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百日念佛自知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释律航

一 忏悔文

菩萨沙弥律航,自无量劫来,迷失本性,恒在轮回,三业六根无恶不造,五趣八难无苦不尝。善根虽发,投正教以舍家,宿习偏浓,熏三昧而枉就,矢心净域,誓出苦轮,机感不专,圣应莫显,励精进而已憾其迟,更怠缓而拟将何及?爰发恳心谨遵诫训,修般舟之愿仪,矢百日以无间,六时行道四威摄心,仰叩圆悲必垂妙应!愿深求正法,不染情尘,行与志齐,道追古圣,尽舍缘务,痛念无常,八风莫动,四誓莫移,乃至外护行人,并植深因,师僧父母,历劫亲缘,法界灵蠢,过现有情,同蒙法藏之愿光,永承弥陀之慈力,三障顿除,四土共净。以此发愿功德,回向极乐世界,消灭当前劫运,普度苦海众生。虚空可殒,我愿不灰。愿佛法僧,证明摄受。

二 百日念佛自知录

第一期‘佛七’自庚寅十一月初一日至初七日此七日为进关第一期,在此七日中,尽先酌定起居,调整身心,以及检讨用功方法。谨遵师训,将百日划分每七日为一期‘佛七’,约有十四期‘佛七’,每期加以检讨,随时纪录,呈求印证,以资改进,兹颜曰‘自知录’者,系取如人饮水温冷自知之意,故不分节次,随意记录,识者谅之。

(敬佛)一进关房,即发一愿,对于导师阿弥陀佛,出必告,入必面,饮食必先奉献,虽至一盏一果之微,亦不可忽,忽必严罚,但前三日常常忽略,犯即自责,或罚跪香,或罚叩首,求哀忏悔,至心中稍安方止,三日后已成习惯,犯时较少。

(驱魔)进关第二日,病魔即来扰乱,周身发冷,似感冒,当即发起狠心立志拜佛,口诵‘西方安乐土,接引大导师,第一大愿,阿弥陀佛’。每愿一拜三称,至四十八拜,汗出如沈,饮开水一杯,假眠片时,略觉松快,而病魔去矣!

进关发愿,夜三时起床静坐,行数息法及观想念佛,不料睡魔缠缚,未能如时而起。常于九时就寝前,用温水洗脚,就枕后数息念佛,不令杂念乘间而起,约十分钟即入睡乡,方到二时许,即清醒矣。

(念佛)进关后,发愿每次饭后必念佛壹万声,雨天在关房,晴天登关房后小山,经行立坐,各三千声,最后一千声,或行或立,不拘姿式,籍以舒畅气息。但实行三日后,觉得念佛在精不在多,若贪多,便有滑口而出心不在焉之弊。即立定志愿,每念佛一声,必须一字、一句,都咬得清清楚楚,尤其对于‘南无’及‘陀’字,须格外用力,实行后,觉得比前念佛,声声注入心中,外流者较少。

(拜佛)进关后,立定志愿,每日至少二百拜,分为三次,实行以后,觉得拜佛亦不在多,而在每拜必须身口意三业齐运,拜下以头著佛足时,尤须表出十分畏爱兼抱之至诚,方得受用,古德云:‘拜佛时如对严君,如投慈母。’洵为亲身体验之言也。

(阅经)进关后,立志专阅净土五经一论,每日定二小时。现在研究观经疏,妙宗钞,觉得一字、一句,皆与自己念佛有密切关系,方知一往研究经论,专在文字上考究,不知消归自己,结果徒增知见而已。

(读诵)进关后,立定志愿,对于净土五经,及地藏经、普门品等经,轮流读诵,此外概从割爱,以期专修。每日定为一点半钟,惟读经前,先读佛遗教经,及净行品、清净明诲各二节,以资警策而固戒体。

(静坐)进关后,立定志愿每日静坐三次,每次暂限一小时。先用数息法,旋觉数息不若忆念佛号,现在观想白毫及依正庄严等,心尚浮沉不定。

(禁语)进关后,立定志愿,百日内绝对禁语,并在佛前宣誓,乞求证明,故必要语言,概用笔问答,实行后颇觉外缘减少,庶期瞬息俯仰皆系念一佛。

(持午)进关后,发愿过午不食,藉轻贪念。实行之后,颇觉心身舒适,睡梦亦安。

第二期佛七(自十一月八日至十五日)

按般舟三昧本定三月,行人入道场,尚须若干日作前方便,今百日念佛,前一二期布置检点,乃前方便中之方便耳。故本期仍在检讨身心及用功方法。盖持名念佛法门,在事持时,方法务须研究至当,方便多门,不厌求详。若论理持则心作心是,心佛一如,有何可说?纵得消息,悉不可说,勉强说出,亦非真实,故暂从略。

(计后思前)进关迄今约十余日,外缘渐少,心无所攀。唯介尔一心,忽而涌忆前尘,倏而计及将来。远至孩提,小及芥豆,瞥尔情生,识神飞扬,毫厘系念,缠缚莫解。或预计某事将如何,或料想某人是这般的,是意疾奔马,识剧猿猴。妄心难制,举世无比!余近日深觉制心之法,唯有念佛,蕅益大师诗云:‘见色闻香皆妄念,计后思前转昧心;孤明六字全提出,百兽群中狮子音’。故对于妄念,不必理他,觉即念佛,妄自消灭。

(袪习)无始习气,俱生无明,余服官多年习气更重。进关以后,作意对治,例如衣服如法折叠,棹榻随时拂拭,电灯不用即关,饭后检点米泔,其他屑事,素日忽略,逐件留心,矫正旧习不少。

(衣食)进关后,衣须多穿,以关中冷静故。饭要少吃,以关中缺动故。

(南无)南无二字,一往滑口念出,而不深思其义。梵音南无,华言归命,尚未曲尽其义。约世俗说,如‘投入你的怀抱,把我的性命相交’,略能描写少分。进关后,特别注意南无意义。故念佛时,便觉亲爱精诚,而摄心亦易。

(三归)进关念佛,本为专修,故于课后,唱三归时,特别警策。如唱归依佛时,心中即默念归依阿弥陀佛,当愿众生,同生极乐净土。唱归依法时,默念归依念佛法门,常愿众生,无不归还此界。唱归依僧时,默念皈依清净海众,常愿众生,同为莲侣。实行以后,觉得心有确实依靠,功不唐捐。

(礼佛)平时礼佛,本作观想,进关以来,每课先礼本师释迦,头至地时,默念:‘念佛法门,希有难遇’。起时默想:‘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次礼导师弥陀,头至地时,默念:‘一向专念,万行回向’。起时默想:‘恭敬围绕,赞叹供养’。实行之后,深觉礼佛功德,河沙难喻。

(追顶念佛)念佛之法,本来由缓而快,洎至最后,加速快念。一句追一句,一声顶一声,名为追顶念佛。含义有二:一者如两军交战,身陷重围,提刀拼命,呐喊猛冲。二者如身没大海,呼号求救,竭尽气力。前者全凭自力,后者唯待他力,念佛法门,系赖弥陀接引。改追顶念佛时,默想生死大海,唯佛能救,较为亲切精实。

(观想念佛)近日静坐,略有进步,摄心观想,浮沉渐少,入坐前,先用小止观法,以数息为前方便。约三百后,即观想白毫,依慈云忏主普观直观,交互并用。以忆念白毫相光。代替佛号,停心住想,较易坚固。

(垂廉)眼对色尘,最易攀缘,进关后,色尘虽少,心仍外逸。唯两目垂廉易于摄心,试观佛菩萨相,多属端坐垂廉。吾人念佛静坐,一切时处,(上下火车及横越马路当然例外)皆宜垂廉摄心。

(发愿)近日于课后,忽发一愿:‘我现在百日念佛,专修般舟三昧,愿求佛恩加被,佛智开示,佛力提携,当令我顺利圆满成就’。我重发誓愿:‘生生世世,尽未来际,专心弘扬念佛法门,普度众生同生安养,实现人间净土,永无众苦灾难,蠢动含灵,悉得安乐。’

