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幸福的骑士门德尔松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在汉堡出生的。他家庭背景良好,而且事业有成,一生都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门德尔松的父亲是个富有的银行家,他不但能保证一家人衣食无忧,还为家人提供了享受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条件;至于门德尔松的母亲,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她对每个孩子的天赋都了如指掌,并懂得因材施教。这样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天才的成长;如果这个天才在少年时期非常勤奋,那么他必然能够取得成功。门德尔松就是这样的天才,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最适合他的。再加上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他九岁时就成功地举办了属于自己的钢琴演奏会。当时,父母原本打算带他去四处转转的,并希望他能游遍欧洲。不过,由于他才思泉涌,时不时会坐下来作曲,所以他们也只好由着他去。

上帝对这个聪明乖巧的孩子,似乎特别宠爱,总会给他带去好运。门德尔松在随家人迁居时,认识了歌德,并跟歌德成了忘年之交。门德尔松12岁举办自己的演奏会时,邀请到歌德和韦伯同时参加。少年有才的门德尔松和当年的莫扎特一样,也深深地震撼了歌德。歌德当场就向门德尔松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去自己家里做客。歌德把12岁的门德尔松奉为上宾,并希望这个孩子每晚都能为自己表演精湛的技艺。

门德尔松对歌德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也充满了喜爱之情。虽然他们的年龄相差较大,但他们的友谊没有因此而受到什么妨碍。16岁的他,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每天清晨,《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都会吻我一下;每天下午,我又能从父亲和歌德那里得到两个吻。一想起这样的事,我就觉得兴奋。”他在为歌德演奏时,总会觉得特别愉快。“下午,我为歌德演奏了巴赫的赋格,还作了即兴演奏,总共演奏了两小时。”

门德尔松不喜欢浪漫派的柏辽兹,他欣赏古典艺术的美学观点和艺术趣味,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创作准则。不过,他的好恶对我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门德尔松谦虚好学,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他虽然是天才,但他并没有因此懈怠,反而抓紧时间向所有人学习。此外,这位犹太少年还是一名“骑士”。因为,他时刻牢记中世纪骑士的行为准则和高尚品德,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他是名副其实的骑士,因为他总能在情况紧急时先人后己。他认为,挽救受难者和弱者是至高的荣誉。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在柏林皇家图书馆发现了尘封已久的《马太受难曲》。当时,他兴奋得简直无法自控,不是因为他可以拥有这部惊世之作的手抄本,而是因为他有了让世人重新认识巴赫的机会。当时,大多数人都忘记了伟大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门德尔松却不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巴赫,他一直对音乐和传统抱着负责的态度。门德尔松对巴赫的喜爱之情,没有人会怀疑。巴赫曾任职于圣托马斯大教堂,担任唱诗班指挥,还是一位管风琴家,后来逐渐成长为技艺精湛的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可以说是功成名就。这时,巴赫举办了《马太受难曲》这场专为成年人准备的演出。门德尔松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巴赫的这些事迹讲述给同代人听。在门德尔松的宣传之下,沉寂百年的巴赫终于重见了天日。当时,人们纷纷认为:“巴赫就是上帝,他的使者是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认为,他有义务担当起这个责任。他接受过欧洲最好的音乐教育,所以深知那些已故古典音乐大师的不凡之处,并对研究莫扎特和贝多芬孜孜以求。此外,他还全力寻找像舒伯特这类被人淡忘的大师,并在伦敦排练他们的一些作品。不过,演奏人员在排练舒伯特的《c大调交响曲》时,觉得最后的乐章可笑得令人不能自已,以致他们根本无法继续排练,也不想好好演奏。

门德尔松为了让世人了解巴赫、舒伯特的作品,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与此同时,也不断有人演奏他的作品。门德尔松无疑有作曲的天赋。他少年时就写了较短的弦乐交响曲,好像总共有12首,其中大多数都包括了三个乐章。这些交响曲,只有天才才能创作得出,它们虽然只是一个开头,可至今也还有人在不断演奏它。《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是门德尔松在15岁时创作的,堪称不朽之作。《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是室内乐,是他在16岁时创作的。不过,这些灵气飞扬的作品都不是他的代表作。

