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概说

本篇为全书的总论,内容相当广泛,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季节气候对人体脏腑的影响等,都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论述。篇中共有条文十七条,其中第一、二、七、八、十条以整体观念论述了疾病发生的原因、传变规律、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强调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的思想。第三条至第六条阐述了望诊与闻诊在诊断疾病上的各种方法。第九、十一、十二条阐述了脉诊对判断各种疾病的性质、部位、转归的方法。第十三条叙述了疾病的分类方法。第十四至十七条阐明了对各种疾病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本篇着重说明脏腑经络病理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证候,并提示辨证应根据脏腑经络的病机反映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治疗法则。又根据疾病传变的整个过程,确定出全面的治略思想,还根据疾病的部位、性质而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以上这些内容,是全书的主要精神。

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词解】

上工:指高明的医生。中工:指普通的医生。

治未病:治未病的脏腑,如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例。

实脾:补脾。

四季脾王:王同旺。四季脾王,指春、夏、秋、冬每季的最后十八天,为脾土旺时,脾气得王时而不虚,这样就不要先实脾。

伤:在这里有制伏的意思。

【诠解】

本条是以整体观念论述疾病的治疗法则。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在正常时有相互资生的一面,发病时又有相互克制的一面。如一脏有病,并不局限本脏,还可以影响其他的脏腑发病,而且有一定的传变规律。为此,我们治病时,就不能只看见已病的脏腑,还应注意未病之脏腑。那么,怎样去辨知未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的传变?张仲景提出了脏腑经络疾病传变的规律,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如见肝之病,便知肝病最易传之于脾。所以,在治病时当先实脾,而先治未病之脾,以防止疾病传脾,这样考虑问题是上工的水平。但是,如果在四季脾旺的时候,而脾不受肝邪,即勿用补脾之法。另一说:凡是一年四季脾脏正气充实而不受邪侵的,则可不必拘泥治肝实脾之说,至于一般的中工,他们不解治肝实脾之理,而见到肝病,只知一味去治肝,不了解实脾的意义,就不能做到杜绝疾病传变的途径。只有知道疾病相传的规律,才能胸怀治未病的要略,才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以上为肝伤脾后肝实证的治疗规律。而肝虚证又分三种治法,即肝虚病要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夫酸味入肝,可补肝之体,此其一。焦苦入心,使心气旺,而有助于肝,此其二。益用甘味之药,则有实脾以制肾的思想,而使肾水弱则心火旺;心火旺则肺气亦衰,而肝木不受其制,则肝旺而自愈,此其三。这种治肝补脾的方法,而具有微妙的哲理在内。归纳起来讲;肝虚用酸补之,此为正治法;助用焦苦,补心气,“子能令母实”,此为隔一治法;甘药入脾,益脾所以胜肾,而使火旺以刑金,则使肺金不伤肝木,此为隔二的治法。凡临床治病,以此为例,必须明确上述的三治方法,才能提高医疗水平。

最后,作者引用了《内经》之文,指出对虚实之证如果不是这样的治法,那就难免虚证而反用泻法,实证而反用补法,成为治疗之逆。而应当是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虚实两证的正确治疗方法。肝病如此,心、肺、脾、肾等脏,以此类推,所以说:“余脏准此”。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肝病必传于脾,上工必先实脾,使肝病不得传而可愈也。然脏气之衰旺,与时令相流通。四季之月,每季土旺十八日,合算畸零,以应五行各旺七十二日之数,若适当其际,则脾旺自不受邪,即勿补之,而肝自不得肆其侮也。设过补脾,又犯实实之戒矣。但此衰旺消息之理,上工方知之,若中工不晓相传之义,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必肝虚者多,虚者补之,补必用酸,正治也。若夫助其子势,即以助母之势也。焦苦入心,助心必用焦苦,此旁治也。更有益其所胜之势,即以衰其病之势矣。甘入脾,益脾必用甘味以调济之,此又反治也。明乎三治之治,而预图之,何病不已乎。所以然者,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此水为阴寒之水气,足以入厥阴而伤及少阳者,故水不行而心火气足,不食肝母之气,而肝自安,故心火足而肝阳畅达,木得火而欣欣向荣必也。且于是而肺金畏火制而不敢来侮肝,故曰伤,然非真伤肺也。使顽燥之气不伐厥阴生意,而肺金常得温,故云和,金气乃不行也。金气不行,则肝木畅茂条达而病自愈矣。一治肝之法,而辗转顾虑于五行之理,盖如是之周详缜密,而后可善其治肝之用也。此治肝必补脾之要妙也,非上工庸易明哉。肝之虚者必用此法,而肝实者则不在此例,用此治。然实邪易泄,虚病难调,知补虚之法,而泻实之法自能类推矣。师又引经以总结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盖虚者复攻之是犯虚虚之禁也,实者复补之是犯实实之禁也。惟虚而不足者补之,实而有余者损之,方合于经言之义也乎。学者再能邪正标本之间,辨虚实而为补损,则于师神明之旨方有契焉。师更明余脏准此,举一隅而可以三隅反矣。”

