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无名英雄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江湾送粥老妪

江湾小村中,有一老妪守家未行。炮火酷烈时,妪处地窑中,鼠伏不动。炮火小停,则以大洋铁筒,盛粥一筒享壕中战士,习以为常,无所谓畏惧。一日,行至中途,遇日机投弹,相距仅丈许,人虽幸无恙,但受强烈震动,突扑地,粥筒远掷,倾其半矣。机旋去,妪拂尘而起,仍送半筒之粥至壕中始已。昔欧战,德军迫巴黎,一炮弹毁一楼之半,楼下系理发店,理发匠为一人理发自若。而理发者亦安之若素,不计何在,事后人以为美谈。此妪视之,亦复何多让?陈公博北来,曾谓阵地有老妪送粥,不知是此妪否?惜不传其姓氏也。

汽车夫胡阿毛

二月二十九日《北平晨报》载云:南市救火会车夫胡阿毛,径(二十五日)在百老汇路,被日军拘至汇山码头司令部,搜出开车执照,因知胡谙开车。感(二十七日)晨押令开一卡车,赴杨树浦车站载军火,由四日兵押运。胡佯允上车,迨至浦江畔,开足速率,疾驶入浦,人车同殉,四日兵亦死。胡诚不愧为中华男儿!(水按:若稍事铺张,亦一篇好小说也。)

不歇劲

关外义勇军通电,有署名打日本,不歇劲者,见之颇堪一噱。然草莽豪杰署名如此,正见其赤裸裸的,情见乎辞也。据辽人云:“不歇劲,确有其人,年三十许,短小精悍,颇似日人。有时即因以着日军衣蒙混日人,俟有隙,往往手持两手枪,敌日兵四五人多至七八人无不利。至结队与日军战时,非日兵败不退,即子弹用尽,亦伏地等肉搏机会,故人均以不歇劲呼之。而不歇劲遂亦因此名以自豪云。”打日本,未知性格能耐如何,想亦一《水浒传》中黑旋风类似之人也。

神枪手

沪战初起,十九路军,有一营人守真如无线电台。兵士某,有戆气,日机来掷弹时,不但不避,恒持步枪追逐之。一日,日机做低飞,某卧地,仰放一枪,适中机上。炸弹轰然一声,机毁,斜落地面,某无恙,人以神枪手呼之。此事上海曾一度盛传,颇近于神话。然事实未尝不可能,且可激起人大无畏之精神,故虽有神话化,亦乐得而述之也。在双槐别墅宴会中,晤陶希圣先生,先生适自上海北回,所云如此。

冯木匠

“九一八”后数日,沈阳某胡同中,死一日兵。日军警大愤怒,全巷搜索凶手。不得,则将所有住民,不问文弱老少,一律押往司令部,逼询杀人者。然住民实不知,无以为对,日军当局下令曰:“不招认者,杀无赦。”于是聚住民于堂前,任执一人问之曰:“汝曾杀日兵乎?”答:“未。”又问:“汝知杀日兵者乎?”答曰:“否!”问者不再问,即于众前杀之。住民掩面不敢睹。杀已,更执一人问之,问之不得,复杀之。杀凡五人,将及一苍白须发之老人,突有一少年,离众而前曰:“日兵我杀之,与他人无涉。”日军当局曰:“杀人者死,汝不畏罪乎?”曰:“大丈夫敢作敢当,予何连累他人为?”日军当局观其面,义勇现于色,双目尽赤,无怯色,似非杀人者,则挥众市民退,独留少年于司令部。夜,招少年更密审之,自言冯姓,执木匠业,年二十四耳。问:“杀日兵何故?”则反问:“日兵占沈阳何故?”日军当局壮之,令坐,谓日兵必非汝杀,汝恐我多杀华人,为众牺牲耳。冯曰:“否!我实杀日兵,汝等杀我复仇可也。”日军不能得其供,则派人四出侦查,以查冯之为人。复报,则其人杀日兵之夜适病,实未出门,且平常亦甚谨讷,当不至是。日军当局招之前曰:“汝壮士,为吾日本武士道所难能也。吾不杀汝,可仍回家理汝业。”乃以金票二百元予之。冯却金不受,扬其一臂曰:“吾将往投义勇军,后会有期耳。”遂扬长而去。由沈来平之姚君为予言之如此!