随后,他的惊世名作—《仲夏夜之梦》序曲问世。这部作品是他17岁时创作的,它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剧作的序曲,以典型的梦幻儿童音乐为主旋律,能够带给人一种清新明朗、轻盈融洽、风趣而有生气的快乐感觉,酣畅淋漓地表现了门德尔松的创作个性。从该作品中,可以看出音乐家热烈地向往着自然诗趣、对民间神话充满了幻想,并拥有机智的想象力。由此可见,在年轻的音乐家眼里,“创作的悲剧性和深刻性”根本不算什么;真正值得他关注的,是更接近于音乐本质的“印象”。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正是这部序曲获取“印象”的题材。此外,这部作品还体现了门德尔松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之情和学习状况。比如,贝多芬的“在器乐曲中描绘形象”的手法,就被他巧妙地采用了,而且取得了绝佳的效果。

此后,门德尔松旅行了一段时间。他的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他旅行的第一站是英国,他在当地受到了英国王室接待贵宾的特殊待遇,并游览了很多地方。当地奇妙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些颓败的历史遗迹,使他感慨颇多,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因此,他创作了《芬佳兰山洞》,并极力表达出鱼脂、海鸥、鲟鱼等的“香味”。这部作品,被瓦格纳讥称为“一流的风景画”。尽管如此,门德尔松也仍然还在为自己无力表达出许多“香味”而遗憾。他创作《苏格兰交响曲》的灵感之源,则是苏格兰一座古老的小教堂。玛丽女王的加冕仪式,就是在这座小教堂里举行的。“如今,这座小教堂四周都是断壁残垣。在明亮天光的照射下,我相信自己在那里发现了苏格兰交响曲的源头。”

在这次英国之旅中,门德尔松曾在没有看乐谱的情况下,纯熟地演奏了一遍贝多芬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并因此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不看乐谱演奏,在现在的人眼里只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当时造成了一时的轰动,因为之前还没有哪个人能不看乐谱就公开演奏。尽管如此,门德尔松也没有骄傲,还是像以前一样谦逊而乐于助人。在这次英国之旅中,门德尔松还演奏了自己的《三重奏》。这一次是曲谱不见了,这是他在上台时才发现的。虽然这一点儿也不影响门德尔松的自如发挥,甚至还能因此而博得更多的掌声,可他却随手拿起手边的其他曲谱,放在钢琴上,并让一个人帮他翻页,以做做样子。他这么做,显然是不想伤害另外两位同台演出者,也不希望人们认为他在哗众取宠。当时的音乐圈,充满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因小见大,光是这件小事,就足以使门德尔松卓尔不群。

意大利是门德尔松这次旅行的第二站。当这个在北欧长大的音乐家看到地中海那明亮的阳光时,兴奋得简直像个孩子。这时,他的心里跳跃着阳光一样快乐的音符。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在罗马度过的,并在那里创作了像阳光一样明亮的《意大利交响曲》。他认为,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旅行的见闻,丰富了门德尔松的知识,使他变得更加成熟。这时,他该成家立业了,于是他就回到了德国,异常荣耀地成了莱比锡大学的名誉博士。28岁时,门德尔松娶了美丽优雅的赛·苏菲·强鲁诺,和挚爱的妻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好运总是伴随着门德尔松。他不但拥有如日中天的事业,还得到了显赫的社会地位—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指挥。这个职位相当显赫,门德尔松没有理由不接受这一邀请。