2.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贞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词解】

五常:即水火金木土的五行,五行上应天之五气,下应地之五味,中应人之五脏。

风气:狭义的风气,指春天的风气。广义的风气,指自然界的气候,本文当以后者为是。

元贞:应作“元真”,指五脏的元气和真气。

客气邪风:对主气而叫客气,对正气而叫邪气,总的指致病的不正常气候而言。

疢难:疢音趁。疢难即疾病。

导引吐纳:用意识引导呼吸吐故纳新的方法,而使五脏元真通畅。

膏摩:用药膏贴敷或以手按摩等外治之法。

服食:服,指衣服。食,指饮食。

【诠解】

本条论述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禀五常”是说人禀五行之常,而其生长存活,则胥赖于风气。所以,“因风气而生长”这句话,指出了生命的条件离不开空气。空气,也就是风气。四时风气流行,适宜于自然界气候的要求,便能生长万物;若是不正常的自然气候,则能毒害万物,对人来说,就将变为一种致病因素。虽然如此,致病因素能否导致疾病的发生,还决定于人体的正气抗邪能力。只要五脏的元真之气充实,营卫通畅,抗病力强,就能适应反常气候,而不受邪气影响。反之,邪气病毒才能乘虚而入,侵害人的机体,甚至造成死亡。致病原因有三:一是正气已虚,经络受邪传入脏腑;二是正气未虚,客气邪风中于皮肤,传于血脉,使四肢九窍脉络,壅塞不通;三是由于房室过度,内损其精。另外,金刃、虫兽外伤其形,这是另一种致病因素,与上述的原因不同。

若人能内养正气,使得正气充实,风寒邪气不致侵犯经络。若有不慎,外邪中于经络,在其尚未内传脏腑之时,就及早治疗。比如邪中经络,四肢才觉重滞,即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治疗,邪气不能内传,不使九窍闭塞不通。平时更要遵守国法,要避免禽兽灾伤,不要房室过度,耗损精液。饮食要寒热适中,不伤脾胃;五味不偏,营养得宜,使身体强壮,则使致病因素不能侵入腠理。什么是腠理?“腠”,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腠理有防御疾病的功能而为人体之外藩。

【选注】

《医宗金鉴》:“五常者,五行也。五行之气——风、暑、湿、燥、寒也;五行之味——酸、苦、甘、辛、咸也。夫人禀此而有其形,则藏府日与气味相通,不曰五气,而曰风气者,该他气而言也。盖风贯四气,犹仁贯四德,故曰:因风气而生长也。然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者,盖主气正风,从其所居之乡而来,主长养万物者也。客气邪风,从其冲后而来,主杀害万物者也。人在气交之中,其生其害,犹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也。天之五气,人得之则为五藏真元之气,若通畅相生,虽有客气邪风,勿之能害,人自安和;如不通畅,则客气邪风,乘隙而入,中人多死……若人能慎养形气,不令客气邪风干忤经络,即适中经络,未传藏府,遂医治之,自可愈也。四肢九窍,才觉重滞,尚未闭塞,即导引、吐纳、针灸、按摩,亦可愈也。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五味各得其宜,不使形气有衰,万病疢难无由而入其腠理矣。腠者,一身气隙,血气往来之处,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藏府,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

