条至第十二条论心中风、中寒证、真脏脉象和癫狂证。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论脾中风、真脏脉象和脾约的证治。第十六、十七条论肾著的证治和真脏脉象。第十八、十九条则论三焦病变。第二十条是论积聚气的脉证。本篇条文虽只有二十条,但内容极为丰富,可供我们学习和研究。

1.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词解】

中:读仲。

身运:当身体运动讲。

冒:指头目眩冒。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肺中风的辨证。由于风热伤肺,热灼津液,津枯不行,肺气壅滞,津不上承,气不下降,故口燥而喘。肺之清肃之令不行,浊阴不降,故时作昏冒。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治,故身运而重。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气外溢,故身体肿胀。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肺中风者,津结而气壅。津结则不上潮而口燥;气壅则不下行而喘也。身运而重者,肺居上焦,治节一身,肺受风邪,大气则伤,故身欲动而弥觉其重也。冒者,清肃失降,浊气反上,为蒙冒也。肿胀者,输化无权,水聚而气停也。”

2.肺中寒,吐浊涕。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肺中寒的辨证。由于寒邪伤中于肺,肺受阴寒之邪,则津液凝聚不行,故时吐痰涎浊涕。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肺中寒,吐浊涕者,五液在肺为涕,寒气闭肺窍而蓄脏热,则浊涕从口出也。”

3.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词解】

肺死脏:指肺将死而真脏之脉见。真脏脉,即无胃气的死脉。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肺脏将死的脉候。肺脏将死,肺气将绝,脏真涣散;阳浮于上,故浮取脉虚,沉取弱如葱叶,中空无根者,为肺气已败,故主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肺死脏者,肺将死而真脏之脉见也。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者,沈氏所谓有浮上之气,而下无翕之阴是也。”

《内经》云:“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亦浮虚中空,而下复无根之象尔。”

4.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词解】

:动也。

行常伛:经常曲背而行。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肝中风的辨证。由于风热之邪,中于肝经,而使肝血不能滋润,以致风阳上旋,故头目动。

另外,肝之经脉失养,所以两胁作痛,而行则曲背不能伸直。肝经燥急,求助于味,故喜食甘味,以缓肝血之急。

【选注】

《医宗金鉴》:“肝中风,外合于筋,肝中风邪,风胜则动,故头目动也。两胁肝之部,肝受病故两胁痛也。风伤筋,故行常伛偻也。肝苦急欲甘缓之,故令人嗜甘也。”

5.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词解】

舌本:舌根。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肝中寒的辨证。由于阴寒之邪,客于肝经,以致筋脉收引拘急,所以两臂不能上举。肝寒凝滞,气郁而不条达,故喜太息,以及胸中痛,而身体不得转侧。

肝病传胃,胃气失于和降,则食而作吐,吐则汗出。肝寒郁结,津液不行,不能上濡,因肝脉上连舌本,所以舌本干燥。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肝中寒,两臂不举者,肝受寒而筋拘急也。徐氏曰:四肢虽属脾,然两臂如枝,木之体也,中寒则木气困,故不举。亦通。肝脉循喉咙之后,中寒者逼热于上,故舌本燥。肝喜疏泄,中寒则气被郁,故喜太息。太息,长息也。肝脉上行者挟胃贯膈,故胸痛不能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6.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词解】

如索不来:沉取脉象如绳索,郁阻坚劲,有伏而不起,劲而不柔之象。

曲如蛇行:脉象如蛇行,弯曲之状,虽左右奔引,而不能上行,亦伏且劲之意。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肝脏将死的真脏脉候。由于肝之阴血大伤,真气将散,故脉浮取而弱,沉取按之如索不来。脉委屈不前,或曲如蛇行而无柔和之胃气,故曰死。

【选注】

《医宗金鉴》:“肝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极弱,按之不弦,是失其肝之本脉也。今按之如索不来,曲如蛇行而去,夫索曲蛇行,去而不来,非皆肝之死脉乎?”

7.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旋覆花汤,皆同。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肝著的辨证论治。由于气郁寒凝,胸胁脉络郁滞,则著而不行,可见胸胁痞闷,或见胀痛不休。若此时以足蹈其胸上,或以手按摩之,可使凝滞的气血暂得舒展,而减轻疼痛。此病先未苦时,但欲饮热为舒,此热能胜寒,而有利于气血之行也。

治宜旋覆花汤,下气散结,活血通络。方中旋覆花咸温,下气散结,舒肝利肺;葱白通胸中之阳气;新绛现无,可用茜草根、红花代替,有活血化瘀之功。本方能使血络畅行,阳气通利,则瘀血去,而肝著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肝主疏泄,气血滞而不行,如物之粘著为病,名曰肝着,其人常欲以手蹈其胸上,藉按摩以通其气也。盖血气之郁滞,遇热略散,苟至大苦时,则病气发而为热,又非攻热所能胜矣,故必先于未苦时,但欲求其散而思饮热,此由病证而得其病情以为据,以旋覆花汤主之。”