(回向)普皆回向,为普贤十大愿王之一,念佛行人,尤为需要。进关后,深觉正助二行互显益彰,若不回向西方,功德甚少。每次读经、礼拜、念佛,即一句一事之微,皆回向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与诸众生,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并要虔诚恳切,方有受用。

第三期佛七(自十一月十五日至廿三日)

本期方入正式预习,依般舟三昧经,一期七昼夜,不得睡眠。日中一食,合掌专念阿弥陀佛,停心注想,金容相好。可巧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前一日即发愿,在大殿上供养三宝,晚间沐浴,清净三业,是夜子时即起,礼赞三宝如法称念弥陀圣号,日中一食,一心称念,不觉饥虚。相续礼念,至夜十时,实觉力疲神散,不复能支,告罪就寝。次日三时即起,精神焕发,体力倍增,照例课诵,境界异前,心胸顿觉开展,诸识同感锐敏,不禁惊叹佛法微妙,不可思议也。本期心缘所及,随时记录如左:

(一食)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前一日发愿,圣诞日整天念佛,自子时起,至亥时止。并依般舟三昧经,持日中一食,试行结果,以愿力支持,不觉饥虚。如午膳加些面食,更无障碍。此为预习般舟法一部分的成功。

(睡眠)夜间十二时起床,至正午礼佛约三百拜,午后约二百拜,其他时间,合掌念佛,并作观想。上午精神不衰,下午稍萎,入夜后大觉勉强,几不能支。此系年老体衰或业障太重,惟求佛力加被耳。

(苦行)净土法门,以种种苦行为助缘,儒家亦以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以磨炼之。盖外来一切灾难,及种种逆境,悉皆可作空观而随顺之,惟自修上所取之苦行,须有一定之限度,若出乎范围,则为无益苦行,流入外道矣。

(失念)佛遗教经云:汝等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无诸功德。余入关后,方觉念佛法门,教人千念万念,念到临命终时,就是练习不失念也。但念字从今从心,则念佛不仅用口,还要用心。不念过未,要正念现在。倘念佛时,不具深信切愿,滑口而出,耳不闻四字宏名,心不想金身晃耀,则虽念的如钢墙铁壁一般,亦等于柏树子麻三斤耳。临命终时,毫无用处。

(观想)余一往服膺蕅益大师主张,行人持名念佛时,不劳观想,曾著论引伸其义,近在关中,预习般舟三昧,颇觉持名时,耳听佛号,固须历历分明,心于佛身相好,同时须作观想,金身光明,矗立心中,如在目前,久久方能想成。故知佛祖说法,为一期时教,应病与药,学人讵可墨守一法耶?譬如印光大师,久经亲近者,固能举念即想见其音声笑貌,而向未见面者,须阅其行传或遗像,经久薰习,闻名缘想,或可仿佛如见其人。行者念佛亦复如是。是故欲念佛忆佛,现前见佛者,须同时作观想也。

(时间空间)佛法对于时间空间,皆悉作唯识观,并无一定延促方圆之实性。余已往虽习闻是说,而未曾真实体验其理,自入关三周以来,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终日汲汲不暇,唯恐百日空过,与前年坐监时,大不相同,彼则度日如年,此则度日如秒。古德所谓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者,诚如是也。复次就空间言,关房不过一间,初入颇觉狭小,乃数日以后,觉得拜佛有佛堂,睡寐有卧室,吃饭有饭厅,读书有书房,缘境作想,仿佛有四五间之大,一人身处其中,绰绰乎有余裕矣。试观戏台不过数丈之大,忽而战场,忽而宫殿,忽而高山大海,尽世间一切所有,无所不具,作者如是作,观者如是观,都不觉其偏小局促也。古德丈室容三万二千师子座,何足异耶。噫!唯识之理,思过半矣。

(五观)进关以来,每餐必作五观,食间默想:一观,计功多少,度彼来处,则觉盘中粒粒皆从百姓血汗中来也。二观,忖己功德,全缺应供,则愧无功受禄,难消此食也。三观,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则不敢贪味。四观,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则适可而止。五观,为成道业,堪受此食,则对食感奋,自起勇猛精进之念。实行之后,道心日长,俗念日消,一往嗜美厌粗之习气,不觉不知悉皆消归于无何有之乡矣!

第四期佛七(自十一月廿三至卅日)

本期为预习般冉三昧的最后一期,回忆般舟三昧经,佛告跋陀和,略言合掌念佛,念念作见佛想。又言常念佛身卅二相,八十种好,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心眼前。又言常念去此十万亿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七日七夜,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乃至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上来云云,若无方便,易流渺茫,无从著手,因立方便,以资练习,行之数周,颇觉得力。兹特撮要纪录,以备将来参考。至于此法委细之处,则非语言文字所能尽宣,世论尚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况佛法乎?要之,标心依境,融通各义,悉宗经论,并非杜撰,此则差堪自信耳。

般舟行法(欲修般舟三昧者可参考此法也)

(甲)念佛(此项内分五段,段中又分数节,以中外数字标示之)

第一段(离念)

圆觉经云‘离幻’。起信论云‘离念’。可知吾人生死的根子,就在虚幻妄念相续。佛说净土法门,是以念佛之正念,代替妄念,念到念而无念,则业尽情空,本来面目自然现前。所谓念到无念处,心空佛亦亡。此时庶乎离念矣。凡事说之甚易。行之甚难,姑设方便,其法如下:

行者先拨捻珠,持六字宏名一千声,或行或立,可随自便,数满,长跪佛前,合掌继续念佛,想此舌根运出,耳根运入,非舌非耳,即出即入,便将自己口腔喉舌,作一个留音机想,佛声好像自轮盘中放出来,于是念的愈快,则轮盘转的愈速,约三五分钟,则身心仿佛坐在一傍,静听盘中佛声朗朗,历历分明,念者自念,听者自听,念性已与身心早脱离矣。

第二段(坐音声中听念佛)

置身心于音声中而听之,继续念佛,作佛声充满一室想,即置身心于音声中而听之,此时愈久愈妙,如天乐鸣空,云中雁语,风铃在塔,鼓鱼依更,我不责之鸣,而任其自鸣。

第三段(坐光明中听念佛)

置身心于光明中而听之,行者继续念佛,久而音中,神光圆聚,作光明遍照一室想。于是佛声佛光交织一处,身心愉快无比,几乎有手舞足蹈之乐。

第四段(佛身现前)

继续佛声佛光齐奏之下,忽思如此声光,从何而来?穷究光明来处,追到极处,惟佛有无量光,光即是佛,心眼忽见佛身,遍满虚空。自觉赢劣,心力不及,正在惊喜交集,忽得境界如下:

1、我佛慈悲,特设方便,示现丈六金身,结跏趺坐,七宝池中,胜莲花上。威德巍巍,相好光明,端正无比,庄严毕备,于是佛声更高亢入云。

2、此时心中谛观佛身,大约十声佛号,观一相好,先由上顺数:一观首无见顶相。二观眉若远山相。三观目似初月相。四观鼻如龙准相。五观两耳垂肩相。六观口如狮颊相。七观胸有卍字相。八观左手(揲印)托钵相。九观右手接引相。十观两足平满相。佛声愈朗,心观愈明。

3、复从足下,向上逆数观佛身:一观足底千幅轮相。二观手指纤长,掌现网缦相。三观胸卍放光相。四观口轮棱廓相。五观鼻孔毛不乱生相。六观耳有寿毫相。七观绀目澄清相。八观白毫宛转相。九观发绀柔美相。十观顶上圆光普照相。佛声至此改念四字,愈快愈切。