3.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有留饮。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上工望诊之法。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气色,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因为精血藏于五脏,通过经络血脉而外荣于面。如果面部相应部位的光泽与颜色发生变化,则可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如鼻部内应于脾,鼻部出现青色,又见腹中痛的,则为肝邪乘脾;如再见腹中拘急疼痛而又苦冷的,则属脾阳衰败,寒凝水聚的重证。若鼻部色现微黑,水色为黑,此属肾阳衰弱,寒水凝聚不化之象,所以主水气之病。黄为土色,内应于脾,若面色黄暗,主脾气衰弱,谷精不能四布,水饮停于胸膈之间,所以主胸上有寒。若面色白者主亡血;如亡血之人,面色反见微赤,而时在冬令,则叫“非其时而有其色”,为阴阳两伤,虚阳外浮之色,故预后不良。还有失血更多,阴绝血亡,不能滋润眼睛和肌肉,先见两眼正圆,直视不瞑,如鱼眼不闭,同时又发“痉”的,为肝阴内竭,证属不治。“色青为痛”,因青为血脉凝涩不通,所以青色主痛。“色黑为劳”,黑为水色,内应于肾,若肾精不足,阳衰不温,阴寒重布,所以黑色主肾劳之病。“色赤为风”,风为阳邪,多从火化,阳热上浮,故面赤主风。“色黄者便难”,面黄为脾虚不运,津液不布,不能滋润大肠,故主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面色鲜明为水饮内停,溢于皮表,面部水肿,故见面部明亮光泽之色。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气色之辨,所谓望而知之者也。鼻头,脾之部;青,肝之色;腹中痛者,土受木贼也;冷则阳亡而寒水助邪,故死。肾者主水,黑,水之色,脾负而肾气胜之,故有水气。色黄者,面黄也,其病在脾,脾病则生饮,故胸上有寒。寒,寒饮也。色白,亦面白也,亡血者,不华于色,故白;血亡则阳不可更越,设微赤而非火令之时,其为虚阳上泛无疑,故死。目正圆者,阴之绝也;痉,为风强病,阴绝阳强,故不治。痛则血凝泣而不流,故色青。劳则伤肾,故色黑。经云:肾虚者,面如漆柴也。风为阳邪,故色赤。脾病则不运,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经云: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也。”

4.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词解】

寂然:谓寂然不语,成语声低而不可闻。

喑喑然:指语声不响亮,而不清彻。

啾啾然:谓唧唧哝哝,语声小而悠长。

【诠解】

本条论述闻诊在临床上的应用。病人寒凝血滞在骨节,关节不利,安静不动则病轻,故语声寂然,若动而疼痛则喜惊呼;若痰湿浊邪窒塞心膈而气机不畅,故患者发声则喑喑然而不彻;若病人语声啾啾然小而悠长,为头中有病,因高声则震动头部,痛必愈甚,所以声不敢扬也。

【选注】

《金匮要略发微》:“无病之人,语声如平时,虽高下疾徐不同,决无特异之处。寒湿在骨节间,发为酸痛,故怠于语言而声寂寂,转侧则剧痛,故喜惊呼。心膈间为肺,湿痰阻于肺窍,故语声喑喑然不彻。头痛者,出言大则脑痛欲裂,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不敢高声语也。”

5.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诠解】

本条是论从呼吸形态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息指呼吸。呼吸而摇肩,是呼吸发生困难,故有抬肩举肋的状态。“心中坚”,指心胸中有邪气壅满而坚实,故使人喘也。若呼吸引胸中之气上逆而作咳,而为咳病,乃邪气阻肺之病;若呼吸张口短气的,乃上焦有热,肺叶枯萎,肺气不足。肺痿则津液不行,所以常吐涎沫。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心中坚者,气实而出入阻,故息则摇肩;咳者气逆而肺失降,则息引胸中上气。肺痿吐沫者,气伤而布息难,则张口短气,此因病而害于气者也。”

6.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诠解】

本条是从呼吸形态的不同,辨别病位之上下,以判断病势之轻重。吸而微数,是吸气短促,多由于中焦阻滞,气不得降,故吸而微数。若下其中实,则脾胃气利,呼吸自可恢复正常。若吸而微数,由于宗气衰竭,肾不纳气,为游息无根,则属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指心肺宗气衰竭,气不得入则还,吸气浅而短。“在下焦者,其吸远”,指肝肾元气衰微,肾不纳气,气欲归而不骤及,则吸气长而远。在上焦和下焦的吸而微数乃正气不支之象,属于难治的证候。在呼吸时,全身动摇振振,为极端衰弱,形衰气弱,不能擎身之象,故曰不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息兼呼吸而言,吸则专言入气也。中焦实,则气之入者不得下行,故吸微数。数,犹促也。下之则实去气通而愈。若不系实而系虚,则为无根失守之气,顷将自散,故曰不治。或云:中焦实而元气虚者,既不任受攻下,而又不能自和,故不治,亦通。其实在上焦者,气不得入而辄还,则吸促,促,犹短也;实在下焦者,气欲归而不骤及,则吸远,远,犹长也,上下二病,并关脏气,非若中焦之实,可从下而去者,故曰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气盛而形衰,不能居矣,故亦不治。”