8.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词解】

翕翕:鸟羽闭合之状,用以形容发热在表的情况。一解为鸟羽开合的形状。

【诠解】

本条是论述心中风的辨证。由于心经有热,复中风邪,风热相合,而向外发泄,所以翕翕发热。风热伤气,则无力起床活动。风热壅于上,热伤胃阴,故又心中饥而不能食,食入则助热而气逆即吐。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翕翕发热者,心为阳脏,风入而益其热也。不能起者,君主病而百骸皆废也。心中饥,食则呕者,火乱于中,热格于上也。”

9.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词解】

心如啖蒜状:心里难受,好像吃蒜后心中嘈杂而辣。

蛊注:据称古时南方有养蛊之术,人被其害,则叫“蛊注”。

【诠解】

本条是论述心中寒的辨证。由于心中于寒,寒凝脉络,阳气闭结,心火被郁,欲越而不得越,故心中有灼辣感,而如啖蒜之状。如病情进一步加剧,则胸阳为阴寒痹阻尤甚,故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似蛊注那样的痛苦。如其人脉浮者,主阳气能伸,将拒邪外出,而自吐乃愈。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内经》曰:心恶寒者,寒邪干心,心火被敛而不得越,则如噉蒜状而辛辣,愦愦然而无奈,故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蛊注之状也;若其脉浮者,邪在上焦,得吐则寒邪越于上,其病乃愈。”

10.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心经气血损伤的辨证。心伤由于心经气血损伤于内,故稍有劳倦,心阳即浮于上而不能下周,故证见头面赤,而下身反沉重;血虚不养于心,热动于中,故心中痛而发烦。心阳浮动于上,则不能镇摄下焦之阴与水寒之气,水气蠢蠢欲试,故而当脐跳动,其脉则弦。弦,主阴,主水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盖血虚者,其阳易浮,上盛者,下必无气也。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者,心虚失养,而热动于中也。当脐跳者,心虚于上而肾动于下也……今脉弦,是变温润圆利之常而为长直劲强之形矣,故曰: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11.心死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词解】

丸豆:丸当动词解,即和手指丸捻豆子。

【诠解】

本条是论述心脏将死的脉候。因为心血枯竭,心阳脉动,血脉失去温润和调之象,所以脉浮取坚硬躁急,如手丸麻豆而按之益躁急不宁的,为阴气已绝,故主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经云:‘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与此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均为上下坚紧,而往来无情也,故死。”

12.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词解】

邪哭:人病如邪所凭而为悲哭。

【诠解】

本条是论述血气虚少的辨证。气血虚少,血不养心,魂魄不安,则其人悲泣如邪哭,并时常发生恐怖情绪。精神离散,合目欲眠,多梦远行。若气血虚少,经久不愈,以致阴气衰者可以转变为癫;阳气衰者亦可转变为狂。盖必正气先虚而后邪入为病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邪哭者,悲伤哭泣,如邪所凭,此其标有稠痰浊火之殊,而其本则皆心虚而血气少也。于是寤寐恐怖,精神不守,魂魄不居,为癫为狂,势有必至者矣。经云:‘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癫。’此云:‘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盖必正气虚而后邪气入,经言其为病之故,此言其致病之原也。”

13.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

【词解】

烦重:心烦而腹重,一解为腹重为甚。

【诠解】

本条是论脾中风的辨证。由于脾经风热,运化失职,阻滞气机,故腹中烦重。风热外束,故翕翕发热,面色红如醉酒状。风主动,故皮目为之动而短气。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脾中风则周身翕翕发热,形如醉人,面赤,四肢俱软;腹中因风动火而烦;本气湿生而重,下上眼胞属脾胃,而名皮目风入而主动,则见;脾居肺肾之中界,病则懒于承上接下,天水不交而短气。”

14.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复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臣亿等详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

【词解】

按之如复杯洁洁;形容脉象中空,如覆空杯,其中绝无涓滴之水。

【诠解】

本条是论述脾脏将死的脉候。脾胃气绝,不能运化水谷,饮食停聚,故脉浮取大坚。脾胃气散,阴津全无,故脉重按中空,而且躁疾不宁如摇者,故主死。

【选注】

《医宗金鉴》:“脾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大坚,失其和缓,按之状如覆杯,高章明洁,有力如摇,乃脾脏之死脏也。”

1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 大黄一斤 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词解】

约:当节约与约束讲。

【诠解】

本条是论述脾约的辨证论治。由于胃气强盛,故趺阳脉浮。脾脏津液不足,故趺阳脉涩滞而不流利。胃气强,伤于脾,脾阴弱,能食而不能运化,津液不能敷布,不能还入胃中,而反被迫下渗,则小便反数。胃燥而脾阴不濡,故大便难。胃强而脾弱,这是脾约证的病理特点。