门德尔松在这个职位上兢兢业业地干了五年。在此期间,他一直没有停止创作,先后创作了《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b大调第二号交响曲》《a小调第三号交响曲》。其中,《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由于门德尔松频创佳作,所以他的名声也越来越高。俗话说“树大招风”,随着他作品的增多,人们对他的批评也开始了。这些批评,大多数都是一样的,比如,说他有天赋的旋律感,但他只注意朝这一方面努力,没有使作品具备更深刻的内涵。

由于天性,门德尔松的确对“深刻”不感兴趣。门德尔松天性敦厚,有悲悯之心,极为推崇古典艺术。外界曾经指责他“只知道追求外在,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古典艺术的亵渎和扭曲”,即便如此,他也依然坚守着“条理性”和“中庸性”的立场。正是这些批评,促进了他那独特的创作个性的形成。当然,他也曾因此而陷入了困境,不知道是该顺时应势还是坚持自我。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宽厚的门德尔松,不太在乎别人对他的指责。他没有争辩,而是变得比以前更加固执,因为他不愿意做违心的事。就这样,他继续迈着追求形式和技巧的完美的步子,而不惜被人讥讽。

在门德尔松看来,英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他创作《以利亚》这部神话剧的欲望和冲动,就是由英国激发的。因为,在这个国家有他的同胞亨德尔和海顿建造的神话剧舞台。门德尔松很仰慕这些前辈,他为了告慰前辈们的英灵,决定写一部神话剧。于是,《以利亚》和《圣·保罗》就这样诞生了。它们蕴含了真正的和谐,跟英国那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靡靡之音完全不同。因此,英国女王授予他普鲁士国王乐长这一荣誉职位,并命令其臣民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致敬。

从英国载誉而归的门德尔松,依旧回到了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继续脚踏实地地投入工作中,丝毫没有自鸣得意的派头。门德尔松一向沉稳内敛、自律甚严,这一点和个性张扬、喜欢冒险的同事舒曼[1]截然不同。门德尔松感兴趣的,只是如何能够让自己的音乐洁白无瑕、完美无缺。这一点,他的确做到了。他的所有作品里,都凝结有他的天资与神思。无论是他的五首交响曲、三首奏鸣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两首钢琴协奏曲、两部备受称赞的神话剧、几首相当出名的前奏曲,还是数目繁多的配乐作品和室内乐作品,都是他倾力完成的,每一首都包含着他天使般的纯洁之心和仁爱之心。

我心目中的门德尔松,脸上总是挂着宽厚、温和的笑容。他为人胸怀坦荡,做事毫不马虎;不但尊师重教、助人为乐,而且以礼对待那些不喜欢自己音乐的人。他对创作充满了热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对人民有所启发,或是给人民带来欢乐;此外,他更重视音乐事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为此竭力回溯到漫漫音乐长河的上游,让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的伟大的巴赫等人重见天日,而丝毫不在意自己可能会被他们的光芒遮住。他是名副其实的绅士、骑士,拥有让我们对音乐的未来充满信心的力量。

时至今日,人们在回忆很久以前的门德尔松时,还会露出赞许的会心微笑,就像门德尔松的微笑一样。他的音乐,可以让沉浸在其中的人感到快乐而平和、纯洁而无私,并由此产生对人类和音乐的浓浓温情和爱意。对此,有些心术不正的人总是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门德尔松的音乐非常肤浅,一钱不值,只有那些无知的人才会喜欢;而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根本不会听这些没有深刻内涵的东西。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尽管说去吧!因为,你们不知道门德尔松的伟大之处在哪儿,这恰好说明了你们的浅薄。

如果九泉之下的门德尔松听到了这些狂妄的论调,肯定也会露出慈爱、宽容的笑容,绝对不会反唇相讥。像他这样胸怀坦荡的人,历史上又有几个呢?

盖棺而论,历史是公正的,我相信,门德尔松的骑士形象在经过了历史的淬炼之后,一定会更加高大。

* * *

[1] 作者注:1843年,门德尔松和舒曼借着国王的大力支持,合办了莱比锡音乐学校,首任校长由门德尔松担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