4、佛垂抚慰,作想佛先以右手摩我顶,继以左手用衣覆我身,慈祥抚慰,无微不至。忽觉如是种种,皆由我心想念因缘,则佛心即我心,佛身即我身,复将己身自顶至踵,一一比照。究竟非一非异,非自非他,个中消息,难思难议。方才了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从我心想生。果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是顺逆反覆观佛身相好,观念既成,闭目见佛,开目亦见佛,佛声戛然而出,身坐蒲团,仰观佛相,金容如笑,倍觉和蔼。遂唱回向偈,清课告终,需时三刻。

(乙)静观(静坐观想念佛也)

观念法门。本分普观及直观二种,今以静观二字统摄二种观法,而融会之,如左:

第一段(调和身息)

行者于一处,绳床西向,易观想故,表正向故。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之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肘,令左脚指与右脞齐,右脚指与左脞齐,若欲全跏,即以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叠两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直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次当闭口,唇齿方相拄著,舌向上齶。次当闭眼,方令分晰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忌动摇。

第二段(观想依正)

行者身心调和后,坐已自想,平日随所参闻,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四项成就功德庄严。一一忆念,一境一幕,神游净域,信愿具足,合生极乐。便起心生于彼想,即见七宝池中,有莲花一朵,色似黄金,大如车轮,念苞未开,已种莲因,念佛一声,花舒一瓣,当花圆开,有五百色光,来照我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莲花化生,得未曾有。此时反观四大假合之臭皮囊,方知为假我耳。作眼目开想,忽见佛与菩萨,遍满虚空,自惭嬴劣,心力不及,佛垂慈愍,特示丈六金身,威德巍巍,趺坐胜宝莲台,端正无比,两眉之间,有白毫一颗,长丈五尺,周围五寸,白如珂雪,外有八棱,右旋宛转,中则虚空,放净光明,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住念,坚固勿移,愈久愈妙,此时心眼注视,心内忆念白毫相光四字,务与气息调和,身心愉快,难以言宣。若觉模糊不清,即重想毫相一遍,便觉光明。最少须经十五分钟,再扩大观想如下:

1、先想阿弥陀佛,于彼高座,金颜巍巍,相好光明,所有境界,无不照见,如黄金山,出于海面,其中万物,悉皆隐蔽,惟见佛光,明耀显赫,有无数声闻菩萨,恭敬围绕。

2、继想阿弥陀佛,今现在彼七宝讲座,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随己所闻,悉与十二部经相合。

第三段(一境三观)

行者对于上来境界,应作空假中次第三观:

1、空观:观想以上所见,若成未成,皆由想念因缘,无实性相,所有皆空。

2、假观:上来所见,如镜中面像,如水现月影,虽然如梦如幻,而皆历历分明。

3、中观:上来种种,皆我之心性所现,所有者即是自心,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即痴,无想即泥洹,心有心无,皆名有想,尽名为痴,不见法性。

基于上述三观,方知因缘生法,即空假中,不一不异,非纵非横,不可思议。是故观心观佛,虽皆属妄境,而应知‘全真起妄,了妄即真’。佛由心生,心随佛现。心外无境,全佛即心。境外无心,全他即自也。

第四段(出观应知)

行者意欲出观时,事前应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膀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抚摩诸毛孔,令摩手冷生暖,以手揜两目,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心住,出既促顿,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僵,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燥不安。是故心欲出观,每须注意。

(丙)拜佛

谨按礼敬诸佛,为普贤十大愿王之旨,凡修行人,皆当以拜佛为忏业障,折慢憧,增智慧之不二法门。惟事属行门,各宗互异,周旋动作,多由口授。经论虽列七种礼法,而究其理致,则不过曰: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寥寥数语而已。兹参照慈云忏主所著:往生净土忏愿仪,酌定般舟行法拜佛仪规,如左:

第一段(先拜本师)

行者入道场,上香之后,先向本师释迦佛三拜。第一拜,心中默念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头至地时,默念净土法门,般舟三昧,希有难遇。起身时,默念如来常住,无有变异。第二拜,头至地时,默念三根普被,利钝咸收。第三拜,头至地时,默念恩德高深,山海难喻。至于下拜及起身之动作默念,悉如第一拜时。拜讫问讯,口称无量寿佛。一切动作,务须五体翘勤,至诚恭敬。

第二段(次拜导师)

行者拜过本师释迦,即拜导师弥陀,若依般舟三昧,除念佛之外,惟有拜佛,不修余行。故每次暂定廿四拜随礼观像如下:(先由上向下顺数)

1、观项光圆照相。2、观首无见顶相。3、观眉如远山相。4、观目似初月相。5、观两耳垂肩相。6、观鼻如龙准相。7、口如狮颊相。8、胸有卍字相。9、左手托钵相。10、观右手接引相。11、两足平满相。12、观莲花宝座相。每次起身时,即默想所注之相好,至立正刹那顷,即注视之,便觉敬爱精诚,如对严师,如见慈母,如是礼敬,功德最大。

次由下向上逆数,观法较细,可参照静观条,仍逐次观像十二拜,计一顺一逆,共廿四拜为一礼,行者可自酌体力,每次或行二礼,或行三礼,愈多愈好。但每次下拜时,须冥心少顷,默念一心顶礼,阿弥陀佛,尤要五体虔诚,精神贯注,不可勉强苟且,否则不惟功德减少,反致慢渎之咎,不可不慎也。

第三段(拜观音势至及清净海众)

行者拜弥陀礼终,即拜观音势至两位菩萨,及清净海众各三拜,礼终唱回向偈,肃静而退(般舟行法终)。

第五期佛七(自十二月初一日至初八日)

本期已入正修期,一切遵照般舟三昧经修行,尽力支持,昼夜系心一佛,不复修习余法,日中一食,减少睡眠,故约礼念境界,及眠食情形,分述于左:

(食法)自实行日中一食,并不觉得特别饥虚,一往除三餐外,尚进粉糜零食,兹因己誓愿力,及佛加被力,反不需要此物。由此足证人生不可刻离者,唯空气耳。其他食量大小,及次数多少,悉皆业力与习惯使然,未始不可矫正也。且每到正午以前,胃腹清虚,念佛更易入神,获益匪浅。

(睡眠)睡眠本为恢复体力,若体力不衰,自应依教奉行,余因年岁及业障关系,实在不能完全废除睡眠,故于昼夜二十四小时内,礼念静坐,共用十八小时。其他六小时,为食眠便利时间,佛言除睡眠者,或为一般年富体壮者说耶?魏默深居士,曾得般舟三昧,其自述经过略谓‘困极即睡,睡醒即念’。克实论之,如来观机逗教,应病与药,行者苟能立大信,断诸想,量力而行,自符佛意也。

(时间分配)将一昼一夜划分为四段时问,自子正至明相见,为第一段。自明相见至正午,为第二段。自正午至日落,为第三段。自日落至子正,为第四段。在每段时间内,施行拜佛,念佛,静坐三项功课。周而复始,无须检视时计,意志得趋专一。

(高声持)余对念佛,最喜用两种念法;一高声持,一金刚持。盖高声持,观此音声,收入心内,毫不散泆,念到得意,高亢入云,可以涤荡五阴之尘垢,观音入心,则心易专而杂念少。

每在饭后,或疲惫时行之,既可帮助消化,又能振作精神。

(金刚持)金刚持,下唇微动,口虽无声,心中仍明声朗诵,唇齿之间,绵绵密密,历历分明,沁入识田,每在礼念疲劳后行之,心安神怡,愉快无比。以上两法,近日更觉得力。

(系心一佛)上期所述般舟行法,内分礼、念、观三项。其实只是‘系心一佛’四字,统摄无遗。实行之后,觉得拜佛特别得力,心不散乱,亦不疲劳。因每次拜下时,即注想佛身一相好,及拜起时,仰面见佛,倍显净莹明彻,摄心定意,以此为最。其他念佛及静观,依法施行,觉得身口意三业,与佛连系,力量较大。