治以麻子仁丸,泄热润燥,利气通便。方中大黄泄热通便,治胃气之强;芍药、麻子仁滋阴润燥,治脾阴之弱;枳实、厚朴理脾肺之气,以行津液;杏仁润燥,而利肺气,以通幽导便。

【选注】

《医宗金鉴》:“趺阳胃脉也,若脉涩而不浮,脾阴虚也,则胃气亦不强,不堪下矣。今脉浮而涩,胃阳实也,则为胃气强,脾阴亦虚也。脾阴虚不能为胃上输精气,水独下行,故小便数也;胃气强,约束其脾,不化津液,故大便难也。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幽。不敢恣行承气者,盖因脉涩终是虚邪也。”

16.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肾著的证治。肾被寒湿之邪滞着为病,由于身劳汗出,腠理开泄,衣里冷湿,寒湿之邪因而留着于肾之外府,所以腰中冷痛,其状如坐水中,或腰肿如水状,身体沉重,腹重如带五千钱。其人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是说明此病为寒湿所着,滞而不去,是湿非水,而与水证鉴别。

本证是寒湿留着于腰部,病不在于肾之本脏,治宜甘姜苓术汤,温中散湿,健脾利水。方中干姜、甘草温中散寒,以补脾阳之衰;茯苓、白术驱湿外出,健脾以胜湿,俾正气旺而寒湿去,则肾著之病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腰为肾之腑,真气不贯,故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者,盖肾有邪则腰间带脉常病,故溶溶如坐水中,其不同之状,微胀如水也。药以苓、术、甘扶土渗湿为主,而以干姜一味温中去冷,谓肾之气不病,止在肾之外府,故治其外之寒湿而自愈也。若用桂附,则反伤肾之阴矣。”

【病案举例1】

谢某,女,30岁,患者于两年前足月生产第一胎时,胞衣滞留,当时屋冷身寒,历三时许,强努而下,汗出湿被。自此感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少腹重坠,小便不禁。素日议论水,想到水,洗身洗脸,过河逢水,室外下雨或闻水声,见小儿撒尿,茶壶倒水等,皆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在当地多次检查泌尿系无器质性病变,久服调节神经类西药无效,昨晚坐浴后症状加重,小便滴沥不断,一夜未能离便盆,遂远途就诊。患者两年来形体衰弱,面色无华,神疲畏寒,饮食如故,大便正常,月事以时下。问诊间谈水即小便淋漓。切两脉寸关弦、尺沉虚,舌质正常,苔薄白布津。病属下焦虚寒,寒湿着而不去,故腰以下冷痛,肾阳虚惫,膀胱失约,故小便失禁。治宜肾着汤:

云苓20克,炒白术60克,炙甘草20克,干姜15克,制附子20克,水煎服。

复诊:述服上方三剂后,腰以下冷痛除,少腹已无重坠感。虽闻水声,见水时微有尿意,但已能控制。原方加益智仁30克、乌药12克。带药三剂喜归。最近信访,痼疾悉除,未见复发。

(摘自《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64)

【病案举例2】

刘某,女,26岁。右侧腰与臀酸重疼痛,白带淋漓不断。切其脉沉迟,视其舌淡嫩而苔白。辨证:寒湿下注腰肾,脾阳不能温焙之证。

处方:干姜12克,白术12克,茯苓16克,炙甘草6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

共服四剂,腰与臀酸痛愈,而带下减十之七八。

(刘渡舟治验)

17.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肾死脏的脉候。肾阴亏竭,真气不固,浮动于外,势将外脱,故脉浮取坚实,按之乱如转丸,有躁动不柔,下于尺部更为明显。此为肾之真脏脉现,故死。

【选注】

《医宗金鉴》:“肾中风寒之邪,若见浮之极坚,按之乱动有如转丸,及下入尺中,通然乱动,皆肾死真脏之脉也。”

18.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词解】

噫:嗳气。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三焦气不和的辨证。三焦各部所属的脏腑生理功能衰退,如上焦心肺的功能衰退,而反出现嗳出食气的中焦症状,其原因为上焦心肺功能衰退,气化失常,中焦脾胃精微之气,不能上达,陈腐之气聚于中焦,故中焦不能消化水谷,经常嗳出食气。下焦肾、膀胱以及大小肠功能衰退,不能制约二便,或遗尿或大便失禁。但由于上焦心肺功能衰退,其气不和,荣不能内守,卫不能外固,下焦不能制约二便,出现遗尿,或大便失禁。本证不须治疗下焦,须待上焦心肺正气恢复,荣卫之气调和则愈。

