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概说

本篇是论述中风、历节等十余种疾病的辨证论治。本篇重点论述了中风和历节病的证治,也论述了瘾疹、胸满短气、瘫痫、狂、头风、脚气、瘖痱、眩晕、厉风等病的辨证论治。篇中共有条文十条,载方十二首,其中包括附方五首。本篇从第一条至第三条为中风病的发病机理、脉证和鉴别诊断。第四条至第七条,以及第九条阐述历节病的病理、脉证。第八条、第九条则论历节病的有关证治。其他如风痱等几种病证的证治在附方中分别叙述。由于中风、历节等十余种疾病,多属风邪或湿邪引起的疾患,多有四肢不能正常活动的病证,故合为一篇讨论。

中风病又名卒中,因外感风邪,或因发病急骤,病证多端,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故称中风。症状多见突然昏倒,丧失神志,然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斜等。关于中风的病因,有外风、内风、虚风等分。外风是指风寒燥火等邪从外侵入以后,或动内风,或助痰火,或痹经络,而成中风病证。内风如是痰火内发,因火热既能动风,又能炼液成痰,痹阻脉络,而成中风之病。虚风是指血虚生风,或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留着为痹,乃成中风之病。中风的病机,是经络血脉痹阻不通,气血不能畅行,筋脉失养,故有半身不遂、口眼斜等。至于痹证是指风寒湿三气杂至,痹于肌肉或关节,症状有肌肉关节疼痛、重着、麻木等证候。

历节病多见疼痛遍历关节,病势发展较速。病因先有肝肾不足,而后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留于关节,发生关节肿大疼痛等证。

1.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词解】

风之为病:指中风病而言。

不遂:不能随意运动。

痹:指中风的病机,在于经脉痹阻。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中风的辨证。中风病人的正气先虚,卫阳不足,故脉来微弱。阴血不足,则肝风易动,风燥化火,或五志化火,故脉又数。火热灼液为痰,瘀阻经脉,闭塞不通,气血不能畅行,筋脉失养,故病变轻的出现一臂偏废;病变较重的,则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而成偏瘫。

【选注】

《张氏医通》:“半身不遂者,偏风所中也;但臂不遂者,风遂上受也。风之所客,凝涩荣卫,经脉不行,分肉筋骨俱不利,故曰此为痹。今因风着为痹,荣遂改微,卫遂改数,盖微者阳之微,数者风之炽也。”

《医门法律》:“臂不举为痹,叙于半身不遂之下,谓风从上入臂先受之,所入犹浅也。世传大拇一指独麻者,三年内定中风,则又其浅者矣。”

2.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词解】

寸口:指左右两手寸关尺脉。

贼邪不泻:贼邪,指伤害人体的邪气,如风邪、寒邪等。不泻,指邪气留于经络血脉,而不能排出。

僻:就是口眼斜。

即重不胜:是指邪入于经,就有肢体重滞,不易举动之证。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中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方法。由于气行脉外,血行脉中,阴血亏损,阳气独亢,外似盛而内实虚,故此脉浮主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故紧则为寒。由于正虚不能抗邪外出,故贼邪留而不泄。受邪之侧,脉络气血受伤则经络缓而不用,故面肌松弛,运动无力。不邪之处即受正气支配的一侧,则正气独治而紧急;于是,正气引邪,则面肌反见拘急,故出现僻不遂。

中风的辨证,病变较轻者,是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病变较重者,是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病势更重,是邪中于腑,胃腑不能输泻,湿浊郁蒸,神失清灵,故不识人。病势最重,是邪中于脏,邪气归心,乱其神明,故舌纵难言,津液失摄,口中吐涎。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右,随其空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者邪反在右,右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脏腑经络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词解】

大风:古代证候名称。

本方是论述中风挟寒证治准则。由于病人气血亏损,虚阳上越,阳热炼液为痰,所以常见面红、眩晕、昏迷。又感大风寒邪,阻滞经脉阳气,故四肢烦重,半身不遂。阳气不足,风寒邪气向内,渐欲凌心,故心中恶寒不足。