(祈祷)印光大师尝说:佛法利益,须于至诚恭敬中求之。余自本期以后,重发誓愿,每次功课之前,必礼佛祈祷,其词曰:佛说般舟三昧,开示方便,当前见佛,直趋西方,实为希有。我今依教奉行,决无毫发疑想,至心恳求,法力加被,令我摄心定意,心佛冥合,趋入弥陀愿海,获得三昧,誓愿生生世世,专心弘扬净土法门,实现人间极乐世界。

第六期佛七(自十二月初八日至十五日)

本期依照前期所定课程,均能顺利进行,由生而熟,已不感觉勉强。对于拜佛念佛静观三项,以拜佛为最得力。因拜佛时,每拜必系念佛身一相好,起落周旋,心不离佛,渐渐冥合,意稍放逸,即不中礼,觉即收回。每次约百拜,昼夜共计四次。念佛照般舟三昧行法施行,昼夜四次,随时散念,一千或二千,但不念时,妄想又起。故本期对治妄想,用种种方法,都不济事,惟有提起正念,最为有效。灵峰诗所谓:‘孤明六字全提出,百兽群中狮子音’者,真为亲证心得之言也。余为对治妄想,曾在佛前,多次祈祷,法力加持,令我摄心定意,趋入弥陀愿海。最后一次,忽然心得开明,忧虑尽消,兹将意识上所得感召分述于左:

一、不忧妄想

妄想为意地之法,果位圣人,尚难除断,何况凡夫?只要深信切愿,执持名号,毋令间断,即有妄想,亦得往生。盖开口散念,行之不休,即是深信愿切;深信愿切,即是至心信乐;至心信乐,即是弥陀四八愿中,最吃紧语。既合弥陀之愿,即报弥陀之恩。当知持名法门,功重带惑,位重横超。所以决定往生,妄想何足忧哉。

二、不求一心

小本一心不乱四字,经意只要专意持名,不被贪嗔痴等所乱。即是一心不乱。并不教人断尽妄想,方名一心不乱,若断尽妄想,判位已是大阿罗汉,千古以来,诸大祖师,能有几人到此地位。然多有往生者,全仗信愿坚固,念念不退,合佛本愿,被摄受故也。因此只期念念相继,以声束心,昼夜无间,不再希求一心,必先散念,由散渐一,自然而然,不可遽求一心,亦断不能强求一心。

三、提起正念

正念为何?即念佛是也。正念所以不能提起者,皆由意识攀缘六尘中落谢的影子,时起时落,此时若去对治妄想,则妄想外又添一妄想矣。佛言:‘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惟有提起正念,系心一佛,妄想起落,不去管他。盖真之与妄,只是一个,譬如水冻为冰,冰融为水耳。般舟经云:‘宜一念断诸想’。故消除妄想,以提起正念,为特效药。

四、并耳念佛

既提正念念佛矣,乃正念佛时,仍不免妄想纷驰者,此由心不专一故耳。心何以不专一?由耳根与意根分离,佛声由舌根运出,耳根不能运入,此由听力不强之故。若欲加强听力,惟用并耳念佛之法,并耳念佛之法者,即将两耳听力,作意并在一个耳上,试观古人射箭,今人放枪,瞄准时,悉皆闭一目,用一目,以加强目力,更觉分明,耳力亦然,两耳听力,并在一耳,则听力岂不更聪乎?余曾著文说明,今在关中用之,益觉摄心有效。

第七期佛七(自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

本期适为百日念佛之半,亟应加以检讨,而策进行。兹约念佛拜佛静观三项,分别体验如下:念佛虽较前圆转,而妄想时起,未臻动静一如也。拜佛虽较前如法,而筋骨累重,未达能所空寂也。静观虽白毫略成,而心神不定,未至止观等持也。至于感应道交,金身现前,更属恍惚渺茫,何敢妄语,甘堕阿鼻。回想此次闭关因缘,上托恩师之教导护持,下赖常住之四事供养,而竟虚掷光阴,无所成就。反身自省,虽有惭愧之心,亦萌懈怠之意。若不深自悔责,淬砺初志,难免蹉跎岁月,空负修行之名,将何以上报四恩,下慰己灵耶?故本期心意,多在自怨自艾中。撮要记录于左:

一、恒常精进

古德谓:‘学佛不难,而难于发心;发心不难,而难于勇猛;勇猛不难,而难于持久’。故无论做何事业,开始未有不励精矢勤者,及至日久,情移势迁,怠忽心生,或少得为足,或畏难苟安,世法如是,学道亦尔。余发心闭关念佛,何尝不欲克期求证,乃竟时半唐捐,倘不死尽偷心,再接再厉,势必沦堕覆辙,难遇良机,古人云:‘这著错了真成错,再想今日便不能’兴念及此,不寒而栗,今不发愤,噬脐何及?

二、勿忽小节

儒书云:‘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净土法门,亦必须日日铢积寸累,渐修顿悟。例如念佛时,勿谓一字一句之不清而忽之。拜佛时,勿谓一动一旋之失检而忽之。净观时,勿谓一意一识之放逸而忽之。何也?小病不慎,终成大眚。若自积极方面言之,则一言之妙,一行之善,皆应敏勉观摩,消归自性。佛言:‘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念,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每读地藏经,为之凛惧。故自今日起,注重小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不希瑞应

念佛见瑞应,本为修行工夫之征验,但不可少存希求之心,否则不唯无益,反起魔障。印光大师云:‘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境斯映,芸芸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行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破坏净心’。余素服膺此文,今在关中,更觉为金石之言,故从此只图耕耘,不问收获。

四、不畏邪魔

魔由心生,亦由心灭。余尝自惭工夫太浅,不够起魔程度,近日忽得耳鸣之症,昼夜耳边如无数蝉鸣,唧唧不休,走笔白师,答谓:‘念佛太急,心火上炎,或致魔境发现,不必睬他’。余除遵嘱疗养外,同时转念,此唧唧之声,如作天乐鸣空想,或作佛声浩浩想,讵不有益修行乎?不料在一转念间,则视为喧扰可厌者,立时化为轻清悦耳矣。古人有点石成金之论,余何敢妄诩,惟知宝王三昧,十大碍行,诚于修行,有大裨益也。

第八期佛七(自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

本期为正修最后的一期。理应加以切实检讨。余抚心自问,以衰残之躯,发愿闭关,修行般舟三昧,日中一食,减少睡眠,不分昼夜,拜佛、念佛、静观,绝不少存些许偷闲苟安之心。按事相上说,非无进步,但未至精纯。非不勤苦,但未露真诚。归纳一句话:可谓进而未精,勤而不诚。何以言之?一面礼佛念佛,一面私心滔滔,妄想憧憧,所以心不专一,渺无感通也。究竟如何才为精诚?先就世谛言之:荆轲入秦,长虹贯日。李广射虎,箭穿没镞,可见至诚虽然无相,若极其所至,金石为之开,天地为之变。若就佛法言之:释迦如来,六年苦行,一麦一饭,睹明星而悟大道。周利槃陀迦,日念笤帚二字,积感通而证圣果。悉皆精诚之榜样也。我为具缚凡夫,何敢妄自比拟,惟生在末法,尚知修行,已属多生善根。但习染世缘过深,无始无明,俱生倒惑。古人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由此知爱为生死的根本,今日念佛,为了生死,而生死根本的爱若不斩断,则念佛是面皮,爱欲是主宰,所以念佛在一边念,爱根在一边长,纵使念到临命终时,依然随业轮转,脱一皮袋,换一皮袋,出一胞胎,入一胞胎。原来所念之佛,与生死毫无相关。若谓念佛无灵,岂非谤法。我于是得一结论:若欲真实修行,必须竭尽精诚;若欲表现精诚,必须真为生死;若欲真了生死,必须斩断爱欲。然则爱欲何以断乎?古德尝有轻爱莫如一念,一念莫如轻爱之说。问者笑为模棱两可,而不知二者实在互相关联。我曾亲自体验,当奉师命考虑出家时,若非三月加工念佛,即不能坚决实行,今既为僧,又发愿闭关念佛,还有何爱欲不能放下—妻室子女,随缘聚散,各奔前程。名利权位,过眼皆空,味同嚼腊—但默察妄想所由起,皆系过去六尘落谢影子,在识田里作怪,本生尚尔,况多生乎?今欲以寥寥数月念佛之心,伏断多生多劫之尘劳,何啻杯水车薪,所以念佛时,踏实如香象渡河,摆脱似羚羊挂角。拜佛时,竭诚拟倾倒金山,哀恋几稽颡泣血。乃瞥尔情生,滔滔私心,憧憧妄想,依然如故也!是故从今日起,必须将万缘放下,视此身为已死之身,关房为一壤之冢,昼夜六时,别无系念,惟念阿弥陀佛,为我惟一依怙之人。极乐世界,为我最后归宿处。上托诸佛菩萨护念,下赖师友知识指教,竭尽内心精诚,勿贪表面好看,关期转瞬告终,用何告慰檀信?检讨未竟,悲从中来,涕泪沾巾。咄哉男子!无惭无愧,胡颜赘述?

