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闻法信愿分第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疏钞撷】 不可思议功德。释迦所赞。其义已明。他佛所赞。增此八宇。故征其义。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

【疏钞撷】 胜鬘经宝窟云。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日持。

【疏钞撷】 闻即信义。受即愿义。持即行义。

【句解】 闻即闻慧。受谓执受。即是思慧。持谓任持不忘。即修慧也。

【按】 闻思修、名三慧学。信愿行、乃净土三要素。

及闻诸佛名者。

【疏钞撷】 上六方佛名也。华严愒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 不愿生天中。而不闻佛名。”则知闻佛名大非易事。

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钞撷】 诸佛护念。令不退。阿此云无。耨多罗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觉。 前云阿鞞跋致。正此不退菩提义。但前言生彼国者。皆得不退。此言闻经闻佛。皆得不退。则不待往生彼国也。

【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顺于古不翻。此句正觉之觉字。见释于经前题中。兹略释正等。一、其智无邪曰正。无偏日等。二、等者也。合正等正觉而释。即各经中如来十号之正知义。三、以自利言。拣二乘虽觉而著空。权乘著边亦非正平等。约利他言。拣权乘虽能利他。未能怨亲平等。必以正平等心。怨观普化。方谓正等。

魏译大本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大集经云。过是以往。无量寿经亦灭。惟馀阿弥陀佛四字。广度众生。瑜伽师地论云。劫尽之时。阿弥陀佛四字。世间无能念全。或能一字。或能二字。有能念全四宇者。即为天人师。法苑珠林言。饿鬼地狱有菩萨悯之。教以念佛。皆不成声。或以佛号。写其手掌。字不能现。

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者。以其虽是佛名。亦是经体。又是真言。一句兼备数义。故其功德不可思议。宜其流传至普且悠久也。以言佛号。大慈菩萨偈曰。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古德云。持此名号。即是持一切佛名号。以言经体。经者法也。众生依法而获度脱。持此一句。便可了脱生死。视诸通宗通教者。有何逊焉。以言真言。真言本属秘密。而阿弥陀不加翻译。固含有多义生善等。实以尊重秘密。为其主因。此句真言。乃世尊金口所宣。更无伪托错讹等虞。岂非无上秘密乎。师地论云。劫尽之时。能持一二字。或念全四字。即为天人师。闻者或未必信。予谓不必劫尽之时。不必念全四字。今人果能持得一阿字。即能受用不尽。福慧齐资矣。大日经疏曰。阿字是一切教法之本。又曰。阿字是一切字︵悉昙五十字门︶之种子。作观者。以阿字为一切真言之心。将阿字布于行者之心间。名心作心。数息者。以阿字为出入息三时思维。又大日经疏中。更谓阿以本不生故。具有四用。一、有息灾用。二、一切功德具足无缺。即有增益用。三、无量过失殄灭无馀。即有降伏用。四、 更无一法出此本不生者。即有摄召用。复有释阿字之义。为菩提心、法门、无二、法界、法性、自在、法身者。研究悉昙声字者。言之尤详。难以尽举。是此一字。已备万法。况四字乎。可知师地论之语为不诳。而赞者曰万德洪名。为有由矣。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疏钞撷】 此第三重劝也。

【摘要易解】 汝等者。指舍利弗及现前大众。兼未来一切诸众生等。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钞撷】 此言信已生愿也。已愿今愿当愿。该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也。先言不退菩提。起下往生。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疏钞撷】 已愿已生。佛说经之前。已有人求生彼国而得生也。今愿今生。佛正住世时也。当愿当生。闻经以后。至今日后也。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疏钞撷】 此第四重劝也。经中反复劝闻、劝愿、劝信。约有四重。首言众生闻者。是闻依正庄严。胜妙功德之说。而发愿也。二言闻是说者。是闻一心持名。决定往生之说。而发愿也。三言闻是经者。是闻持名佛护。不退菩提之说。而信受也。四言若有信者。是总结闻已深信。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