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一八 石虎父子、冉闵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石勒于晋咸和八年(333年)去世,年六十岁。从进据襄国起算,共二十二年;从称赵王起算,在位计十五年。他虽不免有些横暴,如姐夫张越偶因言语得罪,便命力士把他先打断了腿而后杀死;谋士徐光因态度傲慢,竟连家属也被囚禁了一阵,然而总的讲来,他还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优秀领袖人物。

他统一了北方绝大部分地方后,又逐步南进,曾两次攻占襄阳,并从海道进兵,攻掠南沙(今江苏常熟西北)、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武进。如果天假以年,石勒是不会满足于只当北朝皇帝的。然而他在灭亡前赵后,只过了两年多便死了,而且身死之后,国内便出现了问题,一个商纣王式的人物夺得了帝位,于是,后赵将在短期内灭亡的趋势,便无法逆转了。

石虎是石勒的侄子,也是他部下最重要的将领。从第十三篇中,读者可以看到,后赵用兵,常以石虎为主帅。石勒早年与母亲王氏失散,刘琨想争取石勒,找到了王氏和石虎,并送到石勒军中。石勒知道这个少年性格残忍,但是喜欢他能打仗,对他极为倚重,一直封到中山王。

石虎带兵时,攻破城池就大肆屠杀。石勒有没有禁阻或劝诫呢?史籍上找不到有关记录。从他一贯如此来看,想来是没有受到禁阻劝诫,那也就是石勒的不是了。

石虎自以为功高盖世,又是嫡亲侄儿,预计石勒身后,帝位一定是自己的。但是石勒即位时,宣布立儿子石弘为太子,石宏为大单于。他的期望完全落空,便顿起歹念,对儿子石邃说:“等主上晏驾之后,决不让他们留一个活口!”

石勒身后会出乱子,程遐、徐光都料到了,而且都同石勒讲了,但石勒本人却似乎闻而未闻。

太子石弘是个文绉绉的读书人。有一次,石勒对徐光说:“大雅(石弘的字)文静得很,不像将家之子。”徐光说:“汉高祖于马上取天下,文帝以安静守天下,今日之事,正合于此。”石勒听了很高兴。徐光趁势说:“皇太子仁孝温恭,中山王雄暴多诈,陛下千秋万岁之后,臣担心社稷将不是太子所有,应该逐渐剥夺中山王的权力,让太子早日参与朝政。”石勒听了,觉得有点道理,但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又有一次,程遐对石勒说:“中山王勇悍权谋,群臣无人能及。除陛下之外,他心目中看不起任何人,加以性情残暴,久为将帅,两个儿子(石邃、石宣)也都掌握兵权。陛下在,不会有什么事,异日恐怕不是少主之臣,应该早日除掉,以免后患。”石勒还是听不大进,说:“现在天下未定,大雅幼弱,需要强有力的帮手。中山王是骨肉至亲,正该委以伊尹、霍光一般的重任,怎么会如卿所说!莫非卿怕不能以国丈的身份掌权!尽管放心,我会让卿参与顾命的。”程遐见石勒怀疑他有私心,不禁涕泣而言:“中山王虽是皇太后抚养成人的,究非陛下亲生可比,若不除掉,后患无穷!”石勒仍是不听,看来上次听了徐光的话以后,他考虑了一番,觉得不会有问题,所以这回竟完全听不进去了。

程遐把这情形告诉徐光。徐光说:“中山王恨透了我们两人,恐怕将来非但危国,而且还有家祸。”他决心寻个机会再和石勒谈一次。有一天,石勒说起“吴(指东晋)、蜀(成汉)未平”的事,徐光便说这不过是四肢的疾病,只有中山王权势太大,才是腹心之疾。他举出实事为证,说看到中山王在东宫宴会上有看不起太子的神情,“臣恐陛下万年之后,不可复制也!”

这次,石勒似被触动,便命皇太子也参与朝政。中山王从此门庭冷落,他就更为不满了。石虎的力量是兵,不剥夺他的兵权,任何其他措施都无济于事。何况史籍上也没有记载他采取过什么有关措施。

