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温病辨症

凡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斯刻首篇,先辨溫病有伏邪、有時邪,與傷寒、瘟疫各有門徑,不可相混。

二、昔賢辨伏邪溫病者,仲景也;時邪溫病者,河間也。今元篇中,獨宗葉天士者,以葉氏能體會仲景伏邪,即《內經》云:「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因寒甚則生熱也。」河間時邪,即《內經》云:「五氣入鼻,藏於心肺。」《難經》云:「肺邪入心,則有譫言、妄語也。」故陳修園有云:「醫者之精妙,不在有方之書,而在無方之經是耳。」

三、伏邪有直從里發者,有外邪引動者,最難辨別。特借《內經》標本以解之。

四、葉氏辨時邪在上焦,初受手太陰,次傳手厥陰,終傳手少陰。故元篇中謂:「邪傳手厥陰,須善用方法以驅邪,復出於手太陰,而不可使邪再入於手少陰也。」

五、篇中以易消長盈虛之理,定溫病輕重用方之法,故處處要令中和,不可太過不及。

六、溫病以三焦為主,由肺傳心胞,乃由腑傳臟,為逆;傳腸胃,乃由臟傳腑,為順。(《難經》云:「臟病難治,腑病易治。」今由臟傳腑,是自難而易也。)

七、王孟英自序云:「或以傷寒為溫熱,或以溫熱為傷寒,或並熱於風溫,或並風於溫疫,或不知有伏邪為病,或不知有外感之溫熱,甚至並暑暍二字而不識,良可慨已!」(元)有感於斯,故述溫病要辨大同小異以明之。

八、溫病所引必見之症,關乎生命者,列之後篇,其餘骨疼腰痛等症,及平素其人所偏,與引動宿恙者,全在人神而明之而已。

九、斯刻後列表里、虛實、寒熱諸法,不過略備規矩。學者必先審症之輕重,觀人之強弱,察病之新久,視人之老幼,然後對症用意立方為主,不可視此呆法為則。蓋醫乃通天徹地之學,全憑心靈手敏,方能看得活潑潑地。昔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即此意也。

十、篇中論溫熱不用薄荷、牛蒡子,因無風也。冬溫不用薄荷、桔梗、杏仁,恐伐氣也。故(元)仿葉氏運用之意,而擬清露飲一方以補之,豈欲更名自功哉!

十一、河間《原病式》云:「病熱而寒攻過甚,陽氣損虛,陰氣暴盛,而反為寒,可見熱症未嘗無用姜附之日,不過僅見之症,藉之以治藥耳。我輩莫謂溫病當用熱藥,亦莫謂溫病概禁熱藥也。

十二、篇中溫病末路,每以理中、歸脾等方治之,此因邪氣從汗下而解,已見脾陽虛象,不得不參用治法,實非治溫病正方也。

十三、諸篇註解凡錄前賢精微之語,而必稱以某書者,固不敢襲前賢之功,以為已有耳。可使學者知(元)斯為無非收羅眾長,並非敢杜撰也。其在諸賢之下,略參鄙見者,悉加「元按」二字。

十四、溫病誤投羌、防、柴、葛,辛溫升提之品,而成壞病者,難治。王履所謂:「誤發其表,變不可言。」吾輩不可不預防之。

十五、斯刻為中人初學入門而設,只論風溫、溫熱、冬溫三症,其餘濕溫、暑溫諸證,悉詳《臨證指南》、《溫熱贅言》、《溫病條辨》諸書,茲不復贅。

十六、篇中辨症精微處,均出諸賢註解中,學者當潛心玩察為是。

十七、後彙集諸書察死之訣,欲學者見病現死症,便直云不治,庶免仲景短期未知決診(見《傷寒自序》)之譏。如初起耳聾,(腎開竅於耳,耳聾則真水自涸,如樹已無根。)戰汗痙厥,(溫病以戰汗為佳兆,然汗出淋漓,而或肢搐手冷,謂之邪退正亡。)喘如拽鋸,(肺受辛溫表散而喘促,大汗肢冷者乃火剋金,謂之化源欲絕,雖神清能言,不可云吉。)神昏內閉,(經云:「心藏神,邪入於心則神去,神去則死」。)汗多亡陽,(溫邪宜汗解,然有汗多而陽亡者,如夏秋天氣[躁](燥)甚,遂沛然下雨而轉涼,涼極則溫和之氣難復也。)亡陰,(便實者宜下,下多則亡陰。)津液枯涸,(舌黑生刺,唇焦齒乾,如禾苗已枯,雖沛然下雨,亦曷濟乎?)正氣虛極,(經云:「溫病虛甚也死」。)八症最危,雖[歧](岐)黃降世無益,妊娠產後尤甚。

十八、醫者,仁術也,功同良相,宜心存利濟,切莫貪取以禍子孫,今(元)斯篇以勿藥有喜,為筆墨之緣者,無非欲人免苦口之湯,以同登仁壽云爾。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