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受气于上焦,中焦受气于下焦,三焦是相互作用、相互维系的。三焦发病,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如上焦心肺的气血不和,可以引起中焦发病。上焦心肺血气不和,也可引起下焦发病。在治疗过程中,调和上焦心肺之血气,使五脏元真通畅,既能治疗中焦善噫,又能治疗下焦遗尿失便。在辨证过程中,要看其整体,考虑疾病的传变,认清疾病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才能制订出全面的治疗原则。

【选注】

《医宗金鉴》:“若中焦虚竭,不能消化水谷,谷气不受,则上焦不相为用而失和也。失和则谷气郁而不宣,故善噫也。下焦虚竭,不能供升生之气于中焦,则失和也。失和则肾气独沉,自不能禁,故前遗溺而后失便也。”

19.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词解】

鹜:水鸟,其粪溏而不成形。又说鸭一名鹜。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三焦的辨证。热在上焦,肺热燥火内盛,耗伤肺阴,肺叶不润,则为燥咳肺痿。热在中焦,脾胃热盛,伤津耗液不润大肠,故大便燥实坚硬。热在下焦,肾与膀胱热盛,迫血妄行,则为尿血。煎熬尿液,故尿少而赤疼,或热炼为砂淋、石淋与尿闭等证。

大肠有寒,水谷不分,则水粪杂下而为鹜溏。大肠有热,燥伤肠液,涩滞不行,称为肠垢,故大便脓血,黏滞而臭。小肠有寒,阳不化阴,湿浊停留,故下重便血。小肠有热,热向下注,蓄于肛门,则为痔。

【选注】

《医宗金鉴》:“热在上焦者,篇中所谓肺痿吐涎沫也。热在中焦者,篇中所谓腹满坚痛也。热在下焦者,篇中所谓小便淋沥也。其外大肠有寒者,多清彻鹜溏,即下利溏泻也。有热者,便稠粘肠垢,即下利脓血也。小肠有寒者,下重便血,即结阴便血也。有热者,热流于大肠,蓄于肛门,必病痔也。”

20.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词解】

气:,恐为谷之误,即食气。

【诠解】

本条是论述积聚气的辨证,并说明积聚的脉诊。积病在脏,由于气郁血瘀,阴凝积结在脏,所以形成痞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聚病在腑,由于气郁而滞,感寒而聚,偏聚于腑,所以痛无定处,发作有时,推之能移。聚病其根不深,较积病易治。气即食积之病,由于脾胃宿食停滞,胃壅肝郁,所以恶心嗳气,腹满胁痛,按之则气血流畅,疼痛缓和,但不久又气壅肝郁,胁下疼痛。

诊断积病的重要方法,脉来细而附骨,就是积病。因为气郁血瘀,阴凝积结在脏,所以气血荣卫不能上行而外达,脉来细而沉,好像附在骨上。可以根据脉沉细出现的部位,诊断积病的部位。如寸口脉沉细,积病在胸中;寸口微上脉沉细,积病喉中;关位脉沉细,积病在脐旁;关位微上脉沉细,积病在心下;关脉微下脉沉细,积病在少腹;尺部脉沉细,积病在气冲;沉细脉象在左脉出现,积病在身体左侧;沉细脉象在右脉出现,积病在身体右侧;沉细脉象在左右两侧出现,积病在中央。治疗积病的立法处方,要根据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方法。

【选注】

《医宗金鉴》:“积者藏病,无时不有,不移其处也。聚者府病,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也,为可治,谓府病易治也。气者,饮积胁下痛也,按之则止,不按复痛,以水气得按暂散,故痛暂止也。此即其证而言之。然诸积大法,尤当以诊候之也,脉来沉伏附骨而细者,乃诸积之诊也。若见两寸,积在胸中也;微出近鱼际,积在喉中也。两关,积在脐傍也;上关近寸,积在心下也;微下近尺,积在少腹也。尺中,积在气冲也;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谓左右俱见,积在中央也。各以其部之处,而诊积之所在也。”

结语

本篇主要是论述五脏风热,阴寒的辨证方法。所谓中风,代表阳证、实证。中寒代表阴证、虚证。可知风和寒是代表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五脏之风寒和真脏脉,说明在脏腑病机辨证过程中,一要辨准疾病的部位,二要辨清疾病的性质,三要辨明疾病的程度。

本病也论述肝着、肾着、脾约三种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肝着非只肝病,是肝脉肺络郁滞之病,故治以旋覆花汤,活血通络,下气散结。肾着非只肾病,是寒湿留着于腰部,故治以甘姜苓术汤温中散湿,健脾利水。脾约非只脾病,是胃强约束脾阴之病,故治以麻子仁丸泄胃热,滋脾阴。以上三病的辨证论治,说明要掌握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也要掌握辨证论治的特殊规律。

本篇论述三焦辨证,说明上、中、下三焦相互为用,彼此制约,平衡协调的关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