治以侯氏黑散,清肝化痰,养血祛风。方中菊花、牡蛎、黄芩清肝潜阳;桔梗涤痰通络,矾石排除痰垢,以治眩晕昏迷;人参、茯苓、当归、川芎、白术、干姜温补脾胃,补气养血,活血通络;防风、桂枝、细辛散风寒邪气,温通阳气,治四肢烦重,半身不遂等。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直侵肌肉脏腑,故为大风,邪困于脾,则四肢烦重;阳气虚而风未化热,则心中恶寒不足,故用参、术、茯苓健脾安土,同干姜温中补气,以菊花、防风能驱表里之风,芎宣血养血为助,桂枝引导诸药而开痹着,以矾石化痰除湿,牡蛎收阴养正,桔梗开提邪气,而使大气得转,风邪得去,黄芩专清风化之热,细辛祛风而通心肾之气相交,以酒引群药到周身经络为使也。”

3.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词解】

亡血:亡是亡失,血是营血。

瘾疹:即风疹块等一类疾患,因风湿郁于肌表所引起。又可解为时发时止的皮疹。

心气不足:是指心之气血不足。

入中:指风邪内入,伤中心肺。

【诠解】

本条是论述瘾疹和胸满两种风病的辨证。由于营血不足,脉至而无力,故曰缓则为虚,为亡血。由于卫气不足,气之行不及,故曰迟则为寒,营卫两虚易受外邪,则为中风。此乃邪中浅表,而尚未中经。若风邪中经,则气血欲行不能行,汗湿欲透不得透,风湿郁在皮表,可发生风疹,而身体奇痒。若心气不足,风邪乘虚内传心肺,使胸中气机不利,则胸胁胀满而短气。

【选注】

《金匮要略悬解》:“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血气之寒,缓则为营卫之虚,荣缓则为里虚而亡血,卫缓则为表虚而中风。邪气中于经络,风以泄之,而卫气愈敛,闭遏营血不得外达,则身痒而瘾疹,痒则气欲行而血不行也。血郁外热发于汗出之外,则成红斑。卫气外敛不能透发,红点隐见于皮肤之内,是为瘾疹。营气幽郁不得畅泄是以身痒,若心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壅遏中气,则胸胁胀满而短气不舒也。”

风引汤

除热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瘈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词解】

瘫痫:瘫是指半身不遂,痫是指癫痫病。

韦囊:古代用皮革制成的药袋。

【诠解】

本方是论述风邪内迸,火热内生,五脏阳亢病风的辨证论治。由于风热内侵,或盛怒不止,脏气亢甚,血热迸心,上逆于头,故面红、目赤、神志昏迷。气血不行于四肢,故瘫痪不能运动。热伤阴血,不能滋养筋脉,故抽搐。热盛则炼液成痰,故见惊风癫痫。

凡是五脏火热炽盛,血热上升,引起中风瘫痪、癫痫、小儿惊风等病。皆可用风引汤,清热降火,镇惊息风。方中大黄、桂枝泻血分实热,引血下行,通行血脉,为除热瘫痫的主药;滑石、石膏、寒水石、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脂潜阳下行,清金伐木,利湿解热,龙骨、牡蛎镇惊安神,固敛肝肾;干姜、甘草温暖脾胃,和中益气,且佐诸石之寒。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风邪内并则火热内生,五脏亢甚迸归入心,故以桂甘龙牡通阳气安心肾以为君,然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侮其脾土,故脾气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瘫痪,故用大黄以荡涤风火湿热之邪为臣,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湿,寒水石以助肾水之阴,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为使,故大人、小儿风引惊痫皆主之。”

