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補瀉迎隨第一
愚遍考內經。幽玄微妙。而難得其旨。靈樞第一篇曰。瀉曰必持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得針。邪氣得泄。按而引針。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若蚊虻止。如留而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又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是補也。世說亦論補瀉也。捻針向於呼吸。開於針跡。可謂瀉隨於呼吸閉穴。是補也。實一說也。非可用。必非不可用。如何者。難經曰。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壓按所針榮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師曰。左右可分補瀉。欲瀉左者。當將大指內之。欲瀉右者。將大指當外。反此者。謂補也。足下問難經之本意。補瀉呼吸。為不可用否。予曰。實非不可用呼吸如何者。按真邪論有言。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非是謂呼吸也。難經謂非必呼吸出內針。必一字。實不可看過也。如何者。非內呼出吸曰補。內吸出呼為瀉而已。以不盡經之深意爾。且至楊氏虞氏之輩論補瀉呼吸明也。何謂呼吸無補瀉哉。師曰。補瀉者。以迎隨可主也。迎而刺之曰瀉。隨而刺之曰補。故經曰。逆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以手足三陰三陽。又論如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足之三陽。從頭走足。逆其氣為迎為瀉。順其氣為隨為補也。或問針者。有瀉無補也。如何為補。予曰。非謂實無者。然觀內經諸篇。根結篇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寶命全形論曰。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五閱。五使篇曰。血氣有餘。肌肉堅緻。故可苦以針。奇病論曰。所謂無損不足者。身羸瘦無用鑱石也。脈度篇。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邪氣臟腑病形篇論。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是無補謂也。然師常曰。人身血氣之往來。經絡之流貫。或補陰可以配陽。或因此可以攻彼。不過欲和其陰陽。欲調其血氣。使無偏勝。而得其平。是所謂補瀉也。世醫庸庸榮衛之虧損。形容之羸瘦。一切精虛氣竭等證。概欲用針調補。反傷元氣。以是有瀉無補。嗚呼。至哉言矣。愚又按諸篇靈樞經。有言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又曰。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真針家之大義存於此。病留經絡。或氣逆臟腑。是所以針能治。故先生言補。非謂實無。同志之輩。於是乎可解疑論焉。
論井榮俞經合第二
帝曰。予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岐伯曰。五臟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流為榮。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是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俞。或問主於其病如何。予曰。大意論。難經井主心下滿。榮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榮俞經合所主病也。復謝氏注曰。舉五臟之病。以各一端為例。余病可以類推。而互取也。不言六腑者。舉臟足以該之。又經論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病。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病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肺之原出於大淵。心之原出於大陵。肝之原出於大沖。脾之原出於大白。腎之原出於大溪。少陰之原。出於神門。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衝陽。膀胱之原。出於京骨。三焦之原。出於陽池。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病者。按井榮俞經合。又井榮俞原經合者。可分經穴主。如五臟五。如六腑六。然肺以少商為井。魚際為榮。大淵為腧。經渠為經。尺澤為合。如大腸商陽為井。二間為榮。三間為腧。合谷為原。陽谿為經。曲池為合。肺心以終為井。脾肝腎以初為井。至如六腑。膀胱膽胃以終為井。大腸小腸三焦得初為井。又難經曰。春刺井。夏刺榮。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榮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牙在腎。每一病。雖不言刺法。推類隨求可詳審。
論虛實第三
夫醫之道。在於虛實。針刺猶可分虛實。故經曰。天有寒暑。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足下問何謂五虛也。予曰。經曰。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所謂五虛也。勿近者。不刺針也。何謂五實。予曰。經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所謂五實也。匆遠者。以針之難補易瀉故也。分要穴用補瀉。宗虛實。而求於其治者。千變萬患。何有不俞之理哉。
論謬針第四