晋咸和八年(333年),石勒病重,召太子石弘和石虎到宫中侍奉。石虎就假传诏书,命群臣亲戚都不准入内。石勒的病情,宫外的人得不到任何消息。秦王石宏原来镇守邺城,彭城王石堪原来镇守河南(洛阳)。石虎为防他们在外地与自己作对,假传诏书召他们回襄国。石勒病情略有好转时,看见秦王,大为震惊,问道:“我让你镇守地方,正是防今天之事。你是自己来的?还是有人召你来的?谁召你的,查明立斩!”石虎害怕,抢着回答:“秦王思念陛下,来了没几天,现在马上让他回去。”过了几天,石勒再问,石虎推说秦王早已走了,其实他仍被留着没让走掉。原来石勒使石宏(《晋书·载记》先说是石弘,后面讲病中时事时说是石宏)镇邺,配禁兵一万,用老部下王阳(初起时八骑之一)统帅各族胡人,目的在于一旦襄国发生意外,就可以牵制。无奈秦王不是石虎的对手,一召即来,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七月十五日,石勒去世,临终遗命,要石弘弟兄以司马氏为鉴,始终友爱;叮嘱石虎要学周公、霍光辅佐少主,千万不要做让后世人当作话柄的事。可这些话又有什么用呢?石勒豪杰,不能为身后作出妥善的安排,以致北方再次分裂,生灵涂炭,实在令人惋惜。

石弘不敢嗣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要让给石虎。石虎偏不准许,非逼他做皇帝不可,还把程遐、徐光抓起杀掉,自己做丞相,封魏王,将石勒的旧臣全部调任闲职,要害部门都改由自己的亲信把持。

后赵很快发生内讧。石堪出逃,想到兖州,以石勒的小儿子南阳王石恢为盟主,起兵讨石虎。他被追兵抓到,押回襄国,用火烤死。母亲刘太后也被废杀。石恢也被召回襄国。镇守关中的石生、镇守洛阳的石朗相继起兵讨石虎。他们都敌不过石虎,兵败身死。

石虎看各地的敌对势力都已失败,认为可以取而代之了。晋咸和九年(334年)十一月,他命右仆射郭殷进宫,废石弘为海阳王。群臣向石虎“劝进”,他假惺惺地推说不敢当皇帝,暂称“居摄赵天王”。他把石弘和母亲程太后以及石宏、石恢都监禁起来,不久又全都杀掉。

石虎是个认为靠了暴力就什么都能办到的暴君。他的儿子石邃、石宣、石韬都和父亲持同样的态度。石虎统治十五年,大兴劳役,大动干戈,父子兄弟相残杀,终于身死国灭,为天下后世所耻笑。

晋咸康元年(335年),石虎迁都邺。他在邺和襄国,都大规模兴建宫殿,珠帘玉壁,穷极奢华,增选宫女竟达一万余人。他出行时,从驾的“卤簿”(仪仗队)有女骑士一千名,衣饰华美,其实是一群女奴。他命人把洛阳曹魏时铸造的钟虡(钟[乐器]和木架)、九龙殿、翁仲(一对大铜人)、铜驼、飞廉(铜制怪兽)搬到邺。一具钟落到了河里,招募了三百名能够潜水的民工,再用上百头牛,才把它捞起。其时大旱,一斤金子只能换两斗粮,而兵役劳役丝毫不减。民生艰难,民怨沸腾,社会矛盾非常严重。

统治集团的互相残杀也开始了。晋咸康三年(337年)正月,石虎正式即位,称大赵天王。他终日沉醉于酒色之中,政事多让太子石邃处理。石虎为人喜怒无常。石邃有时禀报政事处理情形,他嫌烦,便说:“小事一件,何必禀报!”有时不报,又恨道:“为什么不报!”并加以责打。石邃性格本极残暴,有时将美人斩首,把头上的血洗掉,放在盘上给宾客观赏,还把美人的肉煮了,与宾客同吃。他恨父亲凶恶,对中庶子(东宫官)李颜等说:“我想行冒顿之事(冒顿杀死父亲,夺单于位),卿等肯跟我干吗?”李颜等都吓得不敢开口。这年七月,他诈称有病,石虎要去探望,他尊信的龟兹和尚佛图澄曾劝他不宜去东宫,他想起了和尚的话,便中途折回;再又想想,觉得父子之间不会有什么问题,便派一名可信的女尚书去视察。太子见了她,拔剑就刺。石虎大怒,把东宫官李颜等唤来查问,才了解真相。于是把石邃夫妇子女和东宫官等,全部杀死,改立石宣为皇太子。这是石虎父子自相残杀的第一幕。

经历这次骨肉惨变,又面临着民间的严重饥荒,稍有头脑的统治者总会采取一些调整性的措施,以缓和各方面的矛盾。石虎却一切照旧,终于导致了更严重的危机。

石虎任儿子石韬为太尉,与太子石宣分日轮流批阅尚书奏事。司徒申钟进谏,指出这有双重错误,一是太子管朝政,已有石邃的前车之鉴;二是两人轮流管事,势必引起纷争。申钟语重心长地提醒石虎:“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但是不到大祸爆发的时候,石虎是不会醒悟的。