第九期佛七(自民国四十年正月初一至初八)

本期为加行期第一周,所以改订课目,以念佛为主要正行,其余拜佛静观为辅助正行,俾得一心念佛,不疲劳,不偏枯,趋入般舟三昧,故以时间计,则十分之八为念佛时间,拜佛静观,不过占十分之二。其实正在拜佛或静观时,六字宏名,丈六金身,亦朗朗炳炳在唇齿心眼间也。兹为修行方便,提出几个口号,以资警醒,纪录于左:

一、老实念佛

印光祖师云:‘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里听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处,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听,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素,其他看经亦然’。余反省自己念佛最大的毛病,就在念佛时,不老老实实的,一直念下去,胡出主意,妄想纷驰,若如印老所说,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则妄想自然减少,正念容易归一,自今以后,痛改前非,以老实念佛为圭臬。

二、一心念佛

此次正修期满,恳请慈老恩师开示,蒙答‘一心念佛,耳中只听得佛声,即是三昧现前,其他瑞应听其自然,所谓在我不在他’。余掩关念佛后,虽无存心希求瑞应,而瑞应的影子,有时映演于心目之间,以致念佛不真切,更不能一心。今蒙开示:‘一心念佛’四字,不啻预门一针,脑后一锤,乍闻之下,汗流浃背,深愧一往念佛,所以不能一心者,皆由佛号内夹杂种种妄想,及瑞应影子,甚至名闻利养,亦在其中,可耻孰甚。自今以后,服膺师训,以‘一心念佛’四字,作座右铭,果能念佛于喧闹时处而一其心,遇喜怒时而一其心,以及饥寒、病痛、疲劳、一切逆境、而皆一其心。则何患三昧不成耶?

三、长跪合掌

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和尚,一入佛堂,即长跪念佛,不至力竭不止。其集记般舟三昧经云:‘于道场中,昼夜束心相续,专心念阿弥陀佛,心与声相续,唯坐唯立,七日之间,不得睡眠,亦不须依时礼诵,数珠亦不须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见佛想’。按初学念佛,必须念珠记数以策精进。至念熟之后,果能心不离佛,不记数亦可。尤其入般舟三昧道场,行人口中念佛,心中作观,实无再捉数珠之必要。余自入加行期后,即合掌念佛,每次功课,最初诵经(阿弥陀经)及最后回向,悉皆长跪佛前,以表虔诚。

四、发露忏悔

余自入加行期,实实觉悟,从无始世来,无明所覆,颠倒迷惑,而由六根三业,行不善法,广造五无间,及一切重罪,无量无边,若不切实发露忏悔,决不能承受佛法。故每日四次,在佛前至诚忏悔,除过去不忆外,凡今生三业罪行,能记忆者无不尽量发露,毕竟清净后,重发誓愿,自今以后,生生世世,专心弘扬念佛法门,实现人间净土云云,大事未明,不泪不止。

第十期佛七(自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

按般舟三昧,注重事持,故自入道场后,一心持名,兼行观想,全力注重事持,而理持上甚少谈及,惟事持之极,自然由忆念而达体究,所谓从兹而万虑咸休,究极乎一心不乱也。因此本期修行,渐由事持而进入理持。自来净宗大德,关于理持论说,几乎汗牛充栋,而最扼要精详者,首推莲池、蕅益、大佑三家,其他大都择焉不精,语焉不详。故特以三家为借镜,一一体会,消归自心。莲池云:‘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对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诠显无遗,与经所言,‘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卅二相,八十种好。’正相吻合。盖理持至极,真到能所两忘,心佛一如时,方知心佛众生一体,方能中流两岸不居也。故特将莲池等三家阐发,由理持而达理一心之谠论,撮要摘录,并附管见,就正有道,以备参考。

一、弥陀疏钞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云:理一心者,如前体究,获自本心,故名一心。于中复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离于四句,唯一心故。此纯理观,不专事相,观力成就,名理一心。

又云: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义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是智外无如。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是如外无智。非如非智、故唯一心。二即寂照难思,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泯;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可名状,故唯一心。斯则能所情消,有无见尽,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为杂乱,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

二、弥陀要解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云: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又云,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更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

三、弥陀略解

大佑大师在弥陀略解中云:理一心者,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皆无自性,虽本来空寂,而感应道交,如镜花水月,任运显益,当处皆空,全体即假,二边叵得,中道不存,三谛圆融,绝思绝议。

附陈管见

谨按上来三大师关于理一心之秘藏,阐发精详,冥合佛旨,如日中天,如月正圆。所谓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也。行者果能由此深思谛察,复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经义,则可得以下之悟入:一者众生与佛,本性无二无别,只以众生不守自性,为尘劳所污,习染所蔽,致迷悟攸殊,生佛迥别。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非教人识自本心,明见佛性,是心是佛,离心非佛耳。故先修后悟者为事持,果能至一心不乱,则事一心者而亦理一心矣。先悟后修者为理持,果能持至一心不乱,则理一心者而亦事一心矣。二持固不可偏废,但中根之士,必先由事持而渐达理持,所谓事有挟理之功也。二者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故念佛之念为正念,寿昌大师云:‘念佛心即是佛’。由此证知佛由心生,心随佛显,心外有佛乎?全佛即心也。佛外有心乎?全他即自也。故理持之极,则心佛一如自他不二之旨,恍然明白,何用解释。三者我是佛心内之众生,佛是我心本具之佛。今我以佛心内之众生,念众生心内之佛,岂有众生心内之佛,不应佛心内之众生耶?如是反覆推敲,则不期理一心而自然理一心矣。妙宗钞云:‘应佛显,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旨哉言乎!可为三大师诠论理持的真正注脚矣,苟明乎此,方可与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第十一期佛七(自正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

本期为加行第三周,将礼诵静观,悉皆消纳于念佛之中,心中观佛,口中念佛,耳中听佛,步步加紧,一心体验丈六金身,在心眼前,放白毫相光,闭目宛然,般舟三昧,略见端倪。于是向闻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旨,稍有省悟。复遍阅诸家诠注,更觉亲切,其中仍以莲池、蕅益、大佑三家为最精详。兹为便于参考起见,特录其三家论说序例,并附管见,以为修般舟者参考。

三大师论说

一、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说序中云:盖由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又云:是则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以不离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禅故。彼执禅而谤净土,是谤自本心也,是谤佛也,是自谤其禅也,亦弗思而已矣。

二、蕅益大师示众云: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二语,世争传之,不知以何为心性也。夫性非道理,无所不统,故十劫久成之导师不在性外。心非缘影,无所不具,故十万亿刹之极乐,实在心中。惟弥陀即自性弥陀,所以不可不念。净土即唯心净土,所以不可不生。上自文殊、普贤、马鸣、龙树、天亲,下至蜎飞蠕动,羽族毛群,唯此一事。此事第一要信得极,二要时时发愿,三要念佛工夫不间。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虽聪明伶俐,亦不生也。其有谤此,皆即谤三世诸佛菩萨。毗卢顶上,翻为阿鼻最下层矣,哀哉!

