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学佛知津

二十一、怎样礼拜与问讯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今人归依三宝之后,归依师的第一个责任,便是教授礼拜与问讯的方式。一般弟子,学会了礼拜问讯之后,此一佛教徒的身分,好像也就完成了。

其实,各种宗教,均有各该宗教的仪礼规定,即使是国家的军人,也有其制定的礼节,礼节的使用,也就表明了一个人的身分。所以一般人的观念,并没有错。

但是,在今日的佛教徒中,包括出家的比丘在内,能够如法行礼,并且能对行礼的意义全部明白的,恐怕又不多了。

我们在拜佛之前,往往先有一个问讯的动作,问讯是什么意思,则很少有人讲说。其实,照文释义,就是问候请安的意思,正像我们於日常生活中,和亲友见了面,第一个动作是招手或点头,同时嘴里也得说一声:“你好吗”, “你近来好吗”。在西洋人通常则是以“早安”,“午安”,“晚安”,“夜安”来表达。当与亲友分别时,也会互相祝福几句,比如“祝你身心愉快”, “祝你一路平安”,“祝你事业成功”,“祝你学业进步”,“祝你好运”等等。这些请安与祝福,都是在开始见面与临行分别时用的,这以佛教的看法,就叫做问讯。佛教的问讯,绝对不是仅仅有个弯腰与举手的动作而已。

在佛的时代,弟子们见了佛陀,固然要问讯,佛陀接见了弟子之后,照样也要问讯(不是弯腰举手)。并且也有常用的词句,试举比丘律中的一个例子如下:

阿难晋见了佛陀,礼足以后,即向佛陀问讯:

“世尊少病少恼安乐住不?”

佛答:“如来少病少恼安乐住”。佛陀也问阿难:

“比丘僧少病少恼安乐住不?乞食不疲,行道如法不?”

阿难答:“世尊,比丘僧少病少恼安乐住,乞食不疲,行道如法。”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请不用怀疑佛陀不会有病有恼,佛为慈愍后世的比丘,也曾现有十种病恼,比如头痛啦,背脊的风痛啦,受人陷害啦,乞食空钵啦,都是如来的病恼。所以弟子们见了佛陀,应该如此问讯。同时在经律中告诉我们,佛陀问讯弟子机会特别多,比如有远道而来的比丘,总是要以慈祥 悌的口气问讯他们:“不为食苦耶?行路辛苦耶?众僧和合安乐住耶?道路不疲极耶?”佛陀时常巡视僧房,探询病患的比丘时,总是要问:“比丘,调适不?不苦否?”

以此可见,今人的问讯,只是徒具形式,并不合乎要求。因为今人问讯,对於佛菩萨的形像,固然无讯可问,即对尊长比丘,也只行礼如仪而已。

还有一个与问讯同样重要,而又同样为我国佛教徒所忽略的问题,那便是“和南”一词的运用。据义净三藏的考证,“和南”一词,根本是古人的讹释,因在梵本佛典中,没有“和南”一词的根据,“和南”一词,纯系“畔睇” 一词讹译而来,“畔睇”的运用,仅限於佛教,其义乃为礼敬。若根本说一切有部杂事卷一中,有一俗人对比丘说:“我等但知,见老婆罗门,即云跪拜, 若见苾刍(比丘),便云礼敬。”

律中的礼敬与畔睇互用,但畔睇并非五体投地礼,畔睇可有两种方式,一是但在口中一说,用表心意即可:一是欠腰而说即可,不必一礼到地。但也可以用於间接表达敬意的场合,比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杂事卷二中说:“时,尊者阿难陀,具传佛教,诣王白知。王言:‘尊者,为我畔睇世尊足下。’”这与今人在书信中用“和南”致敬,是一样的,唯用和南是错的,用畔睇才对。

正因为“畔睇”不即是顶礼,所以在不便顶礼的场合,如暗处、脏处、闹处等,但用口说畔睇某某即可。如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杂事卷十四中说:“若在暗中,不头扣地而说礼拜,须致敬者,口云畔睇。”

又在杂事卷十五中说:“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是曲躬,口云:‘畔睇’,此虽是礼,而未具足。”可见,畔睇之运用,不是具足的五轮着地或两手接足。

再说具足的礼拜的问题。我们拜佛,通常都是三拜,我曾问过数位大德,拜佛何以少极三拜,不一拜或两拜?所得的答案,殊不统一,有说三拜表示三宝,有说三拜表示三身佛,有说三拜表示三世佛,有的干脆就说不知道。还有拜下时,何以右手先出,左手后出;拜下后,何以要抓双拳,翻双掌?更是无人能予说明,至于五体投地之后,双掌向上平放,头额置于双掌之上,抑是置于双掌之间,或将双手伸出於头顶之前?亦复莫衷一是。