石虎有并吞天下的野心,但是在他称大赵天王以后的十来年间,取得的进展却很有限,而在辖区中造成的灾难却很严重。

对鲜卑段部的战争收获较大。段部屡次攻扰后赵边境,甚至在晋咸康四年(338年)初占领了蓟(今北京城西南)。在此之前,赵已与辽东的燕慕容氏订定攻段的密约。这年三月,燕兵攻掠令支(段部的首府,今河北迁安西)以北各城,段部的首领段辽使兄弟段兰领兵追击,中伏大败。后赵大将支雄又乘虚收复蓟城。段辽知道段兰已败,不敢恋战,放弃令支逃走,赵军追击,又获大胜。这是次代价不大的战争。但是石虎怪燕王慕容皝掠夺了一大批人民和牲口后,不来会师,就此撤兵,于是决定大举攻燕,这是极不明智的。

五月,石虎以数十万之众进攻前燕,声势惊人,望风投降的属邑有三十六座。赵军包围棘城(今辽宁义县西),猛攻了十多天,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被迫撤走。燕兵乘势追击,斩获三万多级。这时的赵兵因久战疲乏,只想逃窜,竟抛弃武器甲胄、溃不成军。

石虎咽不下这口气,加以在下一年的小冲突中又吃了亏,便于晋咸康六年(340年)大举征兵征粮,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准备。他命五丁取三、四丁取二,连邺城旧兵,共达五十万人;再运粮一千一百万斛到乐安城(在今河北乐亭东北);还搜括民间马匹,有敢藏匿的即予腰斩,共得四万多匹;又命靠近燕境的居民一万多户迁到内地。这些数字,隐藏着多少民间的血泪啊!

前燕为防敌大举进犯,慕容皝亲自领兵,出其不意,向西绕道,从蠮螉塞(今北京昌平区居庸关)进入平原地区,向南打到高阳(今属河北,距北京在一百公里以上),到处焚烧积聚,掳去人口三万多家。后赵蓟城守将石光关紧城门,不敢出击,眼睁睁地望着燕兵饱掠而去。燕兵烧掉了多少东西,史无明文,估计大部分的积聚物资不是被烧掉便是被抢走。石虎的大举进攻自然一时发动不起来。

石虎更加疯狂地进行战争准备。他不但要东征前燕,还打算南攻东晋,西灭前凉。晋咸康八年(342年),他命境内的河南、西北、东北各州分别进行战备,征兵比以前更多,五丁发三,三丁发二,各地造甲用工达五十多万人,船夫十七万人,溺死的,被虎狼吃掉的不计其数。同时,又在邺兴建台观四十余所,在洛阳、长安建筑皇宫,用民夫四十多万人。公侯和地方官也趁火打劫,从中侵夺渔利,百姓负担更重。许多穷人卖妻鬻子,还无法满足官家的勒索,只得走上绝路,就在路边树上自缢而死。

晋建元二年(344年)正月,石虎征集的兵力已在百万以上,他意欲大举攻晋,但因太史令赵揽说“不宜南行”,才告中止。然而各项徭役并没有停,许多地方的百姓流亡殆尽。三面边境上的冲突也并不都顺利。赵军攻陷过晋的邾城(今湖北黄州西北)。这是局部事件,不影响大局。赵将麻秋等攻凉,被凉的儒将谢艾击败。石虎早年,所到之处势如破竹的那种情形,再也不复重演了。他本人又发了“福”,痴肥不能骑马,只能坐车子,再也没有过去那种英武的神气了。

但是他的自我感觉还是好得很,而且是大好,不是小好。晋永和三年(347年),太子石宣奉命出行祈山川求福,顺路游猎。石宣坐一辆大辂(皇帝坐的车子),竖起皇帝的旗帜,率领十六个军十八万人出了邺的西门金明门。石虎在后宫最高处观看,高兴得笑道:“我家父子如此,只要不是天崩地陷,就不必担忧!我只消抱子弄孙,天天寻乐好了!”

这是石虎的“名言”。但是石虎没有几天好乐,危机马上要爆发。父子相残杀的第二幕就在眼前了。

石宣武装大游行以后,石虎又命石韬也来一次。石宣走东部各州,石韬走西部各州,规模与石宣那次相同。石宣见兄弟敢和自己匹敌,恨得要命,从此起了杀念。

永和四年(348年),石韬在太尉府造大堂,号为宣光殿,梁长九丈。大堂叫“殿”,那还了得!石宣大怒,带人前去杀死工匠,截断大梁。石韬不肯罢休,你截我九丈,我便再造十丈。石宣知道了,命几个手下去行刺,还准备在石虎亲临丧事现场时,连石虎也杀掉,好及早登上帝位。