7.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诠解】

本条是论述色、脉合于四时,而有当时和非时的不同。四时气候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五脏的生理变化,从而面部的气色和寸口的脉象也有变化。如在春季,气候温和,一阳之气上升,为木气当令之时,故脉弦而面色青;盛夏气候炎热,火气当令之时,故脉来洪而面色赤;秋季气候凉燥,金气当令之时,故脉浮而面色白;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令之时,故脉沉而面色黑,此为应时五脏之正常色脉。假如春令而面色反白,脉反浮涩而短,是春令反见秋之色脉,而为异常表现,这是属于异常的病理反映,故曰:“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选注】

《医宗金鉴》:“寸口者,统言左右三部脉也。脉动法乎四时,命乎五藏,然必因其王时而动,则为平脉也。假令肝旺于春,随其时,色当青,脉当弦,此不病之色脉也。若色反白,脉反浮,此非其时,乃病之色脉也。四时准此。”

8.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词解】

未至而至:时令未至,而气候已至。前“至”字指时令,后“至”字指气候。

甲子:指冬至之后,经过六十天的第一个甲子日。

少阳之时:三阴三阳各旺六十日,共三百六十日。冬至之后,正是少阳当令之时。

【诠解】

本条指出气候与节气应该相适应,气候的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而发生疾病。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气候各不相同。冬至之后的雨水节(即第一个甲子日的夜半),正是少阳当令的时候,阳气开始生长,气候转为温和,这是正常的气候规律。如未到雨水节,而气候已转温和,此为未至而至,是时令未到,气候先到;如已至雨水节,而气候未转温和,此为至而不至,是时令已到,气候未到。如已至雨水节,气候仍然很冷,此为至而不去,是时令已至雨水节,而寒冬之气犹然不去;如已至雨水节,气候变得太热如盛夏之时,此为至而太过,是时令已超过雨水节,则为至而太过。总之,凡是气候先至、不至、不去、太过皆属异常之气候,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而发生疾病。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云少阳起者,阳方起而出地;阳始生者,阳始盛而生物,非冬至一阳初生之谓也,窃尝论之矣。夏至一阴生,而后有小暑、大暑;冬至一阳生,而后有小寒、大寒,非阴生而反热,阳生而反寒也。天地之道,否不极则不泰;阴阳之气,剥不极则不复。夏至六阴尽于地上,而后一阴生于地下,是阴生之时,正阳极之时也;冬至六阳尽于地上,而后一阳生于地下,是阳生之时,正阴极之时也。阳极而大热,阴极而大寒,自然之道也,则所谓阳始生天得温和者,其不得与冬至阳生同论也,审矣。至未得甲子而天已温,或已得甲子而天反未温,及已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或如盛夏五六月时,则气之有盈有缩,为候之或后或先,而人在气交之中者,往往因之而病,惟至人为能与时消息而无忤耳!”

9.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诠解】

本条举例说明同一脉象,出现的部位不同,主病也就不同。“病人脉浮者在前”,指浮在寸口,这是正气向外,抗病于表的现象。如外感表证,寸口脉浮而有力,又伴有恶寒发热,头疼身痛等表证。“浮者在后”,指浮在尺部,这是肾阴不足,虚阳外浮的现象。阴虚而阳张,脉浮而必无力,又伴有肾亏骨弱引起的腰疼背强,骨痿行走无力,以及肾不纳气引起的呼吸气短而甚等证候。总之,脉浮为气血向上向外之势,有外感表证和内伤虚证的不同,必须认清浮脉的部位、强弱以及其他症状,才能认识疾病的本质。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前,谓关前,后,谓关后;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关前脉浮者,以阳居阳,故病在表;关后脉浮者,以阳居阴,故病在里,然虽在里而系阳脉,则为表之里,而非里之里,故其病不在肠肾,而在腰背膝胫,而及其至,则必短气而极。所以然者,形伤不去,穷必及气;表病不除,久必归里也。”

10.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诠解】

本条是论述厥阳的病机。“厥阳独行”,指人体肝肾之阴血枯竭,而阳气失去依附,则阳气偏胜。有阳无阴,有升无降,故厥阳独行,症见面赤眩晕、神昏不语等。

【选注】

《医宗金鉴》:“阴阳偕行,顺也;阴阳独行,逆也。厥,逆也,逆阳独行,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也。”