盘肠勇将

二月二十二日晚七时。上海红会救护队由江湾运回伤兵三十余,内有三军官重伤,特送入仁济医院医治,此院盖专治重伤者也。其一军官,浙之杭州人,于当日下午二时许,与日军肉搏,被日兵刺刀戳伤肚腹,大肠流露,血如泉涌,而某军官仍挥刀冲杀,砍毙日本军官一、日兵二,更以九龙带缚伤口,亲自掬肠纳腹中,匆促从事,两手沾血,衣袖尽赤,而某毫不知痛楚,犹大声呼杀,一跃而前。日兵见之惊为天神,望风披靡。部属见长官盘肠大战,亦精神奋发,以一当百。军医见某军官血流过多,强拽入救护车,载送后方医院,某军官在病车中,时欲挣脱军医之手,上前线作战,及至医院,仍复喊杀不已,中国旧小说,叙罗成盘肠大战,千古美谈,不图真见于今日也。(事载《上海新报》《申报》,予此文盖根据报纸之文,略加删润,并未稍参己意,抹煞事实也。)

两兵士

十九路军以肉搏御坦克车,举世壮之。传有某兵士,身怀十余炸弹,当坦克车来攻时,于烂泥中滚地而前,人至车下,向车猛扑,炸弹爆发,骨肉横飞,车遂毁。又一兵士,滚至车前,以手攀车,由小玻璃窗中,掷进手榴弹。驾车者死,车遂被虏。掷弹兵死车边,两手犹攀车辕上也,呜呼,壮已!

却里张

上海《大美晚报》曾载一事:闸北火车站地方,有一中国机关炮之炮手,诨名为却里张,凡在该处租界防守之外国兵胥知其人,与之随同放炮者有二,均名炮手也。其人夜间衣黑色常服,日间则着军服,每日清晨,即于沙袋隙中露面,时作浅突,穆如也。历一月之久,不他调,亦无伤害,实非他处炮手所能及。盖凡机关炮者,一经敌军来攻,其寿命每不及三分钟,而却里张则为例外。彼不特善放机关炮而已,亦善于放炸弹。欧战之时,德国兵有善于掷炸弹之技者,人呼为丢山芋,而却里张则以丢山芋为本领,每日向日军沿线,随处掷之,花火乱发,成为奇观。一日与一日本机关炮手两相对放,隔街而峙,相去仅十五尺,日兵死,张竟无恙而归。又一次,日兵用坦克车来攻,却里张并用机关炮及山芋应付之,支持凡半小时,坦克车不期而退,若照苏格兰俗语言之,必曰此人是大好老也。

大刀队七百名

淞沪战事,大刀队神勇,西人为之咋舌。据传言,每遇日兵冲锋时,壕中步兵,使其近三百米远,始以机枪扫射与手榴弹轰炸。再近,大刀队即从壕中跃出,一声大喊,刀光落去,人头乱滚。每一大刀队,必可砍日兵三四人。其横冲直撞,跳跃如飞处,日兵则为之魂飞胆落。某次大雪,日以坦克车攻庙行镇,大刀队数百,悉换白衣,以做保护色,敌人既近,各从壕中奔出,右手握刀,左手握弹,禁口无声,于雪地上滚至车前,先以手榴弹击车玻璃窗,然后大呼杀贼,挥刀而前。白衣白雪,更映刀光,但见白气一团,纷扰敌阵。敌坦克车十七,陷泥者一,被俘者四,全线乃大崩溃,即沪战大获全胜中之一幕也。以是日人畏大刀队如虎,西人亦以中国人中世纪战法,于二十世纪枪林弹雨中,获此胜利,为不可理揣之事,除小说中,不能觅此等化腐朽而为神奇之伟举也。

此项大刀队,共七百名,非十九路军中士卒,乃从江北某旅中调来者。因军事秘密,某旅番号,谈者讳之,但知曾旧属于冯玉祥部下而已,此等军士,刻苦耐劳,富于抗日心,皆冯氏素所亲练者。其上阵,一手执大刀,一手执手枪,另挂手榴弹三五枚于胸间,稍远用弹,趋前用手枪,跃进则用刀。其人率能跳跃擅国术,民国十七年,冯氏解西安之围,出潼关,克河南,步兵每人所有子弹不及十粒,不足云射击,所以胜者,悉赖大刀队之力也。今,上海之战,又建奇功,实为祖国光荣。且此七百人不但姓氏不传,并所属师旅团番号亦不详,谓之曰无名英雄,不亦宜乎!

选自张恨水著《弯弓集》,1932年3月北平远恒书社出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