石韬被刺死后,石虎果然想赴丧事现场,有人进谏,说京城里出此大案,凶手不知是谁,皇上不宜轻出,石虎才没有到场。但石宣去了,他不哭而笑,揭开盖脸的衾,看了一看,又大笑而去。

石虎怀疑凶手是石宣,诈称皇后悲哀过度,出了毛病,召他进宫。石宣进宫后就被扣留。他手下一个知情人把事情说了出来,石虎即命抓那几个行凶的,抓到了一个,便问出了真情。石虎号啕痛哭,把石宣押到城外,立在柴堆旁边,先由两名服侍石韬的宦官拔头发,抽舌头,再牵上柴堆,截断四肢,按石韬身上的伤痕,照式照样,挖眼破腹,然后四面放火,把他烧掉。石虎带了妃嫔和大批随从登在高台观看,石宣的妻子和子女一共九人,也被同时处死。有个年才几岁的小孙子,石虎平日最是宠爱,他不太舍得,抱着他哭,大臣不肯赦免,把他拉着就走,小孩拉着石虎的衣服不放,把衣带都拉断。石虎因此发起病来。

次年四月,石虎病死,年五十五岁。上年新立的太子石世即位,年才十一岁,于是生母刘太后(灭后赵时所得刘曜的女儿)临朝。这个局面哪里定得下来!混乱的内战爆发了。

石遵认为自己曾被父亲(石虎)选做继承人,即起兵进邺,杀了石世自立。石遵之兄石冲认为其弟不该夺位,便在蓟起兵,南下争位,但被石遵的部将石闵打败杀死。石遵原来答应石闵,得胜后立他做太子,事后却赖掉,改立亲生儿子做太子。石闵愤恨,倒戈杀了石遵,立石虎另一个儿子石鉴做皇帝。

石闵本是汉人,姓冉,字永曾,别号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安阳市内黄西北)人,十二岁被掳到军中,做了石虎的干孙子,长大后勇猛过人,成了一员骁将。他立了石鉴,石鉴却反过来要除掉他,于是冉闵就把石鉴禁闭起来。他知道胡人、羯人不肯为他所用,便下令屠杀胡、羯,赵人杀胡、羯的有赏。外地将帅中的赵人见此也杀胡羯。单单邺城内外就杀了二十多万人,外地又不知有多少。将军麻秋把手下的胡兵一千多人都杀了。死者不一定都是胡人,有些人只因鼻子高、胡子多,便被当作胡人杀了。这是应受谴责的大屠杀。

永和六年(350年),冉闵废杀石鉴,把在邺的石氏家属杀光。石氏的后赵至此灭亡。冉闵即位称帝,先改姓李,又恢复原姓冉,国号大魏。这个残暴的武夫哪里能够使局面恢复安定。后赵石祗在襄国称帝,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族都拥护石祗。燕兵进入赵境,取得蓟、河间等地。鲜卑段部的首领段龛乘乱再起,占领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自称齐王。羌人首领姚弋仲,氐人首领蒲洪都想割据关中,又发生冲突。姚弋仲的儿子姚襄兵败,蒲氏占了优势。蒲洪改姓为苻,不久,被人毒死,儿子苻健做了首领。冉闵见形势不妙,便放弃屠杀胡人的政策,并封自己的儿子为大单于。冉闵又领兵进攻襄国,兵势很盛。

转眼到了永和七年(351年),冉闵和石祗的战争越打越剧烈,也越打越混乱。襄国被围了将近一年,因姚襄等的参与,击退了魏军。冉闵亲自出击,又打了个大败仗。但是石祗又与部将刘显争权,刘显杀石祗,也自称皇帝。苻健已于这年正月在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建立秦国(前秦),减免赋税,除去后赵苛政,关中地区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这时中原的情况却陷入了最恶劣的状态,后赵时被迫迁徙的各州居民和氐、羌、胡蛮数百万人,都成群结队,各还故乡。其时中原饥荒,疾疫流行,农民无法耕种,到处流亡。各族流民互相杀掠,大半死亡。这个惨绝人寰的局面,是从石虎到冉闵这些暴君造成的。

永和八年(352年),冉闵终于打破邺城,杀了刘显,但是军队缺粮,只能在常山、中山等郡(今河北省中部)到处“游食”。这种局面是无法维持的。其时燕兵一步步南进,四月,魏昌县廉台(今河北无极西)之战,冉闵左手执两刃矛,右手执钩戟,亲自领兵决战。他本人就杀死燕兵三百余人,最后马倒被擒,死于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

后赵灭亡,是东晋恢复的大好机会。后赵官吏将领降晋的为数不少。姚弋仲得不到关中,也决策归晋。然而,晋人北伐终于无成,这是由于晋的内部矛盾复杂所致,事见第十九篇。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