11.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词解】

卒厥:突然昏倒。

【诠解】

本条举“卒厥”证为例,说明疾病传变的规律,预断疾病发展的方法。两手的寸部脉沉大而滑,沉大为里实,滑为痰气郁滞。若邪随血气内入于心,血瘀气滞而不流通,则神去机息,故唇口青,身冷,忽然昏倒而死。若邪气入腑,则传而不藏,气还血行,阳气外达,则身和,汗自出,故愈。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邪气入脏,神明昏愦,卒倒无知,谓之卒厥。若唇口青身冷,即是邪气入脏,堵塞血气,神机不能出入,脏气垂绝,所以主死;若身和汗出,乃邪气入腑,闭塞腑气,不得出入,一时卒倒,非脏绝之比,顷时阳机外达,邪气随之外泄,故知入腑即愈。”

12.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词解】

脉脱:邪气乍加,气血不通,脉绝似脱。

浸淫疮:指皮肤之黄水疮,能从局部波及全身。

【诠解】

本条举例论述疾病传变有顺逆的不同。“脉脱”为正邪相争,邪气逼于经脉,正气被遏,经脉不通,故脉绝似脱。若邪气入脏者,则深而难出,故气竭不复则死;邪气入腑者,浅而易通,故气行脉出即愈。

浸淫疮为湿热火毒之邪浸淫肌表,发为皮肤湿疮。若正气衰弱,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为毒邪从外入里,故不可治;若从口而流向四肢者,则为毒邪从里达表,故为可治。总之,病由外传内者难治,由内传外者易治。这是诊断疾病的普遍规律,所以说:“非为一病,百病皆然。”

【选注】

《金匮要略正义》:“脏为阴,腑为阳,阴主里,阳主外。凡病以出阳为浅,入阴为深,故即死、即愈之机所由别也。浸淫疮显而易见,可知非独卒中为然,内外百病,皆作如是论治耳。”

13.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饦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词解】

饦:音拖。即馎饦,是属于汤饼一类的食物。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病症的分类方法,以及邪气伤人的规律。阳病是指外表经络的病证,包括头、项、腰、脊、臂、脚等六个部位,每个部位又有营病、卫病、营卫交病三种性质,三乘六得一十八,故曰阳病十八。阴病是指内部脏腑的病证,包括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等九种病,每个病又分虚病、实病两种,二乘九得一十八,故曰阴病十八。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谓五脏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而为病,有在气分、血分、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乘六为五脏各有十八病,十八乘五为九十病。“六微”指六腑病,有六淫之邪中于六腑,又有气分、血分以及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乘六为微有十八病,综上所述,六个十八,合为一百零八病。五劳,为五脏劳伤之病,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又指心劳、肺劳、脾劳、肾劳、肝劳,叫五脏劳伤。七伤,即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六极(极,是极度劳损的意思),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妇人三十六病,据《千金》所载,为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痼等,均是妇科杂病。“清邪居上”,“雾伤于上”,“雾伤皮腠”,谓雾露轻清之邪,伤于上部皮腠为病。“浊邪居下”,“湿伤于下”,“湿流关节”,谓水湿重浊之邪,伤于下部流入关节为病。“大邪中表”,“风中于前”,“风令脉浮”,谓风为阳邪,午前伤人,引起伤风,脉浮缓等表证。“小邪中里”,“寒中于暮”,“寒令脉急”,谓寒为阴邪,旦暮伤人,引起寒邪外中,脉紧急等表证。“饦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谓饮食不节,则伤脾胃,引起腹痛胀满等证。“极寒伤经”,谓寒邪归于阴经而主静,引起经脉不通,疼痛等证。“极热伤络”,谓热邪入于脉络主动,引起脉络血奔、出血等证。“五邪中人,各有法度”,谓所伤之部位、受伤之时间、所表现之脉证,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

【选注】

《医宗金鉴》:“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病皆在外,故为阳病也;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病皆在内,故为阴病也。清邪居上,谓雾邪本乎天也;浊邪居下,谓湿邪本乎地也。六淫天邪,故名大邪,六淫伤外,故曰:中表也;七情人邪,故名小邪,七情伤内,故曰:中里也。饦者,饮食也。饮食之邪,从口而入,食伤隔夜不化,故名曰:宿食也。五邪,谓风、寒、湿、雾、饮食也。夫五邪之中人,莫不各以类而相从。前者早也,风中于早,从阳类也。寒中于暮,从阴类也。雾邪清轻,故伤皮肤。湿邪浊重,故流关节。饮食失节,故伤脾胃。极寒之食伤经,以经属阴也;极热之食伤络,以络属阳也。”