其实,我们在经律论中,看到弟子礼佛,很少是有三拜的,弟子们请佛说法,总是采取大致相同的仪礼,通常是:“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只说右绕三匝,而不说三礼佛足,可见绕佛须旋三匝,礼佛止须一拜。义净三藏也说,西土礼佛,极唯一拜。若于平常修持祈愿,拜数多少,自属例外。

但在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一中说:“今受戒者,偏露右肩,脱革屣,一一皆须三遍礼敬。”也许三遍礼敬,限于受戒。

至于礼拜的方式,据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一中说:“礼敬有二种: 一谓五轮至地,二谓手执师足,任行于一。”第一种是五体投地礼,第二种是接足礼。所谓五轮至地,便是额轮、二手轮、二膝轮。必须五轮至地,方为敬礼,否则便是慢礼。今人有将五轮至地,误解为五心朝天的,以为背心,二手心,二足心,全部朝天,才是至敬礼,这有什么根据,我则不得而知!

拜佛的动作,究竟如何,方算合式?据义净三藏的考核,作礼一拜,共分九段:第一发言慰问,第二俯首示敬,第三举手高揖,第四合掌平拱,第五屈膝,第六长跪,第七手膝踞地,第八五轮俱屈,第九五体投地。远则稽颡拜首,近则舐足摩踵。但在礼拜之时,口中应说:“我今敬礼。”受礼者应答:“无病。”若不如此,礼者与受礼者,皆越法罪。中国佛教中流行一种不成文的规矩:礼佛要三拜,礼人止一拜;还有,礼人不得对面,应向里向上,这与接足致敬的规式相违,不知是谁发明的?

接受礼拜的人,必是尊上,故也不必客气,若坐若立,均不得起身相迎,或者欠身答礼,但要善言诲导,以示亲厚。礼拜的人,绝不可以希望受礼者起身答礼,或者示以不必礼拜,问讯即可;但是受礼者,必定要在佛法之中,大于自己的人,方可礼拜。

礼拜也有几种规矩。根据寄归传中所说,吃了一切饮食之后,若不漱口洗手,不得受拜,亦不得拜人,否则两人均有罪过;若于大小便利之后,未及洗手漱口,或衣服染污了便利涕唾之后,未曾换洗之前,不得受拜,亦不得拜人 ,否则便有罪过。如在人多的集会场中,但为合掌,口称“畔睇”,即是致敬 。在闹处、不净处、道途中,均不得礼拜,但为让退一侧合掌,口称“畔睇” 。否则即是违教失礼,并且得罪。大比丘威仪经卷上说:“至舍后还,不得中道为人作礼,亦莫受人礼;上座卧不得为作礼,亦莫受人礼;上座澡口不为作礼 ,自口亦莫受人礼;上座收盘未竟,不得为作礼,自前盘未收,亦莫受人礼 ;上座饭不得为作礼,自饭亦莫受人礼。”又有:若读经、持经或上座在下处自在上处,不应为作礼;上座前行,不应从后作礼;不得著帽为佛作礼。

在我们中国,对于洗净的习惯,颇难养成,饮食之后,洗手口,在讲求卫生的人,不难做到,至於大小便利之后,每次皆要洗手口,乃至洗涤下体,更换衣服,那就难了,但此乃为佛教的规制,切不可妄谓执相!能够做到是最好,如不能做到,切不可毁谤。

本来,礼拜要以五体投地者为恭敬,在我们中国却不然,佛殿佛堂,均设有拜垫或拜凳,唯恐使人五体投地而弄脏了衣服,所以有人称拜佛为蹲佛。照规矩,佛殿佛堂,皆不应有脏的现象,进入佛地,必须脱去鞋袜,就地礼拜,自然无虞弄脏了,如果是肮脏之处,根本不宜礼拜。奈何在中国的许多寺院中,尚难做到此点,难怪要用拜垫或拜凳了!

还有最不合理的,是出家人在拜佛之先的展具。有人说在地上展具,是用来保护衣的,然而在拜垫或拜凳上展具,又是为了什么呢?“大和尚”们还用侍者代为展具,看来体面,实则不懂规矩,并且有失威仪!因为礼拜而用其他的东西承体,即属我慢的一类,礼拜而不五体投地,岂非我慢而何?泰国比丘有礼布:用为布地礼拜,用为承接布施的物品,这在律中,也无根据的。至于具之为物及其用途,我曾有另文研讨,主要是用来衬体及护衣的,但只用为坐具与卧具,绝不可用为拜具。比丘于就座之先要展具,就寝之先也要展具,礼拜之先则断无展具的道理。这一问题,自唐代义净三藏开始,即予指谪,以后诸多律祖,也无不责斥拜具的伪妄,但此陋习,迄今未有稍改,真是一件怪事!

有人说三衣钵具足,方得受戒,所以戒场必须要具,其实,“三衣钵具足 ”,只是说三衣与钵要具备,而非必须要拜具。故在律中规定的比丘六物,滤水罗比具更要紧,如今却存无用之拜具,而废了急需之滤水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