三、大佑大师弥陀略解序中云: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又曰:了唯心之本具,亿刹非遥;知大愿之可凭,三祇横截。

附陈管见

谨按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二语,久为千古淆伪公案者,因达摩西来后,禅家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头禅,而不知唯心自性二语,原系古人恐学者高瞻圣境,不敢承当,特为亲切言之,以见人人有分。乃后人又因此误会,以为但净其心,极乐不离当处,何必求生西方;但了自性,弥陀原非别人,无须另念弥陀。说土说佛,纯是寓言。则毫厘之差,天地悬隔。遂令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之结晶,无问自说大畅本怀之心要,拨置于虚无缥缈之乡,岂非大囧琺魔殃耶?是故余在拙著持名念佛四大要领中,曾加以说明,兹摘录于下:‘极乐世界,为依报国土之名,确有其地,决非寓言的乌托邦;阿弥陀佛,为正报教主之号,实有其人,绝非权现的幻化人。乃至行人须从者里信入,方能脚踏实地,老实念佛。倘有人以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见告者,应即当下体会:净土虽为唯心之净土,而确有可到之地。弥陀虽为自性之弥陀,而实有可见之人’。盖唯心之心,系指妙觉明心,则尽十方虚空,以及山河大地,皆吾真心所现,又何止一极乐世界,故谓唯心净土。自性之性,即指妙真如性,则三世诸佛,皆同此一性,又何限阿弥陀佛,故谓自性弥陀。今人妄认四大假合为自身相,遂以六尘缘影为唯心,以虚幻妄识为自性,复起颠倒迷惑,以此为净土,拨无净土。以此为弥陀,否认弥陀。此之谓妄中生妄,迷头认影,岂不可哀悯也哉!

腰痛经过

本期内忽发腰疼之症,颇堪记载。原由加紧念佛,常行立念,有时心佛冥合,愈念愈切,竟忘时长,忽觉中气不接,腰部木软,前三日有此现象,以为般舟行法,勿念身、勿念病、遂置之。不料十九日上午,正在立念时,忽觉腰部剧疼,立时不能俯仰,亦不能转动,飞柬白师,蒙答:‘用力过度,身心疲倦,万缘放下,睡下休息。勿被病转,转得病魔,最后一关,功德圆满’。余遂伏枕静养,幸心中无甚痛苦,尚可了了默念佛号。承当家师,及诸同学,多方调护,三日后腰疼痛稍止。此一事实,固属余个人不善用工所致,然自古行百里者半九十,况修行如登山,将到峰顶,谨防倾跌,又非禅家所谓大死一番者可比。故特详叙颠末,以为后之修般舟者鉴,并以志吾过。

第十二期佛七(自正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

本期为加行最末一周,加紧念佛,不给妄想留一刹那空隙。按般舟三昧经言:正念佛时,若立,即立念一万二万。若坐,即坐念一万二万。并未限定一日念若干声,惟古来净宗大德,有以昼夜弥陀十万声为日课者,心窃慕之,故本期念佛,期以昼夜十万为标准。乃实行数日,往往念到七万,即力不能支,于是重发誓愿,夜三时即起念佛,及到下午九时休息,统计才够八万声。又发誓愿,夜二时即起床念佛,最后计数,仍仅九万声,不禁深自忏悔,业障太重,如此事持,倘不能及格,安能克期求证。就寝后,默念佛号,不到二时,即起念佛,下午九时以前,已满足十万之数,聊以自慰。莲池大师,对永明和尚自行录,昼夜弥陀十万声之评论,若限定昼夜念佛十万声,必系念四字宏名,不念南无两字,或者饮食便利默念数目,亦记算在内。否则睡眠时间太少,恐难持久云云。可见无论何事,言之匪艰,行之维艰,若非亲自实验一番,决不真知其中甘苦。净宗学人,谓予不信,请虚其心,平其气,将阿弥陀佛四字宏名,一字一句,出口入耳,捻珠记数,实行一日,方知此中况味也。

复次般舟三昧道场,佛定九十日,故正式修行,即以此期为终。关期原定百日,故到农历二月初十日圆满出关。但以后十日,只检点经过,不复记录。故本期设为问答方式,以便统摄众义,较易说明,留为异日参考,并希就正有道,广结法缘。

一、问:般舟三昧定义为何?

答:般舟二字,系梵音,三昧为正定。此云十方诸佛悉在前立,故名定意法。又名菩萨超众行。

二、问:般舟三昧要旨为何?

答:般舟要旨,为宜一念,断诸想,立定信,勿狐疑,精进行,勿懈怠。其他六十四个勿念云云,皆明此旨。

三、问:般舟三昧经,与小本阿弥陀经不同之点何在?

答:二经不同之点有四:一、小本只言七日求证,般舟则以七日为一期,可继续至三月。二、小本只言一心不乱,般舟则言种种方便。三、小本只言执持名号,般舟则兼重观想。四、小本只言临终佛来接引,般舟则许现前见佛。

四、问:若已修般舟三昧,则小本七日持名,还须修行否?

答:佛为普被三根,特为拈出持名念佛一法,利钝咸收,大畅本怀。故一般人修行,应以阿弥陀经为圭臬,深信切愿力行念佛。若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须修般舟三昧,果能现前见佛,一生了办,临终则稳取金台,品位登高。二经相辅益彰,讵可偏废。

五、问:自知录内般舟行法,用意何在?

答:按善导大师,集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功德法门,所载般舟道场念佛三昧,只言有三昧,名定意法,学者常当守习持,不得复随余法,亦不须依时礼诵,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见佛想云云。其言简略,恐初行人,无法著手,故参酌经意,暂定行法,一为练习耳根听佛声;一为摄住意根作观想。盖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大势至菩萨圆通名言。但系指修行的成果,非下手的功夫。佛以六根为六贼,贼众则难一网就擒,故擒贼先擒王,先利用耳根,将号为心王的意根,刻刻观察,紧紧制服,其他诸根,不难俯首听命矣。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脱是也。此方人,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般舟行法,为制服耳意二根,特设种种方便,以资练习。若已纯熟,即不须用,经言如筏喻者,学者安可拘泥。

六、问:般舟三昧,特为各人自修,抑为大众共修?

答:按经文有自修及共修两种指示,经云:‘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此自修也。善导大师集记入般舟道场法云:‘行者等,自量家业轻重,于此时中,入净行道,乃至于道场中,不得交头窃语’,此共修也。总之,般舟三昧,自修共修均可,但皆须依法修行:一食长斋,减除睡眠,一切净戒,坚守勿犯,方可感应道交,获睹弥陀相好也。

七、问:自知录内,一再强调忏悔发愿其义安在?

答:一切万法,唯心所造,亦唯心所具,吾人与佛,心性本同,后来迷悟悬隔者,皆由心为业障,若不忏悔宿业,息止贪等,则何由感通诸佛,故必须时时痛自发露忏悔,罪性本空,毕竟清净,方可与佛日近也。复次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学道通途,况净土三资粮,愿为信行之枢纽,故发愿者,即发菩提心也。佛以大愿接引众生,我以大愿入佛知见,两愿相遇,如磁吸铁,三昧不难现前矣。

八、问:弥陀以名号接引众生,故执持名号,即可往生,般舟为何兼重观想?

答:持名观想二法门,不可偏废。经云:‘佛言:四众于此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其国?阿弥陀佛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佛言专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卅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菩萨僧中说法’。由上来经文观之,持名专念,固属必要。若欲般舟三昧现前,则必须观想相好。此善导大师,所以特别集记观念功德法门欤!

九、问:般舟意义既为诸佛现前,究须具何因缘?又见佛后作何思维?是否幻觉?