愚按世業針者。往往而不知經絡。或用針則忌於藥。或從天地之理。而不知約人身。或一概針刺淺皮。或不知於經絡。而百患在腹也。則針道安悟。而妄行世者多。予常患於其弊也。夫醫本出內經。針經九卷。則靈樞也。針道未聞用針不用藥。未聞不知經絡而行天地之理。未聞用淺針不用深針。未聞針腹而不針四肢。未聞按用針不用藥者。為外人沽其譽乎。嗚呼。醫之道者。生道也。何愚之甚也。經曰。五法俱立。各有所先者。斯之謂歟。知於天道。則是明道。不知約於人身。則何以醫病也。經曰。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十二節者何。十二經也。故不知經絡者。不能約於人身矣。百患受於經絡。不知之。則以何治之哉。淺針之術。於虛老人最可也。師者醫虛人不用針者。以經論用藥補之。又壯病之淺針者。實變氣之術也。按變氣論。內至五臟骨髓。外腸空竅肌膚。所以小病甚至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何以變移病也。然予非不用者。臨機應變。醫者意決。針刺於一也。刺腹不刺四肢之說。井蛙蟻道之謂不足說。觀內經無用腹之說。古人針者。以井榮腧經合為主。師之所謂至妙者。在四肢也。病不過於五臟。五臟之經。滿四肢。一身之父母者。心與肺也。心肺者。亦在膈上。死生者。當以二臟為主針之道止腹。則灸亦止腹哉。嗚呼不思甚也。予亦主腹常行。或問病如樹本。枝葉在四肢。本在腹。切本而標益盛者。未之聞也。予曰。師常謂此甚詳也。專主腹。切其本。四肢主標。舍標求本。則千變萬患。何不愈也。其以樹木為譬。甚明也。如大木切其本。一時標萎。如朽木無根。則計日而絕。其不朽者。必為元氣未絕也。師之道不然也。切其本。切其標。大病俄然而愈。實無補法治病。病去元氣自榮也。予曰。愚醫不知其標本。有本四肢標腹。有本腹標四肢。何窮於一理哉。予亦分腹告同志。
腹經穴
仕脈經 曲骨 中極 關元 石門 氣海 陰交 神闕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 上脘 巨闕 鳩尾
曲骨臍下五寸。中極。關元。石門。各一寸。氣海。臍下一寸五分。陰交。臍下一寸。神闕。臍中也。水分。臍上一寸。下脘。下一寸。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各一寸。巨闕。上脘上一寸五分。鳩尾。蔽骨下五分。
腎經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通谷 幽門
橫骨。肓俞下五寸。曲骨之傍五分。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各間去一寸。關中行五分。肓俞者。臍傍五分。商曲者。肓俞上二寸。石關。陰都。通谷。幽門。各間去一寸。開中行五分。
胃經 不容 承滿 粱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期來 氣衝
不容。巨闕旁二寸。承滿。粱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各間去一寸。開中行二寸。天樞。臍旁二寸。外陵。天樞下一寸。大巨。二寸。水道。大巨下三寸。期來。大巨下五寸。氣衝。期來下鼠溪之上一寸。
脾經 衝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衝門。大橫下五寸。府舍。腹結下三寸。腹結。大橫下一寸三分。大橫。腹哀下三寸五分。平臍。腹哀日月下一寸五分。共開中行三寸半。
膽經 日月 京門 帶脈 五樞
日月。期門下五分。京門。章門後監骨端。帶脈。章門下一寸八分。五樞。帶脈下三寸。水道旁一寸半。
肝經 章門 期門
章門。下脘旁九寸。橫臥臂所盡。期門。巨闕旁三寸半。
九針圖
九針圖
一曰鑱針。其頭大。其末銳。取法於巾針。去末寸半漸銳之。長一寸六分。主治熱在頭身者。用之。
九針圖
二曰員針。筒其身。卵其鋒。取法於絮針。長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間。滿氣於身者。用之。
九針圖
三曰鍉針。其身大。其末員。取法於黎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治按脈取氣。令邪氣出者。用之。
九針圖
四曰鋒針。筒其身。鋒其末。取法於絮針。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九針十二原篇曰。刃三隅。以發痼疾。
圖
五曰鈹針。其未如釰鋒。可以取大膿。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
九針圖
六曰員利。針尖如氂。且員且銳。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取法於氂。針長一寸六分。主取癰痹。
圖
七曰毫針。尖如蚊虻喙。取法於毫毛。長一寸六分。主取寒熱。痛痹在絡。
圖
八曰長針。長其身。鋒其末。取法於綦針。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痹。
圖
九曰大針。其鋒微員。取法於鋒針。長四寸。主治大氣不出關節。
十五絡脈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
實則手銳掌熱瀉之。虛則欠劫小便遺數補之。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
實則支膈瀉之。虛則不能言補之。
手厥陰之別名。曰內關。
實則心痛瀉之。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補之。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
實則節弛肘廢瀉之。虛則生疣。小者如指痂疥。補之。
手陽明之別名。曰遍歷。
實則齲聾瀉之。虛則齒寒痹隔補之。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
實則肘攣瀉之。虛則不收補之。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
實則鼽窒頭背痛瀉之。虛則鼽衄補之。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
實則厥瀉之。虛則痿躄。坐不能起補之。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
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顛狂瀉之。虛則足不收脛枯補之。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
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瀉之。虛則鼓脹補之。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瀉之。虛則腰痛補之。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
其病氣逆則臯腫卒疝。實則挺長瀉之。虛則暴癢補之。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
實則腹皮痛瀉之。虛則癢搔補之。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
實則脊強瀉之。虛則為頭重補之。
脾大絡之別名。曰大包。
實則身盡痛瀉之。虛則百節盡皆縱補之。
凡此十五絡脈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所以別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