【病案举例】

郑某,女,49岁,1980年11月17日初诊。患者高血压已5年,血压波动在160~230/95~130毫米汞柱之间,经常头痛、眩晕,服过多种降压西药,但效果不显。1980年11月6日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0.44秒(最高值0.42秒);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痉挛;x线提示:主动脉弓突出;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少数。近一周来,头痛、眩晕加剧,手足麻木,面红,口苦,耳鸣,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弦硬稍数,血压180/110毫米汞柱。诊为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有欲动之势。治宜泻肝火,平肝阳,息肝风,用风引汤加减。

处方:寒水石12克,紫石英30克,生石膏18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生石决明20克(均先煎半小时),滑石14克(包煎),赤芍15克,干姜3克,大黄9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钩藤12克(后下),菊花10克,黄芩10克。水煎服。一日1剂,分2次服。

3剂后头痛眩晕大减,便通溲清,黄苔消退,脉见缓象,血压170/100毫米汞柱。药症合拍,初见成效。原方加灵磁石30克,干姜增至6克再进。血压逐渐下降,服药至12月4日血压正常,头痛、眩晕消失,已可自由行走,惟舌头尚感不太灵活。原方去寒水石、磁石、大黄,加菖蒲10克、葛根10克。至12月30日诸症皆失。前后共服风引汤加减39剂,后易避风降压丸常服,以善其后。追访1年,血压一直正常。

(摘自《中医杂志》1982,12:25)

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分 桂枝三分 防风三分 甘草一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词解】

妄行:指行为反常。

独语:独自一人胡言乱语。

咀:此处作把药切碎解。

【诠解】

本方是论述血虚火盛的风病辨证论治。由于心肝阴血亏损,不能滋潜风阳,形成肝风上扰,而心火炽盛。风热上扰,神识错乱,故病如狂状,而脉来浮大。又因风升而气涌,气涌而痰逆,痰浊上聚于心,则精神昏乱,故独语不休。身无寒热,不见表证,脉浮,是阳气外盛之象。

治用防己地黄汤,滋阴降火,养血息风,透表通络。方中生地黄汁用量最大,补阴血,益五脏,养血息风,滋阴降火;桂枝、防风、防己透表散热,通络去滞;甘草益阴泻火。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盖热风邪入于心,风火相搏,神识躁乱不宁,故如狂状妄行。而心主语,风火炽盛于心,独语不休,经谓心风焦绝善怒吓是也。风邪入内,表无寒热,但脉浮耳。此少阴时令感冒风火入心,是为温热病之制,非治中风之方,乃编书者误入。然中风证非四肢不收,即僻半身不遂,何能得其狂状妄行?读者详之。因心经血虚,火盛受风,故用生地凉血养血为君,乃取血足风灭之意,甘草以和营卫,防风、防己驱风而使外出也。”

《金匮要略论注》:“此亦风之迸入于心者也。风升必气涌,气涌必滞涎,滞涎则留湿,湿留壅火,邪聚于心,故以二防、桂、甘去其邪,而以生地最多,清心火凉血热,谓如狂状,妄行独言不休,皆心火炽盛之证也。况无寒热,则知病不在表,不在表而脉浮,其为火盛血虚无疑耳。后人地黄饮子、犀角地黄汤等,实祖于此。”

【病案举例】

陈某,女,41岁。诸关节酸痛一年余,屈伸不利,经常咽痛,舌苔薄,脉濡,血沉95毫米/小时,给予祛风胜湿清热的防己地黄汤加味治疗:木防己15克,羌活30克,桂枝9克,生地15克,生甘草9克,蒲公英30克,防风9克,西河柳30克。共治疗18天,关节酸痛消失,咽痛亦除,复查血沉降至5毫米/小时。

(摘自《新中医》1980,2:36)