1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表里同病,急则先治的原则。病,而医误下之,损伤脾胃,续发下利清谷不止,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等表证不解,也要急当救里。因为下利清谷不止,则阳气虚惫可知,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如服药后,大便调和,脾胃恢复正常,此时则应急当救表,以免表邪传里,宜桂枝汤。前者先救里,在于护正为急,后者急当救表,则在于祛邪以杜其传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治实症者,以逐邪为急;治虚症者,以养正为急。盖正气不固,则无以御邪而却疾;故虽身体疼痛,而急当救里。表邪不去,势必入里而增患,故即清便自调,则仍当救表也。”

1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久病新病同时存在,要以先治新病为原则。痼疾是难治的久病,病势已经缓和,治已不易,更难除根,不能急治;卒病是新得之病,病势急迫,变化多端,但是容易治愈,故以先治为妙。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痼疾,谓病已沉痼,非旦夕可取效者。卒病,谓卒然而来,新感而可取效于旦夕者,乘其所入未深,急去其邪,不使稽留而为患也。且痼疾之人,正气素虚,邪尤易传,设多瞻顾,致令两邪相合,为患不浅。故仲景立言于此,使后之学者,知所先后也。”

16.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词解】

有得:指五脏得其所宜之气、之味、之时,则以助脏气而祛病。

所恶:指五脏所厌恶之气。如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所不喜:指五脏之所禁,如心病禁温食热衣;脾病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肺病禁寒饮,寒衣;肾病禁热食,温灸。

【诠解】

本条是论述护理原则。五脏疾病的性质是不同的,因而适应病情的饮食居处也是不同的。病人的所得、所恶、所不喜,要随疾病的性质不同而变化。如病人脾胃虚寒,适合病人的饮食是以热熟易消化的食物为好,温暖的居处,又服温补脾胃的药物,则脾胃虚寒能够治愈。反之,给病人以生冷黏滑不易消化的食物,寒冷潮湿不良的居处,加以苦寒伤胃气的药物,有此所恶和所不喜则使疾病有异常变化,医生亦不可不加注意。如病人素不应食,而突然反暴思之,是乃病邪之气,变其脏气使然,故食之则适以助病气而增发热。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五脏病各有所得,如其喜者而与之,能助其正而息其邪,其病可愈也;五脏病又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而为病,犯其所忌而与之,能伤其正而益其邪,其病必增也。此病之性情,亦因人之性情为性情,而人之性情各有嗜好,百事皆然,食物又易于观辨。病者素不应食者,不喜食之物也,因病而复暴思欲食,此病为饥渴所以害之也,因与食之,其脏与之不相宜,食之必发热,无益于气血,而徒长其病邪。可见所喜者应与之,而所恶者应远远之理矣。”

17.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词解】

所得:指无形之邪,入结于脏必有所得之物。

【诠解】

本条是举例说明随其所得而攻之的道理。病在脏腑,如水、血、痰、食之实邪皆可攻下以去,然当随其所得之邪,如渴者,水与热得,而热结在水,故用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矣。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无形之邪,入结于脏,必有所据,水、血、痰、食,皆邪薮也。如渴者,水与热得,而热结在水,故与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若有食者,食与热得,而热结在食,则宜承气汤下其食,而热亦去,若无所得,则无形之邪,岂攻法所能去哉。”

结语

本篇是论述疾病的预防、病因、病机、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首先提出的重要治略思想就是“治未病”。治未病的关键,是要掌握疾病相传的规律,如能掌握这一规律,就可以控制病势的传变。另外,也要掌握治疗虚证的“补”、“助”、“调”三个方法,和“补不足,损有余”的治病大法。

本篇科学的论述: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是五常,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风气。因此说,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不正常的气候,能影响人体而发生疾病,关键还决定于正气的强弱。如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关于病因分类方面,也有内生、外中和其他方面。

本篇还论述了诊断疾病、预防疾病和护理原则等内容。

本篇在治疗方面,提出了表里同病,治疗原则是急者先治;久病、新病同时存在,原则是先治新病;以及“随其所得而攻之”的灵活的辨证论治思想。

本篇条文虽不多,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提示,这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