答:见佛须具三种因缘:一佛力、二法力、三善根力。经云:‘佛言得见彼佛,有三因缘,何者为三?一者缘此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缘故,即得明见彼佛如来’。可知般舟三昧,须具佛力法力及善根力,三者缺一不可也。行人见佛后,应作思维,如经所言:‘今此佛者,从何而来?而我是身,复从何出?观彼如来,既无来处,亦无去处,我身亦尔,本无出趣,岂有转还’。可知一切瑞应,悉由自心,不可思议。复应作如是思维:‘今此三界,唯此心有,何以故?随彼心念,还自见心。今我见佛,我心作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来,我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知心,心不见心。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槃。诸法不真,思想缘起,所思既灭,能想亦空’。上来经文,说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圆融洞彻,非佛亲证,何由了知。总之心佛一如,见佛即是见心,知礼大师所谓‘应佛显,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足以尽之矣。是知行人只要一心,自能感通诸佛,一切境界,悉如台宗一境三谛,即空假中,不容拟议,吾人由此应知,全真起妄,了妄即真也。安可漫以虚妄幻觉等闲视之哉!

十、问:汝闭关百日,专修般舟三昧,可谓勤矣,究竟见何境界,可否相告?

答:境界是有,但未见佛。若仅以此相告必疑遵佛训敕,保守秘密。今试言所见境界,以资印正。

余当课程将终,必行追顶念佛,一句追一句,一声顶一声,愈念愈切,愈持愈速,念到气尽力竭,戛然而止,此时前际已断,后际未生,中流不住,佛与圣众,概归消灭,唯见一片光明而已。此等境界,几乎身心内脱,世界外遗,清净本体,瞥尔显露,可惜电光石火,一闪即过,我见境界,如是而已。事后思维,方知吾人本自无量光明中来,将来还归无量光明中去,所以者何?实由本性光明,与佛同体,原无边际,任运不隔,弥陀现前,特因无始一念不觉,顿起无明,故不见耳。今以即心即佛而去念佛,念到能所两忘,心佛一如,真体乍露,复见光明。此境非自外得,全为自心显现,何足异耶?吾于此证得三个决定义:

一、念佛决定可以见佛。

二、有愿决定可以往生。

三、往生决定不退一生成佛。

结论(又名知恩报恩)并序

诸位仁者,今天为律航百日闭关念佛圆满,驾临随喜,实令律航感愧交集。一则感激诸位为法心热,不辞劳苦,不惜光阴。一则惭愧自己空负修行之名,毫无所得。诸位仁者一定想问律航三个月修行般舟三昧的经过,我先作个简单的报告:第一个月感觉到妄想纷腾,心猿意马,实在难制,可谓身在关中,心逸关外。第二个月感觉宿业深重,就今生来说,举足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经云:‘假令一人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亦不能容’。今日方知此言不虚。第三个月,感觉四恩重大,若无父母,则身从何来?昊天罔极,难报万一。若无佛,则慧命何保?生死怎了?头出头没,永无出期。这两重恩,人人共同,不必细说,现就师友的恩来讲:律航五十岁方闻佛法,蒙上心下道法师传授三皈五戒,得知佛法门径。来台以后,蒙慈老法师剃度,出家为僧,得以专修净土法门,方知念佛为真正了脱生死的捷径。其他师友,如夏莲居、李炳南、董正之、韩慧达、许梁公诸位居士,指导薰习,受益甚多。试抚心一想,若无诸位师友,则今日之我,背觉合尘,真不堪设想了。师友们恩德,是人人易知,至于国土之恩,向不大注意,关内细想,若无国家,则亡国奴无资格来学佛。若无台湾,则无处托身。若无静修院,则无处闭关。即就关期内,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供养,那一样不是施主的血汗,自当家师以及护关诸师,天天双手捧饭、送水,如供佛祖,如待大宾,真令我时时感觉‘常住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四句偈,实在一点也不错。

这四恩既然知道了,究竟怎样报答呢?我现在业已为僧,只以‘上求下化’四个字作标准,图报四恩。从今以后,永久保持关中缄默态度,系心一佛,远离人我是非的虚幻纷扰。为识取本有的妙觉明心,唯抱定一句阿弥陀,作为自己命根。以此自利,亦以此利他。从今生尽未来际,专心弘扬念佛法门,助佛宣化,期现人间净土,聊报四恩于万一。区区此心,三宝证明,尚乞诸位大德,慈悲指教。

附录一 结论序

民国四十年,岁在辛卯,农历二月初十日,百日念佛圆满,是日上午十时,举行开关典礼,天气一如闭关时,久雨乍晴,佛法真不可思议。各界善信远道来院随喜者甚众,人人皆大欢喜,届时仍由慈老院长主持开关,达心玄光两位住持,领众执香,进关迎请,随同大众到大殿上供礼佛讫,遵主席命,即席报告三月关内经过,并以此作本录结论,与缘起同例云。

附录二 出关前五分钟口占一偈

百日恍如一刹那,一念万年又何谓。

竖穷横遍讵生灭,随缘不变自家会。

西方主伴一念中,我心亦在依正内。

两镜交光恰互照,十世古今此三昧。

(全文完)

律航法师遗著第一辑校勘后记

钟石磐

律老与余同为慈航菩萨弟子,彼往生已十周年,遗著甚多,今由其门人广化法师搜集‘百日念佛自知录与念佛入门白话解’合刊为遗著第一辑,因手民多误,承寄稿嘱为校勘,乃得重读两书,余与律老真是有缘。

律老初皈心道法师,即修净土法门(心道法师卅七年来赣,余曾为其护法。),甫出家,便行般舟三昧,勇猛精进,且发愿世世弘扬念佛法门,助佛宣化,期现人间净土。因知律老临终瑞现,决定往生乐邦,见佛闻法成就佛果后,必将乘愿再来无疑。

律老修净颇多创见,自知录中,对如何始能使念佛如法而心佛合一,言之异常详尽,凡念佛行者,只需依之而行,得免摸索之苦,是此录不仅可为修般舟三昧之参考,即打念佛七以及日常早晚念佛功课,亦无不可供作参考也。

夏莲居居士校无量寿经粗竣题三偈

传译独多来最先。自汉迄宋凡十二译,五年读校亦前缘。慈尊加被成斯本。遍放神光照大千。此是净宗第一经。详赅圆顿括三乘。若非夙植福兼慧。虽欲暂闻亦不能。此事本来也太奇。顿教一念 越三祇。佛云难信诚难信。万亿人中一二知。

听佛轩课余宴坐二首

踏破疑城信愿专。个中甘苦未须传。几回饮逸脱疆马。一线孤牵上水船。病久确知念佛好。魔多反使道心坚。迷云障雾重重过。瞥见澄潭月影圆。

坐阅空花又一年。唯期寡过厌谈玄。每将妄习从心洗。渐觉佛声逐念圆。动静相依清净戒。根尘齐摄宝王禅。乐邦苦海历然在。何去何从莫问天。

经行

少壮俄顷老病侵。几人未老惜分阴。乐邦路稳牵谁走。世道歧多听自寻。幸有一长唯念佛。了无可说且欢心。空堂叉手经行久。忘却秋宵月满林。

静观

此心何用乞人安、一念回光万境闲。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梦中知梦未离梦。观物达观尚有观。蜡味谁真尝透者。说来容易验时难。

莲公师伯所会大经。家君既为作序。复遣愚姊妹北来。就学师门。序尾尚有余幅。节录师伯著作于此。以志归仰。

弟子 葛明 锦明敬识

无量寿经合赞

欲修净业者必读此经,因其为净宗诸经纲要故,非读不能深入故,读之能得总持故。已修净业者,不可不读此经,因其于世出世间因果苦乐详赅无遗故,非熟读不能坚正信故,又于极乐依正修持法式非读此不易明了故。

习禅者须读此经,因此法门即无上深妙禅故,弥陀即自性故,净土即惟心故,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故。又即净即禅故。净外无禅故。不信净土即不信禅故。亦即不信自心故。

学密者须读此经,因自经首上师说法,入灌顶阶受菩提记,以迄道场庄严,本尊放光,全部具足四种曼陀罗故,又密严不离极乐故。

宗贤首者不可不读此经,因诸大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处处导归极乐故,纯显理事无碍故,又即小本华严故,极乐即华藏故。