头风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疢上,令药力行。

【诠解】

本方是论头风的外治法。由于气血虚弱,脉络涩滞,风寒之邪袭于头面,经络引急,凝涩不通,故多见偏头作疼,或兼口眼斜等。

治以头风摩散。先用温水沐洗患处,再用散药摩其患处。方中附子辛热力雄,以散风寒之热,又能温通血脉,以缓经络拘急;食盐咸寒,渗透络脉,引邪外出。

【选注】

《张氏医通》:“头风摩散治中风僻不遂,专取附子以散经络之引急,食盐以治上盛之浮热,《千金》借此治头面一切久伏之毒风也。”

4.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词解】

如水伤心:如果水湿之邪伤了心和血脉。

黄汗:指历节病中关节溢出黄水的证候。

【诠解】

本条是论述历节的病因、病机和脉证。历节病人,肝血肾气不足,肝血虚则脉弱,筋脉不强,肾气虚则脉沉,骨骼不坚。筋骨不强的病人,在汗出腠理开泄之时,又入水中,寒湿内侵,伤及血脉,浸淫筋骨,流入关节,气血不能运行,郁为湿热,故周身关节皆痛,痛处肿大,溢出黄水,故名历节。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为肝肾先虚而心阳复郁,为历节黄汗之本也。心气化液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气从汗孔侵入心脏,外水内火,郁为湿热,汗液则黄,浸淫筋骨,历节乃痛。历节者,遇节皆痛也,盖非肝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湿内侵,则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仲景欲举其标而先究其本,以为历节多从虚得之。”

5.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词解】

趺阳脉:是指足背动脉,足阳明胃经冲阳穴,可候胃气的变化。

【诠解】

本条是论述饮酒之人胃有湿热,容易外感寒湿成为历节病。由于酒湿之邪在胃,使谷气不消而成实,所以脉滑。内热外蒸而腠理开泄,故脉又见浮。浮主热,胃热则汗自出。若汗出入水中,或汗出当风,寒湿内侵,郁为湿热,可以成为历节病。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此既言历节因风湿,其在胃在肾不同,而皆因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乃历节病之因于风者也。谓趺阳脾胃脉也,滑为实,知谷气实,浮为热盛,故汗自出;然谷何以不行而实,岂非酒湿先伤之乎?胃何以致热,岂非风搏其湿乎?”

6.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词解】

少阴脉:手少阴脉在神门穴,可以候心气。足少阴脉在太溪穴,可以候肾气。

【诠解】

本条是论述血气虚弱,风邪外侵历节病的病机。由于血气不足,故少阴脉弱。风邪乘虚而入,故少阴脉浮。风邪袭入,化热耗伤营血,不能营养筋骨,筋脉燥急,故关节抽掣疼痛,不得屈伸。本证治法,当以养血活血,清散风热为主。

【选注】

《医宗金鉴》:“李彣曰:风在血中,则慓悍劲切,无所不至,为风血相搏。盖血主营养筋骨者也,若风以燥之,则血愈耗而筋骨失所养,故疼痛如掣。昔人曰:治风先养血,血生风自灭,此其治也。”

《金匮要略论注》:“若少阴脉左尺也,主肾主阴,弱则阴不强,故知血不足;肾脉本沉,无故而浮,故知为风。风血相搏,而邪与正争,故疼痛如掣,有似抽掣也。然风何以得至少阴,岂非因酒湿挟风而乘之乎。”

7.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词解】

盛人:身体肥胖的人。

【诠解】

本条是论述历节病的病因和病机。病人阳气不足,湿气较盛,所以短气。阳气不固,所以自汗出。汗出则腠理空虚,又饮酒出汗,腠理大开,风邪侵入,与湿邪相合,流入关节,阻碍气血运行,所以脉涩小,关节疼痛不可屈伸。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若盛人,肥人也。肥人湿多,脉得涩小,此痹象也。于是,气为湿所搏而短,因风作而使自汗,气血为邪所痹,而疼痛不可屈伸,然肥人固多湿,何以脉骤涩小,岂非酒湿困之乎?何以疼痛有加而汗出不已,岂非湿而挟风乎?脉证不同,因风则一,故曰: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8.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词解】

尪羸:是指身体瘦弱。《脉经》作“魁瘰”,是形容关节肿大之状。

脚肿如脱:是指两脚肿大,如脱离身体的样子。

温温欲吐:泛恶欲吐不吐的形状。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历节的辨证论治。风寒湿邪侵入机体,邪留关节,痹阻阳气,气血不畅,故肢节肿大疼痛;湿阻中阳,故温温欲吐;流注下焦,故脚肿如脱;若湿热上蒸而耗气伤阴,故头目眩晕而短气。至于身体尪羸,乃为耗气伤阴正虚之候。

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阳行痹,驱除风寒湿三邪。方中桂枝、麻黄发散风寒之邪;白术去湿;附子散寒;防风散风;生姜、甘草和中止吐;芍药、知母滋阴清热,以御燥药伤阴之偏。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此风寒湿痹其荣卫、筋骨、三焦之病。头眩短气,上焦痹也;温温欲吐,中焦痹也;脚肿如脱,下焦痹也;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筋骨痹也……然湿多则肿,寒多则痛,风多则动,故用桂枝治风,麻黄治寒,白术治湿,防风佐桂枝,附子佐麻黄、白术;其芍药、生姜、甘草亦和发其荣卫,如桂枝汤例也。知母治脚肿,引诸药祛邪益气力,附子行药势为开痹大剂。然分量多而水少,恐分其服而非一剂也。《三因方》云:每服四钱。”

【病案举例】

石姓,女,34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半年。风寒湿热杂至,风胜则游走疼;湿胜则关节肿;寒胜则剧痛;热胜则发热。故病形体消瘦,手足小关节渐渐粗大,活动不便,大关节游走疼痛无定,痛甚时,如虎啮痛不可忍,低热不尽,脉象细滑,舌红苔白。病情复杂,治极棘手。方选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兼治。

处方:桂枝10克,赤芍12克,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5片,白术10克,知母12克,防风9克,附子12克。

加减连服50剂,关节疼痛基本控制,低热退尽,行走活动自如,体形渐壮,病邪已经衰退。原方加补气养血药调治,以防病情反复。

(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80,9:19)

9.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词解】

泄:是指筋伤弛缓不收。

枯:指骨伤痿软不任。

断泄:指肾精枯竭,肝血虚少,则生气不续,谓之“断泄”。

四属:指四肢,或指皮、肉、脂、髓而言。

【诠解】

本条是论述过食酸咸,内伤肝肾所致的历节病。人食五味,可以养人,如味有偏嗜,或有不及,则可以致病。如过食酸则伤肝、伤筋,筋伤则弛缓不用,不能随意运动,所以谓之“泄”;过食咸则伤肾、伤骨,骨伤则痿弱不能行立,所以谓之“枯”。过食酸咸味,损伤肝肾,则精竭血虚,谓之“断泄”。肝肾俱伤,气血亦因之而衰弱,营卫气血不能治于三焦,则肢体得不到营养,而日渐羸瘦。湿浊流注于下,所以两脚肿大,关节疼痛,疼处渗出黄汗,为湿郁发热,属于历节病。

若全身黄汗出,肿胀,胫冷,无痛楚,是为黄汗病。这是作者自注之词,以资与历节鉴别。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亦内伤肝肾,而由于滋味不节者也。枯泄相搏,即筋骨并伤之谓。曰断泄者,言其生气不续,而精神时越也。营不通因而卫不行者,病在阴而及于阳也。不通不行,非壅而实,盖即营卫涸流之意。四属,四肢也。营卫者,水谷之气,三焦受气于水谷,而四肢禀气于三焦,故营卫微则三焦无气,而四属失养也。由是精微不化于上,而身体羸瘦,阴浊独注于下,而足肿胫冷黄汗出,此病类似历节、黄汗,而实非水湿为病。所谓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者是也。而虚病不能发热,历节则未有不热者,故曰:假令发热,便为历节。后《水气篇》中又云:‘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盖即黄汗、历节而又致其辨也。”

10.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

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诠解】

本条是论述寒湿历节的辨证论治。由于寒湿侵袭于关节,凝结不去,阻碍气血,所以关节疼痛,强急不可屈伸。寒邪为病,故脉象沉紧。

治以乌头汤散寒止痛。方中麻黄发散风寒之邪;乌头温通阳气,驱寒止痛;芍药、甘草缓解拘急,通络和阴;黄芪益气扶正,以补卫虚。然乌头辛热有毒,又恐难以驾驭,故用白蜜之甘润,以缓其毒性,使邪去而不伤正。本方能使寒湿凝滞之邪,微微汗出而解,为峻药缓用之法。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此汤概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于方下又复言治脚气疼痛,必仲景书历节条下有方而无药石,见脚气中方名同而有药,集书者遂两出之,且二病皆因风寒伤于筋,麻黄开玄府,通腠理,散寒邪,解气痹;芍药以理血痹,甘草通经脉而和药;黄芪益卫气,气壮则邪退;乌头善走,入肝筋逐风寒;蜜煎以缓其性,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并治乌头燥热之毒也。”

《金匮要略心典》:“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

【病案举例】

韩姓,女,34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发热,痛甚则肿,游走不定,中药用过越婢汤、白虎加桂枝汤、麻黄加术汤、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西药用过祛风湿药、激素,发热已经控制。但周身关节游走疼痛肿胀,手足不能屈伸,剧痛时烦躁不安,1日哭泣3~4次,有时非注射杜冷丁则痛不解。舌淡苔白,脉象弦紧。《金匮》云:“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处方:麻黄6克,赤芍12克,甘草6克,黄芪10克,制川乌3克,白蜜30克。服两剂,痛似有缓解。原方川草乌改为生川、草乌各5克,加细辛4克,服3剂痛大减,手足屈伸自如。药已见效,当重剂续进。生川、草乌改各6克,细辛改5克,再服3剂,疼痛基本控制。但服药后舌麻木不仁,1~2小时后消失,此为乌头轻度中毒症状。原方剂量减轻再服。处方:生川、草乌各5克,麻黄5克,白芍12克,甘草6克,黄芪12克,细辛4克,白蜜30克(冲)。

加减30余剂,疼痛消除,行动自如。原方加减,出院调治。

(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80,9:20)

按语:上方治“脉管炎”疼痛欲死者,亦有较好的疗效。

矾石汤

治脚气冲心。

矾石二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诠解】

本方指出脚气冲心的辨证论治。人之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毒气伤于下,留滞不去,郁蒸成热,上冲于心,故下肢肿大,麻痹不仁,屈伸不利,而心悸不安。

治以矾石汤。矾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毒解湿收,则不冲心,脚肿自消。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然脚气因风湿、寒湿、湿热所致。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因上、中二焦之气先虚,脾湿下流,相招外邪,互蒸成热,上冲于心,即地气加天之谓也。故用矾石味酸性温,煎汤淋洗,善能收湿澄浊,清热解毒;然湿从下受,当使下渗而去,则不冲心矣。”

附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芎一两 杏仁十四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词解】

痱:是指四肢不痛,废而不收,无论偏废、全废都称痱。

冒昧:是指精神恍恍惚惚,郁冒蒙昧。

【诠解】

本方是论述中风偏枯的辨证论治。因为营血素虚,风寒侵入,痹阻营卫,营卫不能行于外,所以身体不能自收持,或拘急不得转侧;营卫不得行于内,故冒昧不知痛处,口不能言。

治以续命汤散邪补虚。方中麻黄、桂枝散风寒,行营卫;石膏、杏仁清肃肺气,肺气宣达则使营卫畅行内外;人参、甘草、当归、川芎补气养血,通调营卫;干姜温胃以助药力。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之法也。”

《千金》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二分 黄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楼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词解】