宗天台者不可不读此经,因随文虔诵止观已具,不历次第自在圆顿门中故,即境即心故,会三归一故,又即法华所谓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

宗法相者不可不读此经,因极乐依正即法相故,信愿持名是唯识故,由愿生而悟无生,由依他而证圆实故,入有得空,转识成智故。

已持小本者再读此经,顿觉心地开朗,读此经再持小本,更见简妙精切,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

读观经者再读此经,益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因其于出世三福阐发更详故,又日观水观乃至宝树菩萨佛观,较之观经简要易修故。

未信佛者不可不读此经,以此经能起正信故,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故,一染识田永为道种故,能读此经即不信佛亦不失为善人故。

喜文字者不可不读此经,因此经皆汉魏唐宋原文,雅洁简练故,熟读能悟作文方法故,能使文境高妙故,又由文字般若以起观照,能达实相故。

向大乘者必读此经,因经中云如说修行,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无量亿菩萨,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故,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故。

学儒者不可不读此经,因一向专念,即是诚意正心故,发菩提心,方能明德亲民故,同生极乐,方可谓之止于至善故,举凡易之寂感,书之精一,礼之毋不敬,诗之思勿邪,皆在此经之内故。

无论治军从政求学经商,皆不可不读此经,因其能对治贪嗔痴故,消业去习故,增福开慧故,能矫正人心移风易俗故,能消灾化劫使国运昌隆世界平安故,是即无尽宝藏故。

无论僧俗男女,皆不可不读此经,因其普被三根故,能治众病故,拔苦与乐故,是破暗之明灯,业海之慈航故,实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故,是以十方诸佛同赞故。

普劝读诵无量寿经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佛说种种法门,无非叫人离妄证真。而读诵经典是逐妄要诀,浅可消业增福,深能断惑证真。

净土法门,稀有难逢;时值末法,九界众生离此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而无量寿经乃净土群经之首,故读诵亦以此经为殊胜。

读诵经典是修行的重要一环,也是成就戒定慧的重要法门,古今大德莫不重视。因为唯有熟谙经典,方能依教修行,方免盲修瞎练。

但是读诵必须至诚恳切,方获实益。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读诵则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憶栖老法师,推崇本经为第一经,鼓励早晚读诵。能日日涵泳净土,则净业易成。。一再强调,若能读诵三千遍,依教奉行,保证往生。若日日读诵后,即有殊胜利益之感应。如智慧豁开,久病忽愈,事业顺遂……种种诚难思议。果能受持读诵,如说修行,不但拔将来之苦果,实已获现前之福利。非真修净业者,不觉其妙;非曾涉教海者,莫窥其深。

附注一:夏莲居居士会集,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系由律航法师携来台湾,台中李炳南居士曾在台宣讲。

附注二:律航法师遗著‘念佛入门白话解、百日念佛自知录’此书,宜再三细读品味,定能获益匪浅。

附注三:增录夏莲居居士传人—黄念祖居士之‘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讲演文中片段,请参考。黄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于美国华府佛教会讲演片段。

不具正信,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有信有愿当然会持名,具足资粮当然就可以往生了。反之,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重要,这是往生的关键。不具正信的话,你虽然念怫,不能往生,来生就会生到富贵人家,生到富贵家里就会造恶,造恶以后,再下一生就要入地狱。这个话很让我们震动。所以你修行不彻底,跟那个十恶不赦的恶人的结果,只是差一步。作恶的人的结果,这一生完了之后马上入地狱。我们没有作恶,我们也念佛,但是没有解决问题,我们来生富贵,富贵之后就要作恶,作恶之后,死了入地狱。作恶的人比我们先到一步,念佛不彻底的人后到一步,晚到一步,入地狱是同样的。结果很悬殊了,所以这个正信非常重要。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圆摄万类。最上的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行愿品》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安乐刹就是极乐国)这是普贤菩萨所发求生西方净土的愿。文殊菩萨,大智文殊把这七言偈改成五言:‘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大智的文殊,大行的普贤都以往生极乐为志愿。所以对至高无上的上根也不屈才。再下呀!不但五逆十恶都能往生,连动物,连地狱中的众生都能往生。动物往生,我要举夏老师的例子,他在闭关的时候,成天绕佛念佛,绕了佛之后坐下来念,念了之后穿上鞋下去绕,后发现有一个老鼠,在老居士绕佛时就跟著绕,等老居士坐到座位上,盘腿一坐,两只鞋就放下去了,是两只很大的鞋,那老鼠就坐在两只鞋当中,它也端坐。等到起立绕佛,这个老鼠又跟著他绕,成为常规,天天如是。可是有一天先师起来了,一看那只老鼠没有动,碰一碰老鼠还不动,再一看,老鼠端坐死去。这只老鼠,它能跟著人绕佛,跟著人坐下来,人起来它又跟,最后就安然在两只鞋中间坐化了。至于它是否会念佛?无从证明,但它能在关房中,紧跟先师同坐同绕,最后安然坐化,决定是深入净土法门。还有经上说的,地狱的众生,只要他肯念阿弥陀佛,在他业障消除的时候,在刚出地狱的一刹那,就成就清凉华菩萨。所以统收万类,这个法门十分殊胜。

有人喜欢以上根自居,认为念佛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都能用的法,他就有点不甘心。我就举一个比方,这个傻子照相机,傻子都会用,那么这个傻子照相机傻不傻呀?傻子都会用,正证明这个照相机十分高级。所以才这样简便,只要按一下就成功嘛!不能因为傻子也会用,就说设计制造这个机器的,都是傻瓜呀!正因为傻子也会用,说明设计制造的人十分聪明。下根、五逆十恶、动物、地狱中的众生都可以得度哇!正证明这个法门十分殊胜。

福建谢秀 居士。他是福建福安县人,十七岁嫁到郑家,生活很苦,靠她做手工补助家用,生三男二女。她虽不识文字,可是天性纯和,很懂道理,不幸长子在二十九岁病故,紧接丈夫也死了,次子月明又得重病。月明在病中梦见观音菩萨领他看地狱,醒了之后他就发心学佛,因为真见到地狱,自然就好好的念佛了,疯也就好了。后来这位母亲觉得我的孩子比我年岁轻,他还能这么用功,我这个作母亲的人不能落后,她也就用功了,让孩子带她去皈依。于是摆脱家务,做起在家人穿的法衣,长斋念佛,一直很用功。七十八岁,她一天念八万佛号,达到不念而念。一九八三年,她已八十八岁,临终前八日对她的孙媳说,我已经见佛了,我就要往生了,我不吃饭了,你不要给我送饭了。她孙媳就不做饭了,这以后就八天都不吃饭,昼夜跏趺坐,搭著衣,念佛不断。念到第八天,她就说西方三圣来接引,并说,佛的白毫光那个殊胜没法形容了,她就合掌念佛坐化。遗体拍了照片,端坐,搭著衣一点儿不乱,面貌非常慈祥,就是活人里头也少见。火化时,在场的人都闻到异香,并捡到坚固子三十多粒,远近赞叹。谢老居士是一个穷苦的文盲,正是一般人所轻视的愚夫愚妇,斋公斋婆,可是她完成了那些自命为上根利智、佛学权威们所做不到的事。至于不信的人对于她见佛见光,死后烧出坚固子,放香等可以否定,可怀疑。但有一件事情否定不了,她八天不吃饭,八天不断地念佛,死后仍然端坐,你能否定吗?不信,你要否定,你自己试一试,你拿两天不吃饭,你念两天,你看行不行?这你否定不了嘛!

净土法门‘十方如来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可见信愿持名这个妙法乃是如来大光明藏所流现,所以能给一切众生以最坚固、最长久,最彻底,最究竟,最圆满,最真实的大安乐。末后祝愿:‘普愿见闻者,皆得大安乐,具足信愿行,同生极乐国。’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