心热:指胃肠实热积滞。

【诠解】

本方是论述中风偏枯,风寒深入,郁而化热的证治。病人营卫素虚,外感风寒邪气,故恶寒,手足拘急,百节疼痛。风寒外闭,阳气内郁而化热,则烦热心乱,经日不欲饮食。

治以三黄汤,散寒清热,补益卫虚。方中麻黄、独活、细辛散深入之风寒湿邪,温经络行营卫,黄芩清热燥湿,黄芪补卫气以杜风邪。方后注有心热、腹满、气逆、悸、渴等证的治法。由于湿热内郁,胃肠内有实热积滞,所以常见腹满、便秘,或见大便黏滞而臭,故加大黄泻实热,加枳实行气消满。湿热郁于胃,胃气上逆,加人参补脾胃之气,以运化湿浊而降逆气。郁而化热,心热则悸,故加牡蛎安神;肺胃有热阴气伤,加栝楼根养阴清热,清肃肺气;素有阳虚不温,不御风寒者,则加附子温肾通阳,随证加减,不拘一格。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亦为中风正治,而少为变通者也。以独活代桂枝,为风入之深者设也。以细辛代干姜,为邪入于经者设也。以黄芪补虚以熄风也;以黄芩代石膏清热,为湿郁于下,热甚于上者设也;心热加大黄,以泄热也;腹满加枳实,以开郁行气也;气逆加人参,以补中益胃也;悸加牡蛎,防水邪也;渴加栝楼根,以肃肺生津除热也……先有寒,即素有寒也,素有寒则无热可知,纵有热亦内真寒外假热而已。云加附子,则方中之黄芩亦应斟酌矣,此仅为虚而有寒者言治也。”

《近效方》术附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诠解】

本方是论述中风入脏,脾肾两虚的证治。由于肾阳不足,寒湿阴邪乘之,邪气上蔽,故头重眩苦极。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浊阴之气停于中,故不知食味。

治以术附汤温暖脾肾。方中附子温暖肾阳,恢复阳和之气,驱散阴寒浊气;白术、甘草、生姜、大枣温暖脾胃,温散寒湿,恢复脾运之机,藉化阴浊之邪。考此证若用轻扬之品,可能引起虚阳上越;若用清疏之品,可能引起脾寒湿停;若用重镇之品,可能引起脾虚下陷。古人立术附一法,温暖脾肾,恢复阳和之气,用治头重苦眩,以示要略之妙。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肾气空虚,风邪乘之,漫无出路,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致头中眩苦至极,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此非轻扬风剂可愈,故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犹之冬月井中,水土既暖,阳和之气可以立复,而浊阴之气不驱自下矣”。

《医门法律》:“内经谓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风痱,于身无痛,四肢不收;三曰风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后世祖其说而无其治,《金匮》有《古今录验》三方可类推之。经谓内夺而厥则为风痱,仲景见成方中有治外感风邪兼治内伤不足者,有合经意,取其三方,以示法程,一则曰《古今录验》续命汤,再则曰《千金》三黄汤,三则曰《近效》白术附子汤。前一方,治营卫素虚而风入者;中一方,治风热内炽而风入者;后一方,治风已入脏,脾肾两虚兼诸痹类风状者。学者当会仲景意,而于浅深寒热之间以三隅反矣。”

【病案举例】

患者吴某,女,年43岁,自述眩晕已17年,经常发作。发作时,唯静卧而已,稍动则如坐舟中,甚则失去知觉,一日邀余诊治,失慎撞其枕,即感天旋地转,如飘空中,双目紧闭而不敢睁,神志恍惚不清,让其静卧片刻,眩晕稍定,神志逐渐清醒。望其形体虚胖,经日恶寒,脉沉微,舌白而淡。从其脉证来看,证属脾肾阳虚所致,采用《近效》术附汤:附子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嘱其先服一剂,观其疗效。复诊时,眩晕大减,脉舌俱见起色,继与原方三剂,眩晕基本消失。为了巩固疗效,以八味丸调理,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摘自《陕西中医》1981,2:39)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诠解】

本方是论述脚气病的辨证论治。由于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毒气侵犯于下,随经而上,聚于少腹,故少腹麻木不仁。

治以八味丸,温补肾气,助其气化之权,则阳生湿化,脚气自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肾之脉起于足而入于腹,肾气不治,湿寒之气,随经上入,聚于少腹,为之不仁,是非驱湿散寒之剂所可治者,须以肾气丸补肾中之气,以为生阳化湿之用也。”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二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词解】

肉极:是指肌肉极其消瘦而言。

厉风气;古代证候名,可能为近代麻风之病。

【诠解】

本方是论述风气入营,大汗消瘦的证治。风湿邪气侵于肌表,风气入营,气浮化热,肌肉热极汗多,津脱表虚,腠理不固,汗泄不已;津脱血少,营血不行于下焦,故脚弱。风入营为“厉风气”之变。

治以越婢加术汤,清热散风,调和营卫。方中麻黄解散风湿,石膏清热,白术、甘草健脾生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本方治汗多而用麻黄,因有白术之补,石膏之清,以制其散而成其治。若汗大泄而有恶风寒证,要防其亡阳,可加炮附子助阳固表。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此治风极变热之方也。谓风胜则热胜,以致肉极热而汗多,将必津脱,津脱则表愈虚,则腠理不能复固,汗泄不已,将必大泄,风入营为厉。《内经》云:厉者有荣气热腑。今风入营为热,即是厉风气矣。盖风盛气浮,下焦本虚,至厥阳独行而浊阴不降,无以养阴而阴愈虚,则下焦脚弱,故以麻黄通痹气,石膏清气分之热,姜、枣以和营卫;甘草、白术以理脾家之正气。汗多而用麻黄,赖白术之扶正,石膏之养阴以制之,故曰越婢加术汤……汗大泄而加恶风,即防其亡阳,故加附子。”

结语

本篇重点论述中风和厉节两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法。中风病的病因,有外因诱发,气血两虚,肝阳上亢,痰浊内发。病机是经脉血气痹阻。辨证当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更要详审虚、实、寒、热、痰。本篇还论述了风寒在头的头风病,风湿在皮表的瘾疹,风邪中膈的胸满短气症和风热入营的厉风气等病的辨证论治。中风病的治疗,若属气血亏损,虚阳上越,痰浊与风寒痹阻阳气的,可用侯氏黑散,清肝化痰,和血散风;若属五脏火热炽盛,血热上逆的风、瘫、痫等病,可用风引汤,清热降火,镇惊息风;若属阴血亏损,肝风心火上扰的狂妄等症,可用防己地黄汤,滋阴降火,养血息风;若属风湿在上的中风或偏头痛,可外用头风摩散,温散风寒湿邪;若属血虚外寒的中风偏枯,或瘖痱等症,可用续命汤,散邪补虚;若中风偏枯,风寒深入,郁而化热,可用三黄汤散寒清热补卫气;若属风寒入脏,脾肾阳虚,头重眩而不知味的,可用术附汤,温暖脾肾;若风气入营,大汗消瘦的“厉风气”,可用越婢加术汤,清热散风,调和营卫。仅从侯氏黑散、风引汤两张方子的意义,已展示了中风病治外风,治痰火,治血痹,补阴血的治略思想。

关于历节病的病因,内因方面有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外因方面有汗出入水中,饮酒当风等。但当外邪入侵后,正邪相争,可以寒化,又可热化。在辨证方面,就可分风湿与寒湿两类。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风湿历节而兼热;乌头汤治疗寒湿历节而偏虚。以上两方,已扼要地指出了历节病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

与历节病相近的脚气病,有属于阳虚,水湿毒气侵于下的,可用八味丸温肾化湿;若属湿热脚气,上冲于心的,可用矾石汤外洗,解毒